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1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1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1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1
《拿来主义》教学片段实录
【导言】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应该有两个教学重点:一是论证思路,二是形象化说理。

就前者而言,实际上又包含着“为什么要‘拿来’”和“怎样‘拿来’”两个部分。

片段所展示的课文1——7段的思路分析,就笔者所知的范围,应该算是一种创新。

【实录】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所以D
师: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

请大家快速阅读《拿来主义》1——7段,把作者提供的所有“选项”一一找出来。

生:闭关主义。

生:送去主义。

生:听凭送来。

生:或闭关主义,或送去主义,或听凭送来,或自己来拿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要“自己来拿”
师: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
生: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后记】
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否定肯定式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运用,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

顺便说一句,在组织“怎样‘拿来’”(8——9段)这一部分教学的时候,可以融“论证思路”和“形象化说理”两个重点于一炉,在引导学生在逐一弄清楚一系列比喻内涵基础上,让学生模仿1——7段的分析方法,归纳其论证思路。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精选10篇)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拿来主义》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拿来主义》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点]在熟读课文、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精辟论述。

[教学过程]一、诵读鉴赏第8、9段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

2、提问:作者是如何形象地揭示“拿来主义”的具体涵义的?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形象地把文化遗产比喻成某穷青年偶得的一所大宅子,以对宅子处理的不同态度来形象说明什么是“拿来主义”。

作者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这是批判继承的先决条件和必备的态度。

然后剖析三种错误态度:“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

作者在否定了这三种错误态度之后,再从正面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

(加点字板书)3、结合语境,揣摩“孱头”“昏蛋”“废物”的含义。

明确:“孱头”指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的人;“昏蛋”指盲目排外全盘否定的人;“废物”指崇洋、全盘接受的人。

(加点字板书)方法点拨:上一节课我们谈到对作品语言讽刺色彩的学习,谈到“把要否定的现象漫画化,示其滑稽”。

这里,作者把准备批判的观点形象化,然后着重刻画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无情的否定,没有生硬的说教,读来生动形象,却又力透纸背。

在我们的写作中应学习运用这两种方法,以取得较好的讽刺效果。

(加点字板书)4、比喻说理使论述具体形象,读来意兴盎然而便于理解,易于认同,试结合第9段分析“鱼翅”““烟枪烟灯”“姨太太”各比喻什么?明确:“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对于精华部分,应该接受;“烟枪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完全没有价值,但可适当保存以教育后代的部分;“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应果断抛弃。

(加点字板书)方法点拨:作者运用比喻说理,把抽象的关于如何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经验性问题。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对教学定位的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对教学定位的反思

【 设 计 意 图 :让 高 中 学 生 每 天 写 一 则 时 评 有 很 多 好处 , 可 以练 眼光 , 练胸 怀 , 练 思维 。 其一 , 是 培 养 国 际 视野和全球眼光 ; 其二 , 是 形 成 责 任 意识 ; 其三 , 是 提 升 思 辨 能 力 。 每 天 所 写 时 评 主 题 学 生 自定 , 开学 第一
写 作 。第 二 学 期 则 主 要 训 练 见 解 的 深 刻 和 新 颖 。 】
二、 学 生质疑 解 难
师: 昨 天我 们 阅读 了这 篇 文章 , 大 家 提 出 了很 多 问题 , 我 整 理 了一 下 , 主 要 集 中在 这 几 个 方 面 ( 投 影 , 学生看 ) 。 很 多 同 学 问 为 什 么要 拿 来 , 这 是 因 为 当 时 在 对 外 文 化 交 流 上 有 很 多社 会 现 实 问题 , 下 面 我 们 再 细
个月强调基本格式 : 开 门见 山 , 观点鲜明 , 条分缕析 ;
社会 之 心 , 以 笔作 枪 , 直指 现 实 问题 , 意 在 唤起 关 注 , 解 决 问题 。其 实 , 时至 今 日, 鲁 迅 先 生 提 出 的 这 些 问 题 , 除 了 比较极 端 的闭 关 锁 国政 策 外 , 不 平 等 文 化 交 流 的“ 送 去 主义 ” 和“ 送来 主义 ” 还依 然存 在 。 教 学 定 位 不 准确 的原 因是 没 有把 握 文本 的文 体 特征 : 杂 文 。所 谓杂 文 , 是 文艺 性 的社会 时 评文 章 , 针
文 化 上 还 是 不行 。 现 在 的 国际 竞争加剧 , 已由军事 、 经
济竞 争转 向 文化 软 实力 的竞 争 , 那 么如 何 提 升 文 化 软
文 中列 举 的 闭 关 、 送去、 送 来 三种 主义 , 是 鲁 迅先 生针

12《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2《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师:同学们,近期我们学校在编辑校本教材故事选读,拟收录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们走进经典,我们一起来为《拿来主义》撰写一份摘要。

