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拉尼娜现象
什么叫做拉尼娜现象
什么叫做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的气候现象。
它是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的一种自然气候现象。
本文将介绍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成因、影响以及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
一、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拉尼娜现象是指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甚至接近正常温度以下,持续时间长达几个月至一年的现象。
它通常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并可影响全球各地的气候。
二、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拉尼娜现象的主要成因是正常的海洋环流系统的异常变化。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东太平洋海洋表层水温较低,并形成向西的强劲东北风。
这种风可以将较冷的表层水推向西边,使赤道附近海水温度低于正常。
然而,在拉尼娜现象中,这种风暂时减弱或改变了方向,导致表层水温异常偏冷。
三、拉尼娜现象的影响1. 气温: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很多地区气温异常偏冷,特别是太平洋沿岸地区。
而一些地区如印度尼西亚、东南亚等则可能出现气温异常偏热的情况。
2. 降水:由于拉尼娜现象导致海洋环流系统变化,全球降水模式也会发生改变。
一些原本多雨的地区可能变得干旱,而原本干燥的地区则可能迎来降水增多的情况。
3. 飓风:拉尼娜现象可减弱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飓风的形成和发展,但同时加强西太平洋飓风活动。
4. 生态系统:拉尼娜现象对海洋生态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可能导致鱼群迁徙模式改变,影响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捕捞活动。
四、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是相对应的气候现象,两者经常交替出现,并构成了所谓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而拉尼娜现象则相反。
两者的出现和强度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气候系统的循环。
在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中,拉尼娜现象往往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当厄尔尼诺现象结束时,海洋环流系统开始恢复正常,拉尼娜现象会接踵而至。
因此,了解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关系,对于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拉尼拉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拉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是两大全球气候现象,对全球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它们都与海洋温度异常相关,但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
本文将深入探讨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影响和机制,并对这两个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
一、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又被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振荡(ENSO)的冷位相”,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反常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这种异常低温通常发生在厄尔尼诺事件之后,是ENSO事件的另一阶段。
1. 形成机制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风场扰动和海洋深层水交换有关。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东部为冷水区,而西部为热水区。
在拉尼娜年份内,东部海面温度降低,风场扰动减弱,造成热带太平洋中东部冷水区形成,而西部热水区则减少。
2. 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广泛影响。
它通常导致热带地区干旱加剧,并引发热带风暴活动减少。
此外,拉尼娜还可能导致全球温度变暖趋势减缓,影响全球农业产量和渔业资源。
二、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它通常发生在拉尼娜事件之前,是ENSO事件的一部分。
1. 形成机制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热带太平洋东部海洋环境变化有关。
正常情况下,大量的温暖表层水沿着赤道向东流,而沉积在更深层的冷水则上涌。
在厄尔尼诺年份内,这种海洋环流扰动减弱,导致暖水向东移动,推动更多的温水沉积在东部,致使海温升高。
2. 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它通常导致赤道地区的降水模式改变,引发干季和雨季的时期转变。
此外,厄尔尼诺还可能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洪涝、干旱和食品安全问题。
三、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的比较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可以被视为ENSO事件的两个阶段。
它们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1. 相似之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与赤道太平洋温度异常有关。
它们的发生都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水模式、温度分布和风暴活动等方面的变化。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地球上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现象的周期性变化,引发了许多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它们对地球气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一种短期的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太平洋地区。
它是指东赤道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厄尔尼诺的发展以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温变化:厄尔尼诺期间,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海洋循环发生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引发的海洋温度上升可能导致珊瑚礁白化和破坏,同时也对渔业资源影响较大。
2. 降雨分布:厄尔尼诺会导致降雨模式的改变。
在厄尔尼诺年份,一些通常湿润的地区可能会遭遇干旱,而有些地区则会面临洪涝灾害。
这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都会带来重大挑战。
3. 风速变化:厄尔尼诺时期,东赤道太平洋地区的风速也发生明显变化。
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飓风形成以及航海安全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在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引起海温异常下降。
与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相反。
以下是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1. 水温变化:拉尼娜期间,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温下降,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冷。
这一现象会对全球气候引起诸多影响,例如导致洋流系统改变等。
2. 降雨分布:拉尼娜也会对降雨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原本干旱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量降水,而原本湿润的地区则可能遭受干旱。
3. 气候极端事件:拉尼娜还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如干旱、洪水、风暴等。
这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人类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这两个现象对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海温异常偏冷的天气现象。
