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
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其实应该是八苦,八苦如下八苦为:一曰生苦,诞生之痛苦也;二曰老苦,老年之痛苦也;三曰病苦,疾病之痛苦也;四曰死苦,死亡之痛苦也;五曰怨憎会苦,“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也。
(《大涅盘经-第十二》)六曰爱别离苦,不由己与所爱之人之事离别之痛苦也;(《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
”)七曰求不得苦,有所欲求而不得满足也。
(《大涅盘经-第十二》云:“求不得苦,复有二种: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
”)八曰五盛阴苦,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组成,生灭变化无常,盛满各种身心痛苦也。
(《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名为五盛阴苦,......生苦,老苦,痛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
”)(一)生苦,有五种,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
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
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六、怨憎会苦——此有二种说法:一、是冤家会遇,如眼中钉,发生憎恨。一是宿世冤缘结为六亲眷属,一处同居,互为恼气,仇怨之人,欲离偏合,狭路相逢,无可逃避,汝看苦不苦呢?诗云:‘苦事人情皆欲避,谁知夙业自相招,兵败张巡思作鬼,身亡萧氏愿为猫......’。我也有句诗说:‘好将佛教善缘结,当作莲池海众看’。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是说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色阴即所感业报之身,受想行识四阴,乃触境所起幻妄之心。由此幻妄身心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起惑造业,招集苦恼。依眼等五根,缘色等五尘所起烦恼属色阴。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为受阴。依六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此五阴烦恼如火炽盛,尽夜焚众生的身心,苦不可言,当急用智慧以消灭之,一句弥陀即智慧水也。诗云‘逼迫身心苦事多,哀声无地可号呼!肝肠断处情难断,血泪枯时恨未枯’。余意‘三界无安同火宅,何如念佛往西方’。此五阴炽盛苦,乃一切诸苦本。八苦中前四苦属身所受,后三苦属心所受的痛苦,最后一苦总括身心。又前七种是别(别指一种),乃过去所感之果,后苦是总(总括诸苦),乃现在起心动作,为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无期痛苦,何日解脱?可不惧哉!大家当速念佛求生也。此外还有天灾人祸,刀兵水火,风雨雷电乃至寒著侵迫,蚊虱蛀啮等苦,若扩而充之,说不能尽。
五、爱别离苦——好景不常,欲合偏离,虽云人生聚散无常,可是恩爱割别,亦是人生一大苦事,一家眷属的团
圆,父母妻子的恩爱,因缘所使,或生离、或死别,乃至一旦家散人亡,这么人生,是苦非苦不消说也。诗云:‘生离死别最堪伤,每话令人欲断肠,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余意:‘悟得因缘生灭法,自无恩爱别离愁’。
禅说——人生八苦
禅说—人生八苦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
明其心,苦其志。
追其型,忘其意。
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
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
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
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
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
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
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
活的同时,已经死了。
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
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人生第三苦——病苦。
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
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
