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内镜检查技术操作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为规范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小儿(0-18岁)腹腔镜、胸腔镜、泌尿内镜、脑室镜、关节镜等诊疗技术。
小儿外科内镜涉及儿科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参照《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和《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术前准备室、专业手术室、麻醉恢复室、内镜清洗消毒室、重症监护室等相关场所和小儿外科专用的内镜手术设备。
拟开展小儿外科内镜日间手术的,还应当具有日间手术室,日间手术室配置同手术室要求。
1.小儿外科科室或专业组。
床位不少于10张,每年收治小儿外科患者不少于300例,每年完成小儿外科手术不少于200例。
2.术前准备室。
术前准备室的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需要。
3.手术室。
(1)手术室具备开展常规小儿外科手术的设备和条件,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2)手术室原则上不小于20m2(房间内安放基本设备后,要保证手术床和显示器有自由移动空间),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活动空间。
(3)内镜系统应配置儿科专用高清腔镜主机、显示器、医疗气体管道,并配置儿科专用的手术器械和图像储存器,便于儿童精细手术操作、收集总结资料、转播和教学。
(4)手术室内的物品与设施均须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通风、水、电、吸引、氧气、电脑接口、急救设备、清洗消毒、药品、贮存柜等。
手术室应设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5)手术室应配备监护仪、除颤仪及抢救车,保证相关设备组件运转正常,储备充足。
(6)手术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内镜诊疗操作流程

内镜诊疗操作流程1、普通胃镜:(1)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病人配合;(2)检查当天需禁食至少4小时,在空腹时进行检查;(3)咽部麻醉:口服利多卡因胶浆;(4)嘱患者松开领扣及腰带,左侧卧位躺于检查床上,下肢半屈,放松身躯,尤其颈部需保持自然放松位置。
于口侧垫消毒巾及放置弯盘,嘱病人含上口垫,轻轻咬住;(5)检查内镜各项功能如角度控制按钮、吸引、注气等皆无故障,准备进镜;(6)胃镜检查后根据患者病情,禁食水0.5-2h。
2、无痛胃镜:(1)术前准备:①检查前一天避免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②要有成人亲友陪伴,术前取下假牙;③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史;④请麻醉科评估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剂量;(2)操作流程:①检查当天需禁食至少5小时,在空腹时进行检查;②对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病人配合;③麻醉:请麻醉科评估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及剂量;④行胃镜检查;(3)术后护理①检查后3小时内需有人陪护。
②检查后8小时内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饮酒,不得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机械操作和从事高空作业,以防意外;检查后8小时内最好不要做需要精算和逻辑分析的工作。
③有特殊症状改变者,留院观察1-2天。
3、普通结肠镜:(1)饮食准备:检查前进低脂、细软、少渣的半流食1-2天,检查当日早餐禁食;(2)清洁肠道:硫酸镁、甘露醇等肠道准备。
①硫酸镁:检查前进食少渣低脂饮食1-2日,便秘患者于术前口服缓泻剂。
检查当日清晨5:00-5:30以200-300mL温水冲服硫酸镁50g,接着于10-15min内口服1000mL水。
②甘露醇:检查当日清晨5:00-5:30口服20%甘露醇250mL,接着于10-15min 内口服1000mL水。
但需注意,本法因甘露醇在大肠内可被细菌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氢,如进行高频电凝术有引起爆炸的危险,故在内镜治疗时不选择甘露醇法清洁肠道。
(3)行肠镜检查:检查前排净粪水,换上检查裤,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润滑镜身,按压镜头滑入肛门。
内镜诊疗流程与注意事项

内镜诊疗流程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内镜流程:第一.在做内镜前应该先进行抽血化验,判断是否存在肝炎、梅毒或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第二.内镜操作前6-8小时禁止进食,以便于胃肠排空,
防止消化道内存在食物遮挡内镜的视野。
肠镜检查前,还
需要提前服用甘露醇等泻药,清除肠道内容物。
第三.胃镜检查时,带有探头的导管是通过人体的咽喉部
位进入体内的,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疼痛感,所以在进行内
镜操作前三十分钟可以口服麻药,帮助减轻疼痛感。
肠镜
检查时,导管通过肛门进入人体。
第四.患者应该取侧卧位并屈膝,当导管进入体内后,应
该积极配合,使导管顺畅抵达至体内检查部位。
然后通过
手术操作者左右移动探头的方向,帮助观察检查部位的具
体情况,以达到帮助确诊的效果。
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或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要及时停止内镜检查。
术后还
应该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
儿科消化内镜技术的步骤

