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浅谈课件 (共38张PPT)

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浅谈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一、留有充裕的时间(前提) 二、锤炼专业的眼光(读懂) 三、拥有自己的策略(答对)
留有充裕的时间
一、开考之前:信心满满做默写 1.整体记诵。 (读准字音) 2.抠字默写。 (记住字形) 3.抠句默写。 (弄清内容) 4.情境式默写。(深度理解) 5.个性化记诵。(培养特长) (自我整理版、吟诵版、歌曲版、方言版、 rap版、恶搞版、随心所欲版……) 目标:熟透每一篇诗文,一拿到试卷, 一看到试题,就能非常明确地、非常快速地 知道要默写的是哪一句、哪几句,花费时间 几乎为零。
中国梦,我有我的梦!
留有充裕的时间
年年高考题相似(立意精准)
(2014年高考湖南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党委书记,在一个 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 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奋发图 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 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 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留有充裕的时间
关 雎 《诗经》 jiū zhōu qi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liú qiú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dè fù c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ǎi yǒu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mào yào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中国梦,心在哪里梦在哪里!
留有充裕的时间
年年高考题相似(立意精准)
(2015年高考湖南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 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 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 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 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一、留有充裕的时间(前提) 二、锤炼专业的眼光(读懂) 三、拥有自己的策略(答对)
留有充裕的时间
一、开考之前:信心满满做默写 1.整体记诵。 (读准字音) 2.抠字默写。 (记住字形) 3.抠句默写。 (弄清内容) 4.情境式默写。(深度理解) 5.个性化记诵。(培养特长) (自我整理版、吟诵版、歌曲版、方言版、 rap版、恶搞版、随心所欲版……) 目标:熟透每一篇诗文,一拿到试卷, 一看到试题,就能非常明确地、非常快速地 知道要默写的是哪一句、哪几句,花费时间 几乎为零。
中国梦,我有我的梦!
留有充裕的时间
年年高考题相似(立意精准)
(2014年高考湖南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 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党委书记,在一个 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 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奋发图 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 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 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留有充裕的时间
关 雎 《诗经》 jiū zhōu qi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liú qiú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dè fù c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ǎi yǒu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mào yào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中国梦,心在哪里梦在哪里!
留有充裕的时间
年年高考题相似(立意精准)
(2015年高考湖南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 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 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 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 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汇总)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答案解析】以偏概全。 “原始社会晚期” ,题中“始终”的说法不准确。
演示课件
【有效阅读信息】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 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 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 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 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 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 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 到束手无策。
演示课件
【有效阅读信息】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 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 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 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 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 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试题】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 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 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2014·辽宁卷)
演示课件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第2讲
论述类文本阅读
演示课件
重点探究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考 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 白命题思路,弄清楚题目的设误点有哪 些。只有这样,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 ,从而准确快速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
命题的几大雷区
演示课件
一、以偏概全,范围不清
•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
• 【有效阅读信息】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 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 【试题】A. 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 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演示课件
• 【有效阅读信息】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 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 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 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
演示课件
【有效阅读信息】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 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 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 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 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 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 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 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 到束手无策。
演示课件
【有效阅读信息】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 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 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 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 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 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试题】B.中国哲学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 也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以庄子为代表的道 家思想属于“快乐主义”,庄子认为与天地 精神往来快乐无限。 (2014·辽宁卷)
演示课件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第2讲
论述类文本阅读
演示课件
重点探究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考 生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 白命题思路,弄清楚题目的设误点有哪 些。只有这样,才能很容易地识破陷阱 ,从而准确快速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
命题的几大雷区
演示课件
一、以偏概全,范围不清
• 【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
• 【有效阅读信息】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 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 【试题】A. 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 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
演示课件
• 【有效阅读信息】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 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 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 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
2018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教学课件

• 第3类题一般是选出对某一主干句意思的理解正确或 者错误的一项,这就要求务必把题干咬文嚼字地分出 几个题意要点来,再将题支先在原文中比照再与题干 意思进行比照分析,双合了才是正确选项。
