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19_江南地区的开发ppt精品课件

2、东晋、南朝时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是 : A、河套地区 B、黄河流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珠江流域
深远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时 间 地 点 主要人物 交战双方 起 因 结 果 特 点
383年 淝水 少胜多
前秦 的统治瓦解, 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影 响
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为什么却不能胜利?
(前秦方面)
1、民族成分复杂: 其他民族不满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 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 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 2、前秦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东晋方面)
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 士气高昂;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认识 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 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等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前秦十六国
北
朝
266年 魏 司马炎
西 晋
淝 水 之 战
蜀
吴
东
晋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南
朝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谢谢观看!
小试牛刀
1、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 原因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
——《宋书》(南朝)
Up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1.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2.粮食作物:水稻为主、小麦推广。
3.耕作技术提高:始用绿肥、牛耕、粪肥推广
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一带
兴修水利
深远影响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淝水之战
时 间 地 点 主要人物 交战双方 起 因 结 果 特 点
383年 淝水 少胜多
前秦 的统治瓦解, 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 东晋 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影 响
苻坚拥有80多万兵力,为什么却不能胜利?
(前秦方面)
1、民族成分复杂: 其他民族不满前秦的统治,希望秦军 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 望东晋军队能够打胜仗。 2、前秦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东晋方面)
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 士气高昂;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认识 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 而在于人心的向背;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等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前秦十六国
北
朝
266年 魏 司马炎
西 晋
淝 水 之 战
蜀
吴
东
晋
420年 刘裕
(宋 齐 梁 陈)
南
朝
江 南 地 区 的 开 发
谢谢观看!
小试牛刀
1、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 原因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
——《宋书》(南朝)
Up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1.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2.粮食作物:水稻为主、小麦推广。
3.耕作技术提高:始用绿肥、牛耕、粪肥推广
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一带
兴修水利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精品课件

C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图 说 历 史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 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 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谢谢观看!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 几次战役相似?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 裕 420年 建康
东晋
南 朝
南迁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北 方,你会有什么打算?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晋永嘉二年(308 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 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实际上北方 汉人南下迁入福建的远不止于上述“衣冠八 姓”。由浙、赣入闽的中州人民,先是在闽北 定居,而后浙次顺闽江流域南下,至于沿海丰 饶之地,择处而居。这批移民有很多定居于福 州,他们多居住在东门外一条人工运河的两岸, 这条河因而得名“晋安河”。至今福州民间还 流传着:“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民谚, 反映的正是衣冠南渡,八姓入榕的史事。
第19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丝绸业 非常发达,丝绸制 品畅销海内外。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陶瓷业繁荣
江南地区的陶瓷业 也十分繁荣,工艺 精湛,品质优良。
江南地区的特产
江南地区的特产包括茶叶和桑蚕。茶叶是江南地区重要的农 产品,桑蚕则为丝绸业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江南地区的特产
茶叶
江南地区盛产优质 的茶叶,被誉为中 国的名茶之一。
桑蚕
桑蚕是江南地区重 要的养殖品种,为 丝绸业提供了丰富
● 07
第7章 总结
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
经济起飞
商业繁荣
文化绽放
艺术传承
01 城市现代化
城市建设与规划
02 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改进
03
一带一路
促进国际合作 扩大贸易规模
文化输出
传播中华文化 增进友谊
江南地区的未来 展望
江南地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实现经 济繁荣与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文化荟萃
文学艺术繁盛 科技进步
政治变革
政治结构日趋完善 地方行政逐渐规范
● 03
第三章 江南地区的文化传承
江南地区的诗词 文化
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唐诗宋词在这里 颇受推崇。诸多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相互切磋,推动了诗词 文化的繁荣发展。
江南地区的诗词文化
唐诗宋词颇受 推崇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 精髓
的丝绸原料。
● 02
第二章 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 江南地区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最为强盛,瓯越、楚国也有一定的影 响。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开始展现出了独特的历史风貌,呈现 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春秋战国时期的江南地区
吴国最为强盛
在政治、经济和文 化方面取得了显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317年 建康 氐族 淝水之战
35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展有什么作用?
36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3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4
316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 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 败前秦。
26
农业发展 27
施肥图 28
29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30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1
西晋 武帝司马炎
淝水之战
南朝 四双复系罐
32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25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 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
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
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35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 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 展有什么作用?
