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1)](https://img.taocdn.com/s3/m/27f9806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a.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4课时:圆的周长
(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二、教学内容
1.圆的周长的概念。
2.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几个不同大小的圆,并询问学生圆的周长是什么。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的周长。
2. 讲解概念
教师通过画图和实物演示,讲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指出圆周率的定义。
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和半径有关系,引导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3. 练习计算
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简单的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在黑板上进行示范答题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4. 拓展应用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应用。
例如:如何使用圆的周长来计算圆桌的边长;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计算轮胎的长度等。
5. 总结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是否掌握。
五、课后作业
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如何计算圆的周长等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并掌握了如何计算简单的圆的周长。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增强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7698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9.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和扇形》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圆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推理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的模型、绳子、尺子等实验器材。
2.制作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展示圆的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2.呈现(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用绳子围绕圆一周,并用尺子测量绳子的长度。
教师记录数据,并向学生提问:你们认为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有关?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绳子和圆模型进行测量,记录不同大小的圆的周长数据。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一定的关系。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推理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C=πd)。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2e4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a.png)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能够计算圆的周长;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圆的定义;2.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3.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2.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学习的内容,并与本课内容进行连接。
可以提问如下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圆的特点是什么?•圆的周长是什么?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知2.1 圆的定义板书:圆是由平面上的一点向外围一定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轨迹。
解释圆的定义,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圆形的形状。
2.2 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板书: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个相对点的线段,长度为d;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长度为r。
圆的周长是围绕圆的线段的长度,记为C。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即d=2r;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C=πd。
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对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有清晰的理解。
3. 深化与拓展3.1 理解π的概念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C=πd,那么π是什么呢?向学生解释π的概念,可以简单地告诉学生π是一个数学常数,它约等于3.14,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2 计算圆的周长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例题: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4cm,求其周长。
解:先根据直径的定义,知道d=14cm,再利用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πd,代入π的值π≈3.14,计算得到C≈3.14×14≈43.96。
所以该圆的周长约为43.96cm。
例题: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7cm,求其周长。
解:首先根据半径的定义,知道r=7cm,然后利用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πd,再代入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可以得到C=π×2r=π×2×7≈3.14×14≈43.9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PPT课件(5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PPT课件(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607fc4a45177232f60a2fd.png)
答:它滚动1圈前进1.884米。
1.884×1000=1884(米)
答:滚动1000圈,前进1884米。
巩固扩展
5.笑笑绕着花坛边缘走了一周, 走了62.8m,这个花坛的直径 是多少米?
62.8÷3.14=20(米)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20米。
巩固扩展
6.右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 面用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 场,这个半圆的直径是6米, 篱笆长是多少米?
巩固扩展
2.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 4 )倍,
圆周长 所以 直径 一定小于( 4 )。
巩固扩展
3.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带,她 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吗?
巩固扩展
4.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m,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 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即通过圆内接正多边形 细割圆,并使正多边形的周 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进而 来求得较为精确的圆周率。
“割圆术”,则是以“圆内接 正多边形的面积”,来无限逼近 “圆面积”。刘徽形容他的“割圆 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 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 体,而无所失矣。
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 的值为3.xxxxxxx与 3.xxxxxxx之间。这是世界上 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
第一单元 圆
圆的周长
课前准备
学习重点:探索、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分析
学习难点: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运用滚动、绕线等方法,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发现圆的 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学具准备:答题纸、圆片、直尺、细线等。
教学内容
点我喔
01 情 景 引 入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精品课件.ppt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4a7c57bceb19e8b9f6ba68.png)
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可能会耽误时间,这需要教 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个别指导。
2021/1/14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1/142021/1/14Thursday, January 14, 2021
2021/1/14
★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
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读
pài )表示。
★圆周率兀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π=3.1415926535…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需 要这么多位小数。我们在计算时,一般只 取它的近似值。
π≈ 3.14
2021/1/14
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 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 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 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 7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 国外数学家的发现要早1000多年。现 在人们用计算机算出的圆周率,小数 点后面已经达到上亿位。
2021/1/1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36450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a.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课《圆的周长》是一节探究性较强的数学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推理等过程,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图形知识,对圆有了基本的认识。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推理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圆规等教具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讲解圆的周长公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公式。
4.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其中,d表示圆的直径,r表示圆的半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dfd0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4.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数学软件的辅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直尺、绳子、数学软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模型、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课件(共14张PPT)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8587e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3.png)
62.8÷3.14=20(米)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20米。
6.右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面用篱 情境导入 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场,这个半圆的 直径为6m,篱笆长多少米?
