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新媒体下吕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新媒体下吕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吕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山东省临沂市吕剧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吕剧艺术也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挑战。
传统的吕剧表演形式主要是通过舞台演出来传达剧情和表达情感。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观众们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电脑等新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和娱乐。
这给吕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吕剧艺术家们开始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
他们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吕剧的经典剧目进行录制和传播,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观看吕剧表演。
同时,他们还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除了传统的舞台表演,吕剧艺术家们还开始尝试将吕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观赏性的作品。
他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出逼真的舞台效果,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吕剧的魅力。
同时,他们还将吕剧与音乐、舞蹈等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新媒体的兴起也为吕剧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吕剧艺术家们可以更方便地与其他地区的艺术家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吕剧的传播和交流。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吕剧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吕剧人才,为吕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新媒体下吕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泛滥和碎片化使观众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吕剧艺术家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吸引观众的关注。
其次,新媒体平台的技术要求较高,吕剧艺术家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展示吕剧的艺术魅力。
最后,新媒体平台的商业化运作也给吕剧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吕剧艺术家们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保证吕剧的艺术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总之,新媒体时代给吕剧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吕剧艺术家们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表演形式和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吕剧的传播和交流。
《“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与“走西口精神”研究》范文
《“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与“走西口精神”研究》篇一一、引言“二人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一种戏曲形式,而“走西口”则代表着历史上晋陕两地民众为了生计而向西迁徙的艰辛历程。
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将“二人台”戏曲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通过新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并从中挖掘和展现“走西口精神”的时代价值,成为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一)传播途径与方式“二人台”戏曲借助新媒体平台如互联网、移动终端、社交软件等,实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通过数字技术,将传统戏曲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成适合网络传播的短视频、音频、直播等形式,使更多年轻受众能够接触到这一艺术形式。
(二)传播效果分析新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二人台”戏曲的传播效果显著提升。
观众可以通过弹幕、评论、点赞等方式与表演者进行互动,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粘性。
同时,新媒体传播也扩大了“二人台”戏曲的影响力,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新亮点。
三、“走西口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走西口”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挑战。
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二人台”与“走西口精神”的结合研究(一)文化内涵的挖掘“二人台”戏曲作为晋陕地区文化的代表,其表演形式和内容往往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
“走西口”作为晋陕地区人民的历史记忆,为“二人台”戏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通过挖掘“走西口精神”的内涵,可以将这一精神融入到“二人台”的表演中,使戏曲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二)新媒体传播的助力在新媒体时代,通过数字技术将“二人台”与“走西口精神”相结合,制作成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新媒体产品,如AR/VR体验、互动剧目等,可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3.1 新时代赣剧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现状
赣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之一,在新时代面临着传播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挑战。当前,赣剧文化在传播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赣剧文化传统特色的传承有所薄弱。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赣剧剧种和唱腔面临着传承困境,传统技艺的传承人日益减少,导致传统文化的衰退。
互联网直播平台为赣剧表演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通过在直播平台上进行赣剧演出直播,可以让观众无需前往现场也能欣赏到赣剧的精彩表演,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赣剧文化,拓展赣剧的受众群体。
数字化的赣剧作品也是提升赣剧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对赣剧作品进行改编、制作,可以让赣剧作品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口味和审美,提升赣剧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时代赣剧文化传播与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为了更好地推动赣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赣剧的市场竞争力,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而使赣剧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3.2 新时代赣剧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创新,推动赣剧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传播赣剧文化时,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采用VR、AR等技术,让观众更身临其境地感受赣剧魅力。可以注重赣剧作品创作,挖掘和传承赣剧优秀传统,注入现代元素,使赣剧更具吸引力。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1. 引言
