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剂毒性分类
试剂安全使用规范
1、实验室使用的有机试剂大多都易燃,如乙醚、石油醚、乙醇、甲醇、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等,在使用时应在通风环境好的情况下进行,不可用敞口容器放置或加热。用于加热回流的溶剂,需加上回流装置和新装的干燥管,切勿造成密闭系统。
2、试剂标签上均标明其是否易燃易爆或者毒性和注意事项,在使用前,建议细看标签。
3、废试剂应倒入废液瓶,酸和碱,氧化试剂和还原试剂应分开放置。特需试剂应特需处理,如钯碳,应回收并用水封存,切不可随意倒入垃圾桶,以免发生自燃。切完金属钠后的石油醚或煤油一定要用乙醇处理,切不可作为普通废试剂倒入废液瓶中。
4、实验室不得大量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如乙醚等。有些有机化合物遇氧化剂时会发生剧烈爆炸或者燃烧,操作应小心。存放试剂时应将氯酸钾、过氧化物、浓硝酸等氧化剂与其他试剂分开放置。
5、使用易然气体时,如氢气,氧气等要在通风好的情况下进行,严禁明火,远离热源或者能产生火花的地方,
6、无水试剂的处理一定要按照规定方法操作,处理前最好先预处理。如四氢呋喃,先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或者氢化铝锂。具体方法请参考《基础化学实验二》或者《多肽合成》等书籍。
7、进入实验室应穿实验服,有毒挥发性试剂,应在通风橱里操作,并戴口罩,手套和防护目镜。
8、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二、使用化学试剂的安全防护
1、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化合物毒性及应急处理中文网站:
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有毒化学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即使接触到极小剂量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剧毒”或“高毒”。
2. 亚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的毒性虽然没有急性毒性那么强,但长期接触或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亚急性毒性”。
3. 慢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对人体的影响通常是在长期接触后才会显现出来,但一旦发作,其危害程度可能是致命的。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慢性毒性”。
4. 致突变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突变性,即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突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突变性”。
5. 致畸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畸性,即可能导致胎儿畸
形或发育异常。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畸性”。
根据这些分类标准,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化学品的毒性和
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周
围的环境。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和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化学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毒性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
毒性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
1. 引言
对于化学品安全管理,毒性化学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因其在使用和储存时很容易带来危险,需要特别注意。因此,建立毒性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对于确保生产安全、防范事故和减少环境污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毒性化学品的定义
毒性化学品是指对人体、动物和植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够对生命健康或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3. 毒性化学品的分类及特性
毒性化学品可以分为腐蚀品、易燃品、爆炸品、氧化剂、毒物等多个类别。根据其危险程度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储存方式和措施。
4. 毒性化学品的储存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毒性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其安全储存和使用的关键。以下是具体管理制度的要点:
- 确定专人负责毒性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文件,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 对于毒性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需要进行详细的标识和分类,并采取适当的防火、防爆、防腐蚀等措施,以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
稳定。
- 对于有毒、易燃等等毒性化学品,需要单独设置储存间,并
采取符合标准的、包装;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设备;进行专人管
理等一系列措施。
- 储存现场应保持干燥、防潮,不得与易燃易爆品存放在同一
库房中,并设置划定区域,确保储存安全。
- 储存进出口库门应有专人管理,并做好登记,防止误操作和
毒性化学品外泄等情况发生。
5. 结论
建立毒性化学品安全储存管理制度,有利于保障生产安全和保
