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复用指南-模板1
软件复用——提高软件质量与效率的途径
间 内 完 成 任 务 是 软 仕 开 发 部 、 得 不 考 虑 的 重 要 ]不
问题 。
一
① 维 护 系统 段 时 期 的 发 对 软 件 构 架 库 进 行 必 要 的 维 护 ,包 括 增 加 、 删 除 、 改 构 件 等 。 当构 件 有 变 动 时 , 护 系 统 自 动对 修 维
产 效 率 和 质 量 。软 件 复 用的 基 本 而 又 典 型 的 例 子 是
开发者可 以按照约定 的格式 , 用程序库 或函数库 调 中 预 先 编 好 的 子 程 序 和 各 种 函 数 ,提 高 开 发 的 速
度。
目 前 , 件 复 用 已 经 通 过 不 同 的 技 术 , 不 同 软 在
根 据 提 供 的 条 件 从 构 件 库 中 检 索 满 足 条 件 约 束
的 构件 。 ④ 理 解 系 统
在 软 仵 开 发 中 ,充 分 利 用 已 有 的 各 项 成 果 , 避
免重复 劳动 , 加技术积 累 , 高 软件水平 , 增 提 加 央开
对 于 复 杂 的 构 件 库 , 由于 构 件 库 中包 括 大 量 的 各 种 层 次 内容 的 软 件 构 件 ,检 索 到 的 构 件 其 内容 是
维普资讯
理
实
践
中 国银 行 软 件 开 发 中心
刘 述 忠
摘 要 软 件 复 用 技 术 一 直 受 到 研 究 人 员 和 软 件 开 发 机 构 的 重 视 软 件 复 用 或 叫 软 件 重 用 的
一
个 重 要技 术 是 时 可 重 用 的 软 件 构 件 建 立 软 件 构 件 库 开 发 人 员可 咀在 软 件 构 件 库 中检 索 自 己需
第10章软件复用方案
编码与测试
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
软件复用的困难
复用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但目前应用不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1)技术因素
构件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差异; 构件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支持有效的复用; 发现合用构件的困难; 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技 术及支持环境。
(2)人的因素 喜欢自己创造而不喜欢使用别人的东西。
(2)构件检索
构件库中检索一个构件和在数据库中检索一个记录是不同 的。
构件库检索的不确定性带来两种相互矛盾的结果:检索的 结果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构件集合,要从中找到所需的构件仍然 很费力;检索得到的集合没有把真正需要的构件包括在内。
解决方法:
(一)一般构件库系统能对提出的检索条件作广义解释。 建立同义词对照表,例如“商品销售”、“售货”、“卖
应用 软件
构件工程
测试
2. 软件复用的措施
软件复用的重要性
目的:能更快、更好、成本更低地生产软件产品。
实现软件复用应优先采取的措施:
建立支持复用的基础设施(如构件库)。 培训工程师和管理者使用复用软件。 采用促进软件复用的开发方法(如面向对象的开发
方法)。 企业内部采取激励措施。
管理信息系统
第10章 软件复用
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
主要内容
1. 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 2. 领域工程 3.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 4. 面向对象与软件复用
编码与测试
中南大学医药信息系
10.1 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
1. 软件复用的定义
Freeman (1983年) : “在构造新的软件系统过程中,对已存在的软件
输入信息
技术文献 已有应用 专家经验/建议 当前与未来的需求
如何在程序编辑器中进行代码复用和模块化开发
如何在程序编辑器中进行代码复用和模块化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复用和模块化开发是提高效率和代码质量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代码复用和模块化设计可以减少重复代码的编写,简化代码的维护和测试,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程序编辑器中实现代码复用和模块化开发的一些常用技巧和工具。
一、使用代码片段(Code Snippets)代码片段是一种预先定义好的代码块,可以在编辑器中通过快捷键或者命令进行插入。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模板化的代码块,例如函数的定义、循环结构等,使用代码片段可以快速插入这些常用的代码块,提高开发效率。
不同的编辑器和IDE都支持代码片段的功能,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
二、建立代码库(Code Library)建立代码库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来实现代码复用。
可以将常用的函数、类或者工具方法等代码片段整理存放在代码库中,在需要使用的时候直接引用即可。
常见的代码库管理工具有Git、SVN等,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方便地共享和管理代码库。
