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冬至日-春分日
90 冬至日-春分日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23.5ºN 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风带分布规律:
由高压带吹向低压带 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降水少;低气压控制的 地方降水多。
西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多; 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东岸—降水多(处于信风的迎风坡); 大陆中部和西岸—降水少(处于信风的背风坡); 极地东风带控制的地区—降水少。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赤道地区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高纬环流和 极地东风带
极锋
中纬环流和 西风带
低纬环流和 信风带
极地9高0O气N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赤道低气压带
60ON 30ON 0O
北半球三圈环流 和风带示意图
60 °
夏至日-秋分日
夏极至日地-秋高9°分0日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
60 66.5ºN °
30 °
23.5ºN
0 0º °
30 23.5ºS °
60 °
秋分日-冬至日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第三课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单圈环流 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的情况下,在极地 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图所示。
2、三圈环流 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的情况下,形成“三 圈环流”如下图。
北纬30度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迫下沉
三圈环流变式图
°
N
气压带 风 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顺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逆时针
3、气压、带风带分布
4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第三步: “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形成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
赤 道 低 压
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高压带
东
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地东风 东
南
信
风
中
纬 西 风
极 地 东
规律:1.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2. 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大气运动
垂直方向
随高度增加而下降
近地面的冷热 (受热上升,受冷下沉)
水平方向
等压面的凸凹 (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高压到低压
【练习】
.
1
...
2
3
4
等压面
. 等高面
5
.
.
A
B
(1)以上各点,海拔高度相等的是 2、3、4、5 。
气压值相等的是 1、2、4
;
(2)3、5两点, 5 点气压高, 3 点气压低
(3)A、B两点, B 点气流上升, A 点气流下沉
(4)用“→”画出图中A、B、3、5四点热力环流。
(5)A、B两点, B 点受热, A 点冷却
地面
常见的热力环流
a、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山谷风
活动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读等压线图,回答A点近地表风向V的形成过程:
(1)F1是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它垂直
(4)A处是_副__极__地__低__气压带,它是_动__力___因素形成的。
(5)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_D__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压带
于_等__压__线__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F2
(2)F2是__地__转__偏__向__力。 (3)F3是____摩__擦____力。
· F3
995 990
A
V
985 980 F1
(4)本图位于__南__(南/北)半球, 判断依据是_在__地__转__偏__向__力__影__响__下__,__风__向__左__偏__。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答案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湿润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气候成因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 带控制,冬季受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带影响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图解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 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 点应注意“三抓”: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 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2010· 海南地理,1)2010年夏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 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冰岛位于 ( )。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A.极地高压带 C.西风带 解析
B.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由图可读出冰岛位于60°N~66.5°N之间,该纬
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
(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①②③ 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完整)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板书标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1)、单圈环流(2)、三圈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原因2、移动状况3、根据图中反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表面的纬度分布规律,判断其相应的节气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教学目标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二、教学重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
三、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以及移动范围.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地理课堂,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原理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那么,(一)1、什么是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2、它的具体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画一幅图来展示一下:(手绘图)(画完了图和学生一起回顾)由于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受热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A地向气压低的B、C两地扩散;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后向外流出,这就使得A地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又从B、C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气流,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综上所述,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空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问)风是怎样形成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近地面和高空两处大气作水平运动,即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问)近地面的风和高空中的风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运动方向有什么特点?高空大气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而近地面的大气运动除了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外,还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影响.大气的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地球上的大气时刻不停地运动着,运动的形式和规模复杂多样,,既有尺度很小的最简单的热力环流,也有规模很大的全球性运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A (1)乙地降水少的原因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地处背风侧 C.位于大陆东岸 D.受西风影响 C (2)丙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丁地气候的成因是( A) A.海陆热力差异 B西风影响 C.信风影响 D.风带季节移动
D
▲ ▲ ▲AE温带源自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E 热带沙漠气候 C B D G
回归沙漠带上 的“绿洲”?
A
理想地球表面
世界轮廓简图
季风环流(冬季风)
东北季风
西北季风
1月南移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特征:
寒冷干燥
阿留申低压
1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季风环流(夏季风)
7月北移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副高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特征:
高温多雨 东南信风
夏威夷高压
7 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甲 乙 1 2
赤道
B
3 4
1. 2. 3. 4.
