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网络教学评价的设计.ppt
第九章WQ教学模式
伯尼·道格(Bernie Dodge )
汤姆·马奇(Tom March)
4
WebQuest简介 简介
“web 是指“网络”,“Quest 是“寻 web”是指 网络” Quest”是 web 是指“ 调查”的意思。 构词意义上看 求”、“调查”的意思。从构词意义上看, webQuest是一种 专题调查”活动, 是一种“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 webQ st课译为“网络专题调查” webQuest课译为“网络专题调查”或“网络 探究” 探究” 。
9
• Webquest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 网络探究课堂实录
10
环节2: WebQuest案例分析与设计 环节 : WebQuest案例分析与设计
11
环节3 课后网络在线学习、 环节3:课后网络在线学习、设计实践
12
2009年华人网络探究大赛 2009年华人网络探究大赛
13
总结
WebQuests适用于许多主题 适用于许多主题, 1.WebQuests适用于许多主题,但不是所有主题都能 WebQuest; 用WebQuest; 2.WebQuest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 WebQuest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学方法 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教学方法。 要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要与其他资源相结合; WebQuest教学方法的难度大 3.把握WebQuest教学方法的难度大,耗费的精力多, 把握WebQuest教学方法的难度大,耗费的精力多, 建议一个学习使用1 建议一个学习使用1-2次。
四、WebQuest设计模板 设计模板
资源: 资源:这一部分包括一些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 的资源。 的资源。 评价:在每一个WebQuest WebQuest单元学习中都需要有 评价:在每一个WebQuest单元学习中都需要有 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价; 结束语:这是学生进行反思, 结束语:这是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进行总结的 阶段。 阶段。
《操作系统》教案》课件
《操作系统》教案(第一至第五章)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五个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 掌握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架构。
3. 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
4. 学习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功能3.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第二章:操作系统架构1. 操作系统的主要组件2. 操作系统的层次结构3. 操作系统的接口和API第三章:进程管理1. 进程的概念和特性2.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3. 进程调度算法4. 进程同步与互斥5. 死锁与饥饿问题第四章:内存管理1. 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2. 内存分页和分段3. 虚拟内存技术4. 页面置换算法5. 内存保护机制第五章:文件管理1. 文件和目录的概念2. 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3. 文件存储分配策略4. 文件访问控制5. 磁盘空间管理和文件备份策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操作系统案例,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3. 实验法:通过上机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导:介绍本章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本章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组织小组讨论。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操作系统教材。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的概念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技术应用案例网络拓扑结构图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二章:网络设备与网络介质2.1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网络介质的类型和特点学会使用网络设备搭建简单网络2.2 教学内容常见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网络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网络设备搭建简单网络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实践法2.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2.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三章:TCP/IP协议栈3.1 教学目标理解TCP/IP协议栈的组成和作用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3.2 教学内容TCP/IP协议栈的组成: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等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ping、tracert、netstat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诊断工具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3.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四章:局域网技术4.1 教学目标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和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法和拓扑结构学会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4.2 教学内容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共享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等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4.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五章:网络互联设备与技术5.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互联设备的作用和功能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网络互联设备搭建互联网络5.2 教学内容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关、防火墙等网络互联技术:静态路由、动态路由、VLAN、NAT等网络互联设备搭建互联网络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5.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六章:互联网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服务与应用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协议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与交流6.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协议:、FTP、SMTP、POP3等互联网信息检索与交流工具:搜索引擎、在线交流工具、社交网络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资源PPT课件互联网应用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6.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学会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7.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概述:安全威胁、安全策略等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算法等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7.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安全与管理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7.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八章: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8.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应用开发的流程与方法学会使用网络编程接口8.2 教学内容网络编程基础:套接字编程、多线程编程等网络应用开发:客户端/服务器模型、Web应用开发等网络编程接口:Socket API、协议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编程与开发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8.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九章: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基本技术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应用场景9.2 教学内容云计算基本概念:IaaS、PaaS、SaaS等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场景:在线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资源PPT课件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9.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十章:网络技术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10.2 教学内容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互联网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未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0.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技术发展案例网络搭建实操环境10.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课堂问答重点和难点解析1. 网络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的概念。
