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故事秀娟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故事一,《养生主》。
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注重养生,每天都要按时按点地吃饭、睡觉,还要进行各种锻炼。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养生大师,于是前去求教。
养生大师告诉他,要保持健康,就要像大树一样,根深叶茂,顶天立地,才能迎风而生。
这个人于是按照养生大师的教导,每天都像大树一样锻炼自己,不久之后,他的身体确实变得更加健康了。
故事二,《鲁连子》。
鲁国有一位名叫连的人,他喜欢到处游荡,不喜欢安定下来。
有一天,他来到了一个山林深处,看见了一只兔子。
他对兔子说,“你怎么不像我一样,四处游荡呢?”兔子回答说,“我在这片山林里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食物和水源,我觉得很满足了。
”鲁连听了很受启发,于是决定要像兔子一样,找到自己的家园,安定下来。
故事三,《养生论》。
有一位养生大师,他年纪很大了,但身体却非常健康。
有人问他的养生之道,他说,“我每天都按时按点地吃饭、睡觉,还要进行适量的锻炼,保持心情愉快,不生气,不着急,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听了这些话,人们都深受启发,纷纷效仿他的养生之道。
故事四,《饮食论》。
有一个人,他非常讲究饮食,每天都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
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饮食大师,于是前去求教。
饮食大师告诉他,要保持健康,就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和油腻食物,还要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这个人于是按照饮食大师的教导,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不久之后,他的身体确实变得更加健康了。
以上就是出自列子的一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富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的寓言故事
第一则是《劝学》。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曾子的学者,他在家
中读书时,看到一只鸟儿在窗外飞来飞去,便产生了放弃学业去追
逐自由的念头。
但是,曾子的母亲却告诫他说,“鸟儿虽然可以自
由飞翔,但是它没有书本知识,只能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而你是有
知识的人,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
”曾子听后深受感动,放弃了逃学的念头,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则是《饮鸩止渴》。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旅途中感到口渴,于是他找到了一口井,但井水却被毒蛇咬死,水中有毒。
这个人为
了止渴,却不顾一切地喝下了这口毒水,结果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却不顾后果
地采取了错误的行动,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第三则是《养生》。
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养了一只鸽子,他每天
都给鸽子喂食,希望它能够长寿。
然而,这只鸽子却因为长期缺乏
锻炼,导致了身体变得非常虚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生不仅仅
是要注重饮食,还要注重锻炼,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够长寿。
列子的寓言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娱乐,还启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人生哲理,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列子》中两个著名故事文言文
《列子》中两个著名故事文言文引言《列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文化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道家五经"之一,书中收录了众多寓言故事和哲理故事,其中有两个故事被广为流传,分别是《齐物论》和《养生主》。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两个著名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一、《齐物论》1.故事概述《齐物论》是《列子》中的一篇短篇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齐物的人寻求内心平静的故事。
2.故事内容齐物见到一位剥茧的老妇人,妇人剥茧而出的丝线非常均匀,于是他便问妇人如何能够做到如此均匀。
老妇人告诉他:“若心无旁骛,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就能够心无旁骛地把它完成。
”齐物听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内心平静的重要性,决心抛弃杂念,专心致志。
3.内涵意义《齐物论》通过剥茧老妇人做茧的过程,告诉人们只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细致均匀。
这一故事引导人们注重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干扰,培养专注力,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养生主》1.故事概述《养生主》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体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养生方法。
2.故事内容故事中的养生者形容自己的心像一座空屋,一无所有,室内空空如也。
与此同时,一只小鸟飞入了他的心房中,养生者并不打扰它,也不让它飞走。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鸟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养生者的心完全被它填满。
在这个过程中,养生者体会到真正的修行就是顺应自然,接纳生命的变化。
3.内涵意义通过养生者与小鸟的故事,《养生主》告诉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接纳生命中的变化和挑战。
人们经常会陷入争斗和得失之中,却不知道只有放下执念,顺其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平静和快乐。
这个寓言故事教导人们要懂得调整和保护自己的心灵,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和谐与平衡。
结语《列子》中的《齐物论》和《养生主》是两个著名的故事,它们通过生动的寓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齐物论》教导人们要专心致志,培养内心的平静,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养生主》则告诉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接纳生命中的变化与挑战。
《列子一则》PPT
细节解读
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 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内容上写出了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的特点。结 构上是全文的总纲,领起下文对二人善谈善听的具体描写。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既是弹琴高 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文中伯牙的“善 弹琴”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方面伯牙能把自己的情怀准确地寄托于琴音中,大雨, 山崩的声音十分传神,琴技炉火纯青。另一方面钟子期能准 确的了解伯牙心意,除了因为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 外,同时也能看出伯牙的琴技高超。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可见知音难觅,知 己难求。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当伯牙终于遇到能真正听懂 他琴声的钟子期时有何表现?
