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学案 比例的意义(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1 /
2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赤水二小——胡小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
32、33页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存在,并在实际生活中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比和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1、1、什么叫做比?
2、说出下面比的各部分名称。

3 :
4 3、什么叫做比值?
4、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2.7∶4.5 6 ∶10
二、课中议学
1、感知相等的比
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根据这些比的比值,能不能将这
4个比分分类?(感知比值相等)师:你真会比较,谁的分法和他一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两个比相等的知识。

2、结合国旗情境概括比例的意义
(1)出示情境图
师:老师收集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1 2
3 4
2
3
4535∶。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二)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二)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二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二)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二),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1、什么叫做解比例2、我国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如果我们学校的国旗长是240厘米,求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多少厘米?(1)你会解答吗?独立解答后,同桌间相互说说想法。

(2)反馈交流①240÷3×2=160(厘米)②解:设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厘米。

240:=3:23=240×2=240×2÷3=160答:我们学校国旗的宽是160厘米。

(3)你是怎么想的?(二)、关键点拨1、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1)你明白第二种解法的意思吗?(2)国旗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和实际长度比可以组成比例,所以可以把国旗的宽设为厘米,建立比例240:=3:2,再通过解比例求出的值。

(3)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解比例的方法(1)你是怎样解比例240:=3:2的?(2)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3:2的比值,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的值。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把比例转化为方程,再求出的值。

(4)怎样才可以确定的值是正确的?(检验)(5)你更喜欢哪种解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解下面的比例:10=:0。

4:=1。

2:2=2、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求未知数X。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

标题: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比例的意义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例如,3:4=9:12,表示3与4的比等于9与12的比。

(2)比例的基本性质① 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例如,在比例3:4=9:12中,3×12=4×9。

② 比例的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例如,在比例3:4=9:12中,4×9=3×12。

③ 比例的两内项和两外项可以互换位置,比例仍然成立。

例如,3:4=9:12可以写成4:3=12:9。

(3)比例的应用①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

例如,已知比例3:4=9:x,求x的值。

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3×x=4×9,得到x=12。

② 判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例如,判断2、3、4、6这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

解:分别计算两内项之积和两外项之积,得到2×6=3×4,所以2、3、4、6能组成比例。

3. 课堂练习安排一些比例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 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难点- 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引导探究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 小组合作法-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意义。

- 提问:什么是比例?比例有什么性质?2. 探究比例的意义(10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找出比例关系。

-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比例的意义。

3.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5分钟)-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

4. 实际操作(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提问:如何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3. 如何改进教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1. 教材-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2. 教学辅助材料- 图片、实际操作材料3. 多媒体设备- 投影仪、电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_人教新课标
反思与体会: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探究新知搭建了平台。

其次,主要采取探究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我都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共性让学生去探索,将学习内容的“大板块”交给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

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取结论,并对结果进行相互评价,从而使他们体会成功,共享合作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针对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完比例后把比例和比混淆的问题,我还特意增加了比和比例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的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当然,纵观全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探讨的问题更贴近生活?教师要进行怎样的引导还值得我进一步思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标题: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意义。

2. 新课讲解(1)比例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的分子、分母分别相等,比例的倒数等。

3. 例题解析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比例的趣味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九、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辅助资料:关于比例的趣味阅读材料、练习题等。

十、教学时间本节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培养其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以下是对这一部分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一杯果汁需要2个橙子和1个苹果,那么4个橙子和2个苹果可以做出几杯果汁?”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并自然地引出比例的概念。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

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活动(一)复习准备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板书:17/100=17/1003/20=15/100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与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生活中的知识。

4、把我校的生活课堂的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中。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照片教学流程:一、生活导入:1、活动照片观察发现。

师:在刚刚举办的“劳动创造和生活摄影作品展”中,我看到了生活中一个靠自己双手和智慧或美化环境或帮助别人的你,其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我认为最有意义的要数杜浩田的这张作品(可见出示)。

