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轴压比算出N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及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 c A 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

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0、724.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 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中软土)。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阻尼力。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为第i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 填空题1、 构造地震为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 和 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 定义为 n=N/f c A 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 频谱特征和 强震持时 。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 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γ= 0、724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 和 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室外地面以下500mm 处 。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Ⅲ类场地 (中软土) 。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 和 阻尼力 。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 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S γϕγγγ+++=。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i V i V i e y y =ξ 为第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

估算柱梁板截面大小的方法

估算柱梁板截面大小的方法
式(4-12)N=βFgEn,其中
N—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β—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的轴向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
1.3,等跨内柱取
1.2;F—按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载面积。
本设计柱网尺寸大部分为
7.5m×
7.5m,部分
8.4m×
8.4m。
gE—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12-15KN/ m2;在此取gE=12 KN/ m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确定板厚的方法:
简支单向板;两端连续单向板;简支双向板;多跨连续双向板。为了设计偏于安全,对所有的板厚均按h/L=进行估算。
楼梯休息平台板取100mm,其他板厚均采用120mm。
6、楼梯厚度一般取L/30且不小于100,梯板跨度一般不宜大于4500
7、将斜板底法向的最小厚度取作板的计算厚度t,一般取作~’,l0’为梯段斜长(板式楼梯)。
一、柱子截面
1、根据轴压比公式n= N/(fc*Ac)估算柱子截面大小,公式为每平米
1.5吨(一般以每平米
1.5~2吨的重量来保守估算)X柱子支撑的板面积X柱子支撑层数X荷载组合调整系数[(
1.2恒+
1.4活)/(恒+活)≈
5~
1.26]/轴压比(三级抗震
0.9)/稳定系数(
0.9)/fc,例如:15x(7x6)。其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c的估算方法,即强度型号的一半再减去1,就约等于强度设计值,例如:≈11.9。
2.0~
3.5,对T形截面一般取
2.5~
4.0。
5、xx截面尺寸
框架xx(主xx)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
h=(~)L=(~)×8400=(840~700)mm,取h=800mm;

轴压比,剪重比的定义和介绍(精)

轴压比,剪重比的定义和介绍(精)

1.什么是轴压比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N—柱轴力设计值A—柱截面面积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2.什么是周期比?剪重比?位移比?楼层最小剪力系数?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

