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记录总结数据和思索得来的。
例如:着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通过观察几匹马拉不开半球,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例如: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得出欧姆定律I=U/R。
三、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熟知的看得见的现象来认识它们。
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通过观察花粉证明水分子的热运动)例如:1.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阿基米德原理)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二力平衡原理)3.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托里拆利实验)4.在研究物体吸热能力(比热容)时,我们通过温度计示数判断热量的多少。
5.通过铁钉数量来判断磁性的强弱(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等,四、累积法积累法是指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常常将微小的量, 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
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
五、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抓住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过程, 寻求其共同效果。
如用合力替代物体所受几个力时, 合力与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 用总电阻大小代替分电阻大小;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 所以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像的大小, 从而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及科学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等效替代法 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5.类比法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初中物理常见实验研究方法
初中物理几种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等效替代法 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5.类比法6.模型法 7 图像法一、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是指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许多实验中,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例如:1、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2、研究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的密度和深度)3、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4、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力)5、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和速度)6、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空气流动)7、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长度、材料与横截面积)8、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9、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10、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11、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无铁芯)1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二、等效替代法:是一种抓住两个表面看起来不同的物理过程,寻求其相同的效果之处,用此来探究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例如: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2、“曹冲称象”用石块质量替代大象质量3、研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用合力代替几个分力4、研究串、并联的电路中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时,用一个总电阻来等效代替两个分电阻5、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三、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容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1.测量:通过仪器和设备来获取物理量的数值,如利用尺子测量长度、用天平测量质量等。
2.观察:用肉眼或显微镜等工具仔细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形状、
结构等特征。
3.记录: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或现象记录下来,以备分析和讨论
使用。
4.比较:将不同物体或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以
便得出结论。
5.理论分析:利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解释,从而进一
步深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6.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只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以便研究所改变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重复实验:对同一实验进行多次重复,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8.模拟实验:利用物理模型、计算机仿真等方法模拟实验过程,以便
研究一些不易观察或无法进行真实实验的现象。
9.组织实验:在实验室中划定实验区域,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组织
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实验顺利进行。
10.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利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1.绘制图表:将实验数据可视化,通过绘制图表,如曲线图、柱状图等,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12.总结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总结实验规律和规律,从而进一步完善物理知识体系。
以上是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意义,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和公式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2.等效替代法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5.类比法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展示型实验法
1、示威向量法:是利用箭头来表示向量的大小和方向,用来说明分
析矢量间的关系。
它的示意图能显示出其中一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情况,
其运动方向是动力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物理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知
识点。
2、建立数学模型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索物理问题,以便得
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在数学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得出能够解释
实际现象的物理学原理。
3、操作型实验法:是以实际动手操作来研究一定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它能直接而快速地表达出物理问题的实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
4、对照实验法:是将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此作为验证其中一
假说的实验方法,是实验和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
二、实验观测法
1、实验观测法:是以实验观测来探索物理知识的实验方法,能够通
过实验仪器的帮助,有效地收集实验数据,为科学分析和理解做准备。
2、记录实验结果法:是利用实验观测结果,并将其以表格、图表等
形式记录下来,以便于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方法,从而使物理实验更加清
晰有序地开展。
3、制图法:是利用实验观测结果,将其以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观察法:直接观察物理现象或实验现象的变化,记录下观察结果。
2. 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物理量或实验条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计量法:利用物理仪器进行必要的测量,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4. 转换法:将一个物理现象或实验现象转化为其他形式,使其更容易观察或测量。
5. 示范法:通过老师演示或使用模型等方式,展示物理现象或实验现象。
6.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某些变量不变,只改变特定的变量,以便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7. 设计实验法: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设计实验来验证产生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8. 数学模型法:根据已知理论或公式,建立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来研究物理问题。
