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

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

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依据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内容基于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消毒是保证食品生产过程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预防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品加工厂应根据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消毒方案,并严格执行,以确保食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消毒方法以下是食品加工厂常用的消毒方法:1. 温水消毒:使用温水对设备、器具、工作台面等进行消毒。

温水消毒要求水温达到80°C以上,持续15分钟以上。

在消毒过程中,应确保温水能够充分接触到各个表面,并保证温水的充足供应。

2. 压缩蒸汽消毒: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设备和进行消毒。

蒸汽消毒应确保温度达到121°C,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在蒸汽消毒前,需要将设备和清洗干净,确保表面无残留物。

3. 化学消毒:使用消毒剂对设备、器具、工作台面等进行消毒。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时,要根据食品加工环境和使用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在化学消毒过程中,应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接触时间来使用消毒剂,并确保充分冲洗或清洁干净。

4.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辐射对设备、器具、空气等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应确保辐射剂量达到一定标准,辐照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应注意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紫外线,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5. 气体消毒:使用适当的气体消毒剂对封闭空间进行消毒。

气体消毒时,要根据空间尺寸和通风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

在气体消毒后,应进行充分通风,确保气味和残留物的排除。

结论食品加工厂的消毒方法对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根据2023版食品安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温水消毒、压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紫外线消毒和气体消毒是常用的消毒方法。

食品加工厂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以保证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食品加工厂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食品加工厂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食品加工厂清洗消毒基本知识
食品加工厂的清洗和消毒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食品加工厂清洗消毒的基本知识。

清洗
1. 清洗目的
清洗的目的是去除加工过程中的污物、油脂、细菌等。

保持设备、器具和工作台面的清洁是防止交叉污染和食品传染病的关键。

2. 清洗步骤
- 首先,清除表面上的大块污物和残留物,可以使用刷子、水枪等清洗工具。

- 然后,使用清洁剂加水将设备、器具和工作台面进行彻底清洗。

清洁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酸性、碱性或中性清洁剂。

- 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或干净的布擦干。

消毒
1. 消毒目的
消毒是杀灭或去除加工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的过程。

消毒能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和食品感染症的发生。

2. 消毒方法
- 热水消毒:将设备、器具等放入加热的水中煮沸约15-20分钟。

适用于耐热的物品。

-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按标准浓度配制消毒溶液,浸泡设备、器具等一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设备、器具等,杀灭细菌和病毒。

注意事项
- 在清洗和消毒前,要将残留食品和污物彻底清除。

- 清洗和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如佩戴手套、口罩等。

- 清洗和消毒工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更换或清洗。

- 清洗和消毒操作要定期进行,不能忽视常规清洁工作。

以上是食品加工厂清洗消毒的基本知识。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方法表格模板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方法表格模板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计划表
类别
频率
清洗消毒 方法
洗涤剂/消毒 剂
消毒标准
负责

检杳

核实
验证
备 注
A

操作前后、
清水T皂液
餐洗净,搓洗起
洁净无污垢
操作员
车间主
加工
食品接


入厕后、接
T清水T消
泡沫
细菌w75个
任、质
厂长
触面检


触污染物
毒液T清水
优氯净浸泡30s
/cm2
检员
品管
验记录


后屠宰每
(50-100ppm氯
每班
清水清扫、洗
擦、药液喷洒
优氯净
(50-100ppm氯
液)
洁净、无油垢、
无污垢
换装班 长 保管员
质检员
加工 厂长 品管 经理
卫生检查
记录
F

办公室、
厂区道 路、车 库、餐厅
每周
清水清扫冲
洗、药液消毒
优氯净
(50-100ppm氯
液)
洁净无污物
各分管 部门负 责人
总办
总办 品管 经理
厂区卫生
检查记录
淋浴间、 车间卫 生间
加工 厂长 品管 经理
卫生检查
记录
速冻间
每月两次
及时除霜、清 扫冰屑并药 液喷洒
优氯净
(50-100ppm氯
液)
整洁无冰霜、
无异味
速冻间
保管员
车间主 任、质 检员
冷藏间
每年两次
及时除霜、清 扫冰屑并药 液喷洒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食品工厂常用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食品工厂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保持食品工厂的卫生消毒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

下面将介绍食品工厂常用的卫生消毒方法及规范。

一、常用卫生消毒方法1. 清洁消毒: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卫生消毒方法。

通过清洁工具、清洁剂及水来清除污垢、油脂等污染物,以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

清洁消毒的主要步骤包括清洗、漂洗和消毒三个环节。

(1)清洗: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将各种设备、器具、工具等进行清洗,将污垢和油脂等污染物清除干净。

