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信号的交换技术讲义-删节版
《现代通信网技术》课件第五章 分组交换(jj)
P 100
P 010
F 000
F 110
F 001
4、数据链路建立与拆除 通信区全过程
收发网络层分组(封在 I中)用S对I差控流控
三 X.25虚电路
1、两个DTE之间的虚电路:2个LCN,LCN短,只有本地意义,两个不同 的(DTE—DCE)的链路可用相同的LCN; 2、DTE—DCE之间的物理链路上可建立多条至不同目的地的虚电路; 3、通信全过程
帧的表示方法
帧类 别 命令 响应 1
II
0
RR RR 1 S RNR RNR 1
REJ REJ 1
SABM
1
DISC
1
U
DM 1
UA 1
FRMR 1
编 234
N(S) 000 010 001 111 100 111 100 110
码 5 678
P/F
N(R)
P/F
N(R)
P/F
N(R)
P/F
N(R)
R2路由表
目的主机 下一跳R 距离 网络号 20.0.0 30.0.0 10.0.0 40.0.0
R3路由表
目的主机 下一跳R 距离 网络号 30.0.0 40.0.0 20.0.0 10.0.0
3、分组类型与功能
分组类型
第三字节
DTE—DCE
DCE—DTE
87 6 5 4 3
呼叫请求 呼叫接受 清除请求
2、虚电路建立
A? ?20 ?C ?78
2、分组转发
1、三层虚信道三层复用 2、随路信令 呼叫建立与用户数据同一 虚信道
84
七 流量控制
作用:1、网络过载引起吞吐量下降、拥塞、延时增加; 2、网络锁死、网络与用户速率匹配。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ppt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4)多维光交换系统
33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五、光分组交换(OPS)与光子IP路由
1. OPS
交换方式: • 固定分组长度同步方式 (时隙型)
• 可变分组长度异步方式 (非时隙型)
34
光分组交换与光子IP路由
OPS节点结构
35
光分组交换与光子IP路由 • 空分分组交换型 • 分组波长广播-选择型 • 波长路由型 • Tb/s级混合型 • 环形网结构
54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5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6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7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8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9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60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4. MEMS光交换
特点: 以集成回路形式在石英基片上建立多层、三维结构 低损耗、低串扰、高质量、高容量光交换
18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5)特点 优点:所需互连不用物理接触 无信号干扰和串音 有效利用空间维数 能以低速交换宽带信号 分辨率高 缺点:光机械封装技术困难 交换控制复杂
19
现代通信中的光交换技术
4. 波/频分光交换
(1)定义
波长/频率分割:—— 建立不同的波长子通道 按照信息交换的要求,改变其信息传输的波长子通道。
2. OXC 节点及其技术
功能:光通道的交叉连结、本地上/下路 (配置/恢复/监测光信号)
OXC的性能评价
1. 是否支持波长通道(WP)和虚波长通道(VWP) 2. 阻塞特性 3. 链路模块性 4. 波长模块性 5. 广播发送能力 6. 成本
45
现代交换原理概论PPT课件
(二)交换式通信网
1
6
2
1
6
2
5
开关
3
5
设备
3
4 4
N2问题变成了N条用户线,由交换机组成的交换式通
信网容易组成大型网络。
《现代交换原理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交换与通信网
(二)交换式通信网
用户交换机
市话交换机
汇接交换机
用户线
中继线
交换式通信网组网示意图
《现代交换原理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交换与通信网
(四)通信网的结构 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
接入网 SNI
UNI
核心网
SNI 接入网
UNI
驻地网
公用设施
驻地网
用户设备
《现代交换原理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四)通信网的结构
用户驻地网CPN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PN是用户自有网络,指用户终端至业务集中点之间所 包含的传输及线路等相关设施。小至终端,大至局域网。 实现用户和业务的集中,信息的变换与适配、复用与交 换、寻址与选路等功能。
(1) 实现独立于交换节点的控制逻辑。 (2) 实现对交换节点业务控制。 (3) 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基本业务的呼叫建立、执行控制在交换节点实现,但很 多新的电信业务则转移到业务节点中。
