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合集下载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一、小型直流电动机的拆装1.直流电动机的主要结构简介目前使用的直流电动机主要有Z2和Z4两种系列,Z4系列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生产的产品,其上部为给电动机进行通风冷却用的骑式鼓风机,就下游电动机本身而言,Z2与Z4的内部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即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定子是指电动机中静止不动的部分,包括机座、主磁极、换向极、前端盖、后端盖、电刷装置等部分。

转子是指电动机中旋转的部分,主要由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风扇等部分组成。

题注电动机根据其主磁场产生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永久磁铁和励磁绕组励磁两大类,除功率较小的直流电动机用永处磁铁励磁外,广泛采用的是励磁绕组励磁,根据励磁绕组接线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他励电动机、并励电动机和复励电动机等多种。

在使用及检修时必须分清各绕组线端的标记,以便于相互连接和与外电路连接,表给出了直流电动机各绕组线端曾经用过的和现在使用的标记代号。

直流电动机绕组线端标记代号2.直流电动机的拆装以常用的Z2系列直流电动机为例进行介绍。

在拆卸前自行应在前端盖与机座、后端盖与机座的连接处用油漆或其他方法做好明显的标记,还应在刷架处做好标记,以便于将来的装配。

拆卸顺序为:(1)拆除直流电动机接线盒内的连接线。

(2)拆下换向器端盖(后端盖)上通风窗的螺栓,打开通风窗,从刷握中取出电刷,扑下接到刷杆上的连接线。

(3)拆下换向器弊病的螺栓、轴承盖螺栓,并取下轴承外盖。

(4)拆卸换向器端盖。

拆卸时在端盖下方垫上木板持软,以免端盖落下时碰裂,用铁锤通过铜棒沿弊病四周边缘均匀地敲击,逐渐使端盖止口脱离机座及轴承外圈。

(5)拆下轴伸端端盖(前端盖)的螺栓,把连端盖的电枢从定子内小心地抽出来,注意不要碰伤电枢绕组、换向器及磁极绕组。

、(6)用纸将换向器包好,并用纱带扎紧。

(7)拆下前端盖上的轴承盖螺栓,并取下轴承外盖。

(8)将连同前端盖在内的电枢放在木架上或木板上,并用纸或布包好。

直流电动机故障检修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直流电动机故障检修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直流电动机故障检修及常见故障的排除直流电动机故障检修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一、直流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由于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异步电动机不同,因此,故障现象、故障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但故障处理的基本步骤相同,即首先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检查与测量,找出故障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

二、电枢绕组故障的检修1.电枢绕组接地这是直流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

电枢绕组接地故障常出现在槽口处和槽内底部,可用兆欧表法或校验灯法检查判断,兆欧表测量法前已讲述,这里只介绍校验灯法。

将36V低压电通过36V低压照明灯分别接在换向片上及转轴一端,若灯泡发光,则说明电枢绕组接地。

具体是哪个槽的绕组元件接地。

将6~12V直流电压接到相隔K/2的两换向片上,用毫伏表的一直表笔触及转轴,另一支依次触及所有的换向片,若读数为零,则该换向片或该换向片所连接的绕组元件接地。

电枢绕组接地点找出来后,可以根据绕组元件接地的部位,采取适当的修理方法。

若接地点在元件引出线与换向片连接的部位,或者在电枢铁芯槽的外部槽口处,则只需在接地部位的导线与铁芯之间重新进行绝缘处理就可以了。

若接地点在铁芯槽内,一般需要更换电枢绕组。

如果只有一个绕组元件在铁芯槽内发生接地,而且电动机又急需使用时,可采用应急处理方法,即将该元件所连接的两换向片之间用端接线将该接地元件短接,此时电动机仍可继续使用,但是电流及火花将会有所加大。

