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思潮1
极少主义思潮及现代园林000
设计思想
•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 “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 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 • “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 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 •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 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形式上 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 • 深受日本禅宗园林设计思想影响
杜尚作品:《喷泉》
从艺术到设计
艺术-极少主义 • 统一于基本元素 • 色与形的关系,不表 现材质 • 无个性、无主题、无 内容 • 表现客观存在和现实 生活的内在韵律 园林-极简主义 • 统一于基本元素 • 运用材料本身材质, 无细节、无装饰 • 无个性、无主题、中 性化、机械式 • 重视形体反映功能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许北辰 3013206094 杨力行 3013206096 犹颖 3013206097 于江浩 3013206098 张涵 3013206099 张攀 30132060XX
极少主义起源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极少主义
主要指美国在60 年代, 特别在纽约, 出现的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最 显著的特征是直角、矩形或正立方体, 创作手段极为简约。
极少主义先驱 弗兰克·斯特拉
美国画家,以抽象作品而 闻名。他朴素的几何画使 其成为20世纪60年代极少 主义艺术运动的领导者。 1959年,年仅23岁的弗兰 克· 斯特拉参加了在美国现 代博物馆举行的“十六位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联展。 他所展出的“黑色绘画以 一种近似极端的形式实现 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否定 和超越,并让极少主义进 入人们视线。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怎样理解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结构主义、包豪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波普艺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英国,60年代繁荣于美国。
波普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反叛性。
波普艺术直接针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统领天下”,主导欧美画坛做出的回应与反叛。
波普艺术家倾向运用艳丽的色彩如红、黄、蓝、紫等直接应用,给人以夸张的视觉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使作品成为哗众取宠的流行艺术。
有时通过把日常习见物品如汉堡包、汤匙、剥了皮的香蕉夸大比例、改变材质等手法制作成精致的公共雕塑,安放、耸立在城市广场中,从而改变了这些物品原有的内涵和意义,使之具有了纪念碑性质,让人以愉悦。
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实例: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Plaza D’ Italia)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地处新奥尔良市的边缘的意大利裔居民集中地区,位于一些色彩丰富的老商店,以及普通的玻璃盒子大楼之间。
它的中心部分开敞,一侧有带有拱券的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单面采用不同罗马柱式的“柱廊”,祭台下部是台阶呈不规则形,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的意大利地图模型。
在设计中还吸收了附近一幢摩天大楼的黑白线条,将之变化为一圈由大而小的同心圆,它们范围到达了周围的马路上,增强广场的领域感。
广场上的这些建筑形象明确无误地表明它是意大利建筑文化的延续,但设计师却加入了象征美国通俗文化蓝色或橙色的霓虹灯,还对罗马柱式做了逗人发笑的改动,如用闪亮的不锈钢的,水泥的,氖灯管组成的,瓷片的,镜面的材料来代替石头柱身;在拱的上方本来是放置神兽头像的地方,结果却安上了两张设计师本人的头像;这些改变了古典柱式的庄重的艺术性。
与波普艺术一样,也有人讽刺这个五颜六色又加上霓虹灯照明的环境是“滑稽的老一套”。
但是她是如此的热情欢快,亲切可爱,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涌来。
与波普艺术类似,受波普艺术影响的园林设计扎根于平民大众,平易近人,作品不艰涩,不让人费解。
风景园林现代主义观点
风景园林现代主义观点一、形式追随功能风景园林现代主义强调设计应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设计师应注重研究景观的功能需求,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美。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简洁、流线型的设计,体现出现代主义景观的美感。
二、简洁明快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简洁、明快。
通过运用几何学、现代建筑语言等手段,营造出一种简洁、有力的美感。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景观的整体性和流畅性,通过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细节,突显出景观的本质和内在美。
三、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之一,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体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角度审视景观,将景观空间塑造成为一种立体化的艺术形式。
