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第23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第23讲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后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清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弟子规》原文节选: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缓揭帘,勿有声」,虽然是一个揭帘子的动作,也是告诉我们,我们处处每一个言语动作是不是会让别人觉得不安?这个声音会不会过大?当我们时时会去想到,替别人着想,心也会愈来愈柔软。
当你的心愈来愈柔软,你就是真正在落实仁慈之心。
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在哪里看?我们说替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
而替人着想可不是用嘴巴说的,而是点点滴滴落实
的。
除了走路声、关门声不可以太大,比方说大家一起吃饭,吃的时候不可以声响太大。
假如你吃饭很大声,所有的人在吃的时候都觉得很不舒服。
为什么吃饭的时候声响会特别大?嘴巴没有闭起来。
所以我也跟很多朋友提过,吃饭的时候嘴巴要闭起来,因为我们不只代表自己,我们是代表公司、代表团体,甚至于你到外面去旅游,你是代表什么?代表中国人,所以你的动作要处处提醒自己。
「缓揭帘」,除了声响不要影响到别人之外,也是一种爱惜物品。
因为你用东西的时候轻手轻脚,它就不容易坏掉。
假如我们平常用东西都很粗鲁、很大力,这样本来这个东西可以有五年、十年的寿命,可能用不到一年就坏掉了。
所以从这个惜物的观念当中,我们也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太粗鲁。
比方说穿衣服,假如你很粗鲁,衣服很容易就扯破了。
所以这都要提醒小孩,从小地方珍惜物品。
当你的动作都能轻柔,生活当中就不会常常发现扯坏东西、摔坏东西,或者是撞到东西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我小时候也是常常受伤,不是这里刮一条痕,就是牙齿又摔断了,所以也是常常伤痕累累。
我还记得有一次是跑到厨房去,滑倒,好几颗牙齿都撞坏了。
一直到我在大学时候开始用功学习,然后读了一些经典,这些情况就慢慢减少,现在就很少会这边破一个洞、那边刮伤了。
确确实实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受伤?最主要的原因在
心,粗心大意才会表现出莽撞的行为。
所以一个人要修正自己要从根本下手,就是从这一颗心开始调伏。
而这一颗心的调伏,又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事相当中去用心,善于学习。
所以「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我们在学校里面,这是孩子很常犯,常常一不小心,眼睛不知道看到哪儿去了,就去撞到桌角。
撞到桌角滋味怎么样?很痛,保证会黑青,会受伤。
所以从这一句经文我们也可以引伸到,告诉学生处处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我们假如仔细去了解,现在的孩子意外死亡率愈来愈高,因为他们没有那个敏感度。
所以成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都要时时提醒,不然到时候意外造成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