1.1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当前文化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赣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渊源和独特的传统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赣剧文化在古老中融入了现代元素,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面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快速化的趋势。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赣剧文化得以走出传统演出场所,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实现了文化的多元传播和交流。赣剧文化在当代的价值观传递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引导人们追求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方式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广东汉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承与推广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广东汉剧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帮助。
一、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广东汉剧作为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在新媒体时代下,广东汉剧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
首先是受众群体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广东汉剧的传统受众群体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造成了传承的困难。
其次是演员和传统剧目的匮乏。
由于传统戏曲的学习门槛高,以及对演员的要求严格,导致了广东汉剧的演员队伍逐渐减少,传统剧目的数量也日益稀少,这也给广东汉剧的传承带来了障碍。
再者就是传统演出形式的限制。
传统的广东汉剧演出多采用木舞台和传统道具,这种固有的演出形式很难吸引现代观众的兴趣,限制了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来进行广东汉剧的传承。
首先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通过建立广东汉剧的官方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广东汉剧的介绍、演出信息、演员资料等内容,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其次是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数字舞台等技术来改造广东汉剧的演出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还可以开展在线学习和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广东汉剧的传承中来,扩大演员队伍,丰富传统剧目。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推广广东汉剧的推广是广东戏曲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新媒体时代下,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广东汉剧的推广。
利用网络直播、视频网站等平台,进行广东汉剧的线上演出,吸引更多的观众,扩大广东汉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广东汉剧的推广。
通过制作精美的宣传片、微电影等短视频,在网络上进行推广,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新媒体时代晋剧的传播与推广
2023.11(下)黄河黄土黄种人晋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旋律婉转、曲调优美、道白清晰,深受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群众的喜爱,尤其是一些流行唱段可谓家喻户晓。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晋剧渐渐被边缘化,晋剧剧团大大减少,晋剧受众出现了断层的情况,晋剧的传播和推广受到了阻碍。
本文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推广的意义,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推广的难点,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下晋剧传播与推广的对策。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推广的意义有利于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传播与推广晋剧,不仅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晋剧是戏曲文化的一部分,晋剧的发展和传播将直接推动戏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以晋剧表演中的服饰为例,戏曲里的服饰和鞋子被称为行头,是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道具。
晋剧的服饰和其他戏曲剧种的服饰都是一脉相承的,其服饰的布料多为纹布和缎,花纹多是龙纹、祥云、丹凤,服装式样都是依照明清时期的样式所制,这些服饰元素都是戏曲表演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近几年来,国风文化的兴起让年轻人开始注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
晋剧的服饰作为传统服饰的一种,通过新媒体手段对其加以推广,有助于推动戏曲文化的发展。
晋剧的发展和戏曲文化的发展繁荣息息相关,晋剧的传播与推广将直接为戏曲文化的发展弘扬提供新方法、打开新局面。
有利于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
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大力修建文化设施,像文化广场、文化公园等等,建设这些文化设施需要深挖当地的特色文化,立足当地历史,只有这样,才能作为地方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游客。
晋剧作为地方剧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将其融入地方文化设施的修建当中,既可以推动晋剧的传播与推广,也可以直接推动地方文化的繁荣,满足当地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途径
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途径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戏曲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戏曲文化,新媒体成为了一种重要而有效的传播途径。
本文将探讨地方戏曲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途径,并分析其对地方戏曲文化保护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主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普及率不断提高,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和分享观点最重要最便捷的渠道之一。
对于地方戏曲来说,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开放的舞台,使得更多人可以接触到这一艺术形式。
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都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传播地方戏曲,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方式参与其中,增加了地方戏曲传播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二、网络直播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播网络直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方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地方戏曲演出可以实时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观看演出,并且可以与演员进行实时互动。
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观众参与感和沉浸感,也为地方戏曲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三、短视频平台助力地方戏曲走进年轻人短视频平台如抖音等成为年轻人获取信息和娱乐方式的主要途径之一。