这种设计风格追求在空间中创造出具有深度和层次的景观元素,以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生态优先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应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同时,设计中应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等绿色能源,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五、地域性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强调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体现。
设计师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等地域特色,通过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和材料技术,将这些特色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这样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文化需求,同时也能提升景观的地域性和文化价值。
六、人文关怀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化设计。
设计师应关注人们的需求和感受,通过合理规划景观空间、设置休息设施、考虑无障碍设计等方式,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同时,设计中还应注重对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关注,以实现景观的社会功能和人文价值。
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设计师应掌握现代科技和材料技术,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式,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艺术性的景观元素。
同时,技术的运用也应与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前言多元化是当今设计思潮的一大显著特点设计活动分为分析创作决策现代景观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尊重场所尊重使用者现代景观设计的理性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客观环境的研究强调尊重规律寻求设计的依据2,对于设计理念的表达应符合逻辑。
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报握住理性与感性的尺度更强调逻辑关系。
1 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1.1 近百年景观设计与理论的发展1.1.1 现代景观设计系统观的形成设计应该具有三维性,强调景观应该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不应该是平面的游戏,而是为人们提供体验的场所。
空间的概念可以说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根本性的一次变革。
1.1.2 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1.1.3 6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态主义与大地景观1.1.4 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共生格局1.2 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1.2.1 分解与重构及其多维度演绎设计应具有三维性,艾克博在《城市的花园设计程序》中强调景观应该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空间的概念可以说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根本性变革。
现代景观雕塑中的空间概念对景观的影响还是比较直接。
空间概念起源于绘画例如以托马斯-丘奇艾克博等人为代表的加州风格。
以及布朗-马尔克斯的有机形式景观作品。
1.2.2 从景观规划到城市设计1.2.3 行为科学与人性化景观环境现代景观设计强调“创造使人和景观环境相结合的场所,并使二者相得益彰”。
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从而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
拉特里奇的《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等。
进一步揭示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与心理。
人性化景观设计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人的尺寸人在外部空间中的行为特点人在使用空间时的心理需求。
1.2.4 生态学观念与方法的运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由英国学者提出景观是由复杂的要素相联系而构成的整体。
1969年,麦克哈格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中,提出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
生态型景观是指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又能够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景观。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园林设计的先驱及其设计理念
20世纪上半叶现代园林设计的先驱及其设计理念
唐纳德(1910-1979)英国,是英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20世纪20、30年代,欧洲景观设计师开始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园林结合起来,建造了一些现代园林。
但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探讨现代环境下的园林设计方法。