《现代交换原理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2 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
(三)通信网的类型
按信号方式划分:模拟通信网和数字通信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交换与通信网
1.1.1 从点到点通信到通信网
(一)点到点通信
交换技术 课件
测试(T):用于及时发现用户终端、用户线路
和用户线接口电路可能发生的混线、断线、接地、
与电力线碰接以及元器件损坏等各种故障,以便
及时修复和排除。
42
数字接口
V接口:
V1:64kb/s,可为2B+D或30B+D的终端
V2:连接数字远端模块的接口 V3:连接数字PABX的接口,属30B+D的接口 V4:可接多个2B+D的终端,支持ISDN的接入 V5:支持n X E1的接入网,包括V5.1和V5.2接口
18
移动号码分配
19
3、话务理论
话务量是用来描述用户使用电话繁忙程度的量
爱尔兰是衡量话务量大小的一个指标
话务量反映了电话负荷的大小,与呼叫强度和呼 叫保持时间有关。呼叫强度是单位时间内发生的 呼叫次数,呼叫保持时间也就是占用时间
20
话务量的计算
A=C x t,A是话务量,单位为erl(爱尔兰),C
编号计划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2
固话网的编号方案
首位号码的分配:
00 为国际长途全自动字冠
0 为国内长途全自动字冠 1 为长途、本地特种业务号码首位 2-9 为本地电话号码的首位 200至800为新业务号码。
13
本地网用户编号方法
长途电话用户编号方法
局号+用户号
14
本地网号码编号方案
本地电话网用户号码由局号和用户号组成,即局
号PQR(S)+用户号码ABCD
特种业务编号是1XX,或95XXX等,全国统一
新业务功能码以#或*开头
15
交换技术课件
分组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
互联网接入
分组交换技术广泛应 用于互联网接入,提 供高速、可靠的上网
服务。
局域网互连
通过分组交换网实现 不同局域网之间的互 连互通,促进信息共
享和业务协同。
移动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用于移 动通信网络中,支持 数据业务的传输和控
制。
专网建设
利用分组交换技术构 建专用网络,满足政 府、企业等不同行业
开放性
软交换技术采用开放式体 系架构,可以与其他网络 设备和系统进行互操作和 集成。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
移动通信网络
固定电话网络
软交换技术可以用于构建移动通信网络的 核心网络部分,支持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 和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软交换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固定电话网络的 核心网络部分,支持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和固定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
的特殊需求。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效性能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分组交换技术 将不断提升传输速率和处理能力,以
满足更高的通信需求。
安全保障
加强分组交换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的研 究和应用,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
性。
融合发展
分组交换技术将与电路交换、卫星通 信等技术相互融合,形成更加灵活和 多样化的通信解决方案。
稳定性。
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场景
02
分组交换技术更为合适,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数据和多
媒体内容。
需要高度可编程和可定制的场景
03
软交换技术是最佳选择,因为它可以通过软件实现高度灵活的
通信控制和管理。
06
交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前应用中的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28课程中文名称:交换技术课程英文名称:TeIeCOmInterchangeTechnique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5学分课程学时数:40学时(32+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一、课程简介随着通信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标准不断出现,交换系统从单一的链路接续变为集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和信息数据可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
自80年代以来,各类交换设备层出不穷,如程控数字电路交换设备、存储转发的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设备、为适应宽带业务需求的帧中继和异步转移模式的交换设备、适应基于TCP/IP的网络的路由交换设备及处于初级阶段的光交换设备等。
