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饮酒习俗和祝酒歌
【礼仪技巧】用餐礼仪-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
欣雅图表打造高品质用餐礼仪:蒙古族敬酒、敬茶、吃肉有讲究蒙古族人民对客人敬酒、敬茶是很有讲究的。
遇到尊贵客人时,敬酒要实行“德吉拉”扎节:主人拿来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额头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
客人这时一边饮酒,一边说些吉祥话或唱歌。
牧民招待客人喝茶叫“浅乌”,当主人给客人敬茶时说声“浅乌”,客人如客气说不喝,主人则以为客人不喝或不好喝,就不再给了。
因此客人要尊照蒙古法族习惯,主人敬茶时要少喝点,停会儿再喝,不必客气。
此外,敬客人酸奶子时,主人要放在客座中间,先由长者端起来喝,碗内喝完,主人再斟满,依次轮番饮用。
但第二次轮饮时要表演一个文艺节目,之后主客才共同进餐。
蒙古族人民吃肉不剔骨,招待客人时,羊肉要敬献一条琵琶骨,配上四条长肋骨;牛肉要敬献一只脊椎骨,配上半节肋骨和一段。
蒙古族敬酒礼仪和酒文化介绍
蒙古族敬酒礼仪和酒文化介绍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有着自己独特酒文化的热情好客的民族,尤其对于敬酒的礼仪是很有讲究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蒙古族敬酒礼仪介绍吧,希望对你有帮助!蒙古族的敬酒礼节敬酒是蒙古人将提升耐日宴会、招待仪式的气氛、巩固人际交往时常用的恭敬礼节。
敬酒的礼节从敬策格(酸马奶)开始的。
蒙古族《八大名贵食品》中的《白玉浆》指的就是策格。
所以,把它作为王公贵族的招待品,遥远的长征、山水、苏力特的祭祀,封官晋衔、葛根活佛转世,授予佛教职称的重大仪式以及宴会耐日,平时招待客人时都摆到主要位置上品用和谈论。
蒙古人对举办耐日那达慕有着几百年的丰富经验和传统礼节。
每当组织耐日时,首先推选出一位熟知耐日礼节的人当阿哈拉嘎其(汉意为当头儿的,主持人)。
参加耐日的人们没有耐日阿哈拉嘎其的许可,不可随意相互说话,出入,调整坐位。
而且,什么时候唱什么歌,说什么祝词;什么时候执行什么礼仪都有固定的程序礼节。
把好这个环节是使耐日有次序,气氛更为热烈,快乐的有力保障。
各地的敬酒礼节,虽然在敬多少杯酒和酒歌、祝词的音语上稍有些不同,可目的、礼仪、时间期限都基本相同的。
总的看,赴宴的客人都入席,家主人的茶宴结束之后,才表明组织本次耐日的理由和目的并按亲近关系,岁数大小推选出耐日的阿拉哈嘎其(主持人)。
推选耐日主持人的基本条件便是多次主持过耐日那达慕的,在群众中具有很高名望的,无行政职务的人。
经过这种程序推举产生的主持人,对耐日的成败负有重大责任。
主持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本次耐目的纪律和制度。
之后,主持人选派一位劝酒员,两名敬酒员进行首轮敬酒,从耐日主持人开始按次序每人敬三次(碗)策格。
之后,乐队奏乐,歌手起头大家齐唱耐日之歌。
伴唱三段曲子之后,再开始敬酒(酸马奶)。
之后,选唱二到三首歌曲,用伴唱三段的形式边喝边唱歌。
耐日这样延续一段时间之后,主持人宣布耐日间休。
间休期间客人可以到外头处理吸烟、方便、照管马匹等事宜。
蒙古族喝酒有什么礼仪习惯
蒙古族喝酒有什么礼仪习惯蒙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在蒙古族的文化中,酒喝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有一套独特的礼仪习惯。
以下是关于蒙古族喝酒礼仪的一些介绍。
1.酒的选择:蒙古族喜爱白酒,尤其是马奶酒,因为马奶酒在蒙古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除了马奶酒外,蒙古族也饮用其他种类的清酒和葡萄酒。
同时,他们也普遍喜欢酿造自己的酒,如白酒、果酒等。
2.酒的斟酌:在蒙古族的文化中,斟酒是一种尊敬和表达友好的方式。
一般来说,斟酒需要右手拿杯,左手托住肚子,并向对方弯腰斟酒。
值得注意的是,斟酒时要先斟给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然后再斟给晚辈或地位较低的人。
3.接酒:在蒙古族的传统中,接酒是一种重要的礼节。
如果对方给你斟了酒,你需要用右手接过酒杯,然后将左手轻轻放在右手腕上,向对方表示感谢。
