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段作为磨矿介质在冬瓜山铜矿的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冬瓜山铜矿深部硬岩SHPB动态巴西劈裂试验_刘涛

冬瓜山铜矿深部硬岩SHPB动态巴西劈裂试验_刘涛
岩石 试 样 取 自 安 徽 冬 瓜 山 铜 矿,本 次 试 验 采 集 的蛇纹岩大概埋 藏 深 度 为 900 m,将 采 集 的 矽 卡 岩 运至地表包装,并严 格 按 照 岩 石 力 学 动 力 试 验 的 要 求进行加工,试 样 的 直 径 为 50 mm,与 入 射 杆 直 径 保 持 一 致 ,长 径 比 为 0.5,可 最 大 限 度 减 小 端 部 效 应 , 试样端部的不平整度和不垂直度小于0.02mm。 2.3 试 验 方 案
构 方 程 可 取 相 同 的 形 式 ,并 且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岩 石 在
动 态 冲 击 下 ,其 破 坏 方 式 与 静 态 巴 西 劈 裂 试 验 一 致 ,
因此,可假设岩石在 动 态 劈 裂 状 态 下 其 本 构 关 系 方
程为:
P1(t)= AE(εi(t)+εr(t))
(3)
P2(t)= Aεt(t)
(4)
式中:E 表示入射杆与透射杆的弹性模量;A 为
压杆横截面面积。
假设岩石试样在破坏时其两端已经达到应力平
衡,即 P1(t)= P2(t),那么试样的动态抗拉强度 可
表示为:
σt

P1 +P2 πdt

ED2 2dt
(εi(t)+εr(t))=E2拉强度一般为其抗压强度的1/6~1/10。 在土木、岩土、采矿 等 大 量 的 现 场 监 测 分 析 中 发 现, 岩石的破坏通常为 拉 伸 破 坏,并 且 通 常 是 在 机 械 振 动、凿岩爆破、开挖 等 动 力 扰 动 作 用 下 发 生 破 坏,或 是破坏加剧[1],可见,这种破坏与岩石在静力作 用 下 的拉伸破坏不同。 传 统 的 测 试 岩 石 抗 拉 强 度,很 容 易想到巴西劈裂试 验,巴 西 劈 裂 试 验 是 间 接 测 试 抗 拉强度的一 种 方 法,这 种 方 法 基 于 Griffith 破 坏 强

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爆问题的探讨

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爆问题的探讨

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岩爆问题的探讨
薛奕忠
【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
【年(卷),期】2005(034)005
【摘要】针对冬瓜山铜矿床在基建过程中出现的岩爆现象和即将投入大规模生产可能出现的岩爆问题,从矿区构造、原岩应力特征、岩爆产生的特点、岩爆发生的数值预测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冬瓜山铜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岩爆问题提出了一些控制方法和措施.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薛奕忠
【作者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福建,漳州,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313+.1
【相关文献】
1.冬瓜山铜矿大团山矿段大盘区连续开采探讨 [J], 王成胜
2.冬瓜山铜矿桦树坡矿段-580 m以上矿体开采方案探讨 [J], 郑攻关;汪永忠
3.冬瓜山铜矿床1000m深井开采技术问题的思考 [J], 胡国斌;袁世伦;杨承祥
4.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技术问题的探讨 [J], 袁世伦;吴胡颂
5.冬瓜山铜矿深井开采岩爆危险区分析与预测 [J], 唐礼忠;潘长良;谢学斌;曹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瓜山铜矿床岩爆浅析

冬瓜山铜矿床岩爆浅析

矿体 主要 由含铜 矽 卡岩 、 含铜 黄铁 矿 , 含铜磁 黄
铁矿 , 含铜蛇纹岩 、 含铜磁铁矿等构成。矿体构造简 单, 节理 裂 隙不发 育 , 岩性 坚硬 , 力学 强度 高 , 稳定 性 好 。矿体 的底盘 主要 由石 炭 系下统 高丽 山组 岩体 组
成, 包括 石英 长石 砂岩 、 砂岩 等 , 粉 岩体 比较 完整 , 节 理 裂隙 不发 育 。矿体 的顶 盘 主 要 由侵 入 岩 、 卡 岩 矽 类 岩体 和大理 岩组 成 。石英 闪 长岩是 矿 区 内主要 的
了节 理统 计 。
被调 查 的几 种 矿 岩 体 中 , 层 、 理 、 隙 均 不 断 节 裂 发育 , 大部 分节 理 倾 角 较 陡 , 绝 常无 充 填 物 , 分 节 部
理 中有方 解石 充填 。 2 3 基建 工 程 中岩 爆 记录 . 19 9 7年元 月 , 3 中段 盲措 施 井施 工 中 首 一7 0 m 次 出现弱 岩爆 现象 。 19 9 8年 9月 , 7 0m 中段 东石 门迎 头 , 一 9 以小 断
( )强 度 中等 的岩石 : 霞组 大理 岩 ; 2 栖
爆, 当时有 明显 的爆 裂 声 ( 石 为矽 卡岩 ) 历 时 2 岩 , 0 余 天 , 网支 护破 坏 , 分 钢 筋 网整 体 抛 出 , 杆 拔 锚 部 锚 出 , 距 4 相 0m为 石英 岩 。
19 9 9年 5月 , 8 5m水 仓施 工过 程 中 , 一 7 在巷 道
侵入 岩 , 以岩 墙 、 柱产 出 , 块 状 构 造 、 密坚 硬 、 岩 呈 致
面掘进 至 5 3线 , 成 巷 的 坑 道 顶 部发 生 破裂 , 时 在 当 采 取锚 网支 护 , 继续 向前 掘进 , 支护 段破 坏越 来越 但 严 重 , 分钢 筋 整体 抛 出 , 杆被 剪切 或是 拔 出 。该 部 锚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_谢学斌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_谢学斌

冬瓜山铜矿床合理开采工艺参数的优选谢学斌 潘长良 曹 平(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长沙410075) 冯 涛(湘潭工学院·411201) 摘 要 本文以能量释放率为优选目标,利用自行研制开发的能模拟分析计算开采后围岩能量释放率的三维有限元软件,对深埋有岩爆倾向的冬瓜山铜矿床开采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为该矿床的开采设计推荐了较优的开采工艺参数。