• 第4类题是找出推断正确或者错误的一项。命题者一 般是把原文中一两个句子引下来做成一个题支,将题 支的后半部分做一番改造。既然是推断,那么错误往 往在后半部分,按照双合的原则就可以找出答案。尤 其是题支中有片面绝对性的词语的,往往是错误所在。
哈佛名言
赢家和失败者的区别是,赢家总拿他们 的成就和他们的目标比,失败者总是拿他 们的成就和其他人比。
赢家永远说:我能,我来做。失败者永 远说:我不能,这不是我的事。
第1页/共72页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 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 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第4页/共72页
考考你的眼力找出下列两幅图中不同的五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 解题基本思路:
▪
读——审——第找5页/共—72页—比
• 1.读——读原文。 (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
快速阅读文章,同时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带 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铅笔圈出来。 •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 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 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 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 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 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 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 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 仅……还等)
• 第4类题是找出推断正确或者错误的一项。命题者一 般是把原文中一两个句子引下来做成一个题支,将题 支的后半部分做一番改造。既然是推断,那么错误往 往在后半部分,按照双合的原则就可以找出答案。尤 其是题支中有片面绝对性的词语的,往往是错误所在。
哈佛名言
赢家和失败者的区别是,赢家总拿他们 的成就和他们的目标比,失败者总是拿他 们的成就和其他人比。
赢家永远说:我能,我来做。失败者永 远说:我不能,这不是我的事。
第1页/共72页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 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 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第4页/共72页
考考你的眼力找出下列两幅图中不同的五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 解题基本思路:
▪
读——审——第找5页/共—72页—比
• 1.读——读原文。 (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
快速阅读文章,同时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带 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铅笔圈出来。 •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 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 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 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 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 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 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 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 仅……还等)
高中语文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16张PPT)

• 1.细读每一选项,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 区间
• 2.找差别,包括语意与关系
11
仔细推敲,细心辨别(对比法+排除法)
1、比词语
2、比关系(因果、条件、假设、总分等)常在因 果关系上设题。 3、比结论论述类文章仍然是议论文,论点、论据、 论证 高考命题者会在分析文意(原因、条件、依据) 或内容(观点、态度)推断方面设题。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文艺学论文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文艺学论文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社会历史论文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文艺学论文
《谈谈〈古文观止〉》
文学论文
理解 句子
筛选 整合
考点考向 归纳 概括
√
论证 分析
√
观点 态度
√
√
√
√
√
√
√
√
√
√
√
√
√
√
√
√
题目信息
选文
类型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政论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史学论文
《留住乡愁》
社会学论文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 忆与隐私边界》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史学论文 法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 文艺学论文
15
1、完成《步步高》 P160. (2018·全国卷Ⅰ) 2、完成《3年课标》 (2020·全国卷Ⅰ1--3)
16
√
√
√
√
√
√
√
√
• 2.找差别,包括语意与关系
11
仔细推敲,细心辨别(对比法+排除法)
1、比词语
2、比关系(因果、条件、假设、总分等)常在因 果关系上设题。 3、比结论论述类文章仍然是议论文,论点、论据、 论证 高考命题者会在分析文意(原因、条件、依据) 或内容(观点、态度)推断方面设题。
《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文艺学论文
《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文艺学论文
《“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社会历史论文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文艺学论文
《谈谈〈古文观止〉》
文学论文
理解 句子
筛选 整合
考点考向 归纳 概括
√
论证 分析
√
观点 态度
√
√
√
√
√
√
√
√
√
√
√
√
√
√
√
√
题目信息
选文
类型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 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政论
《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史学论文
《留住乡愁》
社会学论文
《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 忆与隐私边界》 《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史学论文 法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 文艺学论文
15
1、完成《步步高》 P160. (2018·全国卷Ⅰ) 2、完成《3年课标》 (2020·全国卷Ⅰ1--3)
16
√
√
√
√
√
√
√
√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PPT课件

2021
15
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 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在许 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 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 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 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答案:A项 以偏概全
技术崇拜不只是指“大型文艺晚会”,原文为 “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
2021
9
陷阱 1、偷换概念
• (1)偷换成大的/小的/相近相关的概念
• 暗中将某个概念与另一个或大或小或相近 或相关或截然不同的概念进行了调换或混淆。
• (2)偷换概念的具体内涵。
• 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改变了概念 的所指对象、属性、适用范围(如某时间段) 等具体内涵。(注意主语或宾语)
答案:D项 强加因果,“礼乐的最后
根据在于形而上的天地境界”并不是 “二者成为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成为 ‘兴于诗’得以实现的基础”的原因。
2021
21
陷阱 4.断章取义
命题者故意把某一个限制 条件漏掉, 孤立地截取某一个 意思来表达,造成对某个意思 的片面理解。
2021
22
原文:病毒不同于其他所有生物,它不是由细胞构成 的。一个细胞中的结构要进行生命活动:进食、产生 能量、生长、对环境的改变作出反应。但这一切病毒 都没有。当它待在细胞外时,它实际上是很小的、无 生命的、懒惰的颗1
原文: 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 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 参与热情,是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 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D.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夯实 金字塔基座的人群基础也非常必要。
2018届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的曲解。
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 曲解等现象。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 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 改(改变) 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全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代替 猜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文体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章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社会科学类的论 述文章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 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是指研究自 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两类文章中,以社科文为主,其中文艺理论、社 会伦理、历史科学会经常涉及。一般来说大都是最近发表在报纸杂志 上的论述类的文章,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高考在文本选材上没有 太多的规律可循,几种题材轮流变化考。考查的重点有很强的连贯性。
“因而”等词语。
指故意把原文
混淆 时态
中尚未确定或 还未实现的设 想或推测说成Fra bibliotek既成事实。
把其中一方面 或一部分所具 以偏 有的某些特点 概全 说成是所有同 类事物所具有 的特点。
选项中经常会出现 “已经”“曾经” “过去”“现在” “目前”“将要” “尚未”“之前” “之后”或“一定” “必将”“可能” “如果”“未必”等 词语。
①这是本段 的论点。 ②对比论证, 用以说明 “五四”前 后史料的范 围的差异。 ③《山海经》 与陈寅恪的 事例在证明 什么?