它是太平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机制、气候影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海温较平均年份低出0.5℃或更多的一种气候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会持续6至18个月,并且在某些年份特别显著或异常。
拉尼娜与其对立面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二者轮流出现,相互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制拉尼娜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偏冷。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 波动环流:东太平洋的赤道环流波动,导致海水上升和下沉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海水温度。
2. 奇异潮行(Kelvin波):奇异潮行是一种环绕赤道的波动,太平洋中部的往返运动引起了水温和海平面高度的变化。
3. 强大的风:东太平洋负有厄尔尼诺副低压带,在拉尼娜期间这一区域的风速增强,促使冷水上升替代了本应上升的暖水。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三、拉尼娜现象对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不仅对太平洋地区的气候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全球气候也有深远的影响。
1. 太平洋地区:拉尼娜期间,太平洋地区的降雨模式发生改变,通常导致东南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干旱。
同时,拉尼娜还会导致风暴活跃度下降。
2. 全球气候: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气候异常会通过大气和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全球。
例如,拉尼娜期间,南美洲西部和加利福尼亚的降雨量偏多,北美大陆的气温偏低。
四、拉尼娜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广泛,涵盖了农业、渔业、能源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
1. 农业:拉尼娜导致土壤湿度下降,使得农作物生长受到限制,农业产量减少。
甚至在一些地区,来自拉尼娜现象的干旱可能引发饥荒。
2. 渔业:拉尼娜期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海洋生物分布和繁殖受到影响,捕捞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拉尼娜是什么现象
拉尼娜是什么现象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热带地区海温异常下降的气候现象。
它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两者合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拉尼娜现象通常出现在约每3到7年的时间间隔内,其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海域的表面水温明显低于正常水温。
这种异常的海温分布状况造成了大气环流、季风系统以及降水分布等气候要素的改变。
拉尼娜期间,东太平洋地区的降雨较正常年份减少,而西太平洋地区则常常出现异常丰沛的降雨。
这种影响范围甚至扩展到全球其他地区。
拉尼娜现象是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科学家通过监测海洋温度、气候模型计算和其他观测手段,能够对拉尼娜现象进行预测和预警。
这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食品安全、自然灾害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拉尼娜年份,南美洲西海岸一带通常出现旱灾,导致农作物歉收,水资源短缺。
相反,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可能经历洪灾和飓风。
全球其他地区,如非洲、北美洲和欧洲,也可能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降雨分布异常和气温波动。
拉尼娜现象对于渔业也有重要影响。
拉尼娜年份,一些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到鱼类迁徙和繁殖。
这对于渔民和渔业经济带来了挑战。
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拉尼娜现象的强度和频率发生了变化。
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拉尼娜现象变得更加不规律和复杂。
因此,深入研究拉尼娜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系统,对于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拉尼娜是发生在赤道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温异常下降的气候现象。
它对全球气候和环境产生广泛影响,包括降雨分布、气温波动以及渔业等方面。
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拉尼娜现象的研究和应对变得更加重要。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为“拉尼娜事件”或“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的海温异常变化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周期通常为3-7年,主要产生于赤道附近的中东太平洋地区。
本文将介绍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定义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域的表面水温异常偏低,通常要低于正常温度的一种现象。
其名称起源于西班牙语中“伯爵的女儿”之意,因为该现象常常出现在圣诞节前后。
二、形成原因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太平洋赤道地区的东部海域表面水温较冷,西部海域表面水温较暖。
这是由于正常情况下,赤道大洋表层水被西风吹向西部堆积,由于地球自转和科氏力的作用,这些较暖的表层水会向南北两侧分布,形成所谓的“西面暖堆积”的格局。
然而,当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发生异常变化时,拉尼娜现象就会出现。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可变风场:太平洋赤道东部的暖湿气流受到削弱,进而导致西风区的压强减小;2. 热含量变化:海洋中的热量减少,导致海温异常下降;3. 透明度变化:拉尼娜事件多与未来的天气相似,通过观察拉尼娜事件可以预测未来的重大天气变化。
三、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虽然发生在太平洋地区,但它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气温变化: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气温普遍下降,特别是在拉尼娜事件的最强烈期间,寒冷天气在全球范围内加剧。
2. 降水变化:拉尼娜现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降水分布变化。
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区包括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印度尼西亚等地,这些地区通常出现干旱和降雨量下降的情况。
3. 候鸟迁徙变化:拉尼娜现象对候鸟迁徙的时间和路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改变了各地气候条件,使候鸟在冬季迁徙期间面临更加困难的道路选择。
总结拉尼娜现象作为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全球气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了解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n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枉过正现象。
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上半年代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我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
对此,陆均天指出,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我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从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走势看,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
在这种环境中,我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
他说,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及时预报,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今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
气候专家陈峪说,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赵振国说,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此消彼长,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极端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太平