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
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
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
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恨会苦。
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
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
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
佛教人生八苦
热心问友2012-07-26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
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
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
人生八大苦指的是什么
“人生八苦”,佛教用语,即人生有八苦分别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
“人生八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老病死,第二类是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
一、生苦
婴儿出生,脱离母体后,为外界空气刺激,肉体上的痛苦引起啼哭。
二、老苦
老,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
“视茫茫、发苍苍、齿牙动摇”,人之老矣,生理机能衰退。
三、病苦
病症可能会与人的一生相伴相随,药物能治愈病给人身体的影响,却难以治好给人心理的影响。
四、死苦
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
五、爱别离苦
生离死别,悲痛欲绝。
六、怨憎会苦
两不相容的人,却偏偏聚会在一起,只会相看两生厌。
七、求不得苦
想得到的某件东西,最终却没有得到,即有所求,求而不得。
八、五阴炽盛苦
五阴是构成身体的五要素:色、受、想、行、识。
五阴炽盛就是用身体来承受所有的苦。
人生有八苦
人生有八苦一、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二、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
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他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三、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分,都有原因,都值得感恩。
四、这世上,无论你怎么活,都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你怎么做,都有人指手画脚。
无论你做的多好,总有人说你不好,不管你有多对,总有人说你不对。
没有不被评说的事,也没有不被议论的人。
做人难,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
所以!怎么开心,怎么活。
用加法爱人,用减法怨恨,用乘法感恩。
五、人就这么一辈子,欲望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多。
学会放手,甘愿舍弃,才能真正的得到。
得与失,只是相对而言。
认为得到时,或许正在失去。
觉得失去时,也许正在得到。
凡事看淡一点,想开一些,一切随缘,随心。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
六、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抓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过去,不要跟它过不去,无论多难,我们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七、当你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或许你永远只会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便获得了其它选择机会。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
八、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佛教四谛八苦八道
佛教四谛1、苦谛--人生如同苦海泛舟佛教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各种苦恼贯穿的,共有八苦:(1)生苦:胎儿出生,皮肉细嫩,在接触和适应外界的过程中,充满痛苦。
(2)老苦:人到老年,发白脱落,牙齿老化,嚼食困难,耳聋背驼,行走艰难,倍感痛苦。
(3)病苦:人要患各种疾病,造成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
