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通用10篇)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通用10篇)《培根人生论》读后感(通用10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根人生论》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篇1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
《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
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
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
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
《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
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
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
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
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
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
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
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培根人生论》读书心得
《培根人生论》读书心得《培根人生论》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一部长篇哲学著作。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受启发,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态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和心得。
首先,培根在书中对于知识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石,是人类获取力量和智慧的源泉。
他提倡通过不断追求知识和学习来增加人生的价值。
这一观点深深触动了我。
我意识到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不畏艰辛地学习新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
其次,培根在书中对于科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他指出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是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关键。
他强调科学方法的严谨性和实证性,鼓励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让我明白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只有保持求真、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突破和创新,为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
第三,培根在书中还讨论了人类的本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认为人类有着天性中的善良和邪恶的两面性,同时也受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这使我深思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动因和社会冲突的本质。
通过对于人性的思考,我开始更加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更加接纳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立场。
此外,在书中,培根还就人生的意义和目标进行了探讨。
他提出了人生追求幸福和快乐的观点,并指出幸福源于个体内在的道德感和追求真理的意愿。
这使我认识到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道。
不被外界物质的追求所左右,而是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要感谢培根为我们带来了这本有思想深度的著作。
通过阅读《培根人生论》,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知识的重要性和科学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我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这些思想将会不断地指引和启迪我前行。
在读完《培根人生论》之后,我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对于知识的追求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挑战,而阅读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的方式。
最近,我读了弗朗西斯·培根的《培根人生论》,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深的启示,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培根人生论》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一部哲学著作,书中包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培根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而这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实践。
他强调,人生的成功不在于拥有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培根的人生哲学所吸引。
他的观点既深刻又实用,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认为,培根的人生哲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培根强调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理解世界、改变世界的工具。
这让我深感赞同,因为在我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会更加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培根主张追求美德和幸福。
他认为,美德是人生的目标,是我们应当追求的价值。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认为知识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这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理论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同时,我也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精神的满足。