唐纳德于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从理论上填补了这一历史空白,书中提出现代园林设计的三个方面:
(1)功能的一使景观设计从情感主义和浪漫主义中解脱出来,去满足人的理性需求,如休息和消遣。
认为功能是现代景观最基本的考虑。
(2)移情的一移情方面来源于唐纳德对于日本园林的理解,他提倡尝试日本园林中石组布置的均衡构图的手段,以及从没有情感的事物中感受园林精神所在的设计方法。
(3)艺术的一他提倡在园林设计中,处理形态、平面、色彩、材料等方面运用现代艺术的手段。
美国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
2、作为景观设计领域极简主义代表作品凯宾斯基酒店花园的艺术特征主要是 工业化结构布局和工业化材料选择基础上,通过色彩的单一和整体的几何化、 序列化、规整化让作品简练地概括出空间的延伸、工作的效率和工业化的美学。
3、极简主义在传统园林中,尤其是日本的禅宗庭院中,以植物、石块和水等 极少数元素来进行空间布局和塑造沉思、冥想的精神空间,也是极简主义思想 的一种表达。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建筑系馆(克朗楼 the brown hall)1955年建成。长67米,宽36.6米,地 面层高6米,馆的内部是一个没有柱子和承重重墙的大空间,整个屋顶用四榀大钢梁支撑,钢梁 突出在屋面之上。
密斯采用24英尺的模数进行网格式规划设计,钢框架,玻璃和清水砖墙是建筑构成的基础,尽管 整体看上去未免有点枯燥,但是每个单体还是做的十分精致和耐人寻味。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主张的精髓在于打破原有物体状态或 者空间的秩序,以一种新思路、新形式、新线 索将分解开来的元素进行大胆的串联或并联, 挑战古典主义、现代主义一切既定的规律,纯 粹的提出反对建筑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 与功能、结构与经济等彼此之间的联系。
提倡以一种分解、片断、不完整、无中心、持 续的变化状态出现,因此,解构主义的裂解、 悬浮、消失、分裂、拆散、移位、斜轴、拼接 等手法,在空间上能够给人们带来动态空间秩 序,同时也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柏林新国家美术馆——20世纪60年代初-1968年德国.柏林
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美国.纽约
西格拉姆大厦用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 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大空 间,完美演绎“少即是多”的建筑原理。
密斯采用了当时刚刚发明染色隔热玻璃作幕墙,这些占外 墙面积75%的琥珀色玻璃,配以镶包青铜的铜窗格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编辑推荐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自从抛弃了古典主义的景观设计美学准则后一直不断探索,但始终没有似乎也不需要重新建立评价标准,随意性及个性化似乎成为景观设计的普遍特征。
现代景观与建筑、艺术等相关学科之间同时存在与变化着,艺术思潮、建筑理论的探索无不影响着景观设计。
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内容简介本书为整理16年教学、科研成果的总结。
全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有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现代景观空间建构、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
本书可供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整理简介成玉宁,1962年4月18日出生于南京市,1984年获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农孥学士学位,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就职于南京市园林规翱设计研究所,1990年、1993年分别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工学顿士学位、博士学位,1993年起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景观学科学术带头人。
成玉宁从事景观与景观建筑规划设计及其理论研究25年,先后完成景现及建筑、风景区、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等百余项,获部省级优秀设计奖10次,主编《园林建筑没计》教材,参与编撰《江南理景艺术》、《南京的建筑》等专著。
目录1 现代景观设计及其发展1.1 近百年景观设计与理论的发展1.1.1 现代景观设计系统观的形成1.1.2 二战前后的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思潮1.1.3 60年代到70年代的生态主义与大地景观1.1.4 现代主义之后的多元共生格局1.2 现代景观设计发展趋势1.2.1 分解与重构及其多维度演绎1.2.2 从景观规划到城市设计1.2.3 行为科学与人性化景观环境1.2.4 生态学观念与方法的运用1.2.5 地域特征与文化表达1.2.6 个性化与独创性的追求1.2.7 场所再生与废弃地景观化改造1.2.8 节约型景观与可持续发展观1.3 走向系统化的现代景观设计1.3.1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现代景观设计1.3.2 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意义1.3.3 走向集约化的现代景观设计2 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2.1 景观环境特征2.1.1 景观环境的生态特征2.1.2 景观环境的空间特征2.2 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内容2.2.1 景观环境调查2.2.2 生态环境评价2.2.3 空间特征评价2.2.4 人文景观评价2.2.5 环境容量的评价2.3 景观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2.3.1 叠图法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2.3.2 基于GIS的景观分析与规划2.4 景观环境场地适宜性与设计策略2.4.1 生态适宜性评价2.4.2 项目建设适宜性评价2.4.3 设计策略的生成3 可持续景观设计方法3.1 可持续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3.1.1 