对于地方戏曲来说,如何吸引年轻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短视频平台以其快速、简洁、有趣等特点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并且具有强大的推广能力。
通过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精彩纷呈的地方戏曲片段、幕后花絮、名家讲座等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对地方戏曲产生兴趣,从而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
四、虚拟现实技术提升地方戏曲的观赏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方戏曲的观赏体验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方戏曲的魅力。
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角度观看演出,近距离感受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技巧,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交互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地方戏曲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文化传承与推广也不例外。
在这一背景下,广东汉剧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曲艺术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实现传承与推广?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探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推动广东汉剧的传承与推广。
一、广东汉剧的历史与特点广东汉剧是广东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清时期。
其在表演形式上,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具有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特点。
广东汉剧在演出剧目上,大多以历史戏、传奇戏、现代戏为主,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作为广东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广东汉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广东汉剧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东汉剧传承面临的问题1.观众年龄结构老化: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的受众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不高,导致传统戏曲传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传统表演形式难以适应现代审美: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不断更新,传统的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使得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受到限制。
3.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渠道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戏曲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拓展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广东汉剧: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戏曲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可以开设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广东汉剧,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群体。
2.改革创新,注重剧目内容的时代性和趣味性: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现代化改编,增加时代元素和趣味性,以适应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参与和关注。
3.加强教育推广,培养广东汉剧的继承人才:在新媒体时代下,可以通过开设广东汉剧相关课程、举办演出比赛等形式,培养更多的广东汉剧继承人才,推动广东汉剧的传承。
新媒体视域下粤剧的传播与推广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新媒体视域下粵剧的传播与推广贺雪玲,危彦霖,陈浩嘉(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28000)摘要:传播是文化得以延绵不断地存续和焕发时代生命力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大众传媒时代,大众媒介设置 的有限议程使得粤剧的传播受到了限制。
粤剧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来自传统媒体的信息,而不能与大众媒介 有效地进行交流,更不能主动发布相关信息,使得粤剧的传播范围受限,大众对粤剧的文化认同感也总体偏低。
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在粤剧传播中的运用正逐渐兴起,试图改变粤剧传播与发展的窘境。
文章将从新媒体的研究视角,结合相关实践调研经验和理论知识,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粤剧传播的机遇与挑 战以及如何结合新媒体更好地传播粤剧,以期推动粤剧把握时代脉搏,煥发出时代生命力,从而增强国民对 粤剧的文化认同感,提高粤剧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推动粤剧传承与发展工作的进行,也为其他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新媒体;粤剧;传播;机遇与挑战;策略1新媒体视域下粤剧的传播机遇1.1新媒体为粤剧的传播赋能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粤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在此背景下粤剧传播优势更为明显。
首先,新媒 体作为传统大众传媒的继承与创新,打破了传统媒体 “接一受”从而创建了“用户一用户”的传播模式,提高了粤剧传播的互动性。
新媒体平台使粤剧戏迷间 及戏迷与各院团间的双向交流更加快速与高效,形成 了粤剧官方传承机构与受众互动的良性生态圈。
其次,新媒体作为时代的科技成果,可容纳大量信息、丰富 艺术形式、提高粤剧传播量,促进与其他地域戏剧的 高效沟通与融合。
粤剧于各大媒体终端定位年轻受众,降低粤剧“白头”观众比重,夯实观众基础。
再次,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粤剧文化 传播的时效性提高。
粤剧凭借此传播优势增加了大量 潜在受众,提升了曝光度与知名度,推动粤剧经济价 值的挖掘与实现。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
新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探析赣剧,作为中国南传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近几年,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加,赣剧也在这股浪潮中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文将从赣剧文化传播的现状,以及赣剧在新时代下的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析,希望能够对赣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一定的总结和展望。
一、赣剧文化传播的现状1. 传统传播方式的困境赣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传统的演出形式和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赣剧文化传播方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
很多年轻人对赣剧并不了解,没有机会接触到赣剧文化。
2. 新媒体传播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赣剧的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在,很多赣剧团体开始尝试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宣传和推广,有针对性地面向年轻观众进行推广,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赣剧的受众群体。
3. 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赣剧也有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商业合作机会。
