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终端软件测试指导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TD-LTE实验室测试RF规范

中国移动TD-LTE实验室测试RF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 D-L T E无线子系统射频测试规范T D-L T E R A N S u b-s y s t e m T e s t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R F d i v i s i o n版本号:1.1.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测试规范定义>测试规范是对网络设备/网络接口协议/设备性能进行的测试的依据,力图对该设备的功能,接口,协议,性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测试。

该类技术文件应具有如下特点:1、全面性该类规范应该在其规定的测试范围内的进行全面的测试,以便反映该设备的是否真正正确的实现了功能/协议,以便完成对该设备的评价。

2、正确性测试规范作为鉴定设备的正确性的依据。

其表述的内容必须首先是正确的。

判断正确与否的测试结果必须是可以正确得到的,也是设备本身能够完成和必须完成的。

3、容错性测试规范必须对发生错误情况下设备的反馈进行详细的测试。

测试项目必须全面包括各种异常情况。

4、权威性该类规范是集团公司在测试和检验方面的重要文件,应该观点明确,测试项目全面,论述过程不应体现在正文中,可以根据情况在附件或编制说明中体现;在用辞上注意规范的强制性,不应使用建议性的语气。

所有检验结果都必须是确定的。

5、强可操作性该类规范是实际指导测试的文件,因此要具有强可操作性。

该规范直接为技术人员所利用,相关人员应该可以按照规范的规定直接进行实际测试。

<使用范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外部,用于指导集团公司和省公司进行网络实施、新业务开展时的设备测试和验收。

<与其他规范之间关系>在业务规范,总体技术要求,设备规范、接口规范基础上完成,是进行组建一个网络或者业务系统的设备的验收性指导性规范。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测试环境,测试配置,测试工具及测试方法的描述,设备的常规测试、功能测试、接口测试、协议测试、质量指标测试(性能测试)、计费结算功能测试、业务测试、网络管理、人机界面测试、可靠性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等,目的是对在规定的范围内,对设备进行详尽的测试。

无线终端产品触摸屏测试规范(TP)

无线终端产品触摸屏测试规范(TP)

4
4.1 外观检查 1)外观检查条件及环境 a)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500mm~550mm,照度为600~800Lux; b)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b)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各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 c) 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2S(如12S内检查不出来的缺陷可接受)。 2)触摸屏的外观检查要求见表1。
文件-Y-A-2011/017 准 生效日期 2011-8-16 页码/总页数 4/18
版本号 A/0
偏移:不同film间,或者film和面板,承托板间的贴合,对位公差过大引起的偏差。 溢胶:贴合过程中,光学胶或者双面胶液体溢出,导致外观问题。
文件名称 编 编 号 制
无线终端产品触摸屏测试规范
审 核 批 BL-Y-A-2011/017 准 生效日期 2011-8-16
技术要求
W<=0.03mm,忽略不计; 0.03mm<W<=0.05mm,L<10mm,数量不超过2个; W>0.05mm,NG。
版本号 A/0
页码/总页数 5/18
表1 触摸屏外观技术要求
3.2 电性能术语 下面为触摸屏技术常见用语: Touch panel:触摸面板; Touch screen/touch window:包含了上下电极,承托板板,表面面板以及外观丝印的完整触控产品; ITO:氧化铟锡(即 Indium Tin Oxide,简称 ITO In2O3:SnO2=9:1) ,是一种透明导电膜; Upper layer ITO film:上 ITO 电极; Down layer ITO film:下 ITO 电极; Dot Space:绝缘点; Resistance:电阻式触控面板; 4/5/8-wire:四线/五线/八线电阻式触控面板; Film to glass:电阻式产品,膜对玻璃式,即一层导电层镀在 ITO film 上,另一层导电层镀在玻璃板 上; Glass to glass:电阻式产品,两导电层都镀在玻璃板上; Film to film:电阻式产品,两导电层都镀在 ITO film 上; Capacitive:电容式触控面板; Linearity:线形度; Surface Hardness:表面硬度; Hitting Durability:点击试验耐受程度; Pen Sliding Durability:划线试验耐受程度; Light Transparency:透光率,即透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 Resistance between terminals:端点阻抗; Newton Ring:牛顿环,采用光面电极时易产生; 测试内容及要求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X M 12.059.3 – 2008检验规范2005-08-20 发布 2005-08-20实施—无线数据终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wireless access terminal 简称:WAT)目次目次 (I)前言................................................................ I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3.1 缺陷分类定义 (3)3.2 缺陷分类列表 (4)3.3 名词定义 (9)3.4 测量面的定义 (14)3.5 缺陷代码对照表 (18)3.7 距离(D ISTANCE) (19)3.8 时间(C HECKING T IME) (19)3.9 位置(P OSITION) (20)3.10 照明(L IGHT) (20)3.11 检验功能项目、性能、可靠性指标项目的环境及条件 (20)4 检验种类 (20)4.1 常规检验 (20)4.2 例行试验 (21)4.3 模拟用户检验 (21)5 检验方式和抽样标准 (21)5.2 检验方式 (22)5.3 抽样标准 (23)6 常规检验 (25)6.1 装配检验 (25)6.2 外观检验 (29)6.3 功能检验 (33)6.4 指标检验 (36)6.5 包装检验 (49)7 模拟用户测试 (53)8 例行试验 (53)8.2 例行试验的检查项目及判定标准 (54)9 补充说明 (61)前言为确保无线终端产品的生产、检验工作有序进行,为产品常规检验、例行检验和模拟用户测试检验提供依据,特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Q/ZX M 12.002《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结构如下:a)Q/ZX M 12.059.1 - 2008 《手机产品检验规范》b)Q/ZX M 12.059.2 - 2008 《监控终端产品检验规范》c) Q/ZX M 12.059.3 - 2008 《无线数据终端产品检验规范》d) Q/ZX M 12.059.4 - 2008 《无线终端数据类产品检验规范》本标准为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部分。