(4)死苦:人将临死,对死亡充满恐惧,弥恋现世的生活,感到痛苦。
(5)怨憎会苦:与自己所讨厌的人不得已而相会、结合。
对自己憎恶的环境想脱离而又脱离不了。
不想遇到的事偏偏又遇到,令人苦恼不堪。
(6)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别离,与自己所喜欢的人或环境分开也是痛苦的。
(7)求不得苦:自己想做的事做不成,自己想追求的事或人得不到,精神上感到痛苦。
(8)五盛荫苦:人生就是苦,人生是诸苦的集合体。
2、集谛--苦从何来人生苦有种种,其原因何在,集谛作此回答,根本原因在于人生所具有的情欲,由于人的欲望,产生各种行为,由此带来一连串苦恼。
3、灭谛--放弃贪欲,断绝苦恼灭谛告诉人们一定要灭除情欲,无所追求,无所欲望,便可脱离痛苦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4、道谛--正确驾驭人生之舟,脱离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已知人生是苦,已知苦之原因,已定灭苦之心,那么如何灭苦?道谛作了回答,“道”含有方法和途径两种含义,具体分为八正道:(1)正见--对四谛正确理解(2)正思维--对四谛深入的思考(3)正语--生活中,使用正确而美好的语言(4)正业--规范自己的行为(5)正命--生活中做到清心寡欲,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6)正念--对四谛正确的忆念(7)正定--依四谛之理,正确修持禅定(8)正精神--集中精力,正确不断的修持。
爱不得恨别离人生八苦
爱不得恨别离人生八苦
人生八苦之爱别离苦
八苦之爱别离苦(与所爱分离的痛苦)

生离死别最堪伤,每话令人欲断肠。
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
泪深江海犹嫌浅,恨远乾坤未是长。
诸上善人俱会处,愿教旷劫莫分张。
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末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
这时娇妻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
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
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关于人生“八苦”中“五蕴炽盛”的理解
关于人生“八苦”中“五蕴炽盛”的理解
佛家把所有的烦恼、痛苦归纳为八类,简称“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
前面七苦都容易理解,只有最后的“五蕴炽盛”,需要说明。
“蕴”是“积聚”的意思,五蕴表示五种积聚,包括:“色、受、想、行、识”。
“色”指眼见的事实;眼见之后心会有感受,这是“受”;心有感受之后脑会思考,这是“想”;想过之后会有所行动,这是“行”;行动之后会得到一些认识,这是“识”。
“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积聚,叫“五蕴”。
“炽”是炽热、上火的意思,“盛”是多的意思。
这么一分析,“五蕴炽盛”意思就出来了。
对,看见的事实太多、感受太多、思考太多、行动太多、认识太多,太多了就上火,就焦虑过度,产生严重的烦恼,损害身心健康。
比如做父母的,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看到的太多、感受太多、思虑太多、该做不该做的做了太多,形成了对孩子状态不满意的认识,心里着急上火,吃不下睡不着,生活寝食难安,甚至产生严重的疾病,这种苦即属“五蕴炽盛”。
人间八苦指的是什么
人间八苦指的是什么
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
出自《法苑珠林·八苦部》。
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坏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
5,怨憎会苦:我们和冤家、仇人没办法避开,每每要见面,这就叫做怨憎会苦。
6,爱别离苦:与至亲,相爱的人乖离分散,所
以苦。
因为某一些因缘,所心爱的人儿离你远去,你舍不得,所以感觉到苦。
7,求不得苦:我们用种种办法与手段,希望获得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结果还是得不到。
8,五取蕴苦:我们对五蕴,即是色、受、想、行、识的身心产生执著,称为五取蕴。
取是执取的意思。
五取蕴刹那刹那的生灭,它一直迁流变坏,所以是苦。
人生有八苦,说的真好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
人生有八苦,说的真好_人生感悟
生苦、不知刚强和柔弱,不懂人情和世故,是是非非,皆有因果,干练的人,知道经验,糊涂的人,一身清净。
何为生,一步一生死,一渡一轮回,斗转星移,只是一刹那,春秋无常,只是一个擦肩而过。
宁静,安然度过。
求不得、不去付出,求得,但愿心安理得,人字容易写,做人难。
人活着又酸又甜,也有喜怒哀乐,伤你的,别在意,你恨的,忘了吧,人生无常,忘记为尊,擦去为首。
精心整理
怨憎、只会让自己无奈,也会让自己蒙蔽双眼,只有清晰,才能洞察世事,只有冷静,才能发现慧根,只有禅悟,用心,领悟清真寡欲,淡泊世俗,才能不抱怨,不愤怒。
