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及处置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
一、液化石油气的危险性
1.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约为1.5~9.5%,最小着火能量也很低,只有3×10-4焦耳,极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火花则发生爆炸。
2.液化石油气扩散范围大。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为了存储方便而普遍通过加压的方法使其液化(环境压力高于饱和蒸汽压就会液化,前提是在临界温度以下)。当它从液态变成气态时,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为250~350L气体。再加上它的密度比空气大,约为空气的1.5~2.0倍。
3.液化石油气爆炸破坏性大。液化石油气的热值为92114-121423kJ,比普通的城市煤气约高6倍,而它在燃烧爆炸的一瞬间就要将所有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其燃烧猛烈,爆炸威力大。据试验测定,1L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m3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速度为2000-3000m/s,火焰温度2000℃,使具有爆炸危险的范围大大扩大,因而所产生的破坏程度也相应增加。根据计算,100kg的液化石油气扩散后其爆炸能量相当于72kg的TNT炸药。100m3的液化石油气扩散后其爆炸的能量相当于36tTNT炸药,致死半径51m、重伤半径99m,轻伤半径145m。
4.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困难。液化石油气火灾具有易发性、反复性以及破坏性,所以处置液化石油气火灾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同时,液化石油气发生事故,多数都是由于泄露出后引起的。它会立即变为气体,既不能象固体那样进行搬移,又无法象液体那样进行围堵,只能是设法切断气源,阻止其进一步泄漏。
二、液化石油气预防措施
1.防泄漏措施
液化石油气一旦发生泄漏,扩散到空气中不易控制。
2.防爆措施
防止液化石油气爆炸,主要防止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应在液化石油气可能泄漏、聚集的地方,如装卸区、机泵房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当液化石油气的气体浓度接近爆炸下限值20%时,发出报警信号;同时,要在液化石油气易聚集的地方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可以有效的排出积聚的液化石油气。
3.防雷措施
设置防雷电波侵入、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感应的措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应作环形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弧形距离不应大于30m。接地体距管壁的距离应大于3m,当灌顶有避雷针或利用罐体做接闪器时,每一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2]。
4.防静电措施
如果不能消除静电,静电会聚集产生上千伏的电压,引起液化石油气火灾。所以,液化石油气设备和管道应当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液化石油气在管道中的流速不应超过3m/s。同时灌装方式要采用底部灌装,减少顶部灌装时液化石油气飞溅与罐内物质带来的静电的增加。
5、罐区稀释
(1) 稀释选择及力量调整原则
a)优先采用固定设施,有效利用移动设施。
b)消防车利用移动炮对罐区泄漏区域实施喷雾水稀释。稀释范围为储罐表面积,供给强度不低于不低于0.15 L/(S.m2),总容积V≤500 m3罐区或单罐容积V≤100 m3,液化气罐水枪用水量应满足20L/S的要求。
c)对储罐的温度、压力、液位检测设施进行有效冷却,对与储罐相连的管道、阀门、法兰等部位进行有效冷却。
d)可通过水枪射水试验或红外线测温仪测试着火罐表面温度,特别是干罐壁温度。若表面温度达到水立即汽化或300℃,应立即施放冷却水;若表面温度达到500℃并持续不降,应加大冷却强度;冷却过程中,要随时测试干罐壁温度,合理调整冷却力量。
4.2.2 工艺处理
4.2.2.1基本方法
(1)切断气源。
当确认阀门尚未破坏时,应在一工段出料口关闭出料阀或在罐区关闭进料阀门,切断气源。
(2)排放火炬。
当储罐和邻近罐压力超过1.6 Mpa时,罐顶2个安全阀自行启动,将液化气排放到火炬燃烧,以降低罐内液化石油气压力,罐顶顶部安全阀处还设有手动放空阀。
(3)泄压导流。
当储罐和相邻罐各管线处于完好状态时,可通过出液口管线、排污管线,将液化石油气导入其它同品种储罐或液化气槽车内,以减少罐内储量及压力,防止事态扩大。
(4)注水升浮。
可利用储罐下部的排污阀,通过注水管(或水带)向罐内注水,利用水比液化气重原理,减小储罐的液化石油气泄漏量。
(5)堵漏。
a)找准泄漏部位。
b)根据泄漏点的具体情况,分别使用相应的器材实施堵漏。
c)根据堵漏的难易程度,组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堵漏小组,随时做好替换准备。
d)利用雾状水掩护战斗人员的行动,并驱散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堵漏成功后,要继续进行喷雾,驱散周围的液化石油气,直到检测合格。
(6)放空点燃。
当各种方法都不能凑效时,为了防止爆炸(或二次、三次爆炸),应在评估好损失和危险程度的前提下,采取放空点燃的方法。从储罐下部排污阀接出管线,将罐内液化石油气引导到安全地带放空点燃,然后控制稳定燃烧。
4.2.2.2 工艺处理注意事项
a)泄压倒流过程要缓慢进行,防止因抽吸作用形成罐内负压。同时也防止因倒流速度快产生静电而引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b)禁止使用有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堵漏,防止产生的火花引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c)放空点燃时,人员应撤离现场,从上风方向点燃。
d)注水升浮时注水压力应大于罐内压力,防止注水压力过小将液化气导出形成危险。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处置程序
(一)侦察检测
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和风向,掌握泄漏区域气体浓
度和扩散方向。
2、查明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
3、查明泄漏容器储量、泄漏部位、泄漏速度,以及安全阀、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液相管、气相管、罐体等情况。
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和总储存量、泄漏罐储存量和邻近罐储存量,以及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走向。
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内部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先期疏散抢救人员等情况。
6、查明拟定警戒区内的单位情况、人员数量、地形地物、电源、火源及交通道路情况。
7、掌握现场及周边的消防水源位置、储量和给水方式。
8、分析评估泄漏扩散的范围和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危险因素及其后果。
(二)疏散警戒
1、疏散泄漏区域和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的无关人员。
2、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并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和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特别是重危区的人员、车辆和物资,进行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
(三)禁绝火源
切断事故区域内的强弱电源,熄灭火源,停止高热设备,落实防静电措施。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使用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设备,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金属物件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禁止机动车辆(包括无防爆装置的救援车辆)和非机动车辆随意进入警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