文中使用的优化方法、所介绍的数值计算软件对深井矿床的开采和开采设计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充填料刚度 采场结构参数 优化 岩爆防治OPTIMIZATION OF MINING PARAMETERS FOR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D ONGGUASHAN C OPPER ORE DEPOSITXie Xuebin Pan Changliang (Midsouth University 410075)Feng T ao(Xiangtan Engineering College 411201) Abstract :Dongguashan depo sit is the largest and deepest buried copper ore deposit found now in China .There is po tential danger of rock burst of the deposit w hen it is mined .T he paper describes a three -dimensio nal finite element softw are taking energy release ra te as optimization object .By means of this softw are ,the energ y release of w allrock can be simula ted and calculated when the deposit is mined ,thus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mining can be determined .T he software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dure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can be taken for reference by other operato rs when they make desig n of deep underg round mines .Keywo rds :Filling material stiffness ,Stope structure parame ters ,Optimizatio n ,Prevention of rock burst1 前 言铜陵冬瓜山铜矿床主矿体埋深800~1150m ,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埋藏最深、贮量最大的一个铜矿床,开采这样特大型的深埋有色金属矿床在我国尚属首次。

冬瓜山铜矿床1000m深井开采技术问题的思考

冬瓜山铜矿床1000m深井开采技术问题的思考

ISSN1671-2900 CN43-1347/TD 采矿技术 第4卷 第3期MiningTechnolo gy,Vol.4,No.3 2004年9月Sep.2004冬瓜山铜矿床1000m深井开采技术问题的思考胡国斌1,袁世伦2,杨承祥1 (1.铜都铜业狮子山铜矿, 安徽铜陵市 244000;2.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安徽铜陵市 244000) 摘 要:针对冬瓜山铜矿床开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前期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在矿井热害防治、深井地压管理、采矿方法以及深井涌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冬瓜山;铜矿床;深井开采;开采技术1 冬瓜山矿床简况 冬瓜山矿床位于狮子山矿区,属安徽铜都铜业股份公司狮子山铜矿的深部矿体。

冬瓜山铜矿床共有铜、硫、铁矿体140多个,其中主矿体1个(编号为Ⅰ),其储量占总储量的98.8%。

主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上统五通组顶界和石炭系中上统层位中,位于青山背斜深部的轴部及两翼,属层控矽卡岩型大型铜矿床。

主矿体水平投影走向长1810m,最大宽度882 m,最小宽度204m,平均宽度500m,最大厚度100.67m,最小厚度1.13m,平均厚度34m,矿体走向NE35°~40°,矿体两翼分别向北西、南东倾斜,倾角最大可达30°~40°;矿体沿走向向北东侧伏,侧伏角10°左右。

矿体埋藏较深,赋存于-690~-1007m之间。

矿体直接顶板主要为大理岩,矿体底板主要为粉砂岩和石英闪长岩。

矿体主要为含铜磁铁矿、含铜蛇纹石和含铜矽卡岩。

主矿体平均含铜1.01%,含硫19.7%,含金0.29g/t。

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300万t,选用的采矿方法为“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2 冬瓜山矿床深井开采的技术问题 冬瓜山矿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埋深最大的一个铜矿床。

该矿床埋藏深、含硫高、规模大,开采时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且有些问题的解决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

冬瓜山铜矿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通过鉴定

冬瓜山铜矿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通过鉴定

冬瓜山铜矿国家科技攻关课题通过鉴定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矿山工程》
【年(卷),期】2006(35)5
【摘要】由铜陵有色集团公司、中南大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9家单
位联合研究的冬瓜山铜矿“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复杂难采深部铜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课题共有7个
子项目.9家单位联合攻关。

课题紧紧围绕高应力应变、有岩爆倾向、高温、高硫、深埋矿床的复杂难采特点,针对国内外深井开采岩爆监测、井下高温自燃工作环境、高浓度全尾矿充填无废开采、大直径束状深孔当量球形药包爆破、矿山开采信息可视化集成系统等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开展研究。

研究成果总体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大直径束状深孔当量球形药包大量落矿爆破技术具有开创性.属国际领先水平。

【总页数】1页(P56-56)
【关键词】冬瓜山铜矿;科技攻关;专家鉴定;国际领先水平;爆破技术;球形药包;束状
深孔;信息可视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862.1
【相关文献】
1.杭商院一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通过鉴定 [J],
2.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中国分区域生态用水标准研究”通过鉴定 [J],
3.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非晶课题的四项成果在京通过鉴定 [J], 孙桂琴
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加工柑桔优质高产低成本生产及皮渣无公害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通过成果鉴定 [J], 邓烈
5.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与水环境信息共享技术研究”成果鉴定会在京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冬瓜山矿体稳定性和岩石力学特性分析_梁炯丰

