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实施目标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阐述了对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基本认识,介绍了高职院校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基本情况、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继续深化目标管理,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是要对目前实施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方案与体系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证;二是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从院系(处室)两级扩展到院、系(处室)和全员三级;三是加强平时的监控;四是继续深入探索“两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五是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标签:高职院校;责任考核;目标管理;实践探索;建议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采用了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依据是目标管理理论。

在目标管理受到高校的广泛关注下,目标管理制度也越来越被更多的高校所采用。

本文拟就此作一梳理和探讨。

一、对高校目标管理制度的基本认识
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美籍奥地利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的概念,并逐步形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尽管德鲁克的理论主要是对针对企业而言的,但把这一科学的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管理中,已经被众多高校的实践证实,它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手段。

所谓高校的目标管理,就是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为向导,确定各部门的分目标。

部门积极主动、自我控制,各自为承诺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院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

高校目标管理基本的工作环节和内容:一是科学制定考核目标,二是合理制定考核指标,三是有效实施过程监控,四是客观公正实施考核,五是总结反馈考核结果。

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高校目标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成为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更新了管理理念,丰富了管理手段,进一步实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促进了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实现了学校宏观调控与各部门的自主管理相结合,提高了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通过目标任务的逐层分解,使个人目标、部门目标和学校总目标融为一体,强调全员参与,使“人本管理”得以体现。

二、高职院校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基本情况、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
高职院校目前实施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主要包含四个相互依存的环节,一是目标责任的制定,二是目标任务的实施,三是目标的责任考核,四是考核结果
的运用。

目标责任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年度总体目标,即制定党政年度要点,明确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

二是制定并下达各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指标。

“指标”分为共性任务考核指标和职能任务考核指标,前者由院校根据全年任务统一制定,后者由各系(处室)依据自身实际,以党政年度要点为依据,将涉及的年度任务进一步细化,通过一定形式的协商、沟通,形成部门任务考核指标,统一下达。

2、实施效果
(1)各院校高度重视。

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是许多高职院校实行的一项全校性的管理模式,各项指标逐年得到完善和优化。

(2)各部门能够正确对待,并认真梳理、拟定相关任务指标。

在指标的落实过程中,各部门责任明确并相互协作,发挥了“有旗必夺”的精神,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

(3)注重年度重点工作的谋划与落实。

各院校年度总体目标能够紧密结合学院的“十二五”规划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基本做到了任务明确,目标准确。

近几年来,学院将示范项目建设和新校区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作为学院的重点任务重点抓,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3、存在的问题
参照高校目标管理体系,总结来看,现行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门任务考核指标”缺乏有效的论证,各部门的目标任务“松紧”不一。

二是“部门任务考核指标”下达后,各部门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和细化,将任务指标逐级分解到教职员工,使得目标管理的“全员参与”性不强。

三是目标任务的实施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各职能部门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过程监控体系,加强平时工作的监控。

四是院校两级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教学系的“责、权、利”还不尽统一。

五是忽略了向部门进行考核结果的有效反馈,目标管理的诊断、改进功能没有发挥。

六是考核结果的运用不够。

考核的奖惩是目标管理的辅助手段和长效机制,只奖不惩,会淡化责任,只惩不奖,会淡化激情。

三、继续深化目标管理,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实施目标管理,是高校应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激发和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全面推进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高校目标管理理论的认识与研究,现行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需要强化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目前实施的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方案与体系作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考核指标”由院校统一制定,再与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保证“考核指标”的合理性(通过努力可以达到)。

此外,还要善于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与做法,使这个制度更加完善。

二是将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从院系(处室)两级扩展到院、系(处室)和全员三级。

要更新观念、加强宣传,使得“实施目标管理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要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广泛共识。

三是加强平时的监控。

要高度重视目标管理过程的信息收集整理、咨询答疑解惑和指导。

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控制系统,灵敏、及时、有效上传下达信息,提高院校管理决策和处置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是继续深入探索“两级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

通过深化“二级管理”,发挥好系部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师资建设、产学研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系部的“责、权、利”,不断强化院校目标管理。

同时,通过实施学院目标管理,能够促进院校的管理重心下移,把“它控”变为“自控”,有利于“二级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

五是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是管理的指挥棒,要建立目标考核反馈机制,一是向部门反馈考核结果,二是指出改进的方向,三是兑现考核奖惩。

总之,继续深入实施目标管理,必将为院校各部门的工作注入活力,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活力,必将成为院校内涵建设的坚强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