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版《课程与教学论》0467第八章

合集下载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已考过)

00467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已考过)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诞生时间:“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是相对的)还是20世纪初的事情。

标志:“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以时间为主线,以人物为标志,以思想为内容。

1923年,美国另一著名学者查特斯出版了《课程编制》一书,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确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社会背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主义F.W.Taylor(本书译为泰罗,以与后面的Tyler区分):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因而是可控制的;效率即科学;科学管理即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对人及其工作进行有效控制。

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20世纪初~1950s):(1)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而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博比特的课程本质观以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为出发点,但却落实于儿童的活动与经验。

”(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activityanalysis)。

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他的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五个步骤:人类经验的分析;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课程目标的获得;课程目标的选择;教育计划的制定。

总之,他的课程开发就是一种"课程工程"或"教育工程",他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的。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 00467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2-79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C)2-102A.顺应 B.同化意义学习C.联想 D.平衡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C)2-88A.杜威经验自然主义 B.艾斯纳虚无课程C.斯腾豪斯D.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创始者结构性课程的第二旗手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2-131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A)2-142A.促进者 B.监控者C.旁观者 D.主导者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3-147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C.行为目标取向科技理性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B)3-152A.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认识论B.布卢姆C.艾斯纳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虚无课程D.斯腾豪斯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过程模式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C)4-197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四种形式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6-272A.古德莱德B.帕里斯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C.斯金纳程序教学行为主义D.兰德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兰德社团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D)7-329A.目标达成模式泰勒 B.过程模式斯腾豪斯C.差别模式普罗沃斯 D.回应模式斯太克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B)7-311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8-333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13.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是(A)8-355A.斯皮罗 B.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C.皮亚杰认知主义 D.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B)8-342A.地位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15.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B)8-355 考查基本构成要素A.总结性评价 B.场合驱动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 D.效果评价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构成要素是(D)8-352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A.情境、探索、会话和意义建构 B.知识、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C.情境、探索、知识和意义建构 D.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7.下列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C)1-8A.多尔 B.麦克尼尔C.博比特查特斯 D.阿普尔18.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B)1-16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 D.学科课程1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D)1-26A.康德第一位在大学中讲授教育学的教育家 B.赫尔巴特建立了最严整的教学论体系C.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D.夸美纽斯20.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A)1-42A.预成说又称展开说 B.塑造说C.外烁说 D.预备说21.泰勒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C)2-77A.选择教育经验 B.组织教育经验C.确定教育目标 D.评价教育计划终点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B)1-29A.洛克绅士教育 B.卢梭 C.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教育学 D.柏拉图回忆说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

(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精选)全国2007~2012年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与答案小桂子,加油哦!!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A. 进步主义运动B. 教育心理学化运动C. 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D.学科结构运动2.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并将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的教育家是(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D.克伯屈3.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4.“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体现的是 ( )A.“经验论”思想B.“兴趣论”思想C.“文化论”思想D.“泛智论”思想5.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是完全相同的,“工作分析”就是“活动分析”,“活动分析”就是“工作分析”B.“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活动分析”所指的领域要来得空泛C.“工作分析”和“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工作分析”所指的领域要1小桂子,加油哦!!来得空泛D. “活动分析”和“工作分析”完全不同6.布拉梅尔德在“未来中心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这种课程理念被称为(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轮形课程7.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8.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 )A.哲学取向B.心理学取向C.相互适应取向D.背离取向9.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 ( )A.量的研究B.质的研究C.课堂研究D.实验研究10.“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 ) A.活动兴趣 B.技术兴趣C.解放兴趣D.实践兴趣1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 )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12.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适用文档第一章课程与教课研究的历史发展1、1918 年,美国有名教育学者博比特第一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出生的标记。

P32、截止 20 世纪 20 年月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初在美国比较完好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

P4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定者、开辟者。

P44、教育的本质:1 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 2 教育是促使小孩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3 教育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小孩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获得的相应的经验P5-6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定者。