在接酒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用左手接酒,因为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左手被认为是不洁净的。
4.敬酒:在蒙古族的文化中,敬酒是一种表达敬意和感谢的方式。
当长辈或地位较高的人给你敬酒时,你需要用右手拿杯,并向对方鞠躬,然后用左手轻轻抚摩杯子,表示接受对方的敬意。
在敬酒的过程中,一般要喝光酒杯中的酒,以示诚意。
5.敬边酒:在蒙古族的文化中,敬边酒是一种表示友好和联谊的方式。
当你用自己的杯子敬对方时,你需要把杯子的边缘靠近对方的杯子,然后用右手拿着自己的杯子,左手托住肚子,向对方敬酒。
接着,双方需要互相碰杯,然后一起喝酒。
这是一种友好和共享的方式。
6.酒的顺序:在蒙古族的文化中,喝酒有一定的顺序。
一般来说,首先喝边酒,然后依次喝清酒、马奶酒和葡萄酒。
在喝马奶酒时,蒙古族还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即以酒杯的底部接触唇部,而不是边缘。
这是一种尊重饮食文化和传统的方式。
7.饮酒礼节:在蒙古族的文化中,饮酒有一定的礼节。
喝酒时,要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一般由主人安排。
同时,要用双手紧握酒杯,以示真诚和诚意。
在喝酒过程中,不要把杯子放在空中,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吉祥的。
祝酒歌
祝酒歌(鄂尔多斯蒙古族)[转载]《祝酒歌》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来自草原(2011-07-16 13:48:27)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祝酒歌》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来自草原作者:ivyrain 演唱:龙梅/齐峰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真这酒绵厚这酒绵厚让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载歌载舞庆佳节今天喝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真这酒绵厚这酒绵厚让我们心心相映友谊长久在这崭新的生活中友谊长久让我们肝胆相照共度春秋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友谊长久附:蒙古族祝酒歌“金杯”“祝酒歌”为一种或者一类歌曲的总称。
常用在喜庆的场合及欢迎的宴会上,是一种用以祝酒、劝酒、表达美好祝愿及敬意的歌曲。
世界各地域、各民族都有其自己的祝酒歌。
“金杯”,这支祝酒歌,是在蒙古族众多的祝酒歌中,流传地域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支。
在蒙古族中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
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
酒杯,传统上应该是镶银的黄羊木碗,配以哈达。
敬酒过程中的唱、敬、接、饮,都有一定的规矩动作。
要求敬酒者:衣帽整齐,斟满美酒,先捧杯唱歌,后俯首敬奉。
要求接受者:年龄不同、动作不同。
但不管接没接杯子,都得等歌曲唱完后,才能饮酒。
由于东蒙、西蒙及各地习惯的不同,程序和动作上会有一些差别。
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需要说明的是曲谱与歌词,也因地域与流传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
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人,唱得不一样的原因。
但从歌词大意与总旋律上还是一致的。
我这里译出的曲谱与歌词,是根据内蒙古出版的音乐光盘所整理。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
酒在我国的历史⽂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蒙古族是⼀个很好客的民族,酒在蒙古族是被看作是敬⽼和待客的最好物品。
蒙古族具有豪侠风度都是⼤碗喝酒。
蒙古族对长辈和客⼈极为尊重和热情,所以当长辈和客⼈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有时还要唱上⼀段精彩的祝酒歌。