整体感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 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 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 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 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 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 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
伯牙弹琴时,心中想着高山与流水,钟子期就能听出高山 的巍峨和江河的浩荡。伯牙心中悲叹,弹奏霖雨与崩山之音 时,钟子期也能穷尽其中之意。
文中主要的描写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列子》一则
-.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根据注释和辅助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翻译全文。 3.感受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列子的寓言故事
列子的寓言故事故事一,《养生》。
有一天,列子背着担子走在山间,突然看见一只大鹰在空中盘旋,它的羽毛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列子心生羡慕之情,便对大鹰说,“大鹰,你的羽毛真美丽,我可以把你抓来,把你的羽毛剪下来,做成一件漂亮的衣服。
”。
大鹰听了列子的话,非常生气,它说,“人啊,你想抓住我,把我的羽毛剪下来,只是因为你嫉妒我的美丽。
但你知道吗?我的美丽并不是靠外表来维持的,而是靠我的养生之道。
我每天都要飞翔在蓝天之上,吸收阳光和新鲜空气,我要保持健康的体魄,才能拥有如此美丽的羽毛。
所以,养生才是保持美丽的秘诀。
”。
列子听了大鹰的话,恍然大悟。
他明白了养生的重要性,从此以后,他开始注重养生,保持健康的身体。
故事二,《知足》。
有一次,列子去山上采药,途中遇到一位老农,老农背着一大捆柴,一边走一边唱着歌。
列子觉得奇怪,便问老农,“你背着这么重的柴,还能唱得这么欢,你不觉得累吗?”。
老农笑着回答说,“我这点柴算不了什么,只要家里的火炉能够燃烧,孩子们能吃饱穿暖,我就觉得很幸福。
”。
列子听了老农的话,深有感触。
他明白了知足常乐的道理,从此以后,他学会了知足,珍惜眼前的幸福。
故事三,《团结》。
有一天,列子在山上遇到一群蚂蚁,它们正在搬运食物,一只蚂蚁不小心把食物掉在了地上,其他蚂蚁并没有责备它,而是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它把食物搬回去。
列子看到这一幕,感慨万分。
他明白了团结的力量,从此以后,他更加注重团结合作,相信团结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通过这些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很多人生道理。
养生、知足、团结,这些道理都是列子的寓言故事所要传达的。
愿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启发,活出更加美好的人生。
列子原文与解析
列子原文与解析《列子》是古代中国道家的经典文献之一,它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道家思想。
本文将介绍《列子》中的两个寓言故事,并对其进行解析。
第一个故事是《天瑞》。
故事讲述了齐国有一位聪明的臣子名叫天瑞,他常常通过研究天文地理来预测国家的兴衰。
有一天,天瑞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奇特的星星,他认为这是一种凶兆,预示着国家将要遭遇灾难。
于是他告诉国王这一情况,并建议采取一些保护措施来避免灾难的发生。
国王却没有理会他的建议,认为天瑞只是胡言乱语。
后来果然发生了大旱,国家陷入了困境。
国王后悔不已,才明白天瑞的聪明才智。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应该重视聪明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轻易忽视他们的能力。
第二个故事是《养生主》。
故事中有一个养生主负责管理皇宫的养生事务。
有一天,有人告诉养生主说,只要喝邓析之草汤,就能永葆青春。
于是,养生主决定亲自尝试一下,结果他喝了邓析之草汤之后,竟然变得更加虚弱,生病了。
于是他对邓析之草汤大行诛讨,痛斥它的虚假和危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信各种养生之法,应该理性地对待养生事务。
通过对这两个故事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列子》寓言的形式使得其道家思想更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虚构的,但却能够反映出社会现实和道德观念。
这些故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同时,《列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的方式,可以通过比喻和类比来理解和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列子》中的两个寓言故事《天瑞》和《养生主》都通过生动的情节、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向读者传递了道家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些寓言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也能够引导人们思考人生、反思现实、培养情操和修养人格。
读者在阅读《列子》时,可以通过这些寓言故事来拓宽思路,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的思想更加开阔和深入。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列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关于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一列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