2.电枢绕组断路、开焊故障这也是直流电动机常见的故障。

电枢绕组断点一般发生在绕组元件引出线与换向片的焊接处,这种断路点比较容易发现,只要仔细观察换向器升高片处的焊点情况,再用起子或镊子拨动各焊接点,即可发现。

若断路点发生在电枢铁芯内部,或者不易发现的部位,则可测量换向片间压降,即在相隔接近一个极距的两换向片上接入低压直流电源,用直流毫伏表测量相邻换向片间的压降。

电枢断路或焊接不良时,在相连接的换向片上测得的压降将比平均值显著增大。

2024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三篇)

2024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三篇)

2024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前言直流电机的故障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并且相互影响,电机运行中由于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不当,都可引起故障。

2、直流发电机常风故障及排除方法2.1并励直流发电机建立电压的条件(1)条件:A、主磁极必须有剩磁;B、并励绕组并联到电机绕组上时,接线极性必须正确;C、励磁回路中总电阻值必须小于临界电阻。

(2)排除并励直流电机不能建立稳定电压的故障方法A、新安装的原因是电机控制柜内接线松脱或电机碳刷接触不良所致。

认真检查,调整碳刷压力即可。

对于长期使用后的由于主磁极剩磁消失或严重减少,可先将并励绕组与电柜绕组联接线断开,用直流电源加于并励绕组使其磁化,如发电机仍不能发电,可改变极性重新磁化。

B、在发电机旋转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有时由于电机外部或内部并激绕组与电柜绕组联接不正确导致励磁磁通与主磁极的剩磁磁通极性相反,使剩磁进一步减小不能自励,这时只要调换一下励磁绕组接线的极性就可以了。

C、为调整输出电压,励磁回路通常串联附加电阻,有时电阻断线、接头松脱使励磁回路总电阻大于发电机临界电阻,不能建立电压可将电阻值调小或短接一下,待发电机建立电压后,再调节电阻,使电压达到额定值。

2.2空载电压正常,加载后显著下降(1)串励绕组的极性接反,检查接线可将串励绕组的2个接头互换位置试验,观察电压,若回升..(2)换向极绕组接反。

此情况会使换向严重恶化,可看到电刷下火花随负载增加而更加明显,发现这种情况,先检查换向极性是否正确,可将换向极绕组的接头互换位置,进行试验以观察效果。

(3)电刷偏离中性线过多,严重时不发电空载下电刷有火花,应首先校准电刷中心线位置,然后再分析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故障。

煤矿大型设备状态维修的探索与实践1、问题的提出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xx煤矿提出了内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对大型设备材料损耗,能源消耗和维修费用等全部实行内部核算。

由于以前维修一直采用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模式,主要考虑时间、安全和技术,对维修的材料、电力、油脂消耗等经济性指标考虑较少,存在着无效维修甚至有害维修,导致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2023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023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023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共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电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线路故障: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松动或破损,重新连接或更换电缆;- 供电不足: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压低于额定值,应调整电源;- 驱动系统故障:检查电机驱动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存在故障,应修复或更换。

2. 电机发热过高: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负载过重:检查负载是否符合电机额定负载,如果超负荷运行,应减小负载;- 轴承磨损:检查电机轴承是否磨损或不良润滑,如果存在问题,应更换轴承并重新润滑;- 绕组故障:检查电机绕组是否短路或开路,如果有故障,应修复或更换绕组。

3. 电机运行不稳定或出现振动: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轴偏斜:检查电机轴是否偏斜,如果存在偏斜,应修正轴的位置;- 不均衡负载:检查负载是否平衡,如果负载不均衡,应重新调整负载分配;- 轴承故障:检查电机轴承是否松动或磨损,如果有故障,应重新固定或更换轴承。

4. 电机噪音过大: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轴承故障:检查电机轴承是否磨损或不良润滑,如果有故障,应更换轴承并重新润滑;- 齿轮故障:检查电机齿轮是否磨损或失效,如果有故障,应修复或更换齿轮;- 不正确安装:检查电机是否正确安装,如果安装不当,应重新安装。