冬瓜山矿体稳定性和岩石力学特性分析_梁炯丰

文章编号 1004-6410(2009)02-0073-04冬瓜山矿体稳定性和岩石力学特性分析梁炯丰1,李荣年2,胡 洲3,邓 宇4(1.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抚州 344000,2.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3.南铁天河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 330013,4.广西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广西柳州 545006)摘 要:通过对冬瓜山矿体岩石力学特性的分析,探讨了矿体特征及围岩性质、原岩应力、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以及矿岩构造条件、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回采顺序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冬瓜山矿体表现出软岩的性质,属于高应力软岩;冬瓜山矿体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可以作为矿山设计及岩体稳定性评价的依据;矿岩构造条件对矿床开采过程巷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回采顺序,可减小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关 键 词:矿体;力学特性;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D313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9-04-28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GZC0841)资助.作者简介:梁炯丰(1980-),男,广西藤县人,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硕士.0 引言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狮子山矿区冬瓜山矿床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首例埋深近千米的特大型铜矿床.该矿地处安徽省铜陵市东南7km ,矿区分布面积约4.5km 2,深度约1000m ,在此范围内共有铜、硫、铁核矿体126个,其中I #矿体为主矿体,铜储量占该矿床铜总储量的49%左右.I #矿体赋存于石碳系黄龙一船山组地质中,矿体受层位控制,形状呈鞍状与背斜形态吻合,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矿体走向35°,两翼分别北西及南东倾斜,最大倾角30~35°.矿体沿走向呈波状起伏,总趋势向北东倾伏,倾角6~20°.矿体赋存于-680~-1000m ,矿体走向长1810m ,水平投影宽204~882m ,最大厚度107.7m ,最小厚度1.13m ,平均厚度40m[1-2].研究冬瓜山矿床岩石的力学特性,对于开采冬瓜山具有现实的意义.1 冬瓜山矿体岩石力学特性1.1 矿体特征及围岩性质 冬瓜山矿体主要由含铜矽卡岩、含铜黄铁矿、含铜磁黄铁矿、含铜蛇纹岩、含铜磁铁矿等构成.矿体构造简单,节理裂隙不发育、大部分岩性坚硬、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但含铜蛇纹岩岩性较差,较破碎,表现出软岩的性质.矿体底盘直接围岩为石碳系下统高丽山组岩石和石英闪长岩,以高丽山组岩石为主,石英闪长岩仅在矿体的东南部局部构成矿体底板.高丽山组中、上部为灰岩、灰褐色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砂质页岩等岩石.下部为褐黄、灰色石英长石砂岩、粉砂质页岩,厚14~24m .矿体底板以角岩化粉砂岩为主[3].矿体的主要顶盘岩石为黄龙、船山组.该组岩石分布广,主要分布在矿体的西部和北部,岩性变质较深,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质大理岩及白云石化大理岩,变质强烈时为镁质大理岩;中、上部常为浅灰—灰白色厚层状、糖粒状大理岩,部分变质强烈地段为钙质矽卡岩,层厚46~68m .1.2 原岩应力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单位经过测量研究,得到了狮子山矿区垂深1千多米自上而下均匀分布第20卷 第2期 广西工学院学报 Vol .20 No .2 2009年6月 JO U RNA L OF G UA NGX I U NI VERSIT Y O F TECHN OLOG Y Jun .2009 的-280m、-460m、-730m和-910m四个水平的地应力量测值,对认识矿区地应力的特性及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全矿区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估,将为解决冬瓜山这样超过千米深矿床的井巷开拓、开采顺序、采矿方法以及岩爆预测和防治等技术问题提供重要基础资料.测量结果见表1.表1 地应力量测及实验测定结果测点中段/m测点岩性主应力/M pa主应力倾角/α°主应力方位角/β°σ1σ2σ3α1α2α3β1β2β3-280石英闪长岩及矽化闪长岩19.3015.6012.3018.4027.1056.40247.30147.607.30-460矿体(含铜矽卡岩、含铜黄铁矿)26.089.929.726.135.2281.81241.20150.6320.47 22.4412.9110.993.0883.565.0853.81172.17323.50-730矿体(含铜矽卡岩等)32.7512.238.692.2525.8164.0848.31317.22142.95 34.3316.4713.846.3744.3944.90248.42152.13344.81-910矽化闪长岩38.1033.1031.1022.7019.9059.00249.60150.9023.70 注:(1)方位角β为主应力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间的夹角,同地理方位,经正北方向为零,顺时针为正;(2)倾角α为主应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以俯角为正(指向低面),仰角为负. 由于矿区地质背景及地质构造条件非常复杂,所以影响矿区地应力场分布状态的地质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加之量测方法及实验技术的误差,这都可能影响矿区地应力场的分布状态及实测结果.显然,矿区地应力场是一种不均匀的应力场,不同测点的结果固然不同,即使同一测点的不同测次亦不尽相同,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及分散性.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统观分析来看,矿区的地应力场还是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区的地应力无论是σ1、σ2,还是σ3均随深度呈线性增加;(2)近地表岩体中的地应力不为零,有明显的剥蚀残余应力效应;(3)σ3近似为垂直应力,且在深部(冬瓜山矿体)大致等于上复岩体的自重应力;(4)在水平方向或接近水平方向存在明显的地质构造应力,其值比岩体的相应自重垂直应力还要大.最大的地质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为N61°E左右,其它方向亦存在比较明显的地质构造应力或地质构造残余应力,表明矿区地质构造作用的多期性及多期构造应力场的复合效应;(5)地应力场三个主应力的方位角β及倾角α分别为:βσ1=61°,βσ2=151°,βσ3=353°,ασ1=±9.5°,ασ2=±20°,ασ3=65°;(6)矿区总体上三个主应力的比值为:σ1∶σ2∶σ3=1∶0.75∶0.5;冬瓜山矿体中三个主应力的比值:σ1∶σ2∶σ3=1∶0.85∶0.8.上述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可以作为矿山设计及岩体稳定性评价的依据.1.3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论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做了较深入的前期岩体力学研究工作,得到包括以下几种主要矿岩类型的力学性质和蛇纹岩的力学性质,见表2和表3.鉴于岩体中含有弱面,岩石力学参数不能直接代替岩体的力学参数,使用中必须做适当折减,同时,还要考虑到蛇纹岩遇水软化的问题.表2 冬瓜山几种典型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各类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栖霞组大理岩黄龙组大理岩粉砂岩石英闪长岩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含铜磁铁矿ρ/g·cm-3 2.71 2.70 2.71 2.72 3.22 3.40 3.97E d/E1.871.551.851.442.042.111.93E/GPa22.3112.8040.4045.1149.9050.8851.48μ0.260.330.210.260.310.250.25σc/M Pa74.0450.38187.17306.58190.30170.28304.00σt/M Pa8.963.4019.1713.9017.1312.079.12σc/σt8.2614.829.7622.0611.1114.1133.33C/M Pa12.0011.2330.5333.0121.4320.7144.33φ/°45.2839.5151.0157.0156.2158.9153.02 74广西工学院学报 第20卷表3 蛇纹岩的岩石力学参数岩石名称弹性模量/GPa 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M Pa 单轴抗拉强度/M Pa单轴抗压强度/M Pa蛇纹岩15.830.2258.418.5810.51131.431.4 岩体的整体稳定性冬瓜山矿区虽然受到多次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的影响,使断裂、褶皱较发育,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但地质构造活动对岩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不严重,矿床岩体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原因为:(1)矿体埋藏较深,成矿前的主要断裂虽延深至矿体埋藏标高以下,但这些断裂均被成矿期及其以后的闪长岩侵入充填,岩体附近发生的矽卡岩化对断裂带内及近旁的岩石起到了一定的胶结作用;(2)成矿后的断裂因其延深有限(均小于350m ,对深埋于-730m 标高以下的主矿体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影响不大;(3)矿床岩体为中厚层状大理岩及砂岩、闪长岩、矽卡岩、这些岩石中节理、裂隙均不发育;(4)矿床上部二叠系大隆组、龙潭组为矿区内隔水层,阻止了浅部含水层的地下水的下渗,使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化.冬瓜山矿床-730m 探矿巷道的揭露及该矿床浅部大团山矿床、狮子山矿床的开采实践也说明冬瓜山矿区的岩体稳定性良好.该矿床节理虽不甚发育,但局部仍有节理相对发育的地段,对这些地段及几组节理交汇地段要引起重视.1.5 矿岩构造条件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4] 在冬瓜山矿床勘探与开采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矿岩构造特征的大量测试与调查结果分析后认为:除矿体中的主节理组(走向北西—南东,倾角75~85°,倾向南西)和栖霞组大理岩中的次节理组(走向北东东—近东西,倾角70~85°,倾向南略偏东)较发育外,其他岩性中的断层,节理及裂隙均不发育,矿区内岩体主要属块状裂隙岩体,但绝大部分节理倾角较陡,且无充填物,并且极个别地段原岩呈粉状出现.实践表明,上述具有这种特征构造的原岩,在巷道开挖后就会呈现沿节理裂隙开裂垮落的倾向,特别是在冬瓜山深井高应力的条件下,掘进巷道如遇到结构层面相交地段或岩体中有两组以上节理交汇部位,就会产生片状体或三角体冒落.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因开采深度大,地应力高,在巷道形成过程中,围岩应力,特别预留矿柱中的应力集中,使原岩中存在的固有弱面发生变形破坏;二是受施工或爆破等动态因素的影响,巷道出现片帮冒顶而使巷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总体而言,冬瓜山矿区虽然受到多期次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的影响,部分岩体断裂、褶皱较发育,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但地质构造活动对岩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不很严重,矿床岩体仍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因此,矿岩构造条件对矿床开采过程巷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1.6 采场结构参数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主要的除原岩体构造影响因素外,在相同原岩应力场及岩体强度条件下,选择不同的采场结构参数及巷道工程的布置形式,也是直接影响井下采矿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冬瓜山井下的采切工程设计是经设计研究院综合多种影响地下开挖工程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优化计算,设计的正式施工方案,后再经多家科研人员深入分析研究,选择设计了实施的回采结构参数,即:沿矿体走向布置盘区(100m )再在盘区内布置采场(采场尺寸为100m ×18m ),主要巷道断尺寸为:高×宽=3.8m ×4.4m ).因此,该回采方案是在充分考虑矿床原岩自身结构条件及尽可能减小开采时对井下巷道工程的影响等因素基础上提出的优化方案.从而从采场结构上尽可能的避免了因参数设计不当等因素对巷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1.7 采场回采顺序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由于矿体的赋存条件不同,采用前进式或后退式回采其地压显现也不一样,有时有很大的差别.合理的回采顺序对控制地压起很大的作用.利用间隔回采的办法,能大大减轻地压.75 第2期 梁炯丰等:冬瓜山矿体稳定性和岩石力学特性分析 76广西工学院学报 第20卷2 结语(1)冬瓜山矿体在破碎围岩(蛇纹岩)中的巷道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长,表现出软岩的性质,属于高应力软岩;(2)冬瓜山矿体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可以作为矿山设计及岩体稳定性评价的依据;(3)冬瓜山矿床岩体稳定性良好,但局部仍有节理相对发育的地段开采时要注意;(4)矿岩构造条件对矿床开采过程巷道的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5)选择合适的采场结构参数和采场回采顺序,可减小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参 考 文 献:[1]王立生.冬瓜山铜矿-850m主回风道地下水治理[J].中国矿山工程,2008,37(1):5-7.[2]董世华.冬瓜山铜矿大团山矿床采矿工艺及其应用[J].金属矿山,2007,(8):42-45.[3]李红阳,杨秋荣,李英杰.安徽冬瓜山铜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学报,2006,27(6):552-556.[4]施发伍.冬瓜山铜矿采空区治理及稳定性研究[J].矿业快报,2007,11(11):57-60.Analysis on the Rock Mechanics Behavior and Stability ofDongGua Shan's OrebodyLIANG Jiong-feng1,LI Rong-nian2,H U Zhou3,DENG Yu4(1.College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2.Liao Dong College,Dandong118003,China;3.NanchangRailw ay Tianhe Construction Company Ltd.,Nanchang330013,China;4.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Guang xi Universityof Technology,Liuzhou545006,China.)A bstract:The rock mechanics behavior of the Dong Gua Shan's orebody is analy sed,including o re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e,stress,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rock.The effect of rock structure conditions,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stope mining order on lanew ay stability are also anal-y sed.The results show that:Dongguashan orebodies are hig h stress soft rock;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field can be used for design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ore deposits tectonic conditions will no t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roadw ay mining process;choosing the right stop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order can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tunnel.Key words:o rebody;mechanic behavio r;stability。

