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谦得益》 备课

合集下载

满招损谦受益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

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作用。

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3.通过学习,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主动践行谦虚美德。
教学重点
1.借助古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意,并能准确地讲出课文大意。
2.通过师友合作、教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谦”的含义,知道做人要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能在生活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具准备
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修改意见
一、借助名言,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名言:
杯满自溢。
2.教师领读。指名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引出课题:盛德若谦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2.教师示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4)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
三、温馨点击:
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听故事交流感受。
四、活动广角:
1. 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师友之间交流一下。
2.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你认为谁特别谦虚,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和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吧!讲一讲他们的谦虚事迹。
(1)全班交流。
(2)教师评价。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赠一毁”
意思是:别人称赞我,我谦虚低调,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优点,自夸自擂,败坏自己的名声,我的品德上又增加了一个污点。

谦得益

谦得益

《谦得益》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

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

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二、解题: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

《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三、指导学生朗读。

四、理解意思。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满招损,谦受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

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学情分析1、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倍受长辈的宠爱与娇惯,很难体会到满招损,谦受益对自己将来的好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也会让学生反思: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满招损,谦受益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也好做个谦虚不自大的人。

2、学生比较喜欢周围人对自己的夸赞,很难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带来更大的'成功以及对自己今后的好处。

另外生活中学生一有点成绩往往就骄傲自满,不懂得尊重别人,维护别人的自尊。

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2、揭题并板书二、学文明理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①、比赛时以为“我准拿第一”的许小满,为什么没讲好②、从未参加过讲故事比赛的凌云,为什么讲得有声有色?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3、指名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经典诵读温良恭谦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温良恭谦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温良恭谦教学设计引言: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高声朗读经典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以及提高他们的情感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温良恭谦”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作品,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地道和有感情。

2. 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诵读经典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外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思考能力:通过诵读经典作品和与之相关的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步骤1.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散文、杜甫的诗歌等。

在选择时,要考虑作品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以及对学生的启示作用。

2. 分配角色: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主讲人、背景介绍人、朗读人等。

每个角色负责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任务,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3. 诵读练习: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示范一次朗读,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要求,进行模仿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边朗读边感受文字的美妙之处,并注意发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4. 音乐伴奏:在一些适当的诵读环节,可以加入音乐的伴奏,营造出更加浓厚的艺术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5. 朗读分享:在朗读结束后,可以让每个小组的主讲人做一个简短的分享,分享自己在诵读中的感受和领悟。

并与全班同学进行互动讨论,交流彼此的诵读体验和感悟。

6. 结合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教师在朗读结束后,可适当进行一些相关的讲解,如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等。

通过与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结合,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和文化素养。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

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作用。

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栏目四“读一读”是通过寓言来进一步起强化学生对本课文观点的认识。

满招损谦受益备课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备课教案

满招损谦受益教学目标认知: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

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作用。

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栏目四“读一读”是通过寓言来进一步起强化学生对本课文观点的认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27周公诫子教案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27周公诫子教案新版语文版

27 周公诫子前人说:“谦受益,满招损。

”谦虚谨慎指的是咱们做人的态度和自身修养,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必然的成绩,就需要在修身上下功夫,做人做事维持一种敬畏之心,克己慎行,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少说多干,多看到自己的短处,多借鉴他人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

1.了解韩婴及《韩诗别传》;积存文言辞汇,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2.把握课文内容,领会选文主旨,学习言简意赅的写法。

(难点)3.培育谦虚勤学的优秀品质。

一、新课导入从曹操诗《短歌行》中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导入。

(投影仪显示)对酒当歌,人一辈子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美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佳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那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

关于那个故事,同窗们必然很感爱好吧,今天就让咱们一路来了解一下那个典故。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现1 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释义守以畏.者(“畏”通“威”,威严。