《青岛大学教案》课件
《青岛大学优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程概述课程重点与难点课程学习方法指导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互动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教学法第三章:教学资源与工具3.1 教学资源教材和参考书网络资源视频资料案例库3.2 教学工具PPT课件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屏幕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4.2 教学反馈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作业和考试成绩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课程概述(2课时)课程重点与难点(10课时)案例分析(8课时)小组讨论与互动教学(6课时)5.2 时间安排第1-2周:课程概述与学习方法指导第3-8周:课程重点与难点讲解第9-10周:案例分析与讨论第11-12周:小组讨论与互动教学第13周:期末考试准备与辅导《青岛大学优秀教案》PPT课件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课堂讲授实践案例分析实践小组讨论实践互动教学实践6.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思考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措施第七章:学生学习指导7.1 学习指导学习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7.2 学生支持解答学生疑问和困惑提供学习辅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和活动第八章:课程作业与练习8.1 作业布置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作业的提交和评分标准8.2 练习设计练习的形式和类型练习的难度和挑战性练习的反馈和指导第九章:教学创新与改进9.1 教学创新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科技工具和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9.2 教学改进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教学的计划和措施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总结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10.2 课程展望对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期望和目标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展望和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在这一环节中,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求:1.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
2.理解、掌握不同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方法。
3.能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案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内容:(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教学课件评分标准
教学课件评分标准教学课件评分标准是用于评估教师所设计和制作的课件的质量。
通过对课件的评分,可以衡量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估。
1. 内容评分标准:- 包含必要内容:课件应包含全面、准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且能够满足学生研究需要。
包含必要内容:课件应包含全面、准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要求一致,且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 清晰明确:教学内容应表达清晰,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清晰明确:教学内容应表达清晰,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 有深度和广度:课件的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和知识掌握的要求。
有深度和广度:课件的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掌握的要求。
2. 表达方式评分标准:- 语言简明准确:教学课件应使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语言简明准确:教学课件应使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或模糊的表达方式。
- 逻辑性强:课件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性,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和结构。
逻辑性强:课件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性,让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和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和结构。
- 重点突出:教学重点应在课件中得到突出展示,方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重点关注。
重点突出:教学重点应在课件中得到突出展示,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关注。
3. 视觉效果评分标准:- 布局合理美观:课件的布局应合理、清晰,页面设计美观,让学生能够舒适地浏览和阅读。
布局合理美观:课件的布局应合理、清晰,页面设计美观,让学生能够舒适地浏览和阅读。
- 字体和颜色搭配得当:字体和颜色的选择应当搭配得当,不过分花哨,保证学生能够清晰地阅读。
字体和颜色搭配得当:字体和颜色的选择应当搭配得当,不过分花哨,保证学生能够清晰地阅读。
- 多媒体应用:课件中应适当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等,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应用:课件中应适当使用多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等,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2024版教学设计评分标准PPT大纲
教学设计评分标准PPT大纲•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评价与反馈目录•教师素养与能力•总体评价与建议01教学目标与内容明确教学目标01教学目标应清晰、具体、可测量,能够明确表达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02教学目标应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学内容与目标匹配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确保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知识点覆盖全面教学内容应涵盖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知识点,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
对于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对于难点内容,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散处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同时,通过练习、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攻克难点。
02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
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引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方法多样性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熟练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程等信息化教学工具,拓展教学空间和时间。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如让学生设计课程、组织课堂活动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性教学方法尝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智能)技术。
