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毒性分类
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
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化学品毒性分级是指根据化学品的毒性程度,将化学品分为不同的毒性等级,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是在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品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化学品毒性分级的基本原则。
化学品毒性分级是根据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的,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方面的评价。
在进行毒性分级时,需要考虑到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评定其毒性等级。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化学品毒性分级的具体标准。
在国际上,常用的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包括欧洲化学品代理商协会(ECHA)的毒性标签、美国环保署(EPA)的毒性分类、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毒性标准等。
这些标准通常将化学品分为高毒、中毒、低毒等不同的毒性等级,同时还会对其具体的毒性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品的危害程度。
此外,化学品毒性分级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敏感程度。
比如,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其对化学品的敏感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毒性分级时,需要对不同人群的敏感程度进行充分考虑,以便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健康。
最后,化学品毒性分级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
根据化学品的毒性等级,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防护装备、加强通风换气、严格控制接触时间等,以减少化学品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也可以根据化学品的毒性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综上所述,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是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化学品的危害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化学品毒性分级标准,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需要。
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及注意事项
实验室试剂毒性及注意事项
①神经毒性。
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
②血液毒性。
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
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
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③肝肾毒性。
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
④皮肤粘膜刺激。
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
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1)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
2) 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
3) 皮肤粘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
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
4) 勤洗手、洗澡与更衣。
5)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
观察。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
化学试剂分类标准化学试剂是指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类化学品。
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其分类以及标准也非常复杂。
在此,我们将从化学试剂的用途、化学特性、毒性等方面出发,对化学试剂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按照化学试剂用途进行分类1、分析试剂:用于分析化学中的定性、定量分析、色谱分离等实验试剂。
如:氢氧化钠、硫酸、磷酸等。
2、生化试剂: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或医学诊断等领域。
如:蛋白酶、葡萄糖、胰岛素等。
3、工业试剂:用于染料、精细化学品、涂料、化肥等领域的生产。
如:煤沥青、聚丙烯、苯酚等。
4、医药试剂:用于制药研究和诊断检验等领域。
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胆固醇等。
二、按照化学试剂化学特性进行分类1、无机试剂:包括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无机盐(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铜等)、金属物质和无机气体等。
无机试剂大多数为无机物,性质相对较稳定,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试剂的品质。
2、有机试剂:包括有机物质、有机酸(如乙酸、苦味酸、丙酮酸等)、有机碱(如三乙胺、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氯仿等)。
有机试剂大多数是复杂的有机分子,化学结构非常复杂。
3、高纯度试剂:通常指纯度在99.9%以上的化学试剂,在分析化学、医药研究等领域十分重要。
高纯度试剂一般不含杂质,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三、按照化学试剂毒性等级进行分类1、毒性试剂:包括剧毒试剂和有毒试剂。
剧毒试剂是指对人体的毒性非常大的化学试剂,其毒性等级较高,通常需要采取高度安全措施进行使用和保存。
有毒试剂则是指对人体的毒性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2、低毒性试剂:这类试剂通常指对人体毒性较小的物质,虽然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影响,但也需要建立使用标准,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按照化学试剂形态进行分类1、固体试剂:这类试剂在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如氢氧化钠、氯化铵等,它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易储存性。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有毒化学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即使接触到极小剂量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剧毒”或“高毒”。
2. 亚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的毒性虽然没有急性毒性那么强,但长期接触或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亚急性毒性”。
3. 慢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对人体的影响通常是在长期接触后才会显现出来,但一旦发作,其危害程度可能是致命的。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慢性毒性”。
4. 致突变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突变性,即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突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突变性”。
5. 致畸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畸性,即可能导致胎儿畸
形或发育异常。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畸性”。