洋地区。
这两种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都有重要影响,了解它们的原
理和特点对于气象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表面温度普遍高于正常水平
的现象,伴随着与之相关的大气环流变化。
厄尔尼诺通常发生在2-7年一次,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至一年之久。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常
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影响降水分布、风暴形成、温度变化等。
拉尼娜现象则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指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
表面温度普遍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比,拉尼娜现
象通常更为罕见,但其影响同样重要。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常导致全球
气候异常变化,包括降水不足、干旱气候等。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是气
候系统内部的一种自然调节机制。
对这两种现象的深入研究和监测,
有助于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为人类社会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作为重要的气候现象,对全
球气候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家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
现象,以更好地理解气候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支持。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指发生在太平洋热带地区的一种气候现象。
它们是由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引发的,对全球天气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成因和对气候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1. 定义厄尔尼诺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通常,厄尔尼诺现象会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约为数个月至一年左右。
2. 成因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与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温度比西赤道太平洋的海水温度高。
而当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升高,与西太平洋形成温度梯度差,导致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变化。
3. 对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主要影响包括:- 欧亚大陆及中东地区降水减少,干旱频发;- 地中海地区降水增加,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大;- 南美洲西海岸地区干旱加剧,造成农作物减产;- 澳大利亚的洪涝和干旱事件频繁发生;- 全球气温升高,气候极端事件增多。
二、拉尼娜现象1. 定义拉尼娜现象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并持续一段时间。
2. 成因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太平洋海洋表面温度在厄尔尼诺现象结束后迅速回升。
这种急剧变化导致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水温度下降,从而影响大气环流。
3. 对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系统同样产生重要影响,其主要影响包括:- 南美洲东海岸地区及西北美洲干旱和火灾事件增多;- 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降水量减少,干旱情况恶化;- 赤道地区降水量异常增加,引发洪涝灾害;- 非洲东南部地区降水异常减少,导致干旱和饥荒。
综上所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引起的重要气候现象。
它们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导致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对农业、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拉尼娜现象简介
拉尼娜现象简介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温异常偏冷的一种气候现象,是全球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两者构成了赤道太平洋年际气候振荡现象的一种表现。
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常常对全球气象产生重要影响,并对人类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一、拉尼娜现象的定义与原因拉尼娜现象由于Hitlmann在1920年首次提出并命名,因此得名拉尼娜,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少女”或“小姑娘”,象征着这一现象呈现出较冷的特征。
拉尼娜现象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温异常下降至正常以下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 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温度异常: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洋表面温度明显偏低,相比正常年份更冷。
2.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拉尼娜现象时,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洋环流呈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异常西风暖流增强。
3. 热带东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拉尼娜现象时,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洋环流呈现异常,主要表现为异常弱的赤道反向流。
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对全球气象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
1. 气候变化: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气象系统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分布格局。
例如,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南美洲西海岸和东南亚地区降水偏少,增加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降水量。
2. 农业和粮食安全:拉尼娜现象会对农业产生不利影响。
降水减少和气温下降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粮食生产。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引发干旱和洪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生长环境造成破坏。
3. 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拉尼娜现象对渔业和海洋生态系统也有重要影响。
由于海温下降,拉尼娜现象可能会导致渔业资源减少,影响渔民的生计。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可能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破坏珊瑚礁等海洋生物栖息地。
4. 气象灾害:拉尼娜现象还可引发极端天气事件。
降水不均和风暴增多可能导致洪水、飓风等气象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害和经济损失。
三、应对拉尼娜现象的措施为了应对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影响,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自然变化现象。
它们通过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引发的异常天气和气候模式,对全球范围的气象、农业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成因、对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内容。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海域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2-7年左右的时间周期内。
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特征是热带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以及大气压力反常分布。