如送客⼈上马时,要敬上⼀杯“马镫酒”,祝愿客⼈喝了酒后腿上有劲,⼀路顺风。
在蒙古族因就有这样⼀个礼数就是未饮先酻(祭祀)。
“凡饮酒,先酻之,以祭天地。
”蒙古族在敬酒的时候⼀定要唱祝酒歌,以⽰主⼈的敬意与祝福。
⼀般情况下,主⼈唱⼀⽀歌,客⼈就要喝⼀杯酒,客⼈不喝下去,主⼈就要⼀直唱下去,直到客⼈喝下为⽌,⽓氛⼗分活跃感⼈。
蒙古族认为,只有让客⼈酒喝得⾜⾜的,⾃⼰的⼼意才算尽到了,所以蒙古族还有主⼈全家轮流向客⼈敬酒的习惯。
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习惯有⼀些不同,所以唱祝酒歌时程序和动作上会有⼀些差别,就是歌词,也因地域与流传的不同⽽有⼀定出⼊,另外还有⼀些蒙古族同胞现编歌词,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唱得不⼀样的原因。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
蒙古族豪爽,那么蒙古族的饮酒习俗你知道哪些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蒙古族的习俗。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中来客,会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
下面具体的就是蒙古族的饮酒习俗。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之敬酒:
蒙古族待客的一种礼仪。
当客人入座进餐,主人首先要向客人敬酒,以示尊敬。
杜尔伯特人以三为吉数,所以一般向客人敬三杯酒,然后方可自便。
向客人敬酒时往往伴随敬酒歌,表达衷心的祝愿。
在杜尔伯特流行的祝酒歌称《四海之歌》。
象西江的水清澈透明,用巴吉玛酿造的美酒请干一杯。
象东江的水清澈透明,用吉木斯酿造的美酒请干一杯。
象南江的水清澈透明,用乌珠莫酿造的美酒请干一杯。
象北江的水清澈透明,胡比勒干酿造的美酒请干一杯。
近年《鄂尔多斯祝酒歌》也传入杜尔伯特地区,成为当代*流行的祝酒歌。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之酹酒礼:
也称洒酒礼。
是用来祭祀、庆典、敬祖的一种礼仪。
在杜尔伯特蒙古人中,每逢祭祀敖包,祭祀神山、祭泉、祭祖、祭火或那达慕会,,各种节庆活动都实行洒酒礼。
这已成为传统习惯。
祝酒歌蒙古族民歌
祝酒歌蒙古族民歌
以下是两首祝酒歌蒙古族民歌:
1.《金杯》
欢迎贵客入帐篷,
金杯敬酒表深情。
骑手相聚情意浓,
共庆盛会喜气盈。
敬酒祝福歌飘荡,
草原欢歌荡漾中。
举杯共饮马奶酒,
友谊长存不言终。
2.《祝酒歌》
举杯畅饮马奶酒,
庆贺佳节喜气扬。
宾主欢聚共祝酒,
深情厚谊永流长。
赛马、射箭显英勇,
献上美酒表敬意。
草原欢歌传千里,
祝酒歌中友情深。
以上是两首祝酒歌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民歌中的祝酒歌是表达热情和敬意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宴席上,通过唱祝酒歌向贵客表达敬意和祝福,同时也是展示歌唱才华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这些歌曲通常由蒙古族歌手演唱,歌词简单明了,旋律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祝酒歌蒙古歌曲
祝酒歌蒙古歌曲有:1.《祝酒歌》:这首歌曲是蒙古族传统的祝酒歌,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敬意。
歌词中唱到“远方来的贵客啊,请接受我们的敬酒”,突出了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款待。
2.《酒歌》:这首歌曲以酒为主题,表达了对酒的赞美和敬意。
歌词中唱到“酒啊,甘甜的酒啊,让我们一起唱起来”,突出了对酒的热爱和敬意。
3.《蒙古酒歌》:这首歌曲描绘了蒙古族人民在饮酒时的欢聚场景和豪放性格。
歌词中唱到“蒙古酒啊,喝起来吧”,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
4.《哈达歌》:这首歌曲表达了对哈达的赞美和敬意。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礼物,代表着纯洁和友谊。
歌词中唱到“洁白的哈达啊,你是友谊的象征”,突出了对哈达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5.《马奶酒之歌》:这首歌曲表达了对马奶酒的赞美和敬意。
