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水文》第1课时及考题演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水文》第1课时及考题演练
一、水循环示意图
(1)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重力势能。

(2)主要环节:①⑧蒸发,②④降水,③水汽输送,⑤地表径流,⑥下渗,⑦地下径流,⑨植物蒸腾。

(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①③④⑤⑥⑦,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①②,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
④⑧⑨。

(填序号)
(4)人类活动对⑤(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改变时间分布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

二、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相互补给关系图
(1)由图a可知,水体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的是河流水与湖泊水、河流水与地下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

(2)图b中左图表示丰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3)图b中右图表示枯水期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4)各水位的相互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

三、某河流筑坝前后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
(1)图中A、B、C表示该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其中A是雨水补给,B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a、b两曲线,b曲线是筑坝后测到的,理由是水坝的修建对河流径流起到调节作用,使曲线变得平缓。

(3)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其夏汛主要是因为夏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所致。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技巧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通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进行考查,一般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流量,通过曲线图可判断:
(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例如,以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雨型、冬雨型)的河流往往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例如,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可能是夏季,可能是冬季,也可能年内降水均匀,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以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断流往往由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可能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

[技巧再强化]
四、世界洋流分布图(北半球冬季)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2)从图中洋流流向可以看出除了盛行风外,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对洋流的形成和流向影响较大。

[技巧再强化]
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看洋流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确定洋流所在的半球,所在的洋流系统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还是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看洋流分布临近的陆地轮廓:由此可确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位置,进而确定洋流的名称。

如澳大利亚东部的是东澳大利亚暖流,而秘鲁西部的是秘鲁寒流。

(3)看洋流的流向:可确定洋流的寒暖性质。

一般而言,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行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过程、特点及其影响
1.如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解析:选C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水;伏尔加
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主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2.(2018·天津重点中学联考)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

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B.降水
C.水汽输送D.径流
(2)读图1和图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
解析:(1)D(2)D第(1)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第(2)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温,主要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度低于膜内温度的温差,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10~18时之间。

[知能再温故]
1.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沼泽、旱涝、缺水、断流、盐碱化”等问题
知识点(二)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3.图甲示意某河流上游位置,图乙示意该河流a段剖面径流量组成及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河流补给的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湖泊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湖泊水、雨水
C.雨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
D.高山冰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
(2)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限制该河流航运发展最突出的自然条件是()
A.通航里程短B.径流量变化大
C.径流含沙量大D.冬季寒冷漫长
解析:(1)C(2)D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为雨水,结合乙图可知①代表雨水;春季气温回暖,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由此可知③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气温越高,高山冰雪融水量越大,对河流的补给量越大,该地区7月份气温最高,冰雪融水量最大,故④代表高山冰雪融水;由浅层地下水和河流的互补关系可知,②代表浅层地下水。

第(2)题,与华北地区的河流相比,该河流纬度高,冬季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该河流与华北地区的河流都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都具有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的特点。

华北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河流含沙量更大。

4. (2018·皖南八校联考)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地下水D.生物水
(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
C.6~7月D.10~11月
(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在丰水期变小B.b变稳定
C.a变大D.b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1)C(2)C(3)A第(1)题,能与长江水形成互补的,除了湖泊水,只有地下水。

第(2)题,a 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为洪水期,即6~7月。

第(3)题,由于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减少,故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a、b都变小。

[知能再温故]
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规律
(1)高纬、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后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河流源头地区的湖泊始终补给河流。

(3)河流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相互补给,洪水期河流补给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4)河流与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的,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但在河流的“地上河”河段,始终是河流补给地下水。

2.不同补给类型影响下的河流径流变化规律
(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冰雪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

知识点(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2018·安徽六安模拟)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A.方便引水管自流B.减少引水杂质
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
(2)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增加地表径流B.降低土地盐碱化
C.缓解水土流失D.增加水汽输送量
解析:(1)B(2)C第(1)题,读图可知,引水卧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

第(2)题,坝窖联蓄工程拦蓄了泥沙,有利于缓解当地的水土流失;同时有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

