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巧设问——让政治课堂活起来
二 、提 问 要 “小 ”
这里的提问要“小 ”,是 指 问 题 的 切 入 点 要 小,课 堂 问 题
要难易适中,要 防 止 深———高 不 可 攀,“听”而 生 畏;空———内
容空泛,无从下手.如在经济生活中“生 产 与 消 费 的 关 系”的
教学之前,我和大家聊起了平常的生 活 琐 碎 事 情. 我 请 学 生 思考:(1)我们平常购买的东西有哪些? (2)某 些 对 于 我 们 来 说非常普通的东西 如 手 机、电 脑 等,古 代 的 封 建 帝 王 能 不 能 享受到? 为什么? 学生通过这种生活 中 貌 似 很 小 的 问 题,使 学生慢慢接触到经 济 学 原 理,避 免 因 问 题 过 难,不 理 解 经 济 学的专业术语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再如在文化生活中如 果请学生总结“文化有什么作用”,我就 把 这 一 问 题 拆 分 成 几 个小问题:文化对 个 人、对 企 业 对 国 家 有 什 么 作 用? 这 样 指 向明确,切入点小,更容易帮助学生理 清 思 路,不 容 易 遗 漏 知 识 点 ,也 有 利 于 培 养 学 生 的 解 题 能 力 . 三 、提 问 要 “进 ”
何区分? 各种选举方式有何优缺点? 政协与人大有何异同?
人大的性 质、职 权 是 什 么? 人 大 与 其 他 国 家 机 关 的 关 系 如
何? 这些问题 是 对 题 中 知 识 点 的 拓 展 深 化,通 过 “提 问———
回答”,纠正学生的易错观念,温故知 新,构 建 知 识 体 系,在 复
习训练中意义尤其重大.
关 键 词 :课 堂 提 问 ;“全 ”;“小 ”;“进 ”;“趣 ”
教育家陶行知说 “发 明 千 千 万,起 点 是 一 问 ”,学 生 的 思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
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巧妙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是有效的问题?什么样的提问又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一、问题的有效性设置有趣、新颖、巧妙的问题,是实施有效提问的最关键的一步。
教师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实际生活来设计问题。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联系学生实际的问题。
如: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探究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纸可以燃烧吗?石头可以燃烧吗?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燃烧需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探求未知知识,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用对比的方法来设计问题。
问题设置浅,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内容;问题设置深,又会使大部分学生难以解决,丧失学习信心。
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中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占1/5的实验后,直接让学生回答:“某同学实验结果小于1/5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讲难度过高,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来解决,多数会胡乱猜测,起不到思考的目的。
所以对这些问题要把握好其难度,教师不妨作一些处理,如:先让学生分析一下做这个实验有哪些注意点,如果这些注意点没把握好会有什么后果,等等。
学生经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
3.问题要有科学性。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它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考纲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无歧义,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化学王国里遨游;科学的提问,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会问”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4页
“会问”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在课堂教学中,会提出疑问的学生为何寥寥无几?是学生脑海里都没有疑惑吗?或者是学生不会思考,不懂表达?不是,一是因为他们胆小,不敢提,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二是没有提问题的氛围,没有提问的机会和空间。
导致学生哪怕有困惑也不敢“问”,久而久之,学生好问的天性就被压抑了,课堂上当然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气氛。
要增强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首先是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
其次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常用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和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课前,我有意的安排了一个互动的环节。
我精心的挑选了班级里瘦的、矮的、胖的、高的等男女学生,加上我共5个,让学生给我们分类,并说说是按什么标准给我们分类的?很快学生按性别的标准给我们分成了两类;接着按年龄标准给我们分成三类时,我故意往大的年龄一组站在一起,学生不同意,一个学生着急的上台,把我单独拉到另一边,惹的全班同学大笑,班级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按高矮、头发长短、穿的衣着等标准分,在学生的欢叫声中,我被他们拉来拉去,班级的气氛高涨,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
当我正准备新课开始时,一个平时胆小的女孩怯怯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还可以按脸蛋大小的标准来分类。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我把脸鼓得更大,同学们立刻把掌声送给她。
有了这样的环境,有了这样的基础,新课开始,课题一出示,学生的问题自然而然产生出来:“三角形分类也要按一定得标准分吗?”、“按什么标准分呢?”“三角形的特点是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分类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小组合作,学生积极动手起来。
很快的发现,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不同,可以按角、边的标准来分,顶点都一样,不能按顶点的标准来分类。
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怎么进行提问
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怎么进行提问小学语文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要重视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其中,提问是一种期望式教学行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问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一、递进提问,合理肢解打一个比方,当学生遇到风采卓然的学者时,会产生一种敬畏心理,感觉难以接近。
而当他看见了一个只知啼哭的婴孩时,会因没有共同话题而感到无趣至极。
同理,轻易抛出一个难度系数颇高的问题时,小学生会因缺乏自信,从而对语文课堂产生抗拒心理;而一个简单的问题又会使学生感到无趣肤浅,难以怀有兴趣付出精力研究。
那么在教学时,老师要优化自己的提问方式,提高问题设计合理性,逐渐剖析,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
在教学之前,老师要深刻剖析文章结构、内容、意义以及表达主旨,同时应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以及生活体验,整体分析。
在课堂提问时由字词释义到文章大意,由诗人生平境遇到古诗意境再到表达主旨,从简到难,由浅入深。
极大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
比方在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集体创作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主题,在饱含感情地通读全文后,向学生提问从文章中毛主席及村民的性格特点,这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村民知恩图报,解放后在井旁立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饮水思源。
