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小学六年级杜甫复习资料(文学史常识)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与杜甫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与杜甫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与杜甫书知识点归纳杜甫是中国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

下面是与杜甫及其作品相关的一些知识点的归纳:- 生平与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早年家境贫寒,后因家族之乱而流亡,曾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他对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平与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早年家境贫寒,后因家族之乱而流亡,曾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他对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生平与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早年家境贫寒,后因家族之乱而流亡,曾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他对社会不公与人民疾苦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 作品风格:杜甫的诗作写实而深沉,常以叙事手法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社会的不平之愤。

他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量的社会画面和人物形象,力图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作品风格:杜甫的诗作写实而深沉,常以叙事手法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社会的不平之愤。

他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量的社会画面和人物形象,力图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作品风格:杜甫的诗作写实而深沉,常以叙事手法表达自己对时事的关注和社会的不平之愤。

他用质朴的语言描绘了大量的社会画面和人物形象,力图通过诗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 主题与思想:杜甫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性、自然等多个方面。

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时世动荡的忧虑。

他的作品中还展示了对人生意义、爱情、友谊、生老病死等普世主题的思考。

主题与思想:杜甫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性、自然等多个方面。

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时世动荡的忧虑。

他的作品中还展示了对人生意义、爱情、友谊、生老病死等普世主题的思考。

主题与思想:杜甫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性、自然等多个方面。

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时世动荡的忧虑。

杜甫知识点总结

杜甫知识点总结

杜甫知识点总结杜甫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以写实主义为基础,同时兼具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他的诗歌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包括田园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历史诗、社会诗等各种类型,表达了对社会变革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他的诗歌具有浓厚的社会关怀意识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批判尖锐、真情流露,言辞慷慨激昂,感人肺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

1. 生平杜甫出生于712年,祖籍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后迁居成都。

他少年时代生活贫困,曾经经历过家庭的变故和社会的动荡,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曾经历过战争的磨难和政治的肮脏,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深感痛心,这些成为他后来作诗的重要主题。

他的一生经历了唐代盛世的辉煌和唐朝的衰落,这一时期正好是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和转折期,他的诗歌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2. 文学成就杜甫的诗歌以批判现实、抒发人生情感为主要内容,其作品广博纷繁,有《杜子美集》、《杜工部集》、《杜集》等三种,《杜工部集》是其主要作品集,收录了他的代表作,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诗集。

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奋发向上为特点,其作品虽然形式简洁,但内涵丰富,情感真挚,意蕴深刻,语言生动,堪称唐代诗歌的瑰宝。

他主张“白话”诗,意指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创作历时数十年,涉及范围辽阔,内容多样,包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生等各种主题的表现,使其成为一位全面的诗人,其诗歌作品也因此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

3. 作品特点杜甫的诗歌作品以写实主义为基础,兼具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情怀。

他的诗歌有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浪漫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在内容上,杜甫的诗歌取材广泛,包括田园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历史诗、社会诗等各种类型,包含了从个体到大自然、从人情到政治等各个方面,显示出了他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广博的文化素养。

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1. 杜甫啊,那可是唐朝的超级大诗人呀!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样耀眼呢!想想我们小时候背的那些经典诗篇,很多可都是他写的哟!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画面感是不是超强?
2. 杜甫的人生经历那叫一个丰富呀!他到处闯荡,历经磨难,简直就像一个勇敢的侠客在江湖中闯荡!他看到百姓的疾苦,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的让人痛心呐!
3. 杜甫和李白还是好朋友呢!这就好比郭靖和黄蓉一样,一个豪情万丈,一个才华横溢,两人凑在一起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他们一起喝酒吟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多棒啊!
4. 你们知道吗?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那可不亚于一部记录片呀!像《石壕吏》,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现实,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呢?
5. 杜甫的影响力那可是杠杠的!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为他的诗而感动,而沉思呀!这就好像一股清泉,一直流淌在人们的心中,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怀啊!
6. 杜甫真的是太了不起啦!他的诗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不断挖掘,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他用自己的笔,书写了一个时代,怎能不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呢?杜甫,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我的观点结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和精神将永远影响着我们。