根据这些分类标准,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化学品的毒性和
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周
围的环境。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和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化学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常用化学试剂毒性
甲基橙(有毒)为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
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
显碱性。
R25 吞食有毒;S28A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S45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溴化钠(低毒)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500mg/kg。
有刺激性。
用于微量测定镉,制要防止摄入、吸入,防止眼睛、皮肤与之接触。
如果摄入、吸入,会发生晕眩、恶心、呕吐,要立即请医生诊治。
如溅入眼中,要立即用新鲜水冲洗20min;皮肤接触了溴化钠,也要用大量水冲洗。
亚硫酸氢钠(低毒)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该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丙酸(低毒,腐蚀性,强烈刺激性)(n25D)1.3848。
粘度(15℃)1.175mPa·s。
闪点(开杯) 58℃。
易燃。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29g/kg。
有腐蚀草酸铵(有毒)无色无臭,四方晶体,有毒!在脱水剂五氧化二磷的作用下脱水生成过硫酸铵(低毒)白色结晶或粉末。
无气味。
干燥纯品能稳定数月,受潮时逐渐分解放出含臭氧的氧,加热则分解出氧气而成为焦硫酸铵。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并在室温中逐渐分解,在较高温度时很快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硫酸氢铵。
相对密度1.98。
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20mG/kG。
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
有腐蚀性。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吸入后引起鼻炎、喉炎、气短和咳嗽等。
眼、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疼痛甚至灼伤。
口服引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乙二醇(毒性)偏重亚硫酸钠(微毒,刺激性)白色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甘油,水溶液呈酸性,稍溶于乙醇。
大于150℃分解。
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
无气味。
热至100℃失去全部结晶水,灼热变成偏磷酸钠。
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酸性。
0.1mol/L水溶液在25℃时的pH为 4.5。
相对密度 1.915。
熔点 60℃。
微毒。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化学试剂毒性
溴化钾要避免摄入或吸入,避免眼睛、皮肤与之接触。
如摄入,会发生头晕眩、恶心,要立即请医生治疗;如吸入,则会出现呕吐,应立即将病人移到新鲜空气处并请医生诊治;如溅入眼中,立刻要用大量新鲜水冲洗20min;皮肤接触了溴化钾也要用大量水冲洗。
亚硝酸钠药理:能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问,但作用较亚甲蓝强。
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亚硝酸钠是重要的偶氮化试剂,它与芳胺发生的偶氮化反应是染料工业里最常用的反应之一它还可以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也用于制亚硝酸钾,偶氮染料等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弱还原性。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
亚硝酸钠有较强毒性,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 克,就可能造成死亡。
亚硝酸钠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若出现髙铁血红蛋白的紫绀,可用亚甲基蓝使髙铁血红蛋白还原。
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的原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
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
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此外,亚硝酸钠还是致癌物质。
因此,误食亚硝酸钠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
如果显蓝色就证明该样品是亚硝酸钠。
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
当误食亚硝酸钠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
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按GB1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剧毒:氢氟酸、氯化汞、高毒:氟化钠、中毒:硫酸硝酸低毒:盐酸氢氧化钾盐酸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CAS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36%氯化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63.01CAS号:7697-37-2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8CAS号:7664-93-09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粘稠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生物学实验室最毒的16种试剂!一定要了解
生物学实验室最毒的16种试剂!一定要了解前言试验室平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攸关人心的话题。
试验室里有16种最毒试剂,你都知道吗?在面对它们时,是否需要非常当心呢?今日,我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DMSO 二甲基亚砜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
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
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
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
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
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爱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削减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转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但是讨论表明,DMSO存在严峻的毒性作用,与蛋白质疏水集团发生作用,导致蛋白质变性,具有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防护措施DMSO是毒性比较强的东西,用的时候要避开其挥发,要预备1%-5%的氨水备用,皮肤沾上之后要用大量的水洗以及稀氨水洗涤。
最为常见的为恶心、呕吐、皮疹及在皮肤、和呼出的气体中发出大蒜、洋葱、牡蛎味。
2.EB 溴化乙锭溴化乙锭是一种高度灵敏的荧光染色剂,用于观看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DNA。
溴化乙锭用标准302nm 紫外光透射仪激发并放射出橙红色信号,观看琼脂糖凝胶中DNA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荧光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
溴化乙锭是强诱变剂,具有高致癌性!会在60-70度时蒸发(所以最好不要在胶太热的时候加,或者应当加到液体里,0.5ug/ml,染色半小时)(当EB加得过多时,也可以在室温用水将已染色的凝胶浸泡20min以降低未结合的EB引起的背景荧光)。