赣剧的舞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院和村里的祠堂,它们还开始与一些商业演出机构合作,通过演出活动的形式来更加灵活地进行赣剧文化的传播。
二、新时代下赣剧文化的发展趋势1. 创新传统,吸引年轻观众文化传承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赣剧必须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注意。
这需要赣剧团体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将传统的赣剧艺术与当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推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2. 多样化的演出形式在新时代下,赣剧必须要适应不同类型的演出形式。
除了传统的舞台演出外,可以尝试在一些特殊场景中进行赣剧的表演,比如在城市公园、校园等地进行户外演出,这能够增加赣剧的曝光度,并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
3. 打造赣剧IP赣剧作为中国南传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可以通过打造赣剧IP来进行推广,比如开发赣剧文化衍生品,举办赣剧主题的展览活动,并与其他文化产业进行合作,来提高赣剧的文化影响力。
新媒体交互语境下传统京剧视觉文化传播分析
新媒体交互语境下传统京剧视觉文化传播分析京剧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互联网和融媒体的发展,传统京剧在大众人群的发展和传播受到娱乐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京剧视觉文化的发展受到困境和制约出现了发展与传承危机。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冲破困境借助新事物实现发展、传承和创新成为热点和发展趋势,不仅能够帮助传统京剧在市场的重生,还能够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京剧在新媒体交互语境下的传播优势(一)创新发展理念满足受众需求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花样丰富、形式百变的内容非常多见,占据着大众的视野。
而且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报纸、广播和杂志,它还能通过短视频app、视频网站等满足大众闲暇的娱乐时间。
既可以满足中年人在碎片化时间里的精神需求,还能够为青少年普及更多的传统京剧文化知识,激发大众对京剧的热爱。
同时,传统京剧通过新媒体交互语境下的发展,打破了原本墨守成规的理念,通过制作出增加大众与京剧文化互动性的作品来吸引更多的关注者,让大众在感受到京剧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够进行分享传播。
比如说,在京剧短视频设计过程中利用交互语境设计的核心——互动,将投放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中的京剧短视频加入互动体验,让受众也可以通过屏幕戴上传统京剧人物的头饰,画上传统京剧人物的妆容,体验一把京剧演唱,激发起大众对体验传统京剧文化和观看传统京剧的热情。
而且这种交互设计还使得原先在剧院里封闭着的京剧人物更加活泼、丰满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使得大众能够在观看时眼前一亮,主动地去了解传统京剧文化艺术的魅力。
(二)京剧艺术与国际接轨伴随着当前新媒体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正在与国际接轨,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戏曲在艺术领域方面的成就,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欣赏着。
传统京剧艺术在交互语境下被传承者发布到国际新媒体平台或到国际平台进行展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都可以看到我国优秀的京剧文化艺术,同时我们还可以汲取更多国际化的元素和创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传统京剧艺术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
浅谈新媒体时代下的“广东汉剧”传承与推广“广东汉剧”是广东地方戏曲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源于明代中叶的广东地区。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面临着推广和传承的挑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广东汉剧”的传承与推广进行浅谈。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广东汉剧”新媒体时代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和平台。
广东汉剧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以及视频分享平台,如YouTube、B站等,来传播和宣传。
可以通过发布表演视频、介绍演员和剧情等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粉丝关注广东汉剧。
还可以借助互动性强的社交平台,与网友互动,开展直播、答疑等活动,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二、创新汉剧表演形式,吸引年轻观众传统剧种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和推广中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年轻观众的需求和审美。
可以借鉴其他派别剧种的表演技巧和手法,进行创新和融合,使广东汉剧更具有现代感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加入舞蹈、音乐、美术等元素,提升演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可以结合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三、加强教育培训,培养汉剧人才传统文化传承需要有一批扎实的人才来支撑。
要加强对广东汉剧的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汉剧演员、导演、编剧、音乐家等艺术人才。
可以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培训班、工作坊等形式,传授广东汉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作能力。
还可以建立交流平台,与其他地方戏曲进行交流学习,拓宽视野,促进艺术创新。
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承与推广是广东汉剧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创新剧种表演形式以及加强教育培训等措施,可以让广东汉剧与新媒体相结合,焕发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粉丝,为广东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河北戏曲跨文化传播研究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深刻变革,文化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广泛和便捷。
河北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河北戏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新媒体对河北戏曲传播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为河北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河北戏曲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给全球观众。
新媒体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河北戏曲不再受传统媒体的限制,可以更加自由地传播和推广。
新媒体平台也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观看模式和交流方式,使得更多观众对河北戏曲产生兴趣并参与其中。
新媒体为河北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手段。
传统的媒体形式主要以文字、图片和声音为主,而新媒体则引入了视频、互动等多种方式。
通过视频的形式,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和体验河北戏曲,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新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使观众更加参与例如观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与演员互动、评论、分享等,从而增加观众与河北戏曲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新媒体也带来了河北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挑战。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特点使得观众的注意力分散,增加了吸引观众并保持观众关注的难度。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和共享特点,河北戏曲也面临着盗版、篡改等问题,使得河北戏曲的传统形象和价值受到侵害。