(2)漂洗:用清水将清洗剂残留物、污染物等进行冲洗,以保证表面的干净。

(3)消毒: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或消毒设备对清洗及漂洗后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

2. 干热消毒:利用高温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杀死的消毒方法。

一般可使用干热箱、火焰烧烤等设备进行干热消毒。

(1)干热箱消毒: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干热箱中,加热至高温,保持一定时间,使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高温杀死。

(2)火焰烧烤:使用明火将需要消毒的物品进行烧烤,以高温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烧灭。

3. 湿热消毒:利用高温和湿度的组合将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杀死的消毒方法。

常见的湿热消毒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和开水消毒。

(1)蒸汽消毒:使用专用的蒸汽消毒设备,将物品置于蒸汽中进行消毒,蒸汽的高温可杀灭细菌等微生物。

(2)开水消毒:将水煮沸后放入需要消毒的物品中进行浸泡,高温的开水能有效杀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4. 化学消毒:利用化学药剂来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常用的药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酒精等。

(1)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浸泡其中进行消毒。

(2)过氧化氢消毒:将过氧化氢与水混合后,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3)酒精消毒:将酒精涂抹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并保持一定时间,使酒精发挥杀菌作用。

二、卫生消毒规范为保证卫生消毒的效果,食品工厂应按照相关的卫生消毒规范进行操作。

CIP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CIP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CIP清洗消毒操作规程一、什么是CIP?CIP是Clean In Place的缩写,意思是原位清洗(在线清洗、就地清洗),是一种对加工设施进行现场清洁的程序,特别是在食品、饮料和制药行业较为常用。

简单地说,将管道、泵、槽等运输和生产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通过该回路泵送一系列清洗和漂洗溶液,其目的是浸泡、分离和清洗任何残留物、污垢或沉积物。

CIP系统的设计因待清洗设备的要求而异,冲洗周期的性质、持续时间和温度变化很大。

二、产品清洗消毒要求要求生产系统中所有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表面至少每周(不超过7天)清洗和消毒一次。

所有非直接产品接触表面和外表面也需要按照企业批准的清洗消毒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频率是至少每周一次(不超过7天)。

在口味产品转换之间,必须采取适当的清洗措施以预防交叉污染。

原位清洗的效果也必须通用厂内检测进行验证,包括感官测试、目检以及微生物分析。

三、产品CIP消毒方法汇总(一)五步热CIP –碱性清洗剂及热水消毒1.冲洗用足够量的水冲洗所有表面,直到残留液体去除为止,只要有可能最好用50-60℃温水清洗。

2.清洗用制造商推荐浓度的清洁剂进行清洗,温度为50-70℃效果较好,合适的机速和流速时清洗效果的关键,首先必须清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消毒。

3.冲洗用足量的水清洗,直至将清洁剂完全去除,微量清洁剂会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4.消毒用热水在85℃持续15min(每个环节85℃热水必须保留15min以便完全消毒。

用处理好的水冲洗,直到所有微量元素去除为止,当已使用热水消毒之后,应使设备逐步冷却,以免造成其损坏。

(二)三步热CIP –碱性清洗剂及热水消毒1.冲洗用足够量的水冲洗所有表面,直到残留液体去除为止,只要有可能最好用50-60℃温水清洗。

2.清洗用认可配方的酸性清洗剂或消毒剂进行清洗和消毒,温度为50-70℃效果较好,合适的机速和流速时清洗效果的关键,首先必须清洗表面,以确保有效消毒。

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精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的清洁、消毒管理。

第三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清洁、消毒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记录完整的原则。

第四条食品加工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清洁、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清洁、消毒职责,配备专职或兼职清洁、消毒人员,保证清洁、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加工经营场所清洁、消毒第五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应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上、下水道通畅,地面无积水。

废弃物盛放容器必须密闭,外观清洁;设置能盛装一个餐次垃圾的密闭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

第六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排烟、排气设施无油垢沉积、不滴油。

第七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

除虫灭害工作不能在食品加工操作时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包括原料)应有保护措施。

第八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

第九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发现老鼠、蟑螂及其他有害害虫应即时杀灭。

发现鼠洞、蟑螂滋生穴应即时投药、清理,并用硬质材料进行封堵。

操作间及库房门应设立高50cm、表面光滑、门框及底部严密的防鼠板。

第十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三防设施有效:纱门、纱窗或门帘、金属防鼠板、防鼠隔栅等设施能有效起到防蝇、防鼠、防尘作用。

第十一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废弃油脂应由专业的公司回收,并应与该公司签订写有废弃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的合同。

第三章设施设备清洁、消毒第十二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的设施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设施设备清洁、卫生。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和消毒的方法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和消毒的方法

