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中国古代代表法家和代表作(表格)

合集下载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详细)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详细)
上承清末,在康有为“北碑南帖”的“抑帖扬碑”理论的牵引下,碑派书法继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没能产生重要的“碑派书法”大师。而帖学一路,却大有起色,沈尹默、白蕉成为一时翘楚。但仅用“碑、帖”两派,远不足以涵盖此期书法的面貌,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毛泽东,郭沫若,舒同的书法中郭沫若以行草为胜,是典型的文人才子书法。舒同的书法出自颜真卿和何绍基雄健豪放
《白居易琵琶行》、《临怀素自叙帖》、《奉天殿早朝诗》、《后赤壁赋》、《行书七律诗轴》、《滕王阁序》、《急就章》、《唐宋诗卷》
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明代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清代
王铎、傅山、朱耷、许友、王澍、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巘、翁方纲、钱沣、永瑆、铁保、林则徐、翁同龢、何绍基、赵之谦、杨守敬、康有为等
时代(朝代)
代表性书家
书体
代表作品
风格
备注
殷商
宰丰
甲骨文
《兽骨卜辞》、《宰丰骨匕刻辞》、《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单刻型、复刻型,笔画瘦硬劲挺、结落有致
甲骨文分单刻型和摹刻型两种类型
西周
金文
《散氏盘》、《毛公鼎》、《史颂敦》、《大盂鼎》
凝重朴实,端庄雅丽,平和简静,简约,整齐
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成,又名“钟鼎文”
楷书、行书、草书
《省示帖》、《洛神赋》、《黄庭经》、《十七帖》、《兰亭集序》
朴拙、书写从容、用笔精到、点画润泽
圆点、横、
捺笔画,多顺锋入纸,尖起圆收
南北朝
崔悦、卢谌、萧衍、郑道昭、羊欣、王慈
隶书、楷书
《北魏张猛龙碑》、《郑文公碑》、《瘗鹤铭》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先秦至当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朝代代表书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殷商时期(商代武丁时期)钟王颜柳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

西周早期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西周早期金文《大盂鼎铭文》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

西周晚期未知成熟的西周金文《毛公鼎铭文》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西周后期未知西周时期的金文《散氏盘铭文》字形构架并非是固定不变、呆板生硬的。

笔钝笔交叉使用,但圆而不弱,钝而不滞;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玑罗列,锦绣横陈,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东周周宣王时太史籀大篆(籀文)《石鼓文》字行方正、大方。

横竖折笔之处,圆中寓方,转折处竖画内收而下行时逐步向下舒展。

然而更趋于方正丰厚,用笔起止均为藏锋,圆融浑劲,结体促长伸短,匀称适中。

秦统一后李斯秦篆(小篆)《泰山刻石》《云梦睡虎秦简》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东汉未知隶书《乙瑛碑》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匀适调和,章法规矩合度。

东汉衡方隶书《衡方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阕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

东汉未知隶书《张迁碑》书体以方笔为主,结构严整、端正朴茂。

东汉未知草隶《石门颂》字画瘦硬,结构疏朗,飘逸有致,笔隶中带篆、带草、带行,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

魏晋时期钟繇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历代评论成就极高。

东晋王羲之楷书草书行书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兰亭集序》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东晋王献之行书草书楷书楷书《洛神赋》草书《鸭头丸帖》行书《中秋帖》《洛神赋》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家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家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家、风格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时代(朝代)代表性书家书体代表作品风格备注先秦甲骨文《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商宰丰骨匕记事刻辞》线条细瘦,多半以方折为主。

纵有序,横无列。

金文(钟鼎器皿)《司母戊》《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越王勾践剑铭》《虢季子白盘》《秦杜虎符》商代金文较少,但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与甲骨文比较接近,直线多,圆角少,锋芒外露。