在河北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河北戏曲的形象、知识产权以及文化价值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针对河北戏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跨文化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传播效果。
可以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通过合作推广和宣传,将河北戏曲推向更多的观众。
可以利用新媒体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和互动交流,增加观众与河北戏曲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也应该加强河北戏曲的保护工作,提高观众对河北戏曲的认知和认同度,避免河北戏曲形象被误解和扭曲。
《2024年“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与“走西口精神”研究》范文
《“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与“走西口精神”研究》篇一二人台与走西口精神的融合:新媒体传播的深度研究一、引言“二人台”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地方色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同时,“走西口精神”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奋斗与生存的精神象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二人台戏曲的传播与“走西口精神”的弘扬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针对“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以及其与“走西口精神”的深度融合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新时代的发展路径。
二、二人台戏曲的新媒体传播1. 网络传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二人台戏曲传播的重要平台。
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观赏,极大地扩大了二人台戏曲的影响力。
2. 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二人台戏曲的推广可以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观众。
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提供更多与观众互动的机会,如开展线上问答、投票评选等活动,增强观众对二人台戏曲的认知和喜爱。
3.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二人台戏曲进行保护与传承,如建立数字化档案、进行虚拟现实(VR)演出等,不仅可以保存二人台戏曲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可以让更多年轻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接触并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三、走西口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走西口精神”是西北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奋斗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文化。
它体现了人们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四、二人台与走西口精神的融合1. 主题创作在二人台的创作中,可以融入“走西口精神”的主题,通过戏曲的形式展现西北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生活态度。
这样的创作可以使得二人台戏曲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走西口精神”。
2. 表演风格二人台的表演风格可以借鉴“走西口精神”中的坚韧和勇气,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将这种精神传递给观众。
媒介融合视野下祁剧的传承与发展
媒介融合视野下祁剧的传承与发展祁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地方剧种,起源于河北省的沧州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祁剧在传统戏曲舞台上曾经辉煌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逐渐减少,祁剧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难题。
随着媒介融合视野的提出,传统戏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借助各种媒介手段进行传播和推广,为祁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可能性。
一、祁剧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祁剧作为地方剧种,其传承与发展一直面临着诸多困难。
传统戏曲的表演形式、表演技巧都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影响,年轻的观众对于传统戏曲的兴趣不高,传承受到了影响。
祁剧的传承需要有一批优秀的传承人来传承和发扬,但是受到教育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优秀的传承人并不多,导致传承的压力加大。
受到市场影响,祁剧表演的场地和资源也受到限制,制约了祁剧的传播和发展。
由于诸多原因,祁剧的传承与发展一直处于困难之中。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传统戏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
通过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媒体进行融合,可以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媒介融合视野下,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媒体手段,将祁剧的表演视频、音频等内容进行传播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组织线上直播、话题讨论等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戏曲表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媒介融合视野下的祁剧传承与发展,还可以通过跨界合作、联合营销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源和关注,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可以借助明星演员、电视节目、电影等平台,进行跨界合作,打造更多吸引人的传统戏曲作品,提升祁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还可以通过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和推广活动,将祁剧打造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品牌,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游客。
三、媒介融合对于祁剧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媒介融合视野下的祁剧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拓展传统戏曲的传播渠道,拓展传统戏曲的受众群体,还可以提升传统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
论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策略
中国戏曲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传媒通信的发展,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下,戏曲拥有的市场和生存空间被挤压,戏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戏曲的发展和传播也遭遇了困境和制约,出现戏曲边缘化现象。
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借助现代互联网新媒体实现进一步传承、传播和发展,是目前戏曲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核心问题。
正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所说:“戏曲文化艺术研究核心问题就是:传承、传播和发展。
