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策略与计划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 历史评价
• • • • • • •
一、研读试题 二、研讨考纲 三、研习史料 四、研析史观 五、研拟方法 六、研究时政 七、复习安排
提
纲
一、研读试题
• 2017年试题.doc • 围绕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 革.doc •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为何说今年这几道 高考题出得好.doc
用心的事情认真做
——2018届高三高三历 史复习
历史是时间的旁观者,历史又是真理之光。 历史教我们决不要盲从,历史又对我们说一 切 都要从事实出发。 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学习历史唯一的 目 的就是为了明白现在。 历史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也是文明人类 必 修的政治课程。 历史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奔腾不息……
•
•
4. 完善考查途径,提升考核效果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依据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考 查要求侧重“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通过科学设计试题内容与 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对通用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基础性而言,历史试题设计 切实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考生作答都必须结合 所学,如全国I卷第24题以分封制为依托,第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II卷第34题考查美国政体等,均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综合性 体现在试题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体系,如全国I卷第41题提 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于民族主义的阐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 息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查了概括、说明、比较、评价 等学科方法。创新性体现在增强试题情境的挖掘度和设问的开放性, 如全国II卷第42题以钟表的演变为主题,要求考生自拟论题并进行阐 述,较好地考查了信息整合、提炼概括和阐述论证的能力。
历史高考复习计划
历史高考复习计划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1. 阅读教材:仔细阅读历史教材,重点掌握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2. 制作概念卡片:将重要概念、术语、人物等内容整理成卡片,随时翻阅强化记忆。
第二阶段:重点章节深入理解1. 整理思维导图:将各个时期、大事件之间的联系整理成思维导图,加深理解。
2. 阅读相关资料: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文献,对重点章节进行深入了解。
第三阶段:考点总结与归纳1. 制作考纲提纲:根据历年高考题和考纲,总结出各个重点考点。
2. 整理历年真题:将历年高考真题按照考点分类整理,逐一解析,弄清题型和答题技巧。
第四阶段:模拟考试与强化训练1. 模拟考试: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模拟实际考试的环境和时间限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2. 错题集整理与分析:及时整理并分析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第五阶段:知识串联与综合提升1. 做套卷训练:完成各类历史复习套卷,注重知识的串联和整体把握。
2. 高质量讲解:参与历史复习班或找好的老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阶段:冲刺阶段1. 复习重难点:集中复习历年高考难度较大的重点知识点和题型。
2. 制定时间规划:合理安排冲刺阶段的时间,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最后一周:复习总结和放松1. 复习总结:对整个复习过程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和难点,巩固记忆。
2. 放松调整:最后一周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保证身心舒畅。
以上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具体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记住,坚持规划、科学学习、及时复习才是复习的关键。
祝你取得好成绩!。
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2018届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总体思路时:运用文明史观、现代史观、全球史观等新史观,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准确把握考情、学情、教情,着眼“立足基础知识,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教材,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备考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扎实学生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注重教学实效,认真备战高考。
一、研究试题,有的放矢国家考试命题中心主任刘芃认为:“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不分良莠的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
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
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
”仔细分析2017年全国卷的每道题,对我们理解新课标,理解高考的要求,复习备考,大有裨益。
全国卷与福建卷虽然在考试范围和内容等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全国卷在考核能力要求、考查内容的侧重点、题型结构、试题的赋分等方面,与福建卷比较都有一些差异。
全国卷命题更注重能力立意。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注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小切口,深分析、大内涵”的特点;试题以考查学科基本能力为主,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以通史体例呈现;充分发挥历史学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
试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时代主题与学术热点。
选做题则主要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考查内容较少直接涉及教材内容;考查点主要是原因、背景、内容、措施、意义、作用、特点及认识;能力要求则主要是学生获取材料信息与解读、运用历史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2018年福建高考历史科的备考教学复习目标、内容、能力要求和复习模式都要根据全国卷要求做相应调整,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目标本计划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制定合理的历史复备考计划,以提高历史成绩。
时间安排- 第一周:复明清时代的政治与经济- 第二周:复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与人物- 第三周:复二战时期的全球格局与中国抗日战争- 第四周:复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五周:进行模拟考试,复重点内容- 第六周:进行错题集的复和整理研究方法- 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联系。
- 记笔记:写下重点内容和关键名词,便于复时查阅和巩固记忆。