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

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冬瓜山铜矿是中国西南部重要的大型铜矿,在矿区内有着众多的矿体,其中包括大直径深孔开采潜力巨大的铜矿体。

然而,由于采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直径深孔爆破所引起的震动效应也日益显著,对采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震动效应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和分析其引起的震动特点和影响因素,得出科学且实用的爆破震动控制方案,从而提高矿区及周边人民的安全保障和生产效益。

三、研究方法(1)采用现场监测、试验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大直径深孔爆破所产生的特征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破岩效果及震动效应的关系。

(2)对采场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等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并结合爆破震动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出震动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3)采用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爆破震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得出可行的震动控制方案。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重要成果:(1)获取冬瓜山铜矿采场大直径深孔爆破的特征参数,并确定不同参数对破岩效果和震动效应的影响程度。

(2)确定矿区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环境、建筑物和居民等特征及其与爆破震动关系的分析结果,从而绘制出震动影响范围图。

(3)对可能引起爆破震动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出可行的震动控制方案,并提出对大直径深孔爆破引起的震动效应的控制建议。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于6月初开始,预计完成如下研究工作:(1)6月初至7月初:实地调查和监测,整理资料,分析影响因素。

(2) 7月初至8月中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震动效应特点和影响因素。

(3) 8月中旬至9月中旬:确定震动影响范围图,制定震动控制方案,提出建议。

(4) 9月中旬至10月初:完成研究报告和调研成果的汇报。

六、研究预算本研究计划的预算如下:人员费用:- 研究人员:30,000元- 工程师:20,000元装备费用:- 采样工具:5,000元- 实验室设备:10,000元场地费用:- 交通费:5,000元- 住宿费:5,000元总计:75,000元注:以上费用仅为参考,实际费用可能因地区、设备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冬瓜山铜选厂初步设计碎磨流程的选择与计算

冬瓜山铜选厂初步设计碎磨流程的选择与计算

冬瓜山铜选厂初步设计碎磨流程的选择与计算【摘要】:针对冬瓜山铜硫混合矿的矿石性质及半自磨试验结果,对选矿厂碎磨流程及其有关设备进行了选择与计算。

并从投资和两个方面对碎磨流程作了技术经济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及国外类似性质选放厂的经验,冬瓜山铜选厂初步设计碎磨流程推荐半自磨+球磨流程……夏菊芳中图分类号:TD928.2 文献标识码:A冬瓜山铜矿床属铜陵狮子山矿区深部的一个大型高硫矿床。

该矿埋藏深、储量大、可回收的有用矿物多,是一座开采价值较高的铜矿,它对缓解华东地区铜冶炼厂来料短缺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华东及华北地区提供大量的化工原料硫精矿。

自1976年矿床被发现后,进行了普查、详查及勘探和矿样可行性试验等前期工作。

冬瓜山铜矿混合矿石自然类型多,含铜滑石蛇纹石类型矿石比例较大,矿石含泥量高,若采用常规碎磨流程易造成破碎及筛分等设备的堵塞,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正在生产的狮子山铜选厂与冬瓜山铜选厂的矿床相同,前者通过洗矿解决含泥高的问题)。