被誉为“现代评论理论之父。

他的《课程与教课基根源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P9-10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泰勒原理的本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 P11-127、学科构造运动:20 世纪 50 年月末至 60 年月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构造运动。

此中心内容是用“学科构造观”重修过程。

在这场运动中出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学科构造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度中重要的里程碑。

P138、比较有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 ,研究开发的 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 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 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 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

P139、在充足议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

该报告确定了“学科构造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长久论战。

P14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特意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论 第八章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考核点提示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掌握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几个教学模式的精神实质,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把握20世纪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领悟中国面向未来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181 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

穴1雪“课程开发”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

穴2雪“课程理解研究”:把课程称为“符号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穴3雪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①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②二者又是内在的统一;③二者相辅相成。

2.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

穴1雪“量的研究”及其局限性: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及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运用于一切情境。

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有欺骗性。

穴2雪“质的研究”的兴起: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课程理解范式”的兴起,“量的研究”渐次为“质的研究”所取代。

穴3雪“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课程研究的方法论应当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二、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张力——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

穴1雪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者是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二者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穴2雪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内涵:在民族和文化交往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

2.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张力——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公平的理念。

穴1雪平等与高质量之间的关系:①二者是不同的两种价值追求。

《课程与教学论》串讲讲义

《课程与教学论》串讲讲义

应考指导一、考试相关情况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与教学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考科目,是为帮助考生获得关于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钟启泉、张华主编:《课程与教学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本教材系统阐述和介绍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

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专门讨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则分别探讨“目标”、“选择”、“组织”、“实施”、“评价”这五个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基本问题。

在每一章中,本教材都试图把课程与教学整合起来。

并且,本教材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将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重难点分布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8章的全部内容。

从整体来看,教材8章内容知识点分布不均匀,重点章节主要是第2章,第3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

第1章和第4章是知识点考查最少的两章,并且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四)试题难度从试题难度来看,试题绝大部分属于大面知识。

对于重点知识每年都会重复出现,只是以不同的形式,或者考查不同的内容。

这一点大家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以前考过的知识点就不会再考。

虽然每年均有偏题出现,一般是属于课程涉及的较细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低,属于正常情况。

总体而言,试题较为容易。

整体上看,出题顺序基本上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来出题,但并不是特别规律。

此特点有助于我们答题时准确把握考点所属章节,提高答题正确率。

从具体题型来看,单选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人物性知识点常考,如某人的理论、观点,或者评述什么的;第二,年份时代性知识点常考,如某年的什么事件;第三,独特性知识点常考,如唯一,第一,首次,典型,标志,最重要,最早等等;第四,概念性知识点常考;第五,基本知识性知识点常考。

全国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及答案

全国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B。

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A.塔巴B.斯藤豪斯C.皮斯特D.坦纳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

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A.言语表征B.形象表征C.实物表征D.符号表征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A.比较组织者B.陈述性组织者C.说明性组织者D.先行组织者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A.基本性B.预备性C.要素性D.启发性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称为()A.机器教学B.程序教学C.强化教学D.编程教学12.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领域”和()A.技能领域B.社会性领域C.情感领域D.语言领域13.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A.永恒主义课程B.知识论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D.学科中心课程14.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课堂讨论型教学方法15.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泛智论B.经验论C.文化论D.兴趣论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与()A.方法B.过程C.学生D.教师17.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与教学论_余文森_第八章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论_余文森_第八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涵义1、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设计的层次根据教学设计对象大小和任务的不同,可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2)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3)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二、教学设计的特征1、指导性2、系统性3、操作性4、易控性5、创造性三、教学设计的依据1、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科学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对学习规律、教学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客观反映。

以科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

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来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

(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

教师要自觉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设计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2、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1)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于为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化的行动方案。