食品生产车间清洗和消毒的方法一、 清洗和消毒概念清洗就是把工厂和加工设备的污物去掉。

“污物”确切的说就是存于食品接触表面为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

消毒是在清洗之后,用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繁殖体,进而减少其它微生物的数量。

注意所有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

1、常用清洗药物:水、碱、酸、软化剂等。

水:要求是无微生物、中性 PH 值和低矿物成分,一般要软化和消毒处理; 清洗消毒用水最好包括热水和冷水,而且压力较大。

对人工清洗来说, 热水的温度应最低 82 ℃或更高。

NaOH :作为普通清洗剂使用的最强碱,1 的 NaOH 溶液 PH 值大约为 13。

由于 NaOH 的高 PH 值,它对溶解蛋白质特别有效,也可以皂化脂肪。

Na 2CO 3:中强碱,其 1 水溶液 PH 值约为 11。

其乳化脂肪、溶解蛋白质的能力一般。

对铝、锡、锌腐蚀性很强。

由于会产生 CaCO 3 沉淀,所以不适用于硬水。

HNO3:强酸,1 水溶液 PH 约为 1,对去除矿物质盐沉淀非常有效,也可以溶解一些蛋白质,HNO3对不锈钢、铝具有保护性,但会腐蚀铬、镍、锡材料。

HNO3具有杀菌作用;H3PO4:中强酸,其 1 水溶液 PH 值约为 3。

腐蚀性比 HNO3弱得多。

因此被广泛用作酸请洗剂。

柠檬酸、醋酸、草酸:弱酸,PH 约为 4.5,主要用于非不锈钢材料的清洗,草酸特别适用于地板等锈斑的去除。

软化剂:当用硬水清洗时,碱液中会出现沉淀,防止:使用软水或添加试剂形成钙、镁的可溶性化合物。

2、清洗方法:有人工清洗和现场(Clean-In-Place)清洗,两种方式:现场(Clean-In-Place)清洗:第一工序:水洗,首先将冷水或温水(50 ℃)送入,时间 3-5min。

第二工序:自动注入碱洗涤剂(0.5~1 )水温60~80 ℃,时间 10-20min。

第三工序:用水冲洗附着残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洗涤剂,时间 5-10min。

如何正确消毒食品加工工具

如何正确消毒食品加工工具

如何正确消毒食品加工工具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正确消毒食品加工工具变得尤为重要。

食品加工工具的不正确消毒可能导致细菌繁殖,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正确的消毒方法,以确保食品加工工具的卫生安全。

一、热水消毒法热水消毒法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消毒方法。

首先,将食品加工工具彻底清洗干净,去除残留的食物和油脂。

然后,将工具放入大容器中,加入足够的热水,确保工具完全浸泡其中。

接下来,将水加热至80℃以上,保持30分钟以上。

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最后,将工具取出,晾干或用干净的纸巾擦干。

二、化学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热的食品加工工具。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包括漂白粉、过氧化氢和酒精等。

使用时,首先将工具清洗干净,然后将消毒剂按照说明稀释至适当浓度。

接着,将工具浸泡在消毒液中,确保完全被液体覆盖,并保持一定时间。

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浸泡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

最后,将工具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或用纸巾擦干。

三、蒸汽消毒法蒸汽消毒法是一种高效的消毒方法,适用于耐热的食品加工工具。

首先,将工具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专用的蒸汽消毒器中。

然后,根据工具的材质和大小,设置适当的蒸汽时间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蒸汽时间应在20-30分钟之间,温度应在100℃以上。

蒸汽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工具的卫生安全。

最后,将工具取出,晾干或用纸巾擦干。

四、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是一种常用的无化学残留的消毒方法,适用于小型食品加工工具。

使用时,将工具清洗干净,并将其放置在紫外线消毒器中。

打开开关后,紫外线会照射到工具表面,杀灭细菌和病毒。

根据工具的大小和形状,消毒时间一般在15-30分钟之间。

紫外线消毒器使用方便,但需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正确消毒食品加工工具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清洗和消毒食品加工工具。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计划表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计划表

洁净无油、无污垢、无异味 细菌≤75 个/cm2
车间主任、 加 工 厂 长 食 品 接触 面 检 验
质检员
品管经理 记录表
容 骨桶、消毒
各班组长
卫生检查记录
器 盆、肉钩
辅助设施:墙 班后冲洗、消毒 班后清水→热水冲 洗→ 82℃热水 2min
洁净无油、无污垢、无异味
D 壁、支架、门 (药液) 类 窗、下水道筛
食品加工企业清洗消毒计划表
类别
频率
清洗消毒方法 洗涤剂/消毒剂
消毒标准
负责人