这位邻居已经带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
杨子问道:“嘻,丢了一只羊。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 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
”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篇二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秦青关心地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
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
《列子》寓言故事
《列子》寓言故事在古代中国,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就是列子。
列子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他以其寓言故事而闻名于世。
他的寓言故事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其富有哲理的内容和生动形象的描绘而著称。
其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就是《养生主》。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遇到了一位养生主,养生主告诉他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于大地,顶天立地,不受外界的干扰。
这个故事通过寓言的形式,告诉人们要保持健康,就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强。
另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是《黄粱一梦》。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在黄粱梦中经历了一生的繁华和荣耀,最终醒来发现一切都是虚幻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追逐虚幻的幻梦,要脚踏实地,珍惜当下。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无一不是富有深意的,它们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让人们在阅读中得到深刻的启示。
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哲学著作。
它们教导人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珍惜幸福,如何保持健康,如何修身养性。
列子的寓言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宝库。
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明白人生的意义,懂得如何面对挑战,如何珍惜当下,如何保持健康,如何修身养性。
这些故事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了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教科书。
它们告诉人们如何面对挑战,如何珍惜幸福,如何保持健康,如何修身养性。
这些故事不仅在古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人生。
善讲故事的列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善讲故事的列子我们知道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疑人偷斧、朝三暮四等。
但并不完全知道,原来这些生动的故事都出自两千五百年前一位睿智、贤达的老人之手。
这位老人就是列子。
列子(公元前450—前375年)名列御寇,是春秋末郑国圃(今郑州圃田村)人,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善讲故事,在生动的讲述中蕴以深刻哲理,教人处世之道。
他讲的故事明白如话,妇孺皆知,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
可以说,他是那个时代思想活跃、高标独树的“故事大王”。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
他一生都很低调,不事张扬,将自己融入闾里,甘于寂寞,四处采风,潜心学道,只管撰写有“醒世”作用的故事。
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百多篇十多万字的巨著《列子》,这是部好看耐看,内容多为寓言、神话、掌故类的故事集。
作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思想家,他不像诸子那样,大讲“修齐治平”的高深道理,而以机智、幽默的口吻,娓娓道来的故事,和人们作“浅入浅出”的布“道”交流,因而也更值得尊敬和爱戴。
先看几则他讲的故事。
《列子》中有“两小儿辩日”的故事。
孔子周游中见俩小孩争辩太阳离人的远近。
一个说早上近,“有车盖那样大,中午却只有盘子大,这就是远小近大”。
一个说中午近,“热腾腾,而早上凉丝丝,这就是近热远凉”。
请孔子判断,他说也分辨不出。
小孩笑他,“还都说你知识渊博呢”。
何其鲜活生动!小孩的真率可爱、善于观察、持论有据,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跃然纸上。
这故事现已编入小学六年级语文。
“齐人攫金”讲的是齐国有个人,一大早穿戴整齐来到市场金店,抓块金子就跑。
官吏捉住他责问:“这么多人都在,为啥还敢偷金子?”他回答:“我拿金子时,没有看见人啊,只看见金子。
”这故事至今仍有警示意义,那些利令智昏、财迷心窍的贪腐分子,铤而走险时正是这种心态,何尝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下场。
“妻不识夫”虽离奇可笑,却寓有深意。
扁鹊为鲁人公扈、赵人齐婴治好了外部侵入的病,但胎里的病他说要互换心脏才行。
《列子》中十个寓言故事
《列子》中十个寓言故事《列子》是中国古代一部寓言故事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寓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列子》中的十个寓言故事为标题,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读和分析,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智慧。