爱别离、一心向往,二更流泪,说人只是一个动词,看人只是一个形容词,缘分只是一个无情词。
天地良心,爱的人,都是因为思念太深,等的人,都是因为相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
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人间即可是天堂,亦可是地狱,一切唯心所现因人而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完人生八苦的感受,欢迎来参考!1、生苦:每个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记了。
以人类来说,生时的众缘逼迫,就是苦。
我们住胎时,子宫是最小的牢狱、胎儿手脚没法伸直、缩成一团,好像坐监牢,痛苦极了。
此外,子宫里的种种不净,如羊水、血等,我们都得忍受,真苦;胎儿出世时,要从小小的阴道中钻出来,有如两座山压顶,母亲受苦,婴儿也受苦,这是每个做母亲的人都晓得的,所以婴儿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婴儿的皮肤很细嫩,一出世接触到冷热空气,身体好像针扎那么痛苦。
此外,胎儿在母亲的肚子里,觉得比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无依无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种苦。
2、老苦:我们的身心衰损,朽坏,生出种种的苦受,身体老化,慢慢的不听话,不中用;而我们的心逐渐没力,想东西也越来越迟钝,样样不如人,因而觉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皱纹满面,腰弯背娄,老态龙钟,做不了事情,苦死。
有些老年人在家无所事事,又担心被子女遗弃、孤寂与疏离难以挣脱,寻取温暖与亲情难得;年轻力壮时,高朋满座,意气风发,神采飞扬,谁也没料到晚年的境遇却是如此的孤单,寂寞与凄凉。
3、病苦:身体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所以苦。
病有种种,有些病很轻微,有些病很严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结果暴病而终。
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让你三分,真正来讲,“吃”是病,贪东西也是病,但这些是属于心病,这儿讲的是身病。
我们的身体有如机器,终归会变坏,变换就是病苦。
4、死苦:我们的寿命享尽,病逝,或是天灾人祸众缘逼迫而终。
临命终时,死的境象令人难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
有些人死时,吓的面色变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时,不愿死去,双手抓的紧紧。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觉双手不能动弹,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时候,身体各部分慢慢的动弹不得,内心一定很恐慌,这就是死苦。
大家都知道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经麻木了,无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说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么?但是没人讲反正要病嘛,理它干嘛?当你病了,会呱呱叫,病苦来时,就受不了。
人生八苦
佛说的八苦,乃众生轮回六道所受之八种苦果,共有:(一)生苦有五种,1)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
2)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
3)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
4)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
5)种类,谓人品有富贵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等。
(二)老苦有二种,1)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
2)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
(三)病苦有二种,1)身病,谓四大不调,疾病交攻。
如地大不调,举身沉重;风大不调,举身倔强;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
2)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
(四)死苦有二种,1)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
(2)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
(八)五阴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