而矿石有难选和易选之分,开采时不易分开,难易矿石的硬度相差甚大。

冬瓜山铜选厂可行性研究时因未做相应的矿石半自磨试验,只是根据同类选厂的生产实践,把常规碎磨流程与半自磨+球磨流程做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目前初步设计已完成,选矿厂的生产规模为13000t/d。

此前的半自磨试验给碎磨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依据。

1、半自磨试验1999年12月,瑞典SVEDALA公司提交了冬瓜山铜矿半自磨小型批量试验报告。

其矿样粒度组成及试验结果见表1、2.试验所用的半自磨机规格为Φ1829mm×305mm,内径1803mm,有效容积为1.106m3。

磨机运转速度为23.3n/min,为理论临界转速的73.8%。

磨机瞬间净功耗通过自动绘制的曲线记录下来。

SVEDALA公司试验所做邦德球磨功指数为14.73kW·h/t。

由表2知,装球量6%~12%时,对应的100%-12.7mm净功耗为6.25~7.15kW·h/t。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
p p r c mbie wih a e,o nd t mi n tc nc l o dt n o ng u s a c p e mie,wo tp tp mi ig o io ,h e gn eig ly u n d i ig nig e h ia c n io s f Do g a h n o p r i n t se so e nn c ndt nst e n ie rn a o ta d rl n , i l ba tn , n O o te sh meo tp so n srs a c e .Thsh src ie h o d tc ia c no n e u i f cs lsi g a d S n,h c e ft se tpigi ee rh d wo i a e ev d te g o e hnc le o my a d sc rt ef t. y e

2 6・ 1
价值工 程
冬 瓜 山铜 矿 二步 骤 采 场 回采方 案 的研 究
St y on Ext a tng Sc m e o ud r c i he fTwo St p S o n Do e t pe i ngg uas a Co e i h n pp r M ne
摘要 : 冬瓜 山铜 矿 经过五 年的 不断开 采 , 目前 5 线 ~4线 、4线~ 6 盘 区的一 步骤 采 场 , 2 5 5 5线 大部分 已经回 采并 充填 结束 。为 了保持 矿 山生产 的衔 接和 均衡性 , 现在 开始 进入二 步骤 采场 回采 阶段 。本文 结合冬瓜 山的开 采技术 条件 和二 步骤 采场 回采条件 及 采准 工程布 置和 凿岩 、 爆破 等 方 面对 二 步骤 采场 回采 方案进 行 了研 究 , 收到 了良好 的技 术经 济和安 全效 果 。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床学实习三学院:资源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题目: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班级:021111指导教师:吕新彪目录第一章成矿地质背景 (3)(一)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 (3)(二)区域地质 (3)1.区域地层 (3)2.区域构造 (3)3.区域岩浆岩 (5)4.区域矿产 (5)第二章矿床地质特征 (5)(一)矿区地质 (5)1.矿区地层 (6)2.矿区构造 (6)3.岩浆岩 (7)(二)矿体特征 (8)(三)矿石特征 (8)1.矿石类型 (9)2.矿石矿物 (10)3.矿石结构构造 (10)(四)围岩蚀变 (11)(五)成矿期及成矿阶段 (11)三.成矿成因简析 (12)参考文献 (13)一、成矿地质背景(一)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铜陵地区位于贵池-马鞍山窿起带(印支期窿起带)的中部,西以郯庐断裂为界分别与华北地块和大别地块毗邻,南东与江南台隆相连。

南、北两侧分别被两条东西向的隐伏基底断裂所围限,与贵池、繁昌两个北东向的S 状窿褶带相隔;东西两侧分别为北东向大型断裂带为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菱形窿起地块(图1-1)。

安徽铜陵冬瓜山矽卡岩型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钢金铁硫成矿带的中段。

东西长约15km ,南北宽约10km ,铜官山、金口岭、鸡冠石等近10个大中型矿床密集分布于此。

华北地块六安合肥庐断裂带带大别地块太湖岳西桐城安庆望江贵池江南地块繁昌南陵无为芜湖巢湖下扬子构造庐江02550k m 1234567铜陵郯图1-1 下扬子地区构造简图(据刘文灿等,1996)1.沉降带;2.隆起带;3.背斜轴;4.向斜轴;5.断层;6.郯庐断裂带;7.构造单元边界(二)区域地质1.区域地层该区地层出露为志留-第三系。

冬瓜山矿田内除部分地段为第四系地层外,出露及钻孔揭露出的地层有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诸层,这些层位中的某些岩层具有不同程度的铜矿化,其中以中、上石炭统的黄龙-船山组,上二叠统大隆组,下三叠统小凉亭-塔山组为主 要含矿层。

冬瓜山铜矿充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践

冬瓜山铜矿充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践

摘 要 针对冬瓜山铜矿尾砂粒度极细,黏性大、含硫高以及高应力、高温、高硫的充填环境, 通过科研攻关,实行了全尾砂高浓度连续充填,并创新性地提出了“边壁流”概念,实现了废石不出 坑。不但可以节约废石的提升运输费用、减少掘进进度受提升系统的影响、增加提升系统提升矿石 能力,还可减少地表废石堆放,节约征地费用,节约充填成本。分析了尾矿特性对料浆浓度和胶结 体强度的影响,介绍了絮凝剂的制备技术及要点、立式砂仓溢流澄清关键技术,总结了全尾矿高质 量、连续充填的关键技术(料浆“进出平衡”、“边壁流”和充填自动化),并指出了充填中存在的问 题及改进方向。
关键词 全尾砂 连续充填 絮凝沉降 立式砂仓 边壁流 DOI:10.3969/j.issn.16746082.2019.08.028
冬瓜山铜矿是一座面向 21世纪的特大型现代 化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 429万 t/a(1.3万 t/d),年 产铜量 3.4万 t,日产尾砂量 7800t/d,采矿方法为 阶段空场 嗣 后 一 次 充 填 采 矿 法,日 需 充 填 采 空 区 4062m3,其 中 尾 砂 (含 尾 砂 胶 结)充 填 量 3912 m3/d,废石充填 150m3/d,日需全尾砂砂 浆 4752 m3/d。冬瓜山铜 矿 充 填 系 统 遵 循 “废 石 不 出 坑,实 现无废开采”目标,采用高浓度全尾充填技术,其充 填尾砂浓度为 73.5%,充 填 综 合 灰 砂 比 一 步 骤 为 1∶8,二步骤为 1∶15。
通过多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冬瓜山铜矿的充 填工艺己形成完整的、以控压助流技术为主的充填 技术理论体系和高质量的管理模式,技术领先在:
(1)高效 全 尾 砂 脱 水 新 技 术 集 全 尾 砂 浓 缩、储
周 强 于先坤:冬瓜山铜矿充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实践 2019年 8月第 8期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