护环境,对于涉及到毒性化学品的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要点,不断完善和更新制度,最大化发挥其作用,确保毒性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 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 (一)剧毒物质(*为致癌) *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恶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脂;肼;甲基肼;苯肼;二苯肼;甲(或乙、丁)硫醇;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硼烷;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丙烯醛;乙烯酮;二乙烯酮;对苯二酚;苯胺及甲苯胺;三氯甲硅烷;碘乙酸乙脂;硫酸二甲脂;芳香胺;叠氮钠;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黄磷;氧化亚氮;铊及其盐类;三氯化锑;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砷化钠;氟化钠;氯化氢;氯气;溴水;硫化氢;秋水仙碱。 (四)中毒物质 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糠醛;三氟化硼;
化学试剂毒性分类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
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亚硝胺、3-4苯并茈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
2-乙酰氨基酸、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偶氮苯、 1-萘胺、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β-丙内脂、4,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
剧毒
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氯化氰、氯化汞、氢氰酸、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高毒
氟化钢、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氯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氯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三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脂、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钠砷化钠等。
中毒
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氧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低毒
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酰胺、已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葳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粉、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醚、丙酮等。
常用化学试剂毒性
甲基橙(有毒)
为橙红色鳞状晶体或粉末。微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显碱性。R25 吞食有毒;S28A 皮肤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S45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溴化钠(低毒)
数致死量(大鼠,经口)3500mg/kg。有刺激性。用于微量测定镉,制
要防止摄入、吸入,防止眼睛、皮肤与之接触。如果摄入、吸入,会发生晕眩、恶心、呕吐,要立即请医生诊治。如溅入眼中,要立即用新鲜水冲洗20min;皮肤接触了溴化钠,也要用大量水冲洗。
亚硫酸氢钠(低毒)
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该品不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丙酸(低毒,腐蚀性,强烈刺激性)
(n25D)1.3848。粘度(15℃)1.175mPa·s。闪点(开杯) 58℃。易燃。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29g/kg。有腐蚀
草酸铵(有毒)
无色无臭,四方晶体,有毒!在脱水剂五氧化二磷的作用下脱水生成
过硫酸铵(低毒)
白色结晶或粉末。无气味。干燥纯品能稳定数月,受潮时逐渐分解放出含臭氧的氧,加热则分解出氧气而成为焦硫酸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并在室温中逐渐分解,在较高温度时很快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硫酸氢铵。相对密度1.98。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
口)820mG/kG。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有腐蚀性。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引起鼻炎、喉炎、气短和咳嗽等。眼、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疼痛甚至灼伤。口服引起
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乙二醇(毒性)
偏重亚硫酸钠(微毒,刺激性)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
实验室有毒试剂
免疫组化:
甲醛(致癌)
二甲苯(致癌)
Triton X-100(有毒)
DAB(二氨基联苯胺,致癌)
RT-PCR
DEPC(焦碳酸二乙酯,易挥发,致癌)
氯仿(有挥发性,致癌)
苯酚(trizol中含,易挥发,有毒)
DMSO(二甲桠枫,易挥发,血管毒性和肝肾毒性)
EB(溴化乙锭,致癌)
Goldview(致癌有争议)
紫外灯(致癌)
Western-blot
PMSF(苯甲基磺酰氟, 高强度毒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粉末、质量小、易飞扬,对皮肤、呼吸道粘膜有刺激)