软件测试操作规程

软件测试操作规程

软件测试操作规程1. 概述软件测试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有效地进行软件测试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指导。

本规程适用于软件测试团队的成员,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等,旨在提高测试过程的规范性和效率。

2. 测试准备2.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软件测试的具体目标和需求,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

2.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软件开发周期和需求,编制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资源、时间安排、测试环境等。

2.3 确定测试策略:根据测试目标和特性,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包括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的选择等。

3. 测试执行3.1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数据、预期结果等。

3.2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包括通过、失败、阻塞等。

3.3 缺陷管理: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缺陷描述、复现步骤、优先级等,确保缺陷及时修复。

3.4 反馈与沟通:将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进行错误交流和问题解决,确保软件质量的提升。

4. 测试报告4.1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执行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缺陷统计、测试评估等。

4.2 归档测试资料:对测试过程中所涉及的测试资料进行归档,包括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测试报告等。

5. 测试总结和改进5.1 测试总结:对测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反思测试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测试策略和方法。

5.2 测试改进:根据测试总结的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优化测试流程和方法,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6. 附则6.1 变更管理:对软件测试操作规程的变更需要进行明确记录和审批,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6.2 培训和指导:为测试团队成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能和素质,确保规程的贯彻执行。

通过遵守本软件测试操作规程,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执行软件测试活动,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确保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国移动TD终端测试规范-WLAN-V2.6-20131029

中国移动TD终端测试规范-WLAN-V2.6-20131029

TS-WLANUI-000005 1.9 、TSWLAN-UI000003 2.模式兼容 TS-WLANBASE2.1 PROTOCO L-000004 TS-WLANBASE2.2 PROTOCO L-000003 TS-WLANBASEPROTOCO L-000005 TS-WLANBASE2.4 PROTOCO L-000006 2.3
被动断开
测试终端对WLAN的 被动断开功能
TS-WLANFUNC3.22 PROXY000001 TS-WLANFUNC3.23 PROXY000002 TS-WLANFUNC3.24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5 CONCURR ENT000001 TS-WLANFUNC3.26 CONCURR ENT000001
1.5
手动搜索刷 1. 测试终端手动搜 新WLAN列表 索并刷新WLAN功能
1.6
WLAN软开关 1. 测试终端的WLAN 软开关图标功能。 图标
1.7
TS-WLANUI-000004
打开WLAN软 1. 测试打开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1.8
TS-WLANUI-000004
关闭WLAN软 1. 测试关闭终端的 WLAN软开关功能 开关
3.1
3.2
关闭WLAN开 测试终端的WLAN功 关 能能否正常关闭
3.3
飞行模式启 动时关闭 WLAN开关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时 是否关闭WLAN通信 开关
3.4
飞行模式启 测试飞行模式启动情 动情况下不 况下是否可以打开 能打开WLAN WLAN通信开关 开关
3.5
3.6
3.7
3.8
3.9
3.10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2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2