防护措施由于溴化乙锭具有肯定的毒性,试验结束后,应对含EB的溶液进行净化处理再行弃置,以避开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3.DEPC 二乙基焦炭酸酯DEPC即二乙基焦碳酸酯(diethylprocarbonate),可灭活各种蛋白质,是RNA酶的强抑制剂,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汇总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汇总标题: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及其毒性汇总导语:化学药品在化验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也带来了一定的毒性风险。
本文将为您汇总化验室常用的化学药品及其毒性情况,以便读者对这些药品有更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安全操作。
引言:化学药品作为化验室中的常见工具,其毒性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了解化学药品的毒性,能够帮助化验室工作者采取安全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酸类化学药品1.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类药品,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
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灼伤,吸入其蒸气会导致呼吸道刺激和损伤。
2. 盐酸:盐酸同样具有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盐酸会使皮肤变得干燥和粗糙。
二、碱类化学药品1. 氢氧化钠(苛性钠):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具有腐蚀性。
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灼伤,吸入其蒸气会导致呼吸道刺激和损伤。
2. 氨水: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吸入浓度较高的氨水蒸气会引起呼吸道损伤和烧伤。
三、有机溶剂类化学药品1. 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毒性。
吸入高浓度的甲醇蒸气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可以致命。
2. 丙酮:丙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其挥发性较强,易于吸入到人体内。
长时间暴露在丙酮蒸气中可能引起头晕、呼吸困难等反应。
四、重金属类化学药品1. 汞:汞是一种高毒的重金属,可以在化验室中以化合物或元素的形式存在。
接触汞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呼吸困难等症状。
2. 铅:铅同样是一种有害的重金属,长时间接触容易引起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明显的损害。
结尾:在化验室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化学药品的毒性风险。
了解这些常见药品的毒性特点,能够帮助我们采取针对性和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同时,在使用这些药品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设备,保障自身的安全。
注:以上化学药品的毒性介绍仅供参考,具体的毒性特征还需参考该药品的安全资料和相关研究。
120种常见有毒有害化学试剂
(38)焦磷酸钠: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粉尘。
(39)焦碳酸二乙酯(DEPC):是一种潜在的蛋白质变质剂,且为可疑的致癌剂。开启时瓶口不要指向操作者或其他人。瓶内压可导致喷溅。戴好手套并穿实验室工作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40)聚丙烯酰胺:无毒性,但仍应谨慎使用,因为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的物质。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30)环乙酰亚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只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1)磺基蓖麻酸(二水合物);对黏膜和呼吸系统有极大破坏性。不要吸入粉尘,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2)甲氨蝶呤(MTX):为一种致癌剂和致畸胎剂。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暴露于其中可导致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或肾损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33)甲醇:有毒,可致失明。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要有足够的通风以减少挥发气。不要吸入这些气体。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和易燃、易爆物品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和易燃、易爆物品参考举例致癌物质黄曲霉素B1、亚硝胺、3—4苯并芘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2-乙酰氨基芴、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1-萘腔、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β-丙内酯、4,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
剧毒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高毒氟化钠、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氧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黄砷化钠等。
中毒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低毒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已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醚、丙酮等爆炸物品迭氮化钠、硝酸铵、过氧酸、过氧化氢(双氧水)等自燃物品黄磷、硝化纤维、胶片等易燃物品红磷、镁粉、谜、醇、汽油等。
剧毒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剧毒试剂使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卫生,特制订本剧毒试剂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剧毒试剂的存放、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一、剧毒试剂的定义剧毒试剂是指具有强烈毒性,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具有明显的危害性和毒性,能够造成人或动物中毒,危及生命和健康。
二、剧毒试剂的分类根据其毒性和危险性的不同,剧毒试剂一般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级别。
具体分类如下:1. 高毒试剂:具有极强毒性,极易造成中毒,如氰化物、氰化氢等;2. 中毒试剂:具有较强毒性,易造成中毒,如有机氯化物、有机酸、有机酯等;3. 低毒试剂:毒性较轻,不易造成中毒,如氨氧化物、硫酸等。
三、剧毒试剂的存放1. 剧毒试剂应单独存放在标有“剧毒试剂”的专用柜子或专用储存间中,并且密封保存,防止试剂挥发或泄漏;2. 柜子内应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语,禁止非相关人员随意取用;3. 剧毒试剂应按照其毒性级别分类存放,高毒试剂和中毒试剂应分别存放,防止混淆和交叉感染;4. 存放剧毒试剂的房间应设有防火、防爆、通风等设施,保证试剂的安全存放。
四、剧毒试剂的使用1. 使用剧毒试剂前应对试剂进行检查,确保试剂的标签清晰、包装完好,并避免试剂过期;2. 在使用剧毒试剂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口罩、手套等,尽量减少毒物接触;3. 使用剧毒试剂的操作应在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操作;4. 使用剧毒试剂时应注意隔离,尽量避免试剂溅洒或飘散,避免产生气体、蒸汽和尘埃,造成呼吸、皮肤或眼部接触;5. 使用剧毒试剂后,及时清理操作台面、工具和器皿,防止试剂残留或泄漏,影响实验室环境和他人安全。