运笔上不讲藏锋,起笔与收笔均为尖利,用笔刚健,气势雄浑。

钟鼎文大盂鼎等器上所筑文字铭文书法线条苍润,结构规整,行间朴茂。

未脱离原始淳朴,给人一种稚气清纯的感觉。

石鼓文沉紧圆浑,大篆典范。

中国石刻文字的始祖。

大篆《侯马盟书》野而奇恣,放逸散漫。

古茂雄秀,冠绝古今。

为以后由篆入隶创造了先决条件。

秦李斯小篆《泰山石刻》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汉张芝草书《冠军帖》《大观帖》《草书帖》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

蔡邕隶书《熹平石经》《鸿都石经》其书结构严整,点画俯仰,变化自如,有“体法百变,穷灵尽炒,独步古今”之誉王升隶书《石门颂》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

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

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

三国钟繇隶楷交错《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三国魏书家,字元常后人将其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西晋索靖章草《月仪帖》《出师颂》靖传张芝草法而变其形迹。

骨势峻迈,富有笔力。

前人评为“精熟至极,素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

骨势峻迈,富有笔力。

其书名与羲(王羲之)、献(王献之)相先后也陆机行书《平复帖》《平复帖》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最大的特点是犹存隶意,但又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

中国历朝历代代表作家及其著作

中国历朝历代代表作家及其著作

中国历朝历代代表作家及其著作2012-03-01 14:39:43| 分类:学习要点|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春秋时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东临沂)⼈,官⾄右将军,有“书1.王羲之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七帖》《丧乱帖》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代表作《仲尼梦奠帖》2.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梦奠帖》等,“楷书之极则”。

张旭(675年—750年),字伯⾼,⼀字季明,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

世称张颠,与怀3.张旭素并称“颠张醉素”,“饮中⼋仙”之⼀,张旭草书与李⽩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代表作《肚痛帖》《古诗四帖》《⼼经》等。

颜真卿(709年-784年),字清⾂,唐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官⾄吏部尚书、太⼦太4.颜真卿师,封鲁郡公。

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代表作《祭侄⽂稿》《劝学诗》《颜勤礼碑》等。

5.怀素怀素(737年-799年),字藏真,唐代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代表作《⾃叙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代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官⾄太⼦少师,河东6.柳公权郡公,代表作《⾦刚经碑》《⽞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苏轼(1037年-1101年),字⼦瞻,⼜字和仲,号东坡居⼠,北宋眉州眉⼭(今四川眉⼭)7.苏轼⼈,“唐宋⼋⼤家”之⼀,死后追赠太师,谥“ ⽂忠”,代表作《东坡七集》《前⾚壁赋》《后⾚壁赋》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8.黄庭坚⽔县)⼈。

死后赠直龙图阁,谥“⽂节”,代表作《⼭⾕词》《松风阁诗帖》《诸上座帖》等。

9.⽶芾(fú )(1051年-1107年),字元章,北宋湖北襄阳⼈,创⽴了“⽶点⼭⽔”,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代表作《多景楼诗》《虹县诗》《蜀素帖》等。