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V 2.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络优化中心目录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 (1)一、总则 (4)二、适用范围 (4)三、测试范围 (4)四、相关术语、缩略语解释 (5)五、测试时间和测试区域 (5)5.1测试时间 (5)5.1.1WLAN热点质量验收测试 (5)5.1.2周期优化测试 (5)5.1.3用户投诉测试 (6)5.2测试区域 (6)六、测试设备 (8)七、WLAN测试用例 (9)7.1WLAN热点验收测试项目 (9)7.1.1WLAN热点网络功能验收测试 (9)7.1.1.1AP配置检查 (9)7.1.1.2用户隔离控制 (10)7.1.1.3AP间切换 (10)7.1.1.4热点压力测试 (10)7.1.1.5热点吞吐量测试 (11)7.1.1.6混合接入认证 (11)7.1.2WLAN热点无线质量验收 (12)7.1.2.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12)7.1.2.2载干比测试 (13)7.1.2.3同邻频干扰检测 (14)7.1.2.4AP关联平均时间 (14)7.1.2.5AP关联成功率 (15)7.1.2.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15)7.1.2.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16)7.1.2.8Web认证时长 (16)7.1.2.9Web 认证成功率 (17)7.1.2.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18)7.1.2.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18)7.1.2.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19)7.1.2.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20)7.1.2.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20)7.1.2.15Ping测试成功率 (21)7.1.2.16FTP下载平均速率 (21)7.1.2.17FTP下载成功率 (22)7.1.2.18FTP上传平均速率 (22)7.1.2.19FTP上传成功率 (23)7.1.2.20与电信、联通对比测试 (24)7.2.1.1信号覆盖强度测试 (25)7.2.1.2载干比测试 (26)7.2.1.3同邻频干扰检测 (26)7.2.1.4AP关联平均时间 (27)7.2.1.5AP关联成功率 (27)7.2.1.6Portal 页面弹出时延 (28)7.2.1.7Portal页面弹出成功率 (28)7.2.1.8Web认证时长 (29)7.2.1.9Web 认证成功率 (30)7.2.1.10Web认证下线成功率 (30)7.2.1.11Http页面响应时延 (31)7.2.1.12Http完整显示时延 (32)7.2.1.13Http页面访问成功率 (32)7.2.1.14Ping测试平均时延 (33)7.2.1.15Ping测试成功率 (33)7.2.1.16FTP下载平均速率 (34)7.2.1.17FTP下载成功率 (34)7.2.1.18FTP上传平均速率 (35)7.2.1.19FTP上传成功率 (36)八、WLAN测试结果反馈和测试求报告 (38)一、总则1.为了解WLAN网络覆盖情况及服务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规范移动WLAN网络质量测试内容,提高WLAN网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特制定《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测试规范》,指导今后WLAN网络验收测试、周期优化测试、客户申告测试中的工作。

wifi测试标准

wifi测试标准

wifi测试标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wifi测试的目的。

wifi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良好的网络体验。

在进行wifi测试时,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覆盖范围、信号强度、传输速度、干扰情况等。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用户在使用wifi时的感受,因此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和方法。

在进行wifi测试时,我们可以使用专业的wifi测试仪器,也可以借助一些手机应用程序进行测试。

无论是使用仪器还是手机应用,我们都需要保证测试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比如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试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测试数据。

另外,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流程。

在进行wifi测试时,我们需要事先制定好测试方案和流程,明确测试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测试,并及时记录测试数据。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还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在进行wifi测试后,我们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网络覆盖的盲区、信号强度不足的地方、传输速度较慢的区域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最后,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和反馈测试结果。

在完成wifi测试后,我们需要及时总结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人员。

通过及时的反馈,我们可以促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wifi测试标准是确保无线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选择测试工具和方法、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和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及及时总结和反馈测试结果,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线网络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使wifi测试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 X M 12.059.3 – 20082005-08-20 发布 2005-08-20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检验规范—无线数据终端( wireless access terminal 简称:WAT)目次前言为确保无线终端产品的生产、检验工作有序进行,为产品常规检验、例行检验和模拟用户测试检验提供依据,特编写本标准。

本标准Q/ZX M 《检验规范》为系列标准,结构如下:a)Q/ZX M 12.059.1 - 2008 《手机产品检验规范》b)Q/ZX M 12.059.2 - 2008 《监控终端产品检验规范》c) Q/ZX M 12.059.3 - 2008 《无线数据终端产品检验规范》d) Q/ZX M 12.059.4 - 2008 《无线终端数据类产品检验规范》本标准为系列标准中的第四部分。

本标准主要以Q/SZX 039-2002《CDMA移动电话机》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等同或加严CDMA终端产品的检验指标。

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质量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手机事业部质量管理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蒙臣宝、吴迎英本标准于2005年08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于2008年11月10日第一次修订.修订人:倪俊斌、陈其贵等标准编号修改前文件编号主要修订内容修订部门修订人批准人Q/ZX M 12.002.4–2005Q/ZX M12.002.4–2005首次发布质量管理部高尧升何士友Q/ZXM12.059.1-2008Q/ZXM12.002.1–2005a)将原有的按制式划分的标准修订为按产品划分b)修改产品规范名称c)手机外观测量面标准修订为按部位给出标准d)删除不适用内容e)修订缺陷类型表f)缺陷等级分类增加用户体验内容g)修订手机产品性能部分内容h)修订手机产品功能部分内容质量管理部倪俊斌等何士友i)修订手机产品外观部分内容g)修订手机二次装箱检查内容检验规范——无线接入终端产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线接入终端产品含无线模块等产品的缺陷分类、定义,检验种类、项目及接收标准。