一、《养生主》。
故事讲述了一个养生主,他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养生之道,活到了九十九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生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保健方法,才能够延年益寿,保持健康。
二、《天狗》。
故事讲述了一个天狗,它因为贪心而被困在了一个瓦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心是一种很危险的品质,只有适度的满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三、《鹿门》。
故事讲述了一个鹿门,它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一只神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四、《狐鸣》。
故事讲述了一个狐狸,它通过模仿鸟的鸣声,成功地捕获了一只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本性和特长,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别人。
五、《独鹤》。
故事讲述了一个独鹤,它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悲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克服孤独,获得真正的快乐。
六、《鲁人》。
故事讲述了一个鲁人,他因为自己的贪婪而丧失了一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婪是一种很危险的品质,只有适度的满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
七、《伯乐》。
故事讲述了一个伯乐,他通过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成功地发现了一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眼光和鉴赏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跟从别人。
八、《独鹤》。
故事讲述了一个独鹤,它因为自己的孤独而感到悲伤。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孤独并不可怕,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克服孤独,获得真正的快乐。
九、《孔子弟子》。
故事讲述了孔子的弟子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终于成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
诸子的故事之列子
诸子的故事之列子作者:肖春来源:《中学生百科·阅读与写作》2008年第08期列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略晚于孔子。
列于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据说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都曾经是他的老师、就连传说中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挽留过老子并请其写下《道德经》的关令尹喜也对他有过教导,因此还留下了“关尹子教射”的故事。
列子的老师们都有如此大的来头,列子的学问道行当然不在话下。
据说他修道不过九年时间,就能御风而行,乘风遍游八荒,不但学问高深,而且修道有成。
然而得道的列子并没有将他的道行应用在物质生活中。
传说他是郏国圃田(今河南中牟白沙乡古城村)人,在当地一住四十年却不为周围的人所知,还时常面有饥色,生活颇为困窘。
于是就有人将这事情告诉了当时的郑国执政驷子阳,并说:“列御寇是有道之人,却在郑国挨饿受穷,看起来您并不敬重有学问的人。
”子阳听了这话,立即派官员将几十车粮食送给列子。
谁知列子却一连两次拒绝接受,硬是把使者挡在了门外。
列子之妻望着运粮的车远去,心疼得捶胸顿足:“别人得道,妻儿都能得到安逸,先生得道,妻儿却不得温饱。
如今就连执政赠送食物先生也推辞了。
”列子却笑着说:“子阳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轻易地向我赠送礼物,日后也会因为别人的话轻易罪责于我。
更何况受人供养就要为人共赴灾祸,如果我受了子阳的礼物,将来后患无穷。
”驷子阳执政郑国多年。
当时齐楚燕赵等“战国七雄”已经初具规模,郑国夹在强国之间屡受攻击。
后来楚国重兵攻打郑国,郑儒公为取媚楚国,暗中支持郑国一些贵族杀死执政的驷子阳。
两年后,子阳余党作乱又弑杀郑儒公,内忧外患中,郑被韩国灭。
由此可见,列子若是当初接受了驷子阳的馈赠,虽然能得一时的发达,日后他和他的家人却势必会在政治漩涡中遭遇灭顶之灾。
他能清醒地摆脱这种危险,对局势洞若观火的智慧实在非同一般。
隐居避世的列子不为名利所惑,潜心著书。
传说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写下的著作有二十篇,多达十余万字,但此后屡经战乱散秩与重复整理,如今传世的著作已经有了许多后人编撰的痕迹。
历史典故素材:献鸠放生
历史典故素材:献鸠放生
故事内容
《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臣名叫赵简子,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但是赵简子曾经做过一件不太明智的事情——他喜欢在过年时让老百姓捕捉斑鸠鸟送到府中,让他放生。
大年初一这天,当地老百姓能够破例进到赵简子的府第,他们都是来向赵简子进献斑鸠的。
赵简子非常高兴,对他们一个个都发给很优厚的赏赐。
初一这天,从早到晚进献斑鸠的人络绎不绝。
赵简子的门客在一旁站了很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赵简子回答说:“大年初一放生,表示我对生灵的爱护,有仁慈之心嘛!”
门客说:“您对生灵有如此的仁慈之心,很难得。
但是不知大人您想过没有,在捕捉斑鸠的时候,老百姓失手打死打伤的斑鸠也一定很多啊!您如果真的要放生,想救斑鸠一命,不如下道命令,禁止捕捉。
像现在,您奖励老百姓捕捉这许多的斑鸠送给您,您再放生,那么大人您对斑鸠的仁慈还不能抵偿您对它们造成的灾祸哩!”