儿科消化内镜技术的步骤
儿科消化内镜技术的步骤通常包括:
术前准备:这包括评估患儿的病情,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消化内镜手术,以及向患儿和家长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麻醉:通常患儿需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以减轻他们的不适和恐惧。
插入内镜:医生将消化内镜插入患儿的口腔或肛门,进入消化道。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消化道的情况,寻找病变部位。
诊断:通过内镜观察,医生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和性质,如炎症、溃疡、息肉等。
治疗: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活检、止血、切除病变组织等。
退出内镜:完成诊断和治疗后,医生会退出内镜,结束手术。
术后护理:术后患儿需要休息和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医生还会向家长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和随访计划。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步骤可能会因患儿的年龄、病情和医院的技术水平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的儿科消化内镜医生。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小儿外科内镜诊疗

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3年版)为加强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管理,规范小儿外科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小儿(0-18岁)腹腔镜、胸腔镜、消化内镜、泌尿内镜、脑室镜、呼吸内镜、关节镜等诊疗技术。
小儿外科内镜涉及儿科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参照《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和《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小儿外科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满足下列要求: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设有小儿外科或专业组,科室或专业组每年收治小儿外科患者不少于500例,完成小儿外科手术不少于300例。
2.小儿外科内镜工作室。
(1)小儿外科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术前准备室、手术室、术后观察室以及门诊手术室等。
(2)配备满足开展小儿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设有麻醉科、小儿内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有满足小儿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小儿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三)有经过小儿外科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具备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五)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小儿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三级医院,开展小儿外科临床诊疗工作不少于10年,近5年累计完成小儿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1000例,其中,完成按照四级手术管理的小儿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50例,或按照三级手术管理的小儿外科内镜诊疗不少于2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消化内镜在儿童中应用进展

2. 胶囊内镜的应用
不明原因的消化 道出血,经上下 消化道内镜检查
无阳性发现者
其他检查提示的 小肠影像学异常 各种炎症性肠病, 但不含肠梗阻者
及肠狭窄者
无法解释的腹痛、 腹泻
胶囊内镜主要适用 于不明原因的腹痛 、腹泻、消化道出 血、小肠肿瘤、克 罗恩氏病等小肠疾 病的诊断。
不明原因的缺铁 性贫血
小肠肿瘤(良性、 恶性及类癌等)
血管发育不良
血管发育不良
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
空肠憩室
Crohn病
Crohn病
胃泌素瘤
主动脉小肠瘘
血管炎
Meckel憩室
药物
血管病
感染
1.2 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治中的价值
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儿童检查结果与成 人并不一致。儿童主要为血管发育异常、血管 炎和溃疡。瑞金医院儿科消化报道不明原因消 化道出血患儿9例,7例为血管异常疾病,1例为 Crohn病,1例为过敏性紫癜。
2.2 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的应用
总之,胶囊内镜突出表现在对不明原因的消 化道出血和小肠疾病具有诊断价值,虽然胶囊内 镜有操作简便、安全卫生、对患者无任何痛苦等 优点,但其不能进行粘膜活检,故无法取代双气 囊小肠镜检查,且胶囊内镜作为一种异性物体, 对小儿来说吞咽困难且易在胃肠道内梗阻,所以 儿童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消化内镜在儿童中应用进展
目前,小儿消化内镜已经较广泛的应用于小 儿消化系统腔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诊断, 甚至普遍应用于基层医院。而内镜治疗上的优势, 也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部分取代的外科手术 治疗,在一些较大的医院得到了推广,如内镜下 消化道异物的取出,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息肉 摘除等。
一、消化内镜的诊断应用进展
江苏省三级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治理标准

江苏省三级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治理标准(试行)为增强三级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与治理,标准儿科呼吸内镜临床诊疗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依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治理暂行规定》和《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治理标准(2021年版)》,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三级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见附件)的大体要求。
本标准所称的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要紧包括儿科(0-18岁)可弯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支气管镜、儿科胸腔镜等诊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大体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记录的相关专业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并知足以下要求:1.临床科室。
二级及以上医院,其中综合性医院设有儿科呼吸专业组,专科医院(儿童医院或妇儿医院)设有儿科呼吸专业。
开展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工作很多于10年;近5年,每一年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很多于500例,完成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操作很多于100例。
2.儿科呼吸内镜工作室。
(1)知足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工作要求,包括术前预备室、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看室等。
开展儿科胸腔镜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具有知足无菌手术条件的内镜诊疗室或手术室。
(2)配备知足儿科呼吸内镜诊疗工作要求的内镜设备和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苏醒气囊及加压面罩、各类型号的气管插管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3.具有知足实施依照三级手术治理的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需求的麻醉科或儿科麻醉专业医师,具有儿科呼吸内镜相关的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并发症的综合处置和抢救能力。
(三)有通过儿科呼吸内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具有儿科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执业医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治理符合要求。
二、人员大体要求(一)医师。
耳鼻咽喉科内镜检查法