注意:实验时应遵守安全规范,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汇总
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15种实验方法汇总1.示范实验法:由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解释来探究物理规律。
2.比较实验法: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研究其规律性和差异性。
3.组合实验法:将多种实验装置和器材组合在一起进行实验,以便观察和研究多种物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4.接力实验法:将一个实验现象分成多个步骤,由不同的小组或学生依次进行,以实现实验效果的连续性。
5.逐步逼近实验法:通过逐步加大或减小一些变量的值,逼近一些目标值,研究这个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6.自由探索实验法: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素材,让学生自由探索并进行实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7.观测实验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研究物理规律和定律。
8.近似实验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简化或近似的方法,使实验过程更易进行和观察。
9.模拟实验法:使用模型或仿真软件来模拟实验,以便观察和研究一些现象和规律。
10.反证法:通过假设与实验结果相反的条件,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11.计算实验法: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预测实验结果,并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
12.分析实验法: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研究物理规律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13.对比实验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研究其差异性和影响因素。
14.推理实验法:通过实验结果的推理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和定律。
15.数量实验法:通过测量实验现象中的各种数量参数,研究其相互关系和物理规律。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15种实验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的要求,选取适合的实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中学物理试验常用办法一.不雅察法物理是一门以不雅察.试验为基本的学科.人们的很多物理常识是经由过程不雅察和试验卖力地记载总结数据和思考得来的.例如:有名的马德堡半球试验,经由过程不雅察几匹马拉不开半球,证清楚明了大气压强的消失.二.掌握变量法掌握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身分的问题变成多个单身分的问题, 分离加以研讨, 例如:研讨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头的电压时, 掌握导体的电阻不变, 转变导体两头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得出欧姆定律I=U/R.三.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资的微不雅现象,要研讨它们的活动等纪律,使之转化为熟知的看得见的现象来熟悉它们.这种办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活动(经由过程不雅察花粉证实水分子的热活动)例如:1.测不规矩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阿基米德道理)2.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二力均衡道理)3.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托里拆利试验)4.在研讨物体吸热才能(比热容)时,我们经由过程温度计示数断定热量的若干.5.经由过程铁钉数目来断定磁性的强弱(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等,四.累积法积聚法是指在测量渺小量的时刻,常常将渺小的量, 积聚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刻,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成果除以100.五.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抓住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进程, 追求其配合后果.如用合力替代物体所受几个力时, 合力与本来几个力的感化后果雷同; 研讨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 用总电阻大小代替分电阻大小; 在平面镜成像的试验中,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 所以应用了一个完整雷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像的大小, 从而验证物与像的大小雷同.六.归纳法是经由过程样本信息来揣摸总体信息的技巧.要做出准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并且具有代表性.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身分有关的时刻,经由多次的试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试验的结论整顿到一路后归纳总结得出的.即多次试验使试验具有广泛性七.比较法(比较法)当你想查找两件事物的雷同和不同之处,就须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接洽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重要从中查找它们的不同点和雷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电念头和热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应用.应用托力引入浮力的概念.八.科学推理法(幻想试验法)当你在对不雅察到的现象进行说明的时刻就是在进行推理.如:在进行牛顿第必定律的试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滑腻的平面活动的就越远的常识联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假如平面绝对滑腻物体将永久做匀速直线活动.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试验时,当我们发明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九、放大法在有些试验中,试验的现象不轻易不雅察.我们就将产生的后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讨.例如:玻璃瓶产生的渺小形变可以有玻璃管中水珠上升的高度放大显示出来十.类比法所谓类比就是“触类旁通”“触类旁通”现实上是一种从特别到一般的推理,它是依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雷同或类似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雷同或类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实例:电压与水压;电流与水流;内能与机械能;十一.模子法树立模子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幻想客体和形态用物理模子,用物理模子可以使抽象的假说理论加以形象化,便于想象和思虑研讨问题.实例:研讨肉眼不雅察不到的原子构造时,树立原子核式构造模子;研讨光现象时用到光线模子;研讨磁现象是用到磁感线模子;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现什物体和感化力的模子;电路图是什物电路的模子;十二.图像法图象表格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直不雅.如:物体的速度时光关系就是应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的.如图所示,(a)(b)均表示匀速直线活动,速度大小都是2m/s。
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常见初中物理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这是初中物理实验中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当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对结果有何影响,就必须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的方法。
具体的例子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实验+假设(合理外推)法某些物理现象由于条件所限,无法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于是我们先进行初步实验,再根据实验的规律进行合理的延伸推理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两个这样的实验:研究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3.转换法有些物理现象直接通过感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进行观测加以认识,于是我们通过它们所产生或表现出来的其他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就能间接的认识它的一种方法。
比如:马德堡半球实验间接反映了大气压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而间接反映出来的;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时通过观察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是通过它吸引铁钉的数目多少来判断它的磁性强弱的;研究滑动摩擦力时通过观察匀速拉动物体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实验中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会改变物理效果的一种方法。
