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A卷(山东)(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易密卷:段考模拟君之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原创模拟卷A卷(山东)(考试版)
绝密★启用前|1考试研究中心命制
2019-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原创卷A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
案无效。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
..正确
..的一项是()(3分)A.膏.药(gāo)襁.褓(qiǎng)挑剔.(tì)气
氛.(fēn)
B.亢.奋(kànɡ)寒噤.(jìn)戛.然(jiá)晦.暗
(huì)
C.撺.掇(cuān)汩.汩(gǔ)脸颊.(xiá)斡.
旋(wò)
D.羁绊.(pàn)磷.火(lín)出轧.(zhá)黧.
黑(l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3分)
A.够抢昼夜赋闲差使
B.惨淡不堪嫌恶荡漾
C.笑柄涵养行将就木处目伤怀
D.嬉戏迂腐忻然西奇古怪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
..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
无独有偶
....,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
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
....,玩忽职守。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9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
D.以其境过清.:清澈不可久居.:停留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2分)A.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
B.从.小丘西行隶而从.者
C.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
D.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
8.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到“下见小潭”,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潭
的位置、环境以及作者探幽的浓厚兴趣。
“水尤清冽”
是对小潭的第一印象,“尤”突出了水的清冽,作者
心头之乐也表现出来。
B.文章由潭而水,由水而石,由石而树,在观察对象的转变中,作者将这一独特景致详细完整地展现在了读
者面前。
C.本文采用多种写法,写游鱼段特别生动有趣,首先是由面到点,先总体写鱼的数量和状态,接着又采用特
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
又写日光、鱼影的静态和“远
逝”“往来”的动态,动静结合,勾画出一幅生动活
泼的游鱼图。
同时采用侧面烘托,从鱼儿的活动以及
潭底的鱼影突出水的澄澈透明。
D.写潭上景物,突出幽僻的特点,情感由此前的“乐”,渐渐转化为“寂寥”“悄怆”,直接表达了作者贬谪
后内心终究无法摆脱的落寞,排遣不开的苦闷心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共6分,每小题2分)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改)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断.两处
..)(2分)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11.新法令实施前后,商鞅做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和“”两件事,说明了的重要性。
(2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注】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2.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3分)
13.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3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共7分,每小题1分)(1)怒而飞,。
(《庄子·北冥有鱼》)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佳肴》)
(3),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
(4),骈死于槽枥之间。
(韩愈《马说》)
(5),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6)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美景,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
,。
三、(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共12分)
(一)
①动物大都有自己的窝,鸟类也不例外,大都有自己的巢。
古代诗人常以归鸟返巢比喻久客思归的心情,如“鸟宿池边树”和“倦鸟思归林”。
而“鸟宿树”和“鸟归林”,是因为在树上或林中,有鸟儿的巢窝。
鸟归巢,犹如人归家,是它获得家庭温暖和休养生息的场所。
②鸟巢的产生,远比人类住屋的产生要早。
远古时代的人类,就是受了鸟巢的启示,才开始从穴居山洞和荒野移到树林高处栖身,以避免野兽的袭击和侵害。
鸟类筑巢的技术是异常高明的。
有人说,如果把自然界中的奇特建筑排一个名次,那么鸟巢的奇特多样和精美灵巧,一定能名列前茅。
③一般的鸟巢,都是就地取材,用树枝、树叶和泥土做
成。
④造巢技术最高明的是那些建造别开生面的悬巢的“艺术家”。
北美绿鹏的巢像一个小篮,挂在横空的树丫上,黄鹂的袋形深巢,险悬在细枝的末梢;马来西亚的绿色阔嘴鸟,编一条长绳,把它们精致的巢挂在林中池边的树上。
褐雨燕的巢,更为奇异,它们使用自己的唾液,再加上羽毛和海藻,将巢筑造在石崖上,坚硬而牢固。
为了造一个直径2~5厘米的小巢,有时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其中以唾液为主的金丝燕巢,采集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名贵中药和佳肴——燕窝。
⑤我国无论老幼妇孺,都熟悉衔泥筑巢的家燕。
汉乐府诗就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的诗句。
民间还有“燕子来巢,吉祥之兆”的说法。
家燕筑巢的本领是非常高超的,堪称鸟类中出色的“建筑师”。
它们在池塘边、田边、地头等湿泞的泥土上,啄一口混着杂草根的湿泥便飞回选定的巢址,在路上湿泥混合着唾液,使泥料更加黏稠,吐出的泥丸被风一吹很快就变得坚硬而结实。
家燕的窝像半个饭碗,上面的口敞着,窝里铺着柔软的羽毛、软草、松针等细软物。
唐代樊晦所作《燕巢赋》这样描述燕巢:“垒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球,形如聚粒。
”这是很贴切的。
⑥鸟儿为什么具有筑巢的本领呢?