)(2)古今异义子无以鲁国骄.士(古义:怠慢,轻视。

今义:自豪;猛烈。

)吾闻,德性宽裕..(古义:宽大,宽容。

今义:宽绰丰裕。

)守以俭.者,安(古义:行为约束而有控制,不放纵。

今义:俭省。

)守以畏.者,胜(古义;威,威严。

今义;畏惧;佩服。

)由.此德也(古义:奉行,遵从。

今义:原由;通过。

)(3)一词多义2 作者名片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辟者。

燕(今北京)人。

治《诗经》,兼治《易》。

文帝时任博士。

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

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别传》。

南宋以后,仅存《韩诗别传》。

3 背景追溯《韩诗别传》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50年。

六年级经典诵读试用本

六年级经典诵读试用本
7
③睹:看见。 ④安:安心。 ⑤廿:甘心,甘愿。 文意: 见到卑贱的人就像见到尊贵的人,对待年少的人如同对待年长的人: 先行礼,后说话:对别人的恩义和礼敬,没有不回报的:见比自己贤能的人, 就不要坐在他的上位,要谦让他:做事选择辛苦的,住处选择简随的,职 位安于卑微的,待遇甘于微少的。 谦谦君子,不仅要学富五车,还要道德高尚,我们要克已为人,谦虚 低调。言行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阅读链接 大树将军 冯异是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他在东汉建立的过程中,屡建 奇功,但为人谦虚,懂得退让,不轻易和他人发生冲突。每当出行遇见其 他将领的时候,冯异都会主动让自己的马车走一旁。 每逢军队停下来宿营,其他将领坐在一起高谈阔论、夸耀功劳时,冯 异却经常独自坐在树下,因此军中都称呼他为“大树将军”。 攻下邯郸后,刘秀整编部队,重新安排各将领的任务。军中士兵都希 望能在“大树将军”手下当差。冯异高尚的品格,不仅受到时人的爱戴, 也得到后世的景仰。
第二单元 致力行
中国古人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常说:“一百 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这告诉我们: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 结网。只有身体力行,学而时习之,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将现在 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将来建设国家的能力,祖国才会越来越富强。
7 孔子论言① (一) 〔论语·为政〕
10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 ③之。”
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从小饱读兵书,擅于谈论
13
用兵之道,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他。即使如此,赵奢仍然认为儿子只是说 说而已,没有带兵打仗的真本事。
后来,赵括当上了赵国的将军,与秦国军队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 展开激战。秦将白起布置好埋伏,并故意打了几场败战。赵括不知是计, 拼命追赶。白起将其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方,又派兵将赵军切成两段,同 时彻底断掉赵军粮草。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损》《盛德若谦》教学设计2上课周次4主备人二年级上册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二课《盛德若谦》。

教学目标1.理解“XXX”这一成语的含义,能够正确使用。

2.通过研究,引导学生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重点1.理解成语“XXX”的含义。

2.通过故事、生活实际等方式,引导学生时刻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成语“XXX”的含义,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准备课件(课文、注释、故事等内容)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1.教师出示成语“XXX”,让学生猜测其含义。

2.学生交流,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二、研究课文,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师范,相机画出停顿。

3.师友互助,检查读文。

1)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加以纠正。

2)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4.指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重点指导读准音,读出停顿。

5.齐读课文。

6.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结合关键字的注释,先自己试着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2)师友合作,互相交流。

3)出示文意,指名读。

XXX”这个成语,是说一个人的德行很高尚,但是他还是很谦虚,不自夸,不骄傲。

三、温馨点击:1.学生自读、老师点拨。

2.补充故事《孔子谦让》。

四、活动广角:1.观察生活中的谦虚例子,分享给同桌。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谦虚的重要性。

五、成长阶梯:1.学生各种形式进行熟练背诵。

2.指名比赛背诵课文。

3.完成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XXX本节课的主题是《盛德若谦》,旨在使学生能够熟练诵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生活、研究中主动践行谦虚美德。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借助名言引出课题,让学生理解“XXX”的含义,并知道做人要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接着,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教师示范,相机画出停顿,师友互助,检查读文,指名检查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进行评价。

8满招损,谦受益

8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一、创设激情,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故事:淝水之战
引导讨论: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
谈话:听了故事,我们知道虚心是多么重要。

今天就来学习第八课。

板书:满招损谦受益
二、学文明理,激发感情
(一)培养道德情感
以小组形式举处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满招损”
1、学生小组内探讨。

2、教师小结:相反我们在生活中取得的成绩,应该如何面
对呢?许多的名人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二)加强道德认识
学生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爱迪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思考:牛顿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教师小结:这就是“谦受益”
三、深化认识:
教师踪总结: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小学生也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断进步。

+
1、从故事中我们
看出苻坚率领
80万大军进攻
8万多兵将的东
晋,结果怎样?
2、从中我们看出
苻坚是个什么
样的人?
学生讨论
读书谈感
学生小组
内探讨。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盈》《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盈》《盛德若谦》教学设计