马奶酒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饮品,代表着醇厚和香甜。
歌词中唱到“马奶酒啊,香甜的美酒啊”,突出了对马奶酒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6.《贵客临门》:这首歌曲描述了蒙古族人民在迎接贵客时的喜悦和激动之情。
歌词中唱到“贵客临门啊,我们心花怒放”,突出了对贵客的欢迎和感激之情。
7.《醇香的美酒》: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美酒的赞美和敬意。
歌词中唱到“醇香的美酒啊,请你喝下”,突出了对美酒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8.《草原上的祝酒歌》:这首歌曲描述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欢聚时的场景和祝福。
歌词中唱到“草原上的祝酒歌啊,唱起来吧”,突出了对客人的祝福和欢聚之情。
9.《友谊之歌》:这首歌曲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和敬意。
歌词中唱到“友谊之歌啊,唱起来吧”,突出了对友谊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10.《欢聚一堂》:这首歌曲描述了蒙古族人民在欢聚时的场景和祝福。
歌词中唱到“欢聚一堂啊,唱起来吧”,突出了对客人的祝福和欢聚之情。
蒙古族饮酒习俗
蒙古族饮酒习俗蒙古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
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
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其中颇有讲究。
蒙古族好饮酒,男女喜饮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
饮酒有未饮先酻(祭祀)的礼数。
“凡饮酒,先酻之,以祭天地。
”蒙古族饮酒习俗——款待客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内蒙古写下的一首诗中写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真诚、豪爽的酒文化。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蒙古人在设宴欢迎客人时,总是要斟满酒杯,捧出洁白的哈达,唱起悠扬的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让人们领略到草原上的人们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胸怀。
蒙古族饮酒习俗——表达情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有酒。
酒是表达礼仪的佳品,祭敖包、祭奠、婚丧、得子、寿诞时必有酒。
酒是相聚喜庆的首饮,故人重逢、宾客造访、家人团聚以酒表达情谊。
蒙古族给孩子起名、举行剪发仪式时,都要以酒和手把肉款待亲朋好友。
孩子的父母也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表达谢意。
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蒙古族饮酒习俗-奶酒的。
蒙古族在正式婚礼之前,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
这时,小伙子拜见姑娘的父母后,敬献洁白的哈达,敬酒唱《求婚歌》,表示求婚的意愿。
求婚过程中,酒是表达意愿的媒介。
举行婚礼期间,两位新人向客人敬酒,表达谢意和敬意。
饮酒和敬酒也体现着蒙古族传统的尊老敬长美德。
每逢酒席,年轻人都要给长辈敬酒,并须用双手敬献,把酒作为礼物赠送时,只送给长辈。
过去讲究年轻人不在长辈面前饮酒。
在祭祖先或葬礼的过程中,用酒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蒙古族人在结交知己朋友时,双方要共饮“结盟杯”酒,用装饰有彩绸的精美牛角嵌银杯,交臂把盏,一饮而尽,永结友好。
蒙古族饮酒习俗——主人礼仪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礼仪程序进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诵。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祝酒歌》祝酒歌蒙古族传统素材