操 作 前后 、入 厕 清水→皂液→清水 →消 餐洗净,搓洗起泡沫 洁净无污垢

后、接触污染物后 毒液→清水
优 氯 净 浸 泡 30s 细菌≤75 个/cm2

屠宰每 头/ 次,分
(50-100ppm 氯液)
A

割 45 分钟/次。
各 主 管 部 门 总办
负责人
加工厂
总办 品管经理
厂 区 卫生 检 查 记 录
日期: 年 月 日
批准:
2
优氯净
无残留肉渣
(50-100ppm 氯液)30s 细菌≤75 个/cm2
清水冲洗
82℃热水 2min
洁净无油、无血污、污渍 操作员
82℃以上热水浸泡
细菌≤75 个/cm2
劈半锯 班后洗烫
四分体

检查人 核实
验证
车间主任、 加 工 厂 长 食 品 接 触 面 检
质检员
品管经理 验记录表
卫生检查记录
备注
类 工作服 每班次
氯液浸泡→洗涤剂 →清 洗 衣 粉 , 次 氯 酸 钠 无油渍、污渍

食品加工车间消毒规定

食品加工车间消毒规定
保持
8
链条
NaClO或82℃热水
200-300ppm
班前和班后
9
输送带、工作台
NaClO或82℃热水
100-200ppm
每小时一次
10
计量器具
NaClO
100-200ppm
每小时一次
11
刀板、刀具、工器具
NaClO或82℃热水
200-300ppm
半小时一次
12
消毒车
NaClO
50ppm
半小时一次
13
三、工作程序:
1.洗消班人员、班组长、品管员每天提前十五分钟进车间检查卫生,并将脚踏池、洗手池按标准配置好氯水;
2.将刀板、刀具、工器具清洗消毒,以备生产人员使用;
2.1先将刀板、刀具、工器具用82℃热水进行清洗;
2.2将清洗好的刀板、刀具、工器具放在已配置好200ppm的氯水中进行消毒15分钟;
2.3生产人员在领用刀板、刀具、工器具时再用凉水冲洗一次;
消毒桶
NaClO
200-300ppm
每小时一次
14
速冻架、速冻盘
82℃热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每用一次
15
食品盒
82℃热水
每用一次
16
鲜品库
NaClO
200-300ppm
每天一次
17
不锈钢运输车
82℃热水
每用一次
18
冷藏车
过氧乙酸
0.3%
装车前
有效浓度
消毒频率
1
毛鸡车
NaClO
200-300ppm
每车
2
鸡筐
NaClO
200-300ppm
每车

清洗及消毒工作总结

清洗及消毒工作总结

清洗及消毒工作总结引言清洗及消毒是任何组织或机构都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在健康、医疗、饮食等领域。

清洗及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菌、细菌和病毒,从而保证环境卫生和人员的健康。

本文将总结清洗及消毒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和最佳实践,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清洗及消毒工作。

清洗及消毒的重要性清洗及消毒的重要性在于防止病原菌、细菌和病毒在环境中传播,并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

清洗及消毒涉及到各个领域和行业,如医院、酒店、食品加工等。

对于医院而言,清洗及消毒是保护患者、员工和公众健康的首要任务。

对于酒店和餐饮行业而言,清洗及消毒是提供安全食品和清洁环境的基本要求。

清洗及消毒的方法清洗方法清洗是指除去物体表面的污垢、杂质和有机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1.水冲洗法:使用清水对物体进行冲洗,可以去除表面的大部分污垢。

2.清洗剂法:使用适当的清洗剂溶解和吸附污垢,并使用刷子或布进行擦拭,以彻底清洗物体表面。

3.酶法:使用适当的酶溶液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清洗,常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消毒方法消毒是指杀灭病原菌、细菌和病毒的过程。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1.物理消毒法:如高温消毒、紫外线照射等,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

2.化学消毒法:如使用消毒液、漂白粉、酒精等进行消毒,可以杀灭病原菌并防止再次感染。

3.离子消毒法:利用氧化性离子或臭氧等离子体杀灭病原菌,适用于一些对温度和化学药剂敏感的物体。

清洗及消毒的最佳实践清洗及消毒工作是一个细致而重要的过程,以下是一些清洗及消毒的最佳实践:1.制定清洗及消毒程序: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物体,制定相应的清洗及消毒程序,明确责任和流程,确保每一次清洗及消毒都能得到有效执行。

2.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和消毒剂: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清洗剂和消毒剂,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杀灭病原菌和清洁物体表面。

3.使用正确的清洗工具: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如刷子、拖把、喷雾器等,以确保清洗和消毒工作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4.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洗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洗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有效消毒,如更换刷子、清洗喷雾器等。

