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1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优质课件-精品.pptx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28张PPT)

初读古文 读准字音
儿应声答曰:
应(yīng):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该,当; ②姓;
应(yìng):
yìng 应
①答应或随声 附和;
②应付,对待;
yīng
③合适,配合; ④接受
初读古文 读准字音
用斜线在文中标注停顿,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liánɡ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拜访
就,于是
孔君平 诣其父,父 不在,乃 呼儿出。
孔君平 补上省略的主语
孔君平是谁呢?
孔子第二十六代后人,官至廷尉,掌管天下刑 狱,相当于全国司法部长。
再读古文 探究文意
( 杨氏子)为( 孔君)平设果
为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杨氏子)给(孔君平) 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再读古文 探究文意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如果来访者是 李君平、石君平、龙君平, 你猜猜他又会怎么回应呢?
思维迁移 学以致用
__李__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李子是夫子家果 。”
李子
__石__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石榴是夫子家果 。”
石榴
龙 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 龙眼是夫子家果
再读古文 探究文意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聚焦“聪慧”品析人物
杨梅 杨氏之子
在姓氏上作文章
孔雀
孔君平
聚焦“聪慧”品析人物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较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9张PPT)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聪慧呢?
课文品读
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助词,相当于“的”。
杨氏之子
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郡的名称。
同“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
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为什么要这样说?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杨氏子
杨梅
君家果
互学: 借助注释,利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说说课文大意,
在小组内完整地讲一讲故事。
小组内按照4、3、2、1的顺序,依次说说课文大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 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
代表作 志怪小说《幽明录》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21.杨氏之子
解课题
杨氏之子
姓杨人家
的 儿子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 句子多读几遍。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shì
杨氏
qín
家禽
shèn
甚聪慧
wèi
为设果

诣其父
yìng
儿应声答曰
谁给谁设果?
回答或随声相和。
qín

甲骨 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文言文吗?
《司马光》
《王戎不取道旁李》
你知道《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哪本书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4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4张PPT)
2.不要浪费食粮。
谢谢观看
言外之意
“杨”姓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孩子立刻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 鸟。”
机智
杨氏之子的回答具有针对性
在姓氏上做文章
由“孔”姓想到孔雀
对方既是贵客,也是长辈,杨氏之子如 何回答?
语气委婉、语言得体
从“夫子家”说起 否定的方式 有礼貌、委婉地表达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 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果。
杨 氏 之子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与人交流是一门艺术。 不同的表达方式,效果大相径庭。 我们的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
公共场所提示语
1.图书馆保持安静提示语: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2.保持垃圾箱周围干净的提示语:
请你近距离投篮!
3.保护草坪提示语:
别踩我,我怕疼!
广告词
吸烟是继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后,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禁烟”公君 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 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 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 /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 是你家的水果。”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应答奇妙 尽显语言魅力
应答奇妙 尽显语言魅力
——《杨氏之子》教学片段
小故事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总理,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十八元八角八分。” 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 发行的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 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 十八元八角八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精美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杨氏之子》精美课件(共41张PPT)

话题二: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 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展开想 象,他们还说了些什么?一定要 通过对话描写把杨氏之子的聪慧 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孔君平
拜见其父、逗 巧妙回答
杨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慧
课文主题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诙谐,讲述了梁国 有一户姓杨的人家有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 一天,一个姓孔的人到他家拜访,孩子用巧 妙的语言回答了对方的玩笑话,表现出孩子 的风趣、机智。
21 杨氏之子
作者简介
姓 名 刘义庆(字季伯)
所处年代
南朝
籍 贯 彭城(今江苏徐州)
成 就 南朝宋文学家
代表作
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幽明录》
助读资讯
《世说新语》由刘义庆和门下文士博采众 书编纂润色而成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原书八卷, 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 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晋宋间士族 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 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孔 君 平/ 诣/其 父, 父/不 在, 乃/ 呼 儿
出。为/设 果, 果 /有 杨 梅。孔 /指 以 示

/曰:“此 ·
/是
君 ·

果。”
儿/应


曰 “未闻/孔 雀/是 夫 子 家/禽。”
·· ··
课文品读
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助词,相当
杨氏之子
于“的”。
郡的名称。
同“慧”,智慧。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很。
2.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试用一 句谚语回答。 ____世__上__无__难__事__,__只__怕__有__心__人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优秀PPT课件-21 杨氏之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优秀PPT课件-21 杨氏之子

板书设计
杨 概述——甚聪惠


孔君平:

事例
“此是君家果。” 杨氏之子:
机对 智答 幽巧 默妙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日积月累,古诗词。
让学生课后带着记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人 的故事,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文言文, 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 法吗?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 多读。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 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 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 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 增添许多乐趣。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 地使用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 幽默、风趣的智慧语言。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 以为意,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如果我 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又会怎样回答呢? 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 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样说话 的,从中体会其语言表达的幽默和风趣,感悟语言 表达中智慧的闪现。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造诣
qín
禽兽
梁诣禽
熟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你是从哪句话中知
道的?
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习文言文《自相矛盾》
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方法吗?
根据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 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第二课时课件(共13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第二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拓展阅读
(二) 管宁、华歆共国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同席读书,有乘轩冤过门者,宁读如故,,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在管宁眼中它与瓦石没有两 样,管宁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又一次,管宁和华歆一 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款则放下书 跑出去看热闹。等华款回来,管宁已经将座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款分座, 说:“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课堂练习
3.理解下列词句。 (1)聪惠: 非常聪明。 (2)此是君家果: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甚聪惠
这一孔段君写平出了嘎子机杨智勇梅敢、不杨畏家强果敌、不怕牺牲的精
神 杨氏子
孔 雀 孔家禽
课堂总结
杨家小男孩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奇妙,让人惊 叹折服。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 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讲,会到达不同 的效果。我们平时说话时,也要做到思维敏捷,重 视语言的奇妙、幽默、风趣。
拓展阅读
《世说新语》故事二则 (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搬盐空中差可拟。”见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 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集会,与小一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 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纭像什么?“他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 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拟。”而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用柳繁随风飘飞来比拟。”谢 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太傅哥哥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杨氏之子》部编版(共27张PPT)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杨氏之子》部编版(共27张PPT)
第九页,共27页。
孔君平:东汉末年浙江
绍兴人。孔坦,孔子第26 代后人,晋朝人,字君 平,是当时的庭尉(掌 管刑法),相当于现在 的法庭庭长, 所以也称 孔廷尉。
第十页,共27页。
孔君平\诣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见。
“诣” 在古时候,指下级拜见上级, 晚辈拜见长辈,拜见自己尊敬的人。
第二十六页,共27页。
说一说 写一写
学校要求我们“严禁践踏草 坪”“节约用水”,请换一 种说法,体现语言的艺术。
第二十七页,共27页。
第十八页,共27页。
看 古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说 今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
语 是不知道。
第十九页,共27页。
(1)一个小孩子说:“这是你家的狗”。
一儿曰:“此是君家犬”。
(2)老师家的兰花非常美丽, 老师指着兰花给学生看。
夫子家兰甚美,夫子指以示弟子。
第二十页,共27页。
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 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 们的身心。
禽。”
第六页,共27页。
给……

没有
同“慧”,

智慧的意思
拜见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
/聪惠。孔于君是平/诣/其父,
他的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 叫
示儿/曰:“此/是君说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
/是夫子家/禽。”
先生
朗读
第七页,共27页。
梁国:此指汉高祖以来所封的梁国,在今
第十一页,共27页。
为\设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设。
杨 梅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27张PPT)

分角色朗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思考:如果来访者是李君平、黄君平、柳君平呢? 杨氏子又会如何回应呢?
李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__未__闻_李__子__是_夫__子__家__果____。” 黄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__未__闻_黄__鹂__是_夫__子__家__禽____。” 柳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_未__闻__柳__树_是__夫__子_家__树_____。”
孔 儿儿有 呼 诣岁
结合注释了解课文意思,小组交流。
释义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惠:同“慧”,智慧。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拜访。
乃:就,于是。
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wèi
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yìng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雀 应 曰杨儿 其 甚梁 是 声 此梅出 父 聪国 夫 答 是孔为 父 惠杨 子 曰 君指设 不 孔氏 家 未 家以果 在 君子 禽 闻 果示果 乃 平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6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课件(共16张PPT)

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画出文中不 认识的字词。
shèn
甚至 聪惠 家禽 造诣
梁国
yìng
应声答曰
wèi
为设果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2.哪位同学读得好,来试一试。 3.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范读,同时 用斜线画出句子的停顿。
齐读或指名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 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 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
人教版部编教材 五年级下册
杨氏之子
游戏导入:听口令,做动作,看哪位同学做的既对又快!
1,摸鼻子、揪耳朵。
2,正说反做:摸鼻子、揪耳朵。 3,导入新课:咱们班聪明的孩子真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在 认识一位生活在古代的聪明孩子。
指姓氏;理 解为姓杨的
10、杨杨氏氏之之子子
“之”是助词, 相当“的”。
10、杨杨氏氏之之子子
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一遍 课本,然后思考本课的 课文题目以及课文内容 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是一篇古文。我 们一般称之为“文言 文”, 把现代人写的 文章叫白话文。
那么,文言文与白话 文有什么区分呢?
这篇文言文是从哪来的?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 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 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尊称; 家禽:家里的鸟。 (回归课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很 聪明。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 于是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 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 “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吧。”小孩立刻回答说: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呀。”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杨氏之子 人教部编版(共19张PPT)

课堂作业
1.生自由交流还有哪些疑难问题。 2.尝试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 么事?
句段导读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当时两个人会是怎样的神情?
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 雀
小组内讨论。
句段导读
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 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反应很快, 不假思索。
巧妙地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
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不是我们
家的水果。
发散思维
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幽好默?风趣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
应?孔君平会怎么说? 例如,孔君平听了孩子的回答,愣了一下,
随后大笑起来,他拉着杨家孩子的手不停 地说:“了不起,了不起呀!小小年纪竟 回答得如此绝妙,真是聪明绝顶!”
×)
)
(3)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
()
(语言4)机“智未幽闻默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可( 以看) 出孩子×思维敏捷,
(5)“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讲的主
要内容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下文的作用。
(√ )

