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调研报告.doc
失独家调研报告

失独家调研报告标题:失独家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失独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失独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调研结果表明,失独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压力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
为了解决失独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一、介绍失独问题失独指的是在儿童时期失去父母或亲生父母一方的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独现象在我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给失独群体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二、失独现状分析1.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或者将孩子送到城市工作的亲戚家抚养。
这种人口流动导致失独问题的频繁发生。
2. 经济压力在现代社会,经济问题往往成为导致失独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不少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抚养儿童的费用,被迫将孩子寄养或者送给国家收养机构。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为了多赚钱,不得不长期离家工作,导致儿童失去了父母的陪伴。
3. 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变化也是导致失独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因为离婚、丧偶等原因破裂,导致儿童失去父母的抚养。
此外,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一些家庭只能放弃一个孩子,使其失去兄弟姐妹的陪伴。
三、失独问题带来的影响1.心理影响失独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2.教育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怀,失独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面临学习困难、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3.社会适应问题失独儿童长期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四、解决失独问题的对策1.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为失独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对失独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3.加强教育保障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失独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而这个子女也因意外或疾病等原因离世,使得家庭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失独家庭的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因此我们对失独家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关心和帮助这些家庭。
首先,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子女离世的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和严重疾病,这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和痛苦。
同时,失独家庭中的父母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失去了子女的陪伴,心理上的创伤更加深重。
其次,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心理状况。
调查显示,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责等。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生活的动力和希望。
而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着沟通不畅、情感隔阂等问题,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
失独家庭的父母通常需要面对独居、生活费用、医疗保障等问题,由于年龄偏大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同时,由于失去了子女的经济支持,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较为困难。
最后,我们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进行了调查。
目前,社会上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失独家庭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
总之,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和帮助的群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和汇报,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失独家庭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和关爱的社会环境。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doc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如何破解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在多界别提案中,政协委员向政府提出多项建议,农工党中央建议政府统计失独家庭,并定期发布数据。
民进中央和农工党中央均建议成立失独家庭关怀基金。
针对失独群体问题的存在以及其严重性,建议在国家、政府层面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正视失独问题的存在,全中国要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字,并定期发布,便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内容,请看下文。
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
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
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
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
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
城镇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270-350元/月的城镇低保金、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个人劳动所得。
相对而言,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对经济帮扶的需求更大。
关于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报告

关于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报告【正文】一、引言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报告旨在探讨中国失独家庭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现状与需求,以及相关政策及制度的完善建议。