有没有同学能回顾一下摘要从哪些角度能够进行切入呢?生2:我们要注重写摘要的内容,就是把那段我们所写的文章的整个内容简短的、概括性的,然后呈现出来。

师:非常好,摘要是我们帮助我们来了解一篇文章的快速的抓手,我们要简短地将文本里的内容简要的概括出来,还有同学可以补充吗?生3:摘要还要从文章的背景出发,很多的文章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然后我们应该把它分离出来加以分析。

师:很好。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要知人论事,首先要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补充的吗?生4:还要包括文章的写作艺术和写作特色。

01学习活动1 了解写作背景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摘要通常包含我们的写作背景、文本内容和这篇文章的艺术特色,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省略号。

在谈论一篇文章的时候,还要注意到这篇文章的文本价值及当时的和当下的启示作用。

当然一篇杂文,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它的结构和它的论证手法,所以今天我们着重来关注我们这篇文章的前三个部分。

在之前的学案学习中,已经请大家简要概括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

老师从各位同学的学案中间选取了两份作业,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份作业有什么共同点呢?师:好,有同学愿意说一下吗?生2:这两个是摘要的写作背景。

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都解释了当时我国处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一个特殊时期,点明了当时所处的黑暗环境以及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写《拿来主义》的简介的一个当时所处的一个背景。

师:《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选自于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且介”二字正好是“租界”二字的一半。

这样的一个形象的妙用,体现了鲁迅先生语言的幽默风趣,也含蓄地展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社会现实。

那么在我们通读文本的时候,咱们也发现这篇文章写了四种主义。

同学们查找一下咱们的课文,我们这四种主义的对应的文本有哪些?请大家看课文。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拿来主义》,在前面两课时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论证结构,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举手回答。

(有生举手)生:本文写于三十年代,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

文章在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拿来”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他占有,挑选。

最后重申观点,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师:复述得完整而简洁,很好。

我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思考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来事物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观点呢?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老师主持讨论:(师依次出示幻灯片上的五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并作简析)1.师: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地“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纪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

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拿来什么呢?(有人迅速举手,师点名回答)生①:我们当然要拿来,拿来高新技术。

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师:回答非常干脆利落,若能略加论证更好。

其实我们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拿来”的东西,哪位能举几个例子。

(有人跃跃欲试,师点名)生②:有化妆品,如法国巴黎的香水,有服装,如牛仔裤,有鞋子,比如耐克运动鞋,还有食品,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还有电脑,还有……师:还有很多,对不对?(生笑)在这么多的外来东西中,你认为哪些该拿,哪些可少拿?生②:我觉得都该拿,我们都很喜欢外国的东西。

(全场大笑)师:的确,“洋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很多“洋货”较之国货质量也要好得多。

但我们身边更多的是国产“洋货”,标上一个洋名,就畅销市场了,对此,你怎么看呢?(点名回答)生③: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生笑)商家抓住消费者心理,用“新瓶”装“旧洒”,给商品加一个洋名,如饼干不叫饼干叫曲奇、克力架,服装,化妆品更是洋文满天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三)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三)

02
课文解析
文章结构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 义。
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为拿来 主义的出现做铺垫。
文章重点阐述了拿来主义,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 错误态度。
重点词句
0201Biblioteka 03“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送去主义”
“送出去的东西,有的传说是媚外,有的简直是卖国 。”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和思想,激发学 生的思维活跃性。
小组讨论
总结词
学生分组探讨文章内容
详细描述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探讨文章的深层含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练习
总结词
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知识
详细描述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苏教版 必修三)
授课教师:
2023-12-30

CONTENCT

• 课堂导入 • 课文解析 • 课堂互动 • 课堂总结
01
课堂导入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面临外国的侵略和压迫,民族危机深重。 鲁迅写作《拿来主义》一文,旨在批判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崇洋媚 外、盲目排斥外来文化的思想。
04
课堂总结
回顾重点
总结《拿来主义》的主要观点 和论据。
回顾文章中鲁迅对“拿来主义 ”的阐述和论证方法。
强调文章中鲁迅对传统文化和 外来文化的态度和看法。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 所学知识。
写一篇关于“拿来主 义”的读后感或评论 ,字数不少于500字 。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优秀5篇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一):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师:我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状况,请拿出纸和笔,听写生词。

(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自诩、残羹冷炙、冠冕、吝啬、孱头、国粹(课件显示答案,请两位同学上黑板订正,其他同学互评。

“羹”“吝”错的比较多。

)师(点评):“羹”是会意字,由“羊”和“美”组成,意为美味的肉汤。

“吝”字要注意写法。

[由整理]师:(检查第二个预习作业)请大家用课文中的语言为“拿来主义”下一个定义。

(三位学生回答,学生、老师点评。

)师:(教师用课件分别展示八个组所提出来的问题)课前预习时,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选取其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来讨论。

