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下)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者:七年级语文学科组授课时间:54课时时间:2011年12月23日适用年级:七年级一、课程目标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局限于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也是引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累计认识3500个常用字,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关注综合性学习活动,与人交流要有针对性,用语文明得体,要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在生活中学作文,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情感真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感打下基础。
5.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和推敲课文重要词句在语境的意义和作用;理解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临摹名家书法,学写规范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关注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
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十三岁的际遇》为我们描绘了田晓菲用自己灿烂的青春岁月追寻的一个美丽而迷人的梦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提纲一、课文内容回顾1. 课文一:《长恨歌》•作者:白居易•内容:描述了杨贵妃从王宫到黄泉路上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杨贵妃的怜惜和对王朝的深感伤痛。
2. 课文二:《二月》•作者:朱自清•内容:描绘了作者回忆儿时游玩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 课文三:《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内容:描绘了作者沿着大雁塔登上鹳雀楼的经历,以及对远处长安城的美丽景色的描绘。
二、重点知识回顾1. 辞藻运用•长恨歌中使用了大量的辞藻来描绘杨贵妃的美丽和王朝的兴衰。
2. 描写手法•《二月》采用了众多的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3. 运用修辞手法•《登鹳雀楼》中使用了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三、重点词语和句型回顾1. 词语•杨贵妃:指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具有美丽、才情和悲惨的形象。
•丰采:形容女子美丽貌美的样子。
2. 句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登鹳雀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月》)四、课文理解和解读1. 《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描述杨贵妃的美丽外貌、聪明才智,以及与王朝兴衰的关联。
2. 《二月》中的春天描写•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对春天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 《登鹳雀楼》中的长安描写•描绘了长安城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象,以及作者的情感倾诉。
五、课文背诵和鉴赏1. 背诵•选择《长恨歌》、《二月》或《登鹳雀楼》中的一首诗进行背诵。
2. 鉴赏•分析诗中的用词、形象描写和意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六、学以致用1. 写一篇小短文或小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辞藻运用和描写手法,发现其中的美妙之处。
七、提问环节•同学们可以就以上内容提出问题,以深入探讨和讨论。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授课计划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授课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构成要素。
2.理解诗人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感情、描绘景物的特点。
3.感受其间的良辰美景和思绪,激发学生对美好的追求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解析。
2.学生对古诗中的修辞手法的感受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古诗中内涵的深刻理解。
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讲解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等介绍,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贴近生活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给学生具体而微的感知,让学生在情感和生活中感受到诗歌中的美好。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鼓励学生竞争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五、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第一课:古诗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1.学习古诗的构成要素2.欣赏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和美感第二课:咏怀古迹1.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2.分析和评价古诗中的表现手法第三课:咏物抒情1.学习杜甫的《丽人行》和李商隐的《无题》2.欣赏古诗中对物的描写和美感描绘第四课:婉约词人选段1.学习卞之琳的《谷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2.学习婉约派词人的创作风格和对诗歌艺术的影响第五课:古风雅乐选段1.学习《庐山谣》和《长恨歌》2.欣赏古诗中的音乐意境和美好感受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上课后的讨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提升。
2.通过小组展示、课上回答问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
3.通过作业的评阅检验学生对古诗中细节的把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课本资料2.多媒体资料3.网络资料4.课外读物总结:在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的授课中,我们要注重学习重点与难点,强调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并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体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情感意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竞争和合作,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情操和美好的生活态度。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本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不同主题的文章和文本,学生将培养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文章覆盖了不同的话题,如人物传记、古诗词、科普知识等,以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拓宽知识面。
2. 写作能力本模块将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组织思路,提炼关键信息,并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写作的练习,学生将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3. 古诗词欣赏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经典诗词,学生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内涵。
教材中将介绍不同的古诗词作品,学生将学会欣赏古人的智慧和美丽的语言表达。
4. 语言运用与表达本模块将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教学方法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实践与应用结合:通过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案例,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评价方式1.日常表现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
2.考试评价:通过定期的考试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展。
3.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等作品来评价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教材特色1.多元化的内容:教材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和题材,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七年级语文(下)课程纲要郑州市第十三中学李小珍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授课时间:81课时左右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十三中学七年级七班、八班学生一、课程目标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读,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会,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
8、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二、学习目标1、通过默读课文:勾画圈点重点字、词、句;整体感悟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形象、作品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出并交流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体验。
3、通过阅读文本了解记叙文、诗歌、散文、说明文等文学样式。
4、通过熟读和借助注释来翻译。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本册文言文。
5、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本册优秀诗歌。
6、小组分工合作交流8篇作文。
三、评价任务1、过程表现: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表现。
2、过程作业:课后研讨与练习、背诵、学案作业、习作8篇,小组合作评价习作8篇。
3、结果纸笔测试:中招题型。
四、课程内容六个单元:七年级下册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
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每个单元后有: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附录十首。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备龙运第六单元一、课标要求1、“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因此,本单元文言文所表现的重视德行、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应当引起教师重视,注重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2、“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古代诗文,应注意诵读与感悟的统一,体味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二、单元导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古诗文中的生字、生词,重点掌握文言实与常见的虚词。