先求出直径为6m的圆的周长,再除以2求半 圆的长就是篱笆的长。
3.14×6÷2=9.42(米) 答:篱笆长9.42米。
情境导入 7.你能利用圆规把这个圆画完整吗?试一试, 并求出整个圆的周长。
8>6.28 答:甲蚂蚁走的路程长。
课堂小结
求圆的周长: 1、已知半径,圆的周长C=2πr 2、已知直径,圆的周长C=πd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3.14×2=6.28(厘米) 答:整个圆的周长是6.28厘米。
2cm
8.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情大境的导圆入。这个 圆的周长是多少?
3.14×10=31.4(m) 答:这个圆的周长是31.4米。
10m 10m
9.
情境导入
两只蚂蚁分别沿正方
形和圆走一圈,谁走
的路程长?为什么?
甲:2×4=8(厘米) 乙:3.14×2=6.28(厘米)
3cm
大圆周长的一半:2×3.14×3÷2=9.42(cm) 小圆周长:3.14×3=9.42(cm) 图形周长:9.42+9.42=18.84(cm)
随堂练习
1.选择。
(1)圆周率是一个( B)。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2)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C)。
A.半径
B.直径
C.周长
(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B)倍。
A.3.14
B.π
C.3
4.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m,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 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e1b6e6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9.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喜洋洋和灰太狼谁跑的快”的情景,让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在讨论“喜洋洋围着正方形跑道,灰太狼围绕圆形跑道,谁跑的路程少”(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谁跑的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出了判断的理由。
2.讨论、揭题(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喜洋洋和灰太狼绕着不同的跑道,谁跑的路程少呢?为什么?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跑道的轨迹)(2)师:同学们猜得很对。
灰太狼跑的圆形跑道的一周的距离,其实就是圆形跑道的什么?就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20分钟)(一)播放幻灯片:直径、越长,圆就越大,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周长定义。
师:圆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这里就有一个。
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你能指出它的周长吗?当学生指得不规范时要提醒:指周长时要注意,从圆的一个点开始,在转过一周时还要回到这个点,做到首尾相连。
像这样围成圆的一周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生从具象的认知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定义)(二)探究圆的周长1.测量圆形纸片。
例一(1)交流方法。
教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现在老师想知道这一圆纸片的周长,你有办法量出来吗?(课件出示题目)请你先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组织学生先讨论后汇报)好,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方法?(2)动手尝试性测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很好,但我们操作时需注意什么呢?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来引导教授测量细节和注意事项。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同桌两名同学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和直径。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指小组演示交流测量方法和过程。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滚动测量法:我们先在圆形纸片上面做个记号,让它沿着直尺滚动一周,再回到这个记号的位置,测量出它的周长。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圆 的 周 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圆 的 周 长》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aebf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0.png)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 系。
【教学难点】:
能运用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是(
)cm。
(2)一根长21dm的铜线在一个线圈上刚好绕了7圈,这个线圈的周长
是(
)dm。
(3)正方形的周长与( )有关,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 )倍。
2.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1)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 ),测量车轮周长的方法有( )法
和( )法。
(2)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 )小数,计算时我们通常取( )。
8.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它的周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1.(1)6.4 (2)3 (3)边长 4 2.(1)周长 滚动 绕绳 (2)不循环 3.14 (3)π πd 2πr 3. 周长 70 219.8 4.(1)π (2)πd 2πr (3) πr+d 5.略 6.(1)✕ (2)✕ 7. C=2πr=2×3.14×3=18.84(厘米) 18.84<20 够 8.31.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测量周长。 师:我们该如何测量车轮的周长呢?用手中的圆片试试看。可以小组合作。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测量圆片的周长。 师:说说你是怎样测量圆片周长的。 学生可能会说: • 我们可以在圆片的边缘做一个记号,把这个记号与直尺上的0刻度对齐,然后把圆片在直尺 的边缘上向右滚动一周,就能测量出圆片的周长。 • 我们也可以用细绳绕圆片一周,然后把细绳拉直,用直尺测量出细绳的长度,就是圆片的周 长。 师:不管是用“滚动法”,还是“绕绳法”,我们都可以成功地测量出圆片的周长。在这个过 程中,其实质就是我们把曲线转化成直线,进而测量其长度。这种“化曲为直”的方法,有效 地帮我们解决了测量圆的周长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b2b88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f.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理解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周长概念,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形的相关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可能还不够清晰,对于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推理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绳子等教学辅助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周长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4.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应用。
5.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9db706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3.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探究圆的性质和应用的机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圆的周长计算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物操作、观察和推理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探究并理解圆的周长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公式的探究和理解。