有五个组的同学都对文章的开篇提出了质疑: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为什么作者开篇没有写“拿来主义”?为什么不开门见山?请大家看文章的第一段,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生齐读第一段)师: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生:“送去主义”的例子、形式、现象。

师:请大家思考,作者在第一段列举了“送去主义”的例子、形式、现象,这跟标题“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小声表达观点)生:我的理解是为下文做铺垫。

师:这是怎样的行文结构?生:先破后立。

师:很好。

(板书:破、立)师:在跟大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个疑问,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请大家看着第三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看看第三段写了什么?(学生朗读第三段)师:我觉得这个同学的音色十分美,我们掌声鼓励一下。

(生鼓掌)师:第三段写了什么呢?生:还在写“送去”。

师:我有个疑问,第二段已经否定了“送去主义”,且第二段已经正面提出了“拿来”的观点,为什么第三段又写“送去”?跟第一段有什么区别?请大家思考一下。

(学生小声讨论)生:在讨论为什么不能只“送去”。

生:“送去主义”会使得我们的后代一无所有。

师:这是从什么角度谈“送去主义”?生:后果。

《拿来主义》 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 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一、课堂导入“半租界写作”,打一部文集(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的文章有一抹永恒的底色:爱国、忧国和救国,《拿来主义》熔铸了先生多少的爱国热情啊!二、写作背景三、课堂生成(一)听读课文,初步感知(二)再次默读,研读课文(请学生上黑板填写)师:作者在分析了以上各种主义的弊端和后果后,旗帜鲜明地提出“拿来”,多么掷地有声的“拿来”。

请同学们朗读8—10的内容。

师:怎么拿呢,作者又列举了三种人,请大家勾划出相关要点。

师:我们已经把1-7段,8-10段做了彻底的分析,看了鲁迅先生的写作思路,现在总览全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怀着不可抑制的激情,写出了这样一篇文章,揭露了送去主义的媚外行径,提出了拿来,又揭露了送去者和送来者主子与奴隶的关系,提出拿来主义,接着鲁迅先生揭露送来的真面目,揭示送来和拿来的真界限,提出拿来主义的要旨。

时至今日,仍然有革命精神和科学价值,鲁迅先生说,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

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回到拿来主义者的立场上去。

拿来主义有三个方面,1如果一味地避开旧文化,其实是衰败文化的一种表现,如大汉,大唐,何等的胸怀,去包容。

2、创新,乔布斯说,创新是把事物联系起来。

当我们子啊连接甲事物、乙事物、丙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就有了新的想法了吗》3、自主,嫦娥十四号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主,但是是不是一颗螺丝钉,我们也要自主呢,该拿来就拿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教材后)小结:拿来主义总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小组探讨,联系实际讨论:我们曾经拿来了什么?明确:电子商务;刷卡;金融体系师:我们是不是只有拿来呢,我们有没有其他东西被拿走呢?明确:四大发明,蚕桑技术,瓷器,茶叶……师:现在,我们还可以继续拿来吗?明确:软实力,环境保护,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教育理念,科学技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实验精神:不怕失败。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阅读鲁迅的作品也是这样。

有人说他的作品很难懂,晦涩,不清。

我想,其实是因为你没有在对的时间里用对的那把钥匙打开门罢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到那把能开启和鲁迅心灵交流的钥匙,和鲁迅一起发生生命的相遇。

二、亮出钥匙(展示 PPT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师:《文心雕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之一。

刘勰在这本书里写到这么一句话,“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这句话是说,心里想法确立了,语言也就有了,语言形成了,文章也就畅达明了了,这是自然的道理。

师:很多年前我就读到了这句话,可多年之后,我再次读到这句话时,猛然发现,这不就是那把苦苦觅求的钥匙吗?三、心如何生?(展示 PPT 心如何生?)师:首先我们来看心如何生?我们自己写东西总会有一些由头,心里会有些想法。

而鲁迅先生是为什么会想到写《拿来主义》的?生: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师:因为中国要么就是闭关,要么就是送去。

那么都送了些什么?生:古董,古画,新画,梅兰芳博士。

师:鲁迅对此持什么态度呢?生:反对师:怎么看出来的?生:“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这里的进步明显是不进步的意思。

师:那这句话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反语。

师:是的,鲁迅先生不仅对此表示不满,还表示了深深的担忧。

担忧什么?生:全部被送走了。

师:用文中的话是?生:礼尚往来。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什么是礼尚往来。

生:礼节应来往,有送也有拿来。

师:是的,中国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和感言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和感言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及感言筅胡双全【教学设想】因教学对象为省重点高中的学生,且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已近一年,从平时学生课堂表现和写作情况看,学生大都具备一定的自读能力,完全能够通过自学读懂《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故课堂教学,主要以质疑、探究与重构为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为使课堂学习更加有效,课前布置预习:(1)《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有无逻辑错误?如有,请在文中相应处画出,并思考出错原因。