三、使用函数库(Function Libraries)函数库是一种已经封装好的功能模块,可以在开发过程中直接使用,而不需要重新编写代码。
常见的函数库有jQuery、Lodash等,这些函数库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功能,例如操作DOM元素、数组处理等。
在使用函数库时,需要在项目中引入相应的库文件,并且按照文档进行调用。
四、使用类库(Class Libraries)类库是一种封装了一组相关类和方法的代码集合,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
常见的类库有React、Vue等,它们提供了一些特定的功能和API,可以用于构建用户界面。
在使用类库时,需要在项目中引入相应的库文件,并按照文档进行相关开发。
五、模块化开发(Module Development)模块化开发是一种将程序按照功能或者责任进行拆分的开发方式。
通过将程序拆分成多个模块,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软件复用性——精选推荐
软件复⽤性软件复⽤介绍软件复⽤,即使⽤已存在的软件部件(softwaare components)来实现或者更新软件系统。
软件复⽤有两种视⾓:⼀是创造,⼆是使⽤。
创造即⾯向复⽤编程,开发可复⽤的软件。
使⽤即基于复⽤编程,利⽤已有的可复⽤软件搭建应⽤系统。
复⽤是现代软件编写中最重要的概念之⼀。
它具有很多优点,如:适应性,⾼可靠性,能够降低成本和开发时间等优点。
复⽤的花销1. 可复⽤的组件应该使⽤清晰的定义、开放的⽅式、简洁的接⼝以及简洁明了的⽂档。
在设计时,也要为未来的更新留⾜余地。
2. 复⽤的代价是很⾼的,它包括了有组织性的、有技巧的设计,复⽤中出现的多种变化,以及⽀撑这些变化的⼯具的开销与让⼈们适应新⼯具与新变化的开销。
同时,可复⽤的软件⼀般也具有⼀定缺陷,它的性能会稍稍差⼀些,针对更加普适的场景,缺少⾜够的针对性。
如何定义软件的可复⽤性可复⽤性通常涉及到软件的构建、打包、分发、安装、设置、应⽤、维护以及更新等问题。
⼀个具有⾼可复⽤性的软件应该⼩⽽精、与现⾏的多种标准相兼容、灵活可变、具有优良的可扩展性、使⽤泛型参数、具有模块化、在变化中维护较好的局部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能提供丰富的⽂档以及帮助。
复⽤的层次软件复⽤具有多种层次,分别是:代码层⾯:包括实现的⽅法,对变量的定义等模块层⾯:最基本的就是类与接⼝运⾏库层⾯:各种API的设计与实现架构层⾯:使⽤各种框架,例如:springboot等现⾏的流⾏框架在这其中最主要的复⽤是在代码层⾯,它与程序员息息相关,这是最底层的复⽤。
代码复⽤1. ⽩盒复⽤:源代码可见,可修改与扩展。
它的可定制化程度⾼,需要对代码进⾏更加深⼊的了解,对它的修改会增加软件的复杂度。
2. ⿊盒复⽤:源代码不可见,并且不能修改。
我们可以调⽤API接⼝来使⽤内部的⿊盒代码,但是⽆法修改。
使⽤代码复⽤,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对源代码进⾏修改,以满⾜新的应⽤需求。
模块复⽤模块复⽤与类和接⼝有关,⼀个类是模块复⽤的基本单元,我们可以不必知道其中的代码,只需使⽤jar包导⼊该类,只需将其添加到classpath中,我们可以使⽤javap⼯具来得到⼀个类的公共⽅法的headers。
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
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软件的复用技术及开发方法2.1软件的复用技术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时,对已有的软件或软件模块重新使用,该软件可以是己经存在的软件,也可以是专门的可复用组件〔8〕。
软件可复用性的高低影响到生产效率的高低、软件质量的好坏和系统可维护性的好坏。
在软件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是缺乏复用,而是缺乏广泛的、系统的复用。
软件复用包括构造可复用软件和用可复用软件进行构造。
构造可复用软件,一方面可以从现存的软件系统中抽取,另一方面通过改写或重新设计来实施。
Jones将软件复用的对象分为4种数据复用、体系结构复用、设计复用和程序复用。
这样,软件复用可在实现层、设计层和体系结构层三个层次上实现。
实现层软件复用是指对己有的程序代码进行复用,它包括源代码组件形式。
设计层软件复用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的设计信息进行复用。
而体系结构层软件复用是最有效的软件复用,它主要是软件体系结构形式化的复用,即将软件的框架组织,全局结构设计作为复用对象。
可复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则通常是显式地复用软件体系结构,并通过集成其他软件体系结构,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的软件复用机制主要有两种:继承和对象组合。
(1)继承继承是指子类可以从父类中直接获得某些特征和行为的能力,继承可作为代码复用和概念复用的手段。
作为代码复用的手段是指:子类通过继承父类的行为,一些代码就不必重写;作为概念复用的手段是指:子类共享父类的方法定义。
作为代码复用和概念复用手段的继承机制,在面向对象技术中,通过面向对象技术的一些主要机制来实现对“支持可维护性的可复用性”的支持。
这些面向对象的主要机制是:数据的抽象化、封装和多态性。
通过运用这些机制,继承可以在高层次上提供(相对于传统的低层次复用)可复用性:数据的抽象化和继承关系使得概念或定义可以复用;多态性使得实现和应用可以复用;而抽象化和封装可以保持和促进系统的可维护性。