阴,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
盛,炽盛、容受等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称五阴盛苦。
“五盛阴”也作“五阴盛”,“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生很长时间里,对那一些狭窄的空间有着莫名的恐惧,时常梦见或想象爬过一个狭窄的洞穴时,身体被卡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呼救无应,于是死亡的阴影,丝丝缕缕地逼近了上来,无从抵抗。
长大后,学了心理学,猜想这样的恐惧心理,应是来源于初入人世时体验的残存记忆——那就是从子宫中进入这个世界时所穿越的那一段母体隧道的经历。
诸漏皆苦
诸漏皆苦八苦,诸漏皆苦2008年01月02日星期三23:59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
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
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
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
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
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
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
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
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
关于感叹人生老病死的句子
1、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炽盛。
2、人,生来一个人,死去一个人,所以,人生就是一个人生老病死的简称。
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长久放不下。
4、生命中很多事情,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生老病死也好,悲欢离合也罢,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段过程。
5、做人有什么不好?能生老病死,体验人生悲苦,否那么活着跟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6、你问我人最怕什么,我说人最怕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这生老病死也都是你一个人的事罢了。
7、十年可见春去秋来,百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8、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离别愿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唯有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难化为尘。
9、关于生老病死:我们对生老病死大声说,我不要,而生命却说,我不在乎。
10、有那么多事情我都无能为力,比方生老病死,比方时光流逝,比方我爱你。
11、有人埋头,有人谈情说爱,有人生老病死,地铁上的每一秒,过了好几生。
12、这世界广阔美丽,我们大局部人生老病死,都在同一个小角落;从没出去看过别的风景,我不想成为其中之一。
虽然说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是至亲离世还是痛苦不堪,希望外公在另一个世界好好照顾自己。
13、人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是最没有方法控制的,也是最无能为力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把他们教会我们的东西和给我们的爱传递下去,你要好好的啊。
14、曾经有段时间我把死亡看得很淡,因为离我很远,觉得人生老病死是寻常。
15、等到需要面对身边人生老病死的年纪时,才慢慢觉察,相比“来日方长〞的随意自在,“后会有期〞真的充满了主观能动性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多了几分诚恳……16、人生老病死,本是常事,可当自己的亲人离去,心情依旧沉重,不舍与想念萦绕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八苦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
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生很长时间里,对那一些狭窄的空间有着莫名的恐惧,时常梦见或想象爬过一个狭窄的洞穴时,身体被卡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呼救无应,于是死亡的阴影,丝丝缕缕地逼近了上来,无从抵抗。