2、了解与本单元所选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
3、朗读背诵古代诗文,并注意体味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
4、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提高文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识记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含义。
2、加强朗读,做到熟读成诵。
3、在熟读课文基础上,体会人物心理,把握文章内涵。
4、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欣赏优美诗文。
5、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学习古代文体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体味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与情操,感情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热爱袓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三、单元导学策略本单元的四篇古代散文,文字浅显,含义含义深刻。
教师应启学生在把握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文章主旨。
本单元五首市场需要诗歌,文字虽然浅显,但诗的主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四、课时安排建议总课时13课时:《黔之驴》1课时;《陋室铭》1课时;《爱莲说》2课时;《口技》2课时;《诗词五首》3课时;作文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黔之驴》柳宗元导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书写本单元所学的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基础语言知识。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应的文学常识。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及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预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形成个人见解。
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如字典、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来辅助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语言点的准确掌握。
文学作品的鉴赏技巧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
把握复杂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分析能力。
对深层情感和价值观的领悟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复习前一单元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单元的学习状态。
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明确学习方向。
自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提供预习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难点。
课文讲解分段讲解课文,逐句分析语言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课文内容,介绍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合作学习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个人见解。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阅读任务,推荐相关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第六单元完整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第六单元完整教学设计前言七年级语文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环节,第六单元是词语辨析与运用的阶段。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设计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在词语用法方面进行提升。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知识和用法,了解汉字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2. 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汉字容易混淆的用法,增加对汉字的理解。
3.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法,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内容1. 汉字对比:比较相似的字形,如“党、养、熊、准”等。
2. 汉字辨析:词汇混淆常见字,如“如、若、似、差不多”等。
3. 汉字指导:如何用好词语,特别是保持用词精准、避免套话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词语辨析与运用,在学习汉字方面,需要仔细观察,细节极为重要。
我想问大家,你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词汇混淆的情况?2. 模板选择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词汇量,在多种词语对比中选择合适的模板,既要考虑模板的难度,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力。
3. 步骤安排(1)第一阶段:回顾基本词汇需要对基本汉字进行回顾。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汉字,例如“爱、好、聪明、努力”等。
(2)第二阶段:讲解词语对比接下来,教师应根据所选的模板,对相关汉字进行详细解释。
在比较相似的字形时,特别要注意字义的区别,避免形近义远的错误。
(3)第三阶段:巩固练习通过论述汉字的用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在试题中穿插例句,帮助学生体会每个汉字的具体用法。
(4)第四阶段:运用在本阶段,需要针对特定场景进行语言运用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词语的实用价值。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此次教学的理解程度。
2. 在巩固练习和运用环节中,可以评估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掌握程度。
3.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考核这一节课的学习成果,以期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结语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育者应注重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传递和建设。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语言能力,培养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交际的核心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本课程将涵盖各种类型的文章,包括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性。
2、写作:课程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基础写作技巧、文章结构、段落展开等方面进行指导。
通过各种写作活动,如短文、日记、书信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口语交际:课程将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演讲、辩论、朗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课程还将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互动等。
4、古诗词鉴赏: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将涉及适量的古诗词鉴赏,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5、语文知识与能力:课程将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法、修辞、文体知识,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汇、语法和文体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1、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个人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验、考试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1、教学资源:利用教材及配套的教师用书、辅助读物、电子资源等,丰富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互动、思考和学习的课堂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五、课程实施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如古文书籍、历史文物等,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内 容。
06 期末总结
学生表现评估
课堂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 、讨论等互动环节的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包括书面作业 、朗读任务等。
测验和考试成绩
根据学生的测验、考试成绩,分析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掌握程度。
总结汇报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
实践活动
01
02
03
角色扮演
通过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 角色,增强学生对人物性 格、情节发展的理解。
写作训练
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写作任 务,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 逻辑性。
课外拓展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观看相关影视作品等拓展 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 习体验。
分析文章深层含义。
总结词
提高写作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学生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他们将学习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组织语言、如 何表达观点和情感等。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03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1 3
精讲课文
对每篇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包括文章结构、主题思想 、语言表达等方面。
进度检查
定期进行学习进度检查,了解学生对 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 决学习中的问题。