只有当我们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我们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
最后,培根的人生哲学还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而这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和实践。
这让我认识到,人生并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旅行。
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追求名利,而应该是追求真理、知识、美德和幸福。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精选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精选培根论人生读后感一《培根论人生》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之杰作,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论人生之经历,述处世之信条。
本书载培根论说随笔五十八篇,他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内容包罗万象。
为人处世类令我感受最深。
为人处世类包括《论复仇》、《论逆境》、《论掩饰》、《论性善》、《论进言》、《论时机》、论《狡猾》、《论自私》、《论假聪明》、《论友谊》、《论谈吐》、《论野心》、《论礼节》、《论称赞》。
一个人走进社会里,受到社会这大熔炉的历炼,炼出的不知是好的样品,也不知是渣滓。
掌握了好的方法信条,也许成功之路便会现在眼前。
培根告诉我们:明智之人只忙于眼前和将来之事,枉费心力的人才会对过眼云烟耿耿于怀,宽容仇敌实乃王者之风。
顺境需要人的节制,逆境则需要人的坚忍,因为美德就好比名贵的香料,愈是燃烧、愈是碾压,其香却愈为浓烈。
对微小的恩惠也不忘感谢,那其心重视的便不是钱财,而是人心。
人人需要交朋友,否则,闭塞和窒息便是人体里最危险的疾病,也是人心中最可怕的敌人。
友谊却能使心中的郁结和壅塞得到疏通和宣泄。
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便可以倾吐你的忧伤、欢乐、恐惧、希望、疑虑,以及一切压在你心头的事,令己轻松快乐。
交谈中、行动中,都需要礼节。
正如伊莎贝拉女王所言:“礼节就好像你一封永久的荐书。
”这礼节最应该注意的是:要表现的自然大方,刻意的装腔作势反而是失态的。
人们都需要恭维,却不可以过分,也不能太拘于礼节,这样有时会束手束脚。
有智之人不会等待机会,而是去创造机会。
一个人只学如何好好的去做,是对自己而言的,如果不知道如何防范坏人,也是不够的,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需要掩饰,他可以麻痹敌人,给自己留条退路,也能看破别人的心思,“撒一个谎便能探知一个真相”即使如此。
对于狡猾的人猛然提出一个大胆的、出人意料的问题常常会使其措手不及,从而袒露心中的秘密。
就如同一个隐姓埋名的人突然被人直呼其真实姓名,必然会有所反应。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培根人生论》是一本很有启发性的书;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培根以他独特的洞察力和智慧,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生的重要主题,如友谊、爱情、财富、名誉、读书等。
他的观点简洁而有力,让我深受启发。
他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培养人的品格和智慧。
他还谈到了如何正确对待财富和名誉,以及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培根对于人性的分析也非常深刻,他指出了人性的弱点和缺陷,但同时也鼓励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来克服这些弱点。
《培根人生论》让我更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努力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在《培根人生论》中,有很多关于人际关系的宝贵建议值得我们学习:1. 真诚待人:培根认为真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只有以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感受和权利,避免强加自己的意见。
这样可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和谐的关系。
3. 善于倾听: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
这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增强彼此的沟通和信任。
4. 宽容与谅解:人都会犯错,要学会宽容和谅解他人的过失。
这样可以减少冲突,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5. 保持礼貌:礼貌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人感到受到尊重。
在与他人交往中,注意言辞和行为的礼貌,能更好地交流和相处。
6. 给予帮助: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
帮助他人不仅能让我们感到快乐,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7. 避免嫉妒与怨恨:不要嫉妒他人的成功或财富,也不要心怀怨恨。
积极看待他人的成就,努力提升自己。
8. 发展共同兴趣:找到与他人的共同兴趣,通过共同的活动和话题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这些都是《培根人生论》中关于人际关系的重要观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范本(2篇)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范本人生是什么?为什么有无数的人不停地探讨它、追问它、论证它?人生是一个空洞而又深邃的话题,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却对这条路是那么陌生,充满着太多的未知因素。
孩童时候的我们不会问人生,因为有父母牵引着,但是少年的我们,有了一定的思想意识,有了更多的疑惑烦恼,希望得到解答,很庆幸那时的我正因为有了《培根论人生》这本书指引着。
弗朗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应该是大众最为熟知的名言。
当我第一次接触他的这本散文集时,我以为会是一本抽象晦涩的作品。
然而并非如此,培根以他自身的经历和思考,人生以及人性的一些话题,解开了人生的奥妙。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溢于心中。
虽然他没有确实得告诉我要怎么做,但是他对这些事情都做出理性的分析,让我对于人生有了自己的认知与感悟。
首先,世界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统一体。
在开篇的《论真理》中探讨真理与谎言,培根说到是对于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
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者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但是其实真理是人性中最高的美德。
而谎言就是“请求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