5. 电机不能正常制动或制动效果不佳:可能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制动器故障:检查电机制动器是否损坏或调整不当,如果有故障,应修复或调整制动器;- 制动电阻故障:检查电机制动电阻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有故障,应修复或更换电阻;- 回路故障:检查供电回路是否正常,确保电机能够正常获得制动电压。

以上是2023年直流电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的一些例子,但要实际应用和排除故障时,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

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1.电机不转:故障原因:-缺乏电源供电或供电异常: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电,确认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电源线连接松动:检查电源线连接是否牢固。

-复位开关失灵:检查复位开关是否触发,如果已触发,请尝试复位开关。

-碳刷磨损:检查碳刷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请更换碳刷。

-预留器故障:检查预留器是否受损或松动。

2.电机转速慢或无力:故障原因:-转子轴承损坏:检查转子轴承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请更换轴承。

-碳刷磨损:检查碳刷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请更换碳刷。

-摩擦阻力过大:检查电机机械部件是否缺乏润滑,如有需要,请添加适量润滑剂。

-电枢线圈故障:检查电枢线圈是否出现短路或断路情况,如有需要,请修复或更换电枢线圈。

3.电机频繁过热停机:故障原因:-电机负载过重:检查电机承载能力是否与负载匹配,如超载,请减少负载或更换电机。

-碳刷磨损:检查碳刷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请更换碳刷。

-冷却系统故障:检查电机冷却系统是否正常运作,如有需要,请修复或更换冷却系统部件。

-电压过高或过低: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如不稳定,请调整电源电压或安装稳压装置。

4.电机发出异常噪音:故障原因:-轴承磨损:检查轴承是否磨损,如磨损严重,请更换轴承。

-机械部件松动:检查电机机械部件是否松动,如有需要,请紧固松动部件。

-绕组短路:检查电机绕组是否出现短路情况,如有需要,请修复绕组。

以上仅列举了小型直流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的一些例子,具体的故障种类还可能有其他情况。

在检修过程中,应首先排除电源供电异常、连接问题等基本故障,然后逐个排查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检修措施。

在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

直流电机的使用及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直流电机的使用及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直流电机的使用及的常见故障及处理一、使用1.电机的起动准备电机在安装后投入运行前或长期搁置而重新投入运行前,需做下列起动准备工作:(1)用压缩空气吹净附着于电机内部的灰尘,对于新电机应去掉风窗处的包装纸。

检查轴承润滑油脂是否洁净、适量,润滑脂占轴承室的三分之二为宜。

(2)用柔软、干燥而无绒毛的布块擦拭换向器表面,并检视其是否光洁,如有油污,则可蘸汽油少许拭净之。

(3)检查电刷电压是否正常均匀,刷握的固定是否可靠,电刷在刷握内是否太紧或太松,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是否良好。

(4)检查在刷杆座上是否标有电刷位置的记号。

(5)用手转动电枢,检查是否阻塞或在转动时是否有撞击或摩擦之声。

(6)接地装置是否良好。

(7)用500V兆欧表测量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如小于1MΩ则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8)电机出线与磁场变阻器、起动器等连接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

2.电动机的起动(1)检查线路情况(包括电源、控制器、接线及测量仪表的连接等),检查起动器的弹簧是否灵活,接触是否良好。

(2)在恒压电源供电时,需用起动器起动。

闭合电源开关,在电动机负载下,转动起动器,在每个触点上停留约2S,直至最后一点,转动臂被电磁铁吸住为止。

(3)电动机在单独的可调电源供电时,先将励磁绕组通电,并将电源电压降至最小,然后闭合电枢回路接触器,逐渐升高电压,达额定值或所需转速。

(4)电机与生产机械的连轴器先别连接,输入小于10%的额定电枢电压,确定电机与生产机械转速方向是否一致,一致时表示接线正确。

(5)电动机换向器端带测速发电机时,电机起动后,应检查测速发电机输出特性,该极性与控制屏极性应一致。

(6)电机起动完毕后,应观察换向器上有无火花,火花等级是否超标。

3.电动机的调速恒功率弱磁向上调速,可调节磁场调速器,直至转速达所需之值,但不得超过技术条件所允许的最高转速。

恒转矩负载可以采用降压或电枢串电阻向下调速。

4.电动机的停机(1)如为变速电动机,先将转速降到最低值。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1)断开电源用二极管档检测A 红表笔接控制器电源输入正极、黑笔接负极、有充电现象为正常,短路则损坏。