这样一来,复用的焦点不再集中在函数和算法等具体实现细节上,而是集中在最重要的含有宏观商业逻辑的抽象层次上。
软件复用框架设计与应用介绍
软件复用框架设计与应用介绍软件复用是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软件复用,设计和开发一个合适的软件复用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软件复用框架的设计与应用,从而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软件复用的概念。
一、软件复用框架的概念与目的软件复用框架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可重复使用的组件、模块或类,以便其他开发人员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可以重复利用这些组件,从而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
软件复用框架具有以下目的:1. 提高开发效率:通过提供一系列可复用的组件和模块,开发人员可以节省大量的开发时间,从而提高开发效率。
2. 提高软件质量:由于复用的组件和模块已经经过充分测试和验证,因此可以大幅降低软件错误和缺陷的发生概率,提高软件的质量。
3. 统一开发标准:软件复用框架可以定义一些通用的开发规范和标准,使不同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同的规范,从而提高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二、软件复用框架的设计原则设计一个好的软件复用框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以确保框架的可重用性和灵活性。
1. 模块化设计:将框架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这样可以提高框架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2. 接口规范化:为每个模块定义清晰的接口和输入输出规范,以便其他开发人员可以准确地使用和集成这些模块。
3. 高内聚低耦合:每个模块内部的组件应该高度内聚,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尽量减少,以提高组件的独立性和可替换性。
4. 配置化管理:通过配置文件或其他方式,实现框架中的可配置化,使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
5. 文档化和示例化:提供充分的文档和示例代码,以便其他开发人员能够快速上手并正确使用框架。
三、软件复用框架的应用软件复用框架可以应用在各个领域的软件开发中,下面以Web应用开发为例,介绍框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在Web应用开发中,常见的软件复用框架有Spring、Hibernate等。
UML中的模型与软件复用实践技巧
UML中的模型与软件复用实践技巧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软件复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
而在软件复用过程中,UML(统一建模语言)的使用对于模型的建立和软件复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UML中的模型与软件复用实践技巧。
一、UML中的模型UML是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套丰富的图形符号和规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在UML中,模型是对系统进行抽象和描述的一种方式。
通过使用UML,开发人员可以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表示,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UML中,常用的模型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
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类图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时序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活动图用于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
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开发人员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系统的需求和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软件开发和复用。
二、模型的建立与维护在UML中,模型的建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开发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使用UML中的图形符号和规范建立相应的模型,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等。