赵简子听了门客的一席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红着脸说:“你是对的。
”
故事解读
放生本是一件善事,但是为了放生而捕猎,捕猎之后再将其放生,是一种只讲形式,不讲效果,沽名钓誉,假仁假义的伪善行为。
1。
引经据典的人物素材
引经据典的人物素材孙膑被同门陷害至残疾,为报仇装疯卖傻吃猪粪。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得到了鬼谷子的真传。
庞涓忌惮孙膑之才,将其骗到本国,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诬陷,使孙膑遭膑足、黥脸之刑。
孙膑残疾,再也站不起来了,还被人时刻监视。
为了雪恨,他装疯卖傻,在猪圈吃猪粪,使得庞涓认为他真疯了而放松警惕。
后来孙膑藏身齐国使臣的车子,秘密回到了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并用计射杀庞涓。
勾践投降敌国忍辱三年,回国卧薪尝胆十余年。
越国国君勾践,先是被吴王夫差灭国。
勾践率妻和大臣范蠡到吴国做人质,夫差让他们住在阖闾坟旁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还故意让勾践给他拉马。
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
他还给夫差尝粪诊病,说粪便有芳草气息,病将愈。
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回到故土,勾践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在自己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
最后终于灭了吴国,成为一代霸主。
司马懿入仕即遭防备,被领导和对手压制近50年。
司马懿武力比不上五虎将,智谋比不过孔明、郭嘉,但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忍。
司马懿入仕的时候就被曹操视为“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对待,此后,司马懿更是时刻叮嘱自己不可露相。
在战场上,任凭诸葛亮怎么谩骂,他都不予理会;任凭曹爽怎样排挤,他也默默忍受。
他先后辅佐曹魏四代君主,晚年被临终托孤。
隐忍近50年,70多岁夺取大权。
随后司马昭等人继续执掌大权,统一三国,建立晋朝。
司马迁为完成《史书》巨著,宁忍奇耻之“宫刑”。
当时李陵被俘反叛,武帝愤怒,群臣皆声讨李陵的罪过,唯有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被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定为诬罔罪名,按律当斩。
面对大辟之刑,慕义而死,虽名节可保,然书未成、名未立,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宫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在坚忍与屈辱中,写出了《史记》这部历史巨著。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选下(原文+译文)
《列子》是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传达着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本文将挑选《列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进行原文解析和译文呈现,让读者对《列子》的精髓有更深入的了解。
1. 原文:《列子说》曰:“尹文子是鲸鱼之远后也,终身怀抱而无所运。
尹文子之梦,夜啼夜号,三年昏昧。
是是非非,文子有憾。
惧见此而不震者,不知文子之不足以听命也。
”2. 译文:《列子》中说:“尹文子是远古的鲸鱼后代,一生怀揣理想而无法得偿所愿。
尹文子常在梦中哭泣呻吟,整整三年陷入迷惘之中。
是非曲直,文子有所懊悔。
那些见到这一幕却毫不动容的人,实际上不了解尹文子心中早已无法听从他人命令的痛苦。
”3. 解析:这则寓言故事以古代鲸鱼后代尹文子的遭遇为主线,通过描述他一生执着的追求与最终的无奈,寓意着人生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无法逾越的障碍。
尹文子怀揣梦想却无法实现,夜夜哭泣呻吟,三年昏昧,表达了失落和挣扎的心境。
而“是是非非,文子有憾”则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不甘心。
整个故事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却传达出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4. 总结:《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准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这些古代寓言故事不仅展示了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给我们提供了对人生和处世的深刻思考。
希望读者能在阅读这些寓言故事的时候,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由于我无法再次引用原作中的文本,以下内容将提供对《列子》中的这则寓言故事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5. 探讨: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列子》通过表述尹文子的命运,以梦境的形式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挣扎。
鲸鱼后代尹文子虽然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愿望,却最终无法实现,甚至在梦中也一直承受着煎熬和折磨。
故事中的“是是非非,文子有憾”,透露出尹文子对于自己无法掌控命运的懊悔和不甘心。
列子寓言故事及寓意
列子寓言故事及寓意列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寓言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情节而闻名。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列子寓言》,这些寓言故事通过动物和人物的形象,讲述了许多深刻的道理,给人们以启迪和反思。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列子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故事一,《鸟捕蝉》。
从前,有只鸟捕到了一只蝉,正要啄食的时候,蝉说,“我虽然是只小蝉,但是我会唱歌,如果你放了我,我就为你唱一支动听的歌。
”鸟想了想,便放了蝉。
蝉飞到一棵大树上,开始唱歌。
树上的蝉听到了,跟着一起唱。
鸟听了,也跟着一起唱。
这时,一只猎人听到了鸟和蝉的歌声,便赶来捕鸟。
鸟看到了猎人,连忙飞走了,蝉也飞到了远处。
蝉对鸟说,“谢谢你放了我,如果不是我唱歌,你可能就会被捕到了。