冬瓜山铜矿床构造控矿分析及探矿实例本文对冬瓜山铜矿床的主要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地质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体的产出大部分严格受层间滑脱构造控制的结论。

根据实际探矿效果,对60线以北详查地段利用坑内钻探矿提出建议。

标签:冬瓜山铜矿控矿因素构造坑内钻探矿0引言冬瓜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部下扬子台坳繁昌~贵池断褶束带中部,顺安~大通复向斜次一级褶皱青山背斜的北东段。

矿区地块处于不同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多期次构造运动,使得区内长江两岸古生代与新生代的地层产生了一系列浅状褶皱和断裂带。

西北侧为位于长江北岸,北东向展布的下扬子断裂带;北部为东西向展布的铜陵~南陵隐伏深断裂;南侧为木镇~南陵断陷盆地。

区内出露地层有下、中三叠统,深部经工程揭露可见了上泥盆统~上二叠统。

冬瓜山矿床为一大型矿床,金属量93.7万t,平均品位1.01%,平均含硫为20.11%,平均含金0.33g/t目前,该矿床南段48线~58线已进入全面回采阶段,58~60线也控制到B级,控制网度为50×50米。

冬瓜山铜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如下:1沉积地层对铜矿化的控制作用冬瓜山铜矿床主要赋矿层位C2+3对成矿控制作用主要有:存在原始沉积层、有易被交代成矿的岩性和有利的岩性组合等三个方面。

原始沉积层主要是中石炭纪沉积初期沉积的黄龙组下部白云岩段中所夹的1~3层胶状黄铁矿层。

胶状黄铁矿具草莓状、团状结构,与白云岩相间组成层纹状构造。

造岩矿物Q型聚类分析,胶状黄铁矿与同钻孔中的白云岩共群,也与远离岩体不含矿地层中的白云岩共群,其相关系数达到90%。

表明胶状黄铁矿与白云岩为同时沉积。

矿床内见有被交代残留的层纹状胶状黄铁矿,并出现硬石膏及少量菱铁矿,胶状黄铁矿是硫铁矿的矿坯层。

对铜矿体而言,则起到重要的沉淀剂或催化剂作用,促使岩浆后期的含铜热液交代而形成重要的铜矿体。

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本矿区内白云岩、硬石膏层等蒸发岩比碳酸盐岩更为有利。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

冬瓜山铜矿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的研究摘要:冬瓜山铜矿经过五年的不断开采,目前52线~54线、54线~56线盘区的一步骤采场,大部分已经回采并充填结束。

为了保持矿山生产的衔接和均衡性,现在开始进入二步骤采场回采阶段。

本文结合冬瓜山的开采技术条件和二步骤采场回采条件及采准工程布置和凿岩、爆破等方面对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进行了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安全效果。

关键词:二步骤;采场;回采方案;尾胶充填中图分类号:TD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2-0216-021 概况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公司冬瓜山铜矿从2004年9月18日52-8采场开始回采,目前52线~54线、54线~56线盘区的一步骤采场,大部分已经回采并充填结束。

为了保持生产的衔接和均衡性,现在开始进入二步骤回采阶段。

2 矿床开采的技术条件冬瓜山铜矿床是大型铜硫矿床,埋藏深、含硫高、规模大。

矿床主要由I号主矿体和100多个小矿体组成。

I号主矿体长1810米,平均宽500米,平均厚37.5米,赋存标高为-690~-1007米。

主矿体沿长轴以50线为界,西南部薄,东北部厚,近岩体部位的矿体厚度大,远离岩体的矿体厚度小。

主矿体总体走向北东35~40度,矿体中部倾角较缓,一般均小于10度;而西北及东南部较陡,一般为30~40度。

矿体形态整体呈穹窿状。

冬瓜山矿体由难选和易选两种性质的矿石组成。

上部矿体是易选的黄铜磁铁矿,稳固性较好。

下部矿体是难选含铜蛇纹石矿(SptCu)。

从已有的工程揭露来看难选含铜蛇纹石节理较发育,整体稳固性较差。

矿体顶板是栖霞组~黄龙~船山组大理岩。

岩石坚固系数f=6~11,属于坚硬岩石,稳固性也较好。

矿体底板岩性为砂岩、石英砂岩,f=11.5~23.2,平均为15,属于坚硬岩石,稳固性一般。

冬瓜山矿体厚度较大,50线到56线倾角较缓,一般不大于10°。

根据冬瓜山现有的开采技术条件和装备水平,矿段矿体除端部垂直厚度小于30米采用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回采外,大于30米的采场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回采。

冬瓜山铜矿提高半自磨机处理能力的生产实践

冬瓜山铜矿提高半自磨机处理能力的生产实践

国内外 已被越来越多的矿山所采用。 冬 瓜 山 铜 矿 是 安 徽 铜 都 铜 业 公 司所 属 后 劲 矿
山 ,选 矿厂 所处理 的矿石 为冬瓜 山矿 段 100/ 0 0t d和
由皮带输送至选矿厂粗矿仓 ,选矿厂碎磨系统采用 半 自磨+ 球磨和旋流器控制分级工艺 ,粗矿仓下部 采用 8 台电振放矿机放矿 ,通过皮带给人一台半 自 磨 机, 自 半 磨机排矿端设有圆筒筛 ,筛上产物通过皮带 再 返 回半 自磨 机 。粗磨 球磨 机 为两 台 05 3 x . . m 83 0 m 溢流型球磨机 ,由 30 k 低速 同步 电机驱动 ,半 30 W 自磨机 筛 下产物 和球 磨机 的排 矿 给入粗 磨泵 池 ,通
所用设备数量和型号多 、金属消耗量大 、基建投资 和生产 费用 高的特 点 ,而半 自磨 回路 流 程简 单 ,简
化 了两 段破 碎及筛 分设 备 ,配 置简单 ,投资 省 ,在
原矿含水量约 3 %;含泥量根据来矿中含铜磁黄铁 矿、滑石 、蛇纹石的比例而定。
2 碎 磨 工 艺流 程
井 下 出 窿 的 矿 石 粒 度 为 一 5m 2 0 m,矿 石 密 度 3t ./ ,矿 石松 散 系数 1 ,通 过 主井 提 升至 地 表 , 2m . 6
料粒度 为一 . m ( ) 2 m 。旋流器 最终溢流 浓度 为 5
3 %~ 5 O 3 %,磨 矿 细度 7 %~ 5 7 1 0 7 %一 4 m。 x
3 半 自磨 机 技 术 特 点
冬瓜 山铜 矿使 用 的半 自磨 机是 国内首 次引 进 的
大型磨矿设备 ,半 自磨机规格为 2 英 寸x 3 8 1 英 寸,由一台 4 5 k 低速 同步电机驱动 ,传动方式 80 W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叠加改造成矿机制:来自矿石结构的证据