这种异常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涉及海洋动力学、大气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因素。
其起因是由于脆弱的大气边界层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太平洋暖池的温暖水汽向东太平洋传播,导致海水温度上升和大气压力异常分布。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可以导致南美、非洲等地的降雨不足,亚洲地区则可能遭受洪涝、风暴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与温室气体排放、海洋酸化以及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密切相关。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监测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加强气象观测网络、提高气候预测技术、加强国际合作等,以减轻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灾害。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海域表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是热带东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同时伴随着大气压力异常和风场变化。
拉尼娜现象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发生,两者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
拉尼娜现象的成因与厄尔尼诺现象相似,都与太平洋东部的温度和大气压力异常有关。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会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产生各种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洪涝、火灾等。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农业、渔业和水资源分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在拉尼娜年份里,东南亚地区的降雨量普遍偏少,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
拉美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可以看出,拉尼娜仍未消失。
概述名词解释拉尼娜是指海洋中的赤道的中部和东部太平洋,东西上万公里,南北跨度上千公里的范围内,海洋温度比正常温度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偏低0.2摄氏度,并持续半年(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是气象和海洋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
意为“小女孩”(圣女婴),正好与意为“圣婴”的厄尔尼诺相反,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1988年-1989年,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他是拉马德雷的孩子。
形成原因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因此,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
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简介拉尼娜现象
简介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一种与大气海洋系统相互作用有关的气候现象,其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拉尼娜现象的定义、特征、形成机制以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定义和特征: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源于西班牙语“La Niña”,意为“少女孩”。
它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面,是指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低于正常值的一种气候现象。
拉尼娜现象主要表现为太平洋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水表面温度低于平均水平0.5摄氏度或更低。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导致东太平洋贝尔卡诺气旋发展,与厄尔尼诺现象相似的东西向海洋温度异常分布,以及全球气候格局的改变。
形成机制:拉尼娜现象主要是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系统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水温度较高,给大气带来较强的上升运动以及对流活动,对流活动产生的气流将热量向上输送,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东西向海洋温度梯度。
但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温度明显下降,导致对流活动减弱,热量向上输送的过程受阻,进而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风向分布。
除了海洋温度的下降外,拉尼娜现象还与东太平洋海洋表面风的减弱和偏北有关。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其具体表现为:北美洲西海岸冬季降雨量增加,南美洲西海岸冬季降雨量减少;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风暴活动增加;南半球热带地区降雨减少,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降雨量减少,导致森林火灾增多。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对温室气体排放、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渔业资源等产生影响。
由于拉尼娜现象导致水温下降,大规模的珊瑚白化和渔业资源减少成为可能。
然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不同年份可能会有所不同,且与厄尔尼诺现象相互作用也会导致复杂的气候变化。
因此,科学家们对拉尼娜现象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
结论:拉尼娜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对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我们需要加强对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特征,并为应对其气候效应做出有效的预测和管理。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地球大气和海洋交互作用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形成,并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拉尼娜现象的定义、产生原因、具体特征、全球影响以及对应的应对措施。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偏冷的自然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主要是由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南太平洋赤道海域的东部比西部更冷,这是由气流和海洋环流所决定的。
但是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东部海域的冷水异常加强,从而导致太平洋表面温度下降。
拉尼娜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与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和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
造成拉尼娜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相互作用。
拉尼娜现象的产生可以使得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风向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大规模的气候模式。
此外,太平洋地区的海洋环流和海温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拉尼娜现象具体表现为大气压力异常和太平洋海温的异常变化。
通常拉尼娜现象会在每 3-5 年一次出现,持续期间大约为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在拉尼娜发展时期,东太平洋海域的温度会明显下降,并伴随着异常强风和降水。
这将导致影响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甚至对作物产量、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全球各地都会受到拉尼娜现象及其影响的影响。
气温变化是其中最明显的影响之一。
拉尼娜现象导致北半球的气温变冷,同时也会导致南北半球的降水格局发生变化。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风暴等。