”。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时,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善待他人,因为善良的行为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故事二,《刻舟求剑》。
有个人在河边刻船,不小心将刀掉入了河中。
他着急地找了一把木桩,将桩插在河底,然后在木桩上刻了几刀。
他认为,这样就能找到丢失的刀。
但是,他的刀并没有浮出水面。
他的朋友告诉他,刀已经掉到水底去了,他的做法是徒劳无益的。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不要固执己见。
有时,我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理智行事,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故事三,《望梅止渴》。
有个人走在沙漠中,口渴得要命,他看到了远处有一棵梅树,便急忙走过去。
当他走到梅树旁时,发现树上并没有梅果,只有一片片的叶子。
他感到失望,但仍然坚持在梅树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前行。
在他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发现了一处水源,解了渴。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理智和耐心,不要因为一时的欲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有时,我们需要冷静下来,审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也告诫人们,要有毅力和耐心,不要轻易放弃,因为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4篇)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课文。
读后,我深有感触,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同一个心声:“保护环境!”这篇课文主要讲得是西雅图酉长要把土地转让给白人时对白人的强烈要求,也介绍了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们不能失去它。
酋长西雅图对土地的留恋、眷顾、乃至热爱的层层递进的情感震撼了我的心。
是啊!“任何降临到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到大地孩子身上。
”这句话说得真好,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地,让大地受到伤害,那么总有一天,我们会遭到报复,人类会和大地有一样的下场。
因此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我们曾学过的课文《小村庄的故事》也是这样,就是因为人们乱砍伐树木,虽把树木建成一座座小房子,可是造成了土地裸露,水土流失。
终于,发起了大洪水,因为裸露的土地起不了遮挡的作用,所以最后,洪水冲走了昔日美丽的小房子。
大地是人类的唯一的家园,我们都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
如果我们的家园遭到破坏,而我们却不知道要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降临在大地身上的命运,都将会降临在人类身上。
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环境,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要像印第安人那样热爱它,照管它。
为了子孙后代,让我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保护我们的家园吧!《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读后感(2)我们是否看见过许多这样的事情,一些人走在路上,随手就是一个垃圾袋和纸皮,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扔在了地上——这些人,是可耻的。
如果我们人人都去扔些垃圾在地上,那地球不就成了“垃圾球”了吗?所以,我们都不能光说不做——假把式,一定要更好的保护好环境。
然而,当我读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候,心中对保护环境的感触就更大了。
文中的每一处地方,都体会到了作者十分热爱那片土地,当要把它卖给白人的时候更加是依依不舍。
教职工运动会活动方案
“快乐人生开心生活”——列子小学教职工趣味运动会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切实加强我校员工的身体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行动,增强员工的体质,促进员工健康、和谐发展。
同时也为了迎接元旦的到来,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加强同事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教职工的感情,特举办“快乐人生、开心生活”的趣味活动。
二、活动目标通过有趣的游戏体验和互动以及竞赛,使老师们开心快乐,懂得生命在于运动,心态是健身之本,科学地开展丰富多采的健身娱乐活动,提升生活质量、管理能力和促进工作高绩效。
通过活动,培养广大教职工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激发教职工的运动热情,弘扬个性特长,促进全体教职工全面健康地发展。
让学校成为发展个性的乐园和温馨和谐的家园。
三、活动主题快乐人生、开心生活四、活动时间(预定):12月底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六、领导小组:组长:吴建增副组长:秀娟裁判员:邢巍、王彦林、喜成……摄像:……场地安排:邢巍后勤保障:王彦立奖品采购:喜梅七、活动容:活动前,全体员工分为三队然后根据活动项目要求,派队员参加活动,记总分多者为胜,凡获胜队的队员均可获得精美的礼品一份。
1.搭桥过河竞赛方法:1.每组分开赛道两端,自由组合,起点选手持三块木砖,踩着木砖前进30米,要求脚不能触地,脚和砖全部离开赛道下一选手接力返回(接过木砖以同样的方式往回走),最先完成接力的为胜。
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竞赛规则:(1)、参赛队队员在起点线外准备。
(2)比赛过程中只要有脚触地的情况,均视为犯规。
并按触地次数对比赛用时给与增加。
2.心心相印(背夹球)详细游戏方法及竞赛规则:每队每次出2人一组,背夹一圆球,步调一致向前走,绕过转折点回到起点,下一组开始前进。
向前走时,双手不能碰到球,否则一次罚2秒;球掉后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
最先完成者胜出。
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计分。