课后习题
3.小练笔。 想象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
课后习题
1.选择正确的读音。
杨氏(sh√ì shi)之子
甚聪惠√(huì huǐ)
诣(yì√yǐ)其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PPT(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杨氏之子》PPT(第2课时)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啥?
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 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 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 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 家禽呀。”
杨梅
孔雀
品一品。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一说。 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说一说。 你喜欢孔君平说的话,还是喜欢杨氏之子说的话?
为什么?
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
练一练。
1.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2.背诵课文。
生活中的精妙语言
爱护草坪:别踩我,我怕疼。 节约用水:别让水龙头伤心地流泪。 图书室: 你有你的家,我有我的家,别把图书放错家。
物 分
住杨梅的“杨”和杨氏的姓“杨”来开玩笑,小孩马上抓住孔君
析 平和孔雀都有一个“孔”字来反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
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巧妙运用“未闻”。首先“夫子”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
个称呼非常有礼貌;其次是“未闻”,孩子没有直接说“孔雀是
智与幽默,却不失礼数。
杨氏之子

堂 杨氏之子

结 “甚聪慧”
会听 会说(未闻)
杨梅 孔雀
杨家果 孔家禽
1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21杨氏之子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感受古代语言特点。(重点) 2.熟读课文,明确文章中心,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难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杨氏之子.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杨氏之子.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共16张PPT)
(3)表示善于言辞的成语还有哪些?你能举出例子吗?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能言善辩 头头是道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 明天继续加油!!
课时作业
二、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 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文中的“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放水果? 答: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设水果。
课时作业
(2)你会用下面这些成语夸一夸杨氏之子吗?请把它们 补充完整。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 对答如(流) 伶牙俐(齿)
了什么印象。
读中积累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 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 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品一品
1.此是君家果。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你能品味出妙在何处吗?
想一想
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明确: “杨梅”是一种水果,其中的“杨”与姓杨的“杨”没有关系。 孔君平有意将它们联系起来,开玩笑地说:“这是你家的水 果。”这样说话,因为没有道理而显得风趣幽默,也非常亲切。 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 妙趣横生。幽默风趣的一说一答,使见面的场面非常轻松愉快。 杨氏之子只有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能, 足以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反复读Fra bibliotek板书设计
杨氏之子
孔君平 :“此是君家果。” 杨氏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智答——委婉(礼貌)、机智、奇妙——甚聪惠

五下语文(精品课件) 21《杨氏之子》 部编版 课件PPT

五下语文(精品课件) 21《杨氏之子》 部编版 课件PPT


培植人文素养,懂得社会的责任。读 这些多 了,必 然是心 胸开阔 ,“腹 有诗书 气自华 ”,杨 先生说 的“文 人气” 也就来 了。过 去研究 性的大 学所实 行的通 才教育 也是建 立在有 一定人 文素养 的中学 毕业生 基础上 的。几 十年前 痛批过 通才教 育,后 来好像 也未为 之正名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二足而羽谓之禽。——《尔雅》 禽者何?鸟兽之总名。——《白虎通》
查字源
禽是夫子家禽。 夫子家/禽
句意: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我会写

注意这里有一点

最后两笔是撇折、点
我会写
梁诣 禽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 句 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 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1《杨氏之子》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21《杨氏之子》部编版
杨氏之子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② 。 孔君平诣③其 父 ,父不在,乃④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⑤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⑥家禽。”
【注释】
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
21 杨氏之子
第一课时
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 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 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时期 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诣、禽”2个生字。 2.正确、规范地书写“梁、诣、禽”3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4.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 公开课课件(ppt精品)【新版】共4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氏之子 公开课课件(ppt精品)【新版】共46页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 杨 氏之子 公开课课件(ppt精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21 五杨年级氏之下子册
第二课时
21 杨氏之子
了解内容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 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 明。)
21 杨氏之子
了解内容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 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21 杨氏之子
21 杨氏之子
课堂作业
二、读读比比,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画 “√”。 1.(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2.(1)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21 杨氏之子
课堂作业
三、读一读,填一填。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 刘义庆 的《世说新语·言语》 ,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闲谈 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 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饶有情趣
了解内容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21 杨氏之子
了解内容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 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 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 “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 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 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 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 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 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21 杨氏之子
了解内容
(1)孔雀是君家禽。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1 杨氏之子
课堂小结
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 沟通,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 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 跃我们的生活。
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 来的光彩,希望大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们 的生活装伴得更加美好!
21 杨氏之子
板书设计
孔君平 杨氏子
杨氏之子——甚聪惠 杨 梅 杨家果 孔 雀 孔家禽
21 杨氏之子
课堂作业
一、给句子中的“闻”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消息;③有名望的;④用鼻 子嗅;⑤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啊!(① )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③ )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②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④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