11E011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客户端测试规范V1.0.0

11E011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客户端测试规范V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 )客户端测试规范 C h i n a M o b i l e W L A N C l i e n t T e s t i n g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2011-5-30发布 2011-5-30实施QB-E-011-2011目录前言 (IV)1.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4. 功能概述 (2)5. 测试环境 (2)6. 测试前提 (2)7. 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2)8.测试用例 (3)8.1. 客户端安装及卸载 (3)8.1.1. 本地安装 (3)8.1.2. 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安装 (3)8.1.3. 本地安装,本地卸载 (4)8.1.4. 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安装,本地卸载 (4)8.1.5. 本地安装,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卸载 (5)8.1.6. 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安装,通过其他第三方工具软件卸载 (6)8.2. 客户端启动与退出 (6)8.2.1. 客户端安装成功后启动 (6)8.2.2. 在无WLAN功能的设备上启动客户端 (7)8.2.3. 无中国移动WLAN信号时启动客户端 (7)8.2.4. WLAN开关关闭时客户端启动 (8)8.2.5. WLAN开关关闭时客户端启动2 (9)8.2.6. WLAN开关开启时客户端启动1 (9)8.2.7. WLAN开关开启时客户端启动2 (10)8.2.8. 手机操作系统未设置自动接入时启动客户端1 (10)8.2.9. 手机操作系统未设置自动接入时启动客户端2 (11)8.2.10.手机操作系统未设置自动接入时启动客户端3128.2.11.手机操作系统未设置自动接入时启动客户端4128.2.12.未登录时退出138.2.13. 登录后退出 (13)8.2.14. 反复启动退出客户端 (14)8.2.15. 客户端隐藏-按钮隐藏 (15)8.2.16. 客户端隐藏-按Home键隐藏 (15)8.2.17. 客户端隐藏-菜单隐藏 (16)8.2.18. 客户端激活 (16)8.2.19. 结束进程 (17)8.3. 登录界面测试 (18)8.3.1. 登录界面检查 (18)8.3.2. 客户端名称检查 (18)8.3.3. 用户名输入框测试 (19)8.3.4. 密码输入框测试 (19)8.3.5. 用户名默认保存 (20)8.3.6. 用户密码保存 (20)8.3.7. 用户密码保存-去掉记住密码 (21)8.3.8. 自动登录 (22)8.3.9. 去掉自动登录 (22)8.3.10. 附着后自动启动客户端1 (23)8.3.11. 附着后自动启动客户端 2 (23)8.3.12. 取消“附着后自动启动客户端” (24)8.3.13. 关于选项 (24)8.3.14. 帮助选项 (25)8.3.15. 设置系统字体大小 (26)8.3.16. 登录界面接听电话 (26)8.3.17. 登录界面接收短信 (27)8.4. 登录成功界面测试 (27)8.4.1. 登录成功界面检查 (27)8.4.2. 计时检查 (28)8.4.3. 登录成功界面接听电话 (28)8.4.4. 登录成功界面接收短信 (29)8.5. 登录与下线 (30)8.5.1. 正常登录 (30)8.5.2.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 (30)8.5.3. 输入错误的密码 (31)8.5.4. 用户名为空登录 (31)8.5.5. 密码为空登录 (32)8.5.6. 用户名与密码均为空登录 (33)8.5.7. 已经通过其它方式登录中国移动WLAN网络后登录 (33)8.5.8. 登录过程中取消登录 (34)8.5.9. 下线 (34)8.6. 客户端升级(自动升级) (35)8.6.1. 无新版本 (35)8.6.2. 有新版本 (36)8.6.3. 下载后不安装 (36)8.6.4. 下载后安装 (37)8.6.5. 下载过程中取消 (38)8.7. 套餐订购 (39)8.7.1. 未连接到中国移动WLAN热点套餐订购 (39)8.7.2. 套餐订购界面检查 (39)8.7.3. 登录后套餐订购 (40)8.7.4. 未选套餐点击订购 (40)8.7.5. 同时选择多个套餐 (41)8.7.6. 输入非手机号码 (42)8.7.7. 未输入验证码 (42)8.7.8. 输入错误验证码 (43)8.7.9. 重新获取验证码 (43)8.7.10. 正常套餐订购 (44)8.7.11. 套餐订购时网络中断 (45)8.8. 对CMCC-EDU的支持 (45)8.8.1. 设置SSID功能 (45)8.8.2. CMCC-EDU的支持(支持自动附着平台版本) (46)8.8.3. CMCC-EDU的支持(不支持自动附着平台版本) (46)8.9. 退出时恢复现场 (47)8.9.1. 打开客户端之前,WLAN开关关闭 (47)8.9.2. 打开客户端之前,WLAN开关开启 (48)9. 编制历史 (48)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客户端规范》需要测试的内容提出了测试要求、测试用例及详细的实施方法。

