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作文技巧:景物描写 知识点分析
写景手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写景手法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ca61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5.png)
写景手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写景的基本定义写景,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对自然景物进行描写,以此来给读者展示作者所创造出的环境、氛围和情感。
写景作为一种描写手法,被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描写部分,能够充分展现作者的观察力和文学功底。
二、写景的作用1. 烘托氛围。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为作品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使读者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品所表现的情感。
2. 增强形象。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创造出生动形象,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化。
3. 塑造人物。
透过对环境的描写,能够间接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使人物更加立体。
4. 表现情感。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表现出作者的情感,使读者更好地领会到作者的感情。
三、写景的手法1. 借景抒情。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映射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2. 夸张表现。
刻意对景物进行夸张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加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3. 色彩表现。
通过对景物色彩的描写,表达出特定的情感,为作品创造出特定的氛围。
4. 对比描写。
通过对景物的对比描写,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5. 突出细节。
通过对景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同时增强读者对作品的形象印象。
四、写景的运用1. 笔墨描绘。
通过用词精准的描绘手法,使读者在阅读时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特点。
2. 联想抒情。
通过对景物进行联想,以此来表达作者的情感,使作品更加有情感色彩。
3. 比喻象征。
通过对景物进行比喻象征的描写手法,使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深刻的内涵。
4. 流畅叙述。
通过对景物的叙述方式,使作品更加流畅,同时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五、综述写景手法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真实,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所创造出的环境、氛围和情感。
通过运用各种写景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充满魅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写作中应注重写景的表现手法,力求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为文章增添魅力。
写景类阅读知识点总结
![写景类阅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2c03c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c1.png)
写景类阅读知识点总结1. 阅读技巧在阅读景物描写类的文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1)注重细节:景物描写类的文章往往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如色彩、形状、气息等。
因此,在阅读时需要注重捕捉这些细小的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2)感官体验:作者通常会运用各种手法来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如视觉、听觉、嗅觉等。
因此,读者需要动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文中景物所带来的美感。
(3)联想想象:在阅读景物描写类的文章时,可以运用自己的联想想象能力,去补充作者没有描绘的细节,从而更好地还原文中的景物形象。
2. 常见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类的文章可以涉及各种景物,如自然景色、城市景观、人物形象等。
其中,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阅读者关注的焦点。
在这方面,笔者常见的景物描写包括:(1)山水景色:作者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如山峦叠嶂、湖泊清澈、森林茂密等。
(2)季节景色:季节变化,带来了大自然的不同风貌。
作者会通过对季节的描绘,展现出春的生机、夏的热烈、秋的丰收、冬的寒冷等。
(3)乡村景色:乡村的景色常常给人一种宁静、淳朴的感觉。
作者通过对乡村的描绘,展现人们对田园风光、宁静生活的向往。
3. 文学手法为了更生动地描绘景色,作者常常会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1)比喻:通过对景物的比喻,使其更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感,从而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把山峦比作巍峨的巨龙,湖水比作清澈的明镜等。
(2)拟人:把自然景物拟人化,赋予其人性化的特征,使得读者更容易和景物产生共鸣。
比如,风轻轻地吹拂着树叶,湖水在微笑着迎接朝阳的光芒等。
(3)排比:通过对同一景物特征进行排比,增加景物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连绵不绝的峰峦、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溪流,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 人文情感除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景物描写类的文章还常常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情感。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家国的眷恋。
作文指导:景物类写作要点及技巧
![作文指导:景物类写作要点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98027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5.png)
作文指导:景物类写作要点及技巧景物写作是写作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既能够丰富文章的描写,又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下面是一些景物写作的要点及技巧,希望对大家在写作中有所帮助。
首先,景物写作要注重观察细节。
观察是作家创作的基础,只有准确地观察事物,才能真实地描写出它的面貌。
在写景时,要注意观察景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等细节,尽量用准确的词语来描绘。
例如,不仅可以描写一朵花的颜色是红色的,还可以用鲜艳的红色来形容。
其次,景物写作要注意情感的表达。
景物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存在,还有着一种感受和情感。
在写景时,可以通过描写景物使人感受到它所传达的情感。
例如,在描写一片草地时,可以通过描写草地的绿色、柔软的触感和微风吹拂时的轻柔声音来表达宁静和舒适的情感。
止匕外,景物写作要注重构思和组织。
在写作中,作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构思,对于所要描写的景物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可以从整体到局部,或者从局部到整体,通过逐层递进或由细到粗的方式进行描写。
例如,可以从山的整体形状、高度和姿态入手,再逐渐描写山的各个细节,如山顶的云雾缭绕、山脚下的林木繁茂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景物写作要注重想象和联想。