图中A、B分别代表的月份是:A 月,B 月(1月或7月)。 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气压中心名称 : 。 图中①~④数字代表的季风名称分别为 。 图中①③的成因是什么?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
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 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 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 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 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这里雨水稀少, 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在地球的大气系统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是气象学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低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向北半球和南半球移动,这是由于太阳辐射在一年中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北半球夏季,赤道低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赤道低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极地高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是全球最主要的高压系统之一。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高压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高压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2.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增强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减弱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副极地低压带位于副极地地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低压系统。
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在北半球夏季,副极地低压带减弱并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副极地低压带增强并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3.极地东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极地东风带位于极地附近,是由极地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极地东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而在北半球冬季,极地东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高温少雨。
西风带位于副热带地区,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副极地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它通常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向南或向北移动。
在北半球夏季,西风带向北移动,导致北半球高温多雨;而在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向南移动,使得北半球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4.信风带和西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信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和赤道低压系统所形成的。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 风
1、基本概念 、 2、影响风的力: 、影响风的力: 3、风向的定义、判断、画法: 4、风的类型(力、风向) 、风向的定义、判断、画法: 、风的类型( 风向)
2、山谷风: 、山谷风:
原因:山坡与谷底的大气厚度 大气厚度差异。 (1)形成原因 ) 原因 大气厚度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差异。 过程: (2)形成过程 ) 过程 白天,谷底因大气厚,增温慢,气温比山坡低,形成高压。 白天 山坡形成低压,风由谷底吹向山坡(谷风 谷风)。 谷风 夜间, 夜间,谷底因大气厚,降温慢,气温比山坡高,形成低压。 山坡形成高压,风由山坡吹向谷底(山风 山风)。 山风
第3节 大气环境 节
概述:大气分层: 概述:大气分层: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四)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C、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气压带风带与降水 对降水的影响: (1)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 低压带——多雨; (赤道多雨带 对流雨;温带多雨带 多雨; 赤道多雨带----对流雨 温带多雨带——锋面雨和气旋雨) 对流雨; 锋面雨和气旋雨) 低压带 多雨 锋面雨和气旋雨 高压带——少雨。 (副热带少雨带、极地少雨带) 少雨。 副热带少雨带、极地少雨带) 高压带 少雨 (2)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信风带—— 东岸多雨;西岸 东岸多雨;西岸——少雨。 少雨。 信风带 少雨 西风带——多雨(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大气冷却,形成降水) 多雨( 西风带 多雨 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大气冷却,形成降水) 东风带——少雨(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大气变热,不易降水) 少雨( 东风带 少雨 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大气变热,不易降水)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亚洲 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夏威夷 高压
亚速尔 高压
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气压带基本上呈 带 状,因 为 海洋 面积占绝对优势,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小。
2、北半球气压中心:
夏季 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冬季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3、全球气压分布特征及原因:
(1)、分布特征 北半球 纬向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南半球 南纬30°以南,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控制
冬夏 季风 交替 控制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降水
大气环流的形成
A
B
C
D
高低纬间 热量差异
地转 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形成季风
冷干
假设三:1.地球表面性质均一 2.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夏至日
春分日 秋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G
D
一月 副极地低压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
副极地低气压带
阿留申 低压
亚洲 高压
冰岛 低压
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D
G
七月 副热带高压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
素。而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
合影响的结果。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最新课件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 风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影响实例
极地高气 南北极点 热力原因形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压带
附近
成的冷高压
气压带、 风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影响实例
极地 高纬
由极地高压吹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东风带 度地区 向副极地低压
盛行西风和极 副极地低 南、北纬
地东风的动力 气压带 60°附近
抬升
多锋面、 极锋的形成,
气旋,为 多气旋雨
多雨带
中纬
由较低纬度吹
温带海洋性
西风带
温暖湿润
度地区 向较高纬度
气候的形成
气压带、 风带
分布
南、北 副热带高
归回线 气压带
附近
低纬度 信风带
地区
赤道低气 赤道附 压带 近
成因
动力原因形成的 高压
由副热带高压吹 向赤道
终年受热空气上 升
性质 影响实例
炎热干 热带沙漠气
燥
候的形成
热带草原气 一般较 候的干季, 干燥 西亚、北非
• (2)此季节,好望角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伦敦和北京的盛行风分别是 ________(选择填空)。
• A.a→b
B.b→c
• C.e→f
D.f→e
• (3)当b气压带被大陆上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太平洋低空等压面向 ________(高空、近地面)凸出。
• (4)c处与e处同为上升气流,但两者的成因不同,请简述其成因。
• 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P是极地高气压带,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M 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中心点为南极 点,故D是南半球的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北风如②所示。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图中季风C和季风B,主要由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B ,这类季风在 东亚地区 (地区)最为典型。
(
二)三圈环流的形成(考虑地球自转,假设地表均一)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高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启发:南半球的三圈环流是什么模式?