(2)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3)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但也不能完全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独立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进行规划、决策的过程,其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无论在什么范围上进行教学设计,它所遵循的程序是基本一致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校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因此,分析教学对象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件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课件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
(2)成长记录袋评价基本程序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确定收集材料的类型、时间和次数。 确定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 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方法。 制定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叶澜谈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标准
1.教学主体具有复合性 ⑴教师积极引导 ①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②激活与学习任务相关的旧知识 ③为学生新旧知识联系搭桥 ④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表现的机会 ⑤关注学习策略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取向 (一)目标取向的评价
1、本质: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 支配。 2、价值:推进了课程与教学评价科学化的过程,易 操作,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 缺陷:忽略人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及过程本身,对高级心理过程作用有限。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节 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
6.在此基础上,评价者设计评价方案; 7.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法; 8.对搜集来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 9.将处理过的信息按需要回答的问题进行分类; 10.把分类评价结果写成正式报告,分发给有关人员; 11.在分类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方案作出全面判断。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一、主体与对象
(一)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 (三)教学评价的对象
1.学生。
1.学生学的行为与成就。
2.教师。
2.教师教的行为与质量。
3.专家。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
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讲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接受模式) 解—接受模式) 。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讲解—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讲解— 传递 接受模式) 接受模式)
四、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1.制约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因素 主要有:教学目标和任务、具体学科性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教师自身的优势和风格、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 2.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 首先,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教学模式。 其次,对了解和掌握的各种教学模式进行比较。 实际地运用和改造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历史、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和 趋势
一、 古代社会关于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 (一)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 言论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言论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教学实 践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上 践体系的主要特点: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以伦 理为中心,并强调采用启发式来进行教学。 理为中心,并强调采用启发式来进行教学。在 教学程序上 强调学与问相结合、 教学程序上,强调学与问相结合、学与习相结 学与思相结合、学与行相结合, 合、学与思相结合、学与行相结合,形成了以 学、问、习、思、行为主线的教学程序。在教 行为主线的教学程序。 学策略上 主要强调两点: 学策略上,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学习与思考相 结合,二是注重启发诱导, 结合,二是注重启发诱导,提出了启发教学思 想。
三、国内外教学模式发展的现 状
国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归类: 国外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归类: 一是着眼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 一是着眼于认知发展的教学模式, 有范例教学模式、 有范例教学模式、苏联赞科夫的一 般发展教学模式, 般发展教学模式,美国奥苏伯尔的 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 有意义接受教学模式,美国布卢姆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00467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00467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00467钟启泉、张华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选择:1、课程与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领域、核心领域。

2、美国博比特《课程》、《怎样编制课程》以及查特斯《课程编制》是课程独立研究诞生标志。

3、泰罗主义假设是:人受经济利益驱动,其特征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4、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理论的奠基者,内容为教育本质、课程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5、博比特:课程的本质:儿童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从事的活动及经验。

6、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方法。

7、博比特:课程目标即能力,是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遵循效率原则。

由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构成。

8、贾德和桑代克确立“行为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和方法论基础。

9、泰勒:“现代评价和课程理论之父”,出版《成绩测验的编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和“评价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10、泰勒原理形成于“八年研究”:30年代经济大萧条,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实验研究,泰勒负责开发课程的一般程序和原理。

11、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技术理性”的追求,但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和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略。

12、50年末至60年末,西方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

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13、布鲁纳《教育过程》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4、学术中心课程是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由知识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构成,其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15、施瓦布、费尼克斯认为学科结构是“实质结构”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强调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00467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00467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代码00467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识记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课程》2.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3.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4.八年研究5.学科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

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涵义的统一。

6.“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7.课程审议: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领会1.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课程发展的贡献与局限博比特基本内容:教育的本质、课程的本质、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查特斯基本内容:两者的贡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

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低,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

2.“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班,它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与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历史地位:P164.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实践兴趣: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教学模式试题及答案(共5则)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教学模式试题及答案(共5则)