食品行业卫生要求

食品行业卫生要求
适用于无油垢的工器具、操作台、墙壁、地面、车辆、胶鞋 等。使用浓度:0.2-0.5% 2、氢氧化钠溶液
适用于有浊垢及糖液玷污的工器具、墙壁、地面、车辆等。 使用浓度: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过氧乙酸
适用于各种器具、物品和环境的消毒。使用浓度:0.04- 0.2%。 4、蒸汽和热水消毒
适用于棉织物、空罐及重量小的工具的消毒。热水的温度: 82℃以上。 5、紫外线消毒
3、车间生产卫生用室
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应设置生产 卫生用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和生活卫生用室( 休息室、食堂、厕所)。存衣室和休息室可合并设置。
对食堂企业面言生产卫生用室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生产 卫生水平及产品卫生质量。
工入上班前在更衣室内完成个人卫生处理后方可进入车间 从事食品生产,因此更衣室、盥洗室等“生产卫生用室”又 可称为“卫生通过室”,其面积—般可按0.3~0.4平方米/ 人安排。
五、厕所
蹲位数以最大班,男每40-50人设一个,女每30-35人 设一个,厕所的建筑面积按2.5-3 m2估算。
一、办公楼----靠近人流出入口处。
办公楼建筑面积估算:
F =(G×K1×A/K2)+B F——办公楼建筑面积,m2 G——全厂职工总人数,人 K1——全厂办公人数比,一般取8~12% K2——建筑系数,65~69% A——每个办公人员使用面积,5~7m2/人 B——辅助用房面积,根据需要决定。
二、食堂----靠近工人出入口处或人流集中处,它的服务距离以
食品行业卫生要求
一、食品厂、库最低卫生要求
(一)、厂、库环境卫生 ⑴、厂、库周围不得有能污染食品的不良环境。同一厂不 得兼营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产品;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

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碱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

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

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

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物理消毒法。

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

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

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

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清洗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们可以有效地减少食品中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加工出来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食品加工清洗和消毒方法。

清洗方法清洗是指将食品加工设备和环境表面上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洗方法:水清洗水清洗是最常用的清洗方法之一。

将设备和环境表面用水冲洗,可去除大部分污染物和杂质。

清洗过程中,需注意用清洁刷将污垢彻底刷洗干净,可加速清洗效果。

此外,水清洗后要用清水将残留物清理干净。

钢丝球清洗钢丝球清洗是一种较为彻底的清洗方法,适用于设备表面和环境表面上附着的严重污渍。

其清洗原理是用磨擦去除杂质和污渍。

但需注意,钢丝球清洗容易对设备表面造成损伤,还会将钢丝残留在设备表面上,可能会污染食品。

蒸汽清洗蒸汽清洗是用高温高压蒸汽清洗设备和环境表面的方法。

其清洗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去除表面的污渍和细菌,具有快速、高效的清洗效果,可以达到无化学残留的清洗效果,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人员操作。

碱性清洗碱性清洗是用碱性物质治理设备和环境表面上的杂质和污染物。

碱性清洗一般使用碱性溶液,并在高温下进行,可有效去除油污和有机废物,但也可能会对设备表面造成腐蚀。

消毒方法除了清洗外,消毒也是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杀灭设备表面和环境表面上的微生物,减少下一次加工的污染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毒方法:热消毒热消毒是将设备和环境用高温水蒸汽、沸水或火燃烧等方式进行消毒。

常用的高温水消毒温度要达到100℃以上,可杀死细菌和病毒,但可能对某些设备造成损伤。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使用化学物质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臭氧、过氧化氢等。

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比较彻底,并且价格便宜,在食品加工业普遍使用。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将紫外线照射于设备表面和环境表面上,紫外线的波长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壁和DNA,在消毒过程中不会对设备造成损伤。

溴素处理方法

溴素处理方法

溴素处理方法溴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消毒、污水处理、水处理、草坪护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溴素处理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溴素消毒方法1. 溴素漂白法溴素漂白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消毒方法,特别适合于水处理和食品加工行业。

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适量的溴素添加到水中,使水中的溴素浓度达到所需消毒效果。

步骤二: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或水浸泡在溴素水中,确保每个部分均受到溴素的接触。

步骤三:根据所需消毒时间,将物品或水浸泡在溴素水中,一般为15分钟至1小时。

步骤四:将物品或水取出,并彻底清洗,保证溴素残留量符合安全标准。

2. 溴素氧化法溴素氧化法是一种将溴素转化为高氧水的方法,通过高氧水的氧化性能来实现消毒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消毒,如医院、实验室等。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适量的溴素添加到含氯废水中,起到氧化、中和的作用。

步骤二:待溴素与废水中的氯反应生成高氧水后,再将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消毒和净化的效果。

二、溴素污水处理方法1. 溴素中和法溴素中和法是一种将含溴污水中的溴素与适量的中和剂反应,达到去除污水中溴素的目的。

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溴素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溴素污水与中和剂混合。