2.圆的周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操作: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概念和公式。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问题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实物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概念和公式。
2.实物材料:准备一些圆形物品,如圆规、圆环等,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形状和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圆的周长是什么吗?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动画演示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展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使用圆规、圆环等物品,测量和记录不同半径的圆的周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1d27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2.png)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的周长》,根据新课标概念,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目标、说方法、说流程、说板书、说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的构思和见解。
一、说教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第四节内容。
本课教学是以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柱知识的基础。
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说学情由于孩子们之前已经掌握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所以这节课对圆的周长理解并不困难,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三、说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分别从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转化的策略。
四、说方法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引导法、演示法、练习法等。
2.学法教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胜做一百道题,为此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流程根据教学内容,我将教学过程分为5大环节。
环节一:情境切入目标导航(3分钟)我先用课件出示唐老鸭和米老鼠在公园里跑步的情景,瞬间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说:他们刚刚跑完一圈,就争吵起来了,大家听听它们在吵什么呢,哦,都说自己跑的路线长。
那么,到底是谁跑的路程长呢?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正方形的周长知识,还能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课的课题——《圆的周长》。
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我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过渡“学习好比远航,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谁能给大家指明今天的学习方向”,也就让孩子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69f55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1.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圆的周长公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计算圆的周长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操作演示和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规、直尺、绳子、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彩色笔、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圆桌、地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周长。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长特点,教师总结: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界的长度,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圆和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教师呈现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符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周长》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f0fa2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8.png)
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周长
直径
讲授新知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2)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周长
直径
的比值
(保留两位小数)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圆形物品1
圆形物品3
圆形物品2
……
……
……
……
31.5cm
6.28cm
9.42cm
10cm
2cm
3cm
3.15
3.14
3.14
讲授新知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3.141592653
π≈3.14
……
随堂检测
(1)用一根线绕圆盘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这个长度就是这个圆的( );自行车的车轮在地上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 )。圆的周长常用字母( )表示。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 ),用字母( )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约为( )。
一、填空
讲授新知
二、选择
(1)圆周率是一个( )。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C.循环小数(2)求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 A.半径 B.直径 C.周长(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 A.3.14 B.π C.3
哪 部 车 开 的 快 ?
很早人们就发现车轮越大,滚一圈就越远
讲授新知
圆的周长
滚动法:圆片在尺子上向右滚动一周
化 曲 为 直
讲授新知
绳绕法:用线圆片一周,再测量绳子的长度。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7eba4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6.png)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等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探究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并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探究、总结等环节,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的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观察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尝试用量筒、绳子等工具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记录数据。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公开课课件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d65db3cf84b9d529ea7ac2.png)
=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的周长大约是2.98米。
两只兔子分别沿着绿圆和红圆跑一圈, 问谁走的路程长?为什么?