九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祝酒歌》祝酒歌蒙古族传
统素材
在蒙古族中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
只需有主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分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愿。
酒杯,传统上应该是镶银的黄羊木碗,配以哈达。
敬酒进程中的唱、敬、接、饮,都有一定的规矩举措。
要求敬酒者:衣帽划一,斟满美酒,先捧杯唱歌,后俯首敬奉。
要求接受者:年龄不同、举措不同。
但不论接没接杯子,都得等歌曲唱完后,才干饮酒。
由于东蒙、西蒙及各地习气的不同,顺序和举措上会有一些差异。
需求说明的是曲谱与歌词,也因地域与传达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
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人,唱得不一样的缘由。
各民族、各地域简直都有祝酒歌,全国的祝酒歌可以说不可胜数。
但印象最深的,也是独一被劝之下喝下满满两大杯酒的还是蒙古族的祝酒歌«金杯银杯»。
内蒙古的各个草原,每到一处凡有席必有酒,喝酒必有祝酒歌,而祝酒歌又基本上都运用蒙古族的祝酒歌«金杯银杯»,有的有伴奏演唱,有的清唱,有的合唱,边唱边端上满满一杯,再把你的名字编到歌词里,重复地唱,重复地唱,直到唱得你热情飞扬,头脑发胀,豪气顿生,胆气陡长,酒量大增,一饮而尽为止,既充沛表达了蒙古民族地域人们的热情好客、小气豪爽,又生动气氛,融洽感情,还协助不喝酒的人大幅度提升胆量和酒量。
蒙古族酒文化
蒙古族酒文化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内蒙古写下的一首诗中写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场景,体现了蒙古族真诚、豪爽的酒文化。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蒙古人在设宴欢迎客人时,总是要斟满酒杯,捧出洁白的哈达,唱起悠扬的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让人们领略到草原上的人们以酒寄情、以歌结友的胸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常有酒。
酒是表达礼仪的佳品,祭敖包、祭奠、婚丧、得子、寿诞时必有酒。
酒是相聚喜庆的首饮,故人重逢、宾客造访、家人团聚以酒表达情谊。
蒙古族给孩子起名、举行剪发仪式时,都要以酒和手把肉款待亲朋好友。
孩子的父母也向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酒表达谢意。
从求婚到举行婚礼的整个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在正式婚礼之前,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求婚。
这时,小伙子拜见姑娘的父母后,敬献洁白的哈达,敬酒唱《求婚歌》,表示求婚的意愿。
求婚过程中,酒是表达意愿的媒介。
举行婚礼期间,两位新人向客人敬酒,表达谢意和敬意。
饮酒和敬酒也体现着蒙古族传统的尊老敬长美德。
每逢酒席,年轻人都要给长辈敬酒,并须用双手敬献,把酒作为礼物赠送时,只送给长辈。
过去讲究年轻人不在长辈面前饮酒。
在祭祖先或葬礼的过程中,用酒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之情。
蒙古族的酒文化中,酒和歌总是相伴的。
美酒和歌声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礼节。
婉转的歌声融入酒香,让人心旷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声,让人开怀畅饮。
在歌声中举杯,在饮酒中欢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
蒙古族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数不胜数。
《金杯银杯》激越优美、热情洋溢、节奏欢快。
《银杯》体现了蒙古族高雅的礼节和深情厚谊。