步骤二:通过调整中和剂的投加量和溴素浓度,使溴素与中和剂发生反应,并沉淀出溴化物。

步骤三:将反应后的溴化物沉淀物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

2. 溴素吸附法溴素吸附法是一种将溴素通过吸附剂去除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净化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溴素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选用适当的吸附剂,将其与溴素污水充分接触。

步骤二:溴素与吸附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吸附反应,将溴素去除。

步骤三:将吸附剂中含有溴素的废物进行处理,并使其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

三、溴素水处理方法1. 溴素浸泡法溴素浸泡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家庭和工业用水。

次氯酸钙钠法

次氯酸钙钠法

次氯酸钙钠法次氯酸钙钠法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次氯酸钙钠法。

一、次氯酸钙钠法的原理1.1 次氯酸的作用原理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破坏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结构,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1.2 钙离子和钠离子的作用原理钙离子和钠离子可以增强次氯酸的杀菌效果。

其中,钙离子可以与有机物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得有机物更易被次氯酸氧化;而钠离子则可以调节溶液pH值,使其处于最适宜杀菌的范围内。

二、次氯酸钙钠法的操作步骤2.1 制备次氯酸溶液首先需要制备出一定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通常采用电解法或化学反应法制备次氯酸,然后将其稀释至所需浓度。

2.2 加入钙离子和钠离子将适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加入次氯酸溶液中,使其含有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和钠离子。

2.3 调节溶液pH值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通过加入盐酸或碱液等方式调节溶液的pH值,使其处于最适宜杀菌的范围内。

2.4 消毒处理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或介质放入次氯酸溶液中,进行一定时间的消毒处理。

消毒时间和温度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次氯酸钙钠法的优缺点3.1 优点(1)杀菌效果好: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有效破坏微生物体内重要结构,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2)操作简便:制备次氯酸溶液及加入钙离子和钠离子等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设备。

(3)适用范围广:次氯酸钙钠法适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

3.2 缺点(1)次氯酸易挥发:次氯酸在常温下易挥发,需要注意储存和使用条件。

(2)对某些物质有腐蚀作用:次氯酸具有一定腐蚀性,需要注意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消毒后需要清洗:次氯酸消毒后需要进行清洗处理,否则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四、次氯酸钙钠法的应用4.1 水处理次氯酸钙钠法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常用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场所。

4.2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次氯酸钙钠法可以对食品表面进行消毒处理,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

食品企业清洗与消毒规程

食品企业清洗与消毒规程
第1页
一、基本概念
清洗就是把工厂和加工设备的污物去掉。“污 物”确切的说就是存于食品接触表面为细菌生 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和矿物质。 消毒是在清洗之后,用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繁 殖体,进而减少其它微生物的数量。 注意所有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发 挥作用的。
第4页
一、基本概念
第10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 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 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有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和臭氧等。
第11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能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包括时间、PH 值、温度和水的硬度。 对PH值,一般说消毒剂的有效性随PH的 增加而增长。除了四价化合物,对碘、 氯和酸性消毒剂来说,对所有的消毒方 式,温度越高,消毒就越有效。每一种 消毒剂最低有效性是不同的,可根据说 明使用。
时间:2011年3月15日 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 中毒原因:河南孟州等 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 药品瘦肉精喂养猪,大 部分由双汇子公司济源 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 由于盐酸克伦特罗有毒 性,人食用含有瘦肉精 的猪肉一定量后就会中 毒。
第2页
清理消毒目的
设备清理消毒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防止产品污染, 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对 产品质量满意。。。。等等原因,要求大 家必须将设备清理干净。
第17页
三、清洗、消毒方法
相对湿度 消毒环境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 响十分明显,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 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室内空气甲醛熏蒸消 毒的相对湿度应为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 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40-60%为宜,大型消毒 (>0.15立方米)为50-80%。另外紫外线在相 对湿度为60%以下杀菌力较强,在80-90%时 杀菌力下降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会影 响紫外线的穿透力。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消毒方式

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消毒方式

近年来,为促进食品安全的发展,解决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保障工作,严格把控餐饮企业的食品卫生安全,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影响到个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健康发展,并把食品安全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1]。

广为人知,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容易滋生微生物,一旦条件合适,微生物将大面积繁殖,所以杀菌消毒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对操作人员、加工环境、机械设备以及工器具的消毒,更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步骤之一[2]。

随着我国食品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食品企业开发了多种杀菌消毒方式。

本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消毒方法和消毒药品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旨在为食品加工业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中国果菜China Fruit&Vegetable第40卷,第9期2020年9月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消毒方式宋庆武1,王文哲1,张亮2,张立东2,刘泓璐1(1.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日照276826;2.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000)摘要: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日渐严峻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对人员、环境、设备及加工器具的卫生要求越来越高。