6.图甲为一张长12 m、宽4 m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们利用图甲中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 .生物水
B .冰川融水
C .雾水
D .雨水
(2)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解析:(1)C (2)A 第(1)题,该设施利用网收集雾水,雾滴经过碰撞变成较大水滴下流,就可以收集加以利用。

选C 。

第(2)题,采用这种方式收集水资源的地区应该具有降水少,但多雾的特征。

通常分布在经常云雾缭绕、风力较大的高山地区、海岛以及距海较近的山坡上等。

图中①地位于沿海地区,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易形成雾,且该地在安第斯山的山坡上。

选A 。

[知能再温故]
1.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成因分析
(1)供少: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径流少―→水资源总量少。

(2)需多⎩⎪⎨⎪⎧
人口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生产、生活排污量大―→水污染严重
科技水平较低―→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
严重
2.由因循果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措施
知识点(四) 洋流的分布与影响
7.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如图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 市。

据此完成下题。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解析:选D S市位于中纬度地区,附近海域夏季水温较高,因此水汽含量较大;结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S市附近海域有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该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易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雾。

8.(2018·枣庄模拟)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

厄加勒斯浅滩是沙丁鱼的集聚地。

每年5~7月,当冰冷的洋流沿海岸向北侵袭,形成一条狭长的冷水带时,沙丁鱼便开始一年一度的大迁徙。

如图为非洲南部周边海域冬季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甲海域比乙海域水温低的主导因素是()
A.人类活动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D.洋流
(2)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
①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②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③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④海水浅,海面风平浪静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每年5~7月,沙丁鱼从集聚地向产卵地大迁徙的原因有()
①沿岸流向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②沿岸冷流降低了产卵地海域水温,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③沿岸冷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④附近陆地河流处于丰水期,带给产卵地海域丰富的营养物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1)B(2)A(3)A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非洲的南部,甲地位于大陆的西侧,由于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向从陆地吹向海洋,从而形成离岸流,导致冷水上泛,温度较低。

第(2)题,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寒流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

因此①②③正确。

第(3)题,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①正确;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产卵地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②正确;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
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③正确。

因此①②③正确。

[知能再温故]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全面自检]自查短板,为第Ⅱ课时锁定努力方向
海绵城市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将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多余的水进入排水管道。

城市小区内可以通过建设下沉式绿地来收集多余的雨水,随后再慢慢排水,来缓解高频率集中式降水带来的内涝。

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城市中,可以引进海绵城市概念的是()
A.乌鲁木齐B.包头
C.郑州D.西宁
2.建设下沉式绿地,主要作用是()
A.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
B.减少城市水土流失
C.防治城市土壤盐碱化
D.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3.城市水循环受海绵城市建设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
①地表径流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下渗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1.C 2.A 3.B第1题,依据材料,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内涝。

对于我国来说,
适宜引进这一模式的城市应该位于夏季降水强度较大的季风气候区,郑州市和包头市与此相符,但包头市位于半干旱区,夏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远远不如郑州。

其他两城市夏季降水较少、强度较小,没有必要引进海绵城市这一模式。

第2题,建设下沉式绿地,主要作用是让绿地区域形成地表径流汇集区,以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

第3题,海绵城市建设延缓了地表径流汇集,增加了地表水在城市区域的下渗量,故①④环节受影响最明显。

丰满水库(又称松花湖)是我国东北的大型水库,其功能以发电为主。

如图为松花江流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松花江流域()
A.鱼类资源缺乏B.嫩江自东南流向西北
C.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航运业发达
5.理论上哈尔滨水文站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应非常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原因最可能是()
A.积雪融水补给河流B.地下水补给河流
C.大型水库发电D.河流发生凌汛
6.下图中分别表示哈尔滨水文站和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的是()
A.丁、甲B.乙、丙
C.丙、乙D.丙、甲
解析:4.C 5.C 6.C第4题,松花江流域具有水域广阔、水中营养物质丰富、水温适宜等条件,故鱼类资源丰富;根据图中水系特征可判断嫩江大致自北向南流;松花江流域主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松花江流域河流封冻期长、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凌汛、洪涝等均影响航运,故航运业不发达。