五、剧毒试剂的处理1. 使用完剧毒试剂后,应及时清洗双手和所使用的器皿,避免试剂残留;2. 剧毒试剂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3. 如有剧毒试剂泄漏或事故发生,应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管理部门,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紧急处理等;4. 剧毒试剂的废弃物应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倾倒,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毒有害分类标准(一)
有毒有害分类标准(一)随着化学工业的进步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接触到的化学物质越来越多。
然而,不少化学物质都会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介绍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标准:I类毒性物质属于I类毒性物质的化学品是极其危险的,即使接触到极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氰化物•砷化氢•氮氧化物•光气II类毒性物质相对于I类毒性物质而言,II类毒性物质的危害稍轻一些,但仍然十分危险。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氟化物•二硫化碳•甲醛•酚•苯胺III类毒性物质III类毒性物质的毒性属于一般毒性,但也不可小视。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健康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这些物质主要包括:•乙二醇•甲醇•硝酸•溴甲烷有害物质除了有毒物质之外,还有一些化学物质虽然不属于毒性物质,但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这些化学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卤化物•氯气•硫酸总结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和标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些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标准如上所述,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同时,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这些物质的使用,保护自己和环境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阐述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标准,下面还将详细介绍每一类毒性物质和有害物质的相关特点。
I类毒性物质I类毒性物质具有极高的毒性,接触到这些物质的剂量极小,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比如,氰化物可以与体内的组织结合形成氰化合物,干扰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甚至导致死亡;砷化氢则可以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造成损害,包括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氮氧化物和光气都能够对人体造成剧烈的刺激和损伤,与之接触会伤害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等。
II类毒性物质相对于I类毒性物质而言,II类毒性物质的毒性略低,但也十分危险。
比如,氟化物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同时对神经系统、心脏和肾脏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二硫化碳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危害,甲醛则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致癌性,容易导致皮肤炎症、粘膜炎症和呼吸道疾病等;酚和苯胺等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刺激和损害。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剧毒:氢氟酸、氯化汞、高毒:氟化钠、中毒:硫酸硝酸低毒:盐酸氢氧化钾盐酸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CAS号:7647-01-0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36%氯化氢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分子式:HNO3相对分子质量:63.01CAS号:7697-37-2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硫酸英文名:sulfuric acid分子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8CAS号:7664-93-09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化学类别:酸类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粘稠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主要用途:工业原料制作,工业金属冶炼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磷酸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ic acid 英文名称: orthophosphoric acidCAS No.: 7664-38-2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磷酸≥85.0% 7664-38-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氟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fluor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氟酸高55%;低40% 7664-39-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硼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boric acid 英文名称: Borac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硼酸 10043-35-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工业生产中,仅见引起皮肤刺激、结膜炎、支气管炎,一般无中毒发生;口服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继之发生脱水、休克、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可有高热、肝肾损害和惊厥,重者可致死;皮肤出现广泛鲜红色疹,重者成剥脱性皮炎;本品易被损伤皮肤吸收引起中毒;慢性中毒:长期由胃肠道或皮肤吸收小量该品,可发生轻度消化道症状、皮炎、秃发以及肝肾损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高氯酸化学品俗名:过氯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perchloric acid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氯酸 70~72% 7601-90-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腐蚀性;皮肤粘膜接触、误服或吸入后,引起强烈刺激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溴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bromic acid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 962 CAS No.: 10035-10-6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溴酸 10035-1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可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或灼伤;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和消化功能障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乙酸化学品俗名:醋酸化学品英文名称: acetic acid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乙酸≥99.0% 