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中学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学生作业:第十二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1·姜堰模拟)以下信息传递实例中,属于行为信息传递的是( )
A. 毒蜂身上的斑斓花纹表达了警告、威吓的意思
B. 蚂蚁分泌出的尾迹素可以告诉其他的蚂蚁一些信息
C. 蜜蜂发现蜜源时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示找到花源
D. 田鼠多的地方能够吸引饥饿的老鹰前来捕食
2. (2021·南京、盐城一模)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B. 使用棉籽壳种植蘑菇,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 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3. (2021·苏北四市三模)以下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主要为CO2
C.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在群落内部双向传递
D. 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4. (2021·通泰扬淮二模)以以下图为某沙漠地区局部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食物网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B. 蚂蚁的数量最|||多,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体内贮存的能量最|||少
D. 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5. (2021·姜堰模拟)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自然生态系统常常趋向于稳态
B. 依靠自我调节实现生态系统稳态
C. 生态系统依赖于外界能量输入
D. 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6. (2021·苏州模拟)2021年春雾霾天气常常笼罩大江南北.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A.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C.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的出现反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D. 从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
7. (2021·常州模拟)如以以下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变化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响 .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
B. 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
C. 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响调节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 甲所在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那么其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8. (2021·盐城模拟)如以以下图所示是在某国|家公园记录到的随着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而出现的一些现象 .据图分析,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图示中生物的食物链为"橡树→毛虫→鸟〞
B. 引起橡树提前发芽的信息主要是气温上升,属物理信息
C. 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会造成鸟的数量增多
D. 全球变暖可能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9. (2021·徐州模拟)在建设"森林城市〞时,欲通过人工造林使荒坡逐渐演替为森林 .以下对演替过程中图中曲线Ⅰ和曲线Ⅱ的生物学含义的描述全都正确的选项是( )
A. Ⅰ为土壤中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程度
B. Ⅰ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Ⅱ为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
C. Ⅰ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Ⅱ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
D. Ⅰ为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Ⅱ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0. (2021·如皋模拟)如以以下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 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 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 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二、多项选择题
11. (2021·海安期末)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热带雨林比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弱
B. 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恢复力稳定性强
C.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 负反响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根底
12. (2021·通州模拟)以下调节过程属于负反响调节的是( )
A. 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B. 在一些酶促反响中,反响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C. 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D. 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13. (2021·如东模拟)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以以下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 .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从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 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 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 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二、非选择题
14. (2021·南通一模)当植物被害虫危害后,感染部位会产生水杨酸(SA),后者能诱导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学物质,以吸引害虫的天敌,从而形成间接防御反响 .水杨酸甲酯(MeSA)被植物吸收后可转化为SA .科研人员通过在无公害茶园喷施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MeSA溶液,分析害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密度的变化,以期为茶树害虫的无公害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答复:
MeSA/ (mmol·L-1)处理
时间
/h
植食性