老师今天把他在厨神大赛现场的原版照片带来了,同时又加洗了三张。

(板贴照片)比较原版照片和加洗的三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回答。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是因为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2、迁移猜想师:很多新的知识学习都和原有知识联系密切,你认为“比例”会和什么知识联系密切?预设(生:比)好,我们就在“比”的基础上来研究“比例”。

“例”在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符合某钟条件,那么“比”要符合哪种条件才能组成比例呢?我们接下来深入研究。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师:我把两张照片的数据带来了,你能找出它们长和宽的比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再与同桌说说。

师:按比例缩放的照片有什么特点呢?(预设生:比值相等)师:原来不变形,按比例缩放指的是可以找到两个比值相同的比。

因为比值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12.6:10.5=14.4:12或12.6/10.5=14.4/122、丰富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课前思考比例的意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自主进行意义构建。

再运用科学情境进行变式练习,丰富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从而内化比例的意义。

教学实践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初次见面为了让大家对陈老师的印象更深刻点,陈老师带来了自己的一张照片(课件出示照片),这张照片好看吗,陈老师打算把这张照片放在房间的各个地方,这些就是打算放上去的照片。

(课件连续出示3张照片)图片二、课堂探究同学们为什么笑了?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3号图与原图不像,1号、2号与原图像。

1号照片放大了,2号照片缩小了,3号照片变扁了。

1号、2号照片按比例变化了。

1号、2号照片虽然大小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像的。

为什么有些照片像,有些照片不像,“像”与“不像”可能会与什么有关?(长和宽)。

照片的“像”与“不像”原来与照片的长和宽有关,那么长和宽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关系?(隐去照片内容,显示长方形)图片1.我们来看看原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6和4)1、2、3号图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1号图的长是(),宽是()。

2号图的长是(),宽是()。

3号图的长是(),宽是()。

2.为什么1号2号图形与原图像,3号图不像,你能用算一算的方法来说明理由吗? 同桌合作算一算、说一说。

课件出示学习单:图片3.交流:⑴材料① 6÷4=1.5 12÷8=1.5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算法,你是怎么想的?他发现原图、1号图的长是宽的1.5倍。

材料② 6:4=6/4=3/2 12:8=12/8=3/2你是怎么想的?他发现原图与1号图的长与宽的比值都是3/2材料①②同屏对比:我们发现长与宽之间的倍数关系就是长与宽之间的比。

(教师手指黑板上的图)问:这些都是长与宽的比,有没有同学写的是宽与长的比,谁来说说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比例的定义:强调比例是由两个等比例数列的部分对应项构成的等式,这是比例学习的基石。
-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对称性、反比性质、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这些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重要工具。
-比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如购物打折、距离换算等,这是比例知识的核心应用。
举例:
-重点讲解比例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如购物时商品原价与折后价的比例关系)来加深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距离换算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比例尺测量并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独特思路和方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可能部分学生对比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难点的讲解,我应该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是由两个等比例数列的部分对应项构成的等式。
2.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比例的四个基本性质,即:比例的对称性、比例的反比性质、比例的合比性质和比例的等比性质。
四、教学流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情景操作认识平角和周角,使学生建立平角、周角概念。

2.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周角、平角形成过程及与各种角的关系,把钝角范围补充完整。

3.能正确画平角和周角,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周角。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角、周角形成过程并会叙述。

教学准备:活动角、纸扇、一张纸。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1、①师:老师想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拿出一张白纸,在黑板上演示,像老师这样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指着角问同学: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回答:1、量角器量的 2、三角板对比的板书:直角等于90度②师:比90度角小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锐角小于90度③师:比90度角大的角是什么角?生回答后,板书:钝角大于90度2.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角并板书:平角、周角(彩笔)。

快来打声招呼吧!3.读一读,平角、周角。

你知道什么?生回答:角的度数!边在哪边?今天我带同学们一起走进平角周角。

二、探究新知1.学习平角你们想当魔术师吗?举起纸,这是90度角,翻过来,指着角,这是什么角?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画上直角符号,让同学们也画上直角符号。