wifi测试测试规范

wifi测试测试规范

WiFi测试规范测试目的1、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是否满足需求2、对比测试机顶盒的wifi性能,判断盒子wifi性能的好坏测试环境1、无其他wifi信号干扰的测试环境注:可用手机下载wifi分析仪查看测试环境周围的wifi情况,如下图2、根据实际测试目的与要求搭建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笔记本电脑、机顶盒、电视机、路由器注:1、机顶盒需要安装iperf.app软件2、JPerf2.0运行环境操作系统:Java运行环境:JREjxpiinstall.exe网络要求:Jperf可以在任何IP 网络上运行,包括本地以太网,因特网接入连接和Wi-Fi网络。

测试过程一、机顶盒可以安装.app软件,如:STB-6015C1、机顶盒当server端①、打开机顶盒并建立wifi热点;②、电脑通过无线连接机顶盒建立的热点;③、打开机顶盒iperf软件,在iperf的输入框下,输入如下命令:iperf –s –f m –i 1然后点击打开;④、运行jperf.bat 设置信息如下图;注:1、Iperf command是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不需要手动输入。

2、server address是机顶盒的IP地址,此时可根据电脑连接的无线IP地址,写入机顶盒的IP地址。

⑥、点击右上方运行即可开始测试2、机顶盒当client端①、用路由器建立无线wifi②、电脑与机顶盒均连接此路由器的无线wifi,并记录下此时机顶盒的IP地址③、剩余测试步骤与机顶盒当服务端时的步骤一致二、机顶盒无法安装APP软件,如:STB-9832C11、机顶盒通过有线连接网络,并建立wifi热点。

2、通过串口命令,将测试软件挂在到机顶盒上将iperf放置于U盘根目录下,然后插到机顶盒上,并通过串口输入以下命令(机顶盒所用软件必须打开了串口才可以输入进去)killall -9 mickeymount -o rw,remount /root/mount /dev/sda1 /mnt/usb/cp /mnt/usb/iperf /root/synccd /root./iperf -s -f m -i 13、打开测试工具,开始测试测试步骤与上面一致测试结果附件一: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详细使用图文教程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

终端测试报告

终端测试报告

终端测试报告测试日期:2021年8月1日
测试人员:XXX
测试对象:终端设备
测试环境:公司实验室
测试目的:
1. 验证终端硬件和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测终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测试终端的功能和性能
测试内容:
1. 确认终端基本信息:终端型号、系统版本、固件版本、内存、存储等
2. 测试终端的基本功能:开机、关机、重启等
3. 检测终端的网络连接:通过WIFI或者移动数据连接网络
4. 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确认终端是否出现卡顿、死机、闪
退等问题
5. 测试终端的应用软件:确认应用内是否有UI异常、打开速度、运行稳定性等
6. 测试摄像头:确认图像质量、拍照、录像等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结果:
1. 终端硬件和软件符合设计要求
2. 终端可靠性和稳定性表现良好,没有出现闪退、死机等情况
3. 终端的基本功能、网络连接、摄像头功能正常
4. 应用软件运行稳定,打开速度快,UI无异常
总结:
终端测试结果表明,终端的性能符合用户要求,且系统稳定性良好。

我们将继续努力完善终端的功能和性能,为用户打造更好的产品。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软件测试是保障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测试规范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软件测试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和缺陷管理等。

一、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它是测试活动的指导文件。

以下是测试计划应包含的内容:1. 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例如发现软件中的缺陷、验证软件符合需求等。

2. 测试策略: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等。

3.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人员资源,以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测试进度:安排测试活动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确保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

5. 风险评估:分析潜在的测试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测试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二、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是测试人员进行测试的详细说明,它是测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写高质量的测试用例能够更好地发现软件中的问题。

以下是测试用例编写的一些建议:1. 用例设计: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用例描述: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描述测试用例的目标和步骤,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表达方式。

3. 用例顺序:按照逻辑顺序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过程的连贯性和可操作性。

4. 用例覆盖:针对不同的测试目标设计不同的测试用例,尽可能地覆盖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场景。

三、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实际测试的过程。

以下是测试执行的一些要点:1. 测试环境准备:搭建测试环境并确保其与实际运行环境一致,包括硬件配置、网络环境等。

2. 测试数据准备:准备符合不同测试条件的测试数据,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测试记录: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复现缺陷。