10.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字⼦昂,号松雪道⼈,宋末元初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代表作《洛神赋》《重江叠嶂图》《秋郊饮马》等。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家、作品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先秦至当代历代书法家、作品及代表作列举一览表
柳公权
楷书
《神策军碑》?《玄秘塔碑》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张旭
草书楷书
《草书古诗四首》、《郎官石柱记碑》《肚痛帖》?《古诗四帖》
南宋
张即子
行书
《汪氏报本庵记》?《行书待漏院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其下笔简捷凝练,运笔坚实峻健,点画顾盼生情,结字俊秀而骨力遒劲,使字字结体生动明快,清爽不落俗套。
朱熹
行、草
《周易系辞本义手稿残卷》?《行草书诗札》?《致彦修少府帖》
下笔点画圆润,善用中锋,运转沉着顺畅,入笔藏锋隐芒,绝无狂躁之迹;结构稳健典雅,行气连贯,不刻意工整,风格洒脱自然。
唐吕总说他“丹崖绝壑”可谓一语道出精髓。
五代
杨凝式
行草
《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
书则信笔游弋,东倒西歪,结体运笔全出意外,又能做到顾盼生姿,多变而和谐。
北宋
李建中
真行?
《同年帖》?《土母帖》
丰肌清秀、气宇轩朗
字得中,自号岩夫民伯,京兆(今河南西安)人
苏轼?
行书?楷书
《寒食帖》《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醉翁亭记》
纵有序,横无列。
金(钟鼎器皿)
《司母戊》《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越王勾践剑铭》《虢季子白盘》《秦杜虎符》
商代金文较少,但有鲜明的时代风格,与甲骨文比较接近,直线多,圆角少,锋芒外露。运笔上不讲藏锋,起笔与收笔均为尖利,用笔刚健,气势雄浑。金文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这一时期的金文从点画结构到笔画形象,从章法的布局到艺术的韵致,都不存在过多的人工修饰的痕迹,十分自然得体;中期,这一时期金文的格调一变为典雅平和,用笔圆润,笔画圆浑,尽管肥厚的笔道仍有保留,但装饰的意味已明显减弱,点画两端和中段日益匀整,字体结构趋于方整,章法也日益鲜明,字距行距清晰;后期,该时期的金文中肥笔完全消失,点画线条的形式美变得纯粹而突出,字的造型更显得无拘无束。

中国古代代表法家和代表作(表格)

中国古代代表法家和代表作(表格)
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世称“吴中四士”,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贺知章邕容省闼,高逸豁达,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直到纸尽方止。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隋唐五代
柳公权
行草
《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三国魏书家,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或作许昌人。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武亭侯。魏初为大理,迁相国。文帝即位,改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转平阳乡侯。明帝时封定陵侯,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卒谥成侯。工书法,书学曹喜、刘德昇、蔡邕。其正楷书法独步当时,自言精思学书三十年。所作秀美典雅,幽深无际
魏晋南北朝
秦汉
张迁
隶书
张迁表颂
篆隶之间又能有意曲屈,似汉印之缪篆
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纪之
魏晋南北朝
钟繇
小楷
《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
他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正如元袁裒《总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余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
王献之
小楷
洛神赋十三行
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有许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和他们留下的传世之作。

他们以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简介。

字圣王羲之字圣王羲之(303年-361年)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的鼻祖。

羲之的书法风格流畅舒展,有着独特的气韵和艺术感染力。

他的代表作品《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诗仙杜甫杜甫(712年-770年)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尊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真实和直接表达人民疾苦、社会动荡为特点。

杜甫的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深度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剧圣李时中李时中(1254年-1321年)是元代剧作家,被尊称为“剧圣”。

他的戏剧作品通俗易懂,娓娓道来,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其中,他最著名的作品《雨巷》以其深刻的人物塑造和感人的情节,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悲凉,被誉为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

文豪曹雪芹曹雪芹(1715年-1763年)是中国古代小说家,被誉为“文豪”。

他的代表作《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红楼梦》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度的社会剖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浮和人性的复杂,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画圣张大千张大千(1899年-1983年)是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被尊称为“画圣”。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张大千的绘画作品丰富多样,擅长山水、花鸟和人物等各种题材,被誉为中国画坛的宝贵遗产。

这些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及其作品代表了不同领域的杰出成就,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才华,更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后人学习、研究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古代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古代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古代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孔子》、《孟子》、《荀子》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作品:《道德经》、《庄子》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作品:《韩非子》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慎到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9.农家, 农家代表:许行韩非子是传统认定的法家代表人物,其实自其师荀子(名卿)就已有法家思想。

法家著名人物如商鞅等,法家思想盛行在秦朝,以后各朝代均为儒法结合、此消彼长的形势。

先秦文化有九流十家之说,法家为先秦学术文化九流之一。

战国时期以法治为思想核心的重要学派。

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代表人物主要有吴起、商鞅、慎子、申不害等,后世的曹操、诸葛亮都是法家继承人。