绿圆: C = π× d =3.14×8 = 25.12(米)
红圆:
C = π× d =3.14×5 = 15.7(米)
答:兔子甲跑的路程长。
绕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周长
用线绕圆片一周,量它的长度。 绕线法
0 1 2 3 4 5 67 8
圆片向右滚动一周,量它的长度。 滚动法
0 1 2 3 4 5 67 8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52021/10/252021/10/2510/25/2021 7:54:40 A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52021/10/252021/10/2510/25/2021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252021/10/25October 25,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252021/10/252021/10/252021/10/25
自己动手量一量
要求:1. 同桌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 2. 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 数据按顺序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你发现圆的你周又长能与什发么现关什系么??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 实验目的: 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 实验器具: 一元硬币,自备圆形物件,尺,绳子等。 • 实验步骤: 先测量上述圆形物件的周长,再测其直径, 将所得结果填入表格。
实验活动: 4人一组,准备3个不同大小的圆,分 别测量出周长和直径,做一做,再填一填。
小资料库
祖冲之
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 古代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 地计算出圆周率π的值在 3.1415926-3.1415927之间 。这是当时计算出的最精确 的圆周率的值,比国外科学 家的发现要早1000多年。作 为中国人,应为之自豪!
1967年,这个倍数被算到小数点后50 万位,现在这个倍数被推算到2000多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叫做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测量方法一:
圆的周长测量方法二:
测量的基本方法——化曲为直
刚才我们用什么办法测量呢 ?
一、绕线法 二、滚动法 化曲为直
测量活动: 同桌合作测量出圆形学具的周长。
汇报提示: ⑴边演示边讲解你是怎么测出这个圆的 周长的。 ⑵为了使测量数据准确,你注意了哪些 问题。
8.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这个 圆的周长是多少?
10m
10m
3.14×10=31.4(m)
9.
10.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2、初步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圆的周长。
思考:什么是周长?
的和形围 周叫所成 长做有一 。这边个 个长平 图的面 形总图
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0 厘 米
30厘米 45厘米
想一想:什么叫圆的周长?
所以
一定小于( 4 )。 4>
>3
2.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
带,她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吗?
4>
圆周长 直径
>3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 示
ππ ππ ππ
π≈ 3.14
π是个固定的数, 也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资料库
• 大约2000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 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 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
9.42+9.42=18.84(cm)
4.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m,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
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3.14×0.3×2=1.884(米)
答:它滚动1圈前进1.884米。
1.884×1000=1884(米)
答:滚动1000圈,前进1884米。
5.笑笑绕着花坛边缘走了一周, 走了62.8m,这个花坛的直径 是多少米?
但仍然未算完。后来人们进一步证明了这
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也是个无限不循环 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圆周长= π × 直径 C=πd
2πr
计算时,π通常取3.14。
3.14×70=219.8(cm) 答:滚一圈有219.8厘米。
3cm
O
大圆周长的一半: 3×2×3.14÷2=9.42(cm) 小圆周长:3.14×3=9.42(cm)
62.8÷3.14=20(米)
答:这个花坛的直径是20米。
6.右图是一个一面靠墙,另一 面用篱笆围成的半圆形养鸡 场,这个半圆的直径是6米, 篱笆长是多少米?
6×3.14÷2=9.42(米)
答:篱笆长是9.42米。
7.你能利用圆规把这个圆画完整吗?试一试,并求 出整个圆的周长。
3.14×2=6.28(cm)
组
圆的周长 cm
圆的直径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第1组
cm cm cm
第2组
cm cm cm
第3组
cm cm cm
第4组
cm cm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2.看图思考下面的问题,然后填空。
正方形周长是圆的直径的( 4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