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可以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通过对景物进行类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描写更加富有感染力。
例如,在描写夕阳时,可以将夕阳比作一位慈祥的老人,缓缓地躺在大地上,祥和的光芒洒落在周围的一切上,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总之,景物写作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形式,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
在进行景物写作时,要注意观察细节,注重情感的表达,灵活运用构思和组织,以及激发想象和联想。
希望以上的要点和技巧能够帮助大家在写作中更好地描绘景物,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写景描写技巧解析
![写景描写技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e1ce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8.png)
写景描写技巧解析一、引言在语文教学中,写景描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写景描写,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对于环境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作文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写景描写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一技巧。
二、运用五官感知描写1. 视觉描写写景描写中最常用的就是视觉描写。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的外貌、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来进行描写。
例如,当描写一片美丽的花海时,可以运用形容词和比喻来表达花朵的色彩和形状,如“五彩斑斓的花朵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火焰”。
2. 听觉描写除了视觉描写,学生还可以通过听觉描写来丰富写景的表达。
例如,在描写夏日的田野时,可以描述鸟儿的歌声、虫鸣的声音,以及风吹过麦浪的声音等。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夏日的宁静和生机。
3. 嗅觉描写嗅觉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环境的气味。
例如,在描写春天的花园时,可以描述花朵的芬芳香气,或是雨后大地的清新味道。
通过运用嗅觉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写景的美好。
4. 味觉描写尽管味觉描写在写景描写中使用的较少,但它同样可以为作文增加一些趣味和情感。
例如,在描写农田的时候,可以描述农作物的味道,如新鲜的水果的甜味或是农田的泥土的清香味。
三、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1. 比喻描写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增加描写的艺术性和表达的深度。
例如,当描写夜晚的星空时,可以使用“银河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横亘于天空”来形容星星的数量和亮度。
2. 拟人描写拟人描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动作,使其更具有生动感和形象感。
例如,当描写一片风景如画的山谷时,可以描述“山谷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山水相依,宛如一对恩爱的夫妻”。
四、运用动态描写1. 时间描写时间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写景的变化和流动。
例如,在描写四季变化时,可以描述春天的花开花谢、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金黄和冬天的寒冷。
通过时间描写,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景物的变化。
景物描写的艺术技巧分析
![景物描写的艺术技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e3fb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4.png)
景物描写的艺术技巧分析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增强读者的感知和体验,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
景物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它的描写手法可以是直接描写,也可以是隐喻、比喻、意象等方式。
在这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阐述景物描写的艺术技巧和应用。
一、明确描写对象,注重感官表现在进行景物描写时,需要明确描写的对象和情境。
比如,描写一幅山水画中的雪景,就需要对雪、山、树等各个元素进行细致观察和刻画。
同时,表现出读者所能感官到的情感色彩。
在生动的描写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冰雪间的清冽,寒气东逝,如诗如画。
因此,描写时注重感官表现,尽可能地通过字眼和语言的选择营造出明快、清新的感觉,让读者产生换空置地的幻觉和共鸣。
二、真实感和想象力的结合景物的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即真实性和想象性。
真实性主要就是根据实际情境所表现出来的景色,呈现一种真实的,触摸和感知的状态。
这种情境下的描写会十分清晰和具体,读者可以通过描写中的场景而形成时空感。
比如描写一幅夏日的自然风光会表现出空气中的花粉散发的清新芬芳、鸟鸣声和悠悠的溪流声等等。
想象性的描写则需要作者在基础的景观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和发挥,表现出创作想象和创意。
这样的创作会显得充满特色,动态和生动。
三、情感氛围的转换和营造景物描写与情感的转变和氛围的营造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如果要表现壮丽的山景,就需要将激动人心的情感和气氛体现出来。
在描写中,作者可以通过运用不同造型和修辞手法来表现这种情感的转换和氛围的营造。
比如,运用层次感、色调,运用高亢的音乐和季节气氛等等,表达出一种强烈、振奋人心的情感和气氛,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遵循文学规律,避免平庸和雷同景物描写不是一种简单的描述,而是需要遵循文学规律和审美标准。
在描写中,要多运用变化、转折等各种手法,使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比如运用对比手法,将天、地、人的各种特点彼此对比、寄托其他景象,舒展文字的表达力;又通过对景色气象规律的把握,以及对自然物种的分析、观察和描写,让景物描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高考:描写景物答题技巧
![高考:描写景物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bbad0ebb68a98271fefa49.png)
描写景物的角度
间接描写,直接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通感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粗字体)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写景描写的技巧知识点
![写景描写的技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dac12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0.png)
写景描写的技巧知识点写景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环境或场景的描绘,既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氛围。
写景描写的技巧可以帮助作家更生动、细致地描绘出场景的特点,从而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
在进行写景描写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写景描写需要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节。
例如,可以用“碧波荡漾”来形容湖水的波纹,用“翠竹探云”来形容绿树探云的景象。
这些形象词语能够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景色的美。