在战国中后期,法家思想得到长足发展,法家也成为最为显赫的学派。

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法家的政治学术思想概略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奖励农耕,崇尚军功,以求富国强兵。

2、因时变法,整饬法令,设立在官府,布之于百姓。

3、厚赏重刑,执法严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君主谨守主道,用刑名之术考核群臣,操持赏罚二柄。

5、君主独占权势之位,高度集权,君临万民,权力无限,超越于法令之上。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故需强权政治去除恶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与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由于韩非的学术思想受秦始皇推崇和仰慕,被李斯谗害而死。

李悝(公元前455年-前395年),濮阳人,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法家四大代表人物

法家四大代表人物

法家四大代表人物在百家之中,法家是最重视法律的一门学派。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主张依法治国,以富国强兵为己任。

你知道法家的四大代表人物是谁吗?法家四大代表人物1、商鞅:重要事件:商鞅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通过“商鞅变法”改革,使得秦国从战国七雄中崛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变革,包括“法家”思想的推广、土地制度的改革、军制的改革等。

影响:商鞅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开创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被誉为“中国古代变法的奠基人”。

他的改革成果对中国历史和现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商鞅在推行变法过程中,受到了当时一些贵族和传统势力的反对和排斥,他本人也在政治斗争中遭受了失败和惨烈的处决。

但是,他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和赞誉,被尊为“中国古代改革的杰出代表”。

2、韩非子:重要事件:韩非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创立了“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的著作《韩非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

影响:韩非的“法家”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历史和现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历史上的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韩非的“法家”思想和政治理念曾遭到儒家和道家等其他学派的批判和反对。

他在政治上也曾受到一些君主和传统势力的排斥和打压。

但是,他的思想和理论得到了后人的肯定和赞誉,被尊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3、子产:重要事件:子产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曾辅佐郑穆公、郑简公和郑定公三位君主。

他推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财政制度的改革等。

影响:子产的改革思想和政治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的思想主张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评价和争议:子产被后人尊为中国古代政治家的典范之一,但其政治理念和改革思想也曾受到一些贵族和传统势力的反对和排斥。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书者了解收藏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书者了解收藏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书者了解收藏自秦朝开始,中国书法家不断涌现,名家、大家数不胜数,其不朽作品如璀璨明珠,成为中国书法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1、秦朝李斯李斯(?——公元前208年)楚国上蔡人,为秦始皇丞相,提出了统一全国文字,一律改为小篆。

小篆是经李斯从大篆改造后所创新的字体。

李斯写的小篆,古今绝妙。

《峄山刻石》就是他用小篆书写的代表作。

峄山刻石2、汉朝蔡邕、张芝蔡邕(公元133——192年)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才,官至左中郎将。

篆书隶书皆好,是东汉末年名气最重的书法家,最著名的隶书代表作《熹平石经》、《鴻都石经》,他还创造了“飞白”字,这种强调飞白枯笔之美的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

鴻都石经张芝(?——约193年)字伯英,甘肃敦煌酒泉人,学书非常刻苦,“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尤擅草书,“今草书”的创造者,是汉末最著名的草书大家。

被称为“草圣”,代表作《冠军帖》。

冠軍帖3、魏晋南北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钟繇(公元151年——230年)字元常,今河南长葛县人,魏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

最擅长的是楷书,代表作有《宣示表》、《荐季直表》,流传后世,影响极大,被后人尊为楷书之祖。

宣示表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字逸少,今山东临沂人,出身名门望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今绍兴)内史,被称为王右军。

王羲之自幼由父亲传授书法,并受其伯父王导(东晋丞相)和叔父王廙的教导和影响。

早期随卫夫人学书法,卫夫人是他的启蒙老师。

后来他又向钟繇学楷书,向张芝学草书,向蔡邕等许多书家学习各种书体,博采众长。

他在继承钟繇的基础上完善了楷书法则,规范了行书写法,为后世树立了行书书写典范。

他的精品名作很多,楷书有《黄庭经》、《乐毅论》等,行书有《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草书有《十七帖》等。