耳鼻咽喉科内镜检查法耳鼻咽喉科常用的内镜检查法,包括直接喉镜、支气管镜及食管镜检查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光导纤维的发展,纤维内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冷光源的配备、器械的改进、麻醉方法及检查技术的提高,使内镜更为广泛、安全地应用于喉、气管、支气管、肺及食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检查者在实施内镜检查前应熟悉喉、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解剖,详细了解病情,正确选择内镜的种类和大小,同时应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以及消毒和保养等相关知识。
术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动作应轻柔,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初学者如能在尸体或动物身上先行练习操作,对较快地掌握该检查法有所帮助。
一、器械、术前准备、麻醉方法及体位【器械】L内镜常用者有2类,即硬管内镜和纤维内镜。
硬管内镜为金属制的直管,具有体轻、光滑、壁薄等条件。
纤维内镜是一种由导光玻璃纤维制成、可弯曲的软性细长形内镜。
(1)直接喉镜。
(2)硬管支气管镜:支气管镜镜管细长,远端开口呈斜坡形,边缘圆钝光滑,通过声门时可减少对声带的损伤。
远端一段管壁上有几个小孔,检查时有利于各支气管的通气。
近端有一镜柄,与远端斜坡形开口所对方向正好相反,对斜坡形开口有定向作用。
靠镜柄的管壁内有一条与镜管同长的细管,为插入灯杆作照明之用。
现用的硬管支气管镜使用冷光源,环形光源置于镜管的远端。
与柄相对处附有一短的斜向旁管,可经之输氧。
硬管支气管镜主要有3种类型:1)杰克逊式:国产支气管镜多仿此式。
镜管粗细一致,照明灯泡由灯杆通过管壁内的细管送至镜管远端。
因该镜内径较小,手术时视野受限。
2)尼格司式:远端管径与杰克逊式相同,但近端内径较大,视野较广。
目前这两种支气管镜都配有灯杆式或软管式冷光源照明,效果良好。
3)附有Hopkins潜窥镜的支气管镜:目前国内各大医院基本上都已配备StOrZ生产的带有先进照明和放大作用的支气管镜。
该套设备包括冷光源、纤维导光束、棱镜折光镜、支气管镜和直视异物钳等。
其支气管镜的管壁薄、管腔大,支气管镜近端的棱镜折光镜可以调节,冷光源的光亮度强,亮度可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内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纤维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适应证】
适用于胃、十二指肠各种病变的诊断。
特别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部位诊断和紧急止血也具有较大意义。
【禁忌证】
以下情况应禁忌或暂缓检查:
(1)急性上呼吸道炎症。
(2)严重食管静脉曲张。
(3)食管狭窄或贲门梗阻。
(4)活动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
(5)体质严重衰弱,或患有严重心脏病。
【操作方法与程序】
1.术前准备
(1)了解病情,交待注意事项,争取患儿合作。
如做过钡餐检查,应间隔3d 行胃镜检查。
(2)禁食8~12h。
(3)检查前排空大小便。
幽门梗阻者须先抽空胃内容物。
(4)术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
精神紧张者,酌情肌注镇静剂。
2.局部麻醉
用l%~2%丁卡因或4%利多卡因作咽部喷雾麻醉,3~min1次,共3次。
或可将上述药剂含于舌根处,2~3min后咽下。
3.嘱患儿左侧卧位,松解领扣及裤带。
头下垫枕并稍后仰,全身放松,均匀呼吸。
口下放臵弯盘。
4.将牙垫套在可曲管上,用透镜清洁剂涂抹物镜,使弯曲部处于自由状态,打开光源。
5.术者右手持胃镜,由口中向下插,嘱患儿勿咬胃镜,至咽部时嘱患儿下咽,
同时术者稍加力送下,将镜端插入食管上部,嘱患儿咬紧牙垫。
6,边进镜边观察。
通过贲门后,先找胃角,再寻幽门,最后进入十二指肠。
检查过程中,术者将手指轻压在气液钮上,使之自动向胃内充气,使胃壁舒展。
调节目镜的屈光及照度直至图像清晰。
如有胃液观察,可按压吸引钮,吸出液体。
7.边退镜边观察十二指肠降部、球部、幽门、胃窦、胃角、胃体、胃底及贲门。
要根据位臵的不同,旋转左右、上下角度钮,全面、细致、反复地进行观察。
8.对可疑部位进行拍照、组织活检或刷取标本行细胞学检查。
9.取出胃镜及牙垫。
【注意事项】
1.操作要轻柔、缓慢,遇有阻力切勿强行通过。
2.不可过量充气,以免发生穿孔。
活检要准确,避免擦伤其他部位黏膜。
3.检查后适当休息。