2. 运用五感的描写:除了视觉上的描写外,还可以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来增强景物描写的效果。
例如,可以描述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大地上,使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描写微风吹过的声音,传来花香等等。
通过运用五感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自然的美。
3. 借助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写景描写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行为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可以用“山峰如剑,直插云霄”来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用“湖水宛如明镜,倒映着天空的蓝”来形容湖水清澈透明。
这样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景色的美妙。
4. 注重细节描写:在写景描写时,不仅要注重整体景色的描绘,还要注重细节的描写。
例如,可以描写天空中的白云悠闲地漂浮着,阳光照在树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等等。
通过描写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整个场景的氛围。
5. 运用修辞手法:在写景描写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增加描写的艺术效果。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例如,可以用“碧波万顷,波光粼粼如镜”来形容青山环绕的湖泊。
这样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描写更具有艺术感。
通过运用以上的描写技巧,作家可以更好地描绘自然景色,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妙。
高考作文指导六个写景技巧
![高考作文指导六个写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2140e2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3.png)
高考作文指导六个写景技巧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重点句子1: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重点句子2: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重点句子3: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51f9ebdbceb19e8b9f6ba00.png)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景物描写题答题方法指导高考阅读主要指古文阅读,科技文阅读(自科文、社科文),诗歌和文学作品。
而在诗歌和文学作品中时常会遇到对景物描写的鉴赏分析。
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一、景物描写题型的提问方式1 文章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请简要分析。
2 作者写“××事物(情)”,为何要从“××景物”写起?3 在景物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作者哪些方面的感受?4 指出该段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1 写景的手法及效果(1)细描与白描:细描细腻生动,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
(2)衬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景衬人):以突出人、物和环境的特点。
(3)分层写景(由远及近,由近到远):层次分明,符合逻辑顺序。
(4)虚实、点面、声色等结合:更丰富、传神地表现事物。
(5)各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更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
2 景物描写的角度(1)颜色:暖色调代表喜悦、积极,冷色调代表忧郁、迷茫。
例如,同是写荷花的,《荷花淀》中写到“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而《荷塘月色》中写到“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2)线条:单调、杂乱的线条给人以阴冷、凄凉之感,表现人物的失望与茫然;柔和的线条给人以美的享受,表现作者的闲适和向往。
例如,《药》中“微风早已停息,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我的空中楼阁》中“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3)音韵:《荷花淀》中写“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一个“挺”字,读起来给人以豪壮,喜悦之感,而在《荷塘月色》中,韵就没有这么豪爽率直了。
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舌音较多,发音不畅,读起来给人以阻塞之感,含蓄地体现了作者的心境。
3 景物(场景)修饰、营造的对象(1)人:人物的性格、思想、心理、情感、身份……(2)物:物具有的特点。
(3)环境(场面):环境的特点,如喧闹,宁静……4,基本概念:铺垫、对比、反衬、渲染、烘托、呼应、蓄势……三、景物(场景)描写的常见作用1 渲染(衬托)气氛(宁静、秀美、阴冷、荒凉、喧闹、明快……)。
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
![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bd9b1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9.png)
景物描写的作用答题技巧01.景物描写的对象、顺序、作用及方法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文学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
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人其实也是一种物)。
物,包括景物、器物、建筑物等等,这些统称为景物。
所以文学描写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方面:人物与景物。
至于细节描写、细部描写、场面描写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展开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一、景物描写顺序景物描写顺序一般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等等;二是不取固定的观察点,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
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
二、景物描写对象景物描写的对象,概括地说,凡围绕人的但不是对人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景物的描写。
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风景描写、风物描写和风俗描写。
也可以用绘画用语来表达,那就是:风景画、风物画和风俗画。
风景画的主要内容是自然风景。
广义的风景画,包括人工景物,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狭义的风景画,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日、月、星、云,高山、大漠、潮汐、雷电等。
我们这里采用广义的概念。
风物画的范围,似乎更小一些,主要指人工制造的具有特点的景物与器物。
较大的如园林,较小的如金石风物描写,应该有独具的特点。
风俗画,也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风俗画,指能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或社会集团的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生活方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说《红楼梦》是17世纪中国上层贵族的风俗画。
狭义的风俗画,指作品中有关地区的独特的风俗人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描写。
景物描写写作技巧