但真迹已荡然无存,流传下来的都是唐人摹本。

《兰亭序》为王羲之的代表作,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谢安等42名文人墨客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了雅集“修稧”,饮酒赋诗,王羲之为诗集写序,即《兰亭集序》。

史上35名最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

史上35名最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

史上35名最著名书法家及代表作1、李斯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其风格刚柔并济、圆浑挺拔,对汉字的标准化、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

李斯《峄山刻石》2、蔡邕字,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蔡邕,133-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今河南开封)人。

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

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东汉灵帝好书法,于是书法名家辈出,以蔡邕为第一。

唐张怀瓘《书断》评蔡邕飞白书"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其笔迹流传至今日的,有《郭桂宗碑》与《西狭颂》等。

蔡邕《熹平石经》3、张芝字,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

生年不详,字伯英。

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传说他曾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逸话。

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的草书影响颇深。

张芝《终年帖》4、钟繇字,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人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秦汉以来第一人。

他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

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流传下来的笔迹有《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等。

以《宣示表》为最佳。

钟繇《宣示表》书法是晋代特色之一,非常精工而巧妙。

魏晋一代,文采风流,所以才产生了卫夫人这位著名的女性书法家。

汇总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收藏)

汇总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收藏)

汇总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收藏)古代汉语文学 2022-04-29 09:04先秦作家【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

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

《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

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

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

《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

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古代法治人物

古代法治人物

管仲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1]“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1、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2、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3、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4、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

5、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

6、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

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

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1、胜法之务莫急于去奸邪,去奸邪之本莫深于严刑;2、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3、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辑也;4、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5、圣人为国者,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6、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韩非子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释法而任智,惑乱之道也;2、以事遇法则行,不遇法则止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4、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5、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徐有功徐有功:(640年——702年)名宏敏,字有功,唐洛州偃师〔今偃师市缑氏镇〕人,徐有功是国子监博士徐文远的孙子。

青年时期举明经及第。

历经蒲州司法参军、司刑(大理)寺丞、秋官〔刑部〕郎中、侍御史、司刑寺少卿等。

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表格

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表格
明孙鑛称:“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
隋唐
气为之敛,诸家所不及。
柳公权
楷书
《金刚经》《玄秘塔碑》《送梨帖跋》《蒙诏帖》
将欧书之紧而险、褚书之流而畅、颜书之庄而厚合于一炉,浑融无间,成就一种法度精严、筋骨劲健的书风。《玄秘塔碑》点划轻重得体、遒劲爽健,结构内紧外放、峻峭端严,章法疏密合度、驰张入理,通篇看去,骨力清刚而又圆融朗畅,令人神清目健,堪称唐楷后劲。
陆机
草书
《平复帖》
因年久而笔划起收墨迹脱落,锋芒内敛,显得质朴老辣,在古代章草中具有独特的气质;体
势纵长而微侧,末笔多下展,有与下字相连的趋势。,
常被看作向今草的过渡形态。
王导
草书
《省示帖》、《改朔帖》
笔势雄健,气势威武。
唐窦臮《述书赋》评其:“将以润色前范,遗芳后车,风棱载蓄,高利有余。”
东晋
王羲之
行书
《兰亭序》
遒劲苍凉,变化莫测,点划清健峻快,结体灵动多姿,富有情趣。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
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
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草书
《十七帖》
是历来写草书的范本
小楷
《乐毅论》
唐孙过庭《书谱》里评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
三国魏书家韦
诞称他为“草圣”。

蔡邕
篆书
隶书
《熹平石经》
字体方正,结构谨严
东汉文学家、书
法家字伯喈传世书论有《篆势》、 《笔赋》、《笔论》、《九势》
王升
隶书
《石门颂》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作品一、先秦时期作家(原始社会——公元前221年)《山海经》:古代神话,如《夸父逐日》。