食品消毒方式有多种,本文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清洗剂和消毒药品、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CIP清洗(Clean in place)等消毒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有助于对其作用原理和优缺点的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食品加工;消毒方法;CIP清洗;原理中图分类号:S94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0)09-0069-04DOI:10.19590/ki.1008-1038.2020.09.015Common Disinfection Methods in Food ProcessingSONG Qing-wu1,WANG Wen-zhe1,ZHANG Liang2,ZHANG Li-dong2,LIU Hong-lu1(1.Rizhao Polytechnic,Rizhao276826,China;2.China Test&Certification Group Shandong Co.Ltd,Qingdao266000,China)A 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situation of food safety,the health requirements for personnel,environment,equipment and tools are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in the process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There are many disinfection methods.In this paper,CIP and other disinfection methods used in the process of food processing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Food processing;disinfection method;CIP;principle收稿日期:2020-05-11第一作者简介:宋庆武(1982—),男,讲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食品加工是非常复杂且细致的过程,如果生产者的操作不专业,在加工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微生物超标,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造成死亡[3]。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

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

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

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

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

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二)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氧化氯2、醇类:75%34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

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

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

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

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物理消毒法。

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

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

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

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

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三、食品从业人员手的清洗、消毒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

手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

并以皮肤皱褶处及指尖为多。

在皮肤的汁腺、毛囊和皮脂腺内,根据细菌寄生深度的不同,通常将皮肤上的细分为暂住菌和常驻菌两类。

暂驻菌位于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定,暂驻菌和常驻菌可以互相转化,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暂驻菌就会进入毛发、汁腺和皮脂腺内,变成常驻菌。

一般说经常注意手部皮肤清洁的人,其皮肤上细菌数量和种类要比不注意者少得多。

污染手指的细菌严重有碍食品卫生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人的鼻腔存在较多,当手接触鼻部或鼻涕时,手指被污染。

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手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被污染的可能。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肠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大便后手被污染,如在大便后所用的卫生纸张数少,手指就可能被污染。

在报告,经营鱼、肉类从业人员手上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达50%以上,经营副食品从业人员手上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达64%。

也有报告,生产糕点人员的手有80%以上检出大肠菌群。

而一般市民及工人手上大肠菌检出分别为13%和8%,因此科学的洗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彻底的洗手方式应该是:1、在手上擦肥皂,充分起泡,用刷子仔细刷(要剪去指甲;2、用流水充分冲洗手上的肥皂泡;3、把消毒肥皂液滴(或含氯消毒液在手上数滴,双手涂擦进行消毒;4、暖风吹干。

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尤其是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时必须彻底洗手:1、工作开始前;2、大小便以后;3、休息以后;4、打电话后;5、接触生肉、蛋、蔬菜及不干净的餐具、容器等之后;6、洗手后经过2h继续烹饪加工时。

对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加工的从业人员,如冷拼间的从业人员,应该经常用75%酒精擦手进行消毒。

四、CIP洗涤CIP洗涤是Cleaning inpalace的简称,亦称装置式洗涤。

将进行洗涤的设计装置(设备纳入生产设备整体,省力、经济、高效。

能随进自动的运转对加工机械、管道、容器进行洗涤。

CIP装置最早应用于乳制品加工行业,目前已广泛应用各种饮料行业。

食品加工机械的管道设备、容器等设备与CIP装置相连,从喷射头喷射出水及洗涤液或杀菌液,从而进行自动洗涤。

洗涤过程依靠指令程序可以自动化进行。

第一工序:水洗,首先将冷水或温水(50℃送入。

第二工序:自动注入硷洗涤剂(0.5~1%水温60~80℃。

第三工序:用水冲洗附着残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洗涤剂。

第四工序:用含有效氯150~300mg/L的有效氯溶液杀菌。

因前三工序去除了大部分污垢和微生物,残留的微生物被消毒(15min。

第五工序:最终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杀菌剂,用清水进行短时间冲洗。

以上整个程序大约进行60min,完全自动化使用药剂消耗亦少,并可根据需要选择调整时间和用药,CIP洗涤其杀菌效果比依靠人工方式可靠。

五、食品加工场所空气消毒食品加工场所指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尤其是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如熟肉的凉放间,饮食业的冷拼间,快餐制做间,冷食的制作间和包装间,糕点裱花蛋糕、面包、糖果的包装间,乳粉、豆粉、麦乳精等固体饮料的包装间,各种凉果的生产制作间等,这些加工场所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及微生物是造成食品污染,合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这些场所空气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空气过滤、紫外线消毒和乳酸薰蒸三种。