二年级传统文化《谦益满盈》《盛德若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1. 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谦益和盛德价值观;2. 掌握《谦益满盈》和《盛德若谦》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 注重培养学生的谦逊和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谦益满盈》1. 朗读和解读《谦益满盈》文章;2. 分析文章中的谦逊和回报之间的关系;3. 进行小组活动,讨论谦逊和回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盛德若谦》1. 朗读和解读《盛德若谦》文章;2. 分析文章中盛德和谦逊的重要性;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盛德和谦逊在社交场合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演示:通过朗读和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谦逊和盛德价值观;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探讨谦逊和回报、盛德和谦逊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的意义和应用;3. 角色扮演: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谦逊和盛德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谦逊和盛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作品: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或任务,以考察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教师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谦益满盈》文章");2. 《盛德若谦》文章;3. 角色扮演道具;4. 相关练或任务的教材。

六、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谦益和盛德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展览,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的价值观;2. 举办谦逊和盛德主题的艺术表演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力。

1、谦得益

1、谦得益

1 谦得益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从而明白“满招损,谦得益”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古人从这些自然现象中领悟到了一个道理:谦虚谨慎,能让人际关系和谐,让大家更开心,生活的更美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谦得益》,它就告诉了我们这样做的道理。

二、自读:
1、把这首诗读正确、流利;
2、对照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意思;
3、读读“文意”,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4、想想这首诗哪一句在说理,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5、你能联系实际来谈谈吗?
三、汇报:
1、展示读,进行评议;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联系实际来说说道理。

四、拓展:
指读《谦称》,说说何谓谦称?
五、运用:
读了这首诗,你对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
六、小结: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经典诵读——1谦得益教案

经典诵读——1谦得益教案

经典诵读——1谦得益教案第一篇:经典诵读——1谦得益教案1、谦得益教学要点:利用注释、工具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说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借古讽今的写法,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勿蹈六国覆辙。

今天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中的名句,也是借古讽今,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现在听录音,轻声跟着阅读。

二、解题1、同学们根据注释,谈谈作者与《新五代史·伶官传》,教师补正。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并且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学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于他的门下。

他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

3、《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他的作品主要有《新五代史》。

与宋祁合写《新唐书》等。

三、探究交流1.结合注释,解释词句。

2、“兴亡规律”——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四、小结: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

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二篇:经典诵读教案1[模版]故事中的“爱国心”教案皇庄小学李晓云一、教学理念爱国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苏教版思想品德五年级《谦受益》教学设计

苏教版思想品德五年级《谦受益》教学设计

谦受益一、教学目标1、知道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

2、懂得“谦受益”的道理,对谦虚的人产生好感。

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请班级中喜欢书法的同学说说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老师介绍:唐代的柳公权就是其中一位。

他的楷书棱角分明,刚健秀丽,他创立的柳体和临写的《玄秘塔碑》至今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典范。

陈毅元帅说过:“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虚败由奢。

”成功的人总是具有一种谦虚的美德。

柳公权的书法成就“谦受益”的结果。

2、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习课文1~~7节。

(2)提问、讨论下列问题: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时他是怎样做的?这样做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柳公权取得一定成绩后有了不谦虚的表现,当他亲眼看到无臂老人用脚写的字比自己好时,他采取了什么态度?这对于他有什么好处?(3)讨论问题:无臂老人送给柳公权的秘诀是什么意思?写字训练也是我们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你认为写好字的秘诀是什么?(4)无臂老人认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这谦虚的话语使柳公权深受启发,他是怎样做的?过渡接题:柳公权从写字写的很差到写字写得不错,再到后来觉悟而最终成为书法家,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谦虚使人终身受益。

板书课题:11、谦受益(5)提问讨论:一个谦虚的人应该怎么做?小结:3、深化主题,提高认识。

过渡:古今中外,成就了大事的人都是十分谦虚的。

英国科学家牛顿就是一个谦虚的人。

(1)听故事《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2)小结。

4、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谦受益”。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也有过切身的体会,举例说给大家听。

(2)今后当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做?(3)完成“辩一辩”。

5、学习谚语、名言,总结全文。

(1)学习“读一读”(2)总结全文。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满招损 谦受益

伦理道德教育教案——满招损 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思想品德第七册第8课《满招损谦受益》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满足已有的成绩会影响进步,懂得谦虚好学才会得到益处。

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从不自满,学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要点:1、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进步快。