有的同学会说毛主席爱民如子,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从而教师可以课外延伸到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带领学生走向那段峥嵘岁月,告诫他们要时刻铭记革命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更须知一针一线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同时教育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不要浪费食物,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
同学们深刻了解历史后就会对课文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文章主旨会清晰而又深刻地映在心中,促进学生逐渐了解课文,与文章互动,感受文章震动人心的魅力。
有效设问,让政治课堂活起来
有效设问,让政治课堂活起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在课堂教学中,发问是一种的重式。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显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止体会。
教师可以用恰当的“设问”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丁“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利深度开展。
当然,教师的“设问”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
我认为有效的设问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白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研究性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一种教学方法。
为此,,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问,充分考虑到每一个问题和问题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从角度、难度、梯度、广度利密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
1.角度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例如:在讲“生产决定消费”时,我是这样设问的:我们都害怕生病,惧怕吃药,但有两种药我们告‘定都喜欢吃,一是长生不老约,一是后悔药。
但这两种约,我们能吃到吗?为什么?又如:在讲“消费对生产具育反作用”时,我的设问为:据报道,纽约一女白领月收入8000美元,但其每月总花销15美元。
这种消费方式怎么样?如果我们都这样消费的话,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么一问,立刻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十分白然地导入了知识点。
2.难度首先,设置的问题要有难度。
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则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
所以,有些问题的设置需要变换角度,适当增加难度,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
例如:在讲-“商品的含义时”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就问题没问:商品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看着课本照本官科同答:是川丁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如果换个角度设问:请大家判断‘卜.面哪些物品属于商品①某名山中的天然山泉水②农大山泉矿泉水③白家养白家吃掉的鸡④市场中出售的鸡。
由丁变换了角度,这个问题的难度显然加入了。
巧妙设问,演绎精彩课堂
巧妙设问,演绎精彩课堂课堂提问影响教学的效果,课堂提问需精雕细琢,精心设计。
好的设问能“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一、精问,激趣创境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
教师要创造性处理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用红粉笔在黑板上写三个分数,并提出问题:可以用等号来连接这三个分数吗?学生感到很好奇,这三个分数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怎么能用等号连接呢?于是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被打开了,他们开始交流,有的还动手算算、画画、折折。
这样的疑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了学习的方向,也启迪了思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探究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二、悬问,推波助澜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后,先不作答复,而是留给学生一个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理解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那么梯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当学生的猜想达到火候时,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加以证明: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正像波利亚所说的“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部分结果。
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三、浅问,化难为易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
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即,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部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
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巧妙设问,提高思品课堂实效
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巧妙设问,提高思品课堂实效85中陈翠敏心理学研究证明,“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为问题能引起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创造性,课堂因提问而精彩。
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构建有效课堂呢?我来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把握恰当的深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面临问题情境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必然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
解决问题中的失败和错误,会引起苦恼、气馁等不良情绪,可能阻碍进一步的智力活动;而当人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这种积极的情感能够激励人给自己提出新的更加复杂的任务,并满怀信心地去着手解决新问题。
鉴于此,思品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问题的深度,既不能简单肤浅,也不能深奥怪僻。
如果过深,逻辑关系不明,没法整体理解,容易使学生无从下手或望而生畏,结果要么答非所问,偏离教学内容,收不到效果,要么造成寂然冷场僵局,挫伤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不到教学目的;如果过于简单,只需回答“是”与“不是”或从书上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则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无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徒然浪费教学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应答的兴趣而降低学习兴趣。
因此,思品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注意难易适度、繁简适当。