4. 缺陷报告:及时编写缺陷报告,准确描述缺陷的现象、重现步骤和影响,以便开发人员及时修复。

四、缺陷管理缺陷管理是指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跟踪和管理,以保证缺陷的及时解决。

无线通信设备测试规范

无线通信设备测试规范

上海千测认证网提供无线通信设备测试规范1)半成品测试:在将POE、设备内部馈线、RJ-45插头以及其它半成品制作完毕以后,先观察半成品的制作是否良好,各个焊点是否有虚焊。

用万用表测试各点是否连接正常,网线连接是否良好,数据线以及电源线的连接是否正常。

测试完毕后,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并重新测试方能进入下一环节。

2)未封装的成品测试:成品制作完毕后,必须首先测试电源是否有短路方能进入带电测试。

按产品要求连接好成品后,接入电源。

检查成品的各指示灯是否正常。

(如电源指示灯不亮,则断电后检查电源模块以及成品的电源线路以及接头是否连接正常。

如数据灯或交换机指示灯不亮,断电后检查网线连接是否正常,RJ45插头是否插牢等。

)如指示灯正常便可通过计算机搜索设备。

(如不能找到则检查成品内部POE到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是否正常、RJ45插头是否插牢。

)在计算机上找到设备以后首先将默认的IP地址0,0,0,0修改为192,168,0,123。

然后进入管理界面查看是否能正常连接并修改设备配置。

将设备修改为网桥模式,利用软件测试设备的无线带宽(标准为4兆以上,底于该标准则测试不和格)。

将设备修改为AP模式,利用软件测试设备的无线带宽(标准为2兆以上,底于该标准则测试不合格。

测试设备在网桥点对点、点对多点、AP、AP-client模式下是否工作正常。

以及WEP加密、SNMP管理、信道变换、SSID加密等是否能正常运行。

3)封装成品测试:将通过未封装的测试的成品封装好以后再进行成品老化测试,将设备连续通电至少14小时以上,测试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每次老化测试可对10台设备同时进行测试)4)无线覆盖范围测试:将设备运到630厂外一条大约1公里的路上,将设备接入7db的车载天线。

测试人员手提笔记本站在设备标准最大覆盖范围的地方,测试是否能对设备进行有效连接。

如果可以则通过测试。

考虑到笔记本是用电池供电,每次测试可最多对20台设备进行测试注意事项:1、对设备进行带电测试时必须将天线接好,撤换设备配件或天线时不可带电操作。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测试规范(1.0.0)

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测试规范(1.0.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 L A N)终端测试规范(报批稿)C h i n a M o b i l e W L A N T e r m i n a lT e s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测试环境 (3)5.测试前提 (4)6.测试项目优先级说明 (4)7.测试用例 (4)7.1.基本要求 (4)7.1.1.WLAN功能基本要求 (4)7.1.2.发射功率 (7)7.1.3.发射频谱模板 (7)7.1.4.中心频率容限 (12)7.1.5.码片时钟频率容限 (13)7.1.6.Power-On and power-down 斜坡 (15)7.1.7.射频载波抑制 (17)7.1.8.接收机最大输入电平 (17)7.1.9.接收机邻道抑制 (19)7.2.功能要求 (22)7.2.1.WLAN通信开关 (22)7.2.2.飞行模式 (23)7.2.3.WLAN接入点信息管理需求 (24)7.2.4.搜索WLAN接入点 (27)7.2.5.连接WLAN (28)7.2.6.断开WLAN (31)7.2.7.代理功能 (32)7.2.8.TD-SCDMA或GSM的CS域与WLAN 并发 (34)7.2.9.TD-SCDMA或GSM的PS域与WLAN 并发 (36)7.3.WLAN优选要求 (37)7.4.WLAN认证要求 (43)7.4.1.WLAN认证、加密基本要求 (43)7.4.2.WAPI要求 (45)7.4.3.WEB自动认证(基于WEB认证) (47)7.4.4.使用浏览器完成WEB认证 (50)7.4.5.Cookie认证 (52)7.5.终端WLAN性能要求 (56)7.5.1.接收灵敏度 (56)7.5.2.连续下载时间 (57)7.5.3.WLAN和蓝牙的互干扰 (58)7.5.4.极限吞吐率 (59)7.6.终端UI要求 (64)7.6.1.WLAN状态标识要求 (64)7.6.2.WLAN连接界面 (65)7.6.3.快捷图标 (66)8.编制历史 (67)前言本标准对《中国移动无线局域网(WLAN)终端技术规范》需要测试的内容提出了测试要求、测试用例及详细的实施方法。