(2)如何正确理解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拿来主义”思想在当下如何实践和创新?【教学重点】1.讲清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以及“拿来主义”有什么现实意义;2.现身说法,借“拿来主义”提出“自创主义”,并指出它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3.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传承与创新,体现出思辨与拓展。

【教学难点】“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好!我们走过了唐诗,告别了宋词,今天,我们又来到散文园地,重温散文经典—《拿来主义》。

首先,请课代表指定几位同学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

师:根据刚才的朗读情况,可知同学们课前已作了充分预习。

下面,我们通过检测预习情况来了解同学们对文本内容的熟悉程度和把握情况。

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大家可以用文中的话语来概括,也可以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文中说:我们在“‘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生: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刚才两位同学在文中找出两句话,这些话都是鲁迅先生自己说的,我们也都能理解。

但是,当我们今天面对“拿来主义”这个概念时,仍需要对它的内涵有个准确的定义。

鲁迅先生对其有描述,但没有定义。

今天,我们能否给“拿来主义”下个比较确切的定义?生:我来试试吧。

根据我的理解,所谓“拿来主义”,就是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据为己有。

师:是什么都拿来吗?没有条件地去拿?“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所用方法很多,偷、抢也在其列。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拿来主义》课堂实录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

师: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几张图片,大家请看,这是陕西的旧窑洞,这是明清一条街,这是哪啊?学生:武汉的大余湾!师:对,现在大余湾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师:这些都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村落,但是在现代化的城市进程中,有的村落却轰然倒塌,高楼林立,那对这些古村落的倒塌,高楼的兴起,引发了我们对文化传统怎样的思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的解读吧!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师:首先来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够梳理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学会运用“拿来主义”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好,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熟读了本文,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着我们的学案,看课堂预习,通过预习,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作者认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什么呢?好,同学们想一下,想好了可以举手了。

师:这位女同学,请你来回答一下。

学生1:我认为有完全肯定、完全否定,还有作者态度是放出眼光自己去拿来。

师:恩,好,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的,你可以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述一下吗?学生1:有闭关主义师:恩,有闭关主义,还有了吗?学生1:送去主义师:送去主义、还有呢?学生1:象征主义师:象征主义,恩,还有没有?学生1:我们还应该有拿来主义。