这些气候变化对于农业、渔业、水资源管理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监测和预测系统以更早地了解拉尼娜现象的发展趋势,并做好相应准备。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管理、提高抗灾能力、优化水资源利用等方式来减轻对拉尼娜现象的敏感性。
综上所述,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地球大气和海洋之间相互作用的自然现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La Niña Phenomenon)是指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的一种气候现象。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 Phenomenon)相对应,是两种相互关联的大规模气候现象。
拉尼娜现象最初被发现于20世纪初,得名于西班牙语中“女孩”的意思,意味着这一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对,厄尔尼诺则意为“男孩”。
拉尼娜现象通常发生在较冷的年份,并持续一段时间。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显著偏离正常值,变得异常偏冷。
这一现象通常可观测到阿根廷附近的外海,拉尼娜现象也会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尼娜事件会带来寒冷、干燥的气候,引发洪水、干旱、飓风和旱流等极端天气事件。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太平洋海洋大气系统的海洋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太平洋赤道东部海面有一股暖流,即赤道洋流,从东边向西边流动,带走一部分热量和湿度。
而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这股暖流的强度会减弱,导致赤道东部海水温度下降。
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它会导致全球降水模式发生变化。
拉尼娜会影响季风气候系统,导致干旱和降雨不均匀分布。
例如,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干旱,而东南亚则可能经历降雨偏多的情况。
其次,拉尼娜现象还可以造成风暴活动的增加。
由于拉尼娜使得太平洋海水温度偏低,这就降低了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相对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会使得对流活动更加活跃,从而增加了飓风、台风等强风暴的形成概率。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影响全球温度。
虽然这个现象本身会导致地球整体降温,但是它与厄尔尼诺现象的相互关联也会对全球气温产生影响。
当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发生时,全球气温会出现起伏变化,其中拉尼娜事件通常会导致短期内的气温下降。
综上所述,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冷的气候现象,对全球气候和天气产生广泛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监测拉尼娜现象,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自然灾害,为人们的生活和决策提供有益信息。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拉尼娜现象是一种全球气候现象,其周期性出现对我国的气候与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 概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东赤道太平洋上的一股冷流异常活跃,导致赤道附近海水温度下降。
这一现象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引起大规模的降雨、洪涝和气候灾害等问题。
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周期大致为2-7年。
二.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 降雨分布不均拉尼娜现象会改变我国不同地区的降雨分布,导致部分地区降雨量减少,而另一些地区则增加,造成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
例如,南方地区常发生干旱,而北方地区则有洪涝的风险。
2. 气温异常变化拉尼娜现象会影响我国各地的气温分布,有些地区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寒冷或异常的炎热。
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和价格上涨。
3. 海洋生态系统受损拉尼娜现象会导致海水温度下降,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冲击。
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影响渔业资源的丰收和海洋生物的繁衍。
4. 自然灾害的增加拉尼娜现象会增加我国自然灾害的概率。
降雨过多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而降雨减少则会导致干旱、沙尘暴等灾害。
这些自然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三. 应对拉尼娜现象的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提前掌握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和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帮助人民群众做好应对准备。
2. 提高农作物适应能力加强农作物选育和种植技术研究,培育适应干旱和湿润气候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3. 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降低洪涝和干旱灾害的损失,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益。
4.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持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轻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冲击。
2021年拉尼娜
2021年拉尼娜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大规模天气现象。
它通常是周期性的,对全球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2021年拉尼娜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对其可能影响的讨论。
第一部分:概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表温度比平均水平明显偏冷的现象。
它是由于海表温度异常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热带海气系统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天气事件。
拉尼娜现象通常与赤道太平洋区域的大气环流紧密相关,被认为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年际变化之一。
第二部分:2021年拉尼娜现象的特点2021年拉尼娜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根据气候观测数据和模型预测,今年的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广泛。
在大气环流方面,拉尼娜会导致赤道太平洋地区出现异常偏向东风的东部风急流。
这可能会引发西太平洋地区的强风、风暴和极端降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第三部分:拉尼娜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1. 气温变化:在全球范围内,拉尼娜现象通常与降雨模式和温度分布的改变相关联。
预计拉尼娜会导致一些地区的气温偏低,尤其是赤道附近国家和地区。
2. 降水变化:拉尼娜现象通常与强降雨和洪灾的增加相关。
一些地区可能经历降雨不足,导致干旱和水资源紧缺,而其他地区则可能面临暴雨和洪水的威胁。
3. 热带风暴活动:拉尼娜现象可能影响热带风暴的生成和路径。
根据历史数据,拉尼娜对热带风暴的活跃程度和路径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四部分:应对2021年拉尼娜现象的措施1. 气象预警和监测:各国气象部门应加强对拉尼娜现象的监测和预测,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帮助人们做好应对措施。
2. 资源管理和减灾措施:各国政府应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减灾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水和其他灾害。
3. 国际合作: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气象数据和科学知识,共同研究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和地区气候的影响,为应对未来的拉尼娜现象做好准备。
结语:2021年拉尼娜现象对全球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能引发气温变化、降水变化以及热带风暴活动等。
拉尼娜效应
拉尼娜效应
拉尼娜效应是是西班牙语“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
