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的形态结构和具体功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催化相关反应溶酶体酶与非溶酶体酶的蛋 白质一级结构相似
2)次级溶酶体
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 的底物,
1)异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消化的物质来自外 源
2)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 ,消化的物质来 自细胞本身的各种组分。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到基质,供细 胞利用。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形成残余体。
2.溶酶体的功能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 损伤和死亡的细胞
(1)清除暂时不需要的酶或某些代谢产物。
(2)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
(3)清除发育和成体中凋亡的细胞,主要由溶酶 体和蛋白媒体共同承担,是细胞的“清道夫”。
(4)清除衰老的细胞:巨噬细胞完成。
异常:溶酶体酶缺失或溶酶体酶代谢环节异常,影响代谢,导致储积症。
根据完成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可分为
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
次级溶酶体
(secondary lysosome)
后溶酶体(残体)
( residual body)
1)初级溶酶体
直径约0.2~0.5µ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是 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只有当溶酶体破裂,或其它物质 进入,才有酶活性。其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磷酸酶 、硫酸酯酶、磷脂酶类,已知60余种,这些酶均属于酸性水解酶。
受损或已破坏的巨噬细胞释放“致纤维化因子”,并激活成纤维细胞 ,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纤维化。
2)肺结核
菌体成分抵抗胞内的溶菌杀伤作用,使结核杆菌在肺泡内大量生长繁 殖,导致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结核杆菌再被吞噬而重复上述过程 ,最终引起肺组织钙化和纤维化。
3)麻风病
•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 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 这种细胞的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可在巨 噬细胞中逃离吞噬体,自身抗体和受损组织释放 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在皮肤或粘 膜下,形成红斑和结节,称为麻风结节(leproma), 是麻风的典型 病灶。面部结节融合可呈狮面状。
最终均成为可溶性、可弥散的分子,并透过溶酶体膜,在胞 质基质内继续代谢被再利用。
(2)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如将甲状腺球蛋白降 解成有活性的甲状腺素
(3) 细胞凋亡:个体发生过程中往往涉及组织或 器官的改造或重建,如昆虫和蛙类的变态发育等 等。这一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实现的,称为程序 性细胞死亡,注定要消除的细胞以出芽的形式形 成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
溶酶体膜虽然与质膜厚度相近,但成分不同,主要区别是: ①膜上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 ②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 ③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将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 溶酶体酶多数为可溶性酶 • 溶酶体膜整合蛋白,能抗御酸变性作用 • 溶酶体的酶具有同源序列 • 溶酶体酶共同标志:甘露糖-6-磷酸(M6P)
• 脂褐质色素出现在皮肤上,医学上称“脂褐质色 素”,俗称老年斑。
• 出现在脑细胞上,便会引起智力和记忆力的减退; 如老年性痴呆(AD)就是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引 起的,因此β-AP可做为AD的鉴定指标。
一个37岁的成人早衰症患者
• 脂褐质形成:
• 主要是机体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后产生的氧化脂质与蛋 白质结合,变成黑褐色的脂褐质,积聚于细胞内,形成斑 点。脂褐质不仅存在于皮肤表面,也积存于心、肝、脑等 组织的细胞里,大量积聚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
N-连接糖基化
寡糖链结合于酸性水 解酶的天冬酰胺残基
M6P 甘露糖磷酸化
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 N-乙酰葡糖胺磷酸糖苷酶