师:恩,我们应该有拿来主义,作者认为正确的是哪一个?学生1:拿来主义。

师:拿来主义,好,请坐!师:刚才这位同学说象征主义,这个有没有?恩,有,它是在注释中提到的。

这个象征主义其实严格地说属于送去主义。

主要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对吧!还有拿来主义,作者认为正确的是拿来主义。

那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出拿来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快速地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将7个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勾画出来,你来寻找一下拿来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呢?(学生查找,教师指导)师:1-7节,或者我们更集中一点5-7。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3(苏教版必修三)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3(苏教版必修三)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3(苏教版必修三)》摘要:生9“送主义”会带灾难甚至亡国灭种所以不应该“送”,生0鲁迅只是反对那种味地送5段有句话“送”外还得“拿”是“拿主义”,生9“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拿’”这说是“占有”也就是要敢“拿”《拿主义》课堂教学实录师从上学到现学鲁迅作品应该有十几了我做调喜欢鲁迅吗?生不喜欢不懂也没思生基上老师讲我们记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生3跟似太僵化了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没劲师说实话我上学候也不太喜欢鲁迅但却越越喜欢鲁迅而且还写起了杂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学会了用己眼睛看用己脑子思考这样才是快乐今天我们就用这样态鲁迅《拿主义》吗?请先认真地默遍(生5分钟)师哪学谈谈己对这理?你生反对送主义提倡拿主义师概括得挺简洁能具体说说吗?生前半部分是批判送主义说送主义很严重(生笑);半部分阐述拿主义师半部分阐述拿主义了吗?我怎么看不出呢?生从譬如吧往举例子说明怎样拿师你说很不错其他学有什么见吗?生老师穷青年得了宅子是举例还是比喻?师你怎么看?生我觉得应该是比喻师说说理由生般举例子应该是实实很型事可是这譬如像是虚构件事根就不存怎么能做例子呢?师有道理你怎么就想到这是比喻呢?生凭感觉师哪学能答这问题?生5这是谈如何对待化遗产宅子与化遗产两者有相似所以构成了比喻师你从哪里出鲁迅谈对待化遗产问题呢?生5我这辅导上就这样说师你这也是“拿”只不有机械照搬我觉得先不要看什么辅导还是要从答案有问题要先就是鲁迅所谈“拿主义”是针对什么而谈请再仔细课(生)生6像不是谈对待化遗产问题吧师依据?生6前半部分批判味地送像送古董送古画送梅兰芳鲁迅对这些“送”很反感语言很有讽刺性而且这些“送”都是送给外国是讨外国人他认送是遗害子孙做法所以要拿按常理应该是从外国“拿”师从外国“拿”什么呢?生6说不也应该是“学艺”上吧师看看能不能从课里到答案……你生7句“没有拿艺不能成新艺”卒显志鲁迅是从建设新艺角谈要借鉴外国先进艺思想、化成师也就是只有借鉴外国先进化才能更地建设我们新艺说太了鼓励下(生鼓掌)生8前半部分批判送主义所举例子也都是学术艺即化方面师很有道理那么想想鲁迅阐述拿主义什么要从批判送主义入手呢?生9“送主义”会带灾难甚至亡国灭种所以不应该“送”师鲁迅反对“送”?生0鲁迅只是反对那种味地送5段有句话“送”外还得“拿”是“拿主义”可见鲁迅并不反对送他是主张平等前提化交流他反对是那种以讨外国目“送主义”(生鼓掌)师说得太了他刚才其实给“送主义”下了很定义生0但是我不明白怎么送古、送古画、送艺术就是“送主义”各国有正常化交流怎么就成了了媚外呢?师这问题有难看课下看能不能到答案?……哪学?生⑦说《晚报》上对徐悲鸿等举办画展评论“切合苏俄盛行象征主义”鲁迅像对这种评论很蔑视认这种言论是型媚外言论生送古董、送古画主体是“国民党政府”他们这种行身也是有讨外国人成分师可不可以这么理鲁迅批判送主义其矛头实际是指向有媚外倾向国民政府与些媒体生0但鲁迅里行明显对几位“师”与梅兰芳有讽刺味像“捧着”、“路挂”、“活人替代了古董”等等我不明白师哪学能谈谈这问题?生我觉得就是讽刺“师”加了引“捧”画出谦卑恭敬神态师可是那几位“师”是谁呢?刘海粟、徐悲鸿可是真正师;梅兰芳呢京剧艺术师……生3抗战期曾蓄胡明志不给日人唱戏生是不是这些师这些事上做得确实有失国格人都可能犯错误嘛(生笑)师课下可以是不是有可能鲁迅这骂错了人呢?把鲁迅神化很不那正是鲁迅所反对但就这看鲁迅批判“送主义”思想所举这些例子是恰当;但若了了相关史实我们可能会发现鲁迅对梅兰芳等师讽刺有些不当鲁迅视野有也有局限性生老师有问题我不明白就是作者批判送主义危害什么要提到尼采?师哪学给释下?……你说说吧生5……我对尼采不太了课下释说他以太阳命发疯而死鲁迅思像是尼采整天沉迷幻想以至疯死是不是说诩太阳就是疯话师尼采与“送主义”者有什么关系呢?生5说不师看生5“国也不是”是不是说国也不是太阳不能只是给予也就是不能只是送还应该拿师送主义者言论与尼采诩太阳质上是相似这种说理方法叫做“类比分析”当然鲁迅是很崇拜尼采刘半农曾送给鲁迅幅对“托尼思想魏晋”鲁迅受托尔斯泰和尼采思想影响是很深生6老师我突然有想法鲁迅先生并不是批判“送主义”实际上是批判“送”行背种心理师什么心理?生6国人心理以天朝上国居心理上优越感使得国人不屑向西方学习师能具体分析吗?生6外国有什么我们也有而且比外国早多少年外国有象征主义我们国也有象征主义京剧有近年历史了我们象征主义比你们早多了师沉迷这种虚幻优越感往往就不能正视己不能正视现实你分析得也有道理鲁迅曾说倘是狮子夸肥是没什么;倘是头猪夸肥绝不是什么事列强觊觎你终要瓜分你吞你子孙代佳节际磕头贺喜讨赏画面触目惊心哪至我们可以回答刚才问题了吧你生7把送主义危害揭露得越彻底就越能说明实行拿主义必要师按常规议论性必须有正面说理前半部分从反面分析了什么要实行拿主义接下应该谈——生(声)怎样实行拿主义师看看鲁迅是怎么阐述吧(生)生8举了宅子例子生5是比喻师准确地说是比喻论证先看看有没有高概括如何拿词语或句子生5“我们要拿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生8占有挑选师“占有”就是“要拿”“挑选”就是——生(声)“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师看请从关宅子两段比喻论证到对“占有”“挑选”形象阐释生9“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拿’”这说是“占有”也就是要敢“拿”师拿什么?生9化遗产师我理应该是对外国化要敢“拿”这外国化包括外国化遗产也包括外国现代化鲁迅批判了三种对待外国化错误做法哪三种?生(声)“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把火烧光……是昏蛋”;“欣欣然蹩进卧室吸剩下鸦片……是废物”师正确做法应该是敢拿有所选择如何选择?生0看见鱼翅吃;看见鸦片送到药房;烟枪和烟灯部分毁;姨太太各走散师刚才说这是比喻论证谁能从这角再具体分析下?生鱼翅指化遗产精华鸦片指有毒东西其他指腐朽落东西师鸦片是只是有毒吗?生有害又有益所以要让其发挥有益面师鲁迅所阐述拿主义思想不只适用对待外化也适用古代化遗产继承;不只当有震撼作用今天样有义现讲开放讲多元讲与国际接轨“拿主义”思想仍是人们要借鉴课下以话题写作生(声)唉师怎么?有见?通如上我们对《拿主义》这课做了宏观与微观了但不厌回更是常常新下面请再这杂希望能有己新理或者能提出己疑问(生)生6老师有处我不太明白说到我们被送东西吓怕了候举了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等等这里面除了美国电影属化外其他都不是这样举例是不是有问题呢?师很问题敢挑战师要勇气更要思想生“还有几位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是不是病句?师是不规句子生6说宅子什么要说“做了女婿换”?课下说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女婿而炫耀人邵洵美流不太理师这种写法被人称作“挂角将”写法这是鲁迅杂特其是优是劣可以评价鲁迅与邵洵美论争学史上早有定论但课下关邵洵美明显是不公正不实事是关这问题我曾写会印发给;有《鲁迅和他骂人》有可以鲁迅不是完美无瑕有不足也有争论我们鲁迅要把他做人;他要按规律这样才会发现真实鲁迅才会出滋味进而享受快乐。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实录: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拿来主义》,在前面两课时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论证结构,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举手回答。