64-19-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眼有强烈刺激作用;皮肤接触,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引起化学灼伤;误服浓乙酸,口腔和消化道可产生糜烂,重者可因休克而致死;慢性影响: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慢性咽炎和支气管炎;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肤干燥、脱脂和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三氯化钛化学品俗名:氯化亚钛化学品英文名称: titanium trichloride 英文名称: titanium 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三氯化钛 7705-07-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及支气管的痉挛、炎症、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属自燃物品,具强刺激性;氟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flu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氟化钠≥99.0% 7681-49-4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所致;服后立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休克、呼吸困难、紫绀;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吞咽肌麻痹,手足抽搐或四肢肌肉痉挛;短期内吸入大量本品粉尘,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并伴有头昏、头痛、无力及消化道症状;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氟骨症;可致皮炎,重者出现溃疡或大疱;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过氧化钠化学品俗名:二氧化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peroxide 英文名称: sodium diox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钠 1313-60-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氢氧化钠化学品俗名:烧碱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soda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钠≥99.5% 1310-73-2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碳酸氢钠化学品俗名:酸式碳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carbonate 英文名称: sodium acid carbonat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碳酸氢钠 144-55-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接近中性的极微弱的碱, 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 50℃以上时,可转变为碳酸钠,对人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引起炎症;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氢氧化钾化学品俗名:苛性钾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hydroxide 英文名称: Caustic potash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氢氧化钾≥90.0% 1310-58-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高锰酸钾化学品俗名:灰锰氧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mangan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高锰酸钾≥99.3% 7722-6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氨水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aqua ammonia,ammonia water;aqueous ammonia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过氧化氢化学品俗名:双氧水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过氧化氢 35% 7722-84-1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长期接触本品可致接触性皮炎;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刺激性;氯化锌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zinc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锌 7646-85-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本品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氯化锌烟雾可引起支气管肺炎;高浓度吸入可致死;患者表现有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胸骨后疼痛、咳嗽等;眼接触可致结膜炎或灼伤;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烧灼,皮肤上出现“鸟眼”型溃疡;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严重者可致死;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汞化学品俗名:升汞化学品英文名称: mercuric chloride 英文名称: mercury bichloride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汞 7487-94-7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内的磷酰基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胆怯、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重铬酸钾化学品俗名:红矾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dichro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重铬酸钾≥98.0% 7778-50-9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氯化亚锡化学品俗名:二氯亚锡 -化学品英文名称: stannous chlorid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氯化亚锡 7772-99-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误服后可能发生胃肠道刺激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钨酸钠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tungstate; sodium wolfram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钼酸铵化学品俗名: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molyb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钼酸铵 13106-76-8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目前,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碘酸钾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iodate 英文名称: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碘酸钾≥95% 7758-05-6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及胃肠道刺激;可致视神经损害;慢性影响:肝、肾、血液系统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硝酸铋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 bismuth nitrate 英文名称: nitric acid bismuth salt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硝酸铋 10035-06-0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至今未发现有职业中毒报导;非职业性中毒可发生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药疹等;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毒性级别的划分标准