![景物描写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d133a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e.png)
景物描写写作技巧
景物描写是指通过文字描绘某个具体的地点、物体、景象等,使读者产生视觉上的感受和体验。
在文学创作中,景物描写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下面介绍一些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
1. 观察细节。
要想准确地描写景物,就需要仔细观察细节。
观察时可以从整体到局部,先把握景物的整体形态和特点,再逐步观察细节,如颜色、形状、纹理、光影等。
2. 借助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使描写更具有形象感。
例如,可以用“树梢如伞”来形容树的形状,用“阳光如丝”来形容阳光的质地。
3. 运用感官描述。
描写景物时可以用感官描述,如听、闻、触、味、视等。
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描写景物,给读者带来更强的感受。
例如,可以用“花香四溢”来形容花的气味,用“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来形容鸟的叫声。
4. 运用比较。
比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用其他事物与要描写的景物相比较,使描写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可以用“这座城市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山脉间”来形容城市的形态,用“大海如同无边无际
的蓝色毯子”来形容海洋的广阔。
5. 突出主题。
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突出主题,即使描写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例如,在写一篇描写山水的文章时,可以突出表现山水的雄奇、壮美等特点,而不是仅仅描述它的自然形态。
总之,景物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作者有细致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
通过运用各种描写技巧,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作文怎么描写景物写景物的八个要点
![作文怎么描写景物写景物的八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3feaa5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6.png)
作文怎么描写景物写景物的八个要点一、抓住景物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时间不同,景物的特征也不同。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得好:“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第三单元的课文,分别写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城”;秋天,“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廖阔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一道白,一道暗黄”。
同样的草木在不同季节展现出迥异的风姿。
朱自清写《春》,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
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而描绘这几幅图景时又分别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细致描绘出春天“新”、“美”、“力”的总体特征。
二、选好描写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
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
要选好描写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角度。
运用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观察和描写出景物独特的状貌风神。
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
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
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和远视,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要使学生明白: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
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
它是定点观察的连续。
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景物才能成功。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3ad4d7ee06eff9aff807d9.png)
【语文知识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景物描写的方法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绘形绘声绘色;细描白描;多种修辞结合;衬托对比等。
一、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还可以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二、虚实结合在景物描写中,虚是联想想象之景,如回忆想象未来或幻想幻觉之景;实指当前视听之景。
柳永《雨霖铃》想象别后之景。
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春风十里”,实景“尽荠麦青青”,昔盛更显今衰。
想像是虚写的关键,虚是为实服务的。
三、绘形绘声绘色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四、细描白描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五、多个角度顺序结合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写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对同一景物,观察点不同,获得的印象就不一样。
同是庐山,由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观察角度,呈现的景物姿态以及给人的感受也不同。
六、衬托对比衬托是有主次之分两者相比较一方为另一方服务从而突出主要的一方的手法,它分为正衬与反衬。
对比是相并的两方内容相反目的在于突出不同点的手法。
七、多种修辞结合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作文写景描写知识点
![作文写景描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1e5f4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3.png)
作文写景描写知识点写景描写是作文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等具体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下面将介绍一些写景描写的常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感官描写1. 视觉描写:通过形容色彩、形状、光影等细节来刻画景物的外貌。
例如“远处的山峦如同青铜般蔚蓝,近处的花海如同绚丽的彩虹。
”2. 听觉描写:通过描绘声音、声响、声调等来表达景物的声音特征。
例如“在清晨的海滩上,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鸟儿的歌声此起彼伏,形成一幅和谐的交响乐。
”3. 嗅觉描写:通过形容气味、香气、臭味等细节来表现景物的气息。
例如“步入花海,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花香,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中。
”4. 味觉描写:通过描述食物的味道、口感等来表达景物的味道特征。
例如“沿着街边小摊,夹心饼干的香甜味道融入舌尖,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5. 触觉描写:通过描绘触摸的感觉、温度、质地等来表达景物的触感特征。
例如“走进花园,细腻的花瓣在指尖滑过,轻柔的触感仿佛婴儿的肌肤。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1. 比喻描写:通过将景物比作其他事物或现象,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例如“湖水平静如镜,宛如一面巨大的明镜,映照着蓝天白云。