36
课堂练习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是因为( B)
A.司马睿雄才大略,能征善战 B.得到南北大地主的拥护 C.淝水之战大败苻坚,使南方局势稳定 D.与北方少数民族达成协议,使之暂不南侵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3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 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34
316年,皇族司马炎重建晋朝, 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 ,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 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 败前秦。
26
农业发展 27
施肥图 28
29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30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 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31
西晋 武帝司马炎
淝水之战
南朝 四双复系罐
32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25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 能得到开发?
这是因为: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
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
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
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共21张PPT)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 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 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 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
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
等。
2019/9/14
17
1.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其他民族不满于 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 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丰收),则数郡忘饥。……丝锦布帛之饶,覆
布天下。
——《宋书》
2019/9/14
19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 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劳动力和技术:自东汉末开始,为躲避 北方的战乱,大量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 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2019/9/14
10
317年,司 马睿建立东 晋,都城在 建康。
2019/9/14
11
2019/9/14
12
2019/9/14
前秦和东晋的对峙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表
魏 蜀 西晋 吴
北:十六国(前秦) 南:东晋
2019/9/14
14
2019/9/14
15
淝水之战
2019/9/14
16
想一想
6
2019/9/14
三国尽归司马氏
7
晋惠帝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 无力治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 皇位,混战十几年,耗竭了西晋国 力。史称“八王之乱”。
2019/9/14
8
2019/9/1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介绍了丝织业、冶铸业、造船 业的发展,以及青瓷、白瓷等 瓷器制造技术的进步。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关于江南地区丰富的历 史遗产的课程。本课件将带你了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开发、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交通,以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
江南地处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起伏,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这里有三大盆地:苏北盆地、 沪深盆地和江南盆地。
江南地区的城市和交通
江南地区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系统,同时也有华丽的城市群体。著名的运河 和港口是江南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南地区的成就和贡献
江南地区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江南地区的影响也扩展到了世界各地。它为世 界文明的发南地区就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夏、商、周时期,这 里是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江南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宋代是江南的经济繁荣时期。
江南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
江南地区以水稻种植闻名,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粮仓制度。此外,丝绸 和棉纺织业也在江南地区繁荣发展。瓷器制作和商业贸易也是江南的重要特 色。
人教版2018-2019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3、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 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 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 西晋的统治。
优质课件
晋元帝司马睿
1.东晋的建立 时 间:公元317年
建立者:司马睿 都 城:建康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2.前秦政权的强大 4世纪后期,氐 族人建立前秦政权。 前秦王符坚重视人 才,励精图治,统一了 黄河流域。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优质课件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为什麽西晋的统一只有很 短的时间?
优质课件
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在位的皇帝 智力低下。
2、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 彻底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尽了西 晋的国力。
2.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 原因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优质课件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 什麽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 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 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宋武帝刘裕
优质课件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 帝,国号“宋”。此后又相继经历了 齐、梁、陈等王朝,总称为“南朝” 。
优质课件
齐高帝萧道成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国号齐, 定都建康。宋朝灭亡。
优质课件
梁武帝萧衍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国号梁,定 都建康。齐朝灭亡。
陈武帝陈霸先
优质课件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国号陈, 定都建康。梁朝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秦方面: 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稳; 2、指挥不当; 3、苻坚的心理因素:骄傲自大—心虚胆怯。 东晋方面: 1、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2、为了保卫家园,士气高昂。
优质课件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 几次战役相似?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优质课件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优质课件
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 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优越条件; 第二: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 第三: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人民的辛勤劳动。
优质课件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 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 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优质课件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优质课件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 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 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之 心 , 路 人 皆 知
263 年 魏 国 灭 蜀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 生了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优质课件
统一
(前秦)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统 治 腐 败 八 王 之 乱 五 胡 内 迁
淝水之战
东晋
南朝
优质课件
结合这节课所学,谈谈这段历史 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海西经济建设 有什么借鉴的意义?
