玉米及其秸秆中氮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8, V ol.38, No.18 1
玉米及其秸秆中氮含量的测定
朱 健1 范菲菲2 韦时宏1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摘 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可以产生大量秸秆。

秸秆作为种植业中主要的副产品,是农村重要的物质资源,
可以作为农村生产生活中的肥料、饲料、燃料及原料。

秸秆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而氮素尤为重要。

在所有必须营养元素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

它可以改善作物品质,也是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中的基本物质,是植物内每个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此以外,氮还是制造叶绿素的重要物质,它能够促进植物叶片浓绿,使植物生长的更茂盛。

还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促进植物细胞不断的分裂和增长,使植物枝叶的叶面积逐渐增大。

因此植物全氮能够直接反应植物的氮素营养状态。

可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和施肥方案的判断。

因此玉米及其秸秆中氮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植株内所含能量的情况,以便对玉米及其秸秆合理运用。

关键词:玉米;秸秆;全氮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932001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喀斯特地区酸性矿山废水Fe(II)-O2驱动砷氧化沉积的地球化学机制”(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2018]1155)
植物从土壤中所吸收的氮素是无机态的,当氮素进入植物体内后,通过各种中间产物而迅速形成蛋白质,所以氮是蛋白质中主要组成部分。

测定植物含氮量不仅是了解植物的品质,更是了解植物自土壤中所吸收的氮量,从而为如何施用氮肥保持土壤中氮素的平衡做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及设备
高硼硅玻璃消解管(GC-20-K );小曲颈漏斗;电热消解仪;半微量定氮蒸馏器(KDN 系列凯氏定氮仪);半微量滴定管(10mL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实验室用植物粉碎机;锥形瓶(250mL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1.2 试剂
混合催化剂,硫酸钾(K 2SO 4)100g ,硫酸铜(CuSO 4·5H 2O )10g 及硒粉0.5g ,分别研磨成粉,仔细混匀过40目筛;浓硫酸[H 2SO 4,分析纯];氢氧化钠溶液[c (NaOH )=10mol ·L -1]:400g 氢氧化钠放入1L 的烧杯中,加入500mL 的无CO 2蒸馏水溶解,冷却后,用无CO 2蒸馏水定容至1L ,充分混匀(储用期间避免与大气CO 2接触),储于塑料瓶中;混合指示剂,溶解0.25g 的溴甲酚绿(C 21H 14Br 4O 5S )(HG 3-1220)和0.05g 的甲基红(C 15H 15N 3O 2)(HG 3-958)与50mL 的95%乙醇中;硼酸指示剂溶液,溶解20g 硼酸(H 3BO 3)于950mL 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20mL 的混合指示剂,充分混匀后,小心滴加氢氧化钠溶液[c (NaOH )=0.1mol ·L -1],直至溶液呈紫红色(pH 约4.5),稀释成1L ;盐酸标准溶液[c (HCl )
=0.05mol ·L -1],先配制[c (HCl )=0.1mol ·L -1
]的盐酸溶液,标定后稀释5倍;GBW10048(GSB-26)芹菜。

1.3 玉米及其秸秆的采集和处理
玉米及其秸秆为2017年9月28号采摘,为避免放置时间过长而营养元素发生变化也避免其发生霉变,采摘后及时进行了制备。

新鲜的玉米及其秸秆采摘后及时进行了杀青处理,即把新鲜的玉米及其秸秆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烘箱中在120℃的温度下烘0.5h ,然后放到准备好的干净地板砖上均匀铺成一层风干4h 。

后将烘干的玉米
粒、秸秆用植物粉碎机进行粉碎处理,后用0.3~0.5mm 孔径筛子筛虑。

烘干后的样品用密封性完好的塑料袋进行封存以备使用。

1.4 植株全氮分析1.4.1 分析原理
植株中的含氮化合物的分析,是利用浓硫酸及少量的混合催化剂,在强热高温下分解处理,使氮素转变成为NH 4+[主要形成NH 4SO 4-1及(NH 4)2SO 4],但原有植株中的NO 3-N 并没有变成NH 4+,其量极微。

当加入NaOH 呈强碱性,pH 超过10h ,NH 4+则全部变为NH 3而逸出,经过蒸馏用硼酸(H 3BO 3)液吸收,使之结合成四硼酸铵,加入指示剂再用酸标准溶液滴定(溴甲酚绿和甲基红作混合指示剂,其终点为桃红色),由酸标准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氮量[1]。