(一空气过滤。

空气中的微生物通常附着于微小的尘埃上、小水滴(雾滴内。

过滤机制主要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尘埃,水雾滴等随气流运动直接碰撞于过滤纤维(滤材上,或由于重力作用沉除而粘附于纤维(滤材上,或由于静电作用(纤维带有静电空气中的微粒被吸附于滤材上。

空气过滤使用的过滤介质其孔隙小于细菌或孢子,空气通过时,微生物被阻留在介质一侧。

有的过滤介质的孔经间隙大于微生物,为了达到所需的除菌效果,介质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发挥对空气中颗粒的拦截作用。

食品制造中,特别是包装工序,应该进行无菌(净化包装时,要求有净化的环境(净化室,共中的净化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这种净化室是把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再净化进入特定的环境,经热杀菌后的食品进入该环境冷却后包装。

这里的食品包装净化环境相当于实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可做到无菌包装。

(二紫外线杀菌。

目前所使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是以253.7nm波长紫外线。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幅射,照射能量能产生激发作用。

紫外线照射杀菌是使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

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死包括细菌、结核杆菌、芽胞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杀菌必须选择合适的波长(253.7nm波长效果最好并需要有足够的杀菌时间,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差,因此必须直接照射到微生物表面或物体表面才能起到杀菌作用。

由于紫外线可以透过澄清、透明的水,因此可以用于生产用水的消毒。

另外,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到温度(适宜温度20~40℃,湿度(60%以下、悬浮物、有机物等的影响。

由于空气几乎不吸收紫外线,因此紫外线杀菌灯会产生量大的杀菌效果。

原则上有一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都可以安装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

紫外线对空气的消毒多用固定式照射法。

在紫外线杀菌灯管上装以反光罩会增强杀效果。

固定式照射是将紫外线灯装挂于天花板下略高于人的头顶处,向下照射(正向照射或固定于墙壁上侧向照射。

此类照射虽然只照到局部空气,但由空气的对流可使全室空气得到消毒。

正向照射或侧向照射对空气的消毒效果较好。

但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此类装置仅适用于无人在的情况下使用。

反向照射(间接照射即将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吊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灯管下安装金属反光罩,使光线反射天花板上,安装在墙壁上的反光罩斜向上方,使紫外线照射在与水平面3°~8°角左右范围内,这样,上部空气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在上下层空气对流交换(人工或自然时,全部空气到会得到消毒。

屏幕式照射是建筑物出口的门框上安装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以形成一道紫外线屏障,一个出入口可安装数支紫外线杀菌灯管,空气经过这种屏障,其中的微生物被杀死。

移动式照射是对没有安装固定紫外线灯的场所,可用能移动的紫外线灯进行照射,在无人场所,可用装在活动灯架上的紫外线灯做暴露照射。

灯架上可装数支紫外线灯,每支灯均可用反光罩调节照射的方向。

对有人在的场所,不宜有暴露式照射,可改用通过式照射,即设有紫外线杀菌风筒,紫外线风筒是用2~4支紫外线灯管装于直径30cm的铝制圆筒内,在一端装风扇。

这种装置依靠风扇使空气通过紫外线风筒将空气消毒。

对室内局部空气消毒时,如各种食品的分割、灌装、包装、装罐、等操作室内空气,对餐馆、饭店的冷(凉拼间等可该工序部位可玻璃、塑料等建筑材料包围起来,其间安装杀菌紫外线灯。

对需要安装紫外线进行杀菌的场所,必须安装的杀菌灯数按下式求得:式中N——须装置的杀菌灯数V——室内容积(m3H——杀菌灯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m F——15W灯管下吊型1.5-1.815W灯管挂壁型0.7-0.9室内空气消毒采用上下交换形式(没有其他污染情况所装置的杀菌灯管数对大肠菌经5min照射后均可杀灭99%。

对一般细菌照射20min可杀灭99%。

实际进行消毒时应在工作前提前10min或更长时间开灯杀菌,以保持稳定状态。

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杀菌具有特殊意义,如食品加工所使用的工作台面、切熟食品的墩、板及其工具、容器及必须进行消毒的纸张、塑料包装的表面均可使用紫外线实施杀菌消毒,但紫外线穿透性能差,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对照射不到的部位没有杀菌作用。

对工具、厨房用器具实施表面消毒时,必须洗净除去污物,否则杀菌效果就要降低。

使用紫外线灯实施表面消毒,应在灯管上部安装反光罩,将紫外线反射到下面的拟消毒表面。

灯管安装应距离被消毒物1m左右,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m 处,时间为30min。

(三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是利用消毒药物气体或烟雾,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达到消毒目的。

该方法既可用于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的空气,亦可用于处理污染的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