WLAN设备入网验收测试指导手册

WLAN设备入网验收测试指导手册

WLAN设备入网验收测试指导手册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进行WLAN设备入网验收测试的人员提供指导。

通过本指南,您将了解到如何进行WLAN设备的入网验收测试,并确保WLAN设备符合预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2. 测试准备在开始WLAN设备的入网验收测试之前,您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2.1 设备准备•检查所有WLAN设备是否已经正确安装,并且与网络连接正常。

•确保所有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已经升级到最新版本。

2.2 网络准备•确保WLAN网络已经正确配置,并且所有网络设备正常运行。

•确保网络中的DHCP服务器已经正确配置,并且能够为WLAN设备分配IP地址。

•确保网络中的DNS服务器已经正确配置,并且能够解析域名。

2.3 工具准备•准备一台连接到WLAN网络的计算机,并且安装Ping命令工具和网速测试工具。

3. 测试步骤以下是进行WLAN设备入网验收测试的步骤:3.1 网络连通性测试1.连接计算机到WLAN网络。

2.使用Ping命令工具,测试计算机与WLAN设备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发送多次Ping命令,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并且延迟较低。

3.2 IP地址分配测试1.确保DHCP服务器正常运行,并且能够为WLAN设备分配IP地址。

2.在WLAN设备上启用自动获取IP地址的功能。

3.检查WLAN设备是否成功获取到IP地址。

使用ipconfig命令(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或ifconfig命令(在Linux系统中使用)来查看WLAN设备的IP地址。

3.3 DNS解析测试1.确保DNS服务器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解析域名。

2.在WLAN设备上访问一个域名,例如。

3.确保WLAN设备能够成功解析域名,并且能够打开对应的网页。

3.4 网速测试1.在计算机上安装并运行一个网速测试工具,例如Speedtest。

2.使用网速测试工具,测试WLAN设备的上行和下行网速。

确保网速满足预期要求。

3.5 安全性测试1.确保WLAN设备已经正确配置了安全性设置,例如WPA2加密。

CMW500_1XEVDO终端测试步骤

CMW500_1XEVDO终端测试步骤

CMW500_1XEVDO终端测试步骤CMW500是一款用于无线通信测试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进行1XEVDO (Enhanced Voice and Data Optimized)终端的测试。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CMW500_1XEVDO终端测试的步骤:1.验证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测试之前,首先需要确保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这包括确保测试设备的连接和配置正确,确保测试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可用,并确保测试设备处于适当的状态。

2.设置测试配置:在进行1XEVDO终端测试之前,需要根据测试需求设置测试配置。

这包括设置测试场景、信道参数、噪声参数等。

通常可以使用CMW500终端上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来进行配置。

3.进行无线连接:在测试之前,需要确保终端设备与CMW500之间建立了无线连接。

这可以通过在CMW500终端上选择正确的设备ID,并确保终端设备配置正确来实现。

4.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在1XEVDO终端测试中,首先需要进行基本功能测试,以验证终端的基本通信功能。

这包括测试终端设备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连接、建立和释放等基本功能。

5.进行性能测试:在完成基本功能测试后,可以开始进行性能测试。

这包括测试终端设备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质量等性能参数。

6.进行吞吐量测试:在性能测试之后,可以进行吞吐量测试,以验证终端设备在给定的信道条件下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这可以通过在CMW500终端上设置测试场景、信道带宽和数据传输类型等参数来实现。

7.进行网络容量测试:在吞吐量测试之后,可以进行网络容量测试,以验证终端设备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这可以通过在CMW500终端上设置并发连接数、数据传输量等参数来实现。

8.进行覆盖范围测试:在网络容量测试之后,可以进行覆盖范围测试,以验证终端设备在不同距离、障碍物等条件下的信号接收能力。

这可以通过在CMW500终端上设置不同的信号强度和距离参数来实现。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无线接入终端产品检验规范