杜甫文学常识简介

杜甫文学常识简介

杜甫文学常识简介
1杜甫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北沧州(今河北沧州南)人,唐代著名文人,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五岁就读诗文,六岁及第高考成为河北秀才,他在长乐宫担任太学士,他的诗歌也极受唐朝皇帝的喜爱。

2杜甫的诗歌
杜甫的诗歌写的有雄浑的气势,具有强烈的抒发感情的力量,极富变化。

他的诗歌主要分为抒怀随笔和政治反映性的作品。

抒怀随笔的精神在于抒发个人感受,例如《登高》等作品;而政治反映性的诗歌表达了杜甫对社会现实不满与愤慨,这类作品就有《记帝京旧游即事》等。

3杜甫的一生
杜甫少年时期便由贫贱家庭来到学习,而他的诗歌对于争取自己的应有的地位也有很好的作用,他在经历了收入河南的经历之后,又在滑稽与汛迎期间重新归来,直至元和十六年再次逃出洛阳被编入安节度使了。

杜甫一生中虽多磨难,但他以桃李满园称名于长安。

4杜甫文学里程碑
说到杜甫,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位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文人,他凝重睿慧的诗歌,令后来大批文人影响而诗歌丰而辉,令其它反映社会现
实的诗歌也大放异彩。

总之,杜甫的伟大诗史影响着我们的文学,他精品级诗篇被经久不衰的传唱。

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

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

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以下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小升初语文试卷杜甫绝句古诗词解析《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网整理了语文复习资料之古诗词解析:杜甫.绝句。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古诗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篇2:杜甫《绝句》古诗词原文:绝句唐代: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文学知识古诗文鉴赏考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文学知识古诗文鉴赏考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文学知识古诗文鉴赏考点归纳第一部分、语文文学知识积累1、《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孔明)、“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小霸王”是(孙策)、“常胜将军”是(赵云)。

2、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朱武),出自名著《水浒传》。

3、“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4、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薛宝钗)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杜甫资料整理

杜甫资料整理

走近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平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二.诗词赏析一春望.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杜甫 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讲义-古典文学知识:杜甫  全国通用

杜甫(上)上次咱们讲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

之前咱们还说过,中国的诗歌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而杜甫,则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今天,咱们就说说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比李白小10岁,所以他们生活的时代差不多,两个人都经历了开元盛世的繁华和安史之乱的痛苦,只不过,杜甫的人生,更加地悲惨一些。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杜甫是晋朝从名人杜预的后代。

他的爷爷杜审言也是个诗人,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文章四友”,不过,这个人有点恃才傲物,过于自傲了!据史书记载: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

擢进士,为隰xí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

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死。

”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

”又尝语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杜老先生参加考试(集判),出来之后就对别人说,主持考试的苏味道要死了,人家问他原因,他说等苏味道看到了我的判词,一定会羞愧而死。

还对别人说他写的文章太好了,屈原宋玉都要做他的属官,他的书法太牛了,王羲之都要对他俯首称臣。

这老先生牛皮吹得很大,不过从后面的发展来看,也是一般般。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官运一般,做的都是小官。

二是人品一般,他结交了张易之兄弟,受到牵累被流放了。

张易之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弟张昌宗都是武则天的面首,干了不少的坏事,后来被杀了。

杜甫作为他的孙子,很多方面还是遗传了自己的爷爷的。

初受打击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甫这个字,是对男子的美称,估计他父亲是想让杜甫成为个美男子吧,所以,还让他字子美。

不过,到了杜甫这个时候,他们家里也已经很贫穷了,所以,他就离开了河南老家,在南方的浙江江苏这边和北方的山东河北等地漫游。

杜甫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

杜甫 文学常识

杜甫 文学常识

杜甫文学常识
杜甫,唐代文学家,被誉为“诗史之神”,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杜甫的文学常识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还体现在他对文学的理解和对时代的触觉上。

杜甫的诗歌作品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为主题,其中既有对社会现实的痛切描绘,也有对个人遭遇的真挚表达。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

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杜甫的文学常识还体现在他对历史的深入了解和对时代变迁的感知上。