问题的提出应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问,答域在学生最近知识发展区里面。
注意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即所谓的“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太难太繁,超越了最近的知识发展区,学生无从思考、推导;太易太简,也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总之,问题深度把握要恰当,才能推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巧妙设问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16年第46期(总第310期)N政治课教学中,要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老师讲,学生听,只见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见到学生的参与,或者学生的参与不积极,无从参与的这种状态,需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自觉学习,主动研究。
需要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组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设问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对课堂疑问予以充分的肯定,设计合理而巧妙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素质的保证。
我国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孔子认为教学应该“循循然善诱人”,孟子说:“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教师教导学生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引导学生。
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够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一、巧妙设问的重要性1.强化问题设置是落实新课标改革、应对中学政治课教学显示的必然要求。
新课标改革对中学政治教学的高要求与当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缺乏兴趣两者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新课标下的中学政治老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问题设置,正确合理地设疑。
用一个个巧妙地问题来开展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过程,不断地发现、培育并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够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从而祈祷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化问题设置是顺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相对优势,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并且表现出所谓的独创性。
学生不仅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和争论,而且他们富于想象,以至于他们常提出一些新设想、新见解,或者乐于去尝试一些新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不断被点拨、引导,在讲授时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使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本文中的设问即设计问题,设计问题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语文教师基本教学能力之一,那么究竟该如何设问何时何处设问呢?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设问也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问,促进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路,点燃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杨薇过的单词和句型。
课堂用语是结合教学情境说出来的话,学生听了容易懂,在反复接触当中也容易理解与记忆。
2.用英语讲解课文时,可以先用简单的英语讲述一下课文,以便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整体印象,这里必须注意讲述课文时速度应稍慢些,可以讲述两遍,讲述时可以适当得加些手势,伴以表情,必要时可以把重要的词写在黑板上进行提示。
分析课文时,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来讲解。
在遇到生词时若能用英语进行讲解就能促使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更加牢固。
如:blind means not able to see。
3.进行问答练习,教师在上每堂课时,应该提供一些问题,要求学生来回答。
如学完课文后可以用英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合上书后来回答,这样做不仅练习了听力,同时也复习了课文、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成效。
三、使用录音教学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如果经常收听语音语调比较地道的录音,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他们打下语音基础,在放音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听,进而模仿,这对提高听力也有一定的益处。
在听过两三遍之后,可以要求学生不看书静听,培养领悟能力。
四、练习复述复述也是提高听力的一种好的方法。
练习的方法可以由易到难。
一开始可以要求学生听教师说一两句话,然后复述。
练习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说一段话,让学生反复听几遍,然后复述。
当然可使用录音机,放完后找学生复述。
教师选择的听力材料不要太难,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最好选择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生活性,具有一定的趣味。
也可以根据课本所学的内容写成一段话,同时还能达到复习作用。
巧妙设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课堂经纬巧妙设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农安县第三初级中学徐艳平一、巧妙设问的作用老师巧妙设计问题,可以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在学生回答问题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问题情境下,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主动搜索已经学过的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加工重组;面对问题,学生会主动观察,自觉思考如何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
问题的巧妙设计,还有助于学生把数学课堂的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达到了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巧妙设问的原则(一)问题难度适宜。
初中数学课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太简单了,起不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目的。
只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问题设计也不能太难,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学生会因为毫无思路而失去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问题关注生活。
初中数学课问题的设计,要善于关注生活。
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熟悉,能够缩小学生有效思维和问题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乐学善思的动机。