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模型的维护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需求的变化和系统的演化,模型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修改。
在进行模型的维护时,需要注意模型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确保模型与实际系统的状态保持一致。
此外,还需要注意模型的可重用性,将模型设计成可复用的组件,以便在其他系统中进行重复使用。
三、软件复用实践技巧软件复用是一种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软件复用过程中,UML的使用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进行模型的建立和复用。
以下是一些软件复用实践技巧:1. 模型的抽象和泛化:在建立模型时,可以通过对系统进行抽象和泛化,将系统的通用部分提取出来,形成可复用的模型。
软件复用 综述
软件复用综述
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软件时,利用已有的代码、设计和实现成果,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率的开发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将
已有的可重用的部分进行再利用,避免重复劳动,提升软件的可维护
性和可扩展性。
软件复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代码复用:这是软件复用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将一段可重用的
代码模块以某种方式打包存储,以便其他开发人员在开发时可以直接
调用这些代码来完成相应的功能,提高开发的效率,并且可以减少编
程错误的可能性。
2. 组件复用:组件复用是指基于组件技术,将已有的软件组件封
装起来,提供标准接口和使用文档,以便其他开发人员直接使用这些
组件来快速开发自己的软件,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和灵活性。
3. 设计模式复用:设计模式是一些经过验证的、可重用的软件设
计和编程技巧,在特定的应用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
采用设计模式可
以大大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4. 领域模型复用:在领域模型中,软件的运行规则和问题领域之
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将领域模型进行抽象和泛化,可以使得不同应用
领域中具有相同问题模式的软件之间的问题更快地解决。
总的来说,软件复用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手段,减少了重复的劳动
和资源浪费,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加速软件开发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
软件复用知识点总结
1、为什么要复用?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而是以已有的工作为基础,充分利用过去应用系统开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如: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方案、源代码、测试计划及测试案例等,将开发的重点集中于应用的特有构成成分。
通过软件复用,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开发成果,消除了包括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在内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通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开发成果,避免了重新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2、复用的概念:软件复用是指重复使用“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的过程。
相应地,可复用软件是指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与软件复用的概念相关,重复使用软件的行为还可能是重复使用“并非为了复用目的而设计的软件”的过程,或在一个应用系统的不同版本间重复使用代码的过程,这两类行为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软件复用。
3、软件复用的分类:1)依据复用的对象,可以将软件复用分为产品复用和过程复用.•产品复用:指复用已有的软件构件,通过构件集成(组装)得到新系统;•过程复用:指复用已有的软件开发过程,使用可复用的应用生成器来自动或半自动地生成所需系统.过程复用依赖于软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只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应用领域.产品复用是目前现实的、主流的途径.2)依据对可复用信息进行复用的方式,可以将软件复用区分为黑盒(Black Box)复用和白盒(White Box)复用.黑盒复用:指对已有构件不需作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用.这是理想的复用方式.白盒复用:指已有构件并不能完全符合用户需求,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适应性修改后才可使用.而在大多数应用的组装过程中,构件的适应性修改是必需的。