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造成偷换概念或对原文内容的 曲解等现象。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会造成因果颠倒、主客颠 倒、混淆条件等现象。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曲解文意;改变肯定与否定、 改(改变) 现象与本质等等,造成部分涵盖全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代替 猜
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 掌握阅读技巧
一、文体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章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类文章。社会科学类的论 述文章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 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主要是指研究自 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这两类文章中,以社科文为主,其中文艺理论、社 会伦理、历史科学会经常涉及。一般来说大都是最近发表在报纸杂志 上的论述类的文章,选文的社会性、时效性强。高考在文本选材上没有 太多的规律可循,几种题材轮流变化考。考查的重点有很强的连贯性。
“因而”等词语。
指故意把原文
混淆 时态
中尚未确定或 还未实现的设 想或推测说成Fra bibliotek既成事实。
把其中一方面 或一部分所具 以偏 有的某些特点 概全 说成是所有同 类事物所具有 的特点。
选项中经常会出现 “已经”“曾经” “过去”“现在” “目前”“将要” “尚未”“之前” “之后”或“一定” “必将”“可能” “如果”“未必”等 词语。
①这是本段 的论点。 ②对比论证, 用以说明 “五四”前 后史料的范 围的差异。 ③《山海经》 与陈寅恪的 事例在证明 什么?
论述类文本主观题答题指导分析课件

适当使用学科专业术语,体现 专业素养。
举例说明
可以举例说明观点,使答案更 加生动有力。
分段分点
答案要分段分点,使答案层次 分明,易于阅读。
检查答案
80%
检查内容
检查答案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
100%
检查表述
检查答案表述是否清晰、准确、 连贯,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 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只关注到文本的一部分内容,忽视了其他重要信息,导致 答案不完整。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全面理解其内容, 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分析不深入
总结词
对文本的分析停留在表面,未进行深入探讨。
详细描述
学生在分析文本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复述内容,而没有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解读。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学生需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学会分析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探究其深层含义。
详细描述
学生在探究文本时,往往陷入思维定式, 提出的观点或思路缺乏新意。为了纠正这 一错误,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提出独特的见 解。同时,也需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 研究成果,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04
主观题答题规范与注意事项
答题规范
审题清晰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
逻辑严密
在论述过程中,应保持逻辑的严密性,确保论点 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论点明确
在回答问题时,应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 相应的论据支持。
语言准确
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避免使用模糊 或歧义的语言。
注意事 项
避免偏题
论据充分
避免抄袭
检查答案
确保回答紧扣题目要求, 不偏离主题。
举例说明
可以举例说明观点,使答案更 加生动有力。
分段分点
答案要分段分点,使答案层次 分明,易于阅读。
检查答案
80%
检查内容
检查答案内容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
100%
检查表述
检查答案表述是否清晰、准确、 连贯,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 误等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在答题时,往往只关注到文本的一部分内容,忽视了其他重要信息,导致 答案不完整。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全面理解其内容, 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分析不深入
总结词
对文本的分析停留在表面,未进行深入探讨。
详细描述
学生在分析文本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复述内容,而没有进行深入 的分析和解读。为了纠正这一错误,学生需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 学会分析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探究其深层含义。
详细描述
学生在探究文本时,往往陷入思维定式, 提出的观点或思路缺乏新意。为了纠正这 一错误,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提出独特的见 解。同时,也需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 研究成果,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04
主观题答题规范与注意事项
答题规范
审题清晰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
逻辑严密
在论述过程中,应保持逻辑的严密性,确保论点 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
论点明确
在回答问题时,应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 相应的论据支持。
语言准确
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避免使用模糊 或歧义的语言。
注意事 项
避免偏题
论据充分
避免抄袭
检查答案
确保回答紧扣题目要求, 不偏离主题。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之信息的转述》 课件 (27张PPT)

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4课标2)
•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 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
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唐朝《唐律》规定:“脯肉
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D、正月十五的夜晚,广场上流光溢彩,火树银花, 多么热闹啊!
