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读后感800字_800字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亲》观后感600字_观后感
《父亲》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感动了,因为它里面富含着丰富的感情,也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父亲》主要讲了肖胜利去打仗,失去了一条腿,后来他有了个孩子,叫肖大宝,肖大宝小时候很聪明,后来到了初中,学坏了。
有一次他打肖大宝,使他离家出走,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了歌手。
叫父亲来听他的歌,可是父亲肖胜利在途中被车撞死。
“多想和从前一样,握你温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风捎去安康。
”“你用一辈子的时间,让我感受到父爱的重量,可我却从没说出那句——爸爸,我爱你。
”
我的感受是父爱,是一种力量,只是你还没感受到它的存在,不发现而已,如果你缺少了父爱,那是你的生活,肯定很放纵,因为你没有人去管,也没人去爱。
《父亲》里面,那个严厉,而又默默关心他,从严厉的方面去爱他。
之间在他离家出走的那一次,爸爸打得很大力,打得越大力,就是越爱他,其实打他痛,最痛的,其实是父亲的心。
也想起了深刻的父亲,就像别人一样。
一对父女在伦敦坐船回家见妈妈,有一天,爸爸拿起刀要削一个水果给女儿吃,一不小心,船一晃,把刀插进了胸口,流了好多血。
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女孩走来说:“爸爸,好兴奋啊!马上就要见到妈妈了。
”爸爸强忍着痛说:“是啊,我也好兴奋。
不过等去到的时候,你跟她说,我爱你们。
”他知道,不能告诉小女孩听,如果小女孩知道父亲要死了,她还能撑到去看妈妈吗?一般人被插中,只能活不到半小时,这位父亲在被插中三天后,才死。
因为三天一直在跟小女孩说话,最终小女孩到了妈妈那里,才发现父亲死了,地上还有一大淌血。
这句话告诉我们父爱可是一种力量,可足以让人活多三天的东西。
父爱如山,父爱如海,父爱如诲。
《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读后感800字_800字读后感
只有身份,无需头衔,每一位父母,从孩子降生那一刻起,就是自学成才的“教育家”。
卡尔·威特本是德国一个小村庄的牧师,他第一个孩子出生几天就天折了,52岁时才得到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小卡尔,可是由于早产,小卡尔在婴儿时期反应迟钝,显得有点痴呆。
卡尔·威特很悲伤,但并没有绝望,他立志要用自己的方法将儿子培养成非凡的人。
一位寻常的父亲,为了自己天赋不高的儿子,用坚定的爱,自修成了一位出色的“教育家”。
在卡尔·威特的精心教育下,小卡尔最终被培养成了闻名全欧洲的神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少年大学生;更重要的是,他使原本注定拥有不幸人生的儿子过上了幸福的人生。
卡尔·威特断言:“天才儿子是我教育的结果;不管谁使用我的教育法,肯定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为卡尔·威特的这一断言,我翻开了《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
教育法》这本书。
这本书从性格、兴趣、生活细节、习惯、礼仪、社交等多方面、分57章讲述了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诸多方法。
开篇第一章便是“把孩子教成为完美的人”,什么是完美?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更希望孩子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跟以前的自己比,能有各种各样见微知著的变化、进步和提高,不与他人论长短,只与自己争高下。
其实,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他觉得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卡尔·威特还告诉孩子不要与坏孩子交往,他认为“好孩子感染坏孩子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做到是没有可能的。
”虽然这些想法和做法在我看来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真的是很可贵!
在《父母必懂的卡尔·威特教育法》中可以看出,卡尔·威特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他尤其重视孩子的关键期,这种用心,是特别值得我学习的。
比如,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琐碎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扰,那就是孩子的吃饭问题。
卡尔·威特认为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而且吃饭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而愉快是健康的关键,甚至有助于消化。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孩子应该饮食均匀避免挑食,但很显然我们应该偏向孩子爱吃的食物,尽量不用威逼的方式强迫孩子吃她不爱吃的东西。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是最温馨和睦的时刻,但有时也会评论孩子的学习之类,不自觉就说了一些会让孩子不高兴的话,我想,长期如此,也许多少影响了孩子吃饭的心情,再加上孩子形成饮食习惯的关键期,没有重视对她的培养和引导,以至于她对一日三餐没有本能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我最后悔的事。
卡尔·威特是一名牧师,他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而且他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不会“重智育轻德育”,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
“孩子,你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快乐与幸福,那就够了。
”卡尔·威特的这句话让我内心一震,确实,学习本身并不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关键是她的求知欲和学习中体会到的幸福感。
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
每当孩子冥思苦想最终攻克下一道难题,她会欢呼雀跃,甚至喜形于色地要当小老师为我讲解;每当孩子了解一个我不知道的科学原理或是自然发现,她会兴致勃勃地为我解密,我恍然大悟的那一刻,她会笑得像花儿一样;每当她知识学得不好,但依然勇于承认谦卑求教,竟还能得到老师鼓励和表扬的时候,她的眼睛里会散发出喜悦的光芒……这些,都足以让她体会学习的快乐。
卡尔·威特的教育法里,有太多值得父母借鉴的经验,结合我与孩子的自身情况,我觉得有几点尤其值得我学习:
1、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做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
2、作为家长,不要三心二意。
今天学钢琴,明天学画画,后天学围棋,结果最
后孩子什么都没学会。
和孩子一起慎重地做好决定,争取有长性地坚持下去。
3、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愉快甚至能促进记忆。
所以,尽量创造愉快的环境。
4、日本的木村久一曾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
”我觉得孩子的兴趣总是不能持久。
新买的益智迷宫玩具,到手可以玩半天,但过后就束之高阁了。
兴趣和热情不能持久,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
5、小卡尔6岁时跟父母去另一个牧师家作客,吃早点时,孩子洒了点牛奶,按家里的规矩,洒了东西就要受罚,因此他只能吃面包。
尽管主人百般劝阻,父母也不加干预,但小卡尔还是坚持只吃面包。
孩子能约束自己并出于本心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说明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的价值观,我希望孩子未来也能有这种教养和自律。
6、培养孩子正常的判断力。
孩子的判断力水平对于孩子在某些特定场合中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判断力水平的提高,显示了孩子对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的增强。
有时候,我们会讨论一则新闻,听听孩子的意见,让她对社会上的人与事有一个基本的是非观。
7、在困难与挫折中学会坚忍不拔,培养孩子承受苦难、走出自我挫败的能力,这对现在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来说很重要。
有顽强的意志,坚毅的精神,以后才能独自面对不可能永远顺风顺水的人生。
8、尽量争取,懂得放弃。
……
卡尔·威特的教育法涉及了方方面面,作为一位母亲,正如他所说的,“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择善而从,做孩子专属的“教育家”。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