灰盒复用:不允许直接修改构件源代码,但提供了可修改构件行为的扩展语言或编程接口。
可以是基于框架、基于连接子、基于粘连码的复用。
4、如何实现复用:实现复用的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可以复用的对象;二是所复用的对象必须是有用的,三是复用者需要知道如何去使用被复用的对象.5、软件复用包括两个相关过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和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6、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因素:1)软件构件技术:构件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
实践中的软件复用与模块化设计
实践中的软件复用与模块化设计软件复用是软件开发中的一种重要策略,指的是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复用已经存在的软件模块、组件或者函数,以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而模块化设计是实现软件复用的一种方法,它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或任务,从而使得软件开发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软件复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开发效率:通过复用已经存在的软件模块,可以减少重复的开发工作,节省开发的时间和成本。
开发人员无需从零开始编写每个模块,只需集中精力开发核心业务逻辑,提高开发效率。
2.改善软件质量:复用经过验证和测试的软件模块可以降低软件开发中的错误率。
经过多个项目的实践检验并修复了已知的问题,提高了软件稳定性和可靠性。
3.促进软件开发的标准化:通过软件复用,可以促进软件开发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开发人员可以按照已有的模块进行开发,遵循统一的开发流程和规范,从而提高软件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4.加快软件更新迭代:软件复用可以使得软件的更新和迭代更加高效。
如果一个模块需要进行修改或优化,只需对该模块进行更新,不会对整个软件系统产生影响。
这样可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模块化设计是实现软件复用的关键。
模块化设计将整个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或任务。
每个模块通过接口与其他模块进行交互,通过接口定义了模块之间的通信规则和数据结构。
这样,不同的模块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维护,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模块化设计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功能划分:将整个软件系统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将相似的功能放在同一个模块中。
划分的依据可以是用户需求、业务逻辑或者数据流程等。
2.接口设计:设计每个模块的接口,明确模块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
接口是模块对外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结构,它定义了模块之间的交互规则。
3.模块实现:根据接口设计,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的实现。
第13讲 软件复用技术
13.1 软件复用概述
1.软件复用的意义 软件复用(Software Reuse)是指使用已有软件的 各种成分来开发新软件的方法。 通过软件复用,减少了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 阶段的许多重复劳动,从而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 了开发效率。复用高质量的已有成果可以避免重新 开发可能引入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第13章 软件复用技术
13.5 面向对象的复用技术
(2)类库的检索 常用的类库检索方法是对类库中类的继承层次结构 进行树形浏览,以及进行基于类库文档的超文本检 索。 需要强调的是,对类库检索时并不要求待实现的类 与类库中的基类完全相同或极其相似,只希望待实 现的类与基类之间存在某种自然的继承关系,或基 类能够提供属性、操作供待实现的子类选用。
分析 结果重用 设计结果重用
代码重用
软件成分的重用级别
第13章 软件复用技术
13.2 可复用的软件成分
Caper Jones定义了可作为复用候选的10种软件制品: (1)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的基本结构和许多内容 (如进度表、风险分析)都可以跨项目复用,以减 少用于制定计划的时间。 (2)成本估计:由于不同的项目中经常含有类似的功 能,所以有可能在极少修改或不修改的情况下,复 用对该功能的成本估计。