(有生举手)生:本文写于三十年代,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

文章在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拿来”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他占有,挑选。

最后重申观点,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师:复述得完整而简洁,很好。

我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思考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来事物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观点呢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老师主持讨论:(师依次出示幻灯片上的五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并作简析)1.师: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地“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纪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

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拿来什么呢(有人迅速举手,师点名回答)生①:我们当然要拿来,拿来高新技术。

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师:回答非常干脆利落,若能略加论证更好。

其实我们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拿来”的东西,哪位能举几个例子。

(有人跃跃欲试,师点名)生②:有化妆品,如法国巴黎的香水,有服装,如牛仔裤,有鞋子,比如耐克运动鞋,还有食品,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还有电脑,还有……师:还有很多,对不对(生笑)在这么多的外来东西中,你认为哪些该拿,哪些可少拿生②:我觉得都该拿,我们都很喜欢外国的东西。

(全场大笑)师:的确,“洋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很多“洋货”较之国货质量也要好得多。

但我们身边更多的是国产“洋货”,标上一个洋名,就畅销市场了,对此,你怎么看呢(点名回答)生③: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

(生笑)商家抓住消费者心理,用“新瓶”装“旧洒”,给商品加一个洋名,如饼干不叫饼干叫曲奇、克力架,服装,化妆品更是洋文满天飞,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面。

师:鲁迅针对当时一些人的盲目自大心理,提出要“别求新声于异邦”,“观四向而听八方”,鲁迅说过,即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其目的是建设新文艺,进而改变国民的精神,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

当然,鲁迅所阐述的“拿来主义”思想不只适用于对待外来文化,也适用于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不只在当时有震撼作用,今天同样有意义。

现在讲开放,讲多元,讲与国际接轨,“拿来主义”的思想仍是人们要借鉴的。

课下以此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作文。

生:(小声)唉!师:怎么?有意见?通过如上的解读,我们对《拿来主义》这一课做了宏观与微观的了解。

但文章不厌百回读,经典文章更是常读常新,下面请大家再读这篇杂文,希望能有自己的新理解,或者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读书)生6:老师,有一处我不太明白。

说到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的时候,举了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等等,这里面除了美国的电影属于文化外,其他的都不是,这样举例是不是有问题呢?师:很好的问题,敢于挑战大师,需要勇气,更需要思想。

生1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是不是病句?师:是不规范的句子。

生16:我觉得用“大宅子”来比喻外来文化不恰当?说大宅子为什么要说“做了女婿换来的”?课下注解说,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不太理解。

师:我也有同感,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就是《拿来主义》是谈文化遗产的继承的,原因也与“大宅子”这个比喻有关。

“因为祖上的阴功”很容易让人误解。

我们应当把这个比喻放在文章整体中去理解,“祖上的阴功”“偷来的、抢来的、做了女婿换来的”其实是为了捎带给某些人以讽刺,不是为了转换话题,一般称为“挂角一将”的写法。

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特点,其是优是劣,大家可以去评价。

鲁迅与邵洵美之间的论争文学史上早有定论,但课下关于邵洵美的注解明显是不公正不实事求是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会印发给大家的;有一本书《鲁迅和他骂过的人》,有时间大家找来可以读一读。

《拿来主义》教学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教学课堂实录

《拿来主义》教学课堂实录《拿来主义》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理解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主张的内涵;(难点)(2) 学习作者的论证艺术,体会词语的讽刺意味。

(重点)二、教学过程师:在上课之前,请同学们阅读大屏幕上的几则材料,谈谈你们对它的认识?生:第一则材料表明闭关锁国会导致落后,第二则材料说明“送去主义”的毫无理由和“送来主义”的不怀好意。