2、满足已有的成绩就会落后。

3、学做一个谦虚的人。

教学重点:树立谦谦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好孩子形象,激发学生向她学习的欲望。

教学难点:"满招损谦受益"这一道德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①幻灯片②自制"成绩单"③思考题卡教学过程:一、激兴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入题2、板书课题:满招损谦受益3、解释课题二、榜样明理,引导悟理A、导读故事"谦受益"部分。

1、出示幻灯,明确要点1"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进步快。

"识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①谦谦碰到难题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板书:学习别人的长处向先进请教②虚心求教的结果如何?③通过谦谦的学习进步,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虚心使人进步④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你再谈谈虚心还表现在哪些方面?2、展示梅兰芳求艺内容的课件,加深理解要点1引导学生思考,梅兰芳又是怎样向别人求教的?小结:①谦谦虚心求教进步快②梅兰芳虚心求教,学无止境。

B、导读故事"满招损"部分。

出示幻灯,明确落实要点2"满足已有的成绩会落后。

"1、指导学生识图2、提出自学要求①满满心里为什么不舒服,她的自满表现在哪些地方?板书: 满足自己的成绩瞧不起别人的进步②通过满满退步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自满使人落后3、学习生活中自满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小结:①满满满足已有的成绩学习退步②自满使人落后的道理三、创设情境,深化明理引导学生表演,落实要点3"学做一个谦虚的人"1、根据课文内容,指两名学生表演"学做一个谦虚的人"2、从她们的表演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做得好?3、我们从谦谦和满满的故事中受到哪些启示?4、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虚心使人进步"的快乐,"自满使人落后"教训的例子。

二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谦益满损》教案

二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谦益满损》教案
小学教学备课模板
第二单元经典驿站备课时间:2019.10.8
课题
1、谦益满损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短文介绍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这里。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听朗读,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能数熟读句段,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板书设计
1、谦益满损
教学反思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首先更要以身作则,其次我决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加大监督的力度(由于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我每个班选出两位小监督员,他们负责记录本班最有礼貌的同学和最文明的同学,定期进行评比,给予奖励,借此来促进学生真正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课件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第八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5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目标]1。

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2。

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教学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

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

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

《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虽然 (由于)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学习传统文化,学会谦逊《道德经》教案

学习传统文化,学会谦逊《道德经》教案

学习传统文化,学会谦虚-----《道德经》教课设计一、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认识相关老子及其的思想,经过自学方式掌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

2.过程与方法:流畅的朗诵《道德经》选段,感知文章,正确掌握文章要旨。

3.感情、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谦下,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内涵;要想成为大有可为的人应当学会谦虚。

二、教课要点、难点。

感知文章,掌握文中要点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道德经》中对于谦虚,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内涵。

二、教课过程。

1、学生预习(课前准备):收集《道德经》中对于谦虚的篇章以及古今中外谦逊的故事。

2、导入语我们常常说:“谦虚令人进步,骄傲令人落伍。

”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呢?明确:毛泽东。

其实,谦虚的质量不是新时代的产物,早在春秋期间,当时有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首创人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谦下,不争,不居功,不恃才,任自然”的思想。

3、老师显现中间闻名的篇章。

1)、学生齐读。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大家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2)、请学生翻译,老师赐予指导。

[翻译]最善的人仿佛水同样。

水擅长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逗留在大家都不喜爱的地方,因此最靠近于“道”。

最善的人,居处最擅长选择地方,气度善于保持宁静而深奥无极,待人擅长真挚、友善和无私,说话擅长格守信誉,为政擅长精简办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办事能够擅长发挥所长,行动擅长掌握时机。

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由于有不争的美德,因此没有过错,也就没有怨咎。

3)、小组议论,谈读后的感觉与领会,派小组代表讲话。

4)、老师对这个环节进行小结。

老子以为,谦下是一种美德,在高位、上位者更应具备这类美德。

老子说“(水)几于道”,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特质。

佛说“海洋不容死尸”,水性至洁,表面上虽能藏垢纳污,其实它的实质是净,水净沙明,不为外物所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谦得益
教学目的: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

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

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二、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x )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

《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三、指导学生朗读。

四、理解意思。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五、老师小结: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人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结果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同学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矜物之人无大士
教学目的:
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

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

凡评定人物都有要领:骄傲的人,没有伟大人物。

骄傲,就是自满;自满,就是空虚。

行事有了自满与空虚,事情就被限制。

骄傲,是渺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