长大后,学了心理学,猜想这样的恐惧心理,应是来源于初入人世时体验的残存记忆——那就是从子宫中进入这个世界时所穿越的那一段母体隧道的经历。
从来没有问母亲当初生我时是否有难产,或是挣扎了许久才生下我来,但从今日里的恐惧,略微可以推想出当年的那一种激烈厮缠与苦难困厄。
生的第一触感,原来就是痛,而这一种痛,也就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一直牵牵绵绵,缭绕不去。
从小时候的磕碰伤痛到长大后的脆弱善感,生的阴影,始终相随。
这样的痛感,也从当初的稍微触痛便号啕大哭,到如今的即便痛彻入骨,依然面带微笑。
长大了,将生的脐带扯长了,那最初的血肉模糊一幕,也便缥缈于目光的尽头,落眼处,不论是红衰翠减,还是云淡风清,都不再触目惊心,于是心倦倦地伏着,将生的大义,生的痛楚,都压于身下,只露一双冷眼,看不穿世事,却也不容得世事再轻易地穿透自己。
老幼小的时候,总是觉得,这个世界应是与我同生,在我之前,便该是混沌一片,于是怀疑秦皇汉武是否存在过。
那些虚无的名字,跳跃于老人的口角,戏台的绰影,可是我并不曾见过,于是他们对我,也就只是须芜心灵的一个触角抖动罢了,并不能点占我的生命。
及至稍微长大后,便开始懂得,生命的延绵不息,我只是其中短暂的一环,我终究要像爸爸爷爷一样地长大并老去。
想及此,便觉得心头哀伤窜动,仿佛生命的尽头一眼就可望到底,犹如苍茫的沙漠一片,没了遮掩,没了惊喜,生命的意义,也就荒芜在了这样的沙漠之途之中。
于是便如同汤默斯所说的那一句:我在时间的掌中,青嫩而垂死。
在我生命尚且青青时,我已在担心有一天我终将老去,那时候,举世的繁华,对我都如云烟,所有的病苦愁痛,将我淹没,于是开始惶惶不安,并在这样的煎熬中让心先行老去。
老去,老去。
青春的盛装尚未享受,便已经收藏入记忆,留一点素淡的颜色;年轻的激情尚未张扬,便已收敛锁入眉中,化作世故与微漾的伤感。
这提前老去的心,静静地拴守于时光的河畔,看千帆过尽,任青苔爬蔓——然后等待着那一场暴风雨,急流的涌荡,将我淹没,青春的光芒,埋没于河底的淤泥中,再抽枝生蔓,化做清清水莲。
病从小到大,极少生病,偶有微恙,多半是感染伤寒。
对于病痛的敏感与惧畏,却并不因此而减少,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目睹与体会的增多中,日益沉重了起来。
个人觉得,病是比死更麻烦的一件事,尤其是沉疴缠身,重病不起,那时,所有生的乐趣,全都荡然无存。
肉体的折磨,精神的重负,会将人的自尊压成了侏儒。
生命的姿势,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匍匐。
当然了,我不否认世界上存在着许多坚强的人,他们从病痛中站立了起来,并在世人的目光中树立起更高的高度。
但我知道,我并不是那一种在病魔面前依然可以微笑的人,尤其是需要仰赖他人来照顾时。
我需要的,是从容地面对生活,独立地应对挑战。
无论沉浮起落,都可以坦然视之,因为知道,那其中,有着变换的姿态,世界可以因此而展现其多面的棱角。
而病魔的缠身,却将使仰望或是侧卧的视角凝固成了一种僵化,头顶的天空,不复有云的流动,掌中的风,也不再夹藏着花的芳香,那时的世界,丢失了一花一天堂的奇幻多姿,拥有的,只有一沙一坟丘的灰灭黯然,还有上面招魂之幡的摇曳生怖。
若是偶染小恙,只要不是太难受,可以打点起精神看看书,听听音乐,翻翻前尘旧事,看看窗外云卷云舒,念及浮生白云苍狗,人生的思虑,由是因病而得于深入观望,于是清欢便遣散抑郁,流连辗转在了心头。
恰应了苏轼所言的“因病得闲殊不恶”。
死生命中唯一一次想到自杀的,是在大二。
那是一段对哲学、对佛教疯狂迷恋的时代。
只是所有的知识沉淀下来,却无法澄清成无欲无求,反倒是让人看清了人生中的种种艰辛,人性中的种种弱点。
这些的生之悲哀,兀兀地生立于眼前,无从逃避,又无法摆脱,如同拘囿在了铁笼,困在其中,突围成了绝望。
某日躺在宿舍的床上,夜半醒来,听周围寂静一片,突然念及,我就这样躺在睡梦中死去了一回。
他日的我,只能站在时间的荒野上遥望着今日的我,祭奠着我,再无法重复这么一刻。
而我如今即便是多么地清醒明白这一刻的瞬间消失后,永不再来,都无力改变一点什么,即便抛却梦乡中的无知觉,却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从指缝间流失,从我的头顶上爬过,偷偷地将我的容颜替换成了鸡皮鹤发,最终所有的尘缘归还于一掊尘土。
想到有一天这个世界可以将我彻底抛弃,而我却连一句抱怨都不能留下,真的有一种万念俱灰,恨不得一头撞死,再不用任时间这样一刀刀细细地将生命凌迟。
只是一股巨大的悲怆感按压住了我,让我含着绝望的气息,坠入无边的黑暗之中,在睡梦中先行死去。
而过了大二那一段黑色的时光,死亡的畏惧感,便渐渐在心头沉淀了下去,不再时常浮泛起来,骚扰生的快活与自在。
虽然有因时生世维艰,会有一时的死神的羽翼掠过,但却从来都是稍纵即逝,而不会遮掩了生命的天空。
只是不经意之间,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于是也明白了生的脆弱,恰似一只握在上帝手中的风筝,一条细线,牵系住我们的爱恨离合,七情六欲。
而一旦生活所负担的欲望过于沉重,或是偶尔的一些意外因素,比如风的作祟,都可能让风筝断线,让生命随风而去,到天尽头,一掊黄土掩寒骨。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我参不透生,望不到死,于是漂浮在生死之间,不得安宁。
爱别离无情何必生斯世,有情终须累此生。
少小读唐诗宋词,最喜欢的,就是离别或伤春的词句,总觉得离别情动或是暮春触怀,都是最为委婉细腻的,字字泣血,句句摧心,心情,也便似乎随那柳絮扑蒙,乱了,散了,任散发弄扁舟,载不动那许多愁。