三、巧妙设问的方法(一)巧妙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例如学习《圆心角》一课,为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可以从学生数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如果其它的条件没有变化,一个角的顶点从圆心开始移动,当移动到圆的半径的某一个点上,或者移动到圆上,那么这时的角还叫圆心角吗?圆心角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设计问题时,也要考虑到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每个层次学生的感情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思考学习知识.很容易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也容易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数学课堂问题的针对性也表现在问题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生活,老师导入知识和应用知识时,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既可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又可以紧紧围绕学生数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巧设问启迪心智深剖析增长真知
巧设问启迪心智深剖析增长真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问题往往是我们学习和发现新信息的入口。
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概念的理解,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而作为教育者或者学习者,巧妙地设计问题,能够在启迪心智、促进认知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本文将从巧设问入手,探讨其在启迪心智、深剖析增长真知方面的贡献。
1. 巧设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答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如何利用好问答的作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们往往会去问一些固定的问题,如“什么是A”、“怎样做B”等等,这些问题比较唬人,让学生的思维比较死板,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因此,我们需要巧妙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本质。
比如,我们可以询问学生,“什么是A的本质属性?”、“B的实现原理是什么?”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步理解问题,并加强对知识点的深入分析。
2. 巧设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但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迫学习。
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讨问题,比如询问学生“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和困惑?”“你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等等,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启发和参考,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问题的思考和热情。
3. 巧设问开发学生判断思维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对于学习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问题本质和发挥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开发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比如审视学生的观点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奖励好的作品和分析错误的答案,帮助学生辨识谬误和正确判断,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
4. 巧设问增进学生思辩能力思辩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在熟悉的领域中进行问题分析、评估、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思辩能力,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养成思考和评价的习惯。
巧妙设问,高效导学
谈学论教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课堂的唯一主宰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想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学情巧妙地设置问题,用问题来引导他们逐步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巧妙地设问,才能达到高效导学的目的呢?一、在导入环节巧妙设问在导入新知的环节,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对生活实际的了解情况、生活的环境、爱好、兴趣等,巧妙设置一些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密切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笔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抛出问题:将两支铅笔同时抛到空中,这两支铅笔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在提问的同时笔者将情境演示出来,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思考、探究中,逐步对新知识有一个新的认知:两支铅笔就像两条直线,如果将它们延长,可能会有相交、平行、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位置关系.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就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对新知识的认知水平.在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数学故事、名人事迹、世界古迹等来设置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学习数学并不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笔者首先介绍了泰姬陵: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是十七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而建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陵寝以宝石镶饰,图案之精细令人叫绝.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层(如图1).介绍完后提问:你知道这个图案中一共镶了多少宝石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从上到下每一层宝石的个数为1,2,3,4,…,100,它们成等差数列,所以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出宝石的总数有S100=100×1012=5050个.二、在讲解知识中巧妙设问在讲解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难度逐渐增加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探究.这样就可以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小问题,让他们可以“拾阶而上”,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在教学《二项式定理》这一节内容时,笔者首先提出问题1:(a+b)1、(a+b)2、(a+b)3三式的展开式是什么?这个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很快得出答案.笔者继续提出问题2:(a+b)4、(a+b)5、(a+b)6的展开式是什么?学生发现展开式的项数越来越多,很难快速得出答案,逐渐失去耐心.于是,笔者给出问题3:这些展开式的系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将这些系数一一罗列出来,得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形,发现它们的系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第1行的数是C01,C11;第2行的数是C02,C12,C22;第3行的数是C03,C13,C23,C33;……第n行的数是C0n,C1n,C2n,⋯,C nn.继续提出问题4:(a+b)2018的展开式是什么?