家长沟通与反馈
家长会举办
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享教育经验和资源。
反馈机制建立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鼓励家长积极 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一、一般信息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11月第1版适用年级: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授课时间:90课时设计者:二、背景分析初中语文课程通过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社会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教材分析纵观整个初中语文内容,在阅读方面,七年级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并不局限于某一文体;八九年级则以文体阅读为核心,力求培养学生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
其中,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写人记事的能力;八年级以实用性文体为主,如新闻、传记、科普作品、演讲词、游记等,交叉安排说明性文章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九年级集中学习诗歌、小说、戏剧等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在写作方面,八九年级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文体写作;二是改编式写作;三是作文程式学习,包括“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等内容。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分别从传统文化、语文综合实践、语文生活三个方面开展,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在口语实践方面,七年级主要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八九年级则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和活动探究单元的形式,对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对话、讨论、辩论、采访、朗诵、演讲等常见的口语交际类型进行分项训练。
在名著导读方面,初中阶段每册都有2~3本必读名著,七年级下册为《骆驼祥子》和《海里两万里》。
七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单元内容之间互相联系,以历史人物、家国情怀、平凡人物、中华美德、自然美景、人类探险为主题展开。
记叙类文章新增了中华美德和人类探险的相关内容;文言文篇幅长度增加,理解难度增大。
这些变化,有助于学生思考语文与生活、与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主题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黄河颂》这篇课文,探讨了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爱国情感,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并在适当的场合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颂》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赞颂黄河、表达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诗歌。它通过描绘黄河的伟大形象,传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课文,看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和形象来表现主题的。这个案例将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运用诗歌形式表达深厚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理解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其他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如何通过诗歌表达爱国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黄河颂》、《老山界》等课文,感悟民族精神,了解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学会运用对比、衬托等写作技巧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尝试仿写或创作文学作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整体备课教案一、单元内容及主题:本单元包括郑振铎的《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牛汉的现代诗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科学小品文《马》和蒲松龄的寓言《狼》,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马的世界。
主题是: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感悟动物可贵精神的情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本单元内容都涉及动物。
或写动物特点,或写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有自省,有震撼,有嘲讽。
2、知识结构:本单元内容涉及常用的字词积累,对比手法应用,象征手法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等,既有字词积累,又有阅读与写作的学习。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和水平:继续抓好基础训练,学习积累常用的词语25个左右;词汇积累60个左右。
提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水平。
2、过程和方法:在整体感知各篇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在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中,学习从语言、文字、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收集资料,了解马的相关知识、历史作用、艺术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要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初步思考和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四、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并理解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的可贵精神。
体会对比、象征的写法特点,练习细致描写的方法。
五、单元教学设想、概述及所针对的课程标准和过程1、《猫》中,虽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者的思想感情。
在娓娓道来的叙事中无声无形地流淌着一种丰富的情感。
学习课文时,要通过我们的朗读、理解、品味,去发掘作品更深层次的感受甚至有超越作品的感悟,能够组织学生练习仿写。
2、《斑羚飞渡》是一篇是人心灵受到震撼的文章,能够借助画面、音乐来创设教学情境。
文中描写斑羚飞渡的场面非常精彩,能够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感知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如何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作出了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壮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程纲要
单元名称: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科目名称:语文
教材来源:统编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适用年级:初中七年级下学期
开发教师:棠阴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程
课时:14课时
日期:2021.03
一、课程背景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了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读来荡气回肠,震撼心灵,尤其是斯科特等人为探险事业而牺牲的事迹至今令人唏嘘不已。
杨利伟的《太空一日》,真实再现了我国航天员首飞太空的经历.航天员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英雄气概,以及认真严i 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仰.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以大胆的科学幻想,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精彩的悬念伏笔.给人以巨大的阅读兴趣。
纪的的《河中石兽》读来饶有趣味,又启发人们思考什么才是检验真理的正确标椎-
本单元在选编课文时,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去选择题材各异的作品。
课文有传记文学、科幻小说以及笔记小说。
两篇传记中既有为他人写的也有自传.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永不停息的伟大的探险精神,从而激励自己培养科学态度与创新精神。
本单元大部分课文篇幅较长.但文字并不艰涩,适宜于进行浏览训练,《伟大的悲剧》虽然是翻译文字,但欧式句子并不多,复杂长句也较少,作为浏览训练的材料也是适合的。
浏览时应该有时间限制,尤其是第一遍阅读时.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浏览阅读方式的训练外.还应该组织课外阅读训练,不断提髙浏览的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还应该理解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大胆的质疑精神.《太空一日》里面航天员的严谨态度,《河中石兽》中的质疑精神•都值得学生认真体会.
二、单元课程目标
1.理解并体验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价值。
2.学会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以利于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与阅读视野。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三、单元内容与实施
四、单元课程评价
(一)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30分)
(1)课堂学习状态(10分)。
根据课堂听、说、读、写互动合作等表现是否积极、效果是否良好分为四个等级,A等级8-10分,B等级5-7分,C等级3-4分,D等级1-2分。
评价主体为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2)作业完成情况(10分)。
根据上交是否及时、书写是否认真、正确率是否高(表现性作业是否质量高、有创意)、有无抄袭现象分四个等级,等级及赋分同(1)。
评价主体为小组长、课代表、教师。
评价量表由师生共同制订,张贴于班级教室内。
(3)单元检测及期中测试(10分)。
评价主体为教师,折算方案由师生共同商定。
2.期末考试(70分)
计分方法为原始得分÷120×100×70%,换算之后的的分计入本学科学期量化分。
3.学期语文学业总评(100分)
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二)评价结果处理
总评成绩9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5-74分为达标,55-64为准达标,54分以下为未达标。
未达标者在新学期开学补考。
根据学生学期语文学业总评结果,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评语及改进建议,学生作品、评价结果、教师建议等放入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评价,便于学生及家长了解学业成长情况。
(三)课堂评价量表样例
Ⅰ
Ⅱ小组目标学习评价量表
Ⅲ班级目标学习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