2、教育技术的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和电化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概念的本质上来看,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都是相同的,都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优化。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教学技术、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5、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6、信息素养包括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个个方面的内容。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8、教育技术的主要任务: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的更良好发展。
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1、媒体:是传播与储存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传播与储存教学信息的工具现代教学媒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储存并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用来传递信息;二是软件,用来储存信息。
《金融学》说课(ppt)
课后阅读参考
Financeol_com金融论文在线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货币史 金融在线-论文题目 中国货币网 中华货币
专业能力素质 专业综合能力培养
1、第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专业能力拓展培养
1、第十章:国际收支
知识的拓展运用 :国际金融
项目5:课堂讨论:举例说明国际收支平衡对 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性(ppt讲演)。
三、课程设计:《金融学》
课时分配
• • • •
难点
周课时:4节 2节理论:教师主导(理论介绍) 2节讨论:学生主体(实际角色体验) 总学时:17周*4节/周=68节
2 职业证书 校企合作
3
四、课程实施
学生的基础和系建立 能力素质养成
教学特点
引导学生适应学习方式、 内容的转变 注重学科的基础性特点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课程实施
教学组织与安排
• 本课程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大致分为理论性、应用性
、实践性3类,按各类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 式组织教学。 •(1)理论性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四、课程实施
教学资源
• 实训:学生分组讨论、参加理财规划师考试、银行从业
资格考试、保险代理人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等。 • 阅览室:查阅课业资料(学校图书馆、系部资料室) • 参考教材:《金融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贺瑛 • 《货币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则详 • 实训手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区)分行介入式人 才培训班 培训资料
●试讲
以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例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 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演变
●试讲
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二、教育测验阶段
二、 教育测验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
教育测验发展起来
此后20年中
3000
多 种 测 验 问 世
美国
测验量表问世
《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
教
育
教学测验运动的开始
测
量
之
父 桑代克
二、 教育测验阶段
✔ 1.测验的评价领域更为广阔
2.评分标准更为客观
3.测量工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大
教
学
论
第九章第三讲 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
孔
子
夸
美
纽
斯
赫尔巴特
杜 威
泰 勒
相信大家在学习生涯中没少经历过考试吧! 所谓是“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其实, 考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形式。在漫长的历史中, 人们发展了多种评价模式和方法,让我们一起 来看看。
目 录 / contents
一 传统考试时期 二 教育测验阶段 三 教育评价阶段
教育 评价
泰勒领导的 评价委员会
三、教育评价阶段:第三代评价理论时期
代表
斯塔弗尔比姆 斯克里文
改良导向模式 目标游离模式
✘ 泰勒: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
第三代
评价 ✔ 目标评价教育效果
教育教学过程 本身的评价
三、教育评价阶段:第四代评价理论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代表人物:美国评价专家古巴、 林肯
第四代 评价理论
第三代 评价理论
三、教育评价阶段:第二代评价理论时期 20世纪30年代
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指导
八年研究(1932-1942)
30所实验学校进行教学改革
走向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教育技术是在视听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方法和设计与改进的实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科技手段的飞速发展和有关理论,教育技术学不断完善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并逐步从教学方法范畴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教学媒体资源的开发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以促进人类学习和教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一直是师范生学习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在师范院校中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成为培养师范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教师专业化标准,本课程随着成为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课程之一。
课程定位《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专业学生教师教育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的课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把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该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较高信息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的中小学教师。
课程目标1.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2.把握和理解各种现代教育媒体的特性、教学功能、操作技能。
3.掌握多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网络资源的搜集与利用。
4.理解现代教学设计、现代化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能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5.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课程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应用,如基于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协作学习等;依靠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实践实验、专题学习等模式应用,逐步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
1.讲授、自学与小组协作相结合将课堂教学、网络在线学习、任务驱动学习、专题讨论及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形式。
现代教育技术第一章PPT
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resources for learning.
5
教育技术学概述
◆基本概念 ◆发展简史 ◆研究领域与研究范畴
6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教育 技术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现代教育技术
7
教育
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 想
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
会
(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 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把他