Q/ZX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Q/ZX M 12.059.3 – 2008检验规范—无线数据终端(wireless access terminal简称:WAT)2005-08-20 发布2005-08-20实施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目次目次 (I)前言................................................. V I 1 ...................................................... 范围12 ............................................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 术语和定义23.1 ........................................... 缺陷分类定义33.2 ........................................... 缺陷分类列表43.3 ............................................... 名词定义53.4 ........................................... 测量面的定义93.5 ......................................... 缺陷代码对照表113.6 ......................................... 检验环境及条件113.7 ........................................ 距离(D ISTANCE)113.8 .................................... 时间(C HECKING T IME)113.9 .......................................... 位置(P OSITION) 113.10 ............................................ 照明(L IGHT) 113.11 ........ 检验功能项目、性能、可靠性指标项目的环境及条件124 .................................................. 检验种类124.1 ............................................... 常规检验124.2 ............................................... 例行试验124.3 ........................................... 模拟用户检验125 ........................................ 检验方式和抽样标准135.1 ......................................... 产品检验批规定135.2 ............................................... 检验方式135.3 ............................................... 抽样标准146 .................................................. 常规检验166.1 ............................................... 装配检验166.2 ............................................... 外观检验176.3 ............................................... 功能检验186.4 ............................................... 指标检验196.5 ............................................... 包装检验227 .............................................. 模拟用户测试238 .................................................. 例行试验238.1 ........................................... 例行试验项目238.2 ........................... 例行试验的检查项目及判定标准249 .................................................. 补充说明26前言为确保无线终端产品的生产、检验工作有序进行,为产品常规检验、例行检验和模拟用户测试检验提供依据,特编写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事业部软件测试指导规范
目录
1.概述 (3)
1.1目的 (3)
1.2预计读者 (3)
2.测试类型 (3)
2.1测试类型分类 (3)
2.2 UI测试 (3)
2.3功能模块测试 (4)
2.4交叉事件测试 (5)
2.5压力测试 (6)
2.6安全性测试 (6)
2.7兼容性测试 (7)
2.8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 (7)
1.概述
1.1目的
本规范意在指导质量保证部员工,能在执行无线事业部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测试过程中,清晰工作的方向,了解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该规范包括测试类型、测试范围、每个测试类型的测试重点及测试方法等内容。

1.2预计读者
质量保证部的全体员工,尤其是新入职员工,还有其他需要测试的相关人员。

2.测试类型
2.1测试类型分类
目前国内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测试技术是属于低端级别的手工操作,缺少自动化测试工具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无论从实现技术上,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还是从对测试概念的理解上都存在相当的不足。

当前背景下,移动终端的应用软件测试类型大致可分为:UI测试、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等。

2.2 UI测试
UI(用户界面)测试指验证手机的界面、菜单等是否与客户需求和设计保持一致。

测试文字是否正确,页面美工是否好看,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背景是否美观,操作是否友好等等。

UI测试用于核实用户与软件之间的交互,还可确保UI中的对象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并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

2.3功能模块测试
功能模块测试是指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

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

此类测试基于黑盒技术,该技术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与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并对交互的输出或结果进
注:现用网络信号:2G(中国移动、中国联通)、3G(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无线信号
2.4交叉事件测试
交叉事件测试又叫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

例如在运行软件的过程中接收到短信电话或闹钟响。

应该以执行干扰的冲突事件不会导致死机或花屏等严重的问题出现为通过的标准,还需要注意各交叉事件的优先级别,检验系统是否能依据各事件的优先级别依次进行处理。

不能因执行优先级别高的事件而导致优先级较低的事件吊死。

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能发现很多应用中潜在的
2.5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又叫边界值容错测试或极限负载测试。

即测试过程中,已经达到某一软件功能的最大容量、边界值或最大的承载极限,仍然对其进行相关操作,以此来检测软件在超常态条件下的表现,进而评估用户能否接受。

对移动终端可以施加的压力测试类型主要有:
● 存储压力:假设移动终端的可用内存被完全使用,此时再对可编辑的模块进行和存储空间有关的任何操作测试,如果软件的极限容量状态下处理不好,有可能导致死机或花屏等严重问题的出现。

由于手机采用的是栈式存储,所以当一个存储块满了之后,如果程序员不做相应处理或者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造成其他存储区被擦除,从而在UI上出现问题(比如其他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出现异常)。

● 边界压力:依据极限值表设计测试用例,来指导测试。

一般测试点如输入字符的个数,文档存储个数等。

● 响应能力压力:有时候某个操作可能处理的时间很长,在处理期间如果测试者再不断地进行其他操作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

● 网络流量压力:执行较大数据流量的功能的同时,再进行其他功能操作,使得网络流量始终处于很高的状态,验证各功能是否依然能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因网络流量瓶颈而引起某功能异常。

2.6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测试就是采用模糊数据对被测对象进行攻击测试的手段。

测试重点为访问限制、应用程序签名、恶意程序安全、权限命名机制、协议通信安全和用户数据隐私安全。

2.7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也就是测试应用软件在不同网络信号下,运行在不同的移动终端产品的情况。

2.8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
易用性(Useability)/用户体验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应用软件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易用是对终端软件(推而广之是交互类软件)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不好用的软件很难吸引用户。

易用性体现在:所见即所得、一用便知、一学就会,方便快捷的完成预期功能。

易用的软件能让一个新用户快速学习、使用我们的软件,并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体现我们的贴心服务,超出用户预期的体现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用户越来越关注应用业务的用户体验,在应用上线后还需要持续对业务运营质量进行测试和监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