B 红笔接控制器电源输入负极,黑笔接红色、黄色、绿色,短路则损坏。

C 红笔接控制器电源输入负极,黑笔接电机负极应有400-700参数。

D 红表笔接电机负极,黑表笔接控制器正极,应有100-300参数。

E 转把红、黑、绿,不应有短路现象。

(2)通电测量F 检测控制器电源输入正负极是否有36V与48V以上电压。

G 检测转把电源是否有5V以上电压。

H 转动转把,检测电压是否在0.8V-4.2V之间变化。

I 转动转把检测控制器电压输出。

(3)短路刹车断电线控制器应停止输出无刷控制器检测方法一、断电检测1、检测控制器电源输入正负极是否短路2、检测控制器绕组线参数:A 用黑表笔接电源正极,用红表笔分别接触黄、绿、蓝三根绕阻线,参数在400-700之间B 重复2的步骤3、霍尔信号线检测:用黑表笔接黑线,红表笔接红、黄、绿、蓝四根线,应无短路故障二、通电检测1、检测控制器电源输入电压是否有36V(48V)以上电压;2、检测霍尔信号线是否有5-7V电压;3、检测转把电源是否有5V以上电源;4、转动转把,检测信号线上是否在0.8-4.2V之间变化。

其它3故障则可配合上面状态推断维修:1:电机不转:a:电压不足,测试MCU的第3脚电压是否大于3.2V;b:刹车电平接法是否正常,检测MCU的第7脚,高电平刹只要电压高于2..5V:低平刹车时电压低于2.0V;c;调速电压是否加到MCU的第5脚;d:接插件未按装良好,缺相导致无法输出;e:上述条件都满足时,则输出及驱动电电路有故障,外力强行转动电机,内部有明显的不均匀阻力时则多为MOS功率管损坏、但有部分为前级驱动三极管损坏。

2:电机转;但不正常:a:控制器60度120度工作方式选择是否对应:b:电机靠外力能力,且转动时有叫大的操声不平稳;输出缺相,检测连接线情况,线路板上元件有漏焊、虚焊、短路、错焊等:c:霍尔信号不对,部分电机需调整控制器输出线或霍尔信号线;d:电机在低速转动时不平稳,多为驱动电路元件参数差异太大,测试三相驱动元件有无错焊,性能不良;3:电机易停、带负载能力差:a:控制器短路比较电阻R9、R10是否为20K或1.2K:b:电容C7(1000Pf)、死区调节电容C24(100PF)容量偏离太大;c:康铜线过长(*当控制器电容C7、C24容量不对时,工作电流将异常,一般反映为工作电流大而将康铜调得过长);d:驱动电路的部分元件漏电,性能不良。