”2. 拟人描写:赋予景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强描写的感染力和生动性。
例如“小草低头弯腰欢迎清晨的阳光,犹如一群群可爱的孩子同声歌唱。
”三、运用动态描写1. 运用动词和形容词来描写景物的运动状态,使描写更生动具体。
例如“浩瀚的大海波涛汹涌,掀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
”2. 运用名词和动词来描写人物或物体的动作,增添情节和故事性。
例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溪在山间欢快地流淌,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景。
”四、适当运用对比和排比手法1. 通过对比两个不同景物或者同一景物的不同特点,使描写更加鲜明生动。
例如“白天的海滩人声鼎沸,夜晚的海滩安静而祥和,如同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2. 通过排比句式的运用,列举多个描写片段,增强描写的层次感和感染力。
描写景色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
![描写景色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9d203d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f.png)
描写景色的方法及作用答题技巧景色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法,通过对景色的生动描绘,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感觉和对环境的真实感知。
本文将介绍一些描写景色的方法及其作用,并提供一些答题技巧,帮助你在作文或考试中更好地描述景色。
1.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是描写景色的常用手法之一。
通过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可以表达出景色的色彩、形状、大小、质地等特征,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景色的美丽或壮观。
例如:- 碧蓝的天空、广袤的原野- 高耸入云的山峰、翠绿的森林2. 动词和动词短语除了形容词,动词和动词短语也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和具体。
它们可以描述景色中的动态变化和人物与景色的互动,增加文稿的情感和张力。
例如:- 湖水波光粼粼,微风拂过- 花儿在微风中摇曳舞动3. 比喻和拟人利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可以将景色与其他物体或人类行为联系起来,形象生动地描绘景色的特点和氛围。
例如:- 太阳像一颗巨大的火球,照亮着整个大地- 雷声如同一只巨大的狮子在咆哮4. 对比和排比通过对景色进行对比和排比,可以突出景色的差异和变化,增强描写的效果。
例如:- 在高山与深谷的对比下,人们更能感受到高山的雄伟和深谷的幽静- 一片片红叶、黄叶、绿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5. 注意细节和感官描述在描写景色时,要注意捕捉细节并使用感官描述,以便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稿来感受到景色的真实。
例如:- 太阳落山前,天边的云朵渐渐变成了金黄色,映照着整个大地- 当你站在岸边,可以闻到湖水的清香,感受到微风的拂过以上是一些描写景色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作文或考试中,展示你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结合这些方法来生动地描绘景色。
祝你写作顺利,表达自如!。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合理运用写景和抒情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合理运用写景和抒情](https://img.taocdn.com/s3/m/3ab323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2.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合理运用写景和抒情高考作文经常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具有观点、有逻辑、有文采的作文。
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写景和抒情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本文将介绍一些合理运用写景和抒情的技巧,帮助考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一、写景的技巧写景是指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使读者对环境、场景等有一种直观的感受。
合理运用写景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让读者对文中的情境产生共鸣。
以下是一些写景的技巧: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选用具有形象感的词汇和句子,例如:“阳光明媚,湖水波光粼粼。
”这样的描写可以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进一步加深对文中情境的理解。
2. 注意细节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写景中的细微变化。
例如,描写一个公园的时候,可以描述花草的种类、颜色,人们的活动等。
这样的描写会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
3.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通过将景物与其他具象事物进行类比,或赋予景物以人的特质和动作,增加写景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例如:“绿树如云,春风拂面,仿佛置身仙境。
”二、抒情的技巧抒情是指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对文中所述的事件和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合理运用抒情可以使作文更富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弦。
以下是一些抒情的技巧:1.恰当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使抒情部分的表达更加生动而感人。
例如:“我的心情像蓝天白云一般晴朗,满怀希望和憧憬。
”2.运用感官描写:通过描写五感所感受到的具体信息,使抒情更具体、更真实。
例如:“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我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喜悦。
”3.注意情感转折:通过对情感的起伏变化进行描写,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例如,在描写一段难过的经历之后,可以通过描述希望的到来,再现作者逐渐摆脱困境、重新振作的过程。
总之,写景和抒情是高考作文中不可或缺的技巧。
高考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
![高考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403b0ece2f0066f433221d.png)
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题型一:分析环境描写小说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
对这一考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常见提问方式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1.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1)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如《祝福》中第四次写雪时的暗示。
(2)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3)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造、对时代背景的暗示。
如鲁迅小说《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作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景物描写加赏析
![景物描写加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d71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2.png)