风景环境规划设计3.1.2 建成环境景观设计3.1.3 集约化景观设计方法3.2 可持续景观设计技术3.2.1 可持续景观生境设计3.2.2 可持续景观种植设计3.2.3 可持续景观材料及能源4 人性化景观环境设计4.1 景观环境与行为特征4.1.1 行为与环境4.1.2 景观环境中的行为方式4.2 景观环境设计的行为预见性与适应性4.2.1 环境行为调查方法4.2.2 景观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4.2.3 设计预见性与适应性4.3 设计人性化的景观环境4.3.1 创造交往空间4.3.2 人性化尺度4.3.3 边界的处理4.3.4 坐椅设计与设置4.3.5 路径设计4.3.6 空间的模糊性与领域感4.3.7 公众意识和民众参与4.4 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4.4.1 无障碍设计4.4.2 通用设计5 现代景观空间建构5.1 景观空间构成5.1.1 景观空间界面5.1.2 景观空间尺度5.1.3 景观空间围合度5.1.4 景观空间密度5.1.5 景观空间的边界5.1.6 景观空间的肌理与质感5.1.7 景观空间的色彩5.1.8 景观空间的变化5.2 建构整体化的景观空间5.2.1 景观空间的生成5.2.2 景观空间的组织5.3 景观空间秩序5.3.1 序列构成5.3.2 序列组织5.3.3 空间节奏5.4 景象的生成5.4.1 空间单元的形态特征5.4.2 空间的整体性特征5.4.3 景象“图”与“底”——景象特征的生成6 景观设计思维与表达6.1 景观设计思维6.1.1 景观设计思维的特征6.1.2 景观设计思维的线索6.2 景观设计表达6.2.1 景观设计表达方式6.2.2 设计概念的表达主要参考文献后记\本书以城市环境问题为主导,强调设计遵从自然的法则。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思潮1.现代主义景观的概念:1..1“现代主义景观”是一种风格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产生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现代主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景观应该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景观。
1.2现代主义景观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尖锐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延伸过程的现代景观,其包含一部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
2.创作手法:现代主义景观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
现代主义景观始终是现代景观的主流,代表了现代景观的形式和风格。
景观从现代主义艺术和现代主义建筑中吸取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思想,并形成了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现代主义园林风格。
13.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3.1现代艺术的发展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绘画为主导的艺术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艺术率先反对学院派艺术,与随后涌现出的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构成了西方现代派艺术。
3.2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包豪斯的理论空间理论的影响建筑形式的直接影响4.现代主义景观发展历程5.现代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1.与古典分离现代主义建筑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新材料的运用和大工业生产的出现。
但景观却受到土地、水、植物的限制,无法在材料上找到变革。
在席卷一切批判传统、力求变革的历史大潮中,景观设计师在现代主义者对传统中的对称、轴线和附加装饰的攻击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
同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他们宣扬功能作为设计起点的理念。
艾克勃曾今说过:“现在的景观设计如果仍只考虑美观的话,那么,其就是内在社会合理性的奢侈品。
”从这一点出发,在现代主义建筑和立体主义艺术对自由空间的探索下,现代景观设计运动也追求不同于传统的空间.同现代主义建筑革命一样,空间感觉与品质的转变也成为现主义景观设计变革的重要方向。
2.现代主义景观的空间转变西方古典主义园林设计认为自然中的空间只有得到清晰的界定才能被感知。
后现代景观设计思潮
Back
4.传统的变形和再现
怀特海德学院拼合园
Whitehead Institute Splice Garden
项目概况:
1.地点:Cambridge, MA 2.时间:1986 3.面积:875平方英尺 4.现状:地面不能负重,没有水源和 维护人员,缺少足够的预算。 4.园林要素:塑料植物、人造草皮、绿 色沙砾及涂料 5.构思源泉:把花园同学院的研究联系 在一起。花园本身犹如怪物, 把不同文化的庭园象联体婴儿 一样拼接起来:一边是法国文 艺复兴风格的,另一边是日本 的禅宗庭园。它带有警戒性地 叙述了关于基因拼合本身与生 俱来的危险性——可能产生一 个怪物。
5.构思源泉:复杂的形式和颜色使平坦
的广场活跃了起来,比较接近 于法国巴洛克式园林的模纹花 坛,只是在这所有的传统元素 都变得有点儿疯狂。
6.奖项:ALSA设计荣誉奖、飞利浦· 温
斯洛园林设计奖、总务管理局 设计奖
4.传统的变形和再现
雅各布.贾维茨广场
Jacob Javits Plaza
Back
5. 水平与垂直界面的模糊处理
3.符号和象征手法的应用
金县监狱庭园
King County Jailhouse Garden
项目概况: 1.地点:Seattle, Washington 2.时间:1987 3.园林要素:碎瓷片、各种雕塑 般的造型物、陶瓷壁画 4.构思源泉:花园的每一细节每 一元素都有着强烈的象征, 比如:各种供孩子们玩耍 的造型物象征了绿篱、整 形树木、花坛和一个喷泉。 瓷砖碎片象征花园正经历 着瓦解前的刹那,冷峻的 色调与丰富的造型实体表 现了更深层面的混乱、危 险和脆弱的囚犯生活。
代表作品:联邦法院广场、金县监狱庭园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异同分析
I 后现 代主 义 仅是 这 与I I 固古典 园林 的 , 称 为 超级手 法主 义 )” 他认 为 .