优质课件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B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C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66年
改魏
西晋
280年 灭吴
优质课件
统一天下
优质课件
266年~316年
优质课件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 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统治集团腐朽 皇帝弱智、八王之乱 压迫内迁各族
西晋 灭亡
优质课件
东汉末年
内迁的各族 公元316年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
五胡内迁 灭亡了西晋
优质课件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优质课件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 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 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福州相继开凿“东湖”和“西湖”。
优质课件
据《三山志》记载“西湖”可引贮西北诸山的溪水, 以后又引洪江、台江之水入湖,灌溉农田数万亩。
优质课件
晋安河——引闽江之水灌溉两岸农田,是福州地区最长的人工运河。
优质课件
怀安是福州当时烧制青釉瓷的著名瓷乡
优质课件
现今闻名于世的福州寿山石雕,在南朝时期就已出现。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优质课件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北方 十六国 (前秦)
苻坚(氐族)
东晋 南方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优质课件
时间: 383年 前秦──东晋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结果: 北方——重陷割据混战 影响: 南方——暂时的稳定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 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西晋 东晋 宋 南 齐 朝 梁 陈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 裕 420年—479年 建康
萧道成 陈霸先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萧 衍
557年—589年
优质课件
南迁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北 方,你会有什么打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质课件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晋永嘉二年 (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 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实际上 北方汉人南下迁入福建的远不止于上述“衣冠 八姓”。由浙、赣入闽的中州人民,先是在闽 北定居,而后浙次顺闽江流域南下,至于沿海 丰饶之地,择处而居。这批移民有很多定居于 福州,他们多居住在东门外一条人工运河的两 岸,这条河因而得名“晋安河”。至今福州民 间还流传着:“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 民谚,反映的正是衣冠南渡,八姓入榕的史事。
优质课件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 几次战役相似?
城濮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优质课件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优质课件
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 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优越条件; 第二: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 第三: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人民的辛勤劳动。
优质课件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 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 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优质课件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优质课件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 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 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之 心 , 路 人 皆 知
263 年 魏 国 灭 蜀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 生了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优质课件
统一
(前秦)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统 治 腐 败 八 王 之 乱 五 胡 内 迁
淝水之战
东晋
南朝
优质课件
结合这节课所学,谈谈这段历史 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海西经济建设 有什么借鉴的意义?
优质课件
1.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B A.魏国 B.西晋 C.东晋 D.蜀国 2.成语“草木皆兵”的源于 C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66年
改魏
西晋
280年 灭吴
优质课件
统一天下
优质课件
266年~316年
优质课件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 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统治集团腐朽 皇帝弱智、八王之乱 压迫内迁各族
西晋 灭亡
优质课件
东汉末年
内迁的各族 公元316年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
五胡内迁 灭亡了西晋
优质课件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优质课件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 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 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福州相继开凿“东湖”和“西湖”。
优质课件
据《三山志》记载“西湖”可引贮西北诸山的溪水, 以后又引洪江、台江之水入湖,灌溉农田数万亩。
优质课件
晋安河——引闽江之水灌溉两岸农田,是福州地区最长的人工运河。
优质课件
怀安是福州当时烧制青釉瓷的著名瓷乡
优质课件
现今闻名于世的福州寿山石雕,在南朝时期就已出现。
3.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 A.匈奴 B.鲜卑 C.羌
D.羯
优质课件
4.4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西晋 B.东晋 C.宋 D.前秦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 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C ① 南方的工具比北方先进 ②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北方 十六国 (前秦)
苻坚(氐族)
东晋 南方
317年 司马睿 建康
优质课件
时间: 383年 前秦──东晋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结果: 北方——重陷割据混战 影响: 南方——暂时的稳定
优质课件
优质课件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 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西晋 东晋 宋 南 齐 朝 梁 陈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 裕 420年—479年 建康
萧道成 陈霸先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萧 衍
557年—589年
优质课件
南迁
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北 方,你会有什么打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质课件
乾隆《福州府志》记载:“晋永嘉二年 (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 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实际上 北方汉人南下迁入福建的远不止于上述“衣冠 八姓”。由浙、赣入闽的中州人民,先是在闽 北定居,而后浙次顺闽江流域南下,至于沿海 丰饶之地,择处而居。这批移民有很多定居于 福州,他们多居住在东门外一条人工运河的两 岸,这条河因而得名“晋安河”。至今福州民 间还流传着:“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的 民谚,反映的正是衣冠南渡,八姓入榕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