景物描写加赏析
在写景时,要善于选择富有特点的景物来写。
一般来说,大自然中的景物都有不同的特点。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塞下曲六首》)这一句中,“孤”、“直”、“圆”三个词,都是对大漠景色的形象描绘。
再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王维《过香积寺》),这一句中,“合”、“郭”两个词描绘了一
幅清新自然的图画。
而这些特点和描绘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这样写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写景作文时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
1.注意景物与人的情感的联系
如上面这篇范文中所描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在写作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将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篇范文就会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注意写景要有层次
写景作文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在时间上也要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 1 —1 —。
景物描写知识点总结
![景物描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05709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d.png)
景物描写知识点总结一、描写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描写手法,其独特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性。
景物描写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外在形象。
作者不能主观加工、夸大或歪曲景物,而是要准确地还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形象丰富。
景物描写要求注重对景物形象的生动描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来展现出景物的美丽和丰富的内涵。
3、讲究情感。
景物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形象的简单描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4、情景结合。
景物描写往往与情境相结合,通过写景来烘托情景,增强文章的氛围和感染力。
二、描写景物的手法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是丰富多样的,一篇好的描写文章往往会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景物的美丽和丰富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描写手法:1、比喻。
在景物描写中,通过比喻手法能够将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共性和隐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形象的生动性和鲜明度。
比如用“美如画”来形容美丽的风景,“冰清玉洁”来形容洁白无瑕的雪山等。
2、拟人。
景物描写中,用拟人手法可以增强景物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比如“大地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生气勃勃”、“太阳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缓缓地露出了它的颜面”等。
3、排比。
排比是一种通过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语句结构来进行描写的手法,能够加强描写的力度和节奏感。
如“她的眼睛像湖水般清澈、明亮、深邃”、“他的声音如春风般温柔、柔和、温暖”等。
4、运用典故。
景物描写中,作者可以通过引用典故来加强描写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文化内涵,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沉浸其中。
5、感官描写。
通过对景物的各种感官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能够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景物的真实与美丽。
6、虚实结合。
景物描写中,作者可以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悟,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性。
三、描写景物的细节在景物描写中,细节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够让景物的描写更加细腻入微,增加读者的感受力和共鸣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训练目的]引导学生写景状物,努力达到“活像”的程度。
[复习指导]大凡文学作品总离不开描写。
描写能够把客观事物生动、具体地再现给读者,促使人凝神遐想。
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
”可以这样说,把作者所要写的事物逼真地“搬到”读者眼前,这既是描写的基本目的,又是描写所应达到的妙境所在。
写景状物,使读者产生“如在目前”的逼真之感,首先要做到“像”,用画家的术语说,就是要做到“形似”。
且看中唐时期诗人胡令能的《咏绣幛》: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小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正是由于艺术的“逼真”使鸟儿发生了错觉。
绣幛,就是往屏风上绣花。
你看,女工们的技艺多么高超,她们飞针走线,不仅绣出了争妍斗奇的花朵,而且好像把四溢浓郁的花香也绣上了。
不然,鸟为什么都一个个离开柳条向着女工们绣的“花丛”飞来呢?“逼真”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即被描绘的事物要达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效果。
把客观事物写“活”往往还在于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中,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视通”的感觉。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对亭子的描写就给读者这样的感觉,文中写道: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又年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有亭翼然”四字,描写可谓精妙绝伦。
“亭”临溪而立,四棱翘起似展翼欲飞。
正像文中所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写山明、水秀、鱼肥、酒香,从而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把客观事物写“活”,使读者感到“如在目前”还必须用细腻的笔触写出客观事物的各自不同状态下的不同面貌。
正如冰心所说:“晚霞的颜色,是白淡而浓,自金红而碧紫;朝霞的颜色,是白浓而淡,自素紫而深红。
”可见万事万物,多姿多态,变化无穷。
只有依照事物在特定的环境里的差异、变化,抓往特点进行描写,才能给读者带来兴味。
[典题探究]2008•高考重庆卷《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
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读]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对题目中“自然”一词的理解,即要从题目所提示的有关“自然”的三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义项来构思作文。
义项①可成散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运用描写的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生活场景,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中,赞美大自然的伟大,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义项②可从对青少年的培养角度立意,家长、学校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应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温室是培育不出参天大树的。