造 同手法 前很 多相 似之处 . 为此 . 们 以 巾困古典 同 他 对 廊代 主义的 反叛 , 是对现 代主 戈 也 的超 越 后瑚 代 林 为 ” 器” 为楷模 , 为这 与 后现代 的组 整异 捕 武 , 认 l 主 义承认 』 现 代主 义否 定f 传统 ,注意 肘 各地 区 被 1 9 同L 的 本 文战通 过对 后舰代 主义 及对 中 国古 媳园 各 民 族优 秀义 化 艺术 传统 的吸 收和 借 鉴 , 庄 合 传 练 林 的 比 分析 ,找 出 者之 间的异 同 ,为我 罔同林 没 较 统 和现 代的 文化 精华 , 超 越 丁啦 代主 义 『 汁的 发腱 方向 和发展 思路 提供 鉴 。
查尔斯 - E 詹 斯给 后现代 建筑 归纳 了6 特 点
代 主 义 调 没汁血 具有 历一 强 址的逛续性 ,常 把古 典的兀 素 与现 代I符 号以新的 手法融 合到 ・ .重现 历史 文 9 i 起 脉 、 化内汹 及对 生活 的隐喻 文
征: 历 史主 义 ② 接 的复 主 义; 新地 方风格 ; ① : 文脉 主义 ; 隐喻 和幺 想. ⑧ r 后现 代式 空间 l 被 或
维普资讯
后现代 主义 与中 国古典 园林 设计 思潮 异 同分析
Sm i iesand Dier i l t ar i f encesAn yssofDesgn T en B ween t e os — oder im f al i i r d et h P tm ns
人 I 9 ~ 0 3 就 读 于 中 南 林 学 院 环 境 艺 术 年 20 年 9 9
设计 学院, 研读 园林专业 !啪 年至今于该学 院 (
西方现代设计思潮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Fra bibliotek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的发展
2.3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影响较 大的流派 一、解构主义设计思潮
解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提出 质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规律加以颠 倒,如反对建筑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 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 系。提倡分解、片断、不完整、无中心、 持续的变化……解构主义的裂解、悬浮、 消失、分裂、拆散、移位、斜轴、拼接等 手法,也确实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Rio Shopping Center Plaza-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 心庭院
二、极简主义设计思潮 极简主义的艺术作品的特征主要有 崇尚工业化结构、选用工业材料、 色彩尽量简单化、一般以一两种色 调为主,强调整体几何化、序列化 、规整化。作品通常取消底座或画 框,直接与地面或墙体接触。
日本东京龙安寺
三、大地艺术思潮
这类作品都利用现有的场所,通过给 它们加入各种各样的人造物和临时构筑物, 改变了它们的特征,并为人们提供了体验 和理解他们原本熟悉的平凡无趣的空间的 不同的方式。
198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玛 莎.施瓦 兹 ——面包圈花园
拼合园
西方后现代设计思潮的特征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景观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的特征
一、不局限于风格和方法。
二、探索世界本体为主题,表现外在相对论中 “攻击的力量与距离成反比”的观点 三、社会责任 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
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后现代主义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等城市化问题日益凸显。
西方世界开始反思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模式是否合理,因此兴起了一股批判与反思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聚集了多元文化,是人们反省现代性、修正现代主义过分强调理性和机能主义的结果,是人们对于自然情感、历史情感的喜好和依赖切断的一种直觉反应,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人们对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手法重新认知思考。
1980年1月份的《风景园林》杂志展示了玛莎舒瓦茨设计的面包圈花园照片,通过在迷你型庭院展示的具有历史风格的树篱、紫色卵石及像兵营式排列的具有邻里文化特征的面包圈,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缩影。
设计师将园林景观与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探索将城市中的小空地变成由生产产品或消费产品组成的艺术庭院的可能性。
在这以后便激发了景观设计师们就如何运用艺术形式表现园林景观的激烈辩论。
通过辩论,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园林景观行业中得到了重视,在新的高度上重新赋予了艺术表现形式的涵义,促进园林景观设计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1后现代主义景观的产生现代主义倾向于设计的科学性,弱化了景观设计的艺术性。
鉴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设计的科学性难以得到很好地实施。
20世纪80年代初,园林景观设计者们重新意识到设计艺术化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借助当时已成体系的园林景观相关理论,开始研究传统的艺术设计手法。
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现代主义园林景观的延伸,它批判与继承了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非理性对理性的叛逆,是基于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思想。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指受文化上的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园林景观设计;狭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是以功能性、无装饰性为目的,以历史的折中主义、大众化的装饰风格和戏谑性的符号为主要特征的园林景观设计思潮,它反对现代主义的纯粹性,更倾向于大众艺术[1]。