- 练题:完成教材末尾的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查漏补缺:及时查找自己对某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不全面的地方,通过互联网、参考书等补充相关知识。
复技巧- 分段复:根据时间安排,合理划分每天的研究内容,每天集中精力复一个章节。
- 制作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帮助记忆和理解。
- 刷题训练:通过做历年高考题和模拟考试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 合作研究:与同学组队一起研究、复,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共同进步。
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研究惯:按时睡觉、早起、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打乱正常的作息。
- 多种复方式:结合课堂研究、教辅材料和互联网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复,提高研究效果。
- 疑惑及时解答: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确保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总结本计划将为高三学生提供具体的历史复备考计划和多种复技巧,帮助他们系统地进行历史知识的研究和提高成绩。
学生需要严格按照时间安排进行复,并注意保持良好的研究惯和积极的研究态度,相信他们的历史成绩会有明显的提升。
以上是《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计划》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高三历史教案-[最新]2018年历史高考复习大纲及策略 最新
2018年历史高考复习大纲及策略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年历史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18年历史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重点、策略等。
一、考试能力要求(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注意】“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包括专有名词、观点、论断等。
有许多概念和结论,不能仅仅记住其文字表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注意】阶段性和阶段特征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分析。
基本线索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进程本质的主流。
(二)材料处理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注意】历史材料是指在试题中出现的包括文字的、图表的,来源于课本内的、课本外的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注意】这条能力要求主要指的是,按照特定要求对历史知识进行本质的、系统的整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9史论结合。
【注意】不要求考生作史学理论文章,不要做一段史实加一段理论的拼盘,更不能把理论观点当标签去找史实对号入座,而是要求把基本的理论观点溶入历史分析和历史评论中去。
(四)文字表达10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二、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政治与经济1)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①夏朝的建立②商朝的兴衰③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④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⑤井田制、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①农业和畜牧业②手工业③商业、交通和城市(2)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①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②民族融合(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①农业②手工业③商业和城市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4)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①老子和孔子②百家争鸣③文学和艺术④天文和物理⑤扁鹊【注意】这部分内容考查的重点有:夏、商、西周三代的准确纪年,禹与启在创立国家和国家体制方面的异同,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大纲
1. 为了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首先要熟悉高考历史科目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要求。
二、整理知识框架
1. 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分类整理出框架,便于后续复习时查漏补缺。
三、分模块复习
1. 将历史知识分为不同模块,例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分别进行复习。
2. 每个模块内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分章节复习,重点关注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
四、背诵重点内容
1. 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条约等,需要进行背诵,并能够准确复述相关内容。
2. 制作复习卡片或使用记忆法等辅助记忆的方式,提高记忆效果。
五、做题练习
1. 定期进行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分析错题和答案解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复习。
六、查漏补缺
1. 复习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关注容易忽略的知识点或考点。
2. 可参考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找出自己的弱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七、总结归纳
1. 复习的过程中要进行总结归纳,将学到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
2. 总结归纳也可以采用制作思维导图、笔记等方式。
八、模拟考试
1. 在复习的后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2. 根据模拟考试的结果,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
2018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二三轮复习建议
• 有效信息,就是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问题聚焦”,阅读提炼。 • 有效信息不能遗漏,注意整体性、系统性;合 理解读,就是有逻辑关系;准确,就是不偏离 本意。避免随意性、任意夸大、缩小、歪曲。 • 历史事实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 无法改变的,历史上叙述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 ,受叙述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历史记录者自身 条件(出身、学识、品德、兴趣、意图、生活 经历等)影响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同时却是历 史记录者极其相关环境的一定反映。
交通信号灯
• 2.如何研究第40、41、选考题? • (1)近五年所涉及的专题或主题(考了什么 ?) • (2)材料自身的特点?长度、难度。 • (3)设问的特点?常见角度。 • (4)答案的特点?(广度、深度) • (5)与所学知识的关联度? • (6)复习备考需要培养哪些能力? • (7)审题、答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研究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