TEMED(N,N,N',N'-四甲基乙二胺,强神经毒性)
丙烯酰胺(中等神经毒性)
过硫酸铵(有毒)叠氮钠(NaN3,有毒)
DTT(二硫苏糖醇,很强的还原剂)
放射线(可能用到,致突变)
细胞:
逆转录病毒(这个不用说了,想想HIV…)
Giemsa(吉姆萨染料,有毒)
其余可能接触有毒物质:
三氯乙酸、冰醋酸、苯、四氯甲烷、氰及氰化物、氟化氢、硫化
氢、高氯酸、有机过氧化物
实验室最危险的17种物质。。。
慢性毒性,最易忽视~
各位兄弟姐妹们务必小心
1.DMSO:
DMSO是二甲基亚砜,用途广泛。用作乙炔、芳烃、二氧化硫及其他气体的溶剂以及腈纶纤维纺丝溶剂。是一种即溶于水又溶于有机溶
剂的极为重要的非质子极性溶剂。对皮肤有极强的渗透性,有助于药物向人体渗透。也可作为农药的添加剂。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试剂。
DMSO也是一种渗透性保护剂,能够降低细胞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减轻自由基对细胞损害,改变生物膜对电解质、药物、毒物和代谢产物的通透性。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和易燃、易爆物品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和易燃、易爆物品
参考举例
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亚硝胺、3—4苯并芘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2-乙酰氨基芴、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1-萘腔、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β-丙内酯、4,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
剧毒
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高毒
氟化钠、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氧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黄砷化钠等。
中毒
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低毒
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已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对硝基氯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
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试剂及防护
实验室常见危险化学试剂及防护
试验室里的危急化学试剂太多了,为了科研我们却不得不经常接触他们。今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试验室里常见的危急化学试剂,并告知大家简洁的防护方法。一、易爆物质
硝酸银:强氧化剂,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皮肤汲取可造成损伤。操作应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进行。
金属钠、钾:遇水发生反应,着火,易爆炸。应单独存放在平安处,室内温度不要太高。
三硝基甲苯(TNT):受热能引起爆炸,中等毒性。工作时穿紧袖工作服,工后彻底洗手并淋浴。可用含10%亚硫酸钾肥皂清洗。亚硫酸钾遇三硝基甲苯成红色,如能将红色洗净,表示皮肤污染已清除。也可用浸于9∶1的酒精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手,洗净者不消失黄色。
硝化甘油:一种黄色的油状透亮液体,可因震惊而爆炸,属化学危急品。储存留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纳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惊、撞击和摩擦。
硝化纤维: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用玻
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0℃,远离
火种及热源。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
苦味酸:受热,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惊、撞击时可发生
爆炸。操作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硝基铵: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惊、撞击时可发生爆炸。着火后会转为爆轰。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开震惊、撞击和摩擦。
化学危险品分类及其通则(剧毒品目录)
分子式
C6H5SiHCl2 C6H5SiCl3 (COCl)2 CH2CHSiCl3 C2H5SiCl3 SCl3 AlCl3 PCl3 Si(C6H5)3Cl AlBr3 P2O5 SbCl5 POCl3 C6H4(COCl)2 PCl5 PBr5 LiAlH4 CH3SiHCl2 CH3SiCl3 SiCl4 NaBH4 BaH2 LiH
C8H12N4 NO2C6H4OCH3 C10H9N
名称 硫化钾 硝基萘 铈 碲 铝粉 硒粉 锑 镁粉 钛粉 异戊醇钠 对-甲苯胺 对亚硝基酚 赤磷 低亚硫酸钠 金属铪粉 金属锆粉 间苯三酚三肟 1-重氮-2-苯酚-4-磺酸 苯磺酰肼 氨基化钠 氧化联苯(1,3,5-三氧六圈) 三聚甲醛 硝基苯酚 蒽
硝酸、亚硝酸盐与有机物及铝; 过氧化物与镁、锌或铝; 发烟硫酸或氯磺酸与水; 次氯酸钙与有机物; 发烟硝酸与乙醚; 三氯化铝、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磷化钙与水; 氨
与汞; 氯化铬酰与卤化磷; 钠、钾与水; 卤素与铝粉遇水; 硝酸银与氨水; 硫 与 氧 化 汞; 过氧化苯甲酰与氯仿、乙醚等有机物。
名称 乙炔亚铜 乙炔汞 乙炔银 三溴化碘 一硝基三溴甲烷 二硝基苯酚 二硝基重氮酚 二硝基苯酚(钠) 二硝基萘 二硝基间苯二酚 叠氮化汞 叠氮化银 三氯化氮 三溴化氮 六硝基乙烷 六硝基二苯胺 六硝基联二苯胺 铵盐 四硝基苯胺 氟化氮 重氮甲烷 重氮氨基苯 苦味酸钠 苦味酸铵 三硝基苯基胺 硝基脲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化验室常用化学药品极其毒性
剧毒:氢氟酸、氯化汞、
高毒:氟化钠、
中毒:硫酸硝酸
低毒:盐酸氢氧化钾