(1)比赛过程中如有球落地情况出现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列子经典故事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担忧那个怕天塌地陷之人的人,于是前去向他解释,说:“天是气的积聚,无处没有气。
就像你弯腰挺身、呼气吸气,整天在天空中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崩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果真是气的积聚,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向他解释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聚起来的气中有光辉的物体,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说:“地陷下去怎么办呢?”解释的人说:“地是土块的积聚,充满了四方空间,无处没有土块。
就像你停走踩踏,整天在地上生活,为什么要担忧它陷裂下去呢?”那人放下心来,十分高兴;那个为他担心的人也放下心来。
长庐子听说后笑着说:“虹霓呀,云雾呀,风雨呀,四季呀,这些是气在天上积聚而形成的。
山岳呀,河海呀,金石呀,火木呀,这些是物质在地上积聚而形成的。
知道它们是气的积聚,是土块的积聚,难以观测,难以认识。
担忧它会崩陷,确实离正确的认识太远;说它不会崩陷,也是不正确的。
天地不可能不毁坏,最终总会毁坏的。
遇到它毁坏时,怎么能不担忧呢?”列子听到后,笑着说:“说天地会毁坏的意见是荒谬的,说天地不会毁坏的意见也是荒谬的。
毁坏与不毁坏,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即使这样,毁坏是一种可能,不毁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来不知道去,去不知道来。
毁坏与不毁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尹生学道列子拜老商氏为师,以伯高子为友,把两人的所有本领都学到了手,然后乘风而归。
尹生听说了,便来跟列子学习,并和列子住到一起,好几个门都下回去看望家人。
他趁列子闲暇时,请求学习他的法术,往返十次,列子十次都没有告诉他。
尹生有些生气,请求离开,列子也不表态。
尹生回家了。
几个月后,尹生心不死,又去跟列子学习。
列子问:“你为什么来去这么频繁呢?”尹生说:“以前我向您请教,您不告诉我,本来有些怨恨您。
现在又不恨您了,所以又来了。
”列子说:“过去我以为你通达事理,现在你的无知竟到了如此程度吗?坐下!我打算把我在老师那里学习的情况告诉你。
《列子》 小故事
《列子》小故事1、愚公移山北山愚公长叹一声,回答智叟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你简直还不如那个寡妇和不懂事的小孩。
即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呀!儿子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孙子的儿子又有儿子,他的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但是山不会再增加了,还怕挖不平它吗?”寓意:比喻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2、夸父逐日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大神夸父,他不自量力,想要追上太阳的影子,一直赶到太阳落下的隅谷旁边,他口渴极了,想得到水喝,就跑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他又跑到北方去喝大湖里的水。
还没有走到,半路上他就渴死了。
他丢弃掉的手杖,为尸体的脂膏和肌肉所浸润,生长成一片茂密的树林,名叫邓林。
邓林覆盖面积方圆达几千里。
寓意:表现了人们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坚强决心。
也比喻自不量力。
3、两小儿辩日孔子到东方游历,看见路旁有两个小孩在争辩,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离人最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最远,中午离人最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升的时候有车盖那样大,到了中午,却只有盘子那样大,这不是远的看起来小近的看起来大吗?”后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升起时,天气还是凉丝丝的,中午就热得像手伸到热水里,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寓意: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4、余音绕梁从前韩娥东去齐国,路上粮食吃完了,经过雍门时,就靠卖唱来换取食物。
她走了以后,歌声的余音还在栋梁上久久萦绕,三天不断,附近的居民还以为她没有离开。
寓意: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可比喻诗文意味深长。
5、齐人攫金从前齐国有一个渴望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戴整齐来到市场上,走进一家卖金子的店铺,抓起一块金子就跑。
官吏捉住了他,责问道:“这么多人都在那里,你为什么还偷人家的金子?”他回答:“我拿金子的时候,没有看见人,只看见金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子小故事读本列子简介: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今本《列子》八卷,相传战国时郑人列御寇所作。
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夸父追日》、《人有亡者》、《杞人忧天》、《齐人攫金》、《朝三暮四》等故事一:列子学射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说符篇》【译文】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
才去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还不行。
”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
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
”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寓意: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
只有自觉地按规律办事,才能够把事情办好。