《宴会歌》表达了举杯同庆的心愿,让人们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
《请喝一杯马奶酒》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诚,又赞美了家乡的吉祥圣洁。
这些歌,给人愉悦、舒畅的感觉。
一首首优美的祝酒歌,让人们沉浸在歌声中,即使不饮酒也会被歌声陶醉。
草原敬酒礼仪和方式有哪些
草原敬酒礼仪和⽅式有哪些 敬酒是草原上牧⼈表达感情的最好⽅式。
我们⼀起来了解⼀下吧,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草原敬酒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家哦! 草原敬酒礼仪 敬酒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在敬酒的⽤具上有⽤酒盅、银碗、⽜⾓杯的区别,敬酒⽤具的数量上有单杯、双杯、三杯,最多有四杯的,如在伊⾦霍洛旗的蒙古族只敬两杯,因为第三杯是敬给成吉思汗的,不予⼈间享⽤。
⽽在其他地区则为三杯,其意为两杯是敬给客⼈的,还有⼀杯是敬给祖先的,请他代替饮酒转达。
在鄂托克草原北部还有敬四杯的习俗,所表达的意义为敬予对⽅两杯,其余两杯是留于⼆⼈情感交流的,双⽅每⼈饮⼀杯。
敬酒的⽅式有叩拜敬酒、诵颂祝赞词敬酒、歌舞表演敬酒。
叩拜敬酒,是⾏⼤礼的⼀种尊重⽅式,⼤多数是在庄严隆重的场合出现,或是为⾄亲挚友,也叩拜敬酒,通常是⼿托着酒盅的⽊盘,双⼿⾼举递给客⼈,然后⾏叩拜⼤礼,待客⼈饮酒后再⾏曲膝礼,双⼿接回酒盘。
诵颂祝赞词敬酒,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流⾏的较为特殊的敬酒⽅式,⼀般在较为隆重的场合举⾏宴会招待众多客⼈,主⼈请⼀位能⾔善辩者在酒场上向⼤家敬酒,这位祝颂⼈往往要双⼿托起⼀条哈达,右⼿⽤哈达坐垫,⾼举银碗,盛上满满⼀碗美酒,对着苍天⼤地,⾯向尊贵的客⼈,⽤洪亮的声⾳,诵颂起优美的祝赞词。
⽐如在热烈婚宴上,主⼈向客⼈献上全⽺宴,并当着众多客⼈卸⾁块。
这个间隙,祝颂⼈就要眉飞⾊舞地围着⼑⼿左右,诵上⼀段传统古⽼的《全⽺赞》,⽤此⼤宴席,酬谢各⽅亲友。
歌舞表演敬酒,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擅长的敬酒⽅式,在这⽚草原上,只要有酒,肯定就有歌舞,每当酒⾄宴席,就必要有⼀曲热情的《敬酒歌》来欢迎您的⼊席。
当地还有进⾏民族舞蹈盅碗舞,是以碗和酒盅为道具,拿在⼿中,撞击出有节奏的声响,翩翩起舞;每⾄醉意初潮,盘膝⽽坐的⽼⼈便双⼿持⼀把筷⼦,上下翻飞,和着优美的曲调舞起了节奏强烈奔放的《筷⼦舞》,⽽⾝材优美,漂亮的牧⽺姑娘,则在蒙古包有限的空间,舞起了红绸飞舞的传统舞蹈,那优美的舞姿,轻柔的舞步,渲染着空⽓欢乐的⽓氛,那含情的微笑,深情的祝酒,祝您吉祥如意,尽享草原⼈民的祝福。
蒙古族酒文化
蒙古族酒文化蒙古族酒文化蒙古族酒文化内涵丰富,酒是蒙古族人之间沟通感情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蒙古族酒文化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蒙古族独特的酒是马奶酒,蒙语称“马拉音阿日黑”。
此酒透明醇香,香气沁人,酒精度不高,饮后不易醉。
经常适量饮用,有驱寒、活血、舒筋等功效。
蒙古人把马奶酒当做是最珍贵的饮料,每年从夏伏至中秋这段日子,牧民们家家户户门前拴着马驹,挤马奶。
酿制马奶酒后,不论男女老少都饮。
马可波罗曾说过这种酒类白葡萄酒,味道极好。
蒙古族人常用自己酿制的最好的马奶酒招待尊贵的客人。
饮酒的仪式据《多桑蒙古史》记载:饮宴开始时,把酒洒在帐幕男主人头边的偶像上,随后依次洒在帐幕内所有偶像上。
再由仆人盛一杯酒步出帐外,先向南方洒三次,每次均要下跪行礼,这是向火敬礼;接着向东方洒酒拜天,再向西方洒酒拜水;最后向北方洒酒祭奠死者。
男主人举杯将饮时,先要将杯中的酒倒一些在地上,作为对大地的尊敬,如果他是在马背上,便倒一些洒在马的颈或鬃毛上。
饮宴开始后,为了向客人证明酒中无毒,主人必先自饮,然后再递给宾客饮用。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蒙古族表示对客人礼敬的酒俗。
现在蒙古族人逢年过节,都少不了一种叫德吉拉的礼节。
德吉拉汉译为第一盅酒,当客人入座后,主人双手捧着有酥油的银碗酒壶,从长者或尊者开始敬德吉。
接受敬意的客人,双手接过银碗,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蘸一下酥油,向天弹去,如此重复三次,客人依次轮流完成这一礼节后,主人便斟酒敬客人,接受敬酒的客人也做上述动作。