• 过去,是老师们在研究考纲能力要求,有些 老师甚至自己也没有吃透; • 由于参加考试的是学生,学生如果心中不明 白这些要求,他们的复习就没有目标,就无 法反思自己,学习就是被动的、比较盲目的 • 要真正让学生提高,必须向学生讲解这些能 力要求的内涵,用案例给学生讲清楚,让学 生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自我要求
3.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 的特征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考核目标与要求4
2017年 前 2017年
4.论证和探讨问题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试题题号和题型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第33题,选择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策略。PPT
• 2017甲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 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 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 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 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 2017甲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 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 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 【评析】A项正确:明中后期皇帝提高内阁大学士的官 品,又令大学士对政令提出处理意见,即“票拟”。但 又允许太监代皇帝批阅章奏,即批红,以此牵制内阁, 达到平衡政局的目的。为提高太监的文化素质,设立专 门机构,教授太监读书,并且逐渐制度化。由于“内外 相维”,维护了皇权的稳固,同时为宦官干政创造了条 件,这些表明中枢机制发生了重要演变。 • BD错:与明代政治特征不符故; • C错: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内阁仍是权 力中枢,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
2017全国卷一26.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 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记述 出处 高祖本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旧唐书· 我师败绩。” 纪》 太宗本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 《旧唐书· 讨之,不利而旋。” 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 《新唐书· 高祖本 (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 纪》 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 《新唐书· 太宗本 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 纪》 举所败。”
2018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2018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
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
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
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为了顺利备战高考历史科目,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高考历史复习计划,旨在帮助您科学有序地进行复习,提升复习效率与最终成绩。
一、整体复习安排1. 制定时间表:根据高考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天的复习时间。
早晨和下午是人们思维最为清晰的时间段,因此可以将重点内容安排在这些时间段。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 回顾知识框架:首先回顾历史科目所涉及的知识框架,包括历史的基本概念、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各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回顾整体框架,可以帮助理清思维,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脉络。
3. 制定重点难点:根据历史科目的教材大纲和历年高考试题,确定重点和难点。
合理分配时间,将更多精力放在弱项和出题频率较高的内容上。
4. 制作复习资料:整理历史科目的复习资料,如重点考点总结、知识点归纳、历年高考试题等。
辅助资料的准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二、具体复习内容1. 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回顾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包括历史的定义、分类、阶段和特征等。
同时,还需熟悉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历史文献的解读。
2. 学习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重点复习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事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3. 理解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重点复习历史各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变革。
深入理解历史变革的原因和结果,明确各时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特点,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4. 掌握历史地理知识:了解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点,包括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地理资源等。
理解地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响,以及历史事件对地理环境的改变。
5. 解析历史文化:学习各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艺术、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
了解历史文化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变迁。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每个时期的复习内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2018届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
[键入文字]
2018 届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
历史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一样,建议坚持每天1 小时对教材阅读,这比仅仅大量做题效果会好很多。
针对历史考试的趋势,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
1.必须全面复习。
考试内容覆盖考纲范围的每一时段,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
由于政治史内容分值高,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2.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4.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如《二十世纪中国大博览》、《老照片》等在平时进行观赏,既可增加历史文字信息的吸收,又可对人物、历史事件、地图、口号等有直观的感受,又能调养身心,与考试两不误。
5.在历史高考中,命题者有意地创造与我们平时训练不同的语境,这是考察我们的适应能力,同学们对试卷的阅读有异样、不适应的感觉是很正常的。
要减少这种感觉,平时应进行大量的阅读,同时要注意提高阅读速度。