《淮南子》:古代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

《诗经》:共305篇,分“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十五国风,共160篇。

如《关雎》《蒹葭》《木瓜》《氓》《君子于役》;雅:大雅、小雅,共105篇。

如《绵》《生民》;颂:鲁颂、商颂、周颂,共40篇。

如《噫嘻》《丰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曾整理《诗经》《春秋》。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作品,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

《孟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共七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墨子:名翟,春秋时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部分为墨子自著,其余出自其弟子及后学者之手,《公输》选自《墨子》。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

其代表作品是《逍遥游》。

《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荀子:著《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末年赵国人。

全书32篇,如《劝学》《天论》。

韩非:著《韩非子》。

韩非,战国韩人,全书共55篇,如《五蠹》《说难》,《智子疑邻》选自《说难》。

列子:列子即列御寇,《列子》共八篇,相传为战国列御寇著。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郡开国公,
故又世称颜
鲁公。代宗
时李希烈叛,
宰相卢杞“衔
恨”唆使皇帝
使真卿往劝
谕,为希烈
所留,忠贞
不屈,后为
上这是书法 名山,博采
艺术的觉醒, 众长,草书
标志着书法 师法张芝,
家不仅发现 正书得力于
书法美,而 钟繇。
且能表现书
法美。
王献之,字
子敬,小字
官奴,官至
中书令,世
称“王大令”。
他的书法,
兼精楷、行、
草、隶各体。
献之幼学于
用笔外拓, 父,从小就
结体匀称严 显露出超人
整,如大家 才华,才气
闺秀,姿态 勃发,咄咄
幼年嗜学, 十二岁能为 辞赋,由于 体势稍带颜 擅长书法, 法,沉劲苍 被穆宗李恒 逸结体严谨, 看中,召为 潇洒自然。 翰林院侍书 学士。柳公 权书法以楷 书最着,与 颜真卿齐名, 人称颜柳。 他的楷书 苏轼曾云: 一反初唐书 “诗至于杜子 风,行以篆 美,文至于 籀之笔,化 韩退之,画 瘦硬为丰腴 至于吴道子, 雄浑,结体 书至于颜鲁 宽博而气势 公,而古今 恢宏,骨力 之变,天下 遒劲而气慨 之能事尽矣。 凛然,这种 ”(《东坡题 风格也体现 跋》)颜真卿, 了大唐帝国 字清臣,琅 繁盛的风度, 琊临沂(今 并与他高尚 山东临沂) 的人格契合, 人,唐代杰 是书法美与 出的书法家。 人格美完美 曾为平原太 结合的典例。 守,人称颜 他的书体被 平原。安史 称为“颜体”, 之乱,颜抗
《力命表》、 间茂密,点 陵侯,迁太
《墓田帖》 画厚重,笔 傅。人称“钟