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

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

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

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

轴压比验算

轴压比验算

测试题目:剪力墙轴压比验算结构类型:20层框剪测试步骤:取不同的墙肢,按9度一级、7度、8度一级、7度二级来分别验算规范要求: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7、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 9度1级(第一层)N-WC= 1 (I= 43 J= 59) B*H*Lwc(m)= 0.30* 2.50* 3.30aa= 300(mm) Nfw= 1 Rcw= 25.0fc=11.9** N= -4919. Uc= 0.55 > 0.40(iCase) Shear-X Shear-Y Axial Mx-Btm My-Btm Mx-Top My-TopN-Wc = 1 (Node-i= 43, Node-j= 59) DL= 2.500(m) Angle= 1.571( 5) 4.7 145.0 -3678.2 65.6 -4.9 -316.5 10.4( 6) 1.6 35.0 -841.6 14.1 -1.6 -68.5 3.7N=-3678.2+0.5*(-841.6)=-4099 1.2N=1.2*(-4099)=-4918.8 (轴力放大1.2)Uc= N/(fc*A)=4918.8/(11.9*0.3*2.5)=0.551>0.4 (符合规范要求:9度一级Uc≤0.4)8度一级(第一层)N-WC= 2 (I= 60 J= 65) B*H*Lwc(m)=0.30* 2.00* 3.30aa= 300(mm) Nfw= 1 Rcw= 25.0 fc=11.9** N= -4097. Uc= 0.57 > 0.50N-Wc = 2 (Node-i= 60, Node-j= 65) DL= 2.000(m) Angle= 1.571( 5) -1.0 -0.9 -3056.6 3.3 0.0 -1.4 -0.5( 6) -0.3 0.0 -715.3 0.0 0.0 0.0 0.1N=-3056.6+0.5*(-715.3)=-3414.25 1.2N=1.2*(-3414.25)=-4097.1(轴力放大1.2) Uc= N/(fc*A)=4097/(11.9*0.3*2.0)=0.573>0.5 (符合规范要求:8度一级Uc≤0.5) 7度一级(第一层)N-WC= 3 (I= 66 J= 45) B*H*Lwc(m)= 0.30* 2.50* 3.30aa= 300(mm) Nfw= 1 Rcw= 25.0fc=11.9** N= -4815. Uc= 0.54 > 0.50N-Wc = 3 (Node-i= 66, Node-j= 45) DL= 2.500(m) Angle= 1.571( 5) 4.3 -142.3 -3591.7 -49.8 4.6 297.5 9.6( 6) 1.6 -35.0 -841.7 -14.1 1.6 68.5 3.7N=-3591.7+0.5*(-841.7)=-4012.55 1.2N=1.2*(-4012.55)=-4815.06(轴力放大1.2) Uc= N/(fc*A)=4815.06/(11.9*0.3*2.5)=0.539>0.5 (符合规范要求:7度一级Uc≤0.5) 7度二级(第一层)N-WC= 4 (I= 49 J= 61) B*H*Lwc(m)= 0.30* 2.50* 3.30aa= 300(mm) Nfw= 2 Rcw= 25.0 fc=11.9** N= -5571. Uc= 0.62 > 0.60N-Wc = 4 (Node-i= 49, Node-j= 61) DL= 2.500(m) Angle= 1.571( 5) -0.4 137.3 -4091.6 53.0 0.8 -381.6 -0.5( 6) 0.0 36.5 -1101.6 14.4 0.2 -104.0 0.2N=-4091.6+0.5*(-1101.6)=-4642.4 1.2N=1.2*(-4642.4)=-5570.88(轴力放大1.2)Uc= N/(fc*A)=5570.88/(11.9*0.3*2.5)=0.624>0.6 (符合规范要求:7度二级Uc≤0.6)。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谜底之欧侯瑞魂创作二、填空题1、构造地动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空中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动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动烈度.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纳分歧的抗震品级.5、柱的轴压比n界说为n=N/f c A 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 ,震源到空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动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年夜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则第一振型的振型介入系= 0、724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动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空中以下500mm处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中软土)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阻尼力 .14、位于9度地动区的高层建筑的地动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15设计所获得的截面实际配筋和资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动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动剪力的比值 .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品级为二级 ,抗震墙的抗震品级为一级 .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是防止梁发生脆性的斜压破坏 .18、某地域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动烈度为 6.45度 ,罕遇地动烈度为 9度 .19、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型.20、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21、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纳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越 21 米,层数不宜超越 7 层.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一级 ,设计基准期为 80年 .23、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纳反应谱理论计算,桥台应采纳静力法计算.24、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越 5m 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入地动动水压力.2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 10% 和 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26、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 10米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27、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年夜于 60 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空中结构的影响.28、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 框架梁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线.29、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年夜的层间位移不宜年夜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5 倍.30、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纳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31、为了防止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32、按抗震品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年夜于1.30 .33、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34、地动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P)波和横(S)波,面波分为瑞雷(R)波和洛夫(L)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纵(P)波.35、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动作用时,对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三、判断题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布(√)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震源深度)(×)3.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到达一定命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7.地动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8.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9.地动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动(期限)(×)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动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刚度中心)(×)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动作用(×)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独自设置基础(√)14.多层砌体房屋采纳底部剪力法计算时,(×)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动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年夜小的比例进行分配(√)16.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平安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分歧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纳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四、选择题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实际地动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动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动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年夜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动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动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动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为( C )恒载标准值G K活载标准值Q K) B. 0.85(G K+Q k)C. 0.75(G KK)D. 0.85(G KK)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动作用F e有何变动?( A )1↓,F e↑1↑,F e↑1↑,F e↓1↓,F e↓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安插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年夜于( A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9、土质条件对地动反应谱的影响很年夜,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暗示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年夜 D.谱曲线峰值降低10、震中距对地动反应谱的影响很年夜,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暗示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年夜 D.谱曲线峰值降低11、为保证结构“年夜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C )A.较年夜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薄弱层的位置为( D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动剪力分配 (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14、场地特征周期T 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A.地动烈度B.建筑物品级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毛病的( 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防止开裂墙体倾圮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当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动作用发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发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发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动作用标准值F ek的年夜小除与质量,地动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18、表征地动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动动要素( B )A.加速度峰值B.地动烈度C.频谱特性D.地动持时19、震级年夜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域发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域发生的地动影响是( B )A.震级年夜的远震对刚性结构发生的震害年夜B.震级年夜的远震对柔性结构发生的震害年夜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发生的震害年夜D.震级年夜的远震对柔性结构发生的震害小20、地动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地动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年夜小B.地动时空中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年夜小C.地动时年夜大都房屋的震害水平、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动时震级年夜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域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空中至剪切波速年夜于几多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 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毛病的( 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动继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呈现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年夜,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域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 )A.地动作用和抗震办法均按8度考虑B.地动作用和抗震办法均按7度考虑C.地动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办法按7度采纳D.地动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办法按8度采纳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发生( B )A.年夜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品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A.V P > V S > V L B.V S > V P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 B )A.抗剪承载力Vu年夜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设计剪力年夜于设计弯矩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D )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 B )A.柱线刚度年夜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年夜于梁抗弯承载力31、对8度以上地域,当墩高年夜于( B )应在接近空中或施工水位处设置横系梁32、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数为( B )六、计算题1、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每层层高皆为,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动加速度为,设计分组为第二组,(1)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验证其主振型的正交性(2)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动剪力解1):(1)计算刚度矩阵(2)求自振频率(3)求主振型(4)验证主振型的正交性质量矩阵的正交性刚度矩阵的正交性解2):由表查得:Ⅱ类场地,第二组,T g=0.40s由表查得:7(1第一振型介入系数第一振型的层间剪力:(2第二振型介入系数第二振型的层间剪力:(3)由SRSS法,计算各楼层地动剪力:2、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每层层高皆为,层的层间刚度相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动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动作用:(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动作用(3)求层间剪力(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3、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每层层高皆为 5.0m,层间侧移刚度均为40MN/m,,8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30g,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动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1)求结构总水平地动作用:(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动作用(3)求层间剪力(4)验算弹性位移满足规范要求4、简支梁桥,采纳柱式桥墩(柔性墩),辊轴支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Ⅰ类场地,墩的水平抗推刚度为29400kN/m,墩顶一孔梁上部结构重力为2254kN,墩身重力为980kN,墩身重力换算系数为0.25,重要性系数Ci=1.0,综合影响系数Cz=0.35,求墩的水平地动作用.解:桥墩的换算质点重力:桥墩的水平地动力:。