此外,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简释题、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成为基本的考试题型。
这些题型的考察功能、特点和要求各有不同,认识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它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成绩是十分必要的。
准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规划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高三学生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高三学生高考历史复习方案书(一)一、阐释教材,着重加强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历史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教学。
为适应高考历史以考查历史思维能力为主的要求,第一轮复习应从微观入手,根本按章节顺序把教材划分成假设干单元进行教学,在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知识的同时,着重应帮助学生认识和揭示历史的阶段性特征,构建知识的有序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点〞及面,构筑章节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单元复习,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所谓历史阶段特征是指特定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反映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
它揭示了历史不同时期各个方面开展的共性。
在教学教程中,可把教材内容按时序和历史不同阶段特点划分成假设干个单元。
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五个阶段共七个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北洋军阀的统治〞等几个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按四个时期划为四个单元;中国现代史可按四个时期划为四个单元;世界近代史可划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工场手工业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大开展时期(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几个单元;世界现代史可划分为战后革命时期、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30年代大危机时期、“二战〞时期和二战后的世界等几个单元进行复习。
单元复习不是章节知识的简单重复,应重在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复习时,可按“根本史实——历史概念——知识体系——阶段特征〞的内容结构,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在对根本史实进行微观分析后,再从宏观上进行系统综合,把单元知识平面的“广〞度、垂直“深〞度和理论“高〞度有机统一起来,揭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形成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并在此根底上准确地归纳概括这一特定阶段历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提示历史的阶段特征。
历史复习计划书
历史复习计划书1. 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预测未来。
历史复习是学生巩固对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考前进行系统的复习可以提高复习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历史复习计划书,旨在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提高复习效率。
2.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是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复习目标:•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掌握历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能够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掌握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文献的阅读技巧。
3. 复习内容历史学科内容繁多,复习时需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可以按照历史年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以下是一个示例:3.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3.2 世界史•古代文明;•中世纪和近代时期;•现代史。
3.3 专题复习•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和贡献;•历史实践和历史教训。
4. 复习时间安排复习时间的安排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复习进度来确定。
可以将整个复习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一个复习时间。
以下是一个示例:4.1 阶段一:整理基础知识(1周)•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世界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文献的阅读技巧。
4.2 阶段二:深入学习历史事件和人物(2周)•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世界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4.3 阶段三:复习整体框架(1周)•整体回顾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联和影响;•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4.4 阶段四:重点复习和练习(2周)•针对自己容易出错和理解不深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多做历年历史考试的习题和模拟试卷;•做历史实践和历史教训的总结与思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
本届高三历史复习以新课程标准与2013(暂时)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狠抓基础知识,注意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现象、探究历史规律和正确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争取在2012年高考当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目标1、依据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狠抓基础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复习效率,实实在在地推进素质教育。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三、学情分析从整体看,由于生源的因素,文科学生历史分析问题能力整体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只能分层教学,重点辅导。
力争完成学校和年级部领导给我们分配的指标。
四、具体措施1、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和2013年历史高考考试大纲,积极关注宁夏、山东等地的课改方案,积极探索实践新课程改革。
2、认真备课、上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提高40分钟效率,认真批改作业练习,做到“有做必批”。
3、备课组分工合作,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集思广益,以不断完善。