比如:研究合力与各个分力的关系时用一个合力取代了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时用总电阻替代了各部分电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所涉及到的实验方法还有很多,但作为中招考试以上四种方法是最常出现的,尤其是在实验题方面,通过总结多多体会!1/ 1。
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
初四物理复习学案实验方法和公式初中物理常用的主要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2.等效替代法3.转换法4.实验推理法(理想实验法)5.类比法6.物理模型法(理想模型法)一、使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1.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2.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5.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的关系;6.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7.探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8.探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关系;9.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
10.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的关系.二、等效替代法:将某个物理量用另外一个物理量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的方法。
1、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等效固体的体积;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时,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得拉力,从而得知摩擦力的大小;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等效的方法测定大气压的数值;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5、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转换法: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该物质现象或所产生的可见的效果,由此进一步分析物质或现象,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注意:“等效替代法”虽然也包涵有转换法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发生转移,而转换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上朔其原因的一种研究方法。
转换法的实验例子: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2、根据苹果落地的现象证明重力的存在;3、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4、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5、利用纸片的飘动来判断气体压强的变化;6、根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现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7、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8、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9、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10、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初中物理实验的方法。
1. 测量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这是一个常见的物理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容器和水,将容器中装满水,然后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入水中,测量水的位移量,即可得到物体的体积。
然后再通过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最终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2. 测量光的折射角。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光源、一个直尺和一个半圆形的透明介质,将光源放在一端,直尺放在另一端,然后通过调整透明介质的位置,观察光线的折射情况,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从而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3. 测量简谐振动的周期。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简谐振动的规律。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弹簧和一个小球,将小球悬挂在弹簧上,然后给小球一个初速度,观察小球的振动情况,测量振动的周期,从而验证简谐振动的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小球的质量有关。
4. 测量电路中的电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电阻特性。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直流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表,将电阻接入电路中,通过调节电压表的量程,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5. 测量热传导系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传导特性。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热传导实验装置和一个温度计,将热传导实验装置加热,然后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热传导系数。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物理实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1. 实验方法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使用平衡仪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
先调整平衡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并将物体挂在平衡仪的一端。
然后,移动滑块或者加减砝码使得平衡仪达到平衡状态,记录滑块或砝码的位置或数量。
根据滑块或砝码的质量单位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方法二:测量摩擦力
将一个小物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
然后,逐渐增加弹簧测力计的力,使物块开始运动,并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再逐渐减小施加在物块上的力,使物块停下,记录下此时的示数。
分析示数的变化,得到物块开始运动和停止运动时的摩擦力。
3. 实验方法三: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将一个小弹簧固定在垂直挂放的杆上,将重锤可以自由滑动地绕其中心点旋转的轴上。
使重锤下落一定高度,然后与弹簧发生碰撞,并再次上升一定高度。
利用重锤高度的变化和弹簧变形的程度来判断能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4. 实验方法四:测量电阻
将一个待测电阻连接在电路中,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测量范围,记录下电源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
根据欧姆定律,将电源电压除以电流,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5. 实验方法五:测量声音传播速度
在一条直线上,选择一个距离较远的地方设立一个发送声音的
源和一个接收声音的仪器。
通过控制发送声音源的时间来测量声音从发送到接收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再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间隔,计算出声音传播的速度。
中学物理基本实验方法
中学物理基本实验方法物理实验方法有哪些,初中物理常用的八种实验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学的实验方法有很多,其中初中物理常用的实验方法有八种。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学物理基本实验方法图像法:1.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融化、凝固、沸腾现象。
2.电流、电压、图像理解欧姆定律I=U/R、电功率P=UI。
3.正比、反比函数图象巩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杆平衡F1L1=F2L24.压强p=F/S p=ρgh浮力F=ρ液gV排热量 Q=cm(t2-t1)等公式。
控制变量法:1.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5.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材料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10.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1.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转换法:1.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利用轻小物体的跳动或振动来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用温度计测温度是利用内部液体热胀冷缩改变的体积来反映温度高低。
3.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化成测拉力的大小。
4.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分子运动。
5.判断有无电流课通过观察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
6.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观察小磁针是否转动来判断磁场是否存在。
7.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