选C。

第5题,由题干可知,松花江上建有大型水库,冬季发电时向下游大量放水,调节了松花江冬季径流量,使哈尔滨水文站的冬季径流量占全年的比重增大。

选C。

第6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月和5月松花江有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所以4、5月河流径流量应明显增大,排除丁;7、8月受降水影响,形成夏汛,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应出现在7月下旬或8月,且两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趋势应一致,故排除甲;根据图中哈尔滨水文站与佳木斯水文站所处的位置可判断佳木斯水文站位于下游,其汇水面积较哈尔滨水文站大,故径流量要大于哈尔滨水文站,因此丙表示哈尔滨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乙表示佳木斯水文站月径流量变化。

选C。

(2018·德阳二模)“流冰”指的是随水流动的浮冰。

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

如图示意鄂霍次克海位置。

据此完成7~8题。

7.推动鄂霍次克海浮冰南下的动力可能是()
①洋流②海陆风③季风④地球自转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8.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

其原因是()
A.汇入淡水,易凝结成浮冰
B.江水流动,推动浮冰运动
C.凌汛明显,带来大量冰块
D.冲散海冰,避免海面封冻
解析:7.C8.A第7题,由于鄂霍次克海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受冬季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河流入海口表层海水降温剧烈,表层海水易冻结为海冰,而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而未冻结,易形成流冰。

海水在偏北风和南下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所以每到1~3月,鄂霍次克海北部的浮冰会南下来到日本北海道沿岸,成为著名的流冰旅游景观。

第8题,鄂霍次克海流冰的形成,与黑龙江密切相关,其原因是汇入淡水,表层海水的含盐量较低,易凝结成浮冰。

(2018·湖北武汉重点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内流河流域等高线分布图。

自分水岭山脊线到河床,依次出现a—基岩坡面、b—山前洪(冲)积扇、c—河谷平地、d—湖盆等地貌区。

该流域年均降水量约为240 mm。

近年来该湖泊湖面逐渐萎缩,湖底出现盐层。

据此完成9~11题。

9.该流域近年来()
A.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b>c>d
B.年平均实际蒸发量:d>c>b>a
C.实际蒸发量等于降水量
D.实际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10.如果内流湖面积进一步萎缩,将导致()
A.流域温差减小B.流域面积减小
C.湖水盐度上升D.湖盆整体蒸发量减小
11.该流域为解决缺水问题,使盐湖面积趋于稳定,采取了一些措施。

下列措施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A.实施人工降雨——土地盐碱化加剧
B.跨流域调水——内流河含沙量增加
C.筑坝蓄水——土地盐碱化加剧
D.抽取地下水——内流河含沙量增加
解析:9.B10.D11.C第9题,图中湖泊水分供应最充分,近年湖底出现盐层,故实际蒸发量最大;河谷平地地下水水位较接近地表,实际蒸发量次之;山前洪(冲)积扇地下水水位较低,实际蒸发量较小;基岩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最少,下渗最少,实际蒸发量最小,故选B。

由材料“近年来该湖泊湖面逐渐萎缩”,可知整个流域实际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C、D错误。

第10题,由材料中“内流河流域”可知该湖泊为内流湖,湖面进一步萎缩,蒸发量减小,故D正确。

湖面萎缩,湖泊对流域小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流域温差不会减小,故A错误;流域面积大小取决于分水岭位置,不受湖面大小的影响,故B错误;湖水盐度已经饱和,出现盐层,故盐度不会上升,C错误。

第11题,筑坝蓄水会抬高库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C正确。

实施人工降雨,淋洗土壤表层,土地盐碱化减轻,A错误。

含沙量多少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河流流速等因素,跨流域所调的水沿着调水渠道流来,一般不会使内流河含沙量增加,B错误。

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与内流河含沙量关系不大,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