直流电机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直流电机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注意点:T1最好在最大效率点附近,而T2最好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参考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测功计测试(不精确)或者使用扭力计测试(较准)
4.窜动量的测试
1)定义:转子在电机中沿轴向可以松动的最大的间隙量
2)测试方法:使用百分表,电机轴前后最大窜动的位置在百分表上显示的位置分别是A和B ,则电机窜动量为B-A
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一、测试方法
1.电机空载转速及电流的测试
1)定义:在额定电压下(指要求的加到电机端子上的电压,并不是指电源电压),无负载时的电机每分钟转动的圈数(空载转速)及此时流过端子的电流
2) 测试方法:使用测速计、胶轮、直流电源,如下连接,
参考测试方法:使用电机综合测试仪测试(但要设定范围及电机的冲片槽数,测试数据不准)
3)定子的EC值:一般是用对应的标准芯(绕线圈数为100圈)组立成马达后马达两端的感应电压即为定子的EC值,目前我们是采用的电机EC值
8.电机曲线图的作成
如上图所示,电机曲线图一共有四条线
1)转速-力矩:为一直线N=N0+KT其中N0为空载转速
2)电流-力矩:为一直线I=I0+MT其中I0为无负荷电流
3)输出功率-力矩:为一抛物线:P= N*T/97500 (T单位为gcm时)=(N0T+K*T**2)/97500
4)效率-力矩:η=P/UI=(N0T+K*T**2)/(97500U(I0+MT))
二、常见不良问题
1.电流大不良分析
1)电流大的原因:
电流大--1.机械磨擦造成:1)轴与轴承(机壳与端盖)2.性能关系1)充磁角度
的倾斜度、窜动量等)
D)测试两端子间的阻值,阻值是否正常,然后再决定要否通电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一、测试方法
1.电机空载转速及电流的测试
1)定义:在额定电压下(指要求的加到电机端子上的电
压,
并不是指电源电压),无负载时的电机每分钟转动的圈