溶酶体的发生
酸性磷酸酶
高尔基体转运
初级溶酶体
细胞膜
酸性磷酸酶的转运
4. 溶酶体与疾病
1)矽肺
二氧化硅尘粒(矽尘) 肺泡 巨噬细胞吞噬 吞噬小体与 溶酶体融合 次级溶酶体 溶酶体崩解 矽尘释出 又被 其他巨噬细内吞噬,如此反复进行。
3) 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
(1) 细胞内消化为细胞提供营养:
• 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如内吞血清 脂蛋白获得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醇,
• 单细胞真核生物,如黏菌,变形虫,吞噬细菌和微生物而 生存。
• 饥饿状态下分解生物内生物大分子保证机体所需能量。
如将蛋白质分解成为二肽或游离的氨基酸, 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寡糖类或单糖, 使核酸分解为核苷和磷酸, 使中性脂肪或磷脂分解成为游离脂肪酸、甘油或甘油磷酸 二酯等。
2) 防御作用:
是某些细胞特有的功能,可以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或细 菌,在溶酶体作用下将其杀死并降解。如巨噬细胞可吞入 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杀死细菌
异常:病原体进入吞噬泡或胞饮泡,抑制了吞噬泡的酸化 从而抑制了溶酶体酶的活性,导致病原体未被杀死并在巨 噬细胞的吞噬泡中繁殖,如麻疯杆菌,利什曼原虫。
• 3)残体
• 又称后溶酶体(post-lysosome)已失 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残体可通 过类似胞吐作用将内容物排出细胞,也可 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肝细胞中的脂 褐质。
• 脂褐质:结构致密,不能被彻底水解,又不能排 出细胞,结果在细胞内沉积增多,阻碍细胞的物 质交流和信号传递,最后导致细胞衰老。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 和具体功能
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含有与溶酶体功能 类似的细胞器:圆球体、糊 粉粒及植物中央液泡。
1、溶酶体的形态与结构 1955年de Duve与Novikoff首次发现。 结构:单层膜围绕、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 胞器。 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 标志酶:酸性磷酸酶,最适pH 5.0。 特征:具有异质性,形态大小及内含的水解酶种类。
(4) 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相当于特化的溶酶体,可溶穿 卵子的皮层,使精子进入卵子。
动物细胞溶酶体系统示意图
3. 溶酶体的发生
多途径,不同种类细胞或同一种类细胞都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M6P特异标志是目前研究高尔基体分选最为清除的一条途径。
出芽
初级溶酶体
分选浓缩
M6P受体识别 M6P
酸性水解酶类
2)次级溶酶体
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 的底物,
1)异噬溶酶体(phagolysosome),消化的物质来自外 源
2)自噬溶酶体(autophagolysosome) ,消化的物质来 自细胞本身的各种组分。
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膜上载体蛋白运送到基质,供细 胞利用。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形成残余体。
2.溶酶体的功能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 损伤和死亡的细胞
(1)清除暂时不需要的酶或某些代谢产物。
(2)清除衰老的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
(3)清除发育和成体中凋亡的细胞,主要由溶酶 体和蛋白媒体共同承担,是细胞的“清道夫”。
(4)清除衰老的细胞:巨噬细胞完成。
异常:溶酶体酶缺失或溶酶体酶代谢环节异常,影响代谢,导致储积症。
根据完成生理功能的不同阶段可分为
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
(primary lysosome)
次级溶酶体
(secondary lysosome)
后溶酶体(残体)
( residual body)
1)初级溶酶体
直径约0.2~0.5µm,膜厚7.5nm,内含物均一,无明显颗粒,是 高尔基体分泌形成的。
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没有活性,只有当溶酶体破裂,或其它物质 进入,才有酶活性。其水解酶包括蛋白酶,核酸酶、脂酶、磷酸酶 、硫酸酯酶、磷脂酶类,已知60余种,这些酶均属于酸性水解酶。
受损或已破坏的巨噬细胞释放“致纤维化因子”,并激活成纤维细胞 ,导致胶原纤维沉积,肺组织纤维化。
2)肺结核
菌体成分抵抗胞内的溶菌杀伤作用,使结核杆菌在肺泡内大量生长繁 殖,导致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结核杆菌再被吞噬而重复上述过程 ,最终引起肺组织钙化和纤维化。
3)麻风病
