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04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及教学设计全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一组单元分析:本组精心描绘祖国的山山水水,作者笔下的千山万水是多姿多彩的,江河是奔流不息的,江山如诗如画!学习本组课文要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是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3221210 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谙”等生字,会写“亭” 3.会认读本课中“螺” “潭” “庭” “谙”5 个生字,理 “螺”解“闲”“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和”过程与方法: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望洞庭》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独坐敬亭山》,掌握生字词,理解大意。
2.背诵此诗。
教学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默写《独坐敬亭山》。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古诗三首中的《独坐敬亭山》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学习诗歌。
1.教师范读。
2.划出节奏。
3.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句的意思。
4.汇报解决疑难。
5.欣赏诗歌。
(1)自由朗读,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原因。
(2)师生互动,共同欣赏诗歌。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等。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面仍有待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分析,我了解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故事大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辅助教学。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3.教学素材: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风格。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大意。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动物朋友。
2.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写出成功的感受,体验到交流、表达的快乐。
教学重点:1.能清楚、具体地写一篇以“我的动物朋友”为话题的习作。
教学难点:选材准确,能把动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众多的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快说给你的同学听听吧!(引起学生对习作内容的兴趣)二、习作内容:我的动物朋友,向别人介绍你的动物朋友。
(板书:我的动物朋友)三、习作指导回顾本单元学过的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介绍动物朋友的。
1.我们一起来看看《猫》一课是怎样介绍猫可爱的。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
3>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
4>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2.课文在写母鸡的时候:1>我一向讨厌母鸡(抑)2>我改变了心思。
(扬)赞扬母鸡是伟大的英雄。
3.在《白鹅》一文中,作者想要突出白鹅高傲的特点,分别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来具体表述。
4.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的外形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要抓住动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外貌特点)钩鼻子长脖子小羊可爱极了。
一身雪白的羊毛,就好像冬天的雪落到了它身上,为它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衣裳。
它的四条腿,总是矮矮地竖立在地上,就像4个小矮人把它的身子稳稳地顶在上边。
5.我们在介绍动物朋友时,还应该抓住动物的习性特点。
(板书:习性特点)选择动物生活习性中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来写。
可以写进食、活动、休息等情况,要写具体,突出重点。
憨厚机灵贪睡看着小狗那狼吞虎咽的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两条前腿死死地抱住那块肉,生怕一不小心它就会溜走,半眯着眼,张着小嘴左一口右一口地啃,小小的牙齿与肉一下一下地摩擦出声响,喉咙里还哼哼地叫着,尾巴左一下右一下得意地摇着,好像在为自己助威呢!看它那傻傻的幸福模样,相信你见了也忍不住要笑。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乡村四月》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专题的《古诗词三首》的一首古诗。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乡村四月》教学设计,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繁荣的都市,感受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同时也呼吸着污浊的空气,举目高楼大厦,却难见蓝天白云,举足车水马龙,却总是来去匆匆呀。
这就是我们都市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了,于是假日里,我们便走出都市,向往……(蓝蓝的天空,碧绿的山原,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地方有吗?(乡村)其实很多诗人都喜欢乡村田园生活,像南宋诗人翁卷就是其中一位,对比李白杜甫,翁卷很陌生,那我们就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他。
他是浙江(温州)人,很有才华,却没有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乡村四月》板书:乡村四月我向往乡村四月。
可能大家还没有我这种感觉,因为你们没读进乡村四月。
没关系,现在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二、初读诗,了解诗意。
1.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自由读)2.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2分钟)正音:多音字:卷、了生字:规、闲3.师范读,生个性读,把诗读通了(用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读,齐读。
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说诗句的意思。
理解古诗的意思有那些方法呢?(注释、上下文、字典、请教别人……)6.先自己利用这些方法悟一悟,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7.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你明白了那句的意思?(让学生粗略地讲,无需一定要读诗句再说)说到“白满川”时,借助课件理解。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4单元教案单元1 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旨。
2.能流畅朗读课文,发音准确。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正确使用。
4.能理解课文意思,并能简单进行简单的分析。
课程内容1.课文《狐狸打翻的痰盂》。
2.生字课文中部分生字:痰盂、狡猾、精明。
3.课文内容讨论。
教学步骤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师生共读课文《狐狸打翻的痰盂》。
3.老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语。
4.学生展示自己理解的部分,进行课文内容讨论。
5.做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单元2 教案课程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进行基本分析。
2.掌握课文中难点,进行理解和运用。
3.能熟练朗读课文,发音准确。
4.进行课文的背诵。
课程内容1.课文《小草》。
2.对课文中生字的学习。
3.课文内容概述。
教学步骤1.背诵上节课课文。
2.师生共读课文《小草》。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语段理解和感悟。
4.写下自己的理解部分。
5.老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课文。
单元3 教案课程目标1.理解和感悟课文故事情节,增进对文学的理解与欣赏。
2.识字粤课文中的生字,掌握用法。
3.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4.进一步拓展课文内容,进行有关课文的背景知识了解。
课程内容1.课文《小喇叭》。
2.生字的学习,重点生字:喇叭、喊叫、陶醉。
3.课文内容深入讨论。
教学步骤1.复习上节课内容。
2.师生共读课文《小喇叭》。
3.分组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情感诉求的分析。
4.生字学习,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5.老师进行课文讲解和内容递进讨论。
单元4 教案课程目标1.小结课前三单元课文重点,理解和融会贯通。
2.识字粤四三单元中的重点生字,加深体验。
3.进一步熟练课文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进行课文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课程内容1.课文《小麦苗》。
2.生字词学习,重点生字:麦苗、茁壮。
3.情节分析和课文内容梳理。
教学步骤1.复习前三单元课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小英雄雨来》、《尊严》和《乌鸦喝水》。
本单元的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学生能写简单的读后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文章有较高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字词、复杂句子和表达方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会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认识“肝、秆”等8个生字,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2.了解反语和冒号的用法,并学会运用。
3.积累描写动物的古诗,激发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反语和冒号的用法,并学会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关于动物的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己读“交流平台”的三个句子。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2.从这三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课文的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3.联系生活,想一想,谁曾对你说过这样的话?4.我们平时说话和作文时,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明贬实褒)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词语,学生读。
2.通过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换偏旁识字)3.这种识字方法有什么好处?(使生字的学习更加简单和系统化)4.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肝、秆、俏、峭、浦、哺、轴、届)5.指名读生字,并组词。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出示词语,读一读。
2.你知道这些词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小组讨论交流。
千里马: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老黄牛: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百灵鸟:比喻声音动听的人。
领头羊: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小蜜蜂:比喻勤劳能干的人。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变色龙: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应声虫:称随声附和的人(含鄙视意)。
哈巴狗:比喻驯顺的奴才。
3.体会两行词语有什么不同?(第一行是表示赞美的;第二行则用于讽刺。
)4.选择一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二)第二题。
1.出示三个句子,分别指名读。
2.小组讨论冒号的用法。
(用在总结性语句后面,下文具体来描写。
)3.再读句子,体会冒号的用法。
4.从下列短语中选择一个,仿照着写一段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 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复习词语卡。
教后记:沿用上一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掌握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