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教学模式试题及答案(共5则)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第八章教学模式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教学模式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A.教学理论B.教学目标C.操作程序D.条件答案:B 2.确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型的以“感知—记忆—理解—判断”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人是A.孔子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答案:C 3.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提出来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范例教学模式D.掌握学习模式答案:A 4.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的教学模式是A.范例教学模式B.程序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模式D.暗示教学模式答案:D 5.下列教学模式与其提出者不对应的是A.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B.发现教学模式——布卢姆C.暗示教学模式——洛扎诺夫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答案:B 6.下列不属于暗示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是A.愉快而不紧张B.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统一C.即时强化D.暗示手段相互作用答案:C 7.把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与个别教学融为一体,寻求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的最佳结合的教学模式是A.程序教学模式B.掌握教学模式C.暗示教学模式D.一般发展教学模式答案:B 8.下列教学模式中,不着重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是A.发现教学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一般发展教学模式D.暗示教学模式答案:D 9.关于教学模式,有如下说法:①教学模式不需要任何条件;②教学模式的选择需要依赖教学内容的性质而定;③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模式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④夸美纽斯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学;⑤赫尔巴特不关注学生的兴趣;⑥教学和教育必须紧密结合;⑦实用主义教学模式不需要创设疑难情境;⑧克伯屈提出了“设计教学模式”。

其中,说法完全错误的是A.①③⑤⑦B.①②⑤⑧C.②④⑥⑧D.②③⑦⑧ 答案:A 10.关于国外教学模式,有如下说法:①设计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克伯屈;②程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不需要任何解释;③发现教学要和儿童的认知发展相适应;④掌握学习的重要程序是进行形成性测验;⑤范例教学模式不需要触类旁通;⑥一般发展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⑦暗示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瓦根舍因⑧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不需要教师的控制。

自考整理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整理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整理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2.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3.学科结构的优点。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具有四个优点:(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4.课程的基本内涵。

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所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所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 第8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 第8章  课程与教学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
初步探索:熟悉了解基本情况,对问题的提法和回答有初步认识,把调查内容转化为具体 的问题。
设计初稿:根据初步探索得到的认识和结果,开始设计问题、答案。 试用和修改问卷:至少经过一次试用和修改,可采用客观检验法和主观评价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将问卷交送给被调查者,在其阅读和填写完成后,再行收回。 编码和输入:对问卷进行初步审阅,校正填错、误填的答案,剔除乱填、空白和严重缺答
情绪、情感、动机等因素的研究
实践探究范式 把课程探究、课程开发,甚至课程评价统合起来,并将统合的基础置于具体实践情境中
社会批判范式 批判地分析课程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因素作为课程研究的重心
实证研究范式进入课程研究领域的标志: 博比特所著《课程》(1918年)一书的出版
➢ 在1960年以前,课程研究大多是在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范式下构建其理论框架 和方法论基础,由此形成了课程研究的“目的—手段”范式。
认为理论的追求并不适合课程领域。 ➢ 代表人物:施瓦布 建议课程研究应致力于建立一套从理论到实际的应用原理,摆脱空洞的抽象议论,不要 事先将某种“普遍的原理”硬套在课程实践上。
➢ 课程研究应该走理论化、学术化的道路,使之真正跻身于科学的学术殿堂中。 因此,课程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描述性、经验性的范围。
➢ 大多集中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评价设计等方面。设计实验既是研究过程本身,也 是对研究过程进行的谋划。
➢ 具体而言,一项研究设计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的性质、提出研究假设、明确研究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变量、形成研究方案。
➢ 在正式行动开始之前,研究者往往会展开小规模的尝试或实验研究,目的是在探索性 尝试中对将要使用的研究工具和程序进行演练,为正式的研究提供检验、完善研究设 计的依据。

课程与教学论_余文森_第八章教学设计

课程与教学论_余文森_第八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一、教学设计的涵义1、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教学设计的层次根据教学设计对象大小和任务的不同,可将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1)以教学系统为对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2)以教学过程为对象的层次——教学过程设计(3)以教学产品为对象的层次——教学产品设计二、教学设计的特征1、指导性2、系统性3、操作性4、易控性5、创造性三、教学设计的依据1、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科学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是对学习规律、教学规律的科学总结和客观反映。

以科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

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来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符合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

(2)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

教师要自觉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设计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2、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1)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于为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化的行动方案。