⑦动物学家认为,鸟巢的始创,显然与鸟类繁殖后代的需要紧密相关。
比如燕鸥在求爱时,雌鸟会以胸部为轴心擦着地面旋转,雄鸟则双翼下垂,绕着雌鸟不停地奔走。
这样雌鸟很快就在沙地上挤出一个浅碟形的沙窝,成为它们的新居,在其中产卵孵化。
当然,许多鸟巢比这复杂得多,但其起源都是为了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能安全地繁殖后代。
⑧鸟类的筑巢行为,还受到本身生理上变化(如内分泌周期)的影响。
多数小鸟的巢,通常需花一星期左右筑成。
而歌雀由于内分泌周期短,急需寻求配偶,可以在三天内急速完成一个很不错的巢。
⑨鸟造巢,人们总以为是生而知之的,是天生的本领。
有这样的事例:有一批第五代织巢鸟,虽然它们前四代都困在樊笼中从未筑过巢,但这第五代在获得筑巢材料后,就能无师自通地筑出鸟巢,而且工艺之精巧并不比野生的同类鸟筑的巢差。
但是,英国生物学家华莱士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一只小野鹪鸟捉来进行人工喂养,与亲鸟完全隔离。
等它长大后,由于没有看到过亲鸟筑巢,因此,给它一些树枝枯草,它只会胡乱堆在一起,筑不成巢;而野生鹪鸟却是一种很会筑巢的鸟。
看来,鸟类也并非完全是天生就会筑巢的,有的也需要一个后天的学习过程。
15.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16.阅读文章①~⑤段,分析鸟类筑巢的“天才”之处体现
在哪些方面。
(3分)
17.结合全文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鸟类的筑巢?(3分)
18.文中阐明鸟类筑巢的原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有人认为最后一点是人们普遍的认知,应该放在第一点进行重点强调,你是否同意?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共18分)
(二)鼓神
①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陕西省略阳县。
这里地处秦岭腹地,山高坡陡民穷,是李白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关。
我流连在这里,贩点山货倒点野味,甚是凄惶可怜,甚至到了春节年关还不敢作归乡的打算。
②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鞭炮声、鼓锣声从街巷小院传来,听得人心烦意乱,我裹掖着衣服离开县城走向一个熟悉的小山村。
这里也在操练鼓锣作春节上街游行的准备。
既然躲不掉就留下来听听吧。
于是我就混在一帮老头、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间看着坝中十来个中青年汉子把鼓锣敲得震天价响。
③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这气氛使我这个异乡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凉,孤独孑孑。
我准备悄悄地离开。
正在这时,敲打大鼓的壮汉把双槌一收,抹一下额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扫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边的一个瘦老头身上,说:“张伯,你来玩一把。
”“别,别……”,这个叫张伯的老头既瘦弱又邋遢,穿着一件破旧的黑布棉袄,双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
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样的怕过年的落魄人。
但姑娘媳妇们却揪住他往前推搡,说:“鼓神,来一个!”打鼓的汉子一脸虔诚地把有如婴儿手臂粗的双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铜锣、铜钹的后生们也满脸殷殷地望着他。
④我真不相信这样的蔫老头能敲击出什么花样来。
我等着往下看。
他感到是再也推辞不掉了。
布满皱纹和胡楂的脸上突然焕发出一股豪气,只见他把棉袄脱下来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
就在他将双槌握在手中的时候,一个我不敢相信的奇迹出现了。
一个在黄土中长大的像黄土一般平凡的汉子忽然间像天神似的顶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
他的眼睛充满光辉,脸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钢棍一样坚强起来,在轻轻地敲打了鼓沿几下后,双臂猛一挥,一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倏地刺进了我的耳膜和心脏,接着小鼓、铜锣一起轰鸣,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冲动和古老意念的混乱音符猛地从地底蹿出来通过双脚直抵进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般的
剧痛的快感。
⑤我像被魔语诅咒了似的,双目紧盯着他,(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⑥就在敲击出的声声鼓鸣中,我似乎听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犷,女人的娇娉,还有生命,婴儿落地开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这些奇妙的幻象在锣鼓声交织而成的音韵的罗网中不断地冲突,纠缠,呼啸,狂乱……它们似在演绎着生命,似在点拨着生命,似在操纵着人类奔向精神将要达及的终点……
⑦我站在这群肃立的山民之间,观看眼前出现的不可思议的奇迹,大鼓在响,小鼓在响,铜锣、铜钹铿铿锵锵,而指挥这支创造奇迹的鼓队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个蔫耷汉,而是一个飘逸的精灵!一串神秘的符号!一团无形的罡声!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
而他,这个人中的英杰此时就代表着人类在立地顶天!我惊愕了,世上竟有着这样的声音。
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没有卑微和可怜。
我从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来,充满敬意地望着他们。
我想我该回家过年了。
19.从“不敢作归乡的打算”到“该回家过年”,“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4分)
20.本文在写鼓神奇迹般的表演之前做了多处铺垫。
请细读原文,指出其中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6分)
21.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4分)
22.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4分)
四、(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鲜花感激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激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激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激您明眸的凝视,因为它像一股暖流,永远奔流在我的心谷。
请以“那一股暖流”为题
..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