第13章 软件复用技术
13.5 面向对象的复用技术 面向对象方法改进了软件生存期各个阶段之 间的接口,各阶段所开发出来的部件都是类。 类成为分析、设计和实现的基本单元。 类的开发应能够完整地描述一个基本实体。 软件开发既要考虑复用以往的类,又要考虑 当前正在开发的类能被将来的软件项目复用。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类”是较理想的可复用 构件,称之为类构件;面向对象的可复用构 件库称为可复用类库(简称类库)。
软件复用
软件重用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
软件元素包括程序代码、测试用例、设计文档、设计过程、需要分析文档甚至领域知识。
通常,可重用的元素也称作软构件,可重用的软构件越大,重用的粒度越大。
软件重用可分为三个层次:(1)知识重用(例如,软件工程知识的重用)。
(2)方法和标准的重用(例如,面向对象方法或国家制定的软件开发规范的重用)。
(3)软件成分的重用。
为了能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重用现有的软部件,必须在此之前不断地进行软部件的积累,并将他们组织成软部件库。
这就是说,软件重用不仅要讨论如何检索所需的软部件以及如何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修剪,还要解决如何选取软部件、如何组织软部件库等问题。
因此,软件重用方法学,通常要求软件开发项目既要考虑重用软部件的机制,有要系统地考虑生产可重用软部件的机制。
这类项目通常被称为软件重用项目。
使用软件重用技术可以减少软件开发活动中大量的重复性工作,这样就能提高软件生产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同时,由于软构件大都经过严格的质量认证,并在实际运行环境中得到校验,因此,重用软构件有助于改善软件质量。
此外,大量使用软构件,软件的灵活性和标准化程度也可望得到提高。
NATO软件复用标准简介/bzgf/component/NATOr...ndardsIntro.docNATO软件复用标准简介摘要实践证明,软件复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生产率,它包括开发可复用软件构件和基于可复用构件的开发两个生命周期。
在这两个生命周期中,采用一个适当的标准以识别和开发可复用软件将大大促进软件复用的实践。
为此,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制定了一整套软件复用的指导性标准,以帮助NATO及其参与国和承包商的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软件复用。
这套标准包括《可复用软件构件开发指南》、《可复用软件构件库管理指南》和《软件复用过程指南》三个文档,分别从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软件复用进行了指导和帮助。
软件复用与组件化设计方法
软件复用与组件化设计方法软件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提高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软件复用和组件化设计成为了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软件复用和组件化设计的方法和优势。
一、软件复用方法软件复用是指在开发软件时,利用现有的组件、模块或代码来加速开发过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软件复用方法:1. 函数库的复用函数库是一组可复用的函数集合,可以通过调用这些函数来完成特定任务。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函数库来避免重复编写代码。
常见的函数库有数学库、字符串库、图形库等。
2. 框架的复用框架是一种软件开发的模板或蓝图,它定义了一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框架来加速开发过程,并减少代码的重复性。
常见的框架有Spring、Hibernate等。
3. 组件的复用组件是一种独立的、可重用的软件单元,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接口。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组件来构建复杂的软件系统。
常见的组件有登录组件、支付组件等。
二、组件化设计方法组件化设计是将软件系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组件,并通过定义标准化接口实现组件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组件化设计方法:1. 单一职责原则单一职责原则是指每个组件应该只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或业务。
通过将系统拆分为多个只负责特定功能的组件,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2. 接口定义组件之间的通信通过接口实现,接口定义了组件之间的方法和参数。
通过严格定义接口,可以降低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 组件复用在设计组件时,应该尽量考虑组件的可复用性。