在《论善与性善》中谈到“‘善’与神学中的德性,‘仁爱’相符合,并且不会过度,只能有错误。
”在《论美》一文中,也培根写道:“美德尤比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
”真善美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但在《论伪装与掩饰》中说道伪装与掩饰使人迷惘,也“剥夺一个人作事底主要工具——信与任”。
在《论嫉妒》中又说道嫉妒和恋爱一样让人分不出迷人或魔人,“很容易造出意象和观念;并且很容易进入眼中,尤其是当对象在场的时候,这些都是导致蛊惑之处”这些假恶丑又悄悄地毁掉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
在人生道路上的我们,要学会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其次,指导我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所重视的内容。
他在《论读书》中谈到“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培根的人生论》读后感【英国】培根/原著刘烨/编译我读的这本书名字叫《培根的人生论》。
这本书是由英国学者培根所写的,由著名学者刘烨先生翻译的,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
《培根的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
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
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培根的人生论》的文字优美且充满睿智,它是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
因而,我认为《培根的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的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论学习》、《论称赞》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
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
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所以说(更多请搜索)我们要善于寻找时机,当机遇来临时更应该善于抓时机。
再比如说这里面讲的《论习惯》,人的性格影响人的思维;人的言论多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思想,但行为却多取决于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
确实是这样,有一位名人曾说过: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好的习惯不仅能促使一个人成功,而且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一个人受用一生。
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品质。
不光是我所说的这两个方面,这本书还谈到好多好的方面,不光是对我的一些启示,而且从这些内容方面可以看到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
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
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谊官场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Never give up is the best character of the investigator.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培根论人生读后感培根论人生读后感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
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
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2以前曾经断断续续读过一些培根的随笔,前日有幸替补参加了市(县)区司法局中层干部培训班,更有幸聆听江城监狱长张久庆前辈的讲课,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激发起重温培根随笔的热情,昨晚整夜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从而得以有机会完整地读完培根所有58篇随笔和1篇随笔残篇,读完之后觉得受益匪浅。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
读《培根论人生》有感读《培根论人生》有感4篇读《培根论人生》有感1暑假得空,重整书橱,一本封面已泛黄红绿相间的于1983年出版定价仅为0.27元小册子吸引了我的视线。
我怀揣小读本,清晰记得那是经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推荐才去新华书店买的,但当时年少阅历浅,没有读出其中的奥妙。
几经搬家,终未丢弃。
而今年届不惑,老书新翻,别有滋味。
在这些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中,培根讨论的题材相当广泛,涉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以精妙的格言警句,提炼概括了丰富深刻的生活哲理。
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力,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著作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哲学史讲演录、论培根哲学》)。
而今读后,颇有同感。
譬如“论健康”一文中,这位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早已阐明人怎样才能长寿的奥秘。
人对生理卫生的知识,也是最好的一种保健药品,对于一种欲望,如果人能断定“它对健康是不利的,因此我应当戒除它”,肯定比断定“它对我好像并无害处,可以放纵它”要安全得多。
要知道人在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时代所养成的不良嗜欲,将来到了晚年是要一并结算总账的。
良好的生活方式好比定期储蓄,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像是透支生命。
例如,年轻时的吸烟和酗酒的嗜好,到头来总会有反应一样。
因此,人要经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这又是延年益寿的秘诀之一,人尤其应当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里的怒火,积郁不解的思考,无节制的狂欢,内心的隐痛等等。
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从事一些对身心有益的学问思考——如阅读历史、格言或观察自然……又如“论求知”一文,这位三百多年前的学者把人的求知分为三种类型,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潢。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范文(2篇)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范文本想给这篇文章定一个有点文学气息的题目,但经过漫长的思考与思想斗争后,我放弃。
只好草草地拿了这干巴巴的几个字来填填这饥饿的、空白的纸。