当代设计思潮调研
当代设计思潮调研——极简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摘要: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1886年出生于德国,未接受过专业建筑教育。
父亲是一位石匠,受父亲的影响,密斯形成了精湛的建筑技艺与独特的建筑观点,后进入著名设计师彼得·贝伦斯的事务所,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建筑思想及其风格。
密斯技术精美的建筑思想与严谨的造型手法对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密斯的个人经历,来探讨密斯的建筑思想及其成因,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建筑设计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简约风格极简主义少就是多环保流动空间(一)简约风格简约主义起源于2 0世纪初西方现代派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
极简主义出现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包豪斯艺术学院(Bauhaus)的教育理念中提倡功能第一原则,它非常符合战后建设的要求。
简约风格的设计将设计元素、原材料、色彩等简化到最少程度。
这一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当时城市重建过程中提倡节约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也与现代派建筑大师包豪斯艺术学院第三任校长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提出的“Less Is More”即“少即是多”的设计思想相吻合。
甚至在现代派的功能至上的原则下,家具制造、建筑装饰上都以适合工业流水线的简单造型和提倡简约的思路下完成。
在结构上简化结构体系与构件,在造型上采用由直线、角、矩形与长方体组成的几何构图。
(二)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主张崇尚简约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如同我国的语言崇尚简约凝练的境界,特别在我国的诗词歌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少即是多”的提出者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der Rohe)就曾经说过“我们反对一切审美方面的虚夸、教条和形式主义”这样的审美理念。
密斯说的“少”是精简,“多”是完美。
密斯的简约之美在于建筑结构上,密斯的建筑在结构上精益求精。
弗莱彻斯蒂里Fletcher Steele
① 19世纪美国城市公园 ② 1925年巴黎的“国际现 代工艺美术展” ③ 美国斯蒂尔对现代园林的 探索 ④ 英国唐纳德对现代园林的 研究 ⑤ 哈佛革命
4.主要思想
① 与古典的分离 ② 现代主义景观的空间转变 ③ 为人的实用目的
5.特征
① 拒绝任何历史风格 ② 景观是空间的,不是形式的。 ③ 景观是为人的。 ④ 轴线的瓦解。 ⑤ 建筑和庭园是融为一体的。 ⑥ 植物是用来体现植物的实体和 雕塑性等特征的个体。
在这里添加相关的文字描述,可以从您的文案中复制 需要的内容到这里,选择仅保留文字即可。在这里添 加相关的文字描述,可以从您的文案中复制需要的内 容到这里,选择仅保留文字即可。
BUSINESS PLAN
韦尔斯利学院
这座占地 720 英亩的乡村校园于 1870 年成立,是一所女子学院, 由冰川形成的起伏地形组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以展示该地 区的自然和风景如画的品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弗莱彻·斯蒂里
(Steele,Fletcher)(1885-1971)
·景观设计师、作家、现代景观先锋 ·专业方向:花园设计 ·装饰艺术形式主义向现代景观设计转变 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瑙姆科吉庄园系列 ·早期以自己独特的构思加上借用传统形 式为标志,还进行了材料方面的实验,是 园林行业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 代表,他的独特的设计模糊了古典与现代 两个阵营的界限。 ·斯蒂尔的设计哲学源于两大信念:景观 设计是等同于绘画和音乐的艺术形式;花 园是为 愉悦而设计的。
现代主义景观:
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 思潮对景观产生影响,而形 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 现代主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 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 景观应该是始于20世纪30年 代的现代景观。
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
西方20世纪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1)“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20世纪60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进入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动荡和转机。
一方面,50年代出现的代表着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化的波普艺术到60年代漫延到设计领域。
另一方面,进入60、70年代以来,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景仰也逐渐被严峻的现实所打破,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高犯罪率,人们对现代文明感到失望、失去信心。
现代主义的建筑形象在流行了三、四十年后,以渐渐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
人们对现代主义感到厌倦,希望有新的变化出现,同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强调。