虫/(头·
0.25m
-2)
捕食性

敌/(头·
0.25m
-2)
寄生性

敌/(头·
0.25m
-2)
益害比
(天敌数∶
害虫数)
0 24 338.2 6.5 13.8 1∶16.7 48 586.6 13.8 22.3 1∶16.2
0.1 24 305.3 9.4 17.5 1∶11.3 48 515.7 13.2 33.4 1∶11.1
0.2 24 298.8 11.0 23.2 1∶8.7 48 436.3 18.8 40.4 1∶7.4
0.4 24 273.6 12.7 19.4 1∶8.5 48 332.3 15.6 36.5 1∶6.4
0.8
24 259.6 8.8 15.2 1∶10.8
48 327.5 12.1 34.6 1∶7.0
(1)水杨酸甲酯诱导茶树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它引起植物形成间接防御的现象可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的功能 .
(2)寄生性天敌在该茶园生态系统中属于(填成分) .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植食性害虫(选填"能〞或"否〞)产生一定的驱避作用 .与24 h相比,处理48 h对天敌诱集的效果 .
(4)研究说明,MeSA最|||正确处理物质的量浓度是 .
(5)利用MeSA进行害虫防治,除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外,还能够,提高了生态系
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5. (2021·连云港模拟)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 .以以下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和三大功能 .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反响调节,后期属于反响调节 .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选填"强〞或"弱〞) .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 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1. C【解析】毒蜂身上的斑斓花纹显示出警告、威吓的意思属于物理信息传递;蚂蚁分泌的尾迹素属于化学物质,蚂蚁分泌出的尾迹素可以告诉其他的蚂蚁一些信息属于化学信息传递;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给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田鼠可作为老鹰的食物,田鼠多的地方吸引老鹰前来捕食,属于生物间通过营养交换所传递的营养信息传递 .
2. C【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
3. A【解析】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主要为含碳有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既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一般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差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强,但也有特殊的,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差 .
4. D【解析】生物群落应该包括同一地点的所有生物;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也就是仙人掌;从种群角度分析,山狗营养级|||最|||高,能量单向流动、逐渐递减,能量应该最|||少,但从个体角度分析,山狗个体数目少,但单个个体体型大,体内贮存的能量较多;蜥蜴和蛇、蛇和山狗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相互的 .
5. D【解析】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由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
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那么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具有高抵抗力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的稳定性越低,所以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
6. C【解析】雾霾会遮挡阳光,在生态系统中可作为物理信息,能影响种群的繁衍;雾霾的出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系统造成干扰,但并没有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
7. C【解析】由图可知,在相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甲生物群落的变化明显,说明其生物多样性较低,A错误;甲生物群落和乙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变化表现出的反响不同,说明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但有些生物种类可能会相同,B错误;负反响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根底,C正确;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都呈负相关,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其恢复力稳定性也低,D错误 .
8. C【解析】气温上升提前,橡树发芽长叶时间提前,毛虫数量峰值提前,但哺育幼鸟时期并没有改变,因缺少食物,会使幼鸟的成活率下降;全球变暖使某些植物的发芽长叶时间提前,造成相关动物因生殖发育与之不同步而无法适应新变化而死亡,甚至|||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
9. C【解析】荒坡向森林阶段演替过程,土壤中的有机物量和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恢复力稳定性不断减弱,群落呼吸消耗的有机物量不断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层次性也不断增加 .
10. C【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 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B 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越短,曲线围成的
面积S2越小,C错误;读图可知,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 .
11. BCD【解析】热带雨林的营养结构比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强;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少,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
12. BCD【解析】甲状腺细胞产生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属于正反响调节;在一些酶促反响中,反响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促反响速率下降,使得反响终产物减少,属于负反响调节;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由于缺乏天敌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增加,随之食肉动物增加,导致食草动物减少,属于负反响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那么属于负反响调节 .
13. BD【解析】根据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小于a点,生产系统的稳态将遭到破坏;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使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根据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S〞型曲线中的K值 .
14. (1)化学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消费者(3)能好(4)0.4 mmol·L-1 (5)增加生物种类使食物网更复杂
【解析】(1)挥发性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由于化学信息是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发挥作用,表达了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 .(2)生态系统中捕食者和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故植食性害虫的寄生性天敌那么属于次级|||消费者 .(3)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相同时间内,MeSA处理组害虫数量比对照组少,而天敌数量比对照组多,说明MeSA处理后,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害虫能产生驱避作用,对天敌具有诱集作用,且处理48 h对天敌诱集作用效果比处理24 h好 .(4)"益害比〞反映益虫对害虫的控制能力,益害比中害虫数越少,说明对虫害的控制情况越好,所以0.4 mmol·L-1的MeSA处理效果最|||好 .(5)运用生物防治害虫,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还能增加生物种类,使食物网更加复杂,提高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5. (1)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负正(3)抵抗力稳定性强(4)自我调节
【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称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4)雾霾的出现及PM 2.5爆表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