(2)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3)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但也不能完全排斥教学经验的作用。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独立规划和安排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作为对教学活动系统进行规划、决策的过程,其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无论在什么范围上进行教学设计,它所遵循的程序是基本一致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程序。

1、分析教学对象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校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因此,分析教学对象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全国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及答案

全国2007年课程与教学论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提出课程开发的“活动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2.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A.技术兴趣B。

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知识兴趣4.倡导教学是一项塑造儿童心灵的艺术。

教师不是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为自然之助手,而是儿童观念的提供者、多方面兴趣的控制者。

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作者是著名教育家()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坦纳D.斯宾塞6.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充分汲取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认识发展和价值探究的精华,它追求的是一种()A.科技理性B.实践理性C.解放理性D.工具理性7.“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系统确立的,代表人物是()A.塔巴B.斯藤豪斯C.皮斯特D.坦纳8.布鲁纳用“表征系统”的概念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

它们是行为表征、图象表征和()A.言语表征B.形象表征C.实物表征D.符号表征9.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A.比较组织者B.陈述性组织者C.说明性组织者D.先行组织者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要具备基础性、范例性和()A.基本性B.预备性C.要素性D.启发性11.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称为()A.机器教学B.程序教学C.强化教学D.编程教学12.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领域”和()A.技能领域B.社会性领域C.情感领域D.语言领域13.当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的时候,这种课程即是A.永恒主义课程B.知识论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D.学科中心课程14.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A.提示型教学方法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C.自主型教学方法D.课堂讨论型教学方法15.夸美纽斯创立的“泛智课程”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泛智论B.经验论C.文化论D.兴趣论16.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价值观与()A.方法B.过程C.学生D.教师17.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1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1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探讨的历史发展1, 1918年,美国闻名教化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探讨领域诞生的标记。

P32, 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探讨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

P43, 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 开拓者。

P44, 教化的本质:1教化为成人生活作打算2教化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阅历发展的过程3教化即生产。

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打算完备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阅历P5-65, 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

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

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P9-106,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探讨”,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爱好”的追求P11-127, 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化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

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

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

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P138, 比较闻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探讨委员会,探讨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探讨会”,探讨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探讨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探讨会,探讨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探讨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

P139, 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化过程》的总结报告。

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化专家之间的长久论战。

P1410, 学术中心课程:是指特地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 特地性, 结构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一节课程研究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下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的内容:领会:1.课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课程开发范式”的内涵(“怎样有效开发课程”作为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

这种研究取向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

这种取向有时被称为“程序主义”。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课程内容的研究取向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开始由研究课程开发为主体向以研究“如何理解课程”为主,把课程视为“符合表征”,课程研究的目的是理解课程符号所负载的价值观。

2.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关系(1)二者相辅相成。

二者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

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使一项课程计划从无到有、由不完善到不断完善的具体操作程序。

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之意义的解读过程,着眼点不在于课程开发的具体程序,而在于对种种课程与课程事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之意义的理解。

(2)二者又是内在统一的。

课程开发过程总包含着对课程意义的理解并建立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课程理解是指向与课程与课程开发过程的根本转变。

3.课程研究方法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走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量的研究”的内涵;{这种研究是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手段、从大量个别情境中归纳出课程开发的规律与程序,认为这种规律与程序具有普遍性、可广泛应用于一切情境。

“质的研究”的内涵(揭示了“量的研究”之客观性假设的虚假性甚至欺骗性,确立了研究者价值参与(主观性)的合理性,尊重研究对象之个别性与独特性,摧毁了“多数”与“实在”的专断。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之关系。

(课程研究的方法应是多元化的,使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互补、整合。

以下是20世纪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领会:1.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1)是文化交往与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和文化个性。

国际性则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的能力。

(2)国际性与民族性又具有内在统一性。

国际性领先于民族性,民族性又依赖于国际性。

2.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的涵义在民族和文化交往当中,多元主义价值观意味着基于多元价值标准对待民族和文化个性,尊重民族和文化的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

3.教育的平等与教育的高质量之间的关系(1)平等与高质量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平等强调的是机会均等,高质量是指每一个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是达到一定质量规格和标准的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质量。