8.研究电阻与电热的关系时,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或比较,可通过转换为可看见的现象(气体的膨胀、火柴的点燃等的不同)来推导出那个电阻放热多。
初中物理实验的几种常用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的几种常用方法总结初中物理实验的几种常用方法总结一.控制变量法当研究的一个物理量与2个或2个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关时,常采用只改变一个物理量,而使其余物理量保持不变,从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变量的关系.如研究蒸发快慢决定因素;摩擦力大小决定因素;研究压强和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大小和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重力势能大小和质量、举高高度的关系;物体吸热多少和物质种类、质量、升高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电流和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功和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的关系.二.等效替代法根据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我们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这种“等效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们将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三.对比(比较法):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颜料混合;研究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研究蒸发快慢的决定因素时,在应用控制变量的同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哪一个蒸发快.四.实验推理法(理想化实验)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2(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五.模(拟)型法①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实体或物理过程经过科学抽象转化为一定的模型,这种转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这种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可使物理教学简单化,形象直观化,又可使具体问题普遍化,便于学生发挥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②建立模型可以帮助人们透过现象,忽略次要因素,从本质认识和处理问题;建立模型还可以帮助人们显示复杂事物及过程,帮助人们研究不易甚到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结构时,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块时,把撬棒当做是杠杆模型六.类比的方法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某种关系上的相似叫类似,从两类不同事物之间找出某些相似的关系的思维方法,叫类比.借助类比,常能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难的问题,在物理学中,现象、属性、概念、规律、理论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种种关系,都可以是类比的对象.七、转换法八、观察法观察法是指人们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对自然、实验的现象和过程,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对有关物理现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所谓“自然存在的条件”,是指对观察对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预、不影响其常态,所谓“有目的、有计划”,是指根据科学研究的任务,对于观察对象、观察范围、观察条件和观察方法作了明确的选择,而不是观察能作用于人感官的任何事物.九、放大法在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对一些微小的物理量,如微小的长度,微小的机械振动、很短的时间,微弱的光信号和微弱的.电信号等等加以测量,如果采用常规的测量方法,则很难进行,即使勉强测出也因为与实际的精度要求相差太远而失去意义,这时通常需将被测量放大后再进行测量.因此,放大法与比较法一样,也是物理实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实验方法之一(缩小可看成是放大倍数小于1的一种放大).十、分析归纳法归纳方法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说,然后再运用演绎对其进行修正和补充,直至最后得到物理学的普遍性结论.十一、假设(猜想)法物理解题中的假设,从内容要素看有现象假设和过程假设等,从运用策略看有极端假设、反面假设等.利用假设,我们可以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恰当地运用假设,可以起到化拙为巧、化难为易的效果.十二、列举法列举法是一种借助对一具体事物的特定对象(如特点、优缺点等)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并将其本质内容全面地一一地罗列出来的手段,再针对列出的项目一一提出改进的方法.列举法基本上有三种:希望点列举法、优点列举法和缺点列举法.十三、探究法: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初中物理实验的几种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的几种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在突出科学探究内容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拓宽视野,初步领悟到科学研究方法的真谛。
首先我们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实验方法有所理解。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控制变量法:为了研究物理量与影响它的多个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可将除了这个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其保持不变,再比较、研究该物理量与该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然后再综合起来得出规律的法。
这种方法在整个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比较普遍(2)等效替代法: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时,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这种方法若运用恰当,不仅能顺利得出结论,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转换法:有的物理量不便于直接测量,物理现象不便于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
(4)类比法:类比法是一种推理方法。
为了把要表达的物理问题说清楚,往往可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借助于一个比较熟悉的对象的某些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有相似性的对象的某些特征。
(5)图像法:图像是一个数学概念,用来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关系,很直观。
由于物理学中经常要研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图像在物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验中,运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究内在的物理规律,具有独特之处。
(6)理想化方法:指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想象建立模型和进行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可分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实验。
理想化模型就是指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因素舍去,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去再现原形的本质的东西,构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常用的十二种方法中学物理实验常用方法一、观察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
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
常用观察方法有:1.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 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分析。
2.前后对比观察, 抓住因果关系。
如学习密度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
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它们的质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 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
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
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 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 即增大气压, 沸点升高, 减小气压, 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学会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
实验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的几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所谓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
可以说任何物理实验,都要按照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控制某些条件来研究.