酒必须喝干,才是对主人的尊敬,若推让不喝,被视为瞧不起主人。
向客人敬酒,是蒙古族人对客人表示敬重和戴的一种方式。
无论是佳节还是喜庆之日,都离不开酒来增加气氛和表达情意。
蒙古族人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
牧民草原放牧,常常随身带有酒壶。
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日探望亲友,带的礼品中常常有酒。
有客人到来,无酒不成席。
给客人敬酒,一次要敬三杯。
内蒙酒桌规矩
内蒙酒桌规矩在内蒙古,酒桌上有一套独特的规矩,这些规矩不仅代表了内蒙古人民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他们对待酒宴的尊重和礼仪。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内蒙酒桌规矩。
内蒙酒桌上的座位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主位是最重要的位置,通常由最尊贵的客人或主人坐在这里。
而次重要的位置在主位的左右两侧,这两个位置也被称为副位。
其他的客人则根据身份和地位坐在其他位置上。
内蒙酒桌上的敬酒也有一定的规矩。
在内蒙古,敬酒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年长的人或地位高的人会先敬酒,然后才轮到年轻的人或地位较低的人。
而敬酒时要用右手拿起酒杯,对准对方,并且要用力敬酒,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在内蒙酒桌上,酒杯的干杯也是一种礼节。
当主人或客人举起酒杯并说出“干杯”的时候,其他人必须立刻举起酒杯,并一饮而尽。
这种干杯的方式被视为对主人或客人的敬意和感谢。
内蒙酒桌上的饮酒量也是有规矩的。
内蒙古人喜欢豪爽的酒量,但也非常重视饮酒的节制。
一般来说,大家在酒桌上都会相互照顾,不会强迫对方喝酒。
如果有人喝不动了,其他人也会理解并不再逼他喝酒。
同时,如果有人想喝酒,但酒杯已经空了,他可以向旁边的人借酒,这也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
内蒙酒桌上还有一些禁忌。
比如,不要碰别人的酒杯,因为这被视为对对方的不尊重。
同时,不要喝醉,因为这被视为对主人的不尊重和失礼。
内蒙酒桌上的谈话内容也有一些要求。
一般来说,大家在酒桌上可以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比如家庭、工作、旅游等。
但是,一些政治敏感话题和负面话题应该避免,以免引起争论和不愉快的氛围。
总的来说,内蒙酒桌规矩体现了内蒙古人民对待酒宴的尊重和礼仪。
遵守这些规矩不仅可以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也可以维护酒桌的和谐氛围。
希望大家在参加内蒙酒宴时能够遵守这些规矩,共同享受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和豪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饮酒习俗和祝酒歌
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的民族。
酒被蒙古族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渐形成了饮酒的习俗。
蒙古族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
蒙古族好饮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侠风度。
饮酒已溶入了蒙古族的礼俗和节日,逢年过节、祭敖包、祭奠、婚丧、得子、寿诞、故人重逢、宾客造访,家人团聚等处处都离不开酒。
蒙古族的每一杯酒里,都饱含着草原人的真诚和滚烫的心。
蒙古族对长辈和客人极为尊重和热情,所以当长辈和客人上马、下马、进门、迎接、送别时,都要敬酒,有时还要唱上一段精彩的祝酒歌。
如送客人上马时,要敬上一杯“马镫酒”,祝愿客人喝了酒后腿上有劲,一路顺风。
蒙古族接待客人讲究礼节,欢迎、欢送、献歌、献全羊或羊背等都要按礼仪程序进行,在这些程序中,一般都要敬酒或唱歌、吟诵。
酒满足了人们祝愿、祈求的心愿,酒以深层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蒙古族文化,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