(2)平等与高质量又是内在统一的。

平等内在地包含高质量,高质量内在的包含平等。

4.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的内涵平等与高质量的统一便是教育民主化与教育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每一个儿童都应平等的接受高质量的教育)5.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1)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各有其特殊规定的、两个不同的世界。

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所构成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主体与主体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即“日常交往世界”。

(2)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又是内在统一、历史统一的。

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

在特定的条件下,科学世界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

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历史统一的。

6.主体教育观的涵义(1)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2)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具有主体性。

以下是世界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一)领会: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国家课程开发”的内涵(“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是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过程的主体);校本课程的发展史;(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第二阶段大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课程变革中的权利关系问题。

)2.在课程内容上,既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又把学习者的“个人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有机构成。

3.提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P3434.重视课程实施研究,重视教师进修5.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二)应用:从世界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观照中国现行的课程教材并提出改革思路。

以下是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走向:领会:1.义务教育制度确立以后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成就与问题;成就:(1)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中的诸多禁区。

问题:(1)理论基础薄弱;(2)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念有待于与国际接轨;(3)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4)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

2.中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区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包括国家课程的规划过程;(5)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先进科研成果。

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下是教学研究的一般趋势的内容:领会:1.在理念层面,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观念(1)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及其局限性内涵:“客观实在性”是外在于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性”摹写与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存在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

局限:受客观主义认识论所支配的教学必然具有控制性质,教学是传递固定的、程式化的“客观”知识的过程,学生是被动的。

(2)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内涵就“实在”的性质而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一样拥有真实存在状态。

而客观主义则认为外部世界是本原,是第一性的,心理表征则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

就知识的性质而言,知识是个体建构的,它内在于人的心灵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世界之中。

就人际互动的性质而言,我们依赖于共享的或协商的意义,这些意义在本质上是合作产生的,而不是依靠权威或经验操纵而产生的。

就科学的性质而言,科学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像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也是带有偏见并经过人的价值观念过滤的。

(3)建构主义的基本类型A激进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心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而外部世界则没有任何独立性;B温和建构主义;主张人的心灵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也承认知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的一面;C个人建构主义;强调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认为各个主体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经验基础与知识结构,因而知识建构具有个体性,只有个体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D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

2.在技术层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起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CMC)的内涵及其对教学领域的影响。

内涵:这种交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不同领域、甚至不同时代的人展开便捷的交往,使人们很容易与世界的著名的信息资料中心联系起来。

影响:教学成为“网络化交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课程囊括了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可能会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的某些方面,从而对人的性格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造成伤害。

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技术观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非但不会降低未来教学设计中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反而会为日益进步的教学技术找到意义之源。

3.在基础层面,教学论已不再只是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研究开始置于多学科的基础之上。

以下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主要内容:领会: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现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的知识或经验:(1)心理表征的主动建构;涵义;新信息的学习与理解,是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重新建构而达成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记忆提取过程,同时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过程;(2)结构性知识的内涵;是指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从多种情境中抽象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的内涵;是指具体情境中所形成、与具体情境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

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以下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内容:情境模式:(一)领会:1.情境教学的内涵;(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索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

2.情境教学的基本要素;(1)创设情境: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创设对学习者是真实的情境;(2)确定问题:从情境中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让学生去解决;(3)自主学习:每一学习者自主进行问题解决;(4)协作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过程进行讨论、交流。

(5)效果评价。

3.情境教学的基本特征(1)学习者中心;(2)情境中心;(3)问题中心。

(二)综合应用: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设计教学。

以下是随机访问教学的内容:(一)领会:1.随机访问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认知弹性理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2.随机访问教学的内涵;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的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对此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3.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要素;(1)呈现情境: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2)随机访问教学:向学习者呈现与当前所选内容的不同侧面的相关联的情境,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访问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4)协作学习:围绕通过不同情境所获得的知识,所建构的意义展开小组讨论;(5)效果评价:同样是与问题解决过程融为一体的“场合驱动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