盐酸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46
CAS号:7647-01-0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酸类
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36%氯化氢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硝酸
英文名:nitric acid
分子式:HNO3
相对分子质量:63.01
CAS号:7697-37-2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酸类
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透明液体,由于纯度不同,颜色自无色、黄色棕色,有时呈浑浊状;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汽或雾可引起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
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失明;
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参考
一、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举例
(一)剧毒物质(*为致癌)
*六氯苯;羟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磷化物;有机砷化物;有机氟
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蛇毒;*羰基镍;砷酸盐;*四甲基联苯胺(TMB);四氯化饿;二甲砷酸盐;*异硫氰酸苯脂;丙烯酰胺;马钱子碱;毒毛旋
花素—G;*二氨基联苯胺(DAB);二甲亚砜;二甲砷酸钠;甲酚。
(二)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3—4苯并芘;芘及苯并芘;苯及葸类;2—乙酰胺基芴;1—(或2—)萘胺;4—联苯胺类及其硫酸盐;4—氨基联苯;2,3—二甲基—4—氨基偶氮苯;磷甲苯胺;2,4—二氨基甲苯;乙酰胺N一芴基取代物;乙酰苯胺取代物;环磷酰胺;3,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胺基偶氮苯;4—硝基联苯;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间苯二酚;亚硝胺;二硝基萘;N—亚硝基二甲胺;甲基亚硝基脲;二甲(或乙、丙)基亚硝胺;N一甲基一N一亚硝基氨基甲酸乙酯;N—甲基一N—亚硝基丙烯胺;N—甲基—N一亚硝基—N’一硝基胍;N—甲基一4—亚硝基苯胺;B一丙内脂;甲
烷磺酸甲酯(或乙酯);丙磺内脂;重氮甲烷;1,4—二噁烷;二氯二甲硅烷;硫酸
二甲脂;双氯甲基醚;氯甲甲醚;氯乙烯;溴乙烯;氟乙烯;砷;三氧化砷;砷酸钙(或铅、钾);铍及其盐类;镉及其盐类;镍及其盐类;羰基镍;铬;氧化铬;铬盐类;石棉;氘代试剂。
(三)高毒物质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溴甲烷;三氯乙烷;二溴氯丙烷;二氯乙烷;六氯乙烷;溴苯;氯苯;对二氯苯;氟乙酸;氯乙酸;氯乙酸乙酯;溴乙酸乙脂;氟乙酰胺;乙腈;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丙酮氰醇;甲苯二异氰酸脂;二苯基甲烷二异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
(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避免吸入尘埃。
(3) 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避免接触眼睛.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10)苯乙醇:有刺激性.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避免吸入尘埃.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化学危险品分类及其通则(剧毒品目录)
分子式
N4S4 C5H5N3O9 NH2C(NH)NHNO2 C2H5NO4 C2H4O2(NO2)2 CH3C6H2(NO2)3 (CH3)2C6H(NO2)3 CHN3O6 C6H3(NO2)3 C6H(OH)2(NO2)3 (NO2)3C6H2N(CH3)NO2 C6H2(OCH3)(NO2)3 C6H2(NO2)3(NH2) C6H2(OH)(NO2)3 C10H5(NO2)3 C6H2Cl(NO2)3 HgN3 CuN3 HgN6 NH4N3 C14H10O4 Hg(ONC)2 (HONC)2 AgONC
爆炸条件 浓度超过 85% 摩擦、碰撞、研磨 浓度大的不稳定,易自爆 加热、摩擦、碰撞 遇水 遇水 撞击 阳光、镁光灯、火花 自爆
试剂名称 氯酸钾(钠) 铝粉+氧化剂 亚硝酸铵 铵盐和亚硝酸盐 磷化钙 高锰酸钾+乙醇 高锰酸钾+浓硫酸 离子交换树脂
爆炸条件 摩擦、碰撞、研磨 摩擦、碰撞、研磨 加热到 70℃或碰撞 加热 遇水 浓硫酸 撞击 火
由易燃固体引起的火灾,要选择使用砂土、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易燃固体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并有通风、隔热和防水、防火设施。不同的易燃固体要分隔 存放,尤其不要将性质相反的试剂(如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或能相互引燃的试剂混放在一起。 例如,自燃品不能同易爆炸试剂、酸碱试剂、氧化剂以及还原剂等贮存在一起。对于那些遇水易 燃的试剂,则应尽量存放于较高的位置上。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化学品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然而,一些化学品具有毒性,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有毒化学品进行分类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有毒化学品通常被分为几个主要类别,根据它们的毒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1. 急性毒性,这类化学品在短时间内接触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影响。根据毒性程度,它们通常被分为剧毒、高毒、中毒和低毒等级别。
2. 慢性毒性,这类化学品在长期接触后,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毒性影响,例如致癌物质、致畸物质等。
