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素材混搭力技法三 诗文混搭(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混搭力技法三:诗文混搭
考场作文的诗文展示。

是常用的语言提亮技法。

恰当、新颖的诗文运用不仅能够增强说服力,还能让文章底蕴大增;但如果诗文使用不当或过于陈旧,也会让整篇文章在阅卷者心中大打折扣。

想要写出新意写出效果,诗文混搭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取巧的办法。

将同类主题诗文跨越时空混搭起来,由文章内在主旨自行串联,给阅卷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强文章底蕴。

角度1·物象属性
围绕话题,将人物与诗文结合起来,通过诗文体现人物的品格,从而论证文章的主题。

所表现的人物可以是诗文作者,也可以是诗文所描述的对象。

混搭·效果片段
片段1 也许,你是洒在路边的野花,“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但,你是理想王国的主人,“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

世人不理解,你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而你一顾城,已经用最美的诗句,“把淡淡的芬芳,溶进美好的春天”。

(话题:纯真)
片段2 书生之迁,终惹大祸,一场意料之外的变故使王勃险丧性命。

但是他没有就此屈服,在“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他潇洒泼墨,写就千古奇文《滕王阁序>。

然而,没有世事的骤变,没有意料之外的人生挫折,又怎能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奇句?又怎能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人生感慨?
(话题:磨炼)
片段3 巴金曾说:“人不单是靠吃米活着的。

”而庸常者却往往仅以追求物质满足为生活目的。

刘和珍们没有奢华的生活,却有坚定而崇高的信仰: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复兴,为人民幸福而奋斗。

他们有时也许会因革命的暂时受挫而“黯然至于泣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是“始终和蔼而微笑着”吗?刘和珍们的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理想的实现者。

(话题:信仰)[
角度2·触景生情
结合自己的感悟,将我思我悟与诗句融合,用诗句代表自己的志愿和情怀,达到文以咏志的效果。

此类诗文混搭多用第一人称叙述。

混搭·效果片段
片段1 荷尔德林曾写下诗句:“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

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话题:诗意)
片段2 不会再问,这一切是不是没有结局的开始,我们就是那顽强的小草,“足步虽小,但是拥有足下的土地”;不会再犹豫,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话题:出发)
片段3 你能体味“六根弦架成的桥通向心渊,弹落了多少春花秋月”中的无奈吗?你能体味“一粒千年的老盐,腌咸了爱的花苞”中的辛酸吗?你能体味“雪花尘封天地的季节,爱是一枚单程邮票”中的感动吗?你能体味“在遗忘的过程中,漂泊的月光经常来我的梦里栖
息”中的孤寂吗?这就是生活的原味。

(话题:生活)
角度3·对比物象
多则诗文混搭,论证同一个主题。

诗文选择不受作者、时空的限制,一切为主题服务,若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反复论证,效果更佳。

混搭·效果片段
片段1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话题:人生)
片段2 当生活进入低谷的时候,你会看到哈代眼中那最后的一朵菊花,“它的美色来得太晚,孤独的东西,季节的光辉已经耗完”:当生活失去自由的时候,你会看到林希脸上的那一丝无奈,“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然而,生活总有云开日出的时候,那一刻,你会看到博尔赫斯心中,那一束“黎明之光,它送出的早晨向我们走来”。

(话题:希望)
片段3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让我们认识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为了目标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持与执著;“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让我们了解了“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的苏武,为了民族大义而“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的坚守与傲骨。

是的,气节是民族衰而复兴的灵魂,弱而复强的脊梁,是我们不能丢的根。

(话题:气节)
片段4 今昔对比
混搭改写后的诗文,让诗词名言的外延能够得到个性化展现。

原诗可以不出现在文段中,读者一样能够从中体会诗文的巧妙运用。

混搭·效果片段
片段1 唐朝的酒烈。

引得诗人纷纷举杯消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

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

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话题:气度)
片段2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退思空白背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了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测之间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一片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了留一点空白,让人渲染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了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话题:空白)
片段3 那润万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满皇都的烟柳,牵来了一片撩起闲绪的朦胧。

可是那飘逸的太白,为我拉来了九天的银河、三千尺的飞流?把我带到那爱晴柔的树阴下,静看满塘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的,可是潇洒的杨万里?更让我醉心啊,乘上落霞,与孤鹜齐飞;泛舟秋水,共长天一色。

(话题:心境)
误区提示
诗文混搭,诗文和发散同样重要。

平时积累,既要注重对诗文的准确把握,又要注重对诗文的正确理解。

混搭时,切勿形成诗文的简单罗列,而是要将诗文背后的深义和自己的思考融入语段之中。

最好能在诗文混搭版块结束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紧扣主题,让阅卷者对诗文的用意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