学生在发现规律后就能快速得出答案.这样,借助问题串,为学生适时地搭建各个“阶梯”,引导他们快速理解和掌握二项式定理.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梯度,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搜集合适的素材,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问题,进行深度学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锻炼数学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演绎出更多美妙的乐章.(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草塔中学)图2图15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让哲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哲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摘要】作为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它的概念和原理较抽象,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哲学产生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本人认为如果教师能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对教学内容多一些设计,我们就能够让哲学课堂富有情趣,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哲学课堂学生兴趣生机与活力【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2-0093-01哲学是使人聪明、增长智慧的学问,但哲学较之于其他学科,它更抽象、更深刻、更概括,所以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课堂是苦燥的、无味的、机械的。
但本人认为只要教师善于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对教学内容多一些设计,我们就能够让哲学课堂富有情趣,充满生机和活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得以激发,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然而,作为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的哲学,它的概念和原理较抽象,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对抽象难懂的哲学产生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一上好介绍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开头犹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记得上介绍课时,我没有一上来就讲什么是哲学,而是给大家讲了一个哲学小故事:“诸葛亮的小聪明”,说的是诸葛亮小时候的事情。
诸葛亮少年时曾投身于名士水镜先生门下,一次水镜先生让诸葛亮清炖一条鲤鱼,鱼炖好了,接着又让挑水。
诸葛亮很快就挑着满满一担水回到厨房。
一进门,却见水镜先生正对着一班弟子发脾气。
原来,刚炖好的鱼,不知被谁吃了一半,弟子们都不承认自己偷吃了鱼。
诸葛亮见状,眼睛一眨,假装惊慌地扔下水桶,跑到水镜先生面前,大声说:“坏了,坏了,要出人命了!那鲤鱼是用荆芥炖的,荆芥炖鲤鱼就是八步断肠散,我是用它药野猫子的呀!”他这么一说,有一弟子顿时变了脸色,“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大声喊道:“先生救命!先生救命!是我偷吃了鲤鱼!”水镜先生见此情景以为真的要出人命了,急得手上直冒汗。
有效设问让课堂魅力无穷
有效设问让课堂魅力无穷摘要: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腕,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
若是说“有效教学”应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有效的课堂设问则是思想道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命脉”,它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中国论文网/9/关键词:有效设问;思想品德;课堂“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
”――巴尔扎克(法国)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课堂教学中,设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
如果说“有效教学”应立足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有效的课堂设问则是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命脉”,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有效设问的含义美国教育专家沃尔什博士和萨特斯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优质问题具有四大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思考问题;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因此,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有效设问应该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诱导学生深入研究和理解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设计有效设问的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方式,创造性地设计出有效的教学问题。
(一)展示案例设问,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例1:教学片段:八年级(下)《生命和健康的权利》《中国青年报》报道:福建省南平市警方今晚证实,昨天上午在该市实验小学门口持刀行凶导致8名学童死亡、5名学生受伤的犯罪嫌疑人郑民生,今天被当地检察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课堂技巧之巧妙设问
教师实习心得体会:课堂技巧之巧妙设问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我认为要做好相机诱导,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置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来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知识,构建知识脉络,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初中生物来说,尤其是针对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变得尤为重要如果一味的讲授专业知识,课堂乏味,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
所以为了让学生们对生物学产生兴趣课上的时候我会根据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
但是初中是为了给生物学打下基础,所以还要拿出精力来巩固强化知识点。
所以就要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
生物应用学案导学学案把本课时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非常清晰、条理地展现给学生。
重要的概念、原理和基础知识中的关键字词可留空,让学生当堂分析、填写,以增强印象。
我还强调了课堂笔记的重要性,我要求学生准备生物笔记本,把本节课的重点问题都记到本子上,而且课下还要自己总结整理笔记,这样在上课之前呢,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先看看上节课的笔记,然后提出问题,来复习强化,这样不紧强化回顾了上节课的知识,还让同学们明白了记笔记的重要性。
每一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去不断地挖掘,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高效课堂。
为了充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或对遇到一些生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找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然后提出讨论评价。
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