社科文阅读中的转述方式
• 1概括式转述 • 2具体式转述 • 3同义变式转述
• 含义
概括式转述
•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 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为一般
认识的转述方式。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
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3课标2)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 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 目。”
• 选项1B
对引用古诗文的解读
•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6课标3)
•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 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 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 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6课标1)
•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 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 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 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 选项2A
前提条件改变
•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 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4课标2)
•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 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
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
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唐朝《唐律》规定:“脯肉
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D、正月十五的夜晚,广场上流光溢彩,火树银花, 多么热闹啊!
社科文阅读中的转述方式
• 1概括式转述 • 2具体式转述 • 3同义变式转述
• 含义
概括式转述
• 概括式转述就是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 象化,提炼其本质内容,使之上升为一般
认识的转述方式。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是从
一大段文字或一个长句子中抽取关键词语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3课标2)
•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 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 目。”
• 选项1B
对引用古诗文的解读
•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 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6课标3)
•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 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 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 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同义变式转述
• 原文(2016课标1)
•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 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 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 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 选项2A
前提条件改变
•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 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
2018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课件32张PPT

【有效信息】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 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 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 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 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 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 点。 • 比对结果:歪曲文意,无中生有。原文首句总说“宋 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后面的文字都在说明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呈 现的新特点,但没有说这些信用形式的产生就是宋代 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 3.比——比题文,看异同 • 把文章和试题进行比照(比用词、比句间关系、 比推论、比题干与题肢),确认对还是错。 •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灵犀一点
•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 题的形式。 • 命题者设置干扰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 • 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 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 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 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文本没有的内 容,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或无中生有。 • 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 改变句意。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 然科学现象和社会科学现象的文章。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哲学、政 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 历史学、美学等方面的文章。
一、考纲解读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考 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推选】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PPT实用

“中世纪的欧洲,Biblioteka 教的影响广 推断: 泛而深入”原文“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 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 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中世纪遍布欧洲 的哥特式教堂,都可以看到宗教的巨大影响。”
成立,符合文意
原文“《荷马史诗》,正是在神的故事和关于特洛伊 战争的英雄传说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选项 A.神话故事为西方文学巨著《荷马史诗》提供 了素材基础
《荷马史诗》的素材基础有神的故事和特洛伊 战争的英雄传说,选项“神话故事为西方文学 巨著《荷马史诗》提供了素材基础”,并未否 定英雄传说是基础,符合原文意思。
即时巩固:使用比对法
( ·广东卷第12题D项)只有超越民族和地 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 恒的价值。
原句: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 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 的“终极关怀”。