通过将通用的功能抽象为组件,可以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复用,提高开发效率。
三、软件复用与组件化设计的优势软件复用和组件化设计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开发效率通过使用已有的组件和代码,可以避免重复编写相同的功能,提高开发效率。
2. 提高软件质量组件化设计可以使系统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降低代码的复杂度和耦合度,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降低维护成本通过复用组件,可以减少系统中重复代码的数量,简化维护过程,降低维护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有限公司软件复用指南*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1.目的指导项目组选择设计指南。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
3.裁减指南本过程文件中的过程裁减应依据《组织标准过程裁减指南》的规定。
4.参考文件本过程文件的编写依据是美国软件工程研究院(SEI)的集成成熟度模型软件分支1.1版本(CMMI-SW V1.1)。
5.术语和缩写复用: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
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无论对可复用构件原封不动地使用还是作适当的修改后再使用,只要是用来构造新软件,则都可称作复用。
软件复用不仅仅是对程序的复用,它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任何活动所产生的制成品的复用,如项目计划、可行性报告、需求定义、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详细说明、源程序、测试用例等等。
如果是在一个系统中多次使用一个相同的软件成分,则不称作复用,而称作共享;对一个软件进行修改,使它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也不称作复用,而称作软件移值。
6.职责7.软件复用的特点和现状软件复用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
可以被复用的软件成分一般称作可复用构件,无论对可复用构件原封不动地使用还是作适当的修改后再使用,只要是用来构造新软件,则都可称作复用。
软件复用不仅仅是对程序的复用,它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任何活动所产生的制成品的复用,如项目计划、可行性报告、需求定义、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详细说明、源程序、测试用例等等。
如果是在一个系统中多次使用一个相同的软件成分,则不称作复用,而称作共享;对一个软件进行修改,使它运行于新的软硬件平台也不称作复用,而称作软件移值。
目前及近期的未来最有可能产生显著效益的复用是对软件生命周期中一些主要开发阶段的软件制品的复用,按抽象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如下的复用级别:(1)代码的复用包括目标代码和源代码的复用。
其中目标代码的复用级别最低,历史也最久,当前大部分编程语言的运行支持系统都提供了连接(Link)、绑定(BI n DI ng)等功能来支持这种复用。
源代码的复用级别略高于目标代码的复用,程序员在编程时把一些想复用的代码段复制到自己的程序中,但这样往往会产生一些新旧代码不匹配的错误。
想大规模的实现源程序的复用只有依靠含有大量可复用构件的构件库。
如”对象链接及嵌入”(OLE)技术,既支持在源程序级定义构件并用以构造新的系统,又使这些构件在目标代码的级别上仍然是一些独立的可复用构件,能够在运行时被灵活的得新组合为各种不同的应用。
(2)设计的复用设计结果比源程序的抽象级别更高,因此它的复用受实现环境的影响较少,从而使可复用构件被复用的机会更多,并且所需的修改更少。
这种复用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从现有系统的设计结果中提取一些可复用的设计构件,并把这些构件应用于新系统的设计;第二种途径是把一个现有系统的全部设计文档在新的软硬件平台上重新实现,也就是把一个设计运用于多个具体的实现;第三种途径是独立于任何具体的应用,有计划地开发一些可复用的设计构件。
(3)分析的复用这是比设计结果更高级别的复用,可复用的分析构件是针对问题域的某些事物或某些问题的抽象程度更高的解法,受设计技术及实现条件的影响很少,所以可复用的机会更大。
复用的途径也有三种,即从现有系统的分析结果中提取可复用构件用于新系统的分析;用一份完整的分析文档作输入产生针对不同软硬件平台和其它实现条件的多项设计;独立于具体应用,专门开发一些可复用的分析构件。
(4)测试信息的复用主要包括测试用例的复用和测试过程信息的复用。
前者是把一个软件的测试用例在新的软件测试中使用,或者在软件作出修改时在新的一轮测试中使用。
后者是在测试过程中通过软件工具自动地记录测试的过程信息,包括测试员的每一个操作、输入参数、测试用例及运行环境等一切信息。
这种复用的级别,不便和分析、设计、编程的复用级别作准确的比较,因为被复用的不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抽象层次,而是另一种信息,但从这些信息的形态看,大体处于与程序代码相当的级别。
由于软件生产过程主要是正向过程,即大部分软件的生产过程是使软件产品从抽象级别较高的形态向抽象级别较低的形态演化,所以较高级别的复用容易带动较低级别的复用,因而复用的级别越高,可得到的回报也越大,因此分析结果和设计结果在目前很受重视。