(三)六风七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2、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hPa) 1002
风向平行等压线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方向:垂直风向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摩
擦力的影响(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hPa)
1000
风向
1005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1010 1015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总结:大气的水平运动
理想状况:
气压梯度力——风向垂直等压线(高压到低压)
高空: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等压线(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小结: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三 圈 环 流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影响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风向 (1)形成原理。 一年中,海陆之间气压高低的季节变化导致盛行风向也会 随季节变化,这样就形成季风。 1 月(冬季),在北纬 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 阿留申低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极地高压 南北纬 90° 热力
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极地低 南北纬 6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副热带高 南北纬 30° 动力
压带(2 个) 附近 原因
赤道低气 压带(1 个)
0°附近
热力 原因
性质 冷高压 冷低压 热高压 热低压
气流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特点 干冷 温湿 干热 湿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2)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
北半球 南半球 响气候)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 带(2 个) 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中纬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 带(2 个) 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字母 b 所示风带的风向是( B )
【答案】(1)B (2)B 【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 点,a 位于 30°S~40°S 之间,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b 是副热 带高气压带之南的西风带,南半球的西风为西北风。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全球气压带的定义、分布和特点。
2. 让学生理解风带的定义、分布和特点。
3. 让学生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移动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风带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2. 教学难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定义、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3. 采用互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形成原因及移动规律。
2. 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气压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压带的分布和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全球气压带的定义、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3. 案例分析:分析全球气压带的移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气压带的动态变化。
4. 知识拓展:介绍风带的定义、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理解。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小组汇报: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七、实践操作1. 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地球仪模型,展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八、课堂小测1. 设计一份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点小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2. 学生答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测。
3. 答案讲解:讲解小测的答案,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九、课堂反思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2. 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重要性。
2-3-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热力环流示意 图.swf
1、地面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请2在、动受热画的演地示方,过空程气中受热观膨察胀分上升析,:近地面形成低气
压,相应的高空则形成高气压;冷却的地方,空气收
1. 引缩起下空沉,气近运地动面的形原成因高气是压什,么相?应的高空则形成低气
2. 垂压3、直。在方水向平上方的向上空,气空运气动从使高水压区平流气向压低分压布区有,形何成变热化? 3. 水力平环方流。向上空气如何运动?
风带随太阳直射点
移动:
请2、观由察于分气压析带:风
1带. 气的压移动带,风使带的 30位°置-40随°什大么陆而西 岸移地动区冬? 季受西风 2影夏炎特. 气动3陆响季热的0压对西而受干地°温副燥中带岸~4和高,海风地0湿控形气°带区润制成候大移的,,独;
气候有何影响?
风带移动.swf
解说
图解
小结:
2、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风向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2、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N:向右 方向:垂直于风向 S:向左
(百帕) 气
压
1002
梯
1004
度 力
1006
1008
1010
(低)
地转偏向力
风向
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
特点:只改变方向,不改变
地转偏向力
速度大小
(高)
(北半球)
3、下列地区处于上升气流位置的是: A、赤道地区 B、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 C、南极大陆地区 D、副热带地区
( AB)
4、有关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南北半球三圈环流方向是相同的
B、高、中、低纬环流方向是相同的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D
)
A.元旦前后向高纬移动
B.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大致南移
D.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
c c
3、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 都是东风。 B、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 成的。 C、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4、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双选) A.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AB)
( B)
6、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7、有关副热带高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布于南北纬40°附近 B.是动力作用形成的
B
)
C.是高纬环流的组成部分之一
D.其两侧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 8、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正确叙述是(
到冷重气流之上
C
成因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 高气 压带
A
D、暖轻气流爬升
D
少雨 多雨
少雨
多雨
※不同气压带控制下对气候产生怎样的 影响?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原因: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 动而移动;
23°26´N
0°
就北半球来说,夏季 23°26´S 北移,冬季南移;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 风带同时移动。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是受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二、是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 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季节性移动 ① ② ③
【练习】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B.乙点位于30°N D.②盛行西南风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 布正确的是( C )
A.a
B.b
C.c
D. d
【练习】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 移动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90N
60N 30N 0
----单圈环流
(2)考虑 ——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90°N
60°N
中纬环流
30°N
低纬环流
低纬上空
0°
(2)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东北信 风带,它是______ 低纬 环流的组成部分。 (2)图中B处是_______
西北 风,气流来自_________ 副热带高 气压带。 (3)C所处的风带,吹_____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地区冷而重的D气流后向上爬升 副极地低 气压带,它是______ 动力 因素形成的。 (4)A处是_________ (5)由图可看出,有一个气压带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移动,它是___ D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10 6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环流