其特征:历史主义、直接复古主义、新地方风格、因地制宜、建筑与城市背景相和谐、隐喻与玄学及后现代空间。
(2)“结构主义”与景观设计结构主义大胆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提出置疑,认为应当将一切既定的设计规律加以颠倒。
如反对建筑设计中的统一与和谐,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
认为建筑设计可以不考虑周围环境或文脉等,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 结构主义的裂解、悬浮、消失、分裂、拆散、位移、斜轴、拼接等手法,确实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安感。
(3)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极简主义通过把造型艺术剥离到只剩下最基本元素而达到“纯粹抽象”。
极简主义艺术家认为,形式的简单纯净和简单重复,就是现实生活的内在韵律。
极简主义的特征:①、非人格化、客观化,表现的只是一个存在的物体,而非精神,摒弃任何具体的内容、反映、联想;②、使用工业材料,如不锈钢、电镀铝、玻璃等,在审美趣味上具有工业文明的时代感;③、采用现代机器生产中的技术和加工过程来制造作品,崇尚工业化的结构;④、形式简约、明晰,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具有纪念碑式的风格;⑤、颜色尽量简化,作品中一般只用黑白灰色,色彩均匀平整;⑥、在构成中推崇非关联构图,只强调整体,重复、系列化地摆放物体单元,没有变化或对立统一,排列方式或依等距或按代数、几何倍数关系递进;⑦、雕塑不使用基座和框架,将物体放在地上或靠在墙上,直接与环境发生关系。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思潮1
2,斯蒂尔的作品
1926年,斯蒂尔结识了乔安特女士,两人自此开始了长达30年的 友谊,期间共同完成了乔安特的庄园瑙姆科吉中一系列小花园的 设计,这些花园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蓝色阶梯”坚固的石砌台阶 与纤细弯曲的白色扶手栏杆形成强烈的对比,在精心种植的白桦 树丛的陪衬下,形成有趣的视觉效果。“蓝色台阶”清晰地展示 了斯蒂尔运用透视法对地段富有想象力的处理。这个设计既是园 林,也可以看做雕塑,得到人们的欣赏。“蓝色台阶”中优美的 曲线和装饰效果,具有明显的“新艺术运动”特征。
现代主义景观的特征
1.拒绝任何历史风格 2.景观是空间的而不是形式的 3.景观是人为的 4.轴线的瓦解 5.建筑和庭院式融为一体的 6.植物是用来体现植物的实体和雕塑性等特 征的个体
现代主义主要景观设计师及其作品
1.弗莱彻 斯蒂尔
20世纪初,欧洲现代运动蓬勃发展,而当时美国的景观设计行业内占主 导的仍然是鲍扎学派的正统课程和奥姆斯特德的自然主义理想。前者用于 规划式的设计,后者应用于公园和其他复杂工段的设计。但两种模式很少 完全分开,而是在公园的自然之中加入了规则式的要素,古典的对称设计 被自然的植物边缘所软化。美国景观设计师斯蒂尔曾多次去欧洲旅游,他 把欧洲前卫的园林设计思想带到了美国,推动了美国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 义。斯蒂尔参加过1925年巴黎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看到法国建 筑师在园林景观方面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感触很深。回国后他发表了一篇关 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文章,这篇文章对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理论有分厂重 要的贡献,尤其在美国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景观设计师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他赞赏那些设计师的创造性,认为他们打破了古典主义的轴线,加强了空 间感,这些对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代艺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现代主义景观概述 现代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现代主义主要景观设计师及其作品 现代主义景观启示
精选ppt
2
现代主义景观的概念
1.“现代主义景观”是一种风格的特指术语, 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产生影 响,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现代主 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式。真正意义上的现代 主义景观应该是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 代景观。
精选ppt
6
现代派艺术的共同倾向是: 1.由具体走向抽象 2.绘画意境的追求与新科学的发展紧密结合 3.在形式与手法上有创新 4.与实用相结合
精选ppt
7
现代艺术的发展
19世纪印象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20世纪初野兽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发展 立体主义的传播 抽象主义艺术形成
精选ppt
8
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1.包豪斯的理论 2.空间理论的影响 3.建筑形式的直接影响
精选ppt
9
现代主义景观发展历程
1854年奥姆斯特德在纽约开始设计的中央 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传播了城市公 园的思想。中央公园采用了英国风景园的风 格,景色十分优美,而且公园内活动设施完 备,满足了人们投身自然,寻求慰藉与欢乐 的愿望。一百多年过去了,公园至今依然被 誉为现代公园规划的杰出作品。
精选ppt
14
现代主义景观的设计思想
1.与古典分离
现代主义建筑兴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新材料的运用和大工业生 产的出现。但景观却受到土地、水、植物的限制,无法在材料 上找到变革。在席卷一切批判传统、力求变革的历史大潮中, 景观设计师在现代主义者对传统中的对称、轴线和附加装饰的 攻击中找到了变革的方向。同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他们宣扬 功能作为设计起点的理念。艾克勃曾今说过:“现在的景观设 计如果仍只考虑美观的话,那么,其就是内在社会合理性的奢 侈品。”从这一点出发,在现代主义建筑和立体主义艺术对自 由空间的探索下,现代景观设计运动也追求不同于传统的空间. 同现代主义建筑革命一样,空间感觉与品质的转变也成为现主 义景观设计变革的重要方向。