9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概念 广义:即“教育中的技术”,指人来在 教 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 手段和 方法的总和。 分类: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 狭义: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 用 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10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学 二者区别: 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 方 法的总称; 教育技术学是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 的 理论。
研究领域
◆理论
◆实践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究范畴
◆设计 ◆开发 ◆应用 ◆管理 ◆评价
24
25
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内容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绪论 现代媒体技术 教学设计基础 实验
2
绪论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
《教案模板》
《优秀教案模板》word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任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制定能力。
1.2 教学任务分析并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制定有效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法。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资源2.1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讲解和实践。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分析。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2.2 教学资源教材和教辅资料的选择和使用。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和应用。
网络教学资源的搜索和利用。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导入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主体的设计和实施。
课堂小结的设计和实施。
3.2 教学方法应用讲授法的应用和技巧。
讨论法的应用和技巧。
实践法的应用和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设计形成性评估的设计和实施。
总结性评估的设计和实施。
自我评估的设计和实施。
4.2 教学反馈与改进学生反馈的收集和分析。
教学反思和教学改进的实施。
教学评估结果的利用和优化。
第五章:教学技巧与策略5.1 教学技巧课堂管理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提问技巧的讲解和实践。
板书设计的讲解和实践。
5.2 教学策略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难点的突破策略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创新策略的应用和实践。
第六章:学生学习指导6.1 学习策略辅导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6.2 学习困难帮扶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提供针对性的辅导措施。
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
第七章:班级管理与合作7.1 班级管理策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7.2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训练学生有效的沟通技巧。
组织多样化团队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第八章:家校沟通与合作8.1 家校沟通策略建立家校沟通的平台和机制。
定期开展家校沟通活动。
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促进家校共育。
8.2 家长合作与指导培训家长教育理念和方法。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
第9章 杂种优势利用
(1)在亲本杂交亲和的范围内,杂种优势与双亲的 亲缘关系、生态类型、性状差异程度等密切相关;
(2)杂种优势与亲本间性状的互补密切相关; (3)杂种优势与双亲基因型的纯合度密切相关;
(4)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杂种优势 多数表现为数量性状,因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
因此,对于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 花授粉作物,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必 须首先选育优良的IBL或纯系品种,在 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时,必须采取严 格的隔离保纯防杂措施。
Stephens(1954)报道了高粱雄性 不育系的应用,到1950’s 后期,美国已普 及了高粱杂交种,开创了常异花授粉作物利 用杂种优势的范例。1949年与1958年分别 在小麦、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系,突破了 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禁区。
我国对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 年代,在杂交水稻方面的研究和利用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1980’s年代育成了秦油2号油 菜杂交种,在生产上推广种植近千万公顷,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利用杂种优势可大幅度地增加农作 物的产量,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增加农 作物的抗逆性,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 益,可以说,杂种优势利用是20世纪作 物育种工作的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及 研究的不断深入,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与应用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二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特性
F1群体基因型的高度同质的杂合性以及由此 产生高度的整齐一致性是F1群体具有很强的杂种 优势的基本条件,F2群体由于基因型的分离,群 体的遗传型和表现型呈现多种多样,使整齐度下
降,因而F2杂种优势与F1相比明显下降,所以, 在生产上一般只利用F1而不利用F2。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一、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机理假说
教学设计(教案)评价纬度建议
教学设计(教案)评价维度建议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与达成。
可行性: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
针对性:教学目标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突出重点。
1.2 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结果导向: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设定具体、可测量的目标。
行为导向:以学生可观察的行为为导向,编写明确、具体的目标。
过程导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设定培养学生能力、态度的目标。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科学性: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科知识体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系统性:教学内容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适宜性: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需求。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逻辑性:按照学科逻辑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生活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创新性: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引入新颖、有启发性的素材。
第三章:教学方法设计3.1 教学方法的设计原则有效性:教学方法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
灵活性: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适应不同情境。
学生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
3.2 教学方法的设计策略多样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丰富教学手段。
互动性:鼓励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实践性: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四章:教学媒体与资源设计4.1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设计原则辅助性:教学媒体与资源应有助于支持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适用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与资源。