建筑结构丨柱子轴压比超限怎么办?

建筑结构丨柱子轴压比超限怎么办?
抗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轴压比限制
0.70
0.80
0.90
来源:建筑结构抗震。
(3)采用型钢混凝土
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含钢面积5%~10%,可使柱截面面积减小30%~40%,由于型钢骨架对钢结构的制作、安装能力要求较高,因此,目前较多用在高层建筑的下层部位柱,转投层以下的支柱;也有少数工程全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和柱。
(4)采用钢管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可使柱混凝土处于有效侧向约束下,形成三向应力状态,因而延性很大,承载力提高很多。钢管的壁厚一般为柱直径的1/100~1/70。钢管混凝土柱如采用高强混凝土浇筑,可以使柱截面减小至原截面面积的50%左右。但目前某些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节点构造较难满足8度设防的抗震,设计时应重视。
建筑结构丨柱子轴压比超限怎么办?
轴压比是结构设计中另一个非常关心的参数。这里的“轴”指的是柱子的轴力,“压”指的是柱子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轴压比的计算公式为N/(fc·b·h0),这里N是柱子的轴力,fc指的是柱子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和h0分别为截面的宽度和高度。随着柱子的轴压比增加,柱子的延性变差。
为保证结构的延性,抗震规范中对于轴压比有明确的限值,如下表所示。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框架结构
0.65
0.75
0.85
0.90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
0.75
0.85
0.90
0.95
部分框支抗震墙
0.6
0.70

如果抗震验算中,轴压比超过限值怎么办?可以考虑如下方法:
(1)加大柱子截面面积
由轴压比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加大截面高度和宽度,即截面面积,轴压比可以降低。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可以通过增加截面面积的方法来减小轴压比。但是,对于高层建筑结构,房屋高度大、层数多、柱距大,单柱轴向力很大,增大截面面积会增加自重和材料消耗,而且妨碍建筑功能。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