本报告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调研和数据分析,系统性地分析了中国失独家庭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深入探讨了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政策措施,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二、中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与特点2.1 失独家庭定义及数量统计2.2 失独家庭面临的心理与社会问题2.3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需求的调查与分析2.4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和挑战三、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政策的探讨3.1 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政策现状3.2 失独家庭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与建议3.3 失独家庭养老保障政策研究与建议3.4 失独家庭教育保障政策研究与建议四、完善中国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4.1 完善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法律法规4.2 建立失独家庭社会保障综合体系4.3 增加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支持力度4.4 加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和落实【结尾】1、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为调研问卷,附件2为数据分析报告。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社会保障:指国家通过立法,从社会保障基金中提供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用于参加社会保障的费用和支出,包括生育、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
·失独家庭:指因子女死亡而没有其他子女的家庭。
·养老保障:指国家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提供老年人基本生活费用和相关服务的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指国家以社会统筹和个人缴费相结合,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
蚌埠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蚌埠失独家庭调研报告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蚌埠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独家庭。
这些家庭面临着严重的心理、经济和社会问题,亟需社会关注和支持。
为了解蚌埠失独家庭的现状和需求,本次调研对失独家庭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调查。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和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的收集。
我们共访谈了10个失独家庭,并发放了100份问卷,收回了90份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相关政策和社会资源的研究。
调研结果失独家庭的现状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蚌埠失独家庭的现状如下:1. 多为老年夫妻:失独家庭大部分是年龄较大的夫妻,他们由于独生子女的离世不仅面临着心理上的巨大压力,还需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2. 心理压力较大:失独家庭普遍存在着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失去了亲人的他们感到孤独、无助甚至绝望,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帮助。
3. 经济负担加重:独生子女离世之后,失独家庭的经济负担变得更加沉重,他们需要支付丧葬费、医疗费以及消耗性的心理治疗费用。
4. 社会支持缺乏:现有的社会支持体系不能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怀与扶持力度。
失独家庭的需求根据调研结果,蚌埠失独家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疏导和辅导:失独家庭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重建生活信心。
2. 经济援助:由于独生子女的离世,失独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大,他们需要得到一定的经济援助和帮助,减轻经济负担。
3. 社会关怀:失独家庭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例如由政府牵头组织的慰问活动、志愿者的陪伴等。
4. 法律保障:失独家庭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保障力度,加强对他们的法律维权支持和保护。
政策建议基于对蚌埠失独家庭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建立心理疏导和辅导机制:加强对失独家庭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帮助失独家庭重建自信和生活信心。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中只有一个独生子女,这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来说是一种罕见的情况。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导致了该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扰。
本文将对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失独家庭的现状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独生子女往往被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一旦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遭遇不幸,对家庭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失独家庭的数量约为5000万户,这一庞大的数字表明了失独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和扩散。
失独家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压力大:失独家庭通常只有一对夫妇,他们需要承担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同时还要应对失去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2. 社会关系复杂: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家庭的重视和依赖,失独家庭在社会交往中常常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扰,比如与邻居、亲戚朋友的交往难题等。
3. 心理健康问题:失独家庭的成员常常陷入抑郁、焦虑等心理困扰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失独家庭成员通常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损害,还会波及到家庭的其他成员,甚至整个社会。
在对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抑郁情绪:失独家庭的成员往往会由于失去独生子女而陷入抑郁情绪中,这种情绪长期存在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2. 孤独感:失独家庭的成员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为他们失去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很难找到可以倾诉和得到支持的人。
3. 自责和内疚:失独家庭的父母常常会因为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而感到内疚和自责,这种情绪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精力和意志。
4. 社会不适应:失独家庭的成员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遭遇到各种不适应和困扰,这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关于市失独家庭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关于市失独家庭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_调查
报告
??力度和崛起的速度。
解放思想不能依赖于“改良式”的,而是需要“变革式”的。
必须冷静地思考、客观地查摆,切实解决思想解放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与群众需要联系不够的问题。
创新体制机制的着眼点在于有效接轨。
一是要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勇于承认、敢于吸纳、善于借鉴,特别要借鉴长三角地区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形成的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我们自身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法,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使我们的体制机制更加接近于长三角,努力营造“宾至如归”的产业发展氛围和条件;二是主动了解掌握产业发展动态和需求,剖析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找准方向和对策;三是建立多层面的协调对话机制,协调利益分配,解决制度性障碍,促进共赢。