师:太棒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以及社会背景之下,鲁迅先生用他的如椽巨笔写下了这样一篇主张凡事都要“拿来”的文章,请同学们将书本打开,翻到《拿来主义》这一课,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完成正音并进行自主阅读。

(读罢)师:大家已经读得差不多了,现在我想请同学发言,你能不能找出本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生:······师:如果找不到也没关系,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上的提示,我们再来找找如何?生: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一句。

师:非常好,那么这一句有几层意思?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生:首先是我们应该“拿来”,“拿来”之后就是“使用”,最后是如何使用亦即“或存放,或毁灭”的问题。

师:大家为他鼓个掌,逻辑可以说非常严谨了,那么文章具体又是从哪些角度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去论证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将文章的结构梳理清楚。

生:第一到第七自然段是一部分,第八到第九自然段是一部分。

师:依据是什么?生:因为第一部分讲的是都是“拿来”,第二部分讲的则是如何处置的问题。

师:Good job! 那我们接下来就看到文章的第一部分,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来讲述“拿来主义”的?首先鲁迅先生批判了什么?生:批判了“送去主义”。

师:通过什么方式?生:举例子师:举了哪些例子?生:送古董去巴黎展览和送梅兰芳到苏联去。

师:很好,我们说鲁迅先生的语言是非常有意思的,这里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如何理解?生:是反话正说,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反馈等方式对多媒体 辅助教学手段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和策略。
06
学生参与式活动设计与实施 过程记录
学生参与式活动设计原则和目标设定
01
02
03
04
主体性原则
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为
出发点。
互动性原则
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促进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
语言犀利
鲁迅先生的语言一向以犀利著称,本 文也不例外。他运用讽刺、夸张等手 法,对“拿来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 露和批判。
关键语句理解与赏析
“拿来主义”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拿来主义”的深刻批判。它意味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是一种缺乏责任感和远见的行为。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
课堂参与度。
探究性原则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设定
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 拿来主义》的主题和内涵,提
高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具体活动方案和实施过程记录(如角色扮演、辩论等)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扮演《拿来主义》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形式呈现文 章内容,加深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鼓励质疑与提问
提供多元信息与证据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 同观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信息和证据来源,让他 们学会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培养 批判性思维的基石。
引导分析与推理
实践应用与反思
通过案例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引导学 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他们的分析 能力和推理能力。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摘要:(板落挨打)生搞“送主义”,师“抛”“抛给”“送”有什么区别,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师学们这节课我们共理理作者写作思路请学们朗然段生朗师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学们“闭关主义”具体做法是什么?生“己不别人也不许”(板闭关主义)师“闭关主义”这做法造成了什么恶?生封闭、落(放映鸦片战争片断)师“落就要挨打”是“给枪炮打破了门”又有什么作法呢?(板落挨打)生搞“送主义”(板送主义)师对请问搞“送主义”都送些什么?生先是送批古董到巴黎生还有几位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板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师什么要送?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师送实质是什么?生媚外、讨生投降(板实质媚外、投降)师对讨外国投靠外国师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进步怎样理“进步”词?生反语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含义是什么?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师很劲儿地送对我们子孙代有没有危害?用课原话说生“当佳节际他们拿不出东西只磕头贺喜讨残羹冷炙做奖赏”师残羹冷炙是吃剩饭菜用这样东西奖赏子孙免太份了因只有什么人才能用残羹冷炙?生叫化子要饭人师你给叫化子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生情他生打发他师“情”也“打发”也只能算是施舍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释这种“奖赏”?生这种奖赏不要误“抛”这是“抛给”说冠冕些可以称“送”师“抛”“抛给”“送”有什么区别?生“抛”是随“抛给”是有“送”是特师讲得谁有新见?生“抛”是受动“抛给”是主动“送”是有目师讲得很那么我们再看看外国有目地送了什么?生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东西(放映鸦片战争片断)师刚才看了片断帝国主义者送这些东西目是什么?生毒害国人民生欺骗国人民生3用鸦片换取国银两(板危害亡国、贻害子孙)师因这种送实质是什么?生毒害生欺骗生3侵略生掠夺师国人民对这样“送”东西感到可怕、恐怖因鲁迅先生提倡“拿”而且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己拿”(板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己拿)师怎样理“运用脑髓”?结合外国人“送”东西进行分析生英国人送了鸦片鸦片要得要不得我们就没有动脑筋思考以致造成了极危害因我们对任何东西要能独立思考有己主见师很我们又怎样理“放出眼光”呢?生要有辨别能力有鉴赏能力师“己拿”又何理?生既然是“己拿”就可以分清东西坏己可以挑选吧师理得很透彻师接下鲁迅先生用了比喻说明问题请问穷青年得了所宅子有什么心理?(板错误态)生怕师“怕”表现?生徘徊不敢走进门师鲁迅先生取了什么绰?生孱头(板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生再种就是“勃然怒”是就放把火把宅子烧鲁迅先生称这样人“昏蛋”;另外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切”“蹩进卧室吸剩下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人“废物”(板怒——放把火烧光、喜——蹩进卧室吸剩下鸦片——废物)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这里是打比方那“宅子”是比喻什么?(学生沉默)师(引导)请看然段“别且不说单是学艺上东西”“学艺”指什么?生泛指学术艺师对是化遗产师以上几方面通比喻写了对待化遗产三种态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是否正确?生错误师那有没有正确?生有占有挑选(板正确态占有、挑选)师请学门朗这段生朗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打比方?分别说说生鱼翅生鸦片生3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师对待“鱼翅”应有什么态?生“像罗卜白菜样吃”(板吃)师“鱼翅”可以“吃”那它是有益东西还是有害东西?生有益师我们讲到“宅子”是“化遗产”那“鱼翅”就是“化遗产”有益东西是精华我们再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供治病用师没有害?生当然有害因它毒害了国人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东西毛泽东曾说要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因我们应批判地吸收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生送进博物馆其余毁(板存放)师送博物馆干什么?生展览生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师对可以作反面教材用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生请她们各走散(板走散)师也是应该抛弃、排除是化遗产糟粕师从以上看对待化遗产错误态分析了正确态有了该是下结论候了请学们朗0然段生朗师出结论性句子生“我们要拿”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具体做法有哪几?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生使用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存放有烟枪和烟灯毁灭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生不能只能存放师前面说到对待化遗产德才正确态是占有、挑选归纳起讲应具备什么条件?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私师我们看看拿目是什么?生给己用师那么己有东西要不要拿?生拿己没有师己没有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目就是创新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板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放映鸦片战争片断)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作法呢?
生:搞“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1: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2: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去。

