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力提升 运用转化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灵活运用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步骤。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纸和草稿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课题,如:“某商店举行促销活动,买3斤苹果送1斤,小华买了5斤苹果,他实际上付出了多少斤苹果的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按比例分配的例题,如:工厂生产一批产品,甲组每小时生产30个,乙组每小时生产40个,两组共同工作了4小时,共生产了多少个产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解答。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进一步体会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分配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出比例分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0按比例分配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0按比例分配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0 按比例分配问题丨苏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这是本册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学习这个问题之前,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比例的计算方法。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学会如何运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教学难点和重点,如比例的性质和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按比例分配,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图片、图表和练习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这些教具和学具,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还会设计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这些作业将会包括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按比例分配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我会通过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1. 如果有120克盐和180克糖,按比例分配,盐和糖的比例是多少?答案:盐和糖的比例是2:3。

2.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

答案:对角线的长度是13.08厘米。

3. 如果一个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求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答案: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学生需要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概念。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优选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优选教案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解决过程,感受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转化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甲乙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甲投资10万元,乙也投资10万元,到年底共赚了3万元,这3万元应该怎样分配呢?学生交流后追问为什么要平均分?如果甲乙两人合伙时,甲只投了3万元,乙投资10万元,到年底赚了3万元,这3万元还能平均分吗?为什么?引入课题,当平均分配不合理时就需要用到一种新的分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第一层次:教学例51.出示例5,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的比是3:2”的?3.学生讨论。

①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 ,黄色方格占25。

③想: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梳理。

4.思路一:先按总份数算出每份有多少格,再算出红色和黄色方格各有多少格?5.思路二:先红色和黄色方格各占总格数的33+2 和23+2 ,分别求出总格数的33+2 和23+2是多少? 6.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课件展示方法1:3+2=5 30÷5×3 30÷5×2方法2:30×33+2 30×23+27.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如何进行检验?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五)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练习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训练。

2.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要能够把其转化为简单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1.复习已学知识,强化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讲解并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该方法。

4.提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方法1.提供案例,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方法。

2.在学生思考一定时间后,收集学生的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并点评。

3.实际问题由老师给定,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比例运算。

2. 引入老师出示一幅图,上面有五个人在坐地铁,突然一人说要去找一位朋友,于是其中两人就下了地铁。

下车的两个人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决定将车费省下来,于是将车费按比例分配。

老师问学生,如何计算出每个人需要分配多少车费?3. 学习老师讲解并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练习。

4. 课堂练习老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每个小组在讨论完之后,对解决方法进行简短的汇报并进行点评。

5. 课堂小结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转化问题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六、课后练习1.三个人A、B、C一起拿到了270元,他们按比例分配,A拿了80元,B拿了90元,那么C拿了多少元?2.六个人在旅游,共花费了240元,其中男人花费的和女人花费的比例为4:5,那么这六个人中,女人所花费的钱数为多少?七、板书设计比例分配的方法:假设一个比例为a:b,要将一部分m分给a,那么b将分得m * b/a。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州学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识别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并熟练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及其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粉笔、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板书,展示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后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难以发现比例关系的情况,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找出比例关系。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将比例分配的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勇于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如何发现和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分配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关系,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后,对于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受到具体情境的干扰,不能正确地找出数量关系,导致解题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教学内容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乙地行驶,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甲地行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1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3.10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按比例分配的形式,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按比例分配的形式,并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糖果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糖果。

2. 知识讲解: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具体的按比例分配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比例分配:问题:两个数的比等于两个数的比方法:1. 写出比例式2. 交叉相乘3. 解比例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 练习题答案:略2. 实际问题解答:题目:一个农夫有12头牛,他想将这些牛分成两组,使得两组的牛的数量之比为2:3。

请帮助农夫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设第一组牛的数量为x,则第二组牛的数量为12x。

根据题意,有:x / (12x) = 2 / 3交叉相乘得:3x = 24 2x解得:x = 8所以第一组有8头牛,第二组有4头牛。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如何正确找出比例关系、如何列出算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如何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教学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关系?2.呈现(10分钟)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关键。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是对比例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拓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实例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假设一个班级有男生和女生,男生的数量和女生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是2:3,现在要根据这个比例分配一些物品,问如何分配?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包括分配物品、分配时间等。