创新体制机制的着力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理顺产业发展思路、协调产业关系、吸引积蓄人才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破除自身有碍于产业发展壮大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机械式工作方式,摒弃顽固的官本位意识、等级意识、唯权意识等等,创造性、灵活性地运用政策,才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篇调研报告: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摘要:失独家庭是指已经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许多家庭面临失独的困境。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失独家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一、背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多年。
然而,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独生子女,导致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巨大压力。
失独家庭逐渐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现状调研结果1. 心理压力: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感到失落、无望和孤独。
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支持,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 经济困境:失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通常是夫妻双方的退休金或劳动收入。
然而,在面临老年疾病和家庭开支压力时,这些收入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3. 社会关怀的不足:许多失独家庭在社会关怀方面存在欠缺。
他们感到被遗忘,缺乏支持和帮助。
三、帮扶措施建议1. 心理咨询和支持:失独家庭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2. 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为失独家庭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开展自己的事业,提高经济能力。
3. 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社区关怀网络建设:建立失独家庭关怀网络,包括社区志愿者、社工机构等,为他们提供定期的关爱和支持。
四、帮扶调研结论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困境。
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帮扶措施,包括心理咨询支持、职业培训创业、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和社区关怀网络建设等。
希望通过此项调研,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问题的重视,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完 -。
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458-88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失独家庭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失独妇女是指在未成年子女的死亡或离世后,丧失子女抚养和照顾责任的妇女。
这个群体常常被人们忽视,但是却面临着各种心理、经济和社会压力。
为了解失独妇女的情况并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将对失独妇女进行调研,并进行报告。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0名失独妇女参与。
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家庭状况、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调研结果:1.个人信息:参与调研的失独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占比64%。
另外,大部分失独妇女的教育程度较低,只有25%的妇女有高中以上学历。
2.家庭状况:70%的失独妇女是独居,而其余30%则与其他成员一起居住。
失独妇女家庭的平均人口较少,仅为2人。
3.经济困难:近半数的失独妇女表示,经济负担沉重,生活困难。
70%的妇女表示遇到了就业困难,很难找到稳定且薪资合理的工作。
此外,80%的妇女表示收入不足以支持日常开支。
4.心理压力:失独妇女普遍存在心理压力。
有80%的妇女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60%的妇女表示有抑郁的情绪。
同时,大约有40%的妇女认为无法面对子女离世的事实。
5.社会支持:于此同时,只有30%的失独妇女能够从家庭和社会获得支持,其余70%的妇女感到缺乏关爱和关注。
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失独妇女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缺乏社会支持是她们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改善失独妇女的生活状况,我们建议以下几点:1.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帮助失独妇女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
2.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得到重视,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失独妇女应对心理困境。
3.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为失独妇女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失独妇女的关注度,减少歧视和偏见。
5.加强法律保护,确保失独妇女的权益得到保障,打击不正当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为失独妇女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她们重新建立自信、克服困难,过上更好的生活。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工作范文]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f3557f647d27284b7351ca.png)
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严重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家庭)已逐渐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特殊群体。
为进一步了解摸清我市失独妇女的生存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基本情况,加大对失独妇女的关注关爱力度,**市妇联于20XX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对我市失独妇女进行了专题摸底调研。
一、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1、人员数量。
三县六区妇联初步统计,**市失独妇女家庭316户,其中夫妻双方健在的243户,丧偶失独妇女73户,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23.1%,困难失独妇女家庭(低保及大病等低保边缘困难户)180户,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56.96%。
其中,城镇失独妇女247户、农村失独妇女69户,分别占失独妇女家庭总数的78.2%、21.8%。
2、年龄分布结构。
49岁(计生特扶年龄标准)以下的76户,约占失独妇女总数的24%;49—55岁的86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27.2%;55—70岁的125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39.6%,70岁以上的29户,占失独妇女总数的9.2%。
3、文化程度。