4.偶可并发出血、咽部血肿、误入气管、穿孔、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要注意预防,一旦发生,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乙状结肠镜检查
【适应证】
诊断直肠和乙状结肠各种病变。
【禁忌证】
1.肛门、直肠或乙状结肠急性化脓性炎症。
2.肛裂。
3.严重出血性疾病。
4.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
5.大量腹水或体质严重衰弱。
【操作方法与程序】
1.术前准备
(1)了解病情并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儿合作。
备好检查用品。
(2)检查前2h排空大小便,进行清洁灌肠。
腹泻者可服用阿托品。
常规检测出、凝血功能。
(3)检查肛门、直肠有无异常。
(4)扩肛。
2.患儿取膝胸位,插闭孔器。
镜筒表面涂以凡士林或液体石蜡。
3.术者左手扒开患儿臀部,右手握镜筒。
嘱患儿深呼吸。
缓慢旋转镜管,将乙状结肠镜向脐部方向徐徐滑入。
通过肛门括约肌后取出闭孔器,装上照明装臵。
4.直视下将镜筒向骶部、顺肠腔向前推进,边观察边缓慢插入。
必要时可用气囊充气,看清肠腔再行推进。
5.按相反方向徐徐退出镜筒。
边退边观察,注意肠管黏膜有无红肿、萎缩、肥厚、溃疡、肿瘤、息肉等。
用生理盐水拭子取标本做镜检、培养等,或在可疑部位取活检标本。
【注意事项】
1.术前应仔细检查器械,尤其是光源装臵。
2.检查时应小心仔细,操作要顺应肠管弯度,看清肠腔方可向前推进。
3.取活检标本时要避开血管,不能深入黏膜下,严禁撕拉。
标本取出后及时固定。
4.要记录距肛门的距离及方位。
5.术后嘱患儿休息并观察数小时,注意有无腹痛、便血。
有肠出血及穿孔时要及时处理。
支气管镜检查
【适应证】
1.支气管内病变的诊断,如脓肿、肿瘤、结核、囊肿、扩张等。
2.肺及支气管活检及细菌培养。
3.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取出。
4.支气管肺泡灌洗。
【禁忌证】
1.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急性期。
2.喉结核。
3.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4.主动脉瘤。
5.严重脊柱畸形。
【操作方法与程序】
1.术前准备
(1)了解病变表现,检测出、凝血常规,摄胸片。
(2)禁食4~6h。
(3)向患儿及家属讲解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4)检查前半小时酌情给予镇静剂及阿托晶,以免紧张及唾液分泌过多。
(5)器械准备,如喉镜、支气管镜、活检钳、细胞检查用具、培养管、标本瓶等。
2.麻醉
一般用l%丁卡因行咽后壁及喉头喷雾麻醉。
操作开始时再以l0%普鲁卡因行支气管麻醉。
体质较差、过度紧张或不合作者可施行全麻。
3.硬质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1)患儿仰卧,由助手托起头部,使之高出检查台10cm,并尽量后仰。
(2)先以直接喉镜挑起会厌,由声门插入支气管镜,也可直接用支气管镜挑起会厌,插人气管。
助手随术者检查要求,缓慢放低患儿头位并随时变动头位。
(3)达气管隆突后再进入欲检查的一侧。
如取异物则应先进入患侧支气管,如双侧均需检查,则应先进入健侧或病变较轻的一侧。
(4)检查右侧时,在左隆突以下0.5~lcm处可见一垂直嵴,其右侧有右上支气管开口,将支气管镜口斜面向上继续推进,即见右肺中叶开口,其对侧(支气管后壁)可见下叶背段支开口,继续推进,则可见前、外、后基底支开口。
(5)检查左侧时,助手应保持患儿头偏右,使支气管镜与患儿支气管成一直线,然后推进。
在支气管前外侧壁可见左肺上叶开口,再往背侧继续推进则可见左肺下叶背支及各基底支开口。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步骤
(1)患儿取仰卧位或坐位,插入支气管镜。
(2)按病变部位选用不同外径的镜管,以达到理想位臵。
5.其他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病变特点,可根据需要取标本行活检、细胞学检查或分泌物细菌培养等。
【注意事项】
1.尽量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硬质支气管镜检查范围相对有限,痛苦较大,现仅用于观察气管内肿瘤及摘取异物。
2.操作应轻柔,检查时间不宜过长。
3.应备好氧气、止血剂、气管扩张剂、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急救用品。
4.术后麻醉作用过后方能进食。
可有一过性少量血痰、喉部不适或声音嘶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