因此,学习和掌握各类交换技术已经成为相应专业在校学生的迫切需要。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建立各类交换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交换的定义、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交换网络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实现方法、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类接口电路的租用、交换系统的存储程序控制、呼叫处理过程、交换的软件系统和数据库、信令的基础知识和NO.7信令系统、ATM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ATM交换的呼叫控制所涉及的协议过程和实现的机理、IP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技术以及光交换元件、光交换技术及发展前景。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交换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交换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为参加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内容:交换技术基本概念;交换技术分类;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教学要求:理解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了解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重点:交换技术分类和交换技术的发展。
难点:步进制和纵横制交换机工作原理。
(二)电路交换教学内容:电路交换核心;电路交换接口;电路交换机的软件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了解交换网络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电路交换软件组成和特点,呼叫处理程序和程序的执行管理的工作原理。
《交换技术基础》PPT课件
10 精选PPT
线束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类: 线束容量M——输出线数量 利用度D——每条输入线能达到的输出线范围 1、全利用度线束
线束中的任意一条出线能被任一条入线所达到,M=D, 只要有空闲出线即可接续,数字交换机采用。
20 精选PPT
7.3 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
评价一台程控交换机的话务能力一般有两个基本参数: 话务量:通过交换网络可以同时连接的路由数 BHCA(Busy Hour Call Attempts):忙时试呼次数,单位时间内 控制设备能够处理的呼叫数,表明控制部件对呼叫的处理能力。
按ITU-T建议,我国电话网全程(发端-收端交换机)呼损: 数字长途电话网≤0.098;数字市内电话网≤0.027。
16 精选PPT
7.2 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前面讨论的呼损仅仅是由于出线全忙而引起的。 实际上,交换机的交换网络往往由若干级组成。 在入线和出线间还有内部各级之间的链路。 内部阻塞:当交换网络内部级间链路全忙时,由于入线找不到 空闲链路而不能达到空闲出线,导致呼叫损失的情况。
可见中间链路数增加一倍,使网络的内部时隙数为输入/输出 时隙数的2倍时(本例中链路数=32,内部时隙数=512),网络内部 阻塞概率很低,近似为0。 输入端AB级扩散,输出端BC级集中,以增加设备、提高成本 为代价。交换网络在整个交换机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对于 采用体积小、功耗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来说 是可行的。
明显损失制中,Ac=Ao(1-B)=Ao-AoB 其中, B——呼损,正常情况下很小,如规定1%或5‰,因此 通常在工程中不严格区分Ac或Ao;但设备超负荷时较大。 等待制中,Ac=Ao
现代无线通信原理第五章资料
5.6.4 联合编码总结
无线视频传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在空间上的传播 ➢错误在时间上的传播 ➢同步信息和头信息的丢失
可能的解决方法 ➢减小错误空间传播 ➢减小错误的时间传播 ➢增强不等长译码的鲁棒性 ➢不均等差错保护的方法 ➢差错隐藏方法
5.5.7 均衡器算法分类(续2)
二、 最小均方算法 调整抽头系数,使信道和均衡器综合输出的
期望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均方误差最小。 特点:是一种最简单的均衡算法。算法的稳定 性好。 缺点:收敛速度不高,均衡能力有限。 在无线中适用于较慢的、不太深的衰落。
5.5.7 均衡器算法分类(续3)
三、 递归最小二乘算法 调整抽头系数,使信道和均衡器综合输出的
5.1 衰落信道的抗干扰技术概述
5.1.1 衰落信道的主要干扰
一、多径干扰 二、多用户干扰