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

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

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媚外、讨好。

生2:投降。

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

师: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

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份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能用残羹冷炙?
生:叫化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化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1:同情他。

生2:打发他。

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

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师:“抛来”“抛给”“送来”有什么区别?
生:“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师:讲得好,谁有新的见解?
生:“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师:讲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生: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放映鸦片战争的片断)
师:刚才看了片断,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生1:毒害中国人民。

生2:欺骗中国人民。

生3: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

师:因此,这种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毒害。

生2:欺骗。

生3:侵略。

生4:掠夺。

师:中国人民对这样“送来”的东西感到可怕、恐怖。

因此,鲁迅先生提倡“拿来”,而且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怎样理解“运用脑髓”?结合外国人“送来”的东西进行分析。

生:英国人送来了鸦片,鸦片要得要不得,我们就没有动脑筋去思考,以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对于任何东西要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师:很好!我们又怎样理解“放出眼光”呢?
生:要有辨别能力,有鉴赏能力。

师:“自己来拿”又何理解?
生:既然是“自己来拿”,就可以分清东西的好坏,自己可以挑选吧!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

师:接下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

请问一个穷青年得了
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
生:怕。

师:“怕”的表现?
生:徘徊不敢走进门。

师:鲁迅先生取了一个什么绰号?
生:孱头。

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号?
生:再一种就是“勃然大怒”,于是就放一把火把宅子烧掉,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昏蛋”;另外一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一切”,“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废物”。

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打比方,那“大宅子”是比喻什么?(学生沉默)
师:(引导)请看第一自然段,“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中的“学艺”指什么?
生:泛指学术文艺。

师:对!是文化遗产。

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比喻写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度是否正确?
生:错误。

师:那有没有正确的?
生:有。

占有,挑选。

师:好!请同学门朗读这一段。

生:朗读。

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来打比方?分别说一说。

生1:鱼翅。

生2:鸦片。

生3: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对待“鱼翅”应有什么态度?
生:“像罗卜白菜一样吃掉”。

师:“鱼翅”可以“吃掉”,那它是有益的东西还是有害的东西?生:有益。

师:我们讲到“大宅子”是“文化遗产”,那“鱼翅”就是“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精华。

我们再来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

师:没有害?
生:当然有害,因为它毒害了中国人。

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的东西。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

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度?
生: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师:送博物馆干什么?
生1:展览。

生2: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

师: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

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度?
生:请她们各自走散。

师:也是应该抛弃的、排除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师:从以上来看,对待文化遗产,错误的态度分析了,正确的态度有了,该是下结论的时候了。

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

生:朗读。

师: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生:“我们要拿来”。

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来”的具体做法,有哪几点?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
生:使用的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

存放的有:烟枪和烟灯。

毁灭的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
生:不能,只能存放。

师:前面说到,对待文化遗产德才正确态度是占有、挑选。

归纳起来讲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师:最后,我们看看拿来的目的是什么?
生:给自己用。

师:那么,自己有的东西要不要拿来?
生:拿自己没有的。

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来的目的就是创新。

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