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高三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桓晋文之事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课文分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见面即问称霸的事,说明有称霸的意图。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岔开话题,为下文宣讲“王道”铺垫。无以,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辩论技巧: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wàng)矣?”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同时也显示了其畏难心理。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语意急切,欲称霸之心昭然若揭。曰:“臣闻之胡龁(húhé)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xìn)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sǜ),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不

慌不忙,诱敌深入。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说明有“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实行王道的基础,为下文宣扬“王道”埋下伏笔。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biǎn)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húsǜ),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王能够“保民而王”

*辩论技巧: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

(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

(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

王说,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赢得齐宣王的欢心,为下面说理做铺垫。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得到齐宣王的赞扬,激起他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下面开始作比喻,说明道理。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运用“类比”推理,指出齐宣王没有实行“王道”非不能,是不为。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激起齐宣王的兴趣,见孟子说理艺术之高,又见宣王称霸之心之切。孟子正是要利用他这种心理,把他引导到“王道”的路子上来。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解除其畏难心理,说明实行“王道”并非难事,连用四个比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正面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天下可运于掌”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如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引用诗文,正反说明实行“王道”的措施,“推恩”是关键。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又以“古人”证明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指出齐宣王存在的弊病。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辩论技巧:

1.用比喻手法向宣王发问明显浅显问题: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比喻“不为”,以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等,目的是请君入瓮,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2. 正反对比:以“挟太山”与“为长者折枝”对比阐述“不为”与“不能”的不同;“推恩”与“不推恩”及其结果的对比,让齐宣王深知问题的严重性;

3. 排比句式:3个“……为不用……”构成排比,增强语势;

第一部分: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见齐宣王仍然执迷不悟,一激。“危士臣”、“构怨于诸侯”显然不是齐宣王想看到的。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一引,逼迫齐宣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王笑而不言。此“笑”意味深长!揭示了齐宣王欲称霸而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心理。刚才一番说教显然有了效果。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nuǎn)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pián bì)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一引,逼迫齐宣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一击,击中齐宣王的思想要害,给其兜头一瓢冷水。”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指出实行“霸道”的危害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指出行“霸道”必然失败的原因:以小搏大,以弱凌强。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于?”正面指出正确做法,“孰能御之”很有诱惑力。

*辩论技巧:

1.铺陈排比,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

2.比喻手法:“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

3.类比说理:以邹与楚战说明霸道不可得天下。

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大功告成,说服齐宣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措施一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