【干货】各结构计算概念解析(层间位移角、剪跨比、剪重比、位移比、周期比、轴压比)
1)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规范要求:高规3.4.5条,应在质量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考察结构楼层位移比的情况。
层间位移角:程序采用“最大柱(墙)间位移角”作为楼层的层间位移角,此时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计算条件。
复杂结构,如坡屋顶层、体育馆、看台、工业建筑等,这些结构或者柱、墙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本层根本没有楼板,此时如果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结构分析严重失真,位移比也没有意义。所以这类结构可以通过位移的“详细输出”或观察结构的变形示意图,来考察结构的扭转效应。
剪重比解析
名词解释
剪重比为地震作用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比值。
主要为限制各楼层的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确保周期较长的结构的安全。
剪重比是规范考虑长周期结构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因地震影响系数取值可能偏低,相应计算的地震作用也偏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规范规定了楼层水平地震剪力的最小值.若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小于规范对剪重比的要求,水平地震剪力的取值应进行调整,
剪跨比指的是构件截面弯矩与剪力和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
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以λ=a/h0表示。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

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史上最精华的结构设计中的七个比值(根据2010新高规,抗规)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及调整方法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如下七个:1、轴压比:柱(墙)轴压比N/(fcA) 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10版高规 6.4.2和7.2.13。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轴压比不满足简便的调整方法:1)程序调整:S A T W 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具体要点:(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

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

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

S A T W E 验算结果详 ,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

(整理)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整理)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中文词条名:框架柱的截面尺寸确定方法英文词条名:(1)现浇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得低于C30;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及非抗震设计时,不低于C20,设防烈度8度时不宜大于C70,9度时不宜大于C60。

(2)框架柱截面尺寸,可根据柱支承的楼层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设计值`N_V`(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25),按下列公式估算柱截面积`A_O`,然后再确定柱边长。

1)仪有风荷载作用或无地震作用组合时N=(10.5~1.1)`N_V` (5-15)`A_C`≥`(N)/(F_C)` (5-16)2) 有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N=Ζ`N_V` (5-17)Ζ为增大系数,框架结构外柱取1.3,不等跨内柱取1.25,等跨内柱取1.2;框剪结构外柱取1.1~1. 2,内桩取1.0.有地震作用组合时柱所需截面面积为`A_C`≥`(N)/(Μ_NF_C)` (5-18)其中`F_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Μ_N`为柱轴压比限值当不能满足公式(5-16)、(5-18)时,应增大柱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3)柱截耐尺寸: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柱剪跨比宜大于2;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

框架柱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Λ=M/(V`H_O`) (5-19)式中Λ——框架柱的剪跨比。

反弯点位于柱高中部的框架柱,可取柱净高与2倍柱截面有效高度之比值;M-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计算值,可取上、下端的较大值;V-柱端截面与组台弯矩计算值对应的组合剪力计算值;`H_O`——计算方向上截面有效高度。

(4)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以避免产生剪切破坏。

在设计中,楼梯间、设备层等部位难以避免短柱时,除应验算柱的受剪承载力以外,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其延性和抗剪能力(5)框架柱截面尺寸应满足抗剪(即剪压比)要求。

矩形截面柱应符合下列要求;无地震组合时`Ν_C`≤`0.25Β_CF_CBH_O` (5-20)`Ν_C`≤`(1)/(R_RE)`(0.2)`Β_CF_CBH_O` (5-21)`Ν_C`≤`(1)/(R_RE)`(0.15)`Β_CF_CBH_O` (5-22)式中 `V_C`——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F_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B、`H_O`——柱截面宽度和截面有效高度;`R_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O 85;`Β_C`——当≤C50时,`Β_C`取1.0;C80时,`Β_C`取0.8;C50~C80之间时,取其内插值。

高层建筑钢结构温习试探题

高层建筑钢结构温习试探题

1.高层建筑有哪些经常使用结构体系?试述每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答:框架结构的优缺点:由于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较小,因此,框架结构要紧用在层数不多、水平荷载较小的情形。

框架中的墙体属填充墙,一样采纳轻质材料填充,起保温、隔热、分割室内空间作用,因此它的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