创新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新颖、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
4.2 教学媒体与资源的设计方法整合性: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网络资源等,形成互补。
互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PPT-第九章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与系统
2).控制室 • 主控室的主要设备装有电视特技台(视频切换器)、
调音台(混音器)、录像机、视频分配器、监视器等 设备。 • 从每间微型教室送来的模拟教师、模拟学生教 学活动的两路视频信号经电视特技台控制,一路送 到录像机进行录像,另一路则可经视频分配器把教 学实况信号直接送到观摩室,供同步评述分析。
用录音、录像等方法实况记录
9.2.3 微格教学实施与评价
9.1.2 多媒体教室系统组成
4.视频展示台
视频展示台是通过摄像机以光电转换技术,将实物、 文稿、图片等信息转换为图像信号,输出在投影机、监 视器等显示设备上的一种演示设备。
主要技术指标是CCD(电荷耦合器 件)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清晰 度越好。
9.1.2 多媒体教室系统组成
5.音箱系统 • 拾音设备:话筒及CD等 • 放大设备:功率放大器 • 重放设备:扬声器
网络控制中心要能对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过程进行实时 监控和记录。
各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共享主讲教室教学资源。 可进行广播教学、教学评估、课程观摩教学,能在较短时间内对 各多媒体教室的现场进行视频巡视,并在必要时录制有关内容; 可将教室的教学实况上传至网络。 (5)远程共享。对公共资源上传、分类管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协助教师其远程备课;可同步录制教师上课内容,进行点播观看。
9.1.2 多媒体教室系统组成 3投影屏幕 投影屏幕可分为金属幕、玻璃珠幕、压纹塑料幕。 压纹塑料幕适合普通教室使用。 重要指标是增益、视角和尺寸。 一般来说屏幕的增益越大,视角越小(金属幕);增益越小, 视角越大(压纹塑料幕,由于照顾学生,教育幕多采用压纹 塑料幕)。 选择屏幕尺寸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屏幕高度要让每一排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投影画面的 内容; (2) 屏幕到第一排座位的距离应大于2倍屏幕的高度; (3) 屏幕底边离地面距离1.5米左右。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2、从评价的取向与追求分析——获得性 评价和表现性评价
3、从评价的参照分析——常模参照评价、 目标参照评价和个性特征参照评价
七、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
数学学习评价的价值就是为了促进学生 的发展。
1、评价的策略之一:过程性评价 2、评价的策略之二:发展性评价 3、评价的策略之三:表现性评价
第二节 小学数学的学业评价
一、学业评价的含义 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是对
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作出基本判断的过程。它不 单指对学习结果(即学习的获得性)的判断, 还包括对学习过程(即学习的表现性)的判断。 同样,对小学数学学业的评价,不能简单地理 解为是数学的知识,更重要的还包括使用数学 的能力、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的专 业发展来看:
1、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 素和主要节点
1、基本要素:课堂活动由教师、学生、 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 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的特点。
2、主要节点:目标设置、内容组织、行 为方式以及人际相互作用方式是四要素 构成的主要节点,也是课堂活动构成的 主要节点。
2、从评价的方法论角度划分,分为两种:
(1)量化的评价:强调从数量的分析出发, 来推断或判断某一对象的成效。
(2)质性的评价:强调评价的主体取向,即 强调评价是对主体进行多元价值判断的过程。
(3)不能简单地把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看作 是二元对立的评价方式,往往是两种评价整合 运用,即强调结果,又重视过程。
②第二,往往有多人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因而
这是一个团队共同探讨感兴趣的主题活动。
锅碗瓢盆交响曲幼儿园大班网络安全教案
锅碗瓢盆交响曲幼儿园大班网络安全教案第一章:认识网络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知道网络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 培养幼儿对网络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网站、浏览器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网络的用途,如在线游戏、学习、看电影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网络用途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和视频中的网络活动。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使用网络的经历,让幼儿了解网络的便利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网络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对网络用途的认知程度。
第二章:网络的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网络中有许多好朋友,如在线游戏中的伙伴、学习网站中的同学等。
2. 培养幼儿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流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网络中的好朋友,如在线游戏中的伙伴、学习网站中的同学等。
2. 教育幼儿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流时的注意事项,如不透露个人信息、拒绝陌生人的邀请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流的场景,引导幼儿说出在交流中的注意事项。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网络中与好朋友互动的经历,让幼儿体验网络中的友情。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网络中好朋友的认知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网络中与陌生人交流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章:网络的安全宝典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知道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幼儿在网络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如不陌生人发送的、不不安全的软件等。
2. 教育幼儿遇到网络安全问题时,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如告诉父母、关闭网络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网络安全问题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和视频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网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让幼儿学会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1. 观察幼儿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
第九章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教学目的:1、掌握教育技术评价的含义、内容、特点;2、掌握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类型、评价流程;3、掌握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评价标准、评价方法;4、了解第四代教育评价、网络教学评价及CAA评价新进展;教学重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原则、流程。
教学难点:网络教学评价及CAA评价;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一、教育评价的含义和功能1、教育评价的含义评价是在量或质的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
教育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及有关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予以调整的进程。
教育评价是判断教育活动价值及其优缺点的过程,判断的依据是教育目标及有关标准,系统调查和评定及调整是教育评价的基本手段2、教育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教学评价过程就是对教学效果及其成因进行分析,了解教学各方面情况,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评价如同看病就医,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
(2)导向功能教学评价会预先把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公布给教师和学生,是他们知道所要完成的任务、面临的问题,这就为评价者下一步教学或学习目标起到了导向作用。