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床的叠加改造成矿机制:来自矿石结构的证据
e l2 0 ) 曾普 胜 等 (0 5 则 更 加 强 调 石 炭 纪 同 t (00 、 a 20 )
生 沉 积成 矿 作 用 与 燕 山期 岩 浆 热 液 成 矿 作 用 的 叠
2 o b 。本 文 以安 徽 铜 陵 冬 瓜 山矿 床 为 例 , 野 外 o7) 在 考 察 及矿 石结 构镜 下 观 察 的 基础 上 , 合 前 人 的研 综 究 成果 , 讨这 类矿 床 的叠加 改造 成矿 机制 。 探
浆 及 其热 液 作 用 的 叠 加 改 造 使 其 加 厚 变 富 。Z o hu
( a s al e 1 M r h l t a ., 1 8 9 7; S l mo e a ., 1 8 oo n t 1 9 7;
Ne e ta .,1 9 b le 1 9 1;Kb n e 1 i ta .,1 7;M a s l e 99 r ha l t a., 2 0 1 0 0; Vo s 2 00; Gu e a ., 2 6, ke , 0 t 1 00
长江 中 、 下游 地 区分 布 着 一 系列 受 下 石 炭统 地 层 控制 的层 状含 铜硫 化物 矿床 及与 其伴 生 的矽 卡 岩
底 喷流 沉积 只是 形 成 了 以硫 、 为 主 的块 状 硫 化 物 铁 矿 床 , 燕 山期 岩浆 热 液 的 叠加 致 使 层 状 矿 体 中 富 而 集铜。 矿石 结 构 的研 究是 探讨 矿 床成 因和成 矿过 程 的 重 要方 面 , 其是 对 于 那些 受 到 后 期 岩 浆 活 动或 变 尤 质、 变形作 用 改造 的块状 硫化 物 矿床 , 更是 探讨其 改 造成 矿过 程 的最佳 窗 口, 到 众 多 矿 床 学 家 的重 视 受
5 1

冬瓜山深埋铜矿床开采技术的研究

冬瓜山深埋铜矿床开采技术的研究
金属量 1 6 1 4万 t硫 元 素量 l8 3 8 7万 t而且 0 .2 , 2 .0 ,
对深井开采影响较严重的深井地压监测预报和热害 的控 制技 术 , 以满 足 我 国越 来 越 多 的深 部 金 属 矿床
开采 的需要
பைடு நூலகம்
铜陵有色金属 ( 集团) 公司冬瓜 山铜矿, 矿体 赋
投 影宽 24m~ 82m, 大厚 度 16. 最 小厚 0 8 最 0 7m, 度 11 平均 厚度 3 总储 量 1 8 . .3m, 2m, 084 5万 t铜 ,
e v m e t o u i a sd b h ufc e s ino a ig ) st c i et eg a o o ds ag ft l g n i  ̄n l t n cue vt sr ed p i o ri s a a h v h o t n n i h eo ai s n mr p l o e a o t f l n o e f cr in i
mied v lp n . n e eo me t Ke ̄o d D e yn o f d p st Miignehx, c u . e n e t i n, u 【al g tn )vr s e l igc p ̄ e oi, nn :ts]Rok b mtDepmiev ni o F l tin sft g M Nf l il
m ehv ft ee rho h epmiigo t l o h rsa c ft d e nn fnmg 越h n d e lg c p e ex , ih ic ds t eh oo is。 e s e e I a e pl n o p rd le twhc n l e h tc n lge f y i u e
使冬瓜山深埋铜矿床实现安全高效 的回采 , 同时解决 矿山尾矿 地表堆放 对环境 污染 的同题 , 终使矿 山开采 实现 最

冬瓜山矿床深井开采安全生产问题的探讨

冬瓜山矿床深井开采安全生产问题的探讨

中仍要慎重考虑确定采场结构参数、 采场回采顺序、 巷道和硐室支护措施及回采后空区充填工艺等问题。 $) ,’ 矿石自燃和炸药自爆问题 冬瓜山矿床属高硫多金属矿床, 含有少量胶状黄 铁矿, 当采场内高硫矿石存放时间过长且通风条件不 良的情况下, 矿石极可能发生氧化自燃, 造成矿石结 块, 引起火灾。同时, 因矿体埋藏深, 矿体所处层位的 原岩温度较高, 如矿石经过氧化, 在开采过程中存在 着炸药自爆的可能性。 $) -’ 深井开采涌水问题 冬瓜山矿区位于低山丘陵区, 地表主要水系有普 济河和洋河, 分别位于矿区的西部和东部, 距矿体约 !./, 长江位于矿区西北 $"./ 处。矿体全部位于当 地侵蚀基准面以下, 赋存在一宽缓背斜的轴部和翼 部, 矿区含水层主要有冲积砂砾石层、 碎屑岩类裂隙 含水层和灰岩、 大理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 类。虽然矿 床在勘探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工作, 但现有的 开拓工程多集中在火成岩或矿体中, 仍有相当多的钻 孔在钻进时深部有漏水或水位突变现象, 目前对这些 导水构造尚不十分清楚, 且矿区西部和北部存在大面 积的碳酸岩地层, 深部控制工程少, 对矿坑充水影响 程度也不能明确掌握。由于不可预测的岩石裂隙及 岩层移动, 深部开采系统中常有突然发生大量涌出压 力水的危险, 大量不受控制的水流可能会迅速涌入采 掘作业地点, 给正常作业生产带来危害。在冬瓜山矿 床开拓过程中, 主井在 0 122/ 和西风井 0 &2"/ 回风 道就出现较大涌水。 $) #’ 周边小矿点开采构成的安全问题 冬瓜山铜矿周边存在规模较小的零星小矿点, 这 些小矿点在平面上与冬瓜山矿床重叠或靠近, 垂直方
%" 冬瓜山矿床开采问题
冬瓜山铜矿是我国有色金属系统中开采深度最 大的大型机械化地下开采矿山之一, 矿床埋藏深、 含 硫高、 规模大, 开采过程中将涉及到一些影响安全生 产的问题需要解决, 而且有些问题的解决在国内尚无 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6 %" 深井高硫矿床开采热害问题 冬瓜山 矿 床 中 含 硫 品 位 高, 硫平均品位达到 %*6 ’7 , 将产生氧化热; 从地表至井下开采深度达千 余米, 地热增温、 空气自重压缩生热和矿山在生产过 程中井下的机电设备、 柴油设备运行放热是难避免 的。冬瓜山铜矿较大的放热源主要有: 原岩放热、 热 水放热、 机械放热、 氧化放热、 空气自重压缩生热及采 下的岩、 矿石放热, 其合计放热量可达到 %/ +##=>, 热害是十分明显的。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也充分体现 到 热 害 现 象, 矿区开拓范围内地温变化范围在 )!? : +#? , 主要采矿标高的地温变化范围也在 ))? : )/? 之间。热害问题将始终存在于矿山的基 建和生产中, 因而通风降温工作是安全生产需要解决 的重要技术课题。 %6 !" 深井采矿地压问题 地压管理是深井采矿过程中突出的问题, 岩爆是 深井采矿中地压显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它直接 关系到采矿过程能否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冬瓜山矿 体为高地应力矿体, 矿体和石英闪长岩的岩性坚脆,