变!这就是平角,听!平角大声跟同学们说:我是平角,我愿意跟同学们交朋友。

同学们,你们也变,认真看平角,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快说给同学们听,一定要认真听,互相补充。

学生展示,板书:一平角=2直角=180度。

两条边在第一次折痕上引导学生说,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

让学生拿出活动角,转动时,注意角的一边不动,另一边绕着角的顶点旋转成平角。

让学生指出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板书:画平角。

让学生也跟着画平角,齐读两遍平角的特征。

2.学习周角我还会变呢,翻动平角纸,这又是什么角?说理由。

画上符号,要求学生也画上两个直角符号,变!这就是周角,听!同学们好我是周角,我愿意和同学们交朋友!讨论: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生按顺序展示后,教师板书:1周角=4直角=2平角=360定义:有四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比例的概念与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比例的概念与性质。

2.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比例关系。

2.理解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实物:各种比例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例的基本概念1.引入:通过展示实物例子,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

2.基本概念讲解:介绍什么是比例,如何表示比例。

3.示例讲解:举例说明不同形式的比例关系。

第二课时:比例的性质1.复习回顾:对比例的基本概念做简要回顾。

2.深入讲解:介绍比例的反比例、正比例等性质。

3.练习:让学生做相关习题,巩固掌握比例的性质。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1.引入实际问题:提出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解决问题。

2.讨论解决:学生分组讨论并探究应用比例的方法。

3.组内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及过程。

五、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1.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涉及的重点知识与难点。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例子和生活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例的概念与应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比例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构造比例,并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的实例和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比例的意义,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比例意义的深入理解。

- 比例问题的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或黑板。

- 学生用练习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引入: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表示和计算方法。

2. 情境创设: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图形相似等,引出比例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数学定义,即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的表示方法:讲解比例的符号表示,如 a:b = c:d,以及比例的口头表示。

3. 比例的性质:讨论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中项的性质、比例的倒数性质等。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按比例分配物品、计算相似图形的尺寸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基础练习题,巩固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比例知识解决,如物品按比例增加或减少后的数量计算。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比例的理解和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比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使用比例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

-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例的知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教案设计2
四、总结全课,升华认识
学生回顾全课,说说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学生观察,激发爱国情操。
师生交流,得出每面国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们的长和宽隐含着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⑴学生照样子利用主题图仿写一个比例,并说出自己是怎样写出来的。
⑵学生尝试说说什么叫比例。
⑶教学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自学课本第34页的第一段话,初步认识比例各项的名称。
出示其中一个比例,指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比例的各项的名称。
媒体出示,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了解比例和比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自主交流,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学生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单元的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学习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的编写也注意体现知识的综合应用,例如比例尺的一些练习,不仅限于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且涉及到测量、图形、方向与位置的知识以及根据实际设计比例尺。
一、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准备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 科第 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数学教案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比和比例教案,希望你会喜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学法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同学们,今天数学课上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你们来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大家有没有信心?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2、老师也准备了几个比,想让同学们求出他们的比值,并根据比值分类。

2:3 4.5:2.7 10:680:4 4:6 10:1/2提问:你是怎样分类的?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板书:两个比相等 4.5:2.7=10:6 12:16=3/5:4/5 80:4 =10:1/2)像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比例的意义。

(1)教学例题。

先出示教材上的四幅图,请同学说说图的内容。

找一找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再出示四面国旗长、宽的尺寸。

师: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提问:根据求出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教师边总结边板书: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 像这样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师:在图上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4.5/2.7= 10/6请同学们很快地把黑板上我们写出的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选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教学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什么叫比?练习:(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km,写出路程和时间之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之比,并化简。

2、什么叫比值?练习: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6:10 9:15 20:4 0.6:0.2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ppt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观察:这三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这三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有国旗)【师】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必须尊重它,这三幅图处中的国旗大小不一,这里面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