长大后,离别愁绪,始终缠绕于侧。
中学六年,别亲离家,负芨求学,一个星期最多回家一次,每次返校,母亲都要送至马路边,目视我上车才回去。
坐在车上,想着家渐行渐远而去,脆弱便如黄昏天边的云,浓浓地翻卷了起来,直至迷蒙灰暗。
大学四年,从福建远游天津,日暮乡关,更是消失在了目光尽头,离愁,在激荡无涯之后,渐渐平息。
于是知道,人间别久不成悲。
大四毕业,将离愁酝酿到了顶点。
同学日日载酒放歌,长歌当哭,一醉图解千愁,只是酒醒后,发现,此身已在列车上,天津、大学、同学、青春,都收藏入了记忆的卷册,日渐泛黄,再不敢轻易翻启,怕一触即有脆化了的卷角飘漾入眼,折射出时光的迷离。
再之后,惨淡结束一段两年多的无望爱情,绝望地告别一个城市,以期忘却过去。
如今两年的时光过去了,发现真的已做到遗忘,可是心中的空缺,却兀然地存在着,成了幸福的缺口。
于是知道,人间别离不是最悲,最悲的是,此身如寄,心无归处。
于是晓风残月的满目萧瑟,就这样消解了花前月下的绮想。
念去去,却是不去也不行了。
怨憎会人间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
所谓的不如意者,多半就是怨憎相会所引起。
与有情人做快乐事,人生能有几何?更多的,是冤家聚头,彼此相对无趣,乃至生厌,却又如跗骨之蛆,难于离弃。
于是在纠缠之中,暗淡了的生的情趣,怨愤之气幽幽浮生。
读一篇糟粕文,听一曲扰耳乐,看浮云遮断明月,对面目可憎的人,都让人恹恹。
这世间,奈何良辰美景都要归于断井颓垣,赏心乐事总要落入他人院,只得将这如花美眷,都付于似水流年。
连要求得一段简单的快乐,也往往要从寻寻觅觅开始,以冷冷清清过场,最终以凄凄惨惨戚戚收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但几人懂得领会这般的禅心?春有百花,却嫌招蜂引蝶;秋有明月,又悲长风斜起;夏有凉风,更恼骄阳烤人,冬有白雪,万木却是萧瑟。
万般的烦恼,终究是由着一个心境。
只是天心月圆,华枝春满这样的人生境界,实是我凡辈中人难于企及的大心胸。
连“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笑望天上云卷云舒”这样的淡薄闲情,也在都市汹涌的欲流中,渐渐流失。
于是真实的生活就是,不喜欢看人脸色行事,却又不得不垂下头来;不愿著书为稻粮谋,却又伤对四壁徒寒;无意追逐名利,却又难于脱俗;厌恶勾心斗角,却又无法远离人事是非。
睿者说,幸福不是你想要有什么就有什么,而是你所拥有的恰是你想要的。
只可惜,一个怨憎会——你所拥有的,往往是你不喜欢的,就是要折销了多少的幸福。
人生在世的不如意如许之多,而扁舟已逝,江海渡余生也就成了历史的绝响,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世界里,再荡不开一丝的涟漪。
于是,我等也就是如《庄子》之中的那一条涸辙之鱼,绝望地张翕着嘴——即便可以相濡以沫,莫若相忘于江湖吧。
求不得近来,心情浮躁,有感生活困顿,遂将M S N的名字改作“无房无车无存款无老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四无人员”以及“有欲有求有烦恼有毛病,社会初级阶段下的四有旧人”。
前者是现实,后者是对应的心理。
现实与想象中的生活就这样地分立在生命的两侧,找不到相通的天桥。
佛说,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人就陷入“无明”状态中,从而造下种种惑业。
只是我辈因修为不够,无力破解无明,戒止惑业,于是只能无奈地任心绪沉坠着,让人对于生命,悲凉了起来。
明白,理想终究只是一只纸船,并无力承载着我们渡过岁月的顺逆流,抵达幸福的彼岸;而文字的意淫,只是为那纸船镀上了一层金膜,让我们望梅止渴,陶然于自己制造的梦幻之境,忘却了此行的目的。
从此即便有堕落,有消沉,知道,“我至少还拥有着麦田的颜色”。
梦想的现实,金黄的颜色,盛放在眼前,汹涌在心头,牵引着过去,昭望着未来。
闭上眼睛,望见幸福的花朵盛放在彼岸,那么绚烂,那么妖娆,近在咫尺,远在天涯。
空间的位移缓缓地旋转了起来,缥缈的微笑随之如蒲公英般地飘散开。
五蕴盛佛说,宇宙与人,皆有五类:色、受、想、行、识,合为五蕴。
物质世界的五蕴炽盛,引诱着人的五蕴炙盛,于是种种贪欲翻卷了起来,将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之中,一沉一浮。
所谓的只取一瓢饮,成了昏黄卷册中的一句死气沉沉偈语,丧失了当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
那一根空心的芦苇,再渡不起我们沉重的身躯想,此身如蜉蝣,暂寄于天地之间,参不透生死的春秋大义,望不到欲望的终极尽头。
时间的掌纹之中,我们的生命本已狭促,相隔的罅隙容不得我们从容转身、游移。
青春、苍老,前后相继;快乐、忧伤,彼此相承。
微渺匆匆的人生旅程,若再处处刻意委屈压抑着自己,那有何乐趣?于是往往也就纵由着自己五蕴随形随兴,哪怕偷欢片刻,都算是生的种种苦难的补偿。
只是不论人如何地想要率性而为,总要受到现实之网的种种的桎梏。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五蕴俱盛,却实现能力微小,于是生成了一种煎熬,逼迫我们如同热锅中的蚂蚁,不停游走,却难逃坠入锅底之中化为焦腥的命运。
如何将五蕴调节成不温不火,温暖着生命腺,至今依旧茫然,于是只能焦灼着,辗转着,等待着一日里的自我超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