从全市总体来看,失独妇女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204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64.6%,高中99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31.3%,高中以上13人,占失独妇女总数的4.1%,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分布在市区失独妇女中。
农村失独妇女文化偏低,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农村失独妇女(主要集中在三县及淮上区)小学及文盲54户,占农村失独妇女总数的78.3%,初中的占21.7%,全部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
4、享受帮扶政策。
根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市女方49岁以上符合政策要求的失独家庭可申请享受计生特扶政策,独生子女死亡或三级残疾以上,独男每户135元/每月,独女145元/每月,部分特困失独妇女享受低保、残联救助、慰问金等临时性救助等。
5、经济收入情况:市区失独妇女大多为夫妻退休,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等,退休工资或打工收入普遍偏低,经济情况大多一般。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篇一: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一.1.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1.失独群体的数量规模虽然近年来失独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仍没有权威机构对失独群体的具体数量规模进行准确调查,根据人口普查等相关统计资料,有些学者对我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增长速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断。
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在20xx年3月1日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人口政策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失独家庭在20xx 年已达百万,而且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到2050年累计死亡10岁及以上独生子女总人数将过千万。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认为“即便不计算20xx年后新增独生子女家庭和死亡孩子数量,到2035年也会有1000万失独家庭”。
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
这样的发展态势,使得失独已不再是个人和家庭问题,已经上升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备受当前国内专家学者关注的新课题,成为我们党和各级政府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2.失独群体的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独生子女的死亡,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
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还有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已。
符号互动论认为,当自我概念或身份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得到肯定时,人们将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反之,自我概念或身份不能得到证明时,将会体验到消极的情感。
失独群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和通常的地域范围内体验到的基本上都是消极情感。
对过去,有遗憾、有怀念、有自责、有悔恨;对现实,有悲伤、有痛苦、有宿命感、有阴郁、有焦虑、有逃避、有破罐子破摔、有自残自杀;对未来,有恐惧、有失望、有绝望。
同时,因独生子女的离去而引发的身体病变、经济贫困、夫妻关系紧张、未来的空巢生活压力等更让失独父母不堪承受。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2失独家庭调研报告(2)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
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夫妻健在的失独父母14对夫妻,28人,占总数的56%;丧偶未再婚的父亲或母亲15人,占总数30%;离异未婚的父亲或母亲3人,占总数6%;再婚的父亲或母亲2人,占总数的4%;因独生子女死亡受到刺激妻子精神障碍出走未归的失独父亲2人,占总数的4%。
3.独生子女死亡情况独生子女在儿童时期早夭的为16人,占总数的43%;独生子在青年时期死亡的为11人,占总数的30%;独生子女在壮年时期死亡的为8人,占总数的22%。
4.生活保障现50人均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2013年起每人每年由政府财政发放扶助金3600元。
有退休工资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退休工资1000元以上3人,1000元至500元4人,500元以下1人。
);五保户9人,占总数18%;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人,占总数6%。
无固定收入30人,占总数的60%。
5.孙子女情况有亲孙子女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有一对夫妻);有继孙子女的失独父母1人,占总数的2%。
6.居住情况夫妻两人单独居住自己房屋的失独父母有16对,30人(含再婚家庭,其配偶不是失独父母),占总数的60%;单身独居的失独父母有11人,占总数的22%;与兄弟、父母儿媳、女婿居住的失独父母有4人,占总数的8%;寄住村中无亲戚关系的组员家中有2人,占总数的4%;由政府抚养住敬老院的失独父母有3人,占总数的6%。
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及报告

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及报告调查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失独家庭,这些家庭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态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独家庭的现状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我们在社交媒体和论坛等互联网社区上发起了这项调查,并向失独家庭及其朋友、亲属、同事等人群发出了邀请。
最终,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212份回复,其中170份来自失独家庭,42份来自其亲属、朋友等周边人群。
调查结果家庭状况在所有回复中,有68.4%的失独家庭没有其他子女,仅剩31.6%的家庭有其他子女或宠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失独家庭中有11.8%的家庭还有其他家庭成员去世的情况,这让家庭的负担更加沉重。
心理健康状态调查结果显示,63.5%的失独家庭过去有过情感问题或精神障碍的病史。
在这些病例中,有34.1%的人被诊断为焦虑症,29.4%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9.4%的人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此外,还有一些失独家庭报告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感觉孤独、无能为力和不被理解。
支持和需求在所有失独家庭回复中,有70.6%的人表示他们的亲友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其中48.8%的人希望他们的家人和朋友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此外,还有28.8%的失独家庭认为他们需要更多的社区支持和资源,如心理健康咨询、孤独症支持小组和经济援助等。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的大多数家庭都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家庭而言,给予多一点的关爱和陪伴可能会带来重大的帮助。
对于社会而言,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来满足失独家庭的需求,帮助他们从心理和社会上恢复和融入社会。
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失独”现象越来越多。
其中,失去独立的女性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群体之一。
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一群体,我们进行了对于第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第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第失独妇女指的是丈夫死亡或离异,仅有一个独女的妇女。