用户可购买生产商的分析件和设计件,自己设计或编程,掌握系统的剪裁、扩充、维护、演化等活动。
8.复用原则A.单一职责原则srp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一个模块的功能应该尽可能的内聚。
如果一个类发生了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应该有且只有一个。
每一个类承担的职责都是一个变化的轴线,需求变化时,会体现为类的职责的变化。
如果一个类承担的职责过多,就等于把这些职责耦合在了一起,一个职责的变化会影响这个类完成其他职责的能力,会出现前面所说的软件的臭味之一脆弱性。
相关的设计模式有B.开放封闭原则ocp (open closed principle ):一个模块应该对功能的扩展开放,支持新的行为,对自身的更改封闭。
每次对模块的修改都可能会引入新的错误和新的依赖。
因此扩展新功能时,已经编好的模块源码和二进制代码都是不应该修改的。
相关的设计模式有适配器模式,桥接模式,访问者模式等。
C.Liskov 替换原则lsp (liskov subtitle principle )子类型必须可以替换掉他的基类型。
一个基类的多个子类型之间要完成动态的替换,各个子类型必须都可以被他们的基类型替换,这样他们之间动态替换后,客户端调用的代码就不需要冗赘的switch 类型判断代码。
如果子类型无法替换基类型,将会导致在派生类对象作为基类对象进行传值时的错误。
这样多态机制处于瘫痪状态了。
相关设计模式为组合模式。
D.依赖倒置原则dip (dependent inverse principle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假定所有的具体类都是回变化的,因此如果一个客户端依赖于(调用或声明)具体的类型,那么当这个具体的类型变化时,依赖的客户端业必须同时进行修改。
这些具体的更改可能出现在使用了某个特定的网络协议,特殊的系统api 调用,特定的数据库储存过程等,这些用法或多或少都会使客户端调用和具体类型成为铁板一块,比较难于重用。
Java 社区中比较热门的j2ee 轻量级容器框架spring 就很好的实现了本原则。
E.接口隔离原则isp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它们不使用的方法。
因为每一个实现接口的对象必须实现所有接口中定义的方法。
如果接口的粒度比较小,实现接口的对象可以使用一种即用即付的方式动态实现接口。
每个接口的粒度很小,复用起来也非常容易。
F.经济有效原则G.代码复用后要进行回归测试9.软件复用的根本因难软件复用各方面的困难,无论是技术问题还是非技术问题,都影响着软件复用的广泛实行。
(1)技术因素。
构件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差异。
一些开发者开发的构件,要做到在被另一些人开发的系统中使用时正好合适,从内容到对外接口都恰好相符,或者作很少的修改,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构件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支持有效的复用,而大量构件的获得需要有很高的投入和长期的积累;发现合用构件的困难,当构件达到较大的数量时,使用者要从中找到一个自己想要的构件,并断定它确实是自己需要的,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过程是一个新的研究实践领域,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技术及支持环境,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充分。
(2)人的因素。
软件开发是一种创造性工作,长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职业习惯:喜欢自己创造而不喜欢使用别人的东西,特别是当要对别人开发的软件作一些修改再使用时,他们常常喜欢自己另写一个。
(3)管理因素在软件生产的管理中,从以往沿习了一些与复用的目标很不协调的制度与政策,如计算工作量时,对复用的部分打很大的折扣,甚至不算工作量;另外,不是在项目开始时自觉地向着造就可复用构件的方向努力,而是在它完成之后,看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可复用构件。
这些弊端妨碍了复用水平的提高和复用规模的扩大,甚至会挫伤致力于复用的人员的积极性。
(4)教育因素在软件科学技术的教育与培训中,缺乏关于软件复用的内容,很少有这方面的专门教材及课程,即使在其它教材及课程中提到软件复用,其篇幅及内容也相当薄弱。
(5)法律因素在法律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个可复用构件在某个应用系统中出现了错误,而构件的开发者和应用系统的开发者不是一个厂商,那么责任应该由谁负?此外,在版权、政府政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另外,软件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产生几乎完全是人脑思维的结果,它的价值,也几乎完全在于其中所凝结的思想;它的物质载体的制造过程与价值含量都是微不足道的。
物质产品的生产受到人类制造能力的限制,现有的一却物质产品的复杂性都没有超过这种限度,软件却没有这种限制,只要人的大脑能想到的问题,都可能要求软件去解决,人脑所能思考的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人类能制造的物质产品的复杂性,因而使软件的复用更为困难。
10.相关文件➢《技术解决方案过程》。