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并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进而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并总结按比例分配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课件: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动画。

3.练习题:针对性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图片,如衣服、食品等,引导学生回忆起比例的概念。

然后提出问题:“在这些图片中,哪些是成比例的?哪些不是成比例的?”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实际问题: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乙地,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出发,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往甲地。

问:两辆汽车多久后相遇?引导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求解60x + 80y = 120的解,其中x表示第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y表示第二辆汽车行驶的时间。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三单元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的含义和性质,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并能够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

2.了解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解法,掌握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两种方法,能够熟练使用这两种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2.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

3.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问题中。

三、教学过程A. 导入环节1.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性质。

2.提出实际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和应用性。

3.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提出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概念。

B. 主体教学1.介绍分配比例法和总量法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这两种方法。

2.提供多组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

3.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解决分配比例问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C.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其他需要运用比例的场景,让学生继续探索比例的应用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来运用比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竞赛环节,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给学生反馈,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2.要整体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估。

3.针对学生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在授课中,要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

2.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其实际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3.要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实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3-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典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尺的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将比例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知识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探究等活动,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际问题素材、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练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知识,对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找准单位“1”和对应量存在困难,对比例分配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和方法的掌握。

2.解决实际问题时,找准单位“1”和对应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2.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练习题,涵盖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2.准备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商店搞促销活动,买200元商品送50元商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这250元商品的价值。

让学生意识到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2.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以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为例,男生占全班的60%,女生占40%,全班共有50人,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问题》知识讲解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及解题方法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问题》知识讲解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及解题方法

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及解题方法问题导入把30个方格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

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教材59页例Il)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把30个方格按3:2涂成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两部分,红色方格为3份,黄色方格为2份。

三分数除法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题中把30个方格分成两部分,并不是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

生活中这样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多,例如:按1:4 配制一瓶600毫升的稀释液,按2:3购买故事书和图画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作按比例分配。

3.探究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方法一(l)解题思路:把30个方格平均分成3+2=5份,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红色方格的3份和黄色方格的2份各是多少。

(2)正确解答。

总份数:3+2—5红色方格数:30÷5×3-18(格)黄色方格数:30÷5×2—12(格) 方法二(1)解题思路:把30个方格看作单位“1”,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53,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52。

(2)正确解答。

3+2=5红色方格数:30×53=18(格) 黄色方格数:30×52=12(格) 答:红色应涂18格,黄色应涂12格。

4.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红色方格是18格,黄色方格是12格。

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的比是:18:12=3:2。

与例题中已知条件相符,说明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5.按计算出的结果涂一涂归纳总结1.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作按比例分配。

2.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1)用整数乘、除法解决问题:①求出总份数;②求出每份是多少5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2)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①先根据比求出总份数;②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③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8《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后,对于比例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教师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求比值的方法,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运用转化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例1 吉林师大附小开展“爱我家园,保护地球”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收集废纸。

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和六年级三班共收集废纸396千克,六年级一班收集的废纸比六年级二班多吉,六年级二班与六年级三班收集废纸的比是10:11。

三个班各收集废纸多少千克? 分析 六年级一班比六年级二班多收集号,则两班收集废纸的比是6:5,六年级二班和六年级三班收集废纸的比是10:11,六年级二班收集废纸的份数在两个比中不相等,把六年级二班收集废纸的份数在两个比中转化成相同的份数,得出三个班的连比,最后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答 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一(1+5):5=6:5=12:10
六年级二班:六年级三班=10:II
三个班的连比是:12:10:11
12+10+11= 33
396×3312=144(千克)396×3310=120(千克)396×33
11=132(千克) 答:六年级一班收集废纸144千克,六年级二班收集废纸120千克,六年级三班收集废纸132千克。

提示
按比例分配的比有时并不是以比的形式出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转化为比。

有三个量时,两两之比要转化为三个量的连比,再按此例进行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