冬瓜山铜矿勘探网度的优化

冬瓜山铜矿勘探网度的优化

冬瓜山铜矿勘探网度的优化胡新付【摘要】简要介绍了矿石品位变异函数理论与计算方法,对冬瓜山铜矿床不同分区Cu品位变异函数进行了计算.利用变异函数分析结果,认为在矿体走向上的勘探工程间距应为20~32 m,矿体倾向上的勘探工程网距应为10~ 13 m.%The theory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variation function for ore grade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n,the variation function of Cu grade in different district of Dongguashan copper mine was calculated. The analysis results by the variation function showed that the space of th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long the ore-body should be 20 ~32 m,and the exploration grid be 10 ~ 13 m.【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变异函数;铜矿床;勘探网度;优化【作者】胡新付【作者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正文语种】中文为了提高铜矿设计、生产的可靠性、合理性,需要进行矿床地质的可靠性评价。

而地质统计学[1]越来越受到地学领域的关注,其核心部分就是变异函数理论。

通过变异函数的分析,对铜矿的勘探网度进行优化,能更好地服务于铜矿的生产工作。

1.1 变异函数原理变异函数是地质统计学中用以研究区域化变量空间变化特征和强度的手段和工具,而通过计算、分析变异函数曲线来推断矿体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类型,是用于表征矿体变化特征的新方法,其理论核心是区域化变量[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f e a c h b a l l s i z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ma s s ma t c h p r i n c i p l e .t h e i n i t i a l l o a d i n g s c h e me o f 5 0 mm ×6 0 am : r 3 5 mm × 4 0 mm: 3 0 mm ×3 5 mm =3 0: 2 5: 4 5 f o r t h e ba l l s i z i n g wa s d e t e r mi n e d.a n d t he c o n t r a s t t e s t o f u s i n g c a s t i r o n s e g — me n t s a s g r i n di ng me di a t o s u b s t i t u t e s t e e l b a l l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Re s u hs o f t h e t e s t i n di c a t e d t h a t u n de r t h e s a me
中 图分 类号 : T D 9 2 1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7 8 5 4 . 2 0 1 5 . 0 5 . 0 0 2
S T UDY ON US I NG CAS T I RON S EGMENT S AS GRI NDI NG M EDI A I N DONGGUAS HAN COPP ER MI NE
铸 铁 段 作 为磨 矿 介 质在 冬 瓜 山铜 矿 的试 验 研 究
邓禾 淼 肖庆 飞 , 。 李 博 ’ 康 怀 斌 ’ 王 周 和 赵 红 芬
( 1 .铜 陵有 色金属 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冬 瓜 山铜矿 , 安徽 铜 陵 2 4 4 0 3 1 ; 2 .昆明理工 大 学 国土 资 源工程 学 院 , 昆明 6 5 0 0 9 3 ;
ABS TRACT:T a k i n g t h e o r e f r o m D o n g g u a s h a n c o p p e r mi n e a s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t h e me t h o d o f“ a c c u r a t e l o a d —
3 .省部 共建 复 杂有 色金 属资 源清 洁利 用 国家 重点 实验 室 , 昆明 6 5 0 0 9 3 )
摘 要 :以冬瓜 山铜 矿矿石为研究对象 , 运用精确化装补球技术 , 精确的计算出初装球的球 径和球 比,
并 根 据 质 量 相 当 的 原则 , 用 耐 磨铸 铁 段替 换 钢球 作 为磨 矿介 质 , 最终确定 了 5 0 m m× 6 0 am: r 3 5 mm × 4 0 m m: 3 0 m m× 3 5 mm = 3 0 : 2 5 : 4 5的 球 磨 机 初 装 比方 案 , 然 后 通 过普 通 钢球 与 耐磨 铸 铁 段 的对 比试 验 来 研 究 磨 矿 过 程 中 铸 铁 段 作 为 磨 矿 介 质 的 磨 矿 效 果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在相 同 的磨 矿 条 件 下 , 铸 铁 段 的 中间 易
选级别 比现场方案提高了 l 3 . 4 3个百分点 , 过粉碎 比现场 方案降低 了 2 . 5 3个 百分点 , 磨 矿细度 比现场
方案提高 了7 . 8 9个 百 分 点 , 铸 铁 段 可 以取 代 钢 球 作 为 新 型 磨 矿 介 质 。
关 键 词 :铸 铁段 ; 磨矿 ;段氏球径半理论公式 ; 粒度组成
D E NG H e — mi a o X I A O Q i n g - f e i , L I B o
K A N G H u a i . b i n
W A NG Z h o u - h e Z H A O H o D o n g g u a s h a n C o p p e r Mi n e , T o n g l i n g N o n f e r r o u s Me t a l s G r o u p C o . ,T o n g l i n g 2 4 4 0 3 1 , A n h u i ,C h i n a;
i n g a n d a d d i t i o n o f mi l l i n g ba l l s ” wa s a p p l i e d t o c a l c u l a t e a c c u r a t e l y t h e i n i t i a l f i l l i n g b a l l s i z e s a n d t h e pr o po r t i o n
第 2 4卷
第 5期


Vo 1 . 2 4. NO . 5 Oc t o b e r 2 01 5
2 0 1 5年 1 O月
MI NI NG & M ETAL L UR GY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7 8 5 4 ( 2 0 1 5 ) 0 5 ・ 0 0 0 5 - 0 4
2 . F a c u l t y o fL a n d R e s o u r c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 K u n m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fS o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3 , C h i n a ; 3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C o m p l e x N o n f e r o s u Me t a l R e s o u r c e s C l e a n U t i l i z a t i o n , K u n m i n g 6 5 0 0 9 3 , C 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