4、加强个别辅导与答题,针对性的辅导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有基础学习认真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消化,多鼓励他们,使其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听好每节课,掌握基础知识。
5、做到全盘计划,有序复习。
在总复习过程当中做到整体部署、分段实施、步步走稳、段段落实,明确复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20172018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计划
内乡高中6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学科计划一、目标要求1、以教材为依托,以高考试题为参照,充分研读考纲,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目标”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
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是“新史观”的应用。
把握“新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复习的基础。
故在一轮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二、复习安排1、时间安排:2017年8月——2018 年1月(一轮复习)2、复习思路:理清基本线索,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当天)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
三、计划与落实(一)关于教学1、理清基本线索。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时间性强,阶段特征明显,知识纵横联系密切,学习时要理清基本线索,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我们必须坚守教材阵地,依据考纲,努力挖掘教材,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复习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的第一轮复习计划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技巧的能力,努力提高高三复习质量,以备战高考。
2、夯实基础知识。
一轮复习侧重点在于理解历史概念,掌握基础知识。
高考复习班历史复习计划书(精选7篇)
高考复习班历史复习计划书(精选7篇)高考复习班历史复习计划书篇11、认真复习课本知识复习高三历史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
千头万绪抓根本。
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
大家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抓基础,再“精”做题目。
高考历史试题的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好基础,事半功倍。
而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体要求。
在“双基”的基础上,再去做题,再去把握基本思路。
再难的题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变式。
因此寒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要复习课本知识,重视基础。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本知识的时候考生特别要注意,对中外历史的线索、历史事件的时空概念、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
任何历史现象不是单独地存在的,事与事之间,人与人之间,事与人之间都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整理的时候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追求从局部到全局,从全局中把握局部。
此外,学生在复习时还应注意,一方面强化知识,强化记忆,而在记忆方法上,学生只需记住该记住的,只需理解无需记忆的就不要死记硬背。
另一方面学生需寻找差错,弥补遗漏。
2、适当安排练习作业因为考试最终是以习题的方式呈现出来,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这就决定了高三学生平时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在寒假阶段,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必须相应完成一定量的练习,把基础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既夯实、巩固基础知识,又拓展思路,为下学期二轮复习做好准备。
当然,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要注意训练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和保证其正确率,还要善于总结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尤其是非选择题,要从审题到答题要培养一套完整科学的答题模式,对应试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学生在试题训练时,要重视史料。
因为高考历史试题必须超然于教材之上,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命制,从不同的层次考查考生从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信息的能力。
【2018-2019】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精选word文档 (4页)
【2018-2019】高三历史复习计划-精选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高三历史复习一般都要经过三轮复习,每一轮复习都有每一轮复习的侧重点。
第一轮复习是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的抓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需要学生从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方面组合知识,力求融会贯通;第三轮实行综合、模拟考试,查缺补漏,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
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按照线索归纳、理清、分析、综合知识。
如根据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可以把整个高中历史分为13个专题: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发展;2、列强侵略与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5、近代社会民主与****的斗争;6、历史上的重大改革;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8、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9、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0、世界经济现代化历程;11、中国思想发展史;12、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13、近代世界的思想文化。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上述的13个专题我们还可以把它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部分。
各部分我们可以将性质相同的历史现象结合在一起,注意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互联系,突出历史现象的整体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记忆和认知历史。
第三轮复习,即跨学科的“热点”专题复习,注意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角度归纳知识,分析“热点”。
如XX年文综第40题从地理学科考察第二战场开辟的条件,从历史学科考察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政治、军事条件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历史复习计划书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
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
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