剪力墙结构的优缺点:由于剪力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较大,可经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因此,当高层衡宇的层数较多,水平荷载较大时,可考虑采纳剪力墙结构。

但剪力墙结构中受力墙体(剪力墙)较多,难于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因此它要紧用于住宅、公寓、旅馆等对室内面积要求不大的建筑物。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缺点: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势,既具有较大的抗水平力能力,又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和较灵活的平面布置。

适用于办公楼、旅馆、公寓、住宅等建筑。

筒体结构优缺点:理想筒体在水平力作用下截面维持平面,正应力沿腹板直线散布,沿翼缘正应力均匀散布;而框筒那么再也不维持平截面变形,腹板框架柱的轴力是曲线散布的,翼缘框架柱的轴力也不是均匀散布,靠近角部的柱子轴力大,远离角部的柱子轴力小。

这种应力散布再也不维持直线规律的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2.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原那么?答:原那么:平面形状简单、规那么、对称,刚度和承载力散布均匀。

3.别离表达何时需设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宽如何确信?答:伸缩缝:为避免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转变(热涨、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痕或破坏而沿衡宇长度方向的适当部位竖向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沉降缝:在高层建筑中,当建筑物相邻部位层数或荷载相差差异或地基土层紧缩性转变过大宜设沉降缝。

要求:相邻单元能够自由沉降,并应考虑由于基础转动产生极点位移的阻碍。

防震缝:关于体型复杂、平立面专门不规那么的建筑,为减少震害,能够考虑设置防震缝,使其形成多个较规那么的单元。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是依照地震中缝双侧的衡宇不发生碰撞的条件确信的。

轴压比

轴压比

轴压比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进一步理解为:柱(墙)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轴心抗压力设计值之比值)。

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10)中6.3.6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10)中11.4.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 N—轴力设计值 A—截面面积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6 中的注释第一条: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在剪力墙的轴压比计算中,轴力取重力荷载代表设计值,与柱子的不一样,不需要考虑地震组合。

柱轴压比限值结构类型抗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 4级框架结构0.650.75 0.85 0.90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 0.750.85 0.9 0.95 部分框支剪力墙0.60.7注:1.轴压比μ指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计算;2.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

当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05;当剪跨比不大于1.5的柱,轴压比应按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3.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柱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最少配箍特征值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本规范表《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表》确定。

轴压比

轴压比

1.什么是轴压比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6。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9N—柱轴力设计值A—柱截面面积fc—砼抗压强度设计值2.什么是周期比?剪重比?位移比?楼层最小剪力系数?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

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

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

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

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

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

轴压比对柱子滞回曲线的影响_概述及解释说明

轴压比对柱子滞回曲线的影响_概述及解释说明

轴压比对柱子滞回曲线的影响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柱子在受到轴向压力作用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行为,即滞回效应。

滞回曲线是描述轴力加载和卸载过程中柱子应力-应变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而轴压比,则是指受力柱子的轴向压力与其临界轴向抗压能力之间的比值,在结构设计及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轴压比与滞回曲线的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探讨。

然后,我们将综述一些影响滞回曲线形状的因素,包括材料性质、施加载荷路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轴压比对柱子滞回曲线的具体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可能进行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轴压比对柱子滞回曲线的影响机理及其相关因素,并通过实验验证和案例分析加以解释。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轴压比与滞回曲线之间的关系,为柱子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2. 轴压比与滞回曲线:2.1 轴压比的定义与影响因素:轴压比指的是柱子承受的轴向荷载与其抗弯能力之间的比值,通常用公式表示为N/As,其中N代表轴向荷载,As代表柱子截面积。

轴压比是衡量柱子受到压力程度的重要参数。

其数值大于1时表示柱子处于受压状态,而小于1时则表示处于受拉状态。

轴压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外部荷载水平会直接影响轴压比。

当施加在柱子上的外部荷载增加时,轴向力也会相应增大,从而使得轴压比增大。

其次,柱子自身几何尺寸、材料强度和截面形状等因素也会对轴压比产生影响。

例如,在支撑结构中,较矮胖的柱子相较于高瘦的柱子具有更高的轴压比。

此外,侧向约束条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存在侧向约束来限制柱子在横向位移方向上的变形时,柱子受到的轴向力会有所增加,进而导致轴压比增大。