(3)激励功能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和维持学生进行学习的动机,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与学的主要方面。
(4)调节功能教学评价可以提供有关的教学反馈信息,从而可以调节教与学的活动,使教学能够始终有效的进行。
这种功能既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策略,也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
二、教育评价的分类和教育技术评价的范畴1、教育评价的分类(1)按照价值标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2)按照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按照评价对象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学校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资源评价、教育项目评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 技术水平(安全、稳定、规范、便捷) ❖ 教学功能(策略支持、系统工具提供、管理) ❖ 资源提供(数量、质量、相关程度) ❖ 咨询服务(咨询、培训、保障 )
三、基于量规的教学评价设计
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 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并且 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
思考
设计评价量规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四、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评价设计
电子作品是为了表达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想、问题解 决的结果或某个想法而设计和制作的,它是信息技术环境 下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与创新的一种展现方式。如:
用Word制作的电子板报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用Flash制作的动画 用Dreamweaver制作的网页
网络教学评价的 设计
谢幼如 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E-mail:xieyouru@
1 网络教学评价概述 2 网络教学评价内容 3 基于量规的教学评价设计 4 基于电子作品的教学评价设计 5 基于概念图的教学评价设计 6 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评价设计
一、网络教学评价概述
1、教学评价与网络教学评价 2、网络教学评价的功能 3、当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基于作品的评价涉及学生创造作品或完成任务的真实过 程,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其广泛的才能,可对学生进行多方 面的测量。
案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电子作品创作的教学策略与学习评价的研究
思考
利用电子作品实施教学评价,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基于概念图的网络教学评价
“概念图”,是指利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 概念、思想、理论等,是把人脑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可 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表达。它是一种表达知识的 网络图形化技术,知识图由概念网络构成,网络包括节点 和连线,节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它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 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 特点。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评价工具》
❖ 评价量规包括:
• 若干个评价指标; • 固定的测量等级; • 一系列清晰并精确定义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为每
一个测量等级说明了行为特征。
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适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的 教学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状 况,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概念图:动量守恒定律相关概念及关系
概念图:《电子作品创作》专题学习网站的结构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电子作品创作》专题学习网站
概念图:中职《电子商务基础》项目实训网络课程的结构
把人简单化
过程取向的评价
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评 价范围。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其是否与 教育目标相符,都应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
代表人物:斯腾豪斯,斯克瑞文 基本方法论:量的研究方法与质的研究方法相结合 特点: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强调
评价者对评价情景的理解,强调评价过程本身 的价值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网络教学评价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依据 一定的教学目标,借助网络技术与工具,采 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对网络教学过程及其结 果进行测量,并作出价值性判断。
2、网络教学评价的功能
❖ 导向功能 ❖ 诊断功能 ❖ 调控功能 ❖ 激励功能
3、当代教学评价的新理念
3、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 教学活动组织 ❖ 学习资源提供 ❖ 教学过程指导
4、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 目标与内容 ❖ 结构与功能 ❖ 超链接与导航 ❖ 多媒体使用情况 ❖ 素材质量 ❖ 技术规范
案例:专题学习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内容
专题学习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功能
界面
性能
科教专丰针原学协评导检帮界媒链共规稳兼 学育题富对创习作价航索助面体接享范定容 性性性性性性支支支功功功风设设性性性性
❖ 量规可用来评价复杂的行为和任务
❖ 量规可用于任何内容领域的评价
评价量规满意 2
需要改进 1
(反映最高质 (反映较高质 (反映高质量 (反映需改进
指标1 量的可识别的 量的可识别的 的可识别的行 质量的可识别
行为特征) 行为特征) 为特征)
的行为特征)
指标2 指标3
21
案例:基于电子量规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
1、教学评价与网络教学评价
❖ 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搜集证据,从而对 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
——李秉德,《教学论》
❖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 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资料,并通过量化对教学 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性判断,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和教学的完善。
主体取向的评价
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 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过程 是多元的。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 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 能力”。 代表人物:古巴、林肯、利维 基本方法论:质的研究方法 特点:价值多元,尊重差异
二、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
以“发展取向”超越“甄别选拔” 以“整体关联”超越“唯智取向” 以“动态生成”超越“静态表现” 以“多元主体”超越“一元权威”
教学评价理念 的发展趋向?
目标取向的评价
过程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向的评价
目标取向的评价
把评价视为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的课程目标 相对应的过程。预定目标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代表人物:泰勒、布卢姆 基本方法论:量的研究方法 特点:追求评价的“客观性”、“科学化” 优点:简便、易于操作,在实践中处于支配地位 缺点: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
1、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4、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 5、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情况的评价 ❖ 学生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 ❖ 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
2、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 目标达成度 ❖ 任务完成 ❖ 达标测试 ❖ 创新精神 ❖ 实践作品 ❖ 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