1.4.2 操作步骤
1.4.
2.1 植株样的消煮
称取过0.45mm 筛干燥植株样品0.1500g,放入干燥的高硼硅玻璃消解管(GC-20-K )中,加入1.5g 的混合催化剂,注入2.4mL 的浓硫酸,摇匀,盖上小曲颈漏斗,放在电热消解仪上,先用200℃的温度加热10min ,再改用400℃继续加热,使硫酸大量冒烟,待消煮液及颗粒变为白稍带绿后,再消煮30min ,摇晃时无黑色炭粒附着即可取出,放置冷却[2]。

1.4.2.2 氨的测定
将冷却的高硼硅玻璃消解管(GC-20-K )置于定氮仪上,于250mL 的三角瓶中加入2%的硼酸15mL ,加3滴混合指示剂,将三角置于定氮仪冷凝器的承接管下,在试样消化管中加入10mL40%的氢氧化钠,开机蒸馏2min ,取下三角瓶,用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紫蓝色或者紫红色。

同时进行空白实验,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1.4.3 注意事项
5mL 硼酸吸收液,可以有效地吸收约5mg 氮,此量约为方法中植株样所释放出总氮量的5倍。

混合指示剂最好在使用时与硼酸溶液混合;如果混合过久,则可能有终点不灵的现象出现。

高硼硅玻璃消解管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450℃。

2 2018, V ol.38, No.18农业与技术※农业科学
为保证获得精确的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1g/100g 时,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蛋白质含量≤1g/100g时,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方值的10%[3]。

1.5 结果计算
1.5.1计算公式
(V__V0)×c×M×10-3×100
W=——————————————(1)
m
(1)式中:W——植株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g.100g-1;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c(HCl)=0.05mol·L-1];V——植株试样测定时所消耗盐酸的体积:mL;V0——空白测定消耗的盐酸体积:mL;M——氮的摩尔质量(M(N)=14g·mol-1);m——植株试样的质量:g;10-3——将mL换算成L的系数;2次平行测定结果绝对值不得超过算术平方值的10%[3]。

1.5.2结果
表1 玉米植株全氮含量
样品编号称样量/g滴定管初度数/mL滴定管末度数/mL滴定液用量/mL检测结果g/100g CK——0.000.100.10——
GSB-260.1500.00 5.70 5.70 2.61
GSB-260.1500.00 5.70 5.70 2.61
玉米-10.1500.00 3.12 3.12 1.41
玉米-10.1500.00 3.10 3.10 1.40
玉米-20.1500.00 3.40 3.40 1.54
玉米-30.1500.00 3.50 3.50 1.59
玉米-40.1500.00 2.75 2.75 1.24
玉米-50.1500.00 3.45 3.45 1.56
玉米-60.1500.00 2.30 2.30 1.03
玉米-70.1500.00 2.18 2.180.97
玉米-80.1500.00 2.25 2.25 1.00
玉米-90.1500.00 3.82 3.82 1.74
玉米-100.1500.00 2.45 2.45 1.10
表2 玉米秸秆全氮含量
样品编号称样量/g滴定管初度数/mL滴定管末度数/mL滴定液用量/mL检测结果/(g/100g)秸秆-10.1500.00 1.75 1.750.77
秸秆-10.1500.00 1.75 1.750.77
秸秆-20.1500.00 1.12 1.120.48
秸秆-30.1500.00 1.12 1.120.48
秸秆-40.1500.00 1.60 1.600.70
秸秆-50.1500.00 1.62 1.620.71
秸秆-60.1500.00 1.60 1.600.70
秸秆-70.1500.00 1.28 1.280.40
秸秆-80.1500.00 1.08 1.080.48
秸秆-90.1500.00 1.72 1.720.76
秸秆-100.1500.00 1.72 1.720.76
2结论与讨论
使用半微量定氮蒸馏器(KDN系列凯氏定氮仪)测定玉米及其中全氮成分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精密度。

能够准确地测定玉米及其秸秆中氮的含量,以便对玉米及其秸秆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2]Honda.C.Rapid Procedure for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in Soil
by Kjeldahl Method[J].J.Sci.soil Manure,1962(33):195-200. [3]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6.
作者简介:朱健(1981-),男,四川宜宾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土壤污染、现代仪器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