毒性级别的划分标准毒性级别是指化学品对人体或环境的危害程度的分类。
根据毒性的不同,化学品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毒性级别,以便于进行安全使用和管理。
毒性级别的划分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
下面将对毒性级别的划分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急性毒性是指化学品一次或短期接触所引起的毒性效应,通常包括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以及对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急性损害。
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或反复接触所引起的毒性效应,通常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等效应。
二、毒性级别的划分。
根据毒性的不同,化学品的毒性级别通常被划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个级别。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 高毒,对人体具有极强的毒性,一次接触即可引起严重的急性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剧毒药物、高毒农药等。
2. 中毒,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性,一次接触可能引起中等程度的急性中毒反应,长期接触可能引起慢性毒性效应。
例如一些常见的化工原料、某些农药等。
3. 低毒,对人体具有较弱的毒性,一般需要较大剂量的接触才能引起急性中毒反应,长期接触也不会引起明显的慢性毒性效应。
例如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制品、食品添加剂等。
三、毒性级别的划分依据。
毒性级别的划分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通过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确定化学品的LD50值(半数致死量)来判断其毒性级别。
2. 慢性毒性试验结果,通过动物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化学品的致癌、致突变、致畸等效应来判断其毒性级别。
3. 人体暴露情况,根据人体接触化学品后的中毒症状和毒性效应来判断其毒性级别。
4. 累积毒性情况,根据化学品在人体内的累积情况来判断其毒性级别。
四、毒性级别的标识和管理。
根据毒性级别的不同,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的标识和管理:1. 高毒化学品应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中毒化学品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标识和管理,以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然而,一些化学品具有毒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对有毒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有毒化学品通常被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根据它们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1. 急性毒性,这类化学品在短时间内接触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影响。
根据毒性程度,它们通常被分为剧毒、高毒、中毒和低毒等级别。
2. 慢性毒性,这类化学品在长期接触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影响,例如致癌物质、致畸物质等。
3. 对环境的影响,除了对人体有害外,有些化学品还对环境产生危害,例如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4. 特殊危险性质,某些化学品可能具有特殊的危险性质,例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
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有毒化学品的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和法规。
这些标准和法规包括有毒化学品的标识、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有毒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在使用有毒化学品时,人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监管和管理,促进有毒化学品的替代和减量使用,以减少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①神经毒性。
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
②血液毒性。
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
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
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③肝肾毒性。
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
④皮肤粘膜刺激。
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
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1)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
2) 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
3) 皮肤粘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
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
4) 勤洗手、洗澡与更衣。
5)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试剂毒性/沸点主要毒性作用甲醇较强毒性64.5℃1)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2)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2)甲醇中毒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部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苯较强毒性80.1℃1)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2)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
3)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4)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
乙腈(甲基腈)中等毒性81.1℃乙腈蒸气具轻度刺激性,故在浓度较高情况下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二氯甲中等毒性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己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对硝基氯苯、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醚、丙酮等
化学药品、试B1、亚硝胺、3—4苯并芘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2—乙酰氨基芴、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1—萘胺、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β—丙内脂、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
(二) 剧毒
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三) 高毒
氟化钠、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氧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钠、砷化钠等
(四) 中毒
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五) 低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