5.1.2 衰落信道的主要抗干扰技术
发端进行—进行预防 收端进行—进行补救 分为三类: 一、冗余法—包括分集技术、纠错技术和 重发技术 二、均衡法—包括信道均衡和信源适应 三、干扰抵消法—是基于数学中求解联立 方程的迭代算法。 另:信号的传输方式如调制方式对抗干扰 有很大贡献。
加权系数可以根据不同的准则,如:最大功率准则、 最大信噪比准则,等。
5.4 交织技术
原理: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发生深衰落或遇到 突发干扰,误码的分布就不是平稳、纯随机的, 而是存在随机误码和突发误码。采用交织可以 减少突发误码的影响。
交织不增加额外开销。 交织可以保护信源编码中的特殊比特。 交织与纠错编码同时使用,进一步提高传输 质量。 交织器二种类型:分组交织、卷积交织。 交织器会引入时延(对语音不能超过40ms)。
现代交换技术课件
和其他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节点对各个分组分别处理。 ►根据选路信息选关概念
(1)通信线路的资源共享
组合多个低速数据终端共同使用一条高速的线路 (即多路复用),以便经济有效地使用通信线路。
多路复用方法 : ►预分配资源法(预分配复用或固定分配) ►动态分配资源法(统计时分复用)
N对连接线? N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如果所有用户 都两两相连,互 连线数会很大: N×(N-1) ÷ 2
例:N=10000 连线数=50000000对
1.1 交换的基本概念
1.1.1 交换的引入
实际上,每个用户话机 只有一对连接线。
引入了一种交换设备。
电话 交换机
1.1.1 交换的引入
交换节点C
建立
传送 释放
(一)电路交换
2、多速率电路交换
其基本思路是:在传统电路交换基础上,对不同的 业务提供不同的带宽(基本速率的整数倍)。
主要特点(缺点): ►基本速率较难确定。 ►速率类型不能太多。 ►固定带宽分配,不适应突发业务的要求。 ►控制较复杂等。
(一)电路交换
3、快速电路交换
其基本思路是:只在信息要传送时才分配带宽和有 关资源,并快速建立通道,用户没有信息传输时则 释放传输通道。
①
② ③
A
④
B
(二)分组交换
(2)查表路由法 ►每个节点中使用路由表,选择从该节点到网络中所 需终点的路径; ►路由选择按照第1、2、3 ……的顺序进行; ►分组到达节点之后按照路由表规定的路径前进; ►路由表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链路容量、业务量等 因素和某些准则来建立。
《数据通信:路由交换技术》课件:交换技术与应用
转发。
PC B回应一个帧给PC D 交换机从端口 E1 学习到
PC B的 MAC 地址
端口号 E0 E2 E3 E1
MAC地址 00d0-d001-1111 00d0-d001-2222 00d0-d001-4444 00d0-d001-3333
1
3
2
MAC1 MAC2
MAC3 MAC4
端口号
1 2 3 3
MAC地址
MAC1 MAC2 MAC3 MAC4
交换机工作原理
(1)地址学习 初始MAC地址表是空表
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号
MAC地址
交换机工作原理
(1)地址学习 PC A 发送一个帧给 PC C 交换机从端口 E0 学习到
PC A 的 MAC 地址 交换机查找MAC地址表 交换机将该帧做 “洪泛”
一个特例,它标识了所有的网卡。
MAC地址用来识别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以太网MAC地址
3.MAC地址的表示方法
单播MAC地址
组播MAC地址
广播MAC地址
第一种:每两位十六进制数1组(即1个字节),一共6组,中间使用中划线连接。 第二种:每四位十六进制数1组(即2个字节),一共3组,中间使用中划线连接。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92年
96年
2002年
共享式以太网工作原理
A
B
C
D
E
①如果中间的线路是共享的, 这条链路在同一时间由谁来 使用呢?如何来保证这些主 机能有序的使用共享线路, 不发生数据的冲突?
CSMA/CD机制
现代交换原理讲义
通信网越大,后者的优点越明显。
如N=100时, 交换式通信网需100根线 互连式通信网需100×99÷2=4950根线
终端 中继线
用户小交换机 用户线
市话交换机 汇接交换机
图1.3 大型通信网
结论
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 成部分,交换设备的好坏决定了 通信网的好坏。
光技术在信息的传输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 B-ISDN中几乎所有的传输都采用光纤传输,而目前的交 换机都是电交换机,采用光交换已是迫切需要。光交换 技术处在研发阶段。
光→电 光
电 电→光
光
光
光
··· ··· ···
···
信
交
号
信 号
交
信 号
光→电 换 电→光
换
采用光交换的优点:
减少了光电转换的损伤。光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远远高于电 信号。
§2.2 具体交换单元介绍 §2.3 交换网络 §2.4 举例
§2.1 交换网络中的信号形式及 时隙交换概念
交换网络中的信号形式是数字的、时分 复用信号。 电路交换采用
同步时分复用信号 分组交换和ATM交换采用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
什么是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和统计时分复用 信号?