2.2 滞回曲线的概念与特点:滞回曲线是描述材料或结构在循环加载中失去和恢复弹性能力的一种曲线。

为什么要控制柱子轴压比

为什么要控制柱子轴压比
剪跨比合适时候也可能发生剪压破坏,弯矩小的区段 内。类似于弯曲破坏中的适筋破坏。
三种破坏形式都是脆性破坏,但是我们希望的破坏形
式是剪压破坏(通俗的说,这种破坏形式是最接近于 塑性破坏的)。一般通过剪跨比和配置腹筋来控制。
4
工程中遇到短柱怎么处理?是什么原理? 答: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短柱,短柱易
强剪弱弯。 目的是尽量保证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
发生剪切破坏,而前者是延(塑)性破坏。实现手段:节
点加密箍。
强墙弱连梁。(剪力墙结构中的说法,意思是说,
剪力墙要墙,剪力墙之间的连梁弱),参考墙柱弱梁原则,
希望连梁吸收地震能量,从而保护建筑不至于坍塌。
强节点,强锚固。 抗震结构要求构件之间右更长的
锚固长度。
出现受剪破坏,表现为脆性,如果出现短柱则 要箍筋要全长加密。 为什么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求受压区高度不得 大于0.35Ho? 答:超过后受压区高度太大,难以出现塑 性绞,不符合塑性设计要求。
5
Hale Waihona Puke 二.关于抗震方面的问题见下 (1) 为什么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个地震力调整系数?(梁端调 幅) 答:a. 地震是突发的作用,时间短,变化快。将这种动力作用转 换为等效静力作用进行设计时,构件在地震中实际承载力比按照 静力进行设计时承载力要高,为了反映承载力的这一差异,抗震 设计中引入了调整系数。
13
(1) 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双筋截面梁? 答:a. 在设置成单筋截面时超筋,而建筑有不允许增大梁截面并
且混凝土等级不宜再提高的情况下。 b. 截面在不同荷载组合下产生弯矩变号,为了承受正负弯矩
分别作用时候截面出现的拉应力时 c. 有些梁由于构造要求在受压区有了钢筋,为了节省受拉钢
筋,也可以采用双筋截面的计算方法。 (2) 配筋率是用受拉钢筋算的,还是所有的受力筋? 答:受拉钢筋。 (3) 组合中为什么不组合恒+活+风+地震? 答:高层结构在小于60m的时候 和地震组合不用考虑风,因为这

剪跨比、轴压比和剪压比概念

剪跨比、轴压比和剪压比概念

剪跨比、轴压比和剪压比概念剪跨比ratio of shear span to depth简支梁上集中荷载作用点到支座边缘的最小距离a(a称剪跨)与截面有效高度h0之比。

以λ=a/h0表示。

它反映计算截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承载力的重要参数.在其它因素相同时,剪跨比越大,抗剪能力越小。

当剪跨比大于3时,抗剪能力基本不再变化。

狭义定义:a/h0广义定义:M/Vh0更深一层:主应力与切应力之比,延伸至延性与脆性。

框架柱端一般同时存在着弯矩M和剪力V,根据柱的剪跨比λ=M/Vho来确定柱为长柱、短柱和极短柱,ho为与弯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当柱反弯点在柱高度Ho中部时即Ho/ho〉4)称为长柱;1。

5<λ≤2称为短柱;λ≤1。

5称为极短柱。

试验表明:长柱一般发生弯曲破坏;短柱多数发生剪切破坏;极短柱发生剪切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柱,柱端剪力一般较大,从而剪跨比λ较小,易形成短柱或极短柱,产生斜裂缝导致剪切破坏.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在设计中应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这类破坏。

轴压比轴压比指柱(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进一步理解为:柱(墙)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轴心抗压力设计值之比值)。

它反映了柱(墙)的受压情况,《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中6.3.7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中11.4。

16都对柱轴压比规定了限制,限制柱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柱的延性,因为轴压比越大,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破坏呈脆性。

u=N/A*fc,u—轴压比,对非抗震地区,u=0。

9N—轴力设计值A—截面面积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抗规》表6。

3。

7 中的注释第一条: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限制轴压比主要是为了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7和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