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合集下载

古人重视道德修养名言83句

古人重视道德修养名言83句

古人重视道德修养名言83句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5、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1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1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1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1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14、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15、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19、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20、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杨继盛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2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2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3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3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3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3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3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3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身做人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那么如何做好修身做人呢?下面就介绍一些有关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1.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3.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4.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5.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6.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7.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8.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9. 学不可以已。

——《荀子》1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1. 三思而后行。

——《论语》12. 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13.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1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5.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16.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1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8.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19. 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20.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21.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22.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23.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岑参《关人赴安西》24.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25.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26.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27.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28. 知耻近乎勇。

——《中庸》29.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30.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31. 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鲁迅32. 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1. 中国古代关于明理修身的名人名言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战国荀子《荀子·修身》译文: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晁错论》宋代·苏轼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郑燮诗《竹石》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名言警句及出处

名言警句及出处

名言警句及出处
以下是一些名言警句及其出处: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
学》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后
汉书》
1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后汉书》
1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1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1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
—《荀子·劝学》——鲁迅。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对偶名言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对偶名言

古代经典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对偶名言◆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三国志·魏志·庞德传》◆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先秦《荀子·致士》◆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汉书·枚乘传》◆责己者可以成人之善,责人者适以长已之恶。

——元许衡《许鲁斋语录》◆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葛洪《抱朴子·刺骄》◆以正气接物,则妖气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李叔同《格言别录》◆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不韦《吕氏春秋》◆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清)刘鹗《老残游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怒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战国策·中山策》◆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论语·卫灵公》◆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

——陆贾《新语·辅政》◆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阁序并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人有恩于我,则终身不忘;人有怨于我,则即时丢过。

——明杨继盛《杨椒山遗嘱》◆见人之善,则对人称扬不已;闻人之过,则绝口不对人言。

——明杨继盛《杨椒山遗嘱》◆心无愧怍,则无入而不自得;心无贪恋,则无往而不自安。

——罗大经《小官对移》◆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度。

——桓宽《盐铁论·刺复》◆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

——《慎子》外篇◆义理不先尽,则多听而易惑;志意不先定,则守善而或移。

——(宋)程颢《上殿扎子》◆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清史典《史搢臣愿体集》◆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交;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鄙。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导语:成功是一座堡垒,但在堡的底端你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不断向上攀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1、“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7、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8、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12、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13、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4、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5、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1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7、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18、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9、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20、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1、德不孤,必有邻。

2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23、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24、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25、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26、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27、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28、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29、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_关于修身的名人名言

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_关于修身的名人名言

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_关于修身的名人名言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修身养性,这样对个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下面小编准备了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希望对您有帮助!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经典篇】1. 止谤莫如修身。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中论》2. 修己而不责人。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左丘明《左传》3.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孔子嫡孙,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子思4. 闻逆耳言,怀拂心事。

洪自诚明朝道人洪应明《菜根谭》5.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

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西汉学者戴圣《礼记》7. 去谗贱货,所以修身。

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康有为8.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秦末汉初隐士黄石公9.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10.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命解》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名句【珍藏篇】1.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2.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唐代诗人元稹3.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末清初教育家朱之瑜《诚诚二首》4. 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

战国时期哲学家杨子5.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曾参,春秋末年儒家大师曾参6.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7.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8.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9.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代文学家王守仁《传习录》10.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吕岩11. 修身遵曾子三省,从政秉周官六廉。

明代明臣于谦12.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左氏辨》13.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14.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

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现代社会如此浮躁,在闲暇时间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修身养性,去除浮躁。

今天店铺分享的是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希望你会喜欢。

修身养性的名言古句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丘3)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子贡4)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况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6)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7) 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培根8)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武则天9)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10)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

——胡居仁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1)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子思2)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3) 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

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莎士比亚4) 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5)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6)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8)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9) 去谗贱货,所以修身.1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1)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12)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13)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14)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1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6) 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17)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18)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19)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20)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养性的名言佳句1)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古文名言警句修身修身古文名言100句

古文名言警句修身修身古文名言100句

古文名言警句修身|修身古文名言100句修身古文名言100句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古人修身养性经典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古代修身格言_人生格言

古代修身格言_人生格言

古代修身格言古人注重廉洁修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古代修身,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秦策》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家语》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1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1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12.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大学》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4.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1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17.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1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19.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赵策》20.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2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24.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2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26.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大学》2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30.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3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3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国古代修身明言警句