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欢乐的气氛,同时也带来了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
蒙古族饮酒有未饮先酻(祭祀)的礼数。
“凡饮酒,先酻之,以祭天地。
”敬酒礼仪一般如下:敬酒者一定要衣帽整齐,酒要斟满,双手捧哈达,哈达上放酒杯,先捧杯唱歌,歌声结束时,走近客人,低头弯腰,双手将哈达和酒举过头顶,示意敬酒。
客人接过银碗,退回原位,要微笑表示谢意,以右手无名指蘸酒进行“三弹”。
首先要沾酒弹向天,以示敬天,再沾酒弹向地,以示敬地,然后再沾酒抺一下自己的前额,以示敬祖宗。
也有说“三弹”的意思是,“一愿蓝天太平”,“二愿大地太平”,“三愿人间太平”。
客人在进行完“三弹”礼节后,才可以一饮而尽,如不善饮酒,施礼示敬后可以少饮一点,但不能一滴不饮。
客人饮毕酒,敬酒者用敬酒时的动作接过银碗,表示谢意后,会按顺时针方向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进行敬酒。
蒙古族在敬酒时,也常有“借花献佛”的习俗。
例如当主人敬给客人一杯酒时,客人也可以借主人的酒,敬给其他人,以表达尊敬和友好的感情。
蒙古族把酒当成饮品之首,斟酒以满为敬,这不仅是好客的反映,更是一种祝福的表现。
蒙古族传统的酒杯应该是镶银的黄羊木碗,现在也有用钢、铝等材料制作的镀银的碗。
敬酒时有连敬三杯的习俗,三杯酒各有说道:第一杯是感谢上苍恩赐我们光明,第二杯是感谢大地赋予我们福禄,第三杯是祝福人间吉祥永存。
主人敬的三杯酒,一般情况下,客人把前两杯各抿一抿,第三杯应该全部喝完。
如果客人确实不能喝,将三杯酒各抿上一口,以示对主
人的谢意和以诚相待的真情。
喝完主人敬的酒后,客人向主人回敬酒,有些地方客人把主人敬的酒喝一口之后,回敬给主人,以示敬意。
蒙古族在敬酒的时候一定要唱祝酒歌,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
一般情况下,主人唱一支歌,客人就要喝一杯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为止,气氛十分活跃感人。
蒙古族认为,只有让客人酒喝得足足的,自己的心意才算尽到了,所以蒙古族还有主人全家轮流向客人敬酒的习惯。
各民族、各地区几乎都有祝酒歌,全国的祝酒歌可以说不计其数。
但来过内蒙古的人们都说,印象最深的还是蒙古族的祝酒歌。
蒙古族的祝酒歌种类繁多,歌词一般也不固定,大都用比喻的手法,以借用他们熟悉的山、水、鸟、花卉、湖泊、兽类等,来抒发和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歌词内容有叙友情道珍重的,有庆胜利论成功的,有祭天地祭祖宗的,有贺喜祝颂的。
在蒙古族众多的祝酒歌中,有用古老的民间曲调唱的祝酒歌,也有现代乐曲的祝酒歌。
现在最有名的是诞生于鄂尔多斯的《金杯银杯》,此歌可以说是流传地域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支。
在内蒙古,蒙古族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金杯银杯》祝酒歌。
《金杯银杯》祝酒歌歌词是:
“金杯里斟满了,
醇香的奶酒,
赛勒尔外冬赛;
朋友们,
欢聚一堂尽情干一杯,
赛勒尔外冬赛;
丰盛的宴席上,
烤全羊鲜美,
赛勒尔外冬赛;
亲人们,
欢聚一堂尽情干一杯,
赛勒尔外冬赛……。
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各地习惯有一些不同,所以唱祝酒歌时程序和动作上会有一些差别,就是歌词,也因地域与流传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另外还有一些蒙古族同胞现编歌词,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人,唱得不一样的原因。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内蒙古写下的一首诗中写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
色香。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这首诗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草原上的人们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真诚、豪爽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