9 3 7
8
副极地低压带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大气环境之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巩固练习
1.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两侧 大气运动的是( C )
2、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东北信风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B __________ 副热带高压 盛行西风 带、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带 A、 (2)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中,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是___ C、E 由动力因素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 东北 方向,在南半球的同纬度地 (3)B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 东南 方向。 区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
在下面图示时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 是 ( C )
A.湘潭某楼房正午的影子长度为一年中较长值 B.北京天安门前的升旗时间晚于6:00 C.长沙的白昼时间比广州长 D.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
课堂小结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随直射点移动而季节性移动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理想状态下赤道和极地间的热力环流
假设条件:① 地球不自转
② 地表均匀、平坦 ③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考虑高低纬冷热不均 低压
北极
---单圈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
高 压
赤道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
南极
低压
假设条件:① 地球自转
② 地表均匀、平坦
③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冷热不均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热力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动力
中纬西风带
低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带 动力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压 带 热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018·浙江镇海中学测试)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A.40°N B.50°SC.40°S D.60°N2.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洋流性质D.海陆分布1.B 2.D[第1题,读图可知各纬度西风分速,把所给的四个纬度数冬、夏季西风分速相减便可知,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在50°S附近,选择B。
第2题,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风影响的范围比例小,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受西风的影响的比例相对较大,选择D。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乙地的气3~4.3.C 4.压带、风带北半球的夏向力的影响读某区域5.图中①②A.①地C.③地6.图中④地A.可能B.使澳C.给巴D.与影7.图中⑤地A.太平C.大西5.A图中④响南亚西洋。
(2018·河在当地气候家公园位置8.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特征,判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9.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A.灌丛自燃B.强光烤晒C.高温熔化D.日温差大8.D9.A[第8题,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选择D。
第9题,卡卡杜国家公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草木葱绿,但是到了干季降水稀少,气温高,草木枯黄,灌丛容易自燃,变得焦黑,选择A。
]读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Q处降水少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受甲气压带的控制B.受丙气压带和3风带的控制C.受甲气压带和2风带的交替控制D.受乙气压带和3风带的交替控制11.有关S地与R地降水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也大B.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更集中,雨季更短C.S地因受沿岸暖流增湿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大D.S地比R地受4风带影响的时间长,年降水量大10.B南半球带高压带和风带控制30°~4S地的降水多,(2017浙江12.从大气A.副极地低C.副热带高13除大气A.海陆位置C.流经洋流12.B13.B 英国西部为分布特点的(2017湖南的地带称为在北半球夏东南信风直14.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大气环流如图乙所示时()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14C15.B第7题,图示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这种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常称为季风辐合带。
第8题,图乙中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天山此时为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径流量变小,C项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减弱,D项错。
(2017江西新余期末)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表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
据此完成第题。
16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17.下列年A.1890年16.D17C 幅度比冬季因此我国江(2018·安18.图A.①BC.③D19.在A.地中C.温带.答案:压带,在水知,该纬度由上题分析终年温和湿(2018·福20.a、A.a、C.a、21.b与A.副热C.干冷答案:气流,则b 流从c点流点气压高于a点,d点气压高于c点,故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应为b、d、c、a。
第6题,b与d之间是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
(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题。
22.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①B.②C.④D.⑤23.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22.A23A解析:第7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第8题,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
(2018·湖北十校联考)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24.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5.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26.有A.风带B.风带C.风带D.风带答案:为东南信风为西风带。
(2018·安际气压与1027.导A.纬度B.海陆C.海拔D.气压28.下A.10°C.45°答案:之差,所以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决于气压梯45°N~50°N 力最小,是差较45°N~读下图29.甲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3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答案:29.A30C解析:第24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向西偏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第25题,A选项的表达存在理论性错误,空气冷却下沉应形成高压,而图中M地为低压;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是副热带高压脊,此高压由动力原因形成,故B错;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已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故应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31.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31[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中心(或(2)(冰岛(3)夏季北越过(4)夏季东亚形种植区32.(2018·长因太阳气候区一情况受西风流也存部某时(1)若此是冬季(2)请判(3)请根气压带(4)N、P的异同32[解析气温低低压,压带和风带分布,因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或60°N附近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第(4)题,N、P两地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大西洋暖湿气流带到陆地,两地降水较多。
不同及原因:N、P两地虽都受西风影响,但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水量多少有差别;N地纬度高于P地,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N地降水量多于P地。
[答案](1)冬季。
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偏西风(或西南风)。
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流动,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
(3)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
(4)相同点及原因:位于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不同点及原因:N地比P地纬度高,N地处于西风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N 地西风强于P地,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图2 材料二大称为“非洲了!”(1)判断哈(2)分析比33.答案:(1)成的热带大陆风。
被称为得干热,甚至使能见度变(2)雨季球的东南信解析:第(1)题风带位置偏度力的作用马丹风。
哈旱灾,影响生影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