精选ppt
12
3.英国唐纳德对现代园林的研究
英国的唐纳德(C. Tunnard)于1938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 的园林》(Garden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一书,填 补了这一空白。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园林设计的三个方面,即 功能的、移情的和美学的。唐纳德生于加拿大,曾学习园艺和 建筑结构。他于1937年开始在《建筑评论》上发表一系列文章, 后来这些文章被整理成《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虽然唐纳 德的观点几乎全是从艺术和建筑的同时代思想中吸收过来的, 但他例举的一些新园林的实例,仍然对当时英国传统的园林设 计风格产生了很大冲击。 1935年,唐纳德为建筑师S. Chermayeff设计了名为“本特利树林”(Bentley Wood) 的住宅花园(图8)。花园的露台设计,是唐纳德的现代园林 设计三个方面的直接和精美的表达。住宅的餐室透过玻璃拉门 向外延伸,直到矩形的铺装露台。露台尽端被一个木框架限定, 框住了远处的风景,旁边侧卧着亨利·摩尔(H. Moore)的抽 象雕塑,面向无垠的远方。 1939年,唐纳德接受哈佛大学设 计研究生院院长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去哈佛任教。
要基本上能穿过整个庭院 他的思想在当时许多城市公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并影
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精选ppt
11
2、1925年巴黎的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
此次展览会上出现了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园林形式,对 园林设计领域思想的转变和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揭开了现代园林设计的新一幕。
此次展览会上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庭院,由建筑师古埃瑞 克安设计的“光与水庭院”.该庭院是以三角形为母体 进行构图和组合,三角的主题在平面、立面和透视中都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草地水池花带以及玻璃围栏均按三 角形划分为更小的形状。
精选ppt
4
现代主义景观最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 联想。现代主义景观始终是现代景观的主流, 代表了现代景观的形式和风格。
景观从现代主义艺术和现代主义建筑中吸取 了大量的现代主义思想,并形成了与传统园 林截然不同的现代主义园林风格。
精选ppt
5
现代主义景观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现代艺术的发展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绘画为主导的艺术 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以莫奈为代表 的印象派艺术率先反对学院派艺术,与随后 涌现出的野兽派、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构 成了西方现代派艺术。
精选ppt
13
4.哈佛革命
现代主义的影响与“哈佛革命”20世纪初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园林 中的所谓现代主义都还只是一套注重于表现简洁的线条与不规则的形 体的简单美学理论,仍旧倾向于将园林设计为静态的艺术空间而不是 有实际功能的空间,因此,它始终无法超越当时新古典主义的主导地 位,为人们广泛接受。这一情况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期有了转变, 由于二战的影响,许多欧洲著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来到了美国,他们 带来了前卫的思想和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他们的影响下,在哈佛研究 生院就读的加瑞特·艾克博、詹姆斯·罗斯和丹·凯利通过他们发表的一 系列文章宣告了现代园林设计时代的来临。在文章中,他们积极倡导 寻求一种崭新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应该源于自然,并能够在人们的 需求与自然之间取得和谐。他们还强烈反对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 设计思想,认为园林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社会活动的场所, 而不是过分去摆弄建筑形式。这些思想深入人心,对现代园林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使美国风景园林设计跨入时代发展潮流的新阶段。这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哈佛革命”。
精选ppt
10
1、世纪美国城市公园的思想
奥姆斯特德有关城市公园的观点主要有几点 保护自然风景,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应的增补和夸张 除非建筑周围的环境十分有限,否则要力戒一切规则呆
板的设计 开阔的草坪区要设在公园的中央地带 采用当地的乔灌木来进行特别浓密的边界种植 穿越较大区域的园路及其他要设计成曲线形的回游代主义景观是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 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关系上表现出来的 尖锐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延伸过程的 现代景观,其包含一部分悲观绝望的情绪和 虚无主义思想。
包豪斯提出“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 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 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