必须突破戏曲研究方法,立足互联网技术和观念,以全新的、宏观的文化生态视角切入,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炽热的感情尝试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探索保留、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戏曲艺术。
”[1]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也指出,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还特别指出“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
[2]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媒体时代,即媒介融合(Media Conver 原gence )的时代。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在1983论戏曲艺术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与传播策略余国煌(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播问题一直是戏曲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当前,随着传媒,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融合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多元娱乐对戏曲形成了巨大戏曲发展的困境进一步凸显。
因此,在融媒体时代,古老的戏曲艺术如何借助新媒体进行播成为戏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它不仅关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也关乎国家民族文化的。
文章在分析戏曲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戏曲艺术如何更好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实现传承、传播和发展,以推动中国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的创造性性发展。
关键词:戏曲艺术;融媒体时代;新媒体;戏曲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1)01-0113-10作者简介:余国煌(1992—),江西赣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
新时代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播与传承背景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各地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安徽省的花鼓文化因其独特的魅力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作为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传统民间艺术,凤阳花鼓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推动凤阳花鼓的传播和传承,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文化问题。
一、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凤阳花鼓是安徽省六安市凤阳县的一种传统民间戏曲剧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凤阳花鼓以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音乐特色而著称于世,是凤阳县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该剧种表演形式多样,既有武打、实景,又有对唱对念,极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凤阳花鼓的音乐伴奏器乐也是非常独特的,器乐包括了花鼓、大钹、板凳、芦笙等,音乐奔放、欢快,富有地方特色。
凤阳花鼓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喜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璀璨明珠。
尽管面临这些困难,凤阳花鼓在新时代下的传播情况并不是一片灰暗。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机构大力支持凤阳花鼓的传播和发展,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艺术展和演出等活动,向公众展示和传播凤阳花鼓的魅力。
一些文化爱好者和凤阳花鼓的传承人也积极参与到凤阳花鼓的推广工作中,他们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宣传栏、网站等多种方式,传播和弘扬凤阳花鼓的文化内涵。
三、推动凤阳花鼓的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凤阳花鼓的传承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要加强对凤阳花鼓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大对凤阳花鼓的保护力度,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护凤阳花鼓的传统艺术形式,保护凤阳花鼓的表演者和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对凤阳花鼓的传承培训,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传承凤阳花鼓的艺术技巧和表演手法。
要以创新的方式推动凤阳花鼓的传播。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推广一些新的传播方式,比如营销、网络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凤阳花鼓。
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3、品牌推广:利用新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网络视频等,宣传和推广戏曲 艺术,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与当代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戏曲 品牌。
其次,对于戏曲艺术的传承,方式多样且富有创新。除了传统的师徒相传、口 传心授等方式之外,还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承与推广。
1、学校教育:在中小学和高校开设戏曲鉴赏和表演课程,培养学生的戏曲兴 趣和表演技能。同时,开展戏曲研究,为戏曲艺术的传承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
在新媒体环境下,戏曲艺术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改进自身的传承方式。 例如:
1、数字化舞台:通过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观众可以在家中就能感受到 逼真的戏曲舞台效果。这种数字化舞台不仅可以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还能扩 大戏曲艺术的受众范围。
2、视频展示:利用新媒体平台,如抖音、B站等,发布戏曲表演视频,让更多 的人能够欣赏到传统戏曲的魅力。此外,通过直播等方式,观众还可以在线观 看实时戏曲表演,与演员进行互动。
1、建设数字档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传统戏曲的表演资料和剧本进行数字 化存储,以便永久保存和便捷查询。这也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使更 多人能够欣赏到戏曲艺术的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戏曲艺术家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以确保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备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也要鼓励年轻人和 热爱戏曲艺术,以扩大受众群体。
3、互动游戏:将戏曲元素与游戏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戏曲 主题游戏。这可以让年轻人在游戏中了解和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新 的受众群体。
4、社交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等,推广戏曲艺术。通过创建、开展线 上活动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强传播效果。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戏曲艺术将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焕发 出新的生机。数字化、交互性、沉浸式等将成为戏曲艺术发展的关键词汇。戏 曲艺术也将更加注重与当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满足观众 的需求。
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途径