法清劲,醇 太傅”,卒谥
古简静,富 成侯。工书
有一种自然 法,书学曹
质朴的意味。 喜、刘德昇、
唐朝张怀瓘 蔡邕。其正
《书断》评 楷书法独步
魏晋南北朝 索靖
章草
魏晋南北朝 王羲之
行草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时代
代表性书法 书体 家
秦汉
张芝
草书
秦汉
张迁
隶书
魏晋南北朝 钟繇
小楷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代表作品
风格
备注
凡家中衣帛,
必书而后练
嗣寡仇。如 省闼,高逸
春林之绚彩, 豁达,为一
实一望而写 代清鉴风流
忧。邕容省 之士。尤喜
闼,高逸豁 好在饮酒中
隋唐五代
柳公权
行草
隋唐五代
颜真卿
颜体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达。解朝服 乘兴书写诗
而归乡,敛 文,直到纸
霓裳而辞阙。 尽方止。曾
”窦蒙《述书 与张旭、崔
赋注》云: 宗硅《海录
“(贺知章) 碎事》亦将
每兴酣命笔, 其与陈子昂、
好书大字, 宋之问、孟
或三百言, 浩然等人并
或五百言, 称为“仙宗十
诗笔惟命
友”。
《金刚经刻 石》、《玄秘 塔碑》、《神 策军碑》
颜氏家训
马,人称“索 靖亦自重其
征西”。谥庄。 书,名其字
工书法,尤 为“银勾虿尾。
精章草。与 ”。
尚书令卫瓘
以草书知名,
时称“一台二
妙”。
与两汉、西 东晋书法家,
晋相比,王 字逸少。原
羲之书风最 籍琅琊人(今
明显特征是 属山东临沂),
用笔细腻, 居会稽山阴
结构多变。 (浙江绍兴)。
王羲之最大 官至右军将
的成就在于 军,会稽内
讲究情趣的 书法。以后
魏晋南北朝 王献之
贺知章 隋唐五代
小楷
、 草隶,楷书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洛神赋十三 行
孝经 龙瑞宫记
境界,实际 他渡江北游
宋辽金
欧阳修
行楷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与柳公权并 贼有功,入
称“颜柳”,有 京历任吏部
“颜筋柳骨”之 尚书,太子
誉。
太师,封鲁
(煮染)之;
临池学书,
终年帖
狂草
池水尽墨”。
后人称书法
为“临池”,即
来源于此。
尤善章草,
有"草圣"之

张迁表颂
篆隶之间又 迁荡阴(今
பைடு நூலகம்
能有意曲屈, 河南汤阴县)
似汉印之缪 令。故吏韦

萌等为追念
其功德,刊
石立表以纪

他所处的正 三国魏书家,
是隶楷错变 字元常。颖
的时代,正 川长社(今
如元袁裒
河南长葛)
妩媚雍容
逼人,献之
不为其父所
囿,别创新
法,自成一
家,令人刮
目相看。可
惜天妒其才,
四十二岁就
过早病卒。
温庭筠云: 开元初年与
“知章草书, 吴越人包融、
笔力遒健, 张旭、张若
风尚高远。” 虚以诗文齐
窦臮《述书 名,世称“吴
赋》云:“湖 中四士”,亦
山降祉,狂 称“吴中四友”
客风流。落 、“吴中四杰”。
笔精绝,芳 贺知章邕容
月仪帖 兰亭序
曰:“真书古 当时,自言
雅,道合神 精思学书三
明,则元常 十年。所作
第一。”
秀美典雅,
幽深无际
索靖是西 靖传张芝草
晋著名书法 法而变其形
家。字幼安, 迹。骨势峻
敦煌 (今甘 迈,富有笔
肃)人,张 力。前人评
芝姊之孙。 为“精熟至极,
官历尚书郎、 素不及张;
酒泉太守, 妙有余姿,
官至征西司 张不及索”。
增损古法, 史,人称“王
变汉魏质朴 右军”。他出
书风为笔法 身于两晋的
精致、美仑 名门望族。
美奂的书体。 王羲之十二
草书浓纤折 岁时经父亲
中,正书势 传授笔法论,
巧形密,行 “语以大纲,
书遒劲自然, 即有所悟”。
总之,把汉 他小时候就
字书写从实 从当时著名
用引入一种 的女书法家
注重技法, 卫夫人学习
《总论书家》 人。或作许
所谓:“汉魏 昌人。历官
以降,书虽 侍中尚书仆
不同,大抵 射,封东武
皆有分隶余 亭侯。魏初
风,故其体 为大理,迁
质高古。”因 相国。文帝
此在他的真 即位,改廷
书中也带有 尉,进封崇
《宣示表》、 浓厚的隶意。 高乡侯,转
《贺捷表》、 他的小楷体 平阳乡侯。
《荐季直表》、 势微扁,行 明帝时封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