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
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
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
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
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
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
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
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
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
从目前高考文科综合试卷看,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
选择题一般是在同一背景材料下,对发生在不同时代但与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设问,形成题组,各小题看似互不相属,实际上是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考查,XX年综合卷的松江棉纺织业、XX年综合卷的中国古代教育等试题都是如此。
在考查学生创新能力时,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个陌生的背景材料,再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类试题大都涉及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如XX年综合卷的中东问题、巴拿马运河问题,XX年高考综合卷从非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图得出其形成及变化的原因等试题,这类试题不仅仅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深层次分析,而且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拓展性。
若平时只注意点的复习而忽略线面的复习与深化,那么解答这些试题时便会束手无策,
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然而学生因能力所限,复习时很难深化与拓展。
第二遍复习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复习的重点放在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上,力求分析得出教材中各目录、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回忆法进行(即在翻开教材前,先努力回忆教材每一章的大小标题以及每个标题下所讲的重要事件、这些事件的联系如何),回忆不出来再翻开教材,这样既抓住了主干知识,又能在第一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
2.若觉得正在复习的内容与已复习过的内容相似时,应立即去回忆与此相似的内容是什么。
例如,看到明朝的手工业就应联想到宋朝、元朝手工业发展情况,看到景德镇制瓷业便应想到教材中其他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有意识的串联式回忆,逐步把握历史的基本线索,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3.注意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延伸与拓展的知识主要是教师补充的知识。
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就某个具体知识点,给学生提供一些新材料、新观点或进行一些学科渗透。
如从历史、地理、政治等角度,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三大决战首战东北,而东北战场又首战锦州的原因;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政府的整顿税务、法币政策及改订新约运动等。
对这些教材没有直接涉及的知识深层次分
析,学生往往会记下来,复习时还必须去看乃至去记忆,这是学生拓展知识较为有效的途径。
考试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教师平时补充内容相关、相似甚至相同的背景材料,虽然试题设问角度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学生对背景材料已有所了解,因此并不会感到陌生,分析解答时也不会无从下手。
三、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
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因此,有选择地做一些相关练习是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必须同样要有明确的练习时间与练习量。
很多高三学生的练习是被动或盲目的(即教师发什么便做什么、发多少做多少);自主练习时只做选择题、很少甚至不做材料分析与问答题,即使做选择题也只求量不求质,至于主观题因平时很少或根本不做,有些学生则边看书边做练习。
这些方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高。
笔者认为学生做练习应主动并有明确目的,即做什么练习、何时做,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进行,具体办法如下:首先,选择一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
当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复习资料,由于商家一味的追求利润,很多资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如印刷不清、题量少价格高、甚至参考答案错误多多,而学生往往不辨真伪,一看到资料就买,有些学生手中甚至每门学科往往有四五本参考资料。
笔者认为,学生手中只要有一本复习资料就可以了。
其次,要有固定的练习时间。
有些同学,习惯每天看点书、做些相关练习,认为这样可以及时巩固并了解自己的复习效果,其出发点固然没错,但问题是:高三学生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并不多,每门学科每天都得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其中英语、数学便要占去较多时间,留给历史学科的时间最多也不过1个小时,而且这1小时内又有三本历史教材要复习,那么留下做练习的时间实在少得可怜甚至根本没有。
另外各教材每天所复习内容的相关练习也较少,学生练习时又很少注意节奏、速度,而高考则需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平时练习时的松散、随意使很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根本完成不了一份高考试卷。
为防止高考时出现失误,平时的训练,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单位时间来做练习。
笔者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求学生每周星期五在历史学科的复习时间里,用近1个小时的时间,将本周以来已复习的相关内容的选择题全部完成,而且只要求做选择题,原因是1个小时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材料分析题、问答题、选择题在内的练习是不现实的。
同时根据高考的实践看,选择题的完成也需
1小时左右完成。
另外,在固定而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做选择题,学生的思维可保持相对集中与延续,同时学生也喜欢做选择题。
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练习兴趣,又能保证练习时间,且不影响平时复习教材的时间。
当然,做练习只做选择题是不行的。
如果主观型试题也
像选择题一样,每星期集中一个较长的单位时间去做,学生同样会感到枯燥乏味。
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坚持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在固定的复习时间以外抽时间看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问答题,先将提纲列出(也可打腹稿),然后对照参考答案,比较哪一种答案更好,同时要求学生注意,若参考答案太长,应尽可能的将其缩短,但以能将问题讲清楚为前提。
另外要将自己已理解的答案像老师分析试题一样分析给同学听,让对方听了你的分析也能理解。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便是主观型试题的解题思路而不是一个个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