他的诗歌中常常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出历史的长河和人类命运的起伏。

他对历史的描写充满真实感和生动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命运。

杜甫的文学常识还表现在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把握上。

他的诗歌中描绘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幸福的向往。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使人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人情世故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杜甫的文学常识还体现在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上。

他的诗歌中常常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的热爱。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杜甫的文学常识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还体现在他对文学的理解和对时代的触觉上。

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他的诗歌,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和力量,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命运和价值。

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无数的读者,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专生本杜甫文学常识

专生本杜甫文学常识

【专升本语文】文学知识分析——杜甫
杜甫现存诗歌1400余首,这些诗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民胞物与”来概括,民胞指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物与指的是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都是我的朋友
杜甫的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是空前的,因此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诗史的涵义有两个方面:
(1)有历史的认识价值
常被人提到的重要历史事件,在杜甫诗中均有反映,如两京收复,杜甫有《收京三首》、《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九节度兵败邺城,为补充兵力而沿途征兵,杜甫写了《三吏》、《三别》
杜甫之诗,就像是一部安史之乱的历史;而且杜甫有些诗所反映的史实,未见于史料记载,还可以补史之缺遗;如杜甫《三绝句》里提及的渝州、开州杀刺史一事,未见史料记载
而且,杜甫之诗也是他自身的一部历史;我们通过杜甫之诗,可以了解到杜甫一生的行踪历程
(2)形象的历史生活画面
只提供史的事实,这是史书所做的事情;杜甫的诗不仅提供了史的事实,而且为我们描述了更为广阔,更为具体生动的历史生活画面
杜甫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它表现了杜诗思想内容的博大深厚,生活体验的丰富真切、感情的饱满有力;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曲折起伏,反复低回;表现了杜诗意境的深厚完整,语言的精工凝练,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

《杜甫诗》知识点的归纳集合

《杜甫诗》知识点的归纳集合

《杜甫诗》知识点的归纳篇1(一)文章背景见《杜工部集》。

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

安史之乱后,唐由盛变衰,国不成国,民无宁日。

是年,作者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徙,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

此时,作者已为中年,诗中早已没有年轻时的壮志豪情了!所谓《三吏》,即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二)归类复习1、字音逾(yú) 妪(yù) 簪(zān) 咽(yè) 戍(shù) 邺(yè)2、多音字咽【(yān)咽喉 (yàn)咽下 (yè)哽咽】3、古今异义老翁逾墙走【古:跑。

今:行走。

】听妇前致词【古:对……说。

今: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所作的讲话。

】有孙母未去【古:离开。

今:往。

】出入无完裙【古:衣裳。

今:裙子。

】4、词类活用听妇前致词【上前,走上前,方位名词作动词。

】(三)翻译①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②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③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④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⑤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结了!)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⑨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⑩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⑾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⑿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知识点整理集合

《杜甫诗》知识点整理集合

《杜甫诗》知识点整理篇1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搔sāo簪zān逾yú妪yù幽咽yè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2)决眦人归鸟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老翁逾墙走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戍:防守。

(7)二男新战死新:最近。

(8)夜久语声绝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1.默写《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知识点整理篇2(一)文章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巩县.杜甫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祸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痛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为“诗史”,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文学常识〖杜甫简介〗

文学常识〖杜甫简介〗
文学常识〖杜甫简介〗
小学语文新部编人教版
文学常识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文学常识
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
“诗圣”
“诗史”
代表作
文学常识
《登高》《春望》《北征》……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文学常识
人生四个时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读书游历时期(731-745) ——创作的准备时期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创作的定位时期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 ——创作的最高时期
漂泊西南时期( 760-770) ——创作的旺盛时期
再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

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

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

后返成都。

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

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

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杜甫年谱712壬子睿宗太极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于河南巩县。