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目前中国的第失独妇女约占妇女总人口的3.5%。
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很多人会认为失去独立的女性只好寄希望于儿子来照顾自己。
但是,我们的调查也显示出,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很多家庭也会选择生育女孩,因此这一现象正在逐渐减弱。
二、第失独妇女的生活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大部分第失独妇女都生活在比较偏远的乡村地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由于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她们不仅无法获得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家庭负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第失独妇女都不得不乞讨、寻求慈善捐助或者去人民群众中心寻求救助。
除此之外,第失独妇女也面临着心理创伤。
在这个传统的社会中,儿子被视为赡养老人的重要来源,因此失去独立的女性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是没有“依靠”的。
加之与夫妻关系的消失,很多第失独妇女都感到孤独、无助和无家可归。
三、第失独妇女的保障情况中国政府在关注着第失独妇女的生存现状,在公共政策中也对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比如,对于自主创业、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也为她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保障。
但是,在实际社会中,很多第失独妇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第失独妇女生活在偏远地区,好的医疗、教育和居住环境并不健全。
此外,由于社会对失去独立的女性的刻板印象,很多妇女也不太敢打破现有的习惯,不愿向社会寻求帮助。
四、改善第失独妇女的生存环境对于这一群体,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善她们的基本生存环境。
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加大对于第失独妇女的关注和扶持,同时在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等方面非常关注,使得第失独妇女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及报告

关于失独家庭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二O一三年十月关于失独家庭问卷调查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XX辖区内失独家庭的逐年增多,这些家庭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摸清他们的生活现状及需求,我们特制作了这次失独家庭问卷调查,参加问卷的共15户29人。
一、问卷相关数据及分析:(一)您的基本信息1、你的年龄2、你的性别3、您目前的婚育情况4、您是否已经退休5、您的户籍所在地6、您目前的文化程度7、您的孩子已在天国安息多少年8、您的孩子去世的原因是9、你有无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从以上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接近80%的失独者年龄在50岁以上并且退休在家,大部分都拥有和睦的家庭生活,失去唯一孩子的年头从1年到20年以上均有,接近80%的孩子是因为疾病去世的,另外20%的孩子是因为意外事故和自杀去世的。
(二)您目前的经济状况10、您的收入是否满足您的日常需求?11、你的收入来源有12、您认为政府若为您购买养老保险对您帮助大吗?13、您(和老伴)给自己存了一笔养老用的钱吗?14、您是否有其他的经济负担?从失独者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看出,95%以上的失独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收入能满足日常需求,收入来源主要是退休金。
对于政府为失独家庭购买养老保险一事有55%的人认为帮助较大,只有31%的人为自己存了一笔养老用的钱。
对于家庭其他经济负担只有24%的家庭有,其余家庭没有经济负担。
(三)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15、您目前身体如何?16、目前照料您的人是17、(1)您日常生活是否需要他人照顾?(2)如果您需要,那您最希望有谁来照顾您?18、您是否有医保?19、看病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1)排队挂号、交钱、拿药全是自己跑来跑去无人帮忙;2)看病难、没人陪、费用高、花费时间长;3)看病手续繁琐,独自看病有种无助感;4)如果有大病看不起;5)等待时间太长;6)到医院按科分类等候,老了无人管;从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来看,有38%的失独者身体较为健康,55%的失独者身体一般,7%的失独者身体较差,但基本上生活都能够自理还不需要别人帮忙。
我国家庭情况调研报告

我国家庭情况调研报告我国家庭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失独家庭情况调研报告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研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目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所以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
目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我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经济状况。
丧子之痛让他们生活无望,也失去了创造生活的积极性。
他们中大部分生活贫苦,有极个别甚至居无定所,借住在村里的公房(如仓库)或亲戚闲置的旧房。
农村失独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于117-**5元/月的农村低保、235元/月的生育特别扶助金和家庭普遍较为微薄的劳动所得。
计划生育失独家庭调查报告

计划生育失独家庭调查报告计划生育失独家庭调查报告为做好对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的扶助关怀工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市卫计委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计划生育失独家庭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对计划生育失独家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给予扶助关怀的对策和建议。
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市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一些家庭由于独生子女死亡,在生活保障、养老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遇到一些特殊困难。
为此,我们对全市计划生育失独家庭需求意愿进行了专题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失独家庭现状(一)家庭经济收入普遍较低,生活水平不高。
全市计划生育失独家庭经济收入困难的家庭有88户,占57.14%。
近几年来,这些困难家庭被纳入农村或城镇低保的只有45户,纳入农村“五保户”的有11户。
住房条件比较差的有42户,无住房的有14户,都为农民。
失独家庭中近年政府安排解决保障房或危房改造建房的有18户,还有部分家庭因经济收入微薄而无力解决住房问题。
导致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因病导致劳动能力不足,无法外出务工,从事经营类服务缺少启动资本,从而导致家庭生活水平低下。
(二)家庭成员年龄普遍较大,健康状况不佳。
在154户计划生育失独家庭233人中,健康状况良好的有58人,一般的`有105人,较差的有70人。
失独家庭中,人口年龄普遍较大,平均年龄57.6岁。
随着他们年事渐高,逐步面临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问题,如果面临疾病或突发事故,家庭抗风险能力很差,必将导致家庭越来越困难。
(三)从事职业及生活来源单一,养老问题突出。
在154户计划生育失独家庭233人中,其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所得的91人,占39.06%;领取退休金的15人,占6.44%;参加养老保险的70人,占30.04%;其它25人,占10.73%;无固定收入来源32人,占13.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独家庭调研报告
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我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我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