【板书】第四章比例第1节比例的意义三、新授(一)认识比例(1)课件变成三面国旗的画面,出示画面国旗的长度和宽度。

(2)请学生写出每面国旗的长、宽之比,并求出比值。

(3)学生板演。

【师】订正:图片【师】你发现了什么?【生】这四个比的比值相等。

【师】那我们就可以将其中的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师】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5:图片=2.4:1.6【板书】5:图片 =2.4:1.6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师】这就是比例的意义,请同学们齐读。

【师】请同学们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要写成等式;要有两个相等的比【师】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生】还有2.4:1.6= 60:40 60:40=15:10等四、及时练习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的: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判断下面两种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工作时间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

二、新授。

1、揭示课题2、学习例7(1)认识:“千米/时”的读法意义。

(2)出示书中的问题要求学生逐一回答。

(3)提问:谁能说一说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关系式?(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别表示两个表的内容。

当()一定时,()和()成()比例关系。

还有什么样的依存关系?(5)教师作评讲并。

(6)用图表示例7中的两种量的关系。

指导学生描点、连线观察:在表里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关系的是一条什么线?A点表示什么?B点呢?在这条直线上,当时间的值扩大时,路程的对应值是怎样变化的?时间的值缩小呢?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右表。

3、正、反比例的特点(异同点)由学生比、说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第1、2题2、P49第1题。

四、课堂:正、反比例关系各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关键是什么?五、作业P49第2题(1)(4)(5)(6)(9)六、课后作业1、P49第2题(2)(3)(7)(8)(10)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导学案第【2】篇〗【教学内容】正比例。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复习引入。

用投影仪逐一出示下面的题目,让学生回答。

①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板书: =速度。

②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板书: =单价。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够解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例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一本书的宽和高的比例。

- 一辆汽车的轮胎和车身的比例。

- 一次混合果汁的水和果汁的比例。

步骤二:讲解比例的意义1.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或者其他特点关系。

3. 比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优惠折扣、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步骤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比例用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冒号“:”表示,例如1:2、2:3。

2. 比例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如1/2、2/3。

步骤四:比例的计算1.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一项和比例的另一项,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未知项目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2的值是4,可以通过分析得到3的值是6。

2.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和比例的一个项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比例的其他项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一个项的值是4,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另一个项的值是6。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讨论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有清晰的理解。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和发现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能够用不等式比较法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3. 通过练习,提高对负数大小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数轴、练习题等);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负数的概念(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表示什么。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2. 比例的基本性质3. 比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 教学难点:比例的应用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1. 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引出比例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介绍比例的定义,解释比例中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其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说明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意义的理解。

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 导入- 复习比例的意义,引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基本性质的理解。

第三课时:比例的应用1. 导入- 利用实际问题,引出比例的应用。

2. 新课讲解- 讲解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行程问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应用。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比例。

2.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识别和写出比例。

2.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1. 理解比例的概念。

2.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实际操作法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比例的意义(10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比例的意义,理解比例的概念。

3. 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10分钟)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实践应用(10分钟)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例知识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比例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比例知识的运用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1. 课本2. 教学课件3. 实际操作材料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的意义(二)
一、填空。

1. 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外项是23
,另一个外项是( )。

2. 1.2千克∶25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1,这是一个( )三角形
4. 如果7x=8y ,那么x ∶y=( )∶( )。

5. 大圆的半径与小圆半径的比是3∶1,则大圆的面积是小圆的面积的( )倍。

二.解比例。

6.5:χ=3.25:4 χ:=:4110181 63
28.0:
=:χ 951527:=:χ 25
324χ=: 55.03:=:χ
三、找朋友,把下列比值相同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3 :8 15 :16
8 :7 0.25 :0.5
6 :5 89 :79
1 :
2 0.
3 :0.8
四、实践运用。

1. 给一座房屋的地面铺方砖,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2000块,若改成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
2. 水泵厂原计划每月生产120台水泵,半年完成任务,实际提前两个月完成,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台水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