打造新时代的高校课堂,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生物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妙设问,让哲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起于思,思源于源”。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创造疑问情境,就是要让学生“述中悟理,疑中明理”。
而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注重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是新形式下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教学理念。
以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讲课缺乏吸引力,缺乏启发性,不够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重答案的结果、轻过程问题的发现。
学生普遍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热爱上政治课,就要求政治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哲学道理深刻、抽象、难懂,如果课上得枯燥无味,学生更难有兴趣。
这就更需要教师精心、巧妙设计问题,拨开云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造材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挑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设问有“七要”。
一、要围绕课题设问
如果教学一开始就提一个鲜明的跟课题有关的问题或设一个悬念,讲一个富于哲理的寓言,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便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讲第九课第二框中的观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极其方法论意义”时,一开始,我就讲一个《小驴过河》的寓言故事:“一头驴有一天驮着一袋盐过河,不小心摔了一跤跌
倒在水里,背上的盐遇水后很快融化了。
当这头驴站起来时轻快了不少,沾沾自喜。
过了几天,它驮着一袋棉花过河,想到上次的经验,它这次故意摔了一跤。
谁知棉花吸了水越来越重,这头驴再也站不起来,淹死了。
”我问学生:“两次的结果为什么会不一样?这头驴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学生很感兴趣,纷纷发言。
我就势引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的话题、观点。
这样,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效果非常好。
二、要抓住似乎有矛盾的问题设问
如在讲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这个观点时,我出示了写给自己同时也是大部分人的一段话“有时我很纯洁,有时我又不纯洁;有时我很大度,有时我又很小气;有时我很高尚,有时我又很渺小;有时我很勤奋,有时我又很懒惰。
”问学生是否有过这种情况,我又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分析,如怎样看待中学生上网?一方面,上网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又会使不少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这样,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要用全面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克服思维的绝对化倾向。
三、要在关键的问题上设问
如在讲“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观点时,把一幅《种鸡蛋图》的漫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什么种
鸡蛋得不到鸡蛋?”有的学生说:“不能违背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有的学生说:“这幅画还能体现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教材的至关紧要之处,理解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可以利用规律,但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运用。
四、要注意在“无疑”处设问
如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这个观点时,问学生:“是不是任意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不少学生答是。
我首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现在跟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有联系吗?”学生摇头。
我接着又问:“假如你到非洲草原旅游,你被这只狮子发现了,它追你要吃你,你们之间有联系没?”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懂得了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
在轻松愉快中就把一个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问题给解决了。
这种设问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善于辨析、周密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要经常以反面设问
例如,讲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提出:“世界上真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吗?我们的教室难道也是在运动吗?可我感觉不到啊?”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从而明白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讲完矛盾的普遍性观点,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时,就提出:“能不能举出不存在矛盾的事物?”每当这时学生就会兴趣提高,议论纷纷,苦苦思索,举一个例驳倒
了,举一个例又不行,最后懂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普遍指导意义,这种设问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要联系实际设问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这种联系要体现时代性,不仅要联系过去,更重要的是联系现在,联系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新形势。
如可以联系今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热点问题,也可以联系2008年10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热点问题蕴涵哪些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社会有什么指导意义?这种设问,能触动学生思想,他们积极争辩,在教师指导下,得出了正确结论,提高了认识,深刻地了解了基本原理的内涵。
这种设问,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七、要善于承上启下设问
一节课,一个问题,一个原理讲完了,根据知识的系统性,承上启下地提出一个问题,它既是旧知识的暂时终结,又是新知识探索的开始,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未知欲望,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时,都是先学习掌握原理内容,再理解其方法论。
如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观点时,就要对应“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了。
要告诉学生注意,原理与
其方法论是要一一对应的,不能这样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同样的道理,“发展具有普遍性”这个原理,对应的方法论是“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总之,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有“疑”才能引起学生寻根问底的“思”。
任何思维问题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
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积极地予以指导,要调动学生思考、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在学生眼里神秘、抽象、思辨和空谈的哲学就会变得通俗易懂,从而使他兴趣盎然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