干巴巴,是我对本书的第一印象,或许这一片片豆腐干一样的文章很符合将来的议论文形式,但那些过于繁琐的人名与那一小撮不符合现代思维的观点,让我觉得看这本书格外枯燥。
不过,我也不会因此就把书往桌上一扔,狠狠地对它翻一个白眼,骂:“什么破书!”毕竟不能因为人家的想法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审美眼光和追求与自己的根本不对路子,就一味地批评,盲目地讨厌。
更何况人家的思想其实还是有深度的,否则“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几百年都不变的经典台词时时挂在我们的嘴边呢?在这本书中,我对《论无神论》这篇文章所论述的观点感到十分有趣与新奇,传播无神论竟然在作者眼里竟也是一种无神的宗教的宣传途径,乍看之下有些好笑,但仔细品味后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几分道理。
其实在我看来无论是什么神教,说到底也不过是给一类或者一群人制定的一种约束自身的一系列规则而已,而神的存在与否,也某种意义上也是给一种物象人化。
当人类带着敬畏的心情膜拜神的时候,大多也是在膜拜他们所代表的特殊含义、膜拜人类所没有的特殊能力,膜拜他们想膜拜的,膜拜他们敬畏的——而这一切,在我看来,都会归向最终的起源:神奇的自然。
其实我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自然,科学与神学的最大区别便是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科学总是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严谨好奇的特性,喜欢把什么都解剖开来一探究竟,了解他们的结构组成、物理与化学性质,随后盘算着该做怎样的实验,才能发现它们在哪方面可以被人类好好利用;而神学则是要求信仰者百分百敬畏他们的神,或者更贴切地说是敬畏自然。
一场普通的雨都有可能让他们联想到雨神,如果再加几束闪电,宙斯庙的门槛说不定就被信仰者踩得差不多了。
当然,我想到的不仅仅是这些。
真理、勇敢、家庭、死亡……那十几篇文章怎能涵盖得了人的一生?这或许是作者自己的人生追求罢。
培根论人生_读后感
人性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生来向恶的倾向。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乃是嫉妒他人以至对其加以祸害。有一种人转靠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来谋生。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征。我们可以由此去认识一个善良的人。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三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值得庆幸的是,我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_读后感
(一 文/苏明飞
读了《培根论人生》以后,我感悟很深,其中培根的一段话引发了我无限的感慨。培根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实有意义,那么这一生就没有遗憾!”
人们一直都很想弄个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人们的理解是,人生不过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场场闹剧。生就给人们带来了喜悦,死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而在这过程中,更充满了欢乐、忧愁、成功和失败。关于这一话题,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
而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它能够消歇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将为人类所敬仰。
我个人认为善良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这也是古希腊人所谓的”仁“,或者”人道精神“,但意义还要更深一些。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质中最伟大的一种。
对于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者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曾经一个预言家说,基督返回人间的时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诚实者的时刻——因为谎言就是请求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对于虚伪和欺诈者们,这可是一个严肃的警告啊!
就像是儿童畏惧黑暗一样,由于人们听信了太多鬼怪的传说,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也增大。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培根人生论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分享我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培根在人生论中提出了“知识即力量”的观点,这深深地触动了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才能拥有力量和影响力。
这个观点与我个人的观念相吻合,我深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通过阅读和学习,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拓宽思维,解决问题。
培根的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知识。
其次,培根在书中提到了人的欲望和野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的欲望和野心可以推动个人努力,并达到更高的成就。
这让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欲望和目标。
我明白,只有拥有远大的目标和积极向上的欲望,才能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欲望和野心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只有好的目标和价值观才能让人实现真正的成功。
另外,培根在人生论中也强调了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是他成功的基石。
这个观点让我深思,我意识到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
一个道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因此,我认为培根在这一点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注重品德修养,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培根在人生论中还提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认为人应该以实现幸福为目标,而实现幸福的途径在于实现个人潜能和追求真理。
这一观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它让我明白追求幸福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并且不断学习、成长。
在培根的观点指引下,我深信实现个人潜能和追求真理将使我走向幸福和成功。