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以及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中学物理实验难以同时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而是在分别控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分别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动脑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到这“两个关系”,最终得出欧姆定律I=U/R.
为了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不变,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保证压力相同时,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学习. 中学物理课本中,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研究电压一定、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研究电流做功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系等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二、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
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
中学物理课本中,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在测量滑动摩擦力
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三、放大法
在有些实验中,实验的现象我们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观察.我们就将产生的效果进行放大再进行研究. 比如音叉的振动很不容易观察,所以我们利用小泡沫球将其现象放大.观察压力对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将玻璃瓶密闭,装水,插上一个小玻璃管,将玻璃瓶的形变引起的液面变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变化.
四、积累法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积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积累法来完成.
五、类比法
在我们学习一些十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的与之很相似的量来进行对照学习.如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通过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压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的结论.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类似的,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水流通过涡轮时,消耗水能转化为涡轮的动能;类似的,电流通过电灯时,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
我们学习分子动能的时候与物体的动能进行类比;学习功率时,将功率和速度进行类比.
通过类比,用大家熟悉的水流、水压的直观认识,使得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电流、电压等知识跃然纸面,栩栩如生.
六、理想化物理模型
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的,涉及到众多的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对学习和研究起到了简化和纯化的作用.但简化后的模型一定要表现
出原型所反映出的特点、知识.模型法有较大的灵活性.每种模型有限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的范围.
中学课本中很多知识都应用了这个方法,比如有:
液柱、(比如在求液体对竖直的容器底的压强的时候,我们就选了一个液柱作为研究的对象简化,简化后的模型依然保留原来的特点和知识);光线、(在我们学习光线的时候光线是一束的,而且是看不见的,我们使用一条看的见的实线来表示就是将问题简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液片、(在我们研究连通器的特点,求大气压时我们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个液面,研究该液面所受到的压强和压力,也是将问题简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光沿直线传播(在我们学习中我们知道真正的空气是各处都不均匀的,比如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在比如因为空气各处不均匀形成了风,而在光是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我们将问题简化,只取一个简单的模型,一条光线在均匀的介质中传播).
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很少有一个物体真正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匀速直线运动只是一个模型)
磁感线(磁感线是不存在的一条线,但是我们为了便于研究磁场我们人为的引入了一条线,将我们研究的问题简化.)
七、科学推理法
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例如当你家的狗在叫的时,你可能会推想有人在你家的门外,要做出这一推论,你就需要把现象(狗的叫声)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即有陌生人来时狗会叫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得出符合逻辑的答案
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时,当我们把物体在越光滑的平面运动的就越远的知识结合起来我们就推理出,如果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做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时,当我们发现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就越小时,我们就推理出,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八、等效替代法
比如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替代了两个力所以叫等效替代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也用到了这样的方法.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我们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
九、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
比如铜能导电,银能导电,锌能导电则归纳出金属能导电.在实验中为了验证一个物理规律或定理,反复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他的正确性然后归纳、分析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阿基米德原理中,为了验证F浮=G排,我们分别利用石块和木块做了两次实验,归纳、整理均得出F浮=G排,于是我们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使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在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中,我们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L1=F2×L2也是利用这种方法.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结论的得出(在实验中对多种结论进行分析整理并得出最后结论时),都要用到这一方法.
在验证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也是将实验的结论整理到一起后归纳总结得出的.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十、比较法(对比法)
当你想寻找两件事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就需要用到比较法,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和物理量很多,对不同或有联系的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我们主要从中寻找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从而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
如,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如,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如,电动机和热机;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利用比较法不仅加深了对它们的理解和区别,使同学们很快地记住它们,还能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十一、分类法
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导体和绝缘体.
十二、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十三、比值定义法
例:密度、压强、功率、电流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十四、多因式乘积法
例:电功、电热、热量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十五、逆向思维法
例: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