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测试卷
1.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风化雨
B . 火上浇油
C . 叶落知秋
D . 滴水成冰
2. 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C .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3. 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
B .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 "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A . 光合作用
B . 冰雪融化
C . 煤炭燃烧
D . 葡萄酿酒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 用铜作导线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用氢氧化钠去除油污
5.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颜色、状态
B . 密度、硬度
C . 氧化性、可燃物
D . 熔点,沸点
6. 我们深呼吸一下,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 氮 气
B . 稀有气体
C . 氧 气
D . 二氧化碳
7.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A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C . 实验 C 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B . 实验 B 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D . 实验 D 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8. 检验“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不同”,所用的实验用品是( )
A . 带火星的小木条
B . 燃烧的小木条
C . 澄清的石灰水
D . 干冷的玻璃片
9. (2019九上·杏花岭月考)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多 ③氧气含量升高 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待1-2
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使火柴梗最先碳化的部分是火焰的()
A . 焰心
B . 外
焰C . 内
焰
D . 灯芯
1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振荡试管取固体药品
C .
D .
移走蒸发器量筒读数
1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B .
加热液体闻气体气味
C .
D .
连接仪器氧气验满
二、填空题(共2题;共24分)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处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3)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说明;再把一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说明,蜡烛吹灭后,立即用火柴点燃从烛芯飘出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是。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细口瓶的塞子要在桌面上。
(2)如图所示,用完酒精灯后,熄灭酒精灯的方法为用盖灭,盖下。
(3)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应注意: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进行实验时,某同学先对试管进行,然后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实验结束后却发现试管炸裂,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4)如图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要用刷洗,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也不。
(5)在实验中应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照最少量取用。
液体取用;固体只需即可。
(6)制取气体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为:按图组装连接好仪器后,将,用手紧
握试管,观察到,则装置不漏气。
(7)如图所示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正确的读数方法为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若俯视读数,则读数(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