综上所述,《培根人生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欲望和野心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良好的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以及追求幸福的意义和价值。
培根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
我相信,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我才能不断进步,追求真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幸福的愿望。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精选多)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培根人生论》是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哲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
但即使放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其中的观点也使我们受益良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居社会,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
因此必须懂得如何得当地待人接物,那么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细节上的一丝不苟可赢得很高的称赞。
因为细节更容易被人注意,而施展大才的机会犹如节日,并非每天都有。
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声誉。
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信。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
它既是人类间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却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信任。
因此在交际中要掌握分寸,既要直爽又能不失礼。
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善念。
善良,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
如果人不具备这种品格,那么就如同卑贱的鼠辈,既可怜又可憎。
人心固然应该善良,而行善却不能仅凭感情。
意大利有句嘲讽话:“过分善良,就是傻瓜。
”的确,人性中仁善的倾向有时候也会犯错误,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
轻信和软心肠常常诱使老实人上当,因此行善还要靠理智的指引。
当今社会的贫富差异依旧显而易见,有的人风餐露宿,有的人却高床暖枕;有的人家徒四壁,有的人却腰缠万贯。
不过一个人的需要其实是有限的,超过这种需要的钱财便是多余之物,也就是说过多的财富是无用的。
对一个人而言,财产达到了某种程度后,便不是他能消受得了的。
他可以储藏财富,也可以分配或赠送它,或者用它换取富翁的名声。
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这种巨大的财产只是身外之物,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我们更应当用正当的手段谋求财富,慎重地使用,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的时候应当潇洒地与之分手。
立足于经济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从现实生活的消费到网络世界的消费,消费可谓无处不在。
2021年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500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培根人生论读后感500培根人生论读后感(一)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着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
《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
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
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
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
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
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
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
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
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
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
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培根论人生》这本书它让我们明白了人活在世界上究竟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价值。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参考!《培根论人生》读书笔记【1】我很喜欢《培根论人生》这本书,为什么?因为它让我懂得了什么事人生的价值,什么是真善美……它让我明白了人活在世界上究竟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价值。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以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就像一条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连绵不绝。
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亦退。
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度的时代:加速的时间、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识更新……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为避免自己陷入“贬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事实亦证明,处于学习状态的人必定会成为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人。
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就是朋友。
我将《培根论人生》中的《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
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有了新朋友,勿忘老朋友。
无论何时何地,在心灵深处,朋友间彼此相互祝福,友谊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这何尝不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呢?我们作为学生,无论面对学习中如何辛苦,学习上的成绩好坏,应该用乐观精神看待人生之路,只要能尽了自己的努力,坚韧不拔地走下去,把握今天的每一刻,为明天,为未来做足准备,我相信我们以后一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四篇)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