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途径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和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戏曲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戏曲这一宝贵文化遗产,需要寻找新媒体传播途径来推广地方戏曲艺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地方戏曲的新媒体传播途径。
一、互联网平台推广互联网平台是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最为便捷、快速、广泛的渠道之一。
通过搭建专门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可以将地方戏曲推广给更多人群。
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可以发布最新演出信息、艺术家介绍、剧目介绍等内容,并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二、短视频平台宣传随着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应用程序在年轻人中日益流行,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进行地方戏曲宣传。
通过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展示地方戏曲的精彩片段,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邀请知名戏曲演员参与短视频制作,增加观众的关注度。
三、电视台、广播台播放电视台、广播台作为传统媒体平台,在地方戏曲传播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可以与各大电视台、广播台合作,在黄金时段播放地方戏曲演出录像或直播。
这样可以让更多观众接触到地方戏曲,并提高其知名度。
四、文化节目报道文化节目是人们了解和接触艺术形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邀请知名文化节目主持人或艺术评论家到地方戏曲剧团进行采访报道,并通过电视或网络平台进行推广。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戏曲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还能够提高其在艺术界和学术界的影响力。
五、合作演出与交流通过与其他剧种或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合作演出和交流活动,可以扩大地方戏曲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可以邀请其他地方戏曲剧团、话剧团、舞蹈团等进行联合演出,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演方式。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艺术机构合作,共同举办地方戏曲展览、讲座等活动,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播和发展。
六、创新表演形式传统的地方戏曲表演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可能无法完全吸引观众的兴趣。
因此,需要创新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融入现代元素和艺术手法。
基于新媒介视阈下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与发展
基于新媒介视阈下武都高山戏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当下,全球化和网络化正在快速更迭人类以往的生活方式,各国在拥抱新文化的同时,同样也面临着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下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
而高山戏作为民族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应当被继承和传播,本文将从传播学视角入手,结合高山戏发展现状分析高山戏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下迎来发展新机遇。
关键词:新媒介;武都高山戏;传承与发展一、武都高山戏的定义及现状武都高山戏,又名演故事,是陇南市特有的汉族特色剧种之一,发源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鱼龙镇一带,多高山丘陵,盛行耕作活动,向来是看天吃饭,因此该地自古盛行庙会、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武都高山戏就是从民间社火演化而来。
高山戏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唱腔高亢嘹亮,服饰别出机杼,具有独特的风貌。
高山戏文化中蕴含着当地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是我国民俗文化和戏剧文化地方性生存发展的生动体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
由于,高山戏留存于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村落,因此,至今仍保留着它原始的风貌和表演,但也正因为其较封闭的环境,也使高山戏更多地是在邻近的几个村落流行,缺少与外部传播的渠道,传播度低,影响范围有限。
音乐是人类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而方言组成的地方戏曲更是地方文化与当地人之间一座紧密联系的桥梁,一段高山戏的特色曲调,一句方言的曲词,纵使与故乡隔千山与万水,亦能梦回高山,梦回陇南。
当下,剧团为迎合现代观众的喜好,在原有剧目上不断进行创新以获取更多的关注和喜爱。
武都高山戏目前有三十多个业余剧团,其中位于鱼龙上尹村、观音坝村的剧团影响力较大。
高山戏与其他戏曲不一样的一点在于它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其演出的舞台多是临时搭建起的,在演出时间上,高山戏也因为其祀神的内核,大多在每年正月进行演出活动,但近来,地方政府对高山戏的扶持力度加大以及民众文化自信的提升和对传统风俗的追求,使高山戏得以登上陇南礼堂、陇南电视台进行专场演出。
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以潮剧艺术为例
新媒体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以潮剧艺术为例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潮剧艺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瑰宝,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潮剧艺术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气度与审美价值。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潮剧的生存土壤渐渐不足,受众群体不断缩小。
在数字化时代,为了让潮剧艺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积极实现潮剧传承、传播的信息化与数字化。
关键词:潮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形成的具备独特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岁月长河的洗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以自己独特的形式散发着魅力。
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弘扬将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潮剧艺术的概述潮剧是潮州市地方戏曲剧种,潮剧又名潮音戏、潮州戏等。
作为我国十分古老的一种剧种,潮剧的来源众说纷纭,其中较为可信的是宋元南戏与元明杂剧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潮州本地区民间艺术元素融合发展,并逐渐地在音乐、唱腔以及表达形式上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当前仍旧十分具有生命力的一种剧种,潮剧时至今日仍旧活跃在大大小小的舞台之上,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上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潮剧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潮汕本土文化,潮剧所具备的鲜明地方特色,一定程度上也成了海内外潮汕人一份重要的情感纽带。
当前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潮剧的传播与弘扬也面临着崭新的挑战,例如投资减少、人才匮乏、受众减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使得潮剧的传承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时至今日,潮剧已成为必须保护和扶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待传承及创新。