比对结果:不成立 理由:“只有……才……”逻辑关系表述过 于绝对化。
( ·四川卷第7题D项)人类活动较少的北极上空 大气中的汞浓度最低。
了解命题人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方法
(1)删:删减定语、状语 (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
(3)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 (4)改:改变说法。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 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 (5)漏:有意遗漏某一方面。
(6)凑:拼凑词语(句子)。
了解选项常见的7类陷阱
“以偏概全” “混淆时态” “因果混乱” “混淆是非” “偷换概念” “无中生有” “张冠李戴”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选“项往往C”.:《即西审游美记感》情、既《有封基神于演日义常》生在活人的物也塑有造超及越情日节常设生置活上的宗。教色彩浓厚,这与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
10
• 第二步:比照
• 比照就是在做题过程中,在原文找到与题支对 应的相关内容,看哪个词被换了,删了,意思 变了没有,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相合。
• 比照方法: • 其一是要锁定区域比照,与哪有关就在哪里找。 • 其二是在仔细、严谨,特别是在比较时要逐字
逐句比较,要咬文嚼字地比照。
• 比照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把题做出答案来。
• 运用双合的方法做题是将“勾划——比照——分析” 的方法进行简化的结果,它可以达到快速做题的目 的和功效。运用双合方法解题,即便勾划主干上有 些偏差,做出来的答案也八九不离十的。
2021
13
洞察十大雷区 提升应试技 能
•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 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
“似是而非”的手法,即在语言
• 第3类题一般是选出对某一主干句意思的理解正确或者 错误的一项,这就要求务必把题干咬文嚼字地分出几个 题意要点来,再将题支先在原文中比照再与题干意思进 行比照分析,双合了才是正确选项。
• 第4类题是找出推断正确或者错误的一项。命题者一般 是把原文中一两个句子引下来做成一个题支,将题支的 后半部分做一番改造。既然是推断,那么错误往往在后 半部分,按照双合的原则就可以找出答案。尤其是题支 中有片面绝对性的词语的,往往是错误所在。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
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 章。
2021
3
试题简析
•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知识点:
• 词义(概念)理解、句意理解、文意理解、信 息筛选、据文推断;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
知识要点 词义理解 句意理解 文意理解 信息筛选 据文推断
能级要求 理解B
•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2021
7
• 2.审——审题干。
审清题干要求,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 不正确的项、属于还是不属于、能还是不能,找 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 法。如果要选的是原因或者依据也要搞清。
• 3.找——找原文。
• 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文段内容,即确 定阅读区间。
• 勾划主要是两方面: • 1、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 • 2、题干(提示)中的关键词句。 • 一般主干句在段首或段末,个别在段中。勾划务必做到
仔细。将每段的主干中心句和关键词句勾划出来,有利 于掌握全文脉络,从中获得相关信息,可以迅速理解文章 主旨,明白作者写作目的,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勾划题 干可以使考生解答时明确目标把握方向。命题多半与这 些主干句有关,为一个主干句设计出几个题支的情况也 不少见。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题的最大障碍是浮 躁。只有平心静气,总揽全局,方能洞悉秋毫, 明辨是非,否则你连文章写的是什么都云里雾 里,结果只能雾里看花,越看越花,误入陷阱, 不能自拔。
2021
9
解题步骤
• 第一步:通读并勾划—读原文、读题干、读题支。
披文入理,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才能了解作者写这篇文 章的真正目的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通读是基础,勾划才 是真正意义的阅读。
2021
5
考考你的眼力找出下列两幅图中不同的五处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解题基本思路:
§
读——审202—1 —找——比 6
• 1.读——读原文。 (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
快速阅读文章,同时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带有 修饰限制性的词语用铅笔圈出来。
•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 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 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 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 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 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 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 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等)
理解B 分析综合C 分析综合C 分析综合C
2021
4
命题特点
• 第1类题多为概念定义(词语理解),常见错误是要么 不符合概念定义的基本格式(A是B),要么不属于概念 定义的范畴或者不全面。
• 第2类题多为“符合(或者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在原文中抽出一些句子或增或减或偷梁换柱,把原句 改造一番,只需细心地咬文嚼字地比照即可,无须分析 就可以做出答案。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2021
1
哈佛名言
赢家和失败者的区别是,赢家总拿他们 的成就和他们的目标比,失败者总是拿他 们的成就和其他人比。
赢家永远说:我能,我来做。失败者永 远说:我不能,这不是我的事。
2021
2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 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 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 4.比——比文题。
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仔细加比较,求同求 异(比),确认对还是错。 • (1)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 (2)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 (3)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2021
8
解题方法探究
• 解题方法:勾划——比照——分析。 • 解题前提:心静 • 做题首先要心静。心不静则神不凝。俗话说
2021
12
关于双合:
• 所谓双合,就是符合文意,符合题意。符合文
意指在做题时将每一个题支逐一进行比照,比照该 题支与原文意思是否相同,哪些字句变了,而意思 变了没有,而不只是看文字是否相同。符合题意是 在比照符合文意的前提下看看该题支是否符合本道 试题题干的意思,要将题干的意思中的几个要点和 题支进行分析,完全符合题干要点的才是正确答案。 比照分析时一定要做到“严谨”。是分析文章中心、分析题干题支、分析
设题陷阱。
• 具体地说: 1、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指向,
2、分析命题者的设题陷阱。病人看病,医生须对 症下药,方可达到治疗效果,做题也同样如此, 首先要明确病因。要明确常见的设题陷阱。
3、分析,更重要的是对题干进行分析,这才能够 准确地把握题意,做题时才能够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