(空载转速)及此时流过端子的电流
2)测试方法:使用测速计、胶轮、直流电源,如下连接,
直流电源
电机测速计
参考测试
方法:使
用电机综
合测试仪测试(但誨定范围及电机的冲片槽数,测试
数据不准)
2.负载转速及电流的测试
1)定义:在额定电压下(指要求的加到电机端子上的电
压,
并不是指电源电压),额定负载时的电机每分钟转动的
圈数(负载转速)及此时流过端子的电流(负载电
流)
2)测试方法:见上图,一般选择胶轮的直径为20mm,如
果负载为M gem,则所挂舷码的重量则为M g,同时胶
轮上的圈数取决于绳子A处必须松动才行(即祛码的重
量必须全部加到轮子上才行)
3.堵转力矩和堵转电流的测试
1);
“ 定义:使电机正好停止转动时的负载力矩Ts即为堵转力
矩,此时的电流即为堵转电流Is
3)一般采用两点法进行测试,选择两个负载T1及T2,测
试此负载下的nl> n2及II、12,使用下而的公式计算堵
转力矩和堵转电流:
Ts=(n2Tl-nlT2)/(n2-nl)
I S=(I2T1-I2T2)/(T1-T2)+(I1-I2)/(T1-T2)*T S
注意点:T1最好在最大效率点附近,而T2最好在最大
功率点附近
参考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测功计测试(不精确)或者使
用扭力计测试(较准)
4.窜动量的测试
1)定义:转子在电机中沿轴向可以松动的最大的间隙量
2)测试方法:使用百分表,电机轴前后最大窜动的位置在
百分表上显示的位置分别是A和B,则电机窜动量为B-A
电机
5.电流波形
1)定义: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旋转时,流过电机两端子间的电
流的变化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进行显示
2)测试方法:如图连接,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即为电机的电
流波形,电容一般为qf的电解电容,如果槽数为n 个,则
电机转动一周的完整的波形数为2n个
特性的测试
7. K
1)定义:指电机在不通电的状态下,转子在电机中慢慢转动
一周所需要的最大的力,单位一般为gem,英文名称叫
cogging torque
2)测试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扭力表,如图测试,二是
8.EC值的测试
1)定义:当用外力驱动电机轴以每分钟3000转转动时,在电机的端
子上感应到的电压,即为该电机的EC值,也叫反电动势,或逆诱
起电压,单位为V
2)测试方法:使用EC值测试机,调整转速为3000RPM, 此时测试马达
端子两端的电压,即为EC值,
3 ) 定子的EC值:一般是用对应的标准芯(绕线圈数为100 圈)组立成马
达后马达两端的感应电压即为定子的EC 值,目前我们是采用的电
机EC值
9.电机曲线图的作成
TORQUE
如上图所示,电机曲线图一共有四条线
1)转速-力矩:为一直线N二NO+KT其中N0为空载转速
2)电流-力矩:为一直线I二I0+MT 其中10为无负荷电流
3)】
-> 输岀功率-力矩:为一抛物线:P二N*T月7500 (T单位为gem 时)=(N0T+K*T**2於7500
5) 效率-力矩:H =P/UI=(N0T+K*T**2)/(975OOU(IO+MT))
二、常见不良问题
X
2
i.电流大不良分析
1)电流大的原因:
电流大机械磨擦造成:1)轴与轴承(机壳与端盖)2.性能关系1)充磁角度
2)电刷与换向器2)压敏E10值小
3)冲片与磁条3)充磁中心
4)轴与端盖4)绕线阻值
5)冲片材质
6)换向器组入角
2)分析方法:
A)外观有无异常,例,轴承保持部有否倾斜、压伤等
B)手指轻轻转动轴,看轴是不昌转动顺畅,感觉有无异物
C)分解前进行测试(与装配方而有关的尺寸,如轴承倾斜度、钏封的高低差、小壳
的倾斜度、窜动量等)
D)测试两端子间的阻值,阻值是否正常,然后再决左要否通电检测
E)小心分解电机外观有无异常,包括轴承、轴有无伤,磁石及转子上有无磨擦
的痕迹等,有必要时最好使用显微镜进行外观分析,分解时不要破坏碳刷及电刷
的形状(最好用开刷工装)
F)测试与电流大有关的数据(轴承倾斜,碳刷与换向器的压力、换向器圆度及表面
是否光洁等,充磁角度、无有磨擦、多装部品、轴的外径及轴承的内径等)
G)如果测试结果正常,再重新组装后看是否正常(轻轻敲打后是否正常)
2.窜动量不良分析
1)分解前外观有无异常
2)轻轻转动轴,看轴是不是转动顺畅,可能是因为电机卡死不动,判泄为无窜量
3)然后小心分解,外而有无多装或少装部品
4)进行测试,与窜疑有关的尺寸,与图而进行比较
3.-
4声音大不良分析
1)声音的种类:滚动音、杂音、尖叫音,还有声音大
2)声音产生的原因:电刷与换向器磨擦、轴与轴承磨擦、轴与小壳、轴承与介子,
转子窜动时的撞击声、转子转动时的风声、异常的磨擦声,电磁声(火花等)、电机共呜声等等
3)可以用共呜箱扩大声音听,基本上可以听出声音源在哪里
4)与声音有关的部品有:轴与轴承接触处轴伤、轴圆度不良、轴承孔径伤、轴
承圆度、含油率、轴头伤(与小壳接触),轴承跟着转动、冲磁中心不对导致
转子撞击轴承、换向器圆度及光滑度,片间高低差、刷片或碳刷对换向器压
力达大或过小,冲磁角度不对造成转速过高、还有介子接触小壳、线碰机
壳、胶盖圧圈超岀轴承而、转子与磁石的间隙过小,还有一些异常的磨控
(异物混入,转子片碰磁石)等等
5.转速不良分析
1)首先是外观,主要是看小壳与机壳的装配是否偏位,有无装护磁圈、有无短路
或开路,有无漏电
2)转动轴是否转动顺畅端子阻值是否正常
3)碳刷是否短路或开路
4)换向器组入角度有无异常
5)、
.. 充磁角度是否正常
7)转子阻值是否正常多绕少绕线绕线方式是否正常
8)机壳的磁石的磁性能是否正常
9)压敏电阻是否正常E10值是否合乎要求
10)碳刷的含铜量及冲片的材质及冲片的片数,以及冲片的外径
11)装配不良或配合不当造成电流大造成的转速不良(如窜量、轴与轴承的配合,
轴承倾斜等等)
6.负载转速不良分析
主要是空载转速正常的状况下的负载转速不良:
1)线径用错
2)磁石的磁性能、及厚度
3)充磁不良
4)冲片的材质、外径及冲片的厚度
5)碳刷的含铜率
6)机壳的厚度及机壳的内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