二、潮剧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潮剧发展主要是受历史因素影响,而其中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则对潮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从美学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思潮有很大区别,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戏曲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东方人本位的艺术理念,但是它的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其原因也很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作者:卢世清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04期
摘要:在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戏曲艺术具有鲜明的文化符号,以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声腔音乐成就了在中国较高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媒体时代的出现,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也应随着时代而发展。
本文针对在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展开研究,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新媒体;戏曲;传播;推广
前言:
戏曲艺术具有精妙的表演艺术特点,独特声腔音调,因此,在中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戏曲艺术出现危机,迫切需要传承与保护。
戏曲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支持,而新媒体的发展与进步也需要不断拓展推广戏曲、传播戏曲的手段。
一、传统戏曲的生存现状
戏曲的种类非常之多,且都是地方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结合产物。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其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呈现着历史与现代碰撞与磨合的挑战。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戏曲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各类戏曲达300余种,但观众能看见的仅有200多个戏种,其中部分剧种上演率极低。
戏曲的生态环境严重遭到破坏,逐渐边缘化。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媒已步入新的时代[1]。
但当前大众接触戏曲的机会较少,甚至逐渐疏远。
戏曲褪去了当年的色彩,对戏曲的欣赏也已无法获得大众青睐。
可以说,当前戏曲的传播正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戏曲艺术的传播与推广
(一)新媒体与戏曲传播的互补与借力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戏曲的传播需要借助其力量,更广泛、更及时有效的进行传播。
而新媒体也需要借助戏曲文化,进一步提升自身传播内容、艺术体系。
将二者完美结合进而突出各自优势,作为相互发展与前进的保障。
新媒体与戏曲的交汇体现在网络方面,如门户网站、虚拟网络、游戏等。
以及现如今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智能手机以及楼内智能屏幕等均能够作为传播媒介。
当前,已有大部分新技术、新平台传播了艺术戏曲,并有显著成效。
而在戏曲中,舞台艺术、档案、场所等均有新媒体的参与,交流与互动。
新媒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戏曲属于艺术范畴,虽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但其要求具有一致性。
首先,戏曲艺术需要新媒体技术作为传播介质,并将其精髓通过新媒体技术完美展示,
并广泛传播于大众之间。
而新媒体技术要保证其基本特征,将更多、更好、更有质量的内容以高效的速度进行传播,进而获取在市场中的地位,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实现其经济效益。
同时,新媒体也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信息的重任,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必要手段。
由于二者各有需求但又能够相互扶持,因此将戏曲艺术与新媒体相结合,相互成长,共同进步。
新媒体充分发挥其交互性与即时性的特点,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华戏曲文化,并主动成为传播者,推广者。
利用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共享性特点,打破传统戏曲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受众年龄与群体,根据其个性化进行区分与创作,进而传播中华戏曲艺术。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活动、竞赛等方式成就普通人的明星梦,也可以间接做到传承、推广之目的。
同时,能够带动双方经济效益的提升、技术的提升以及产业的提升。
(二)新媒体技术与中华戏曲的交汇方式
新媒体技术具有可视性特点,因此其与戏曲的交汇方式较多,如影像、讯息、舞台等[2]。
讯息交汇方式,即戏曲介绍、演出、排练信息等相关信息的传播,通过新媒体介质进行交汇进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并引起关注,急速扩大受众群体。
使得更多的人通过新媒体交汇方式,深入了解戏曲详细信息,并通过该种方式了解其演出等情况。
例如在成都的川剧院便通过微博发布演出消息,在微信公众号内发布相关信息咨询,以及戏曲普及知识等相关讯息。
为喜欢并对戏曲感兴趣的群体提供学习机会,间接通过该种方式做到传播的目的。
舞台交汇方式,即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以舞台与音响的集合传播中华戏曲,并为戏曲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
新媒体技术包括数字电视、影像等新兴技术,一改传统演出形式进而将舞台注入新的科技,加入新媒体技术使其更加绚丽多彩,具有现代化气息。
以此,将传统戏曲精髓继续借鉴与吸收,摒弃传统戏曲舞台艺术效果,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化的舞台背景布置方式,吸引观众眼球。
影像交汇方式,即利用新媒体的互联网、音频、信息浏览页等方式,将戏曲基础知识、相关视频等在网络中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在生活中接触戏曲,了解戏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戏曲的关注。
比如,当用户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戏曲信息时,不仅能够出现大量经典视频,也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历史背景与戏曲基础介绍。
同时,也能够通过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戏曲,间接帮助更多普通人完成其明星梦。
有效打破传统传播与推广方式,与纸质媒介相区别,进而扩大群体,打破舞台所带来的局限性。
新媒体与戏曲的互补与借鉴是其相互交融的最好证据,也是新媒体帮助戏曲艺术不断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手段。
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交汇,在成长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
通过影像、讯息等方式,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在传播与推广的过程中,还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重要的历史文化,并进一步提升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与该内容质量,促进艺术戏曲的不断发展,以及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融合。
让戏曲不再是老年人专属艺术节目,利用当前
使用范围较广泛的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及时传播戏曲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戏曲艺术。
结论: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戏曲艺术的发展需要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
以影像、讯息、舞台的方式帮助戏曲艺术的受众群体不断扩大,传播中华戏曲艺术。
与此同时,也能够提升多媒体传播内容的质量,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在新媒体时代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戏曲的发展与传播。
参考文献:
[1]温丽君.新媒体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传承与保护[J].戏剧文学,2016,(08):74-76.
[2]孙金行.试论传统戏曲文化传播的新媒介转化[D].中国戏曲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