义项③难度较大,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
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范文引路]在自然中生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
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
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
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
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
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
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
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
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
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
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
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
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
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
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例文评析]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
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活灵活现,将作者的感情、体验融入其中。
“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随着作者一起体验到了在大自然生活的绿意。
文章写了两个生活场景:一是清晨,走在路上,将眼中所见之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中的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诠释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的内涵;一是周末,下雨靠在窗边看雨中景色,感悟到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的话题内涵。
两幅精美的画面,情与景融合在一起。
这两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场景,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观念——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从而扣住题目,使文章中心鲜明。
[作文训练]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
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景物。
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物。
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就写景而言,首要一点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写真写细写清楚;其次是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见》)写景只有“情景交融”,方能“物我双会”。
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
[佳作赏析]野性的林柳嘉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柱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
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
它的铁划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
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成长。
你瞧,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优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
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
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十分艰苦,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
看那绿楠合抱着铁榈,高山榕的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然而它们终于成长起来了。
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地深深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
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
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
它是这样的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
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
仅仅两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本。
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
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
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霜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
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根深蒂固。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
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鹇、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杂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狼、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
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
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鸟窠蕨上撑云天,青的、绿的、红的、白的、紫的奇花异草在树尖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
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
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
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征。
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
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
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虽然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简评】这篇文章描绘了一片亚热带原始森林的壮观景象,借以赞颂充满活力的“野性之美”。
这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般构思模式。
作者善于观察,精于体味,他从这片森林之中提炼出蓬勃坚韧的“野性”主题,可谓感受深刻,慧眼独具。
本文写景很有特点,作者把景和情融为一体,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写景物,给森林带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形象地表现了“野性”的活力。
写景采用多种手法,比如这几句:“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