”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读书,时时接受熏陶,我不也可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吗?由于种种原因,我没有时间读很多的书,所以我也没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但值得庆幸的是,我读到了一本好书,那就是——《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确实是一本好书!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这本书谈论了人生的价值,它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美、善、恶,告诉我天性与修养的关系,嫉妒与猜疑总是在悄悄地毁掉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这本书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应该有自己真正的价值。
其中,“论求知”与“论友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谓“求知”,无疑是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甚至超越知识。
而其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而实践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习尝试则可以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求知欲,就会像市侩一般,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就像一条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连绵不绝。
人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慢进亦退。
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度的时代:加速的时间、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识更新……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处在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为避免自己陷入“贬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事实亦证明,处于学习状态的人必定会成为最有潜力、最有价值的人。
《培根论人生》读后感(二)本想给这篇文章定一个有点文学气息的题目,但经过漫长的思考与思想斗争后,我放弃。
只好草草地拿了这干巴巴的几个字来填填这饥饿的、空白的纸。
干巴巴,是我对本书的第一印象,或许这一片片豆腐干一样的文章很符合将来的议论文形式,但那些过于繁琐的人名与那一小撮不符合现代思维的观点,让我觉得看这本书格外枯燥。
不过,我也不会因此就把书往桌上一扔,狠狠地对它翻一个白眼,骂:“什么破书!”毕竟不能因为人家的想法和自己的意见不同,审美眼光和追求与自己的根本不对路子,就一味地批评,盲目地讨厌。
高中生培根论人生读后感
高中生培根论人生读后感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而《培根论人生》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书中谈论了人生的价值,它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告诉我天性与修养的关系,嫉妒与猜测总是会毁掉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其中《论真理》《论死亡》《论善良》是我最喜欢的。
‘什么是真理’当年彼拉多提这个问题时是不指望得到答案的,因为他认为世人多数心随境变。
真理分神学、哲学、实践等。
每个人对真理的认识是不同的,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相信真理的存在,因为他们会认为坚持一种信念就等于自带一种枷锁,会使思想和行为受到束缚,这就是有时候人们宁愿追随诡言,也不会追求真理的原因。
比如说‘有一天,人们如果把虚荣心,虚妄的自我估计,各种异想天开的揣测都清除掉,许多人的内心将会显露出许多渺小、空虚、丑陋,以至于连自己都感到厌恶。
对于世人来说,真理犹如珍珠,它要在阳光的照耀下才变得明亮。
真理不是那种红玉或者钻石,需要借助摇曳不定的烛光而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曾经一个预言家说,基督返回人间的时刻,就是在大地上找不到诚实者的时刻——因为谎言就是请求上帝来执行末日审判的丧钟。
对于虚伪和欺诈者们,这可是一个严肃的警告啊!就像是儿童畏惧黑暗一样,由于人们听信了太多鬼怪的传说,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也增大。
其实,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的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于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复仇之心可以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能够藐视死亡,荣誉感可以使人现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而懦弱会使人在死亡尚未到来之前心灵就先死了。
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
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
而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它能够消歇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将为人类所敬仰。
我个人认为善良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人生论》读后感
大家早上好,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我读《培根人生论》后的一些感受。
不是说你每看了一本书,你就会比以前更高了一个层次,也不是说你看了很多的言情小说,你就对爱情有更深的了解,更不是说你看了数不清的名人传记,成功就近在咫尺。
由于我的阅历有限,自然是没那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天后,看完了《培根人生论》,就将人生理解得与众不同,将人生看得透彻明白。
但读了书后,我当然还是有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一些见解。
真理如珍珠般璀璨
培根他这样说到:使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受欺骗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的困难,也不仅由于真理使人的幻想破灭,而且是由于假象更适合人性中喜欢自我安慰、自我欺骗的恶习。
是的,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似乎已经没有那种再想追根究底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想法了,人们似乎更加愿意相信谎言和假象的东西。