3. 对环境的影响,除了对人体有害外,有些化学品还对环境产生危害,例如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4. 特殊危险性质,某些化学品可能具有特殊的危险性质,例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
为了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有毒化学品的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和法规。这些标准和法规包括有毒化学品的标识、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有毒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在使用有毒化学品时,人们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同时,也应当加强对有毒化学品的监管和管理,促进有毒化学品的替代和减量使用,以减少有毒化学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毒性物质列表
1、相关试剂:
苯、苯酚:数的有机物都有毒呢有能腐蚀皮肤的,有对呼吸系统有损伤的,还有对神经系统有损伤的。
甲醇: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丙酮: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麻醉作用,属于轻微中枢神经抑制剂。
氯仿: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
异丙醇: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乙酸乙酯:属低毒类。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有致敏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
四氯化碳(CCl4):是典型的肝脏毒物,但接触浓度与频度可影响其作用部位及毒性。
染胶EB:剧毒,可致癌。
生物实验中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十分激烈,因此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潜伏着发生各种意外的因素,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要重视,需具备必要的实验中化学试剂安全知识。
化学药品大致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1)毒物
某些侵入人体的少量物质引起局部刺激或整个机体功能障碍的任何疾病都称为中毒,这类物质称为毒物。根据毒物侵入的途径,中毒分为摄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触中毒。接触中毒和腐蚀性中毒有一定区别,接触中毒是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伤,腐蚀性中毒是使接触它的那一部分组织立即受到伤害。
毒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毒物的毒性,习惯上用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作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将毒物的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上述分级未考虑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国国家标准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根据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状况与后果、致癌性、工作场所最高允许浓度等6项指标全面权衡,将毒物的危害程度分为1-Ⅳ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药品、试剂毒性分类参考
(一)致癌物质
黄曲霉素B1、亚硝胺、3—4苯并芘等(以上为强致癌物质)、2—乙酰氨基芴、4—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3—二氯联苯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1—萘胺、2—萘胺、4—硝基联苯、N—亚硝基二甲胺、β—丙内脂、4—甲叉(双)—2—氯苯胺、乙撑亚胺、氯甲甲醚、二硝基萘、羧基镍、氯乙烯、同苯二酚、二氯甲醚等
(二) 剧毒
六氯苯、羧基铁、氰化钠、氢氟酸、氢氰酸、氯化氰、氯化汞、砷酸汞、汞蒸气、砷化氢、光气、氟光气、磷化氢、三氧化二砷、有机砷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有机硼化物、铍及其化合物、丙烯腈、乙腈等
(三) 高毒
氟化钠、对二氯苯、甲基丙烯腈、丙酮氰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偶氮二异丁腈、黄磷、三氯氧磷、五氯化磷、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三氯甲烷、溴甲烷、二乙烯酮、氧化亚氮、铊化合物、四乙基铅、四乙基锡、三氯化锑、溴水、氯气、五氧化二钒、二氧化锰、二氯硅烷、三氯甲硅烷、苯胺、硫化氢、硼烷、氯化氢、氟乙酸、丙烯醛、乙烯酮、氟乙酰胺、碘乙酸乙酯、溴乙酸、乙酯、氯乙酸乙酯、有机氰化物、芳香胺、迭氮钠、砷化钠等
(四) 中毒
苯、四氯化碳、三氯硝基甲烷、乙烯吡啶、三硝基甲苯、五氯酚钠、硫酸、砷化镓、丙烯酰胺、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烯丙醇、二氯丙醇、糖醛、三氟化硼、四氯化硅、硫酸镉、氯化镉、硝酸、甲醛、甲醇、胼(联氨)、二硫化碳、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
(五) 低毒
三氯化铝、钼酸胺、间苯二胺、正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酐、二甲基甲酰胺、己内酰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氨及氢氧化胺、四氯化锡、氯化锗、对氯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二苯甲烷、苯乙烯、二乙烯苯、邻苯二甲酸、四氢呋喃、对硝基氯苯、吡啶、三苯基磷、烷基铝、苯酚、三硝基酚、对苯二酚、丁二烯、异戊二烯、氢氧化钾、盐酸、氯磺甲、乙醚、丙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