717丁巳玄宗开元五,杜甫六岁。

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718戊午玄宗开元六,杜甫七岁。

始作诗文。

720庚申玄宗开元八,杜甫九岁。

始习大字。

725乙丑玄宗开元一三,杜甫十四岁。

壮游诗曰:「习年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从,以我似班扬。

」原注:崔郑州尚,魏豫州启心。

726丙寅玄宗开元一四,杜甫十五岁。

百忧集行曰:「忆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开元一八,杜甫十九岁。

游晋,至郇瑕(今山西猗氏县),从韦之晋﹑寇锡游。

731辛未玄宗开元一九,杜甫二十岁。

游吴越。

732壬申玄宗开元二0,杜甫二十一岁。

游吴越。

733癸酉玄宗开元二一闰三月,杜甫二十二岁。

游吴越。

734甲戌玄宗开元二二,杜甫二十三岁。

游吴越。

735乙亥玄宗开元二三闰十一月,杜甫二十四岁。

自吴越归东都,举进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开元二四,杜甫二十五岁。

游齐赵。

交苏源明。

737丁丑玄宗开元二五,杜甫二十六岁。

游齐赵。

738戊寅玄宗开元二六,杜甫二十七岁。

游齐赵。

739己卯玄宗开元二七,杜甫二十八岁。

游齐赵。

740庚辰玄宗开元二八,杜甫二十九岁。

游齐赵。

741辛巳玄宗开元二九,杜甫三十岁。

归东都。

筑陆浑庄,于寒食日祭远祖当阳君。

742壬午玄宗天宝一,杜甫三十一岁。

在东都。

姑万年县君卒于东京仁风里。

六月,还殡于河南县,公作墓志。

743癸未玄宗天宝二,杜甫三十二岁。

在东都。

744甲申玄宗天宝三,杜甫三十三岁。

在东都。

五日,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

八月,归葬偃师,公作墓志。

是年夏,初遇李白于东都。

秋,游梁﹑宋,与李白﹑高适登吹台﹑琴台。

尝渡河游王屋山,谒道士华盖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宝四,杜甫三十四岁。

再游齐﹑鲁。

是时李之芳为齐州司马。

夏日,李邕自北海郡来齐州,公尝从游,陪宴历下亭及鹤山湖亭。

旋暂如临邑(属齐州)。

秋后至兖州,时李白避归东鲁。

公与同游,情好益密。

公赠白诗所云「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者是也。

俄而工将西去,白亦有江东之游,城东石门一别遂无复相见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宝五闰十月,杜甫三十五岁。

自齐﹑鲁归长安。

从汝阳王琎﹑驸马郑潜耀游。

747丁亥玄宗天宝六,杜甫三十六岁。

在长安。

748戊子玄宗天宝七,杜甫三十七岁。

在长安。

屡上诗韦济,求汲引。

与书家顾诫奢订交,约当此时。

749己丑玄宗天宝八,杜甫三十八岁。

在长安。

冬日,归东都,因谒玄元皇帝庙,观吴道子所画壁。

750庚寅玄宗天宝九,杜甫三十九岁。

来长安。

初遇郑虔。

751辛卯玄宗天宝一0,杜甫四十岁。

在长安。

进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秋,病疟。

友人魏君冒雨见访,因作秋述贻之。

病后过王倚,王饷以酒馔,感激作歌赠之。

是年,在杜位宅守岁。

752壬辰玄宗天宝一一,杜甫四十一岁。

在长安。

召试文章,送隶有司参列选序。

暮春,暂归东都。

冬,高适随歌舒翰入朝,与公暂集,俄复别去,公有诗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宝一二,杜甫四十二岁。

在长安。

首夏,同郑虔游何将军山林。

次子宗武约生于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宝一三闰十一月,杜甫四十三岁。

在长安。

进封西岳赋。

自东都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

因田梁丘投诗河西节度使歌舒翰。

岁中,张为太常卿,公复上诗求助。

又进雕赋,表中词益哀激。

秋后,淫雨害稼,物价暴贵,公生计益艰,遂携家往奉先,馆于廨舍。

755乙未玄宗天宝一四,安禄山反。

杜甫四十四岁。

在长安。

岁中往白水县,省舅氏崔十九翁。

九月,同崔至奉先。

十月,归长安,授河西尉(河西县故城在今云南河西县境),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十一月,又赴奉先探妻子,作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岁暮,丧幼子。