我国古代修身明言警句

我国古代修身、治学、平天下名言警句1.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周易》)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系辞上》)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1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1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1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1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诗经》)1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17.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诗经》)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1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2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21.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左传》)2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26.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27.多行不义必自毖。

(《左传·隐公元年》)2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29.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3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国语》)3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32.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3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34.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战国策·楚策》)35.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修身道德名言古人修身格言

修身道德名言古人修身格言

修身道德名言古人修身格言关于修身的古人:1、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

2、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吾善养浩然之气。

4、养生治性,行义求志。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7、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8、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

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9、君子虽殒,美名不灭。

1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

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6、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17、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20、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

古人修身格言:1、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

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

——吕坤2、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王安石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4、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

——布莱希特5、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6、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7、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8、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

9、一个人如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

——培根10、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列夫?托尔斯泰11、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古人修身的名言名句

古人修身的名言名句

古人修身的名言名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位卑未敢忘忧国。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学而不化,非学也。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 位卑未敢忘国。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特长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和善的或有利于别人的愿望动身,一心一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值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恐怕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疼痛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干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处处夸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干或技艺施展出来。

)5: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珍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6: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整洁,外貌动作也显得非常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担当很重,就常忧虑担忧,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担心,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情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期。

)9:人之为学,不行自小,又不行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学问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由于学到一点点学问而自豪自满。

)10: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1: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卑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古代10大修身名言能看懂的人不足3%

古代10大修身名言能看懂的人不足3%

古代10大修身名言能看懂的人不足3%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用语精炼、巧妙,具有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以下10句修身名言都是古人的修身之道,但由于是文言文,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全部看懂。

1.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礼记·中庸》这句话的难点在于对“莫”、“隐”、“微”的理解,其实,“莫”应该理解为“没有不……”、“隐”是“隐蔽”的意思,“微”是“细微”,两个字都强调“小、小事”。

但是,光理解这几个字还不够,还得知道什么是“慎独”。

那么,这里的“慎独”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要人前人后一个样,要时时叩问自己良心是否有愧。

用现在的话来说,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慎独。

即使一个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不做失道失德的事。

”2.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句话难度不大,在《论语》中都学习过,主要注意几个关键字——“省”,视,反省;“谋”,策划,出谋献计;“忠”,忠诚;“交”,交往,合作;“信”,诚信;“传”,老师所授;“习”,温习,练习。

大意是,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也相对容易一些,所以不过多解释。

大意: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也不能强加于人。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相对较难,这里的“求”是“寻找”的意思,“诸”是“之、于”的意思。

整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成语“反求诸己”就是出自这里。

整句话的大意就是,君子对自己要求严格,小人则苛求于他人。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关于道德的古代名言古人修身格言

关于道德的古代名言古人修身格言

关于道德的古代名言古人修身格言关于的古代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怨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无惮改。

11、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

14、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15、德不孤,必有邻。

古人修身1、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2、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重言,重行,重貌,重好。

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

6、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7、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1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14、富润屋,德润身。

15、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中国古代道德格言1、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2、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3、习与性成。

4、“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

5、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6、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古人修身养性名言]古人修身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名言]古人修身名言

[古人修身养性名言]古人修身名言篇一:[古人修身名言]古代人生哲理经典名言古代人生哲理经典名言1、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3、“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况5、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宋·苏洵6、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7、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清·程允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10、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12、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13、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14、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1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16、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17、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宋《省心录》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9、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人生哲理经典名言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2、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3、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4、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5、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6、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7、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8、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1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023古代修身格言

2023古代修身格言

2023古代修身格言古代修身格言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高校》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6、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中庸》7、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8、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高校》9、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1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1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高校》1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13、安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

——诸葛亮1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1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7、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2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2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2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23、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高校》24、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25、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26、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2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28、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挚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3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3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古代关于修身做人的名言警句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别人的愿望出发,一心一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3: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夸耀卖弄。

而是在须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5: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6: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干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承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忧,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
定,站不稳的样子。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10: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1: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译:虽然自己地位卑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假如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开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4: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优柔寡断,即便教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开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5: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译:历史上许多
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
1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1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敏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0: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掘坟墓。


2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译:用心思考,用眼认真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材料,到需要用时即可以很自如得当地选择运用。


2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即离开,避得远远的。

)"
2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假如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8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9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译:假如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3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敏,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四周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