• 麻风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胞内菌,病人渗出物标 本涂片中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存在于细胞内。 这种细胞的胞浆呈泡沫状,称麻风细胞。可在巨 噬细胞中逃离吞噬体,自身抗体和受损组织释放 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淀在皮肤或粘 膜下,形成红斑和结节,称为麻风结节(leproma), 是麻风的典型 病灶。面部结节融合可呈狮面状。
最终均成为可溶性、可弥散的分子,并透过溶酶体膜,在胞 质基质内继续代谢被再利用。
(2)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如将甲状腺球蛋白降 解成有活性的甲状腺素
(3) 细胞凋亡:个体发生过程中往往涉及组织或 器官的改造或重建,如昆虫和蛙类的变态发育等 等。这一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实现的,称为程序 性细胞死亡,注定要消除的细胞以出芽的形式形 成凋亡小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
溶酶体膜虽然与质膜厚度相近,但成分不同,主要区别是: ①膜上有质子泵,将H+泵入溶酶体,使其pH值降低, ②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 ③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将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 溶酶体酶多数为可溶性酶 • 溶酶体膜整合蛋白,能抗御酸变性作用 • 溶酶体的酶具有同源序列 • 溶酶体酶共同标志:甘露糖-6-磷酸(M6P)
• 脂褐质色素出现在皮肤上,医学上称“脂褐质色 素”,俗称老年斑。
• 出现在脑细胞上,便会引起智力和记忆力的减退; 如老年性痴呆(AD)就是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引 起的,因此β-AP可做为AD的鉴定指标。
一个37岁的成人早衰症患者
• 脂褐质形成:
• 主要是机体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后产生的氧化脂质与蛋 白质结合,变成黑褐色的脂褐质,积聚于细胞内,形成斑 点。脂褐质不仅存在于皮肤表面,也积存于心、肝、脑等 组织的细胞里,大量积聚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
N-连接糖基化
寡糖链结合于酸性水 解酶的天冬酰胺残基
M6P 甘露糖磷酸化
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 N-乙酰葡糖胺磷酸糖苷酶
溶酶体的发生
酸性磷酸酶
高尔基体转运
初级溶酶体
细胞膜
酸性磷酸酶的转运
4. 溶酶体与疾病
1)矽肺
二氧化硅尘粒(矽尘) 肺泡 巨噬细胞吞噬 吞噬小体与 溶酶体融合 次级溶酶体 溶酶体崩解 矽尘释出 又被 其他巨噬细内吞噬,如此反复进行。
3) 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
(1) 细胞内消化为细胞提供营养:
• 血液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如内吞血清 脂蛋白获得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醇,
• 单细胞真核生物,如黏菌,变形虫,吞噬细菌和微生物而 生存。
• 饥饿状态下分解生物内生物大分子保证机体所需能量。
如将蛋白质分解成为二肽或游离的氨基酸, 将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寡糖类或单糖, 使核酸分解为核苷和磷酸, 使中性脂肪或磷脂分解成为游离脂肪酸、甘油或甘油磷酸 二酯等。
2) 防御作用:
是某些细胞特有的功能,可以识别并吞噬入侵的病毒或细 菌,在溶酶体作用下将其杀死并降解。如巨噬细胞可吞入 病原体,在溶酶体中将病原体杀死和降解。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杀死细菌
异常:病原体进入吞噬泡或胞饮泡,抑制了吞噬泡的酸化 从而抑制了溶酶体酶的活性,导致病原体未被杀死并在巨 噬细胞的吞噬泡中繁殖,如麻疯杆菌,利什曼原虫。
• 3)残体
• 又称后溶酶体(post-lysosome)已失 去酶活性,仅留未消化的残渣,残体可通 过类似胞吐作用将内容物排出细胞,也可 能留在细胞内逐年增多,如肝细胞中的脂 褐质。
• 脂褐质:结构致密,不能被彻底水解,又不能排 出细胞,结果在细胞内沉积增多,阻碍细胞的物 质交流和信号传递,最后导致细胞衰老。
溶酶体的形态结构 和具体功能
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含有与溶酶体功能 类似的细胞器:圆球体、糊 粉粒及植物中央液泡。
1、溶酶体的形态与结构 1955年de Duve与Novikoff首次发现。 结构:单层膜围绕、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 胞器。 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 标志酶:酸性磷酸酶,最适pH 5.0。 特征:具有异质性,形态大小及内含的水解酶种类。
(4) 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相当于特化的溶酶体,可溶穿 卵子的皮层,使精子进入卵子。
动物细胞溶酶体系统示意图
3. 溶酶体的发生
多途径,不同种类细胞或同一种类细胞都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M6P特异标志是目前研究高尔基体分选最为清除的一条途径。
出芽
初级溶酶体
分选浓缩
M6P受体识别 M6P
酸性水解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