756丙申肃宗至德一(玄宗天宝一五)七月改元,安禄山称大燕皇帝。

玄宗奔蜀。

杀王国忠、杨贵妃。

杜甫四十五岁。

岁初,在长安。

五月,至奉先壁难,携眷来往白水,寄居舅氏崔少府高斋。

六月,又自白水取道华原,赴鄜州(今陜西鄜县)。

至三川县同家洼,寓故人孙宰家。

闻肃宗及位灵武,即留妻子于三川,孓身从芦子关奔行在所。

途中为贼所得,遂至长安。

九月,于长安路隅遇宗室子弟,乞舍身为奴,感恸作哀王孙。

757丁酉肃宗至德二闰八月,安庆绪杀禄山。

张巡、许远战死。

郭子仪复东京。

史思明等降。

杜甫四十六岁。

春,陷贼中。

在长安时从赞公苏端游。

四月,自金光门出,间道窜归凤翔。

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遗。

是月,房管得罪,公抗述救之。

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张镐﹑韦陟等救之,仍放就列。

六月,同裴荐等四人荐岑参。

闰八月,墨制放还鄜州省家。

于是徒步出凤翔,至邠州,始从李嗣业借得乘马。

归家卧病数日。

作北征。

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师。

758戊戌肃宗乾元一(至德三)二月改元,复以载为年,史思明反。

杜甫四十七岁。

任左拾遗。

春,贾至﹑王维﹑岑参皆在谏省,时共酬唱。

时毕曜亦在京师,居公之邻舍。

四月,玄宗亲享九庙,公得陪祀。

六月,房管因贺兰进明谮,贬为邠州刺史。

公坐管党,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是秋,尝至蓝田县访崔兴宗﹑王维。

冬末,以事归东都陆浑庄,尝遇孟云卿于湖城县城东。

759己亥肃宗干元二,史思明称燕王。

杜甫四十八岁。

春,自东都归华州(陜西华县),途中作三吏﹑三别六首。

时属关辅饥馑。

遂以七月弃官西去。

度陇,赴秦州(甘肃天水)。

是时有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寄李白二十韵。

又有寄高适﹑岑参﹑贾至﹑严武﹑郑虔﹑毕曜﹑薛据及张彪诗。

时赞公亦谪居秦州,尝为公盛言西枝村之胜,因作计卜居。

置草堂,未成,会同谷宰来书言同谷可居,遂以十月,赴同谷。

途经赤谷﹑铁堂峡﹑盐井﹑寒峡﹑法镜寺﹑青阳峡﹑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功山﹑凤凰台,皆有诗。

至同谷,居栗亭。

贫益甚,拾橡栗,掘黄独以自给。

居不逾月,又赴成都。

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

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

时高适方刺彭州,公甫到成都,适即寄诗问讯。

760庚子肃宗上元一(干元三年)闰四月改元,杜甫四十九岁。

在成都。

春,卜居西郭之浣花里。

表弟王十五司马遗赀营造,徐卿(疑即知道)﹑萧实﹑何雍﹑韦班(应物侄)三明府供果木栽,开岁始事,季春落成。

时韦偃寓居蜀中,尝为公画壁。

初秋,暂游新津,晤裴迪。

秋晚至蜀州,晤高适。

冬,复在成都。

761辛丑肃宗上元二,史朝义杀史思明。

杜甫五十岁。

居草堂。

开岁,又往新津。

二月,归成都。

秋,至青城。

旋又归成都。

是时多病,生计艰窘。

始有迁地吴楚之念。

冬,高适至成都,尝同王抡过草堂会饮。

762壬寅肃宗宝应一四月改元,帝及玄宗崩,太子豫及位。

诗人李白死(701-762)。

杜甫五十一岁。

自春至夏,居草堂。

与严武唱和甚密。

武时有馈赠。

七月,送严武还朝,以舟至绵州,抵奉济驿,登陆,遂分手而还。

会徐知道反,道阻,乃入梓州。

秋末,回成都迎家至梓,然颇有东游之意。

十一月,往射洪县,到金华山玉京观,寻陈子昂读书堂遗迹。

又访县北东武山子昂故宅。

旋复南之通泉县,访郭元振故居,于庆善寺观薛稷书画壁。

又于县署壁后观稷所画鹤。

763癸卯代宗广德一(宝应二)七月改元闰正月,李怀仙杀史朝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