气象学家用以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从1950年,全球共发生了16次拉尼娜事件。
按照强度级别,分为弱、中等强度、强事件。
历史上仅出现过1次强拉尼娜事件,时间从1988年5月开始持续到次年5月。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
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
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
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地理知识点】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地理知识点】拉尼娜现象的成因及影响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
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
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
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
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
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
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
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
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
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
北方地区夏季容易
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
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
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拉尼娜事件分析
08年南方冰雪灾害 09年北方春季大旱
1.08年南方冰雪灾害
事件:2008年元月10日至 2,中国西部及整个 长江流域共计月3日19个省市自治区遭遇了五 十年难遇的严重冰雪之灾。
08年南方冰雪灾害
原因分析:亚洲高压非常活跃,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 响我国,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但是由于南方今 年的暖气团也很活跃,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 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 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 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受这两个气流共 同影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 天气比较多,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如果只有 强大的冷气团,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南 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 大量水汽,而没有冷气团光临,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 性天气。而两者齐备的时候,灾害就降临了。
拉尼娜现象 演讲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
在过去的2008年,我国南方出 现百年难得一遇严重的冰雪灾害, 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此次巨大天气变化的是全球拉 尼娜现象的一个具体体现。但大 部分人都对拉尼娜现象不了解。
现在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 拉尼娜现象
简介拉尼娜现象
何为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的形成原因 拉尼娜事件及其分析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
08南方冰雪事件
事件链接:美国中部出现20摄氏度的剧烈降温, 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百年未雪的中亚 地区突降10mm大雪,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 雪的历史(2007.12);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 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入冬以来,俄罗斯北部 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一度达到-50摄氏度。
四.拉尼娜与厄尔尼诺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区别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联系
1.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区别
1.表现: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 的减弱相联系. 拉尼娜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 的增强相关联 2.当沃尔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
平洋东部海水变Βιβλιοθήκη ,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 沃尔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信风图
与沃尔克环流有关
通常情况下,太平洋沿南美大陆西侧有一股北上的秘鲁寒 流,其中一部分变成赤道海流向西移动,此时,沿赤道附 近海域向西吹的季风使暖流向太平洋西侧积聚,而下层冷 海水则在东侧涌升,使得太平洋西段菲律宾以南、新几内 亚以北的海水温度升高,同纬度东段海温则相对较低。对 应这两个海域上空的大气也存在温差,东边的温度低、气 压高,冷空气下沉后向西流动;西边的温度高、气压低, 热空气上升后转向东流,这样,在太平洋中部就形成了一 个海平面冷空气向西流,高空热空气向东流的沃克环流, 这个环流在海平面附近就形成了东南信风 ,但当气压差 增大时,海水温度会异常降低,形成拉尼娜现象。
一.何为拉尼娜现象
小女孩 来源于西班牙语“La Ni a”(小女孩)
反厄尔尼诺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 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0.5℃ 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 ),与厄尔 尼诺现象相反。
拉尼娜现象云系图
二.拉尼娜的形成原因
拉尼娜的行成是热带海洋 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2.09年北方冬春大旱
事件:2009年冬 以来我国北方 地区出现严重 干旱,有八个 干旱省市宣布 进入紧急状态。
黄土地 黑土地
09年北方冬春大旱
原因分析:根本原因是拉尼娜现象和全球大气 环流异常的共同作用。今冬以来我国大部降水 少的原因是影响我国的暖湿空气少,这是由于 来自东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南方 向的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空气都偏少。由于 拉尼娜现象导致今冬副热带高压偏弱,太平洋 西侧水汽输送较弱,同时,全球大气环流异常 造成青藏高原空气偏暖,南支槽不活跃.东南、 西南的两条路线水汽输送都较弱,直接导致今 冬我国北方的干旱。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联系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 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 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在地球季节性的自传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 诺现象的形成,但能促进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及 发展。相反,在自传加速阶段拉尼娜现象会逐 步减弱。
与信风的关系
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 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 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 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 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当信风加强 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 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 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 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 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