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实验设计的对照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关于实验设计的对照的原则
将一组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种或多种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或结果),这种研究称为实验研究。
实验设计是关于实验研究的计划、方案的制定,如添加赖氨酸促进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将随机抽取的若干小学三年级学生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甲组课间餐中添加赖氨酸,乙组仅给予正常课间餐,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
良好的设计是顺利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的先决条件,也是使实验研究获得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对照的原则、重复的原则、随机化原则。
关于对照的原则:即有比较才有鉴别,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要确定处理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没有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例如,对于某些会自然痊愈的疾病进行防治效果的研究时,没有对照就难以说明疾病的痊愈是防治的效果还是自然痊愈。
又如观察某些与心理因素有关疾病的治疗效果时,若不设对照,就无法分辨疾病的好转是药物的效果还是心理调节的作用。
对照的形式有多种,可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加以选择。
1、空白对照: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
例如,观察维生素A的防癌作用,实验组的石棉矿工每天口服一定剂量的维生素,处理因素完全空白。
追踪观察一定时期后,比较两组工人癌症的发生率。
空白对照简单易行,但容易引起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心理上的差异,从而影响实验效应的测定。
2、安慰剂对照:对照组采用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假药,它在药物剂型或处置上不能为受试者识别,称安慰剂(placebo)。
使用安慰剂有助于避免对照组病人产生与实验组病人不同的心理作用,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做好“保密工作”。
一般来说,使用于小规模的实验研究。
3、实验对照:对照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与处理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如赖氨酸添加试验中,实验组儿童的课间餐为加赖氨酸的面包,对照组为不加赖氨酸的面包。
这里面包是与处理有关的实验因素。
两组儿童除是否添加赖氨酸外,其他条件一致,这样才能显示和分析赖氨酸的作用。
由此可见,当处理因素的施加需伴随其他因素时(如赖氨酸添加在面包里),若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应设立实验对照,以保证组间的均衡性。
4、标准对照: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做对照。
这种对照在临床试验中用得较多,因为很多情况下不给病人任何治疗是不符合医德的。
另外,还可用于某种新的检验方法是否能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5、历史对照: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例如某种疾病过去的治愈率为0,今有一种新药连续治愈2例,尽管没有另设对照,仍可认为是一种很好的药,因为过去大量从未治愈的该病病人就是对照。
历史对照仅适用于非处理因素影响较小的少数疾病,一般不宜使用,用时应特别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6、自身對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进行,如以病人用药前后的血压
值作对比。
自身对照简单易行,使用广泛,但实验中总是将处理前作为对照,故严格地说,它不是随机分配而成的,有一定局限性。
若实验前后某些环境因素或自身因素发生了改变,并且会影响实验结果,这种对照就难以说明任问题。
因此,在实验中常需单独设立一个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处理前后的效应差值。
7、相互对照:几种处理(或水平)互为对照。
例如三种方案治疗贫血,三个方案组可互为对照,以比较疗效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