1 信道共享与多路复用技术
控制方式的发展:
人工交换
自动交换
交换方式的发展:
机电式 电子式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三种基本 交换方式
快速电 路交换
帧中继
ATM交换 多协议标记 交换MPLS
宽带交换方式
软交换
单一业务网
宽带综合业务网
下一代网络
电信交换原理课件
Mode)。
10
1.电路交换 (Circuit Switching)
电路交换的基本过程见图所示
11
电路交换具有严格的三个阶段:呼叫建立、传送信息、呼叫拆除。
电路交换是固定分配带宽,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虚占电路,
电路利用率低;要预先建立连接,有一定的连接建立时延,通路建立
后可实时传送信息,传输时延一般可以不计;无差错控制措施,对于
用户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来建立虚电路的方式。 (2)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应用户预约,由网络运营者为之建立固定的虚电路,而不需在呼叫时临 时建立虚电路,可直接进入数据传送阶段的方式。
数据报: 数据报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而是按照每个分组头中的目的地址对
终端要实现两两之间的通信,采用上述两两互连的方法,需要
X的(线1对00数-1为)/2C2n==49n5(0n(-1条)/)2。,当可终见端如数果n用=1这00种时终,端则之线间对只数通= 过10传0 输线路两两互连的方法实现多个用户的通信是不现实的,线路 浪费很大。
6Leabharlann 上述方式无法实现多个终端之间的通信,如果我
8
3、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
1.交换节点可控制的接续类型: 交换节电可控制的接续类型有4种:本局接续、出局接续、入局
接续和转接接续。
图1.6 交换节点的接续类型 2.交换节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
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地址信号 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能控制连接的建立与拆除
DG方式则适用于面向事务的询向/响应型数据业务
18
数据交换的可靠性没有分组交换高;电路交换适合于电话交换、文件
840D讲义第五讲
5.MMC103的文件结构
·MMC103的硬件实际上是一个带MPI(OPI)接口 的PC机。软件是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 的一个人机接口软件。由于MMC软件的版本不 一样,其运行的操作系统也不一样,有早期的 WIN32,中期的WIN95和现在的WINNT,以运 行在WIN95环境下的MMC Ver5.3为例说明 MMC的文件结构
GETRAG(Jiangxi)Transmission Co.,Ltd Yudu branch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于都分公司
SIEMENS 840D 数控系统
第五讲: 第五讲:常见维修故障分析
编 制:孙 元 红
1.机床运行方式和通道的选择 .
由于NCK的功能不断加强,一个NCK可以 完成原来多个系统才能完成的工作,因而 可以有多个通道,一个通道相当与一个独 立的NC,840D最多可以有十个通道,每个 通道都有自己的零点徧置,刀具补偿和R参 数等,但程序区是共用的,每个通道有自己 的工作方式,如果几个通道的工作方式一 直相同的话,这就构成了一个方式组.在 840D上,方式是用方式开关来选择,通道是 用键W1…n来选择.
18
·功率模块的简易检测方法
由于功率模块主要部件是大功率管, 用以下方法 可以大致检测功率管的好坏: 万用表打到电阻档,用万用表的正表笔接到功率 模块的直流电压输入端子P600上 , 地接到功率 管的三相电源输出U2,V2,W2上,此时电阻应为无 穷大 , 交换万用表的两个表笔,电阻应很少. 把万 用表的一个表笔接到M600上,重复以上过程, 结 果应该和上面的正好相反.
·零点调整
·调整步骤如下:startup--→machine data-→Axis MD--→进行参数调整:将34100(轴在 参考电坐标值)修正,如果换完后,现在和原 来相差10mm,则将参数34100调至10。 也可以对34090(参考点偏移)进行修改:现在 的零点与原来的零点相差多少,则输入多少。
现代交换原理课件
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展性、安 全性等特点,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 样化的业务和服务。
下一代网络中的交换技术
基于软交换的交换技术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不同 业务和服务的灵活控制和调度。
基于路由的交换技术
基于路由的交换技术是利用IP协议的路由功能来实现数据交换和控 制,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
03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
分组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分割成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分组,然 后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因此具有 动态路由的特点。
分组交换技术基于存储转发原理,即在网络节点中先存储分组,然后根据路由信息将分组转 发到下一个节点,直到到达目的地。
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
电路交换的出现
电路交换技术最早出现于电话通 信中,它能够保证通信链路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但资源利用率较
低。
分组交换的兴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组交换 技术逐渐兴起,它能够实现动态分 配通信链路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软交换的演进
软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的演进产物,它采用分布式体系结 构,能够实现网络融合、灵活控制 和高效资源利用。
现代交换原理课件
目录
• 交换技术概述 • 电路交换技术 • 分组交换技术 • 软交换技术 • 下一代网络中的交换技术
01 交换技术概述
交换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交换技术的定义
交换技术是指在通信网络中,通 过特定的设备或网络节点,将来 自不同路径的通信流量进行接续 、转接或传递的技术。
交换技术的分类
根据交换方式的不同,交换技术 可以分为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 软交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