故事二: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译文】孔子往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孔子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寒冷,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孔子不能判断谁说的对谁说的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故事三: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
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主题】本文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故事四: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地会崩塌,自身失去依存的地方,(于是)不吃不睡的了。
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此就去劝他,说:“天啊,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气往哪里崩溃呢。
你身体曲伸和呼吸,一直在天中进行,干吗要担心它崩溃吗?”那个人说:“天确实是聚集的气体,太阳、月亮、星星呢,它们就不会掉下来吗?”劝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星星,也是气体中发光的气体,就算它们掉下来,也不可能伤到谁。
”那人说:“地塌了怎么办呢?”劝导他的人说:“所谓地吗,就是很多土块聚集,它填充了四方所有的角落,它还往哪里塌土块啊。
你走路跳跃,终日是在这地上进行,干吗还要担心地会塌呢?”于是那人释然而开心,劝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故事五: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
遽而追之。
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乃厚赂发之。
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也。
【译文】薛谭在秦国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青的技艺,(他)自己觉得已经学完了,就辞别(青)要回家,秦国的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饯行,打着节拍唱起悲伤的(送行)歌,歌声使林木振动,歌声使行走的云停下。
薛谭于是表示知道自己错了向青谢罪并请求留下,(此后他)终身不敢提回家了。
秦国的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国的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唱乞讨食物。
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
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
韩国的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
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
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
(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
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寓意:学习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自满和骄傲【注释】[1]鬻(yù)卖。
[2]欐(lí):栋,中梁。
[3]抃(biàn):鼓掌。
[4]放:通“仿”,效仿。
故事六纪昌学射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
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
以告飞卫。
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县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县不绝。
以告飞卫。
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译文】甘蝇,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只要他)一拉弓肯定野兽趴倒鸟掉下。
(他的)弟子名叫飞卫,拜师甘蝇学习射箭,后来超过了他的师傅。
名叫纪昌的人,又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不眨眼的功夫,然后才可以谈得上(学习)射箭的事。
”纪昌回到家,仰卧在他的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紧盯着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就算是锥子尖抵到眼皮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他)把这事告知飞卫。
飞卫说:“还不行,必须学完看以后才行,(炼到)看小的东西就好象看大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象很显著的东西,然后再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的毛绑着虱子挂在窗户上,面向南面望着它,十天之内,逐渐看得大了;三年之后,(他看那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了。
(再)用眼睛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了。
于是用燕国的牛角做的弓,北方的蓬竹做竿的箭射那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是悬吊它的牛毛还不断。
于是(纪昌)把这事告诉了飞卫。
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注释】[1]彀(gòu)弓:把弓拉满。
[2]眥(zì):同“眦”眼眶。
[3]县:通“悬”。
[4]牖(yǒu):窗子。
[5]簳(gǎn):箭杆。
故事七夸父追日:《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
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
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注释】[1]夸(kuā)父(fù),《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夸父,神兽也。
”《山海经·海外北经》郭璞注:“夸父者,盖神人之名也。
”[2]隅谷,张湛注:“隅谷,虞渊也,日所入。
”[3]邓林,《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邓犹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