就算明明知道是被欺骗了,但是仍然愿意接受谎言带来的暂时性的利益。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不再思考,不再频繁地去质疑,不再对什么事都抱有怀疑,坚信专家所说的,相信政府所说的,相信国家所说的。
“那些欺诈的行为,像蛇一样无法立足,只能下贱地靠肚皮爬行”,“没有比虚伪和背信弃义更为可耻的罪恶了!”培根把这样的描述给了骗子和虚伪的人。
这个社会是需要真理的,因为真理是衡量我们堕落的判断与情感的尺度,更是衡量我们自身的尺度。
就我而言,我这个专业而言,将来大多数都将成为培育祖国的花朵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加坚信真理,诚信守时,对小学生做好良好的榜样。
珍惜上帝赐予的逆境
从书中培根的话语之间,我看到他对逆境最深刻的思考。
这些让我想到现在大多数的80后、90后,被人们称作为垮掉的一代,不切实的非主流。
因为很多这一代的人,都是从温室里出来的花朵,是在父母手心里捧着、呵护着、宝贝着长大的。
我们没有像上一辈那样,小时候温饱都成问题,我们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父母也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我们。
我们也没有像他们那样有着坎坷人生,经历过大风大浪,我们则是从小到大都过着幸福的生活,享受着父母用血汗带来的快乐。
所以我们没有他们那样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知道拼搏努力,成功似乎也来得比他们容易。
但我们应该知道这样太过安逸的生活,最终是会导致我们走向深渊。
正如培根所说“所有的幸福中都包含着隐患和苦恼,而所有的逆境中也包含着安慰与希望”。
我们这代人就是应该需要不断地尝试,面对更多的挑战,不能胆怯畏缩。
要明白,当逆境来临的时候,那可是上天对我们的恩宠,我们是必须迎刃而上,发挥坚韧不拔的美德。
“最美丽的刺绣需要用黯淡的背景把明丽的图案给映衬出来,而绝非是用黯淡的图案刺绣与明丽的背景上。
”培根让我们从这样的句子中去认识人生,让我们在苦难的逆境中挖掘出美好的品质。
我们要明白,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长,才能变得更加强大,就像大树要经过狂风暴雨才能扎根于大地中一样。
这就是培根关于逆境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悟。
仁慈善良在哪里
读这本书的期间,生活中发生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情,那就是小悦悦事件。
司机的残忍,路人的冷漠,让我不寒而栗。
究竟这个社会是怎么了,道德在哪里去了。
当时我正在阅读培根的关于仁慈,他说:“仁慈善良,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是神性的一种。
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人类只不过是一个忙碌而有害、可怜而可憎的家伙,比一只寄生虫好不了多少。
”这个社会的少数人们,已经是比培根口中的寄生虫还要可怕。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冷静认真地思考我们的生活,思考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人。
友谊地久天长
这本书中的论友谊,是我感触最深的,也被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我一直都认为朋友是
人生中最重要的,没有朋友的人,就如培根所说“没有友谊的人将终身孤独……寻找一个真正的朋友,如果找不到,这个世界就如同一片旷野,那种孤独是悲惨而可怜的。
无论是谁如果天性爱好孤独,其性格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
”所以,我一直真心地对待我的朋友,重视我的朋友。
在书中作者用很大的篇幅论述友谊,并且在字里行间里,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地看重友谊,明白友谊的价值,并且真诚地对待朋友。
在看了培根的论友谊后,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我原本以为至高无上的君王是从来不需要友谊,但我现在懂得,任何人都是离不开朋友的。
朋友的良言忠告,使我们不会掉进万丈悬崖,虽然有时告诫我们的话尖锐得无法入耳。
有时候,当我们分辨不清真伪,看不清楚事实,也许和朋友做一个小时的促膝交谈,就能比自己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使人想出头绪,理清思路。
当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告诉朋友,那么欢乐就将会双倍增加,而如果我们把忧愁想朋友倾吐,那么我们的忧愁就会减半。
友谊就是这样神奇,“所以人生中的友谊,就好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既能是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划真金”。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某种好处而去交友,并且指望从朋友那里只索取,不回报。
我们要懂得真心实意地对待我们的挚友,为他们分担痛苦与忧愁。
但请记住,一定不能为了某些利益而背信弃义,这是最可耻的行为,是永远得不到原谅的行为。
培根是这样总结的友谊:一个人如果平生没有任何的朋友,那么他做不好任何事情,只有退出人生舞台。
强大的习惯
很多人都说态度决定一切,我却想说习惯决定成败。
养成一个习惯很难,但要是想改掉一个习惯,那可是难上加难。
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培根论人生》中,培根引用了马基雅弗利曾经说过的一句很妙的话:不要相信性格的力量,也不要相信言词的大胆,除非它们有习惯作为支撑。
无论做什么事,天性、诺言的力量都没有习惯的力量强大,到最后的时候,一定会是开始做些什么,后来依然是做什么的。
所以不要忽视细小的习惯,它也许就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
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养成各种各样的好习惯,可以肯定的是,习惯如果从幼年就开始养成,是最为完美的。
这里让我联想到我的专业,学小学教育的我,更应该重视这方面。
以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让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他们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根在论述习惯的时候没有说多少,但是书中那些经典的话语,却始终让我坚信习惯决定着我们的一切。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籍好比食物,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的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所以一些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一些你虽然不喜欢的书但也得拿来读一读,而一些少数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培根在书中是这样为我们阐述学问知识的重要性。
而要想丰富自己头脑里装的东西,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阅读,做到像培根所说的那样,以此来充实我们的人生。
这样的三言两语是不可能将我对整本书的体会表达